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全循环干馏炉干法出焦系统 CN201310696495.1 2013-12-18 CN103666500B 2016-02-17 王宇; 杨柏松; 段梦凡; 潘家启; 张潘; 王聪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循环干馏炉干法出焦系统,预热段上部与油气出口相连,并通过格式卸灰Ⅰ与加料口相连,预热段底部与干馏段相连,干馏段底部与换热段相连,换热段上部与热瓦斯入口相连、下部与冷瓦斯入口相连,换热段内部连接三板,三角板上部连接异形封头,异形封头位于干馏段内,换热段底部与多段冷渣装置相连,多段式冷渣装置底部通过格式卸灰阀Ⅱ与仓式相连。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提高出焦质量并保证热能回收。
42 一种生物质滚筒式炭化炉 CN201510211283.9 2015-04-29 CN104877691A 2015-09-02 熊建; 薛善玉; 肖全生; 高勇; 林贵英
一种生物质滚筒式炭化炉,包括进料装置、炭化炉(7)、燃烧室(9)和出炭仓(12),进料装置的进料仓(2)出口与炭化炉(7)的进口端相连接,炭化炉(7)的出口端与出炭仓(12)相连接,炭化炉(7)上设置有热解气出口(4),燃烧室(9)上方设置有烟气出口(8),炭化炉(7)为滚筒式,炭化炉(7)的下方设置有回转动装置,回转动力装置与炭化炉(7)相连接,炭化炉(7)的进口端设置有支撑装置(6),炭化炉(7)的出口端设置有支撑装置(11),炭化炉(7)的炉体横贯套置在燃烧室(9)内,炭化炉(7)的内壁布置有螺旋式分布的导料片。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热效率高、能耗低。
43 一种细颗粒四段移动床干馏炉及其干馏方法 CN201510151002.5 2015-04-01 CN104789242A 2015-07-22 刘长胜; 罗国林
发明公开一种细颗粒四段移动床干馏炉及其干馏方法。所述干馏炉在干燥预热段上部设有进料口、下侧设有热烟气进气口及上侧设有排烟口和排气口,干燥预热段设有与热烟气进气口及排烟口连通的干燥换热器,干燥预热段经密封段与干馏段上下连通,干馏段下、上侧设有高温烟气进气口和烟气出口,干馏段设有与高温烟气进气口和烟气出口连通的干馏换热器以及与外壁油气回收系统连通的油气导出口,冷却段与干馏段连通且下部与出焦系统连接和下侧设有入口、上侧设有出水口,冷却段设有与入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冷却换热器。所述干馏方法包括干燥预热、密封、干馏、冷却步骤。本发明具有动消耗低、油气粉尘量少、热解气热值高、资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44 低阶提质方法和低阶煤提质设备 CN201410129151.7 2012-12-10 CN103937514B 2015-07-15 闵健; 李卫华; 顾乃伟; 张宇; 王连声; 陆涛; 秦玉林; 杨菁菁; 袁奋云
发明涉及低阶提质方法及设备,该方法中,第一气体热载体将煤层加热至140℃以下,使干燥后获得的低阶煤的分重量含量在10%~15%,产生副产气体;第二气体热载体使干燥后的低阶煤的煤层温度达到350~650℃,得到含尘气体与热半焦,含尘气体的固相物质与气相物质分离后,得到粉煤和气相物质,气相的一部分经冷却后成为裂解气;由气体冷载体逐步冷却位于同一空间的热半焦与裂解气,裂解气中的重组分析出并裹覆在逐步冷却的热半焦表面,半焦被温度为200~300℃的副产气体冷却,得到裹覆半焦和混合气体;冷却后的裹覆半焦与温度为40~70℃的副产气体接触吸附水分,进行裹覆半焦的表面化和再水合反应,使裹覆半焦的水分重量含量为8~16%。
45 高温半焦显热及激冷冷却气的回收工艺 CN201310681759.6 2013-12-13 CN103627411B 2015-06-03 刘良志; 张检飞; 谢永兴
发明提供一种高温半焦显热及激冷冷却气的回收工艺:步骤1:间接冷却:利用助燃空气对高温半焦进行间接冷却直至中温半焦,回收升温后的助燃空气,并送入热炉中;步骤2:激冷:利用激冷盘对冷却后的中温半焦进行激冷,激冷后的低温半焦被回收;步骤3:冷却气的净化及回收:收集高温半焦间接冷却产生的冷却气体和中温半焦激冷后产生的冷却气体,并净化该冷却气体,并送入热风炉燃烧。采用了上述工艺方法后,解决了高温半焦显热不能自身利用的问题;降低了半焦激冷量;净化了冷却气并进行了回收利用;实现了能量和资源的回收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6 加工方法及其用于进行该方法的设备 CN200880129059.3 2008-06-02 CN102099439B 2015-05-06 S·G·斯特帕诺夫; 塞吉·罗曼诺维奇·伊斯拉莫夫
