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高强韧高接触疲劳大功率偏航轴承圈用、轴承圈及生产工艺 CN202211375363.4 2022-11-04 CN115747645B 2024-04-30 杨志强; 汪开忠; 胡芳忠; 王自敏; 陈世杰; 吴林; 杨少朋; 金国忠; 陈恩鑫; 庄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高接触疲劳大功率偏航轴承圈用、轴承圈及生产工艺,属于合金钢领域。本发明通过控制化学成分配比,同时调变热处理工艺参数,其中热处理工艺参数应符合:1)正火,S‑T1/20≤t1≤S‑T1/80;2)调质:淬火,S‑T2/10≤t2≤S‑T2/50;回火,1.5×S‑T3/10≤t3≤1.5×S‑T3/50,制得的轴承圈1/2壁厚(壁厚≥300mm)处抗拉强度≥950MPa、屈服强度≥850MPa、‑40℃KV2≥120J;在2000MPa接触应作用下,接触疲劳寿命≥110万次,满足大功率风电服役20年需要。
22 一种重载路用高强韧性贝氏体焊接热处理工艺 CN202210916112.6 2022-08-01 CN115404333B 2024-04-30 张凤明; 何建中; 梁正伟; 崔成林; 刘岩军; 薛虎东; 王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路用高强韧性贝氏体焊接热处理工艺,重点针对贝氏体钢轨组织转变特点,结合本发明成分钢轨CCT曲线中各关键温度点进行的工艺发明,结合铝热焊接头正火、回火及控制冷却,细化接头组织及晶粒度,改善带状组织偏析,从而提高接头强度和韧性;增加接头回火及控制冷却,可稳定接头组织、降低接头残余应,改善接头带状组织偏析,进一步提高接头强度和韧性。
23 热轧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2180101858.5 2021-08-31 CN117940598A 2024-04-26 多里安·德克尼杰夫; 汤姆·沃特斯古特; 乌尔丽克·洛伦茨; 洛德·杜普雷; 利芬·布拉克
一种热轧板,其组成包含以下元素:0.02%≤≤0.2%、3%≤锰≤9%、0.2%≤≤1.2%、0.9%≤≤2.5%、0%≤磷≤0.03%、0%≤硫≤0.03%、0%≤氮≤0.025%、0%≤钼≤0.6%、0%≤≤0.1%、0.0001%≤≤0.01%、0%≤铬≤0.5%、0%≤铌≤0.1%、0%≤≤0.2%、0%≤镍≤1%、0%≤≤1%、0%≤≤0.005%、0%≤镁≤0.0010%,剩余部分组成由和加工所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所述钢板的显微组织以面积分数计包含至少60%的回火氏体、15%至40%的残余奥氏体、0%至10%的多边形铁素体、0%至5%的贝氏体、0%至15%的新鲜马氏体以及0%至5%的铌、钛、钒或铁的碳化物。
24 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80057830.0 2022-04-20 CN117940588A 2024-04-26 阿姆林德尔·辛格·吉尔; 格朗特·阿伦·托马斯; 户畑润也; 高城重宏; 田路勇树
发明板具有如下成分组成和组织,具有1470~1650MPa的拉伸强度TS和1100MPa以上的屈服强度YS,所述成分组成含有规定量的C、Si、Mn、Cu、P、S、Al和N,进一步任意含有选自规定量的Ti、B、Nb、Cr、V、Mo、Ni、As、Sb、Sn、Ta、Ca、Mg、Zn、Co、Zr和REM中的1种以上,剩余部分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组织以体积率计含有回火氏体90%以上、残余奥氏体1~7%、贝氏体素体和新鲜马氏体(fresh martensite)中的一者或两者合计3~9%、以及铁素体0~5%,上述残余奥氏体中的浓度为0.35%以上。
25 复合微合金化780MPa级热锌双相及制备方法 CN202311335893.0 2023-10-16 CN117926120A 2024-04-26 余灿生; 郑之旺; 常智渊; 刘庆春; 王敏莉; 郑昊青
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合金化780MPa级热锌双相及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含量计,热镀锌双相钢包括C:0.06%~0.12%,Si:0.15~0.65%,Mn:1.60%~2.30%,Cr:0.50~0.80%,V:0.010‑0.040%,Ti:0.015‑0.055%,Als:0.02%~0.07%,P≤0.020%,S≤0.010%,N≤0.0060%,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包括冶炼工序、热轧工序、酸轧工序、热镀锌工序。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钒钛复合微合金化78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及制备方法,采用合理的含量,配合Si,Mn,Cr,V,Ti和Als,并对P,S,N的含量进行了限定,配合对应的制备方法,得到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屈强比和扩孔率均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钒钛复合微合金化78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
