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嗜氯节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201510256646.0 2015-05-20 CN104877984A 2015-09-02 江波; 沐万孟; 蔡雪; 张涛
发明公开一种嗜氯节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现代酶工程技术领域。该海藻糖合成酶的编码基因从嗜氯节杆菌(Arthrobacter Chlorophenolicus SK33.001)克隆得到,该海藻糖合成酶能一步转化麦芽糖生成海藻糖,酶的适合反应温度为20~40℃,酶的适合反应pH在6~7.5。在最适温度下,转化率可达到65%左右。该海藻糖合成酶能用于转化麦芽糖或麦芽糖浆制备海藻糖,为海藻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122 利用淀粉蔗糖酶的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 CN201180003948.7 2011-01-31 CN103270167B 2015-07-08 俞尚镐; 王韧; 朴天锡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淀粉蔗糖酶的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在单独包含蔗糖或与果糖一起包含蔗糖的溶液中处理淀粉蔗糖酶的酶反应而制备高纯度的松二糖的、高纯度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
123 一种从糖蜜中回收甜菜的工艺 CN201180023203.7 2011-05-12 CN102884198B 2015-04-29 简·范隆; 沃尔夫冈·瓦驰
发明涉及一种从糖蜜中回收甜菜的工艺,包括:转化步骤,其中所述糖蜜在具有内-菊粉酶活性和/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的酶的作用下,形成一种含有果聚糖的糖蜜(果聚糖-糖蜜);分离步骤,其中对所述果聚糖-糖蜜进行色谱分离,从而获得一种含有甜菜碱的组分。
124 一种酶法制备瑞鲍迪甙M的方法 CN201310353500.9 2013-08-14 CN103397064B 2015-04-15 陶军华; 李国庆; 梁晓亮; 托马斯·李; 格雷戈瑞·叶普; 安德鲁·陶
发明涉及一种酶法制备瑞鲍迪甙M的方法,该方法以瑞鲍迪甙A或瑞鲍迪甙D为底物,使所述底物在葡萄糖基供体存在下,在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和/或含有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的重组细胞的催化下反应生成瑞鲍迪甙M。本发明提供的酶法制备瑞鲍迪甙M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已有从甜菊叶中提取瑞鲍迪甙M的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生产周期显著缩短,产能提高,成本较低,且可提供纯度更高的产品,因而能更经济的用于食品饮料业。
125 组合物及制备α-(1,2)-支化的α-(1,6)葡聚寡糖的方法 CN201080020234.2 2010-05-07 CN102439048B 2015-03-25 T·纳艾; A·艾纳汉德; M·洛佩; S·M·波特; M·勒莫-西梅翁; P·F·E·蒙桑
发明提供用于改善个体健康的组合物,其包含α-(1,2)-支化的α-(1,6)葡聚寡糖,所述葡聚寡糖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为约10kDa至70kDa,具有约10%至50%的α-(1,2)-糖苷侧链,并且在所述个体中至少部分地不可消化。本发明还提供用于改善个体健康的方法,其包括向个体给药有效量的所述组合物以改善肠健康,或者预防治疗胃肠道病症、胆固醇相关的病症、糖尿病或者肥胖。本发明还提供制备具有受控的大小和受控的支化度的葡聚寡糖的方法,其包括:提供平均分子量为0.5-100kDa的α-(1,6)葡聚寡糖,并将至少10%的α-(1,2)-糖苷侧链引入所述α-(1,6)葡聚寡糖上。
126 一种降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物抑制的方法 CN201410467084.X 2014-09-12 CN104232602A 2014-12-24 李兆丰; 顾正彪; 李才明; 徐琪; 洪雁; 程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物抑制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定点突变方法削弱了环糊精产物对酶活的抑制,提高CGT酶的产环糊精能力,提供了增强来源于Bacillus circulans STB01的β-CGT酶产环糊精能力的突变方案,获得突变体酶制品。相比于野生CGT酶,突变体酶制品产环糊精的能力明显增强,更适合环糊精的工业化生产。
