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过mRNA诱导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
CN201110243254.2 |
2006-10-16 |
CN102329779B |
2014-08-27 |
胡继繁; 李陶; 姜舒; 胡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mRNA诱导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小鼠ESC提取mRNA;将所述mRNA包封于至少一种脂质体递送剂中;将体细胞暴露于所述mRNA脂质体;在板或者未涂层培养皿的盖上倒置悬滴培养经暴露的体细胞,持续足以加速细胞聚集的时间;在稀释的琼脂糖凝胶上或者在未涂层的培养皿中混悬培养已聚集的细胞以形成EB;在饲养细胞顶部上或者在涂层板和皿上或者在补充了生长因子的适宜培养基的基质胶上培养EB样细胞;以及选择具有干细胞形态的细胞集落,籍此将所述体细胞去分化为多潜能细胞,用于细胞疗法和化妆品应用。 |
2 |
细胞转核诱导体细胞成多能二倍体干细胞的方法 |
CN201110243239.8 |
2006-10-16 |
CN102329788A |
2012-01-25 |
胡继繁; 李陶; 姜舒; 胡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ESC细胞与哺乳动物体细胞融合而形成用于自体移植的、多潜能、二倍体ESL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ESC;b.废除ESC中的DNA复制能力;c.将非复制ESC与多个体细胞混合;d.通过向其中加入聚乙二醇,将非复制ESC和体细胞融合;e.将已融合细胞倒置悬滴培养,以生产聚集细胞;f.在稀释的琼脂糖凝胶上混悬培养聚集细胞,以生产EB,持续1-10代;g.在饲养细胞、涂层板和皿、或者在补充了生长因子的适宜培养基中的基质胶上培养EB;而且,h.选择具有与干细胞相同形态学特征并且包含哺乳动物特异性二倍体ESL细胞的、患者特异性ESL细胞的细胞集落。通过本发明的细胞转核诱导,成功使体细胞再生为多能二倍体干细胞。 |
3 |
通过mRNA诱导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
CN201110243254.2 |
2006-10-16 |
CN102329779A |
2012-01-25 |
胡继繁; 李陶; 姜舒; 胡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mRNA诱导体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小鼠ESC提取mRNA;将所述mRNA包封于至少一种脂质体递送剂中;将体细胞暴露于所述mRNA脂质体;在板或者未涂层培养皿的盖上倒置悬滴培养经暴露的体细胞,持续足以加速细胞聚集的时间;在稀释的琼脂糖凝胶上或者在未涂层的培养皿中混悬培养已聚集的细胞以形成EB;在饲养细胞顶部上或者在涂层板和皿上或者在补充了生长因子的适宜培养基的基质胶上培养EB样细胞;以及选择具有干细胞形态的细胞集落,籍此将所述体细胞去分化为多潜能细胞,用于细胞疗法和化妆品应用。 |
4 |
转录因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
CN201110243224.1 |
2006-10-16 |
CN102329778A |
2012-01-25 |
胡继繁; 李陶; 姜舒; 胡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录因子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提供至少一种人ES细胞转录因子;b.将步骤a的载体转染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类细胞;c.转染后,分离表达所述载体的细胞;d.将已分离的载体表达细胞培养于板上,直至汇合;e.收集所述载体表达细胞;f.用膜透化溶液和ES细胞提取物处理所述载体表达细胞;g.密封经提取物处理的细胞的膜;h.将经提取物处理的细胞置于悬滴中以生长,并分离成簇的完全重编程的细胞。本发明通过转录因子诱导成功再生出多能干细胞。 |
5 |
恢复细胞的甲基化状态 |
CN200380104473.6 |
2003-11-26 |
CN100395329C |
2008-06-18 |
道格拉斯·斯潘塞·米拉尔; 约翰·罗伯特·梅尔基; 杰弗里·W·格里格; 乔治·L·加博尔·米克洛斯 |
一种改变细胞的特性或状态,或细胞改编程序的方法,包括用能够改变细胞或特性或状态或细胞改编程序的试剂处理第一细胞类型,并通过测定处理细胞基因组内的甲基化标记测定处理细胞的改变程度,其中的甲基化标记显示处理细胞的改变的特性或状态。用于处理第一细胞的优选物质为来自第二细胞类型的细胞提取物,裂解物或组分,第二细胞类型具有目的的特性,或是第一细胞类型欲改编程序转化的目的细胞类型。实施例显示成纤维细胞的甲基化状态被改编程序为免疫系统T细胞的甲基化状态。 |
6 |
通过施用RNA改变细胞性质的方法 |
CN200480025874.7 |
2004-07-09 |
CN101072866A |
2007-11-14 |
斯蒂芬·雷 |