26 一种定制化焊丝盘条的生产方法 CN202311807951.5 2023-12-26 CN117926110A 2024-04-26 吕刚; 杨鲁明; 王刚; 李学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微合金化的定制化焊丝盘条的生产方法,盘条化学成分为:C≤0.10%,Si≤0.08%,Mn0.40‑0.50%,P≤0.008%,S≤0.006%;生产步骤:转炉终点中C含量不少于0.06wt%,P含量不超过0.025wt%;转炉出钢温度为1620‑1640℃,转炉出钢采用无剂;精炼工序钢包到达精炼后,保证精炼后软吹10分钟以上;连铸过热度设置为25‑35℃,拉速为2.0‑2.2m/min;根据钢种特点采用高吐丝温度和延迟型冷却工艺进行控冷。本发明实现定制化焊丝盘条性能的稳定控制且塑性提升,优化了产品质量,满足了用户要求,实现定制化焊丝盘条的批量产业化。
27 一种基于熔炼、薄带铸轧和复合成形的大规格ODS制备方法 CN202311654852.8 2023-12-05 CN117926107A 2024-04-26 张元祥; 郭帅杰; 吴天模; 王诺金; 孙文博; 吴诗睿; 杨泉灵; 冯越; 王洋; 方烽; 袁国; 王国栋
发明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熔炼、薄带铸轧和复合成形的大规格ODS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按设定成分冶炼;(2)浇注前,Y和Ti加入控制烧损;(3)钢水流经布流包时,通过定量送粉过程将(0~20%FeO+Fe2O3)富前驱剂加入钢水中;(4)富氧前驱剂与钢水在熔池中充分混均后快速凝固成形,稀土和氧原子均匀固溶在基体中;(5)铸带分切真空包套轧制,然后切除包套料;(6)二次或者多次复合热轧后,进行热处理获得最终性能。本发明利用薄带铸轧实现了稀土和氧原子的均匀固溶,而且基体热稳定性较好,可以通过复合轧制获得大尺寸材料。
28 一种薄规格调质含Ti的生产方法 CN202410082759.2 2024-01-19 CN117925974A 2024-04-26 尹云洋; 方芳; 廖生温; 王青尧; 王可胜
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规格调质含Ti的生产方法,涉及含Ti钢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钢卷粗轧结束后,终轧FT7温度控制在810‑840℃区间;S2:采用超快冷和层流冷却的方式对钢卷进行冷却,冷却至300‑400℃区间卷取;S3:钢卷开平后临界淬火,淬火加热采用二段式加热的方式对钢卷进行加热;S4:对钢卷进行回火处理,得到薄规格调质含Ti钢,本发明采用超快冷却、低温卷取、分段加热、临界淬火及柔性回火工艺生产的钢板,其强度比同成分同温度回火板强度普遍提升200MPa以上,韧性提高20J以上,且钢板性能均匀,强韧匹配良好,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29 一种锻件的热处理方法 CN202410159734.8 2024-02-04 CN117925964A 2024-04-26 蒋晓江; 严卫达; 沈华鹏; 顾文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选择;S2、热处理过程;S3、监测和控制;S4、锻件的尺寸与形状;S5、冷却。本发明通过温正火的作用,即将已冷却至室温锻件重新加热到较渗温度略高的温度(900℃~950℃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以30℃/min~42℃/min的冷却速度冷至600℃~650℃,保温一定时间,采用等温正火可以获得均匀的组织,硬度波动小,且可通过调整加热温度、等温温度,调整等温正火后的锻件硬度,避免了普通正火对锻件造成的硬度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锻件在热处理时锻件的质量,再通过监测工具能够对热处理中的锻件进行远程测量锻件的尺寸,以方便及时发现锻件尺寸发生具体变化。
30 一种核电用316H奥氏体不锈中厚板轧制晶粒度控制方法 CN202210321957.0 2022-03-29 CN114891994B 2024-04-26 沈斌; 周东辉; 方寿玉; 孔磊
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用316H奥氏体不锈中厚板晶粒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电渣重熔钢锭经锻造后得到的锻坯进行轧制和冷却,采用一种新型的“高温连续大压下+在线淬火”控轧控冷模式,开轧温度1150~1190℃,由粗轧机机架完成,共10~14道次。其中,中间至少6道次连续单道次压下率>15%,薄规格板大压下道次数量则更多,最大单道次压下率达到25.99%,终轧温度950~1080℃,轧后快速向前步进,进入在线淬火(DQ)机,通过DQ+ACC大量冷却,使钢板在20~50秒内迅速降至常温,最大冷速达到约45℃/s。最后通过热处理对钢板进行固溶处理,使得≤50mm厚,≤3000mm宽的不锈钢板316H轧后晶粒度达到4级~6级,晶粒尺寸10~20μm,钢板表面与中心的晶粒度一致。
31 一种真空复合等温淬火中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142760.X 2024-02-01 CN117904553A 2024-04-19 周诗怀; 高婷婷; 何奇声