127 含有α,α-海藻糖二合物晶体的粉末的制备方法 CN201280055581.8 2012-09-12 CN103946386A 2014-07-23 涩谷孝; 伊泽精祐
发明提供的是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将淀粉作为原料,通过连续的步骤,以优异的对淀粉收率,制备含有海藻糖二合物晶体的粉末。通过提供含有基于无水物换算的98.0质量%以上的α,α-海藻糖的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晶体粉末的制备方法而解决上述课题,所述含有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的晶体粉末的制备方法含有如下步骤,使异淀粉酶和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与来源于节杆菌属生物的α-糖基海藻糖合酶和来源于节杆菌属微生物的海藻糖分离酶作用于液化淀粉,接着,使葡糖淀粉酶发挥作用,得到含有α,α-海藻糖的糖液的步骤,从上述糖液,使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晶体结晶的步骤,以及,通过离心分离而收集结晶的α,α-海藻糖二水合物晶体,使其熟化、干燥的步骤,所述方法特征是,通过使用作为上述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的来源于类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的天然型或者重组型酶或者它们的突变体酶,不经过采用柱色谱法的分馏步骤,使得上述糖液中的α,α-海藻糖含量超过基于无水物换算的86.0质量%。
128 低聚果糖组合物、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200980121551.0 2009-06-12 CN102056947B 2014-05-28 莉娜·德利恩希尔; 约瑟法·马莎·基姆·弗鲁宁克斯; 阿方斯·艾丽斯·弗朗索瓦·埃鲁福斯
发明涉及用于工业规模生产低聚果糖(FOS)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含有蔗糖的原料;b)使原料和酶在一起以形成混合物,其中酶具有菊粉内切酶活性和/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并处于游离的非固定化的形式;c)将混合物置于使FOS形成可以发生一段时间的条件,以便混合物中的FOS构成混合物中化合物总量的至少45wt%,从而形成FOS组合物;d)可选地使酶失活;e)回收FOS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低聚果糖组合物(FC),其中:FC中碳水化合物的至多2wt%的部分由具有聚合度(DP)7或更高的低聚果糖组成;及经HPLC测定,在FC中至少56wt%的低聚果糖具有聚合度3;及FC在酶促方法中从蔗糖获得,而且没有使用由转基因生物获得的酶。
129 高滴度生产聚(α1,3葡聚糖) CN201280043600.5 2012-09-10 CN103764834A 2014-04-30 J.P.奧布里恩; M.S.帕伊内
公开了用于从蔗糖酶促制备聚(α1,3葡聚糖)的方法。来自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salivarius)的葡糖基转移酶(gtfJ)用于将蔗糖转化成果糖和聚(α1,3葡聚糖)。公开了施用半透膜连续除去gtf酶的副产物果糖,从而提高聚(α1,3葡聚糖)的滴度。
130 支链α-葡聚糖及生成其的α-葡糖基转移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 CN200880017583.1 2008-04-23 CN101932719B 2014-04-02 渡边光; 山本拓生; 西本友之; 津崎桂二; 奥和之; 茶圆博人; 福田惠温
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支链α-葡聚糖和生成该支链α-葡聚糖的新型的α-葡糖基转移酶、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支链α-葡聚糖以葡萄糖为构成糖,其特征在于,在甲基化分析中,具有下述特征:(1)2,3,6-三甲基-1,4,5-三乙酰基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基葡萄糖醇之比在1∶0.6~1∶4的范围;(2)2,3,6-三甲基-1,4,5-三乙酰基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基葡萄糖醇的总计占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60%以上;(3)2,4,6-三甲基-1,3,5-三乙酰基葡萄糖醇为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且小于10%;及(4)2,4-二甲基-1,3,5,6-四乙酰基葡萄糖醇为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