本发明涉及利用RNA改变细胞性质。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改变细胞的动员、迁移、整合、增殖和/或分化的能力。例如,本发明涉及诱导干细胞的分化,包括获得迁移、整合、和增殖的能力。本发明也涉及在体外诱导干细胞的动员、迁移、整合、增殖和/或分化。因此,本发明涉及促进由干细胞介导的功能修复。本发明也涉及逆转分化细胞的分化。通过将分离的RNA在实现细胞性质的改变的条件下提供给一群细胞可以实现所有这些作用,所述分离的RNA包括可从包括所需细胞类型的细胞中提取的RNA序列。 |
7 |
恢复细胞的甲基化状态 |
CN200380104473.6 |
2003-11-26 |
CN1717477A |
2006-01-04 |
道格拉斯·斯潘塞·米拉尔; 约翰·罗伯特·梅尔基; 杰弗里·W·格里格; 乔治·L·加博尔·米克洛斯 |
一种改变细胞的特性或状态,或细胞改编程序的方法,包括用能够改变细胞或特性或状态或细胞改编程序的试剂处理第一细胞类型,并通过测定处理细胞基因组内的甲基化标记测定处理细胞的改变程度,其中的甲基化标记显示处理细胞的改变的特性或状态。用于处理第一细胞的优选物质为来自第二细胞类型的细胞提取物,裂解物或组分,第二细胞类型具有目的的特性,或是第一细胞类型欲改编程序转化的目的细胞类型。实施例显示成纤维细胞的甲基化状态被改编程序为免疫系统T细胞的甲基化状态。 |
8 |
光学激活的受体 |
CN201480075461.3 |
2014-12-12 |
CN106103487A |
2016-11-09 |
R·里德勒; E·赖卡特; C·笛福; A·I·普列托; H·亚诺夫亚克; M·格鲁施; K·谢尔希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嵌合融合蛋白,其包括光激活蛋白质结构域,例如,蓝藻光敏素(PHY)CPH1的新表征的光‑氧‑电压‑传感(LOV)结构域或光敏结构域,其中嵌合融合蛋白能够在用适当波长的光激发时二聚。所述融合蛋白还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RTK)的细胞内部分。本发明还涉及编码所述嵌合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表达由所述核酸分子编码的嵌合融合蛋白的非人转基因动物;以及所述嵌合融合蛋白在例如筛选方法中的用途。 |
9 |
冲击吸收部件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280036555.0 |
2012-07-11 |
CN103703080B |
2016-09-21 |
秋田大; 西田真吾; 松冈英夫; 铃木茂光; 森田尉史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部件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A)50~80重量份和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橡胶质聚合物(B)20~50重量份的合计100重量份,配合了无机填充材料(C)1~200重量份,热塑性树脂(A)形成连续相,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橡胶质聚合物(B)形成分散相,无机填充材料(C)分散于连续相和/或分散相中,而且,在橡胶质聚合物(B)的分散相(B)中,含有10%面积以上的由热塑性树脂(A)与橡胶质聚合物(B)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所形成的粒径1~100nm的微粒,当通过特定的条件高速压缩方柱时,负荷‑位移曲线成为高负荷·高位移的矩形波。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刚性、耐热性优异,对于简单形状的成型品也能够在高速压缩时不易破坏、表现高负荷的矩形波的适于冲击吸收部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
10 |
冲击吸收部件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CN201280036555.0 |
2012-07-11 |
CN103703080A |
2014-04-02 |
秋田大; 西田真吾; 松冈英夫; 铃木茂光; 森田尉史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部件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热塑性树脂(A)50~80重量份和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橡胶质聚合物(B)20~50重量份的合计100重量份,配合了无机填充材料(C)1~200重量份,热塑性树脂(A)形成连续相,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橡胶质聚合物(B)形成分散相,无机填充材料(C)分散于连续相和/或分散相中,而且,在橡胶质聚合物(B)的分散相(B)中,含有10%面积以上的由热塑性树脂(A)与橡胶质聚合物(B)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所形成的粒径1~100nm的微粒,当通过特定的条件高速压缩方柱时,负荷-位移曲线成为高负荷·高位移的矩形波。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刚性、耐热性优异,对于简单形状的成型品也能够在高速压缩时不易破坏、表现高负荷的矩形波的适于冲击吸收部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