发明涉及动工程转化领域,特别地,涉及以煤为基础的热动力和高热量固体燃料(焦炭)的用于冶金、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中的生产。本发明的本质在于煤转换的方法是以以下为基础的,使用粒径为0-35mm的煤颗粒为原料,在被隔板隔开的两个流化床区段中连续进行煤转化反应,通过在第一区段中提供空气在650-800℃对煤进行热化处理,和通过在第二区段中提供蒸气或预冷却的烟道气将该焦炭产品冷却。实施所述的方法的设备,该设备含有流化床并作为锅炉实现,其中该加热炉由两个流化床区段组成,在第一区段中提供空气和在第二区段中提供水蒸气或预冷却的烟道气。
47 具有气液两相分布器的熄焦炉熄焦方法 CN201210119489.5 2012-04-23 CN102618300B 2014-11-05 张永发; 田波; 陆桃军; 孙亚玲; 王丽秀
一种具有气液两相分布器的熄焦炉熄焦方法是在熄焦炉内通过气液两相分布器同时进行熄焦炉气液两相分布熄焦,所述熄焦炉气相熄焦是混合气由熄焦炉下部进入,经气液两相分布器的气液分离槽内与液体分离,气体上升经转动圆盘的气体通道进入分布塔,后经环形支撑圈的气体出口分布流出;圆锥形挡炭板均匀分布冷却红焦,后由熄焦炉上部导出;所述熄焦炉液相熄焦是冷却由熄焦炉下部进入,经气液两相分布器的气液分离槽分离后,由“S”型液封管进入圆形储液分布槽的冷却水喷嘴进行向下喷洒分布冷却中温焦炭,蒸气上升。本熄焦方法采用气液两相同时进行分布熄焦,提高了熄焦效率,回收了熄焦热量,避免了环境污染。
48 一种低变质烟的煤热解 CN201210351564.0 2012-09-21 CN102827616B 2014-02-26 王新民; 王福生
发明公开一种低变质烟的煤热解炉,包括炉体、加煤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焦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所述的加煤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以及干熄焦装置在炉体上自上而下一体成形。本发明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对低变质烟煤进行高温热解,同时利用高温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经过化产回收净化后的净煤气进行燃烧,利用未充分完全燃烧后的废气经过蓄热换热后变成的低温废气对高温热解完成的变成的“无烟炭”进行干熄降温,再对干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燃废气进行再次补气燃烧,补气燃烧后的高温热废气用来对入炉前的低变质烟煤进行预热干燥,所以本发明基本不需要消耗外来能源,生产成本得以节省。
49 一种碎料加压气化和碳料加压热解组合工艺 CN201310350340.2 2013-08-09 CN103436278A 2013-12-11 何巨堂
发明涉及一种碎料加压气化和碳料加压热解组合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碎半焦移动床加压气化和碳料加压热解组合工艺,将半焦制气加压气化炉和碳料加压热解炉串联使用,部分或全部气化炉煤气去热解炉系统作热解载热气体比如作热解热源气、热解熄焦气,使热解炉碳料在加压条件下在强还原性气氛中在合适长的热解时间中完成临氢热解及造内孔过程,提高热解油收率,提高半焦比表面积,部分或全部热解炉半焦进入气化炉造气,气化炉煤气和或热解炉煤气制造合成品,从而实现了集成化的高效的煤造气产油工艺,热解炉和气化炉均在其最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工作。
50 一种制造生物的装置 CN201010510277.0 2010-10-13 CN102443404B 2013-11-20 张大伟
一种制造生物的装置:预热室位于热烟气室内,预热室两端分别连接出料滚筒和进料滚筒;出料滚筒的另一端连接一中间料仓,中间料仓的下部连接一进料室;进料滚筒的另一端连接一气体收集室;气体收集室的混合气出口与喷淋洗涤冷却塔的进气口连接;干馏室位于燃烧室内,干馏室两端分别连接前滚筒和后滚筒;前滚筒的另一端与进料室连接,后滚筒的另一端与出料室连接,出料室下方连接冷却室,出料室的混合气出口与喷淋洗涤冷却塔的进气口连接;燃烧室内位与干馏室的下部安装有外来燃料燃烧器和不凝可燃气燃烧器;燃烧室顶部与热烟气室底部之间设有热烟气管道。本发明提供的制造生物碳的装置,可以无污染、低成本、工业化地制造生物碳。
51 页岩干法出焦的方法及干馏炉的喷结构 CN200910011819.7 2009-06-02 CN101560403B 2013-09-18 吴启成; 吴冠蕾; 郭华峰; 刘婵; 谭立国; 左君; 张悦华; 崔卫东; 魏雪; 尹晓含; 胡蓉蓉; 刘爽