131 一种产γ-环糊精的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用途 CN201310589368.1 2013-11-20 CN103602641A 2014-02-26 杜丽琴; 黄金群; 黄日波; 闭海; 王金佩; 张志凯; 韦宇拓
发明公开了一种产γ-环糊精的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用途,其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该突变体酶相对于未突变的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具有高产γ-环糊精的功能,在以淀粉为原料生产γ-环糊精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32 增强的纤维糊精代谢 CN201280017018.1 2012-02-07 CN103597084A 2014-02-19 詹姆斯·H·多德纳-凯特; 陈勇秀; 乔纳森·M·加拉兹卡; 析辰河
发明涉及一种宿主细胞,该宿主细胞含有重组纤维糊精转运蛋白、重组纤维糊精磷酸化酶、重组β-葡萄糖苷酶、重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或重组己糖激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以及用这些细胞降解纤维糊精,以从纤维糊精产生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衍生物和在葡萄糖利用期间降低ATP消耗的方法。
133 低聚果糖组合物 CN201310534488.1 2009-06-12 CN103583949A 2014-02-19 莉娜·德利恩希尔; 约瑟法·马莎·基姆·弗鲁宁克斯; 阿方斯·艾丽斯·弗朗索瓦·埃鲁福斯
发明涉及用于工业规模生产低聚果糖(FOS)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含有蔗糖的原料;b)使原料和酶在一起以形成混合物,其中酶具有菊粉内切酶活性和/或果糖基转移酶活性,并处于游离的非固定化的形式;c)将混合物置于使FOS形成可以发生一段时间的条件,以便混合物中的FOS构成混合物中化合物总量的至少45wt%,从而形成FOS组合物;d)可选地使酶失活;e)回收FOS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低聚果糖组合物(FC),其中:FC中碳水化合物的至多2wt%的部分由具有聚合度(DP)7或更高的低聚果糖组成;及经HPLC测定,在FC中至少56wt%的低聚果糖具有聚合度3;及FC在酶促方法中从蔗糖获得,而且没有使用由转基因生物获得的酶。
134 产生人乳寡糖(HMO)或其前体的方法 CN201280023643.7 2012-05-14 CN103562401A 2014-02-05 吉拉·德卡尼; E·查姆平; A·施罗文; M·海德罗斯
发明提供一种产生人乳寡糖(HMO)或其前体的方法、可用该方法获得的化合物以及涉及此类化合物的应用和组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选自由式5~10中任一式的化合物及其盐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供体;b)提供选自由乳糖、LNT、LNnT及其衍生物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受体;c)提供具有转糖苷酶活性和/或糖苷合酶活性的至少一种酶;d)制备步骤a)、b)和c)中提供所述至少一种供体、至少一种受体和至少一种酶的混合物;和e)温育按照步骤d)制得的混合物。
135 含有唾液酸的糖链的制造方法 CN201280011234.5 2012-02-27 CN103502462A 2014-01-08 千叶靖典; 高桥佳江; 成松久; 深江一博
已知唾液酸以α2,3连接或α2,6连接于糖链的非还原末端的糖链的重要性,存在对此糖链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尤其,在例如制造糖蛋白药物时,在控制唾液酸的连接模式(α2,6连接或α2,3连接)的同时,大规模生产均一结构的糖链是不可或缺的。对于3分支型或4分支型的N-型复合型糖链,一般认为难以化学合成在所有的非还原末端均具有唾液酸的糖链,目前尚未报道过化学合成的该糖链。酶学上亦难以有效率地制备此糖链。本发明中,新发现唾液酸转移酶具有在CMP存在下分解反应产物中的唾液酸的活性,发现可通过酶而分解CMP,从而有效率地制造含唾液酸的糖链。进而还发现,对于传统上难以合成的以α2,6连接加成四分子唾液酸的4分支N-型糖链,可以以2分支型糖链为原料,进行糖链延长反应,在不进行各步酶反应后的纯化的情况下,以一锅法合成而高产率地进行制备。
136 利用淀粉蔗糖酶的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 CN201180003948.7 2011-01-31 CN103270167A 2013-08-28 俞尚镐; 王韧; 朴天锡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淀粉蔗糖酶的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在单独包含蔗糖或与果糖一起包含蔗糖的溶液中处理淀粉蔗糖酶的酶反应而制备高纯度的松二糖的、高纯度松二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所述松二糖的甘味剂。
