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生产GGPP的工程菌和生产伪蕨素前体的工程菌、方法及应用 CN202310288666.0 2023-03-23 CN116286579A 2023-06-23 徐宝福; 陈宝; 刘丽君; 赵耀
发明属于生物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产GGPP的工程菌和生产伪蕨素前体的工程菌、方法及应用,生产GGPP的工程菌为大肠杆菌,采用pCDF‑Duet质粒表达羟乙基噻唑激酶ThiM基因、IPK基因、Idi基因和Bnd3基因,将五化合物底物转化为GGPP。本发明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二萜前体GGPP的生物合成体系,将控制伪蕨素前体elisabethatriene合成的基因二萜合酶在该体系中表达,合成出伪蕨素的前体elisabethatriene类化合物,为通过酶催化快速大量合成伪蕨素奠定基础;本发明生产伪蕨素前体的工程菌可高产伪蕨素前体elisabethatriene,产量可达到100mg/L。
42 一种高产EPA的裂殖壶菌及其应用 CN202111476958.4 2021-12-02 CN114164122B 2023-06-20 余超; 李翔宇; 赵洒; 陆姝欢; 汪志明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产EPA的裂殖壶菌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离子束注入和紫外‑氯化锂复合诱变等方式,筛选得到一种高产EPA的裂殖壶菌,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565。该裂殖壶菌具备较高的产EPA性能,且该裂殖壶菌快速生长,相较于现有需要在低温条件下才能合成含量较高的EPA的裂殖壶菌而言,具备更高的EPA产量和效率,此外在该裂殖壶菌的产物中还发现了一定含量的鲨烯。
43 一种产β-榄香烯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用途 CN202110443722.4 2021-04-23 CN113249282B 2023-06-20 于宗霞; 冯宝民; 霍晋彦; 卢轩; 王惠国; 储晓慧; 王晓雨
发明公开了一种产β‑榄香烯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涉及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药等技术领域。该重组菌株表达来自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吉玛烯A合酶(ScGAS),并引入包含大肠杆菌的atoB、idi、ispA和酿酒酵母的ERG13、tHMG1、ERG12、ERG8、MVD1重组质粒,经过发酵条件优化,该重组菌株的β‑榄香烯产量达到156.94mg/L。本发明中构建的重组菌具备产量高、纯度高、低成本、无污染等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β‑榄香烯。
44 一种高产β-榄香烯和germacrene A的重组菌的构建方法 CN202310178204.3 2023-02-28 CN116240229A 2023-06-09 刘春立; 埃里克·福德; 薛凯; 郝云鹏; 白仲虎; 杨艳坤; 刘秀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β‑榄香烯和germacreneA的重组菌的构建方法。首先,通过germacreneA合成酶的筛选和甲羟戊酸代谢途径的过表达实现β‑榄香烯和germacreneA的从头合成;然后,通过删除中心途径中的竞争途径确保了类异戊二烯途径中乙酰辅酶A、丙酸和甘油‑3‑磷酸的可用性;接着采用番茄红素颜色作为高通量筛选方法,通过易于出错的PCR诱变获得了优化的NSY305N。最后,在摇瓶中,通过关键途径酶、外排工程和翻译工程的最终构建的菌株β‑EL‑4产生了1161.09mg/L的β‑榄香烯和852.36mg/L的germacreneA,是目前报道的摇瓶平的最高产量,在4‑L补料分批发酵中,β‑榄香烯和germacreneA的产量分别达到3.52g/L和2.13g/L。
45 调控酵母外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调控方法及其应用 CN202011333744.7 2020-11-24 CN112608936B 2023-06-09 谢文平; 蔡燕丰; 姚红涛; 郭振权; 万丹; 鲍素敏
发明提供了调控酵母外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调控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酵母中GAL调控系统进行改造,从而达到不需半乳糖诱导只通过调节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即可控制GAL调控系统中GAL启动子所控制的基因表达的目的。本发明只采用葡萄糖激活型启动子HXT1替换GAL80启动子即可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将该方法用于酿酒酵母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控,验证了所述调控系统的有效性。
46 一种含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的二元驱油体系及其应用 CN202111084704.8 2021-09-16 CN114181687B 2023-05-30 牟伯中; 刘金峰; 杨世忠; 周蕾; 苗思佳; 郎剑桥
发明涉及一种含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聚合物的二元驱油体系及其应用,其中二元驱油体系包括0.5‑3.0g/L生物基表面活性剂,以及1‑3.0g/L生物聚合物;生物聚合物为醇单胞菌经发酵后所提取的生物聚合物HS‑EPS;生物基表面活性剂为苯甲基‑油酰基季胺型表面活性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耐盐性能优异的氨醇单胞菌生物聚合物代替传统驱油聚合物聚丙烯酰胺,所得二元复配驱油体系可表现出超低界面张,并具有较好的抗温性能、抗NaCl性能、抗Ca2+性能、抗稀释性能、抗吸附性能、界面张力粘度维持性能,可应用于高矿化度油藏中,从而有效拓宽了苯甲氧基‑油酰基季胺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并且基于超低界面张力的特点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47 一种产α-蒎烯的解脂耶氏酵母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202011361363.X 2020-11-27 CN112300952B 2023-05-09 韦柳静; 钟驭涛; 花强; 聂明月; 陈骏