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复合等温淬火中,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C:0.45‑0.60%;Cr:1.00‑8.80%;W:0.40‑2.60%;Ni:0‑1.70%;Mo:0.45‑1.70%;V:0.30‑0.60%;Si:0.50‑1.30%;Mn:0.20‑1.00%;S:0‑0.010%;P:0‑0.025%,其余为Fe以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真空复合等温淬火中碳钢的制备方法,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真空复合等温淬火中碳钢具备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即高强韧钢。
32 Nb-Ti微合金化抗氢脆管线及制备方法 CN202410074773.8 2024-01-18 CN117904544A 2024-04-19 周成双; 金岩; 谢雨辰; 吴浩林; 张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Nb‑Ti微合金化抗氢脆管线及制备方法,包括加热炉,设于加热炉右侧的冷却炉,设于加热炉和冷却炉上方的送料机构;加热炉包括上端开口的加热炉体,设于加热炉体上的左炉和右炉门,设于加热炉体内侧壁上的若干个加热器,设于加热炉体上端的加热盖板,和设于加热炉体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冷却炉包括上端开口的冷却炉体,设于冷却炉体左端的冷却炉门,设于冷却炉体上端的冷却盖板,设于冷却炉体上的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本发明具有提高了X52管线钢的力学性能和抗氢脆性能的特点。
33 材和模具 CN202311327376.9 2023-10-13 CN117904542A 2024-04-19 河野正道
发明涉及一种材,含有:0.19≤C≤0.31质量%、0.010≤V≤0.180质量%、Mn≤1.50质量%、5.60≤Cr≤6.60质量%、Cu+Ni≤0.84质量%、0.60≤Si≤1.40质量%、0.60≤Mo≤2.00质量%、0.001≤Al≤0.080质量%、以及0.003≤N≤0.040质量%,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Mn和Cr的含量满足Mn/Cr>0.150。
34 抗冲击抗磨损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081154.1 2024-01-19 CN117904538A 2024-04-19 熊雪刚; 汪创伟; 崔凯禹; 陈述; 张开华; 李海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抗磨损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热连轧钢领域。抗冲击抗磨损的钛合金化钢,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 0.08~0.18%,Si 0.30~0.60%,Mn 1.50~2.00%,P≤0.020%,S≤0.008%,Als 0.020~0.045%,Ti 0.40~0.60%,Cr 0.01~0.50%,N≤0.005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钢通过微米TiC颗粒增强基体的耐磨性能,提供了采用常规连铸‑热连轧工艺生产耐磨钢,无需进行热处理的新思路,可有效解决现有耐磨钢生产成本高,无法兼具耐磨性能和抗冲击磨损的问题。
35 一种1200MPa级寒冷环境下服役的50t轴重货运车轴及其热处理方法和生产方法 CN202410055895.2 2024-01-15 CN117904536A 2024-04-19 于文坛; 余亚东; 宫彦华; 毛亚男; 万志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1200MPa级寒冷环境下服役的50t轴重货运车轴,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Si、Mn、Cr、Ni、Mo、Nb、V、Cu、Ca、La、[N]、Al;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及优异的低温韧性,表面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RfL≥450MPa,表面带有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RfE≥380MPa,‑40℃纵向冲击功KV2≥130J,‑40℃横向冲击功KV2≥110J,‑60℃纵向冲击功KV2≥110J,‑60℃横向冲击功KV2≥90J,‑80℃纵向冲击功KV2≥80J,‑80℃横向冲击功KV2≥60J,能够在‑60℃以上低温环境下运行的50t轴重货运车辆上进行应用。
36 一种≥420HB高抗热损伤性弹性车轮用轮箍及其热处理方法和生产方法 CN202410055894.8 2024-01-15 CN117904535A 2024-04-19 于文坛; 万志健; 姚三成; 毛亚男; 余亚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420HB高抗热损伤性弹性车轮用轮箍及其热处理方法和生产方法,所述轮箍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Si、Mn、Cr、Ni、Mo、Co、Zr、Nb、V、La、[N]、Al;其具有强度高、硬度高、耐蚀性高以及抗热损伤性高的特点,呈现出良好的强度韧性配合性能,其抗拉强度≥1300MPa、屈服强度≥1150MPa、‑60℃冲击功KV2≥100J,轮辋磨耗极限布氏硬度≥400HBW,单个车轮轮辋断面硬度值变动在15HBW之内,0℃时轮辋断裂韧性≥120MPa.m1/2,材的奥氏体晶粒度大于等于10.0级。