137 交替糖作为某些食品的成分的用途 CN200980103482.0 2009-01-30 CN101932255B 2013-06-12 J·彼林; C·弗罗贝格
第一发明涉及交替糖作为酸性食品的成分的用途以及包含交替糖作为成分的酸性食品。第二发明涉及交替糖作为食品配方中的热稳定成分的用途以及包含交替糖作为成分的食品,其中该食品在其制备过程中经历加热步骤。
138 新型唾液酸寡糖衍生物的合成 CN201180042925.7 2011-07-15 CN103108956A 2013-05-15 A·施罗文; E·查姆平; 吉拉·德卡尼; 克里斯托夫·罗里格; I·维拉斯达斯; I·佩雷兹·菲格罗阿; M·海德罗斯; J·博泰特; A·阿戈斯通; P·科瓦斯-本泽斯; F·霍瓦特; C·里辛格; G·皮帕; S·德姆考; 拉尔斯·克雷格尔
发明涉及通过转唾液酸反应来合成通式1A的化合物及其盐的方法,其中,R基团中的一个是α-唾液酸基部分,另一个是H,X1表示化合物连接物,A是可选地取代有岩藻糖基的D-吡喃葡萄糖基单元,R1是能够通过氢解作用移除的保护基,整数m为0或1。
139 寡糖衍生物 CN201180042914.9 2011-07-15 CN103108881A 2013-05-15 吉拉·德卡尼; 伊什特万·鲍伊扎; 卡洛利·阿戈斯通; I·佩雷兹·菲格罗阿; M·海德罗斯; A·施罗文; I·维拉斯达斯; J·博泰特; 拉尔斯·克雷格尔; 克里斯托夫·罗里格; I·科瓦斯; P·特林卡; A·阿戈斯通; P·科瓦斯-本泽斯; F·霍瓦特; C·里辛格; G·皮帕; S·德姆考; L·卡马尔; E·查姆平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纯化、分离和/或离析通式1的寡糖或其盐(通式1)的方法,其中,R1是岩藻糖基或H,R2是岩藻糖基或H,R3选自H、唾液酸基、N-乙酰基-乳糖胺基和乳糖-N-乙糖基,其中,所述N-乙酰基-乳糖胺基可具有包含一个或多个N-乙酰基-乳糖胺基和/或一个或多个乳糖-N-乙糖基的糖基残基;所述N-乙酰基-乳糖胺基和乳糖-N-乙糖基中的每一个可取代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基和/或岩藻糖基残基,R4选自H、或唾液酸基和N-乙酰基-乳糖胺基,所示唾液酸基和N-乙酰基-乳糖胺基可选地取代有包含一个或多个N-乙酰基-乳糖胺基和/或一个或多个乳糖-N-乙糖基的糖基残基;所述N-乙酰基-乳糖胺基和乳糖-N-乙糖基中的每一个可取代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基和/或岩藻糖基残基,其中,R1、R2、R3或R4基团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H,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R-X的存在下使通式1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进行端基异构O-烷基化反应,从而得到包含通式2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或其盐(通式2)的混合物,其中,X是诸如卤素、烷基磺酰基或芳基磺酰氧基等离去基团,R是能够通过氢解作用移除的基团,R1、R2、R3或R4基团均如上所述,并且其中R1、R2、R3或R4基团中的至少一个不同于H,b)对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包含通式2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色谱分离和/或结晶,从而得到基本上为纯形式的通式2的一种或多种单独的化合物,c)使步骤b)中得到的基本上为纯形式的通式2的单独的化合物进行催化氢解,从而得到通式1的化合物。
140 生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人工荚膜多糖的方式和方法 CN201080048304.5 2010-08-26 CN102596241A 2012-07-18 丽塔·热拉尔迪沙恩; 马丁纳·米伦霍夫; 安德烈亚·贝特; 卡塔琳娜·斯图梅尔; 弗里德里希·弗赖贝格尔; 塞巴斯蒂安·达梅罗
发明提供了生产脑膜炎奈瑟氏菌的荚膜多糖的体外方法。本发明也提供了可通过本文描述的方法获得的荚膜多糖。该荚膜多糖包含对脑膜炎奈瑟氏菌血清组W-135、Y、X和A有异特性的荚膜多糖。也包括这样的嵌合荚膜多糖,其包含脑膜炎奈瑟氏菌血清组Y/W-135、W-135/Y、B/Y、C/Y、B/W-135、C/W-135、B/Y/W-135、C/Y/W-135、B/W-135/Y、C/W-135/Y、X/A或A/X的CPS,或者由它们组成。本发明也提供了这些荚膜多糖作为药物,特别是作为疫苗和/或诊断剂的应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