发明提供了一种产α‑蒎烯的解脂耶氏酵母基因工程菌,其利用CRISPR/Cas9系统,将基因HMG1、基因NDPS1和基因PTEF‑tPS依次导入尿嘧啶和亮酸营养缺陷型解脂耶氏酵母的染色体中构建获得可以生产α‑蒎烯的基因工程菌YT‑14;再利用质粒pUC19‑rDNA‑HisG,构建含有基因PTEF‑tPS和基因ERG8的重组载体,并转化基因工程菌YT‑14,得到基因工程菌YT‑29;再利用质粒pINA1269,构建含有基因HMG1和带有MBP标签的基因ERG12,并转化解脂耶氏酵母基因工程菌YT‑29。本发明获得的解脂耶氏酵母基因工程菌YT‑30可以产α‑蒎烯。
48 通过拜尔-维利格单加酶将法呢基丙化成乙酸高法呢基酯 CN202180045757.0 2021-06-30 CN115997026A 2023-04-21 E·艾克霍恩; A·格克
生产乙酸高法呢基酯的方法,其包括在辅因子存在下使法呢基丙与拜尔‑维利格单加酶(BVMO)接触。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将乙酸高法呢基酯解成高法呢基醇。
49 一种产β-榄香烯的工程菌及应用 CN202210818797.0 2022-07-12 CN115975893A 2023-04-18 谢恬; 殷晓浦; 谌容; 王铭; 刘雨恒; 陈姝
发明公开一种产β‑榄香烯的工程菌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为在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star中表达IPP和DMAPP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以及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莴苣来源的吉烯A合成酶基因突变体;该重组菌在SBMSN培养基中经过IPTG诱导后可以获得吉马烯A前体,经高温转化后生成β‑榄香烯,时间产率达到目前报道的最高平,为β‑榄香烯的生物合成方面提供可用的菌株。
50 用于降解或转化纤维素材料的方法 CN202211254624.7 2012-03-26 CN115927509A 2023-04-07 黄鸿志; 任海彧
发明涉及用于降解或转化纤维素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在具有过化氢酶活性的多肽的存在下用酶组合物处理纤维素材料;和涉及用于降解或转化纤维素材料的酶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例如几种)具有纤维素分解和/或半纤维素分解活性的酶,和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多肽。
51 一种酵母中过量供应胞质乙酰辅酶A的方法及其应用 CN202310058275.X 2023-01-17 CN115895927A 2023-04-04 戴宗杰; 刘琪; 张媛媛; 王钦宏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过量供应胞质乙酰辅酶A的方法及相关菌株构建方法。本发明首先从胞内乙酰辅酶A的多种去向分析,以酶工程手段降低了乙酰辅酶A流向脂质合成的通量,既有效增加了胞质乙酰辅酶A平又不影响菌株生长;更进一步,本发明还表征了解脂耶氏酵母内源的过化物酶/线粒体肉酰基转移途径,这在有效增加胞质乙酰辅酶A的同时明晰了该酵母的转运方式;最后,本发明还通过加快脂质再利用的方式更进一步增加了胞质乙酰辅酶A含量。这些多样化的、多度的代谢工程策略拓宽了胞质乙酰辅酶A容量,在构建生产以乙酰辅酶A为前体的化合物细胞工厂时表现优秀,应用价值广泛。
52 β-石竹烯合酶突变体和编码基因及其在β-石竹烯合成中的应用 CN202211654631.6 2022-12-22 CN115851692A 2023-03-28 鲁素蕊; 何秀萍; 程艳飞; 郭雪娜; 杜正达
发明公开了β‑石竹烯合酶突变体和编码基因及其在β‑石竹烯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β‑石竹烯合酶突变体和编码基因及其在β‑石竹烯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易错PCR获得的β‑石竹烯合酶突变体,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通过定向改造,提高了β‑石竹烯合酶的催化效率,以酿酒酵母菌株SQ3‑6‑ECPS11为底盘菌的β‑石竹烯的合成,在发酵96h可以产生600‑800mg/Lβ‑石竹烯,产量指标具有重要工业应用潜
53 一种生产β-榄香烯的菌株及方法 CN202111107109.1 2021-09-22 CN115838771A 2023-03-24 蔡宇杰; 胡小祥; 丁彦蕊; 白亚军; 郑晓晖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β‑榄香烯的菌株及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构建了表达法尼醇激酶,法尼基磷酸激酶,多聚磷酸激酶2,吉玛烯A合酶的重组细胞或者重组细胞的组合,并利用重组细胞或者重组细胞的组合催化法尼醇合成β‑榄香烯。本发明的底物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且本发明在添加20g/L法尼醇反应24h可以获得17g/L的β‑榄香烯。因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有助于实现β‑榄香烯的大规模生产。
54 一种杧果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及其应用 CN202110946265.0 2021-08-18 CN113621633B 2023-03-21 罗海燕; 丛汉卿; 洪继旺; 代学慧; 赵德庆; 王荣香; 乔飞; 霍婷