37 含稀土低温高磁感取向的常化及冷连轧工艺控制方法 CN202410285212.2 2024-03-13 CN117887939A 2024-04-16 侯宏; 张磊; 杨文昆; 祁艳星; 张艳芳; 李艳霞; 刘宝龙
发明属于取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稀土微合金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提供一种含稀土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常化及冷连轧工艺控制方法;通过含稀土对常化再结晶晶粒细化的影响,可以在较低入温度开始冷却,形成有益晶粒大小,从而提高常化后半产品韧性,能够有效减少后续冷轧开裂险;同时,通过代替传统二十辊轧机生产,发展创新了含稀土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六机架冷连轧机组工艺的先进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取向硅钢水冷装置,通过调节钢板的冷却位置以及引用外界冷却水进行换热冷却,能够有效提高钢板的冷却效率;并能够对水雾进行净化,除去水雾中携带的杂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使用安全性。
38 一种双组织锤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10620298.0 2022-06-02 CN114932196B 2024-04-16 常连波; 陈振宇; 邢万里; 白华斌; 刘苗苗; 魏儒赞
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织锤头及其制造方法。该锤头采用中CrNiMo合金,其制造方法包括:1)中频炉纯净料和还原渣熔炼,渣混出,出钢温度不低于1710℃;2)包内变质处理和随流变质处理,变质剂为FeV、FeTi、稀土按1:1:1组成的复合变质剂,变质剂总量为0.2‑0.3%;3)出钢完静置,包底吹氩45‑60秒精炼;4)铁砂壳型造型,采用空壁随形砂箱,铁砂厚度100‑150mm,砂箱外覆盖保温层,浇注前空壁通冷却;5)挡滤渣浇注,凝固后,放空冷却水;6)热处理采用正火+淬火+低温回火,淬火时锤端浸入淬火液,耐火保温层包裹锤柄露出液面,木板合拢锤头四周固定在液面上;淬火完15min内入炉低温回火。本发明获得的双组织锤头,锤端韧性增加,使用寿命提高50%以上。
39 一种提高低温冲击性能的S32760螺栓 CN202311698324.2 2023-12-12 CN117867407A 2024-04-12 张政; 简泽文; 张黔林; 潘咏; 饶建红; 颜井猛; 罗伟松; 陈香; 李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温冲击性能的S32760螺栓,优化了化学成分:C%≤0.030;Mn%≤1.00;P%≤0.030;S%≤0.005;Si%≤1.00;Cr%25.0–26.0;Ni%7.0–8.0;Mo%3.0–4.0;N%0.20–0.30;Cu%0.50–1.00;W%0.50–1.0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温冲击性能的S32760螺栓,通过优化化学成分,使得产品在满足机械性能、金相、腐蚀等技术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低温冲击性能,使得产品在‑101℃低温冲击下合格率提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40 一种耐应腐蚀性能优良的氏体不锈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787500.X 2023-12-25 CN117867384A 2024-04-12 范刘群; 左羽剑; 徐海健; 庞宗旭; 黄健; 张建平; 隋轶; 渠秀娟
发明提出一种耐应腐蚀性能优良的氏体不锈及其制造方法,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含:0.10~0.20%的C;0.2~0.5%的Si;0.4~0.8%的Mn;≤0.030%的P;≤0.005%的S;11.5~13.0%的Cr;0.006%~0.012%的Ce;0.15%~0.35%的Al;0.08‑0.15%的Ta;0.005‑0.010%的Zr;0.04%~0.08%的N;Ta+Zr+Al)/N:4.0~7.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热处理。通过元素的复合作用,促进高致密性钝化膜Ta3N5生成。通过淬火‑配分工艺优化设计,控制钢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6~9vol.%的稳定残余奥氏体。本发明钢屈服强度≥919MPa、抗拉强度≥1126MPa、延伸率≥17%、室温冲击功≥94J、载荷650Mpa腐蚀介质为≥95℃氯离子浓度10mg/L溶液环境下应力腐蚀开裂时间≥192h。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