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糖苷酶家族43的β-糖苷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CN202210818850.7 2022-07-12 CN116064477A 2023-05-05 卢丽丽; 张敬文; 段飞宇; 玄泽慧
发明涉及一种糖苷酶家族43的β‑糖苷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糖苷酶家族43的β‑糖苷酶来源于山东泰安土壤宏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GH43的β‑糖苷酶基因,为低聚半乳糖、烷基半乳糖苷、酪醇半乳糖苷等产品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工具酶。本发明提供的β‑糖苷酶能以半乳糖为底物直接合成低聚半乳糖,与传统的以乳糖底物合成寡糖的工艺显著不同,使用本发明β‑糖苷酶反应获得的低聚半乳糖粗品不含葡萄糖,容易纯化获得纯品供糖尿病患者使用,拓展应用范围;该酶还能够以半乳糖为糖基供体、多种羟基化合物为受体合成糖苷产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142 一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2211339864.7 2022-10-27 CN116064453A 2023-05-05 刘振云; 郭涛; 王亚宁; 程丰伟
发明涉及一种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岩藻糖基低聚糖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2’‑岩藻糖基乳糖中的用途,对2’‑岩藻糖基乳糖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43 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1261296.3 2022-10-14 CN116064351A 2023-05-05 刘振云; 程丰伟; 崔小慧; 谢亚
发明涉及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合成领域。本发明将全细胞合成2’‑FL的从头合成途径中的过程中相近的关键酶基因通过融合蛋白的方式进行表达来提高2’‑FL的产量,对2’‑FL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44 高效生产岩藻糖基乳糖的无抗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202210980879.5 2022-08-16 CN116064345A 2023-05-05 张涛; 李梦丽; 骆叶姣; 江波
发明涉及高效生产岩藻糖基乳糖的无抗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2’‑FL和3‑FL合成途径、调控中心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岩藻糖基乳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葡萄糖高效合成岩藻糖基乳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45 一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应用 CN202210494671.2 2022-05-07 CN114836397B 2023-05-05 王腾飞; 刘学军; 蒋艺; 刘洪玲; 袁海波; 黄迪
发明提供了一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基酸突变位点为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的第33、119、122、216、255、258、394、566位氨基酸之一或两者以上,主要突变体为N33K、N33R、Y119R、Y122E、L216Q、H255Y、E258Y、E258Q、E566H、N33K/Y122E/E258Y/P394R,本发明中突变体的歧化反应活性相较于野生型明显提高,本发明对于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意义,并提高该酶在医药、食品、生物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146 一株甘蔗叶秸秆降解真菌XW2020002Z及其应用、降解菌剂及其应用 CN202211630619.1 2022-12-19 CN115747081B 2023-05-02 史国英; 胡春锦; 曾泉; 叶雪莲
发明提供了一株甘蔗叶秸秆降解真菌XW2020002Z及其应用、降解菌剂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甘蔗叶秸秆降解真菌XW2020002Z,于2021年6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22472。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降解真菌产生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78.62U/mL;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降解真菌对甘蔗叶秸秆降解20d,失重率达到51.33%。
147 一种潘糖及其生产方法 CN202010169993.0 2020-03-12 CN111394408B 2023-05-02 郭峰; 徐正康; 李碧珠; 叶晓蕾; 罗建勇; 周彦斌; 万振平; 梁志华
发明提供一种潘糖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淀粉配成淀粉乳,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并经液化后得到液化液;将液化液pH调节至5.0~5.5,加入β‑淀粉酶、普鲁兰酶,反应10~12h后再加入麦芽糖生成酶,糖化至麦芽糖≥90%,制得高麦芽糖液;(2)将所述高麦芽糖液温度调节至65~70℃,并将其pH调节至4.3~4.7,加入α‑葡萄糖苷酶,反应24~36h,至DE≥50%时,灭酶,制得低聚糖液;(3)向所述低聚糖液中加入酵母,进行发酵;(4)对步骤(3)发酵后的液体进行脱色、过滤、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浓缩和干燥,得到潘糖。本发明的成品中,潘糖纯度≥70%,收得率≥90%,产品中麦芽糖+异麦芽糖+异麦芽三糖+麦芽三糖≤20%。
148 一种酶法制备超低分子量石斛寡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02211501278.8 2022-11-28 CN116024286A 2023-04-28 金鹏; 杜琪珍; 斯金平; 俞巧仙; 解东超; 刘京晶