发明公开了一种杧果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还公开了包含上述杧果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的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表达工程菌和重组杧果萜烯合成酶TPS1。以及上述杧果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杧果萜烯合成酶、重组表达载体、重组工程菌或重组TPS1在调控牻儿基二磷酸和橙花二磷酸合成萜类化合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针对杧果中功能基因研究基础薄弱的现状,首次从杧果中克隆得到催化牻牛儿基二磷酸和橙花二磷酸底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杧果萜烯合成酶基因TPS1,该基因为杧果萜类化合物合成路径中的关键基因之一,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或细胞工程技术在杧果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经济价值。
55 一种生产D-柠檬烯的酵母及其应用 CN202210243089.9 2022-03-11 CN114606146B 2023-03-17 刘龙; 陈坚; 吕雪芹; 堵国成; 李江华; 刘延峰; 孔晓
发明属于代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D‑柠檬烯的酿酒酵母及其应用。本发明以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将自然界中不存在于同一生物体的柠檬烯合成酶基因有机整合到酿酒酵母中,优化外源基因的表达,过表达MVA途径基因关键基因、增加乙酰辅酶A和NADPH前体供应等方面,实现柠檬烯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合成,最终得到的菌株相对于原菌株具有较好的生长速率。摇瓶发酵最终实现柠檬烯产量达657mg/L,比原产量提高2.021倍,实现柠檬烯在酿酒酵母中的高效合成,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56 一种利用发酵菊粉萃余物生产红没药烯的方法 CN202211597695.7 2022-12-12 CN115786407A 2023-03-14 刘柳; 卫星妍; 王峰; 赵鹏涛
发明属于菊粉发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发酵菊粉萃余物生产红没药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菊粉萃余物预处理,备用;2)取预处理后的菊粉萃余物与按照1:20的质量比混合,按照菊粉萃余物用量的3%计算接菌量,先接入酿酒酵母,在26℃~30℃条件下发酵12h~14h后,再继续接入乳杆菌,发酵20h~24h后,得到含β‑红没药烯的发酵物,乳杆菌包括植物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1:1:1。本发明提供的方法,β‑红没药烯含量高,同时提高产物中的蛋白、可溶性糖、纤维素的含量,提升饲料的营养水平。
57 一种尾松多功能萜类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倍半萜产品中的应用 CN202211334425.7 2022-10-28 CN115725560A 2023-03-03 白青松
发明公开了一种尾松多功能萜类合成酶突变体及其在生产倍半萜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从马尾松中克隆得到一个多功能萜类合成酶突变体(PmTPS21‑mutation),其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该PmTPS21‑mutation能以法尼基焦磷酸(FPP)为底物,催化反应生成α‑长叶蒎烯、长叶烯、10s,11s‑Himachala‑3(12),4‑diene等倍半萜类活性物质,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或代谢工程技术在马尾松分子育种或萜类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58 一种基因、重组载体、工程菌及其应用 CN202110914042.6 2021-08-10 CN115704038A 2023-02-17 杨晓兵; 刘洒洒; 王雪
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因、重组载体、工程菌及其应用。一种柠檬烯合酶LS基因,所述柠檬烯合酶LS基因选自如下a1)或a2)所示的DNA片段;a1)编码链的编码序列是SEQ ID NO.1所示的DNA片段;a2)与a1)限定的DNA片段具有90%或以上同一性且编码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的DNA片段。所述柠檬烯合酶LS基因为经过优化的柠檬烯合酶LS基因,可以在宿主细胞中顺利表达。
59 磷酸香叶酯衍生的化合物的产生 CN202180032739.9 2021-04-07 CN115698272A 2023-02-03 S·卡姆布朗尼斯; S·杜瑟奥克斯; C·艾格尼亚; W·T·瓦基纳
公开了酵母细胞,其具有过化物酶体定位的GPP合酶和将GPP转化成单萜、大麻素、单萜烯吲哚生物和异戊二烯化芳香族化合物或其前体的过氧化物酶体定位的酶,相比于所述GPP合酶和所述转化GPP的酶位于细胞质中的相同酵母细胞,所述酵母细胞能够产生改进量的单萜、大麻素、单萜烯吲哚生物碱和异戊二烯化芳香族化合物。进一步公开了所述酵母细胞用于产生单萜、大麻素、单萜烯吲哚生物碱和异戊二烯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用途。
60 一种具有桧烯高耐受能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CN201811542774.1 2018-12-17 CN111321098B 2022-11-11 咸漠; 吴桐; 张海波; 张鸽; 李兴; 王帆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桧烯高耐受能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因工程菌是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细胞,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bA和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bB。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和其在构建产桧烯基因工程菌和发酵生产桧烯中的应用。本发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当前大肠杆菌对桧烯耐受性差的问题,打破了桧烯的积累对菌体生长造成的限制,而且为提升桧烯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