页岩干法出焦的方法及干馏炉的喷结构,采用有喷水结构的干馏炉,其特征在于以水蒸汽作为瓦斯阻隔层的载体,在干馏炉中下部分别通入饱和水蒸汽和/或喷入25℃~80℃左右的水,水的压8000Pa、蒸汽压力为7500Pa,进入干馏炉的水蒸汽和/或水在高温半焦的作用下形成2-3m高的水蒸汽阻隔层,防止瓦斯逸出并阻止气随空气进入干馏炉;在运行中可调节喷水压力使干馏炉的瓦斯出口压力为微正压、半焦的出口压力处于微负压状态,即可实现干法出焦;喷水管设置于冷却水套之上和半焦通道垂直,喷水管端有自动调节,喷水管上有均匀喷孔。本发明将使瓦斯的体积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使后序工艺、日常管理运行费用或投资均同幅缩减。
52 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焦化炉及炼焦方法 CN201110157887.1 2011-06-13 CN102250629B 2013-09-04 王新民; 付平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能循环利用的焦化炉,包括炉体、废气循环系统、荒气处理系统;所述炉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加煤段、煤快速加热段、荒煤气导出段、煤干馏结焦段、焦炭调质段、干法熄焦段和排焦段;所述废气循环系统包括废气导出装置、废气换热器、换向器等;所述荒煤气处理系统包括荒煤气导出装置。发明能连续煤干馏焦化,炉内利用燃烧过的废气干法熄焦,能将预干燥的煤在入炉过程中迅速加热至300℃,煤在炉体内干馏焦化,在炉底部用自身燃烧产生的废气经与空气换热降温后进行干法熄焦,连续生产焦炭;生产过程污染小;延长了煤炭产业链,降低了炼焦成本拓宽了炼焦煤种,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很大程度地扩大了利润空间;维修成本低廉。
53 熄焦提升机装置车架高空分片安装方法 CN201110194079.2 2011-07-11 CN102275829B 2013-06-05 王健; 刘海泉; 徐雷; 黎耀南
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提升机装置车架高空分片安装方法,具体是:采用≤300吨汽车吊将车架分片部件的两根端梁及与之相连的车轮组吊到提升机轨道上,再将车架分片部件的两根主梁及附件吊到两根端梁中间,然后在高空施工平台上进行组装,使原来在地面的车架组装工作改为在高空来完成;在高空施工平台组装车架过程中,先利用可调式端梁固定装置调节两根端梁之间的间隔,并利用车轮固定装置将两根端梁准确定位安装在提升机轨道上,再将主梁与端梁连接,完成车架的安装;所述附件包括与第一主梁和第二主梁相连的下部运行平台,与装在第二主梁上的走行一级减速机。本发明跟传统施工方法比较,具有工期短,施工成本低,利于施工等优点。
54 一种燃烧废气干熄产生可燃高温废气装置 CN201210279154.X 2012-08-06 CN103087729A 2013-05-08 王新民
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废气干熄产生可燃高温废气装置,主要包括外燃气加热装置、干熄装置;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位于热解炉体中部围绕在炭化室外墙四周,包括一组以上结构相同第一燃气加热器、第二燃气加热器和气体换向装置;所述的干熄装置,设置煤热解炉腔中位于炭化室、焦改质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以及火道弓下方,包括高温熄焦室、低温熄焦室、熄焦桥弓、熄焦废气机;所述的外燃气加热装置的气体换向装置的废气风机通过管道与干熄装置的熄焦废气风机相连通。本发明的特点是先将荒煤气净化回收后的净煤气燃烧,再利用燃烧后的废气进入干熄产生高温可燃废气,以便进一步利用高温可燃废气进行燃烧,降低了炼焦成本。
55 自燃式生物质焦生产炉 CN201010523702.X 2010-10-25 CN101967386B 2013-05-01 李贵桐; 林启美; 赵小蓉
发明涉及生产生物质焦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自燃式生物质焦生产炉。该生产炉为圆柱形,在该生产炉内设置与生产炉同心布置的内壁,内壁以内的部分为燃烧膛;在燃烧膛壁与生产炉外壁之间的环形区域的中部设置抽板,将该环形区域分为上部的炭化膛和下部的冷却膛;设置多根可燃气体流管路,一端连接在炭化膛上部的侧壁上,另一端经由抽板下方通入燃烧膛。该生产炉利用生物质本身能量,避免化石能源的利用,低排放;对可燃性气体进行回收利用,热量利用率高,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炭化与冷却一体化设计,安全、高效;设计简单,成本低,可移动,能量的综合利用率高。