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制备超低分子量石斛寡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来源于嗜热菌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的糖苷酶,重组至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了高活性表达。重组表达的ThDPS酶可以解石斛多糖,产生的寡聚糖产物主要包括超低分子量(分子量<1000道尔顿)石斛二糖、石斛三糖、石斛四糖、石斛五糖,和低分子量(分子量<10000道尔顿)的石斛六糖、石斛七糖、石斛八糖及以上石斛寡糖产物。本发明为生物法制备超低分子量石斛寡糖奠定了技术基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149 一种秸秆汽爆分级利用降低纤维素酶解用酶量的方法 CN202310053996.1 2023-02-03 CN115786423B 2023-04-28 王岚; 姚长洪; 陈洪章
发明提供一种秸秆汽爆分级利用降低纤维素酶解用酶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进行细化处理后,进行复处理,对复水后的秸秆进行汽爆处理得到汽爆秸秆;(2)将步骤(1)所述汽爆秸秆浸泡于水中并搅拌,之后通过水流筛分实现对原料中长短纤维的分级,得到短纤维;(3)对步骤(2)所述短纤维进行高固酶解处理。所述方法将预处理与分级处理耦合,提高了秸秆原料的均一性,有效降低了秸秆高固酶解过程的用酶量。
150 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Pl7AaM及其应用 CN202211412004.1 2022-11-11 CN115948373A 2023-04-11 王建荣; 祝木金; 王平; 陈微; 钟斌; 陈孟林; 高美芳; 曹革
发明属于蛋白质理性设计及酶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Pl7AaM及其应用。本发明以褐藻胶裂解酶Pl7Aa为出发模板,通过结合二硫键和自由能优化两种蛋白质理性设计策略,获得了热稳定性提升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Pl7AaM,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将本发明获得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Pl7AaM在40℃和45℃的浴处理1小时后,剩余酶活分别是Pl7Aa的2.2倍和8.2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发明获得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Pl7AaM可用于制备重组载体、重组菌株,以毕赤酵母为重组表达宿主,实现了Pl7AaM的高效表达,用于制备褐藻胶寡糖,进一步为其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151 一株可产高活褐藻胶裂解酶的勒克氏菌及其应用 CN202010122194.8 2020-02-27 CN111100828B 2023-04-11 李莉莉; 秦松; 刘正一; 宋宛霖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产高活褐藻胶裂解酶的勒克氏菌及其应用,其中,该株勒克氏菌(Leclercia sp.)是从取自黄海的腐烂的海带中分离得到的,其能够产高活力的褐藻胶裂解酶,该菌株已于2019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313。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筛选得到的勒克氏菌可产高活力褐藻胶裂解酶,高活力褐藻胶裂解酶对底物海藻混悬液的转化率高,在制备褐藻寡糖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2)利用勒克氏菌制备褐藻寡糖时,由于该菌株可产高活力褐藻胶裂解酶,所以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152 昆布多糖降解酶OUC-ScLam39在制备昆布寡糖中的应用 CN202211040936.8 2022-08-29 CN115927508A 2023-04-07 姜宏; 毛相朝; 董悦阳; 全永奕; 陆泽伟; 陈依淼
发明公开了昆布多糖降解酶OUC‑ScLam39在降解昆布多糖/制备昆布寡糖中的应用,所述昆布多糖降解酶OUC‑ScLam39的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昆布寡糖为昆布五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昆布寡糖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昆布多糖降解酶OUC‑ScLam39降解昆布多糖,可以得到具有特定聚合度的昆布寡糖——昆布五糖,对于后续的工业化应用以及研究特定聚合度寡糖的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发明的昆布多糖降解酶OUC‑ScLam39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且效率高、纯度高、产量高,具有实现工业化利用的潜
153 一种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突变体CelXyn2-S34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202210992421.1 2022-08-18 CN115927253A 2023-04-07 成艳芬; 孟振祥; 吕东海; 朱伟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突变体CelXyn2‑S34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所述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突变体CelXyn2‑S343的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是由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双功能酶的第343位的半胱氨酸突变成丝氨酸获得的,该突变体具有良好的解天然木质纤维素的能,在提高饲料纤维的消化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154 一种乳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202210851915.8 2020-09-29 CN115927252A 2023-04-07 牛丹丹; 王正祥; 田康明
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糖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以两种来源的乳糖酶(来源于环状芽胞杆菌B2301的BglD305和来源于环状芽胞杆菌ATCC 31382的BglD)分子为基础进行分子进化,获得合成低聚半乳糖效率高、表达性能好的乳糖酶新酶分子;并构建乳糖酶高产菌株,能够在深层发酵时高效合成乳糖酶并将酶蛋白分子分泌到培养基中,从发酵上清中直接制备高活性的酶制剂,乳糖酶的表达平可以达到2208U/mL,有助于降低乳糖酶的发酵制造成本、简化发酵制造工艺并提高乳糖酶酶制剂的质量