11 |
基于SIRPA表达富集源自多能干细胞的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的方法 |
CN201180051991.0 |
2011-08-26 |
CN103189502A |
2013-07-03 |
G·凯勒; A·M·克拉夫特; N·C·杜博伊斯 |
本发明涉及基于SIRPA表达富集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祖细胞和心肌细胞的方法。 |
12 |
改变细胞分化状态的方法及其组合物 |
CN201180025764.0 |
2011-03-21 |
CN102906248A |
2013-01-30 |
T·克里斯蒂安森-韦伯 |
本发明提供利用创新的编码转录因子的蛋白质表达构建物改变细胞分化状态的方法。本文所述的方法和组合物可用于生成诱导多潜能干(iPS)细胞,和使多种外遗传状态的细胞分化、转分化或去分化。本方法包括将核酸构建物或其表达产物引入细胞,和在使细胞有效转化成为多潜能细胞,增强多潜能状态保持力或使细胞有效转化成为相应于内胚层、中胚层或外胚层的细胞系的细胞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 |
13 |
器官和组织的脱细胞化和再细胞化 |
CN200680030925.4 |
2006-08-28 |
CN101272815B |
2012-09-26 |
H·奥特; D·泰勒 |
本发明提供了使实体器官脱细胞化和使这类脱细胞器官再细胞化成实体器官的方法和材料。 |
14 |
通过细胞同步化的杂交瘤融合效率的增强 |
CN200780038065.3 |
2007-10-12 |
CN101652472A |
2010-02-17 |
吉尔·盖尔斯-科马; 迈克尔·里西琴; 格雷戈里·班尼什 |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融合配偶体的细胞同步化来增强杂交瘤融合效率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辅助抗体的生产。 |
15 |
从分化细胞制备干细胞的方法 |
CN200480043605.3 |
2004-08-16 |
CN1997275A |
2007-07-11 |
尼古拉·斯特列利琴科; 尤里·韦尔林斯基 |
本发明公开了产生干细胞的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通过使分化细胞发生程序重调而产生多能干细胞的方法。所述产生干细胞的方法的步骤包括从已有的胚胎干细胞获得胞质;将所述胞质与分化细胞融合以产生胞质杂种;和培养所述胞质杂种以产生多能干细胞。 |
16 |
多潜能细胞的处理 |
CN200980124647.2 |
2009-04-22 |
CN102105580B |
2017-06-27 |
J·E·戴维斯; J·刘 |
本发明涉及处理多潜能细胞的方法,其中通过用GSK‑3B酶活性抑制剂处理所述多潜能细胞,所述多潜能细胞可在培养物中有效扩增和分化。 |
17 |
器官和组织的脱细胞化和再细胞化 |
CN201210287455.7 |
2006-08-28 |
CN102861359B |
2015-04-01 |
H·奥特; D·泰勒 |
本发明提供了使实体器官脱细胞化和使这类脱细胞器官再细胞化成实体器官的方法和材料。 |
18 |
细胞转核诱导体细胞成多能二倍体干细胞的方法 |
CN201110243239.8 |
2006-10-16 |
CN102329788B |
2013-07-10 |
胡继繁; 李陶; 姜舒; 胡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非人类ESC细胞与哺乳动物体细胞融合而形成用于自体移植的、多潜能、二倍体ESL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非人类ESC;b.废除ESC中的DNA复制能力;c.将非复制ESC与多个体细胞混合;d.通过向其中加入聚乙二醇,将非复制ESC和体细胞融合;e.将已融合细胞倒置悬滴培养,以生产聚集细胞;f.在稀释的琼脂糖凝胶上混悬培养聚集细胞,以生产EB,持续1-10代;g.在饲养细胞、涂层板和皿、或者在补充了生长因子的适宜培养基中的基质胶上培养EB;而且,h.选择具有与干细胞相同形态学特征并且包含哺乳动物特异性二倍体ESL细胞的、患者特异性ESL细胞的细胞集落。 |
19 |
器官和组织的脱细胞化和再细胞化 |
CN201210287455.7 |
2006-08-28 |
CN102861359A |
2013-01-09 |
H·奥特; D·泰勒 |
本发明提供了使实体器官脱细胞化和使这类脱细胞器官再细胞化成实体器官的方法和材料。 |
20 |
多潜能细胞的处理 |
CN200980124647.2 |
2009-04-22 |
CN102105580A |
2011-06-22 |
J·E·戴维斯; J·刘 |
本发明涉及处理多潜能细胞的方法,其中通过用GSK-3B酶活性抑制剂处理所述多潜能细胞,所述多潜能细胞可在培养物中有效扩增和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