56 低阶提质方法以及设备 CN201210530124.1 2012-12-10 CN102994122A 2013-03-27 闵健; 李卫华; 顾乃伟; 张宇; 王连声; 陆涛; 秦玉林; 杨菁菁; 袁奋云
发明涉及低阶提质方法及设备,该方法中,第一气体热载体将煤层加热至140℃以下,使干燥后获得的低阶煤的分重量含量在5%~15%,产生副产气体;第二气体热载体使干燥后的低阶煤的煤层温度达到350~650℃,得到含尘气体与热半焦,含尘气体的固相物质与气相物质分离后,得到粉煤和气相物质,气相的一部分经燃烧后补充成为第一气体热载体或者第二气体热载体,气相的另一部分经冷却后成为裂解气;由气体冷载体逐步冷却位于同一空间的热半焦与裂解气,裂解气中的重组分析出并裹覆在逐步冷却的热半焦表面,半焦被温度为200~300℃的副产气体冷却,得到裹覆半焦和混合气体;冷却后的裹覆半焦与温度为40~70℃的副产气体接触吸附水分,进行裹覆半焦的表面化和再水合反应,使裹覆半焦的水分重量含量为8~16%。
57 热解炉生产煤气、油类、焦炭的制备方法 CN201110453618.X 2011-12-21 CN102994116A 2013-03-27 王新民
发明一种热解炉生产煤气、油类、焦炭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煤的选择:气煤,瘦煤,三分之一焦煤,焦煤,肥煤;(2)入炉煤中3mm以下的煤占85%以上;(3)入炉煤经脱,干燥,含水量为1%以下;(4)入炉煤进入预热室,将煤预热到240℃~260℃;(5)将预热煤进入炭化室,在温度为1150℃~1200℃的条件下,热解、干馏7-9小时;(6)将干馏后的焦炭进行改质;(7)将改质后的焦炭进行干熄;(8)干熄后的焦炭通过空气冷却,产生合格的焦炭;(9)煤气经活性炭吸附得到净煤气,活性炭经再生得到粗苯、三混油、蒽油和硫化物。本发明利用煤热解炉连续炼焦,生产吨焦利润达900元。
58 熄焦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方法 CN200810203341.3 2008-11-25 CN101760206B 2013-03-27 冯娜; 周家治; 胡斌; 朱忠荣
发明涉及冶金电气安装领域,具体为一种干熄焦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方法。一种干熄焦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安装方法,包括暗管敷设,明管、吊顶内管路敷设,管内穿线,接地步骤,其特征是:暗管敷设由管煨管、切管和套丝,测定盒、箱位盒,固定盒、箱,管路连接,配合现浇混凝土配管,地线跨接步骤;明管、吊顶内管路敷设包括预制加工管煨弯、支架、吊架,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线敷设与连接,地线跨接步骤;管内穿线包括穿带线,扫管,放线与断线,导线绑扎,管口带护口,导线连接,线路绝缘摇测步骤。本发明通过严格的穿线和接地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吊装干熄焦的变压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59 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热解方法 CN201210278077.6 2012-08-06 CN102925168A 2013-02-13 王新民
发明公开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热解方法,本方法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其中,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本方法能够将煤的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工艺串成一个整体,实现连续炼焦,提高了炼焦效率,降低了炼焦成本。
60 一种燃烧废气干熄产生可燃高温废气方法 CN201210275472.9 2012-08-06 CN102911678A 2013-02-06 王新民
发明公开一种燃烧废气干熄产生可燃高温废气方法,步骤是:(1)、外燃气加热装置的第一燃气加热器进行净气燃烧,从第二燃气加热器中吸出燃烧后的热废气,经吸热变为低温废气;(2)、同理,外燃气加热装置的第二燃气加热器进行净煤气燃烧,从第一燃气加热器中吸出燃烧后的热废气,经吸热变为低温废气;(3)、第(1)、第(2)步交替循环进行;(4)同理、内燃烧加热装置的第三燃气加热器和第四燃气加热器的燃烧与以上第(1)、第(2)、第(3)完全相同;(5)将低温废气通入干熄装置;(6)利用低温废气对干熄装置的低温熄焦室和高温熄焦室中的焦炭进行降温;(7)同时,低温废气在干熄过程中产一定量的高温可燃废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