155 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202211285590.8 2022-10-20 CN115927148A 2023-04-07 张涛; 骆叶姣; 李梦丽; 江波; 胡苗苗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调控中心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乳酰‑N‑新四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乳糖高效合成乳酰‑N‑新四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56 一种定向获得褐藻寡糖三糖产物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 CN202111658154.6 2021-12-31 CN114908076B 2023-04-07 杨志强; 李福利; 苏航; 公衍军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定向获得褐藻寡糖三糖产物的褐藻胶裂解酶及其应用。褐藻胶裂解酶的基序列如SEQ ID NO.1中碱基序列所示。所述褐藻胶裂解酶在定向降解褐藻获得褐藻寡糖三糖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来源于海洋嗜热菌Defluviitalea phaphyphila sp.Alg1的褐藻胶裂解酶AL1761,通过生物酶解法降解获得的褐藻寡糖聚合度小于5,即褐藻寡糖三糖,进而在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褐藻寡糖主要活性成分的同时,并将褐藻胶中的大分子转化为能被机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是环保、高效的加工工艺;本发明采用特定的酶定向获得褐藻寡糖三糖产物,本发明所述的褐藻胶裂解酶具有产物单一、酶活高、降解效率高的优点,具备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157 一种β-半乳糖苷酶及其应用 CN202210813084.5 2022-07-11 CN115896139A 2023-04-04 王成华; 陈睿; 吴顺鑫; 张艳梅
发明涉及一种β‑半乳糖苷酶及其应用,该β‑半乳糖苷酶来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 9‑4,所述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编码α亚基的基因和编码β亚基的基因组成,所述编码α亚基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编码β亚基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该酶的α亚基的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β亚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本发明的β‑半乳糖苷酶具有高转糖苷活性,能够应用于半乳糖基寡糖的酶法生产,尤其是β‑半乳糖苷酶在合成半乳糖基海藻糖中的应用。
158 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202210984196.7 2022-08-17 CN115896082A 2023-04-04 杨登峰; 张秀; 潘丽霞; 李红亮; 阳丽艳; 黄艳冰; 李娟
一种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由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通过点突变获得,所述的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述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3。本发明提供的褐藻酸裂解酶突变体的蛋白表达量高于野生型褐藻酸裂解酶,1L发酵液分离纯化后可获得700±50mg纯酶,远高现有平,为褐藻酸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159 一种酶解复合海藻制备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202211391008.6 2022-11-08 CN115886129A 2023-04-04 黄志坚; 殷光文; 王登峰; 张露; 林建斌; 王磊; 江和基
发明公开了一种酶解复合海藻制备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包括:1)将紫菜、石莼科绿藻和海带烘干、粉碎;2)将粉碎后紫菜、石莼科绿藻和海带充分复合;3)将复合好的海藻粉加入饮用中搅拌混合,得到复合海藻混悬物;4)建立0.01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5)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pH 4.5‑5.0,温度40‑50℃,≥150rpm的速度下搅拌2‑6h;6)建立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体系;7)加入中性蛋白酶、肽酶和褐藻胶裂解酶,在pH 7.0‑8.0,温度40‑50℃,≥150rpm的速度下搅拌2‑6h;8)对酶进行升温灭活处理;9)产物进行干燥并粉碎。本发明根据选用酶的特点优化酸缓冲系统充分发挥组合酶的活性,充分释放并进一步激活各种活性成分,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160 一株麦氏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 CN202211200242.6 2022-09-29 CN115873757A 2023-03-31 任伟; 谢珍玉; 王欣怡; 魏雅丽; 龙昊; 章翔; 蔡晓霓; 黄爱优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麦氏交替单胞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从大型海藻江蓠中分离获得一株麦氏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QZ9‑9,于2022年3月23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568。相比现有的麦氏交替单胞菌,该菌株能够充分地将琼胶降解为分子量小于3kDa的琼胶寡糖,所获得的琼胶寡糖具有显著的抗化作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