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高温半焦加湿方法及装置 CN201711134012.3 2017-11-16 CN108034438B 2023-06-30 雷小雪; 陈水渺; 马政峰; 吴道洪
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半焦加湿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细颗粒半焦与混合形成半焦渣浆;将待加湿半焦加入加湿搅拌机,同时将半焦渣浆雾化喷入加湿搅拌机进行加湿搅拌。该装置包括细颗粒半焦制浆装置和加湿搅拌机,加湿搅拌机包括罐体,待加湿半焦入口,半焦渣浆入口和加湿焦浆出口;细颗粒半焦制浆装置包括细颗粒半焦入口、进水口和半焦渣浆出口,半焦渣浆出口与半焦渣浆入口通过渣浆连接,且半焦渣浆入口处设置有喷嘴。本发明通过利用焦粉稀浆替代加湿的水,其表面张明显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和高温焦粉的亲和性强,热半焦与半焦渣浆更易混合,避免了焦粉漂在水面上难以混合的情况,同时也消除了大量蒸汽携带粉尘外泄的问题。
2 生物冷式冷却装置 CN201811281701.1 2018-10-31 CN109321262A 2019-02-12 刘锋; 刘文武
发明公布一种生物冷式冷却装置,属于生物质碳化技术领域。壳体轴心设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上下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接头,上端的旋转接头连接有进水管,下端的旋转接头连接有进出水管;空心转轴上连接有多层循环水管,每层循环水管绕着空心转轴均布;循环水管呈“V”字形,循环水管循环水管端部与空心转轴内部连通;每一层的相邻循环水管的上侧之间固定有内锥形面板;在壳体的内壁固定有多层外锥形面板;外锥形面板中部开孔与空心转轴之间留有间隙;外锥形面板与循环水管间隔布置。本发明相较与普通的冷设置,能实现快速的冷却,冷却效率高;不会发生堵塞,也不会造成飞尘,工况环境好,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 一种生物热解出炭冷却装置 CN201510211230.7 2015-04-29 CN104962299B 2017-08-11 熊建; 薛善玉; 吴钧; 高勇; 林贵英
一种生物热解出炭冷却装置,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绞龙出炭系统中,生物质热解出炭系统中出绞龙(14)的绞龙筒体(21)外设置有冷夹套(9),本出炭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管路(19)、喷淋水(10)、增压(11)、压变送器(13)、变频器和控制电气系统,喷淋管路(19)一端与水冷夹套(9)相连通,喷淋管路(19)另一端与绞龙筒体(21)内腔相连通,压力变送器(13)探头与在绞龙筒体(21)内腔相连通,压力变送器(13)与控制电气系统相连接,增压水泵(11)和变频器相连接,变频器与控制电气系统相连接。实现了自动控制喷淋工作,避免了木炭过热和喷水过量,保证木炭产物的品质。
4 一种生物热解出炭冷却装置 CN201510211230.7 2015-04-29 CN104962299A 2015-10-07 熊建; 薛善玉; 吴钧; 高勇; 林贵英
一种生物热解出炭冷却装置,用于生物质热解的绞龙出炭系统中,生物质热解出炭系统中出绞龙(14)的绞龙筒体(21)外设置有冷夹套(9),本出炭冷却装置包括喷淋管路(19)、喷淋水(10)、增压(11)、压变送器(13)、变频器和控制电气系统,喷淋管路(19)一端与水冷夹套(9)相连通,喷淋管路(19)另一端与绞龙筒体(21)内腔相连通,压力变送器(13)探头与在绞龙筒体(21)内腔相连通,压力变送器(13)与控制电气系统相连接,增压水泵(11)和变频器相连接,变频器与控制电气系统相连接。实现了自动控制喷淋工作,避免了木炭过热和喷水过量,保证木炭产物的品质。
5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 CN201410039827.3 2014-01-27 CN104774626A 2015-07-15 R·G·史密斯; 李君; 郭屹; 卢洪; 吴昌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冷却装置,该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旋转料床(2)、进料管(3)、出料管(5)和驱动装置(6),进料管穿过壳体伸入该内腔中,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料床旋转以使得物料能够在旋转料床上径向向内流动,并从出料管流出,其中物料冷却装置还包括混料板(8)和冷却液喷射系统,该冷却液喷射系统包括设置在旋转料床上方以朝向物料表面喷射冷却液的多个顶部喷头(9),混料板连接于壳体上并朝向旋转料床插入物料中,以结合旋转料床的旋转而翻动物料。这样,结合顶部喷头对旋转物料进行均匀降温。还可通过插入到混料板的后部空间中的插入喷头(11),对由混料板翻动的物料进行充分地喷射冷却液,进一步增强降温效果,满足工艺要求。
6 一种园林废弃物热解化炉及处理方法 CN202310806935.8 2023-07-03 CN116731730A 2023-09-12 赵颖杰
发明属于热解炭化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园林废弃物热解化炉及处理方法,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表面的两侧均固定套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连通有炭化筒。本发明通过将刮动堆积的木焦油推入至底部槽中,另一方面配合供气机构提供的动空气带动转动杆外侧的扇叶旋转,保证在安装框刮动木焦油至底部槽处时,位于内部槽中的转动杆带动刷沿着侧面开口旋转,并逐渐将部分黏着的木焦油扫动并向下开口处甩出,实现黏着性强的木焦油的抓取和向下甩出,进一步提高木焦油的集中收集效果,且配合可以滑动移出的转移框,实现炭化过程中产出的木焦油的高效收集和转移,提高木焦油的提取分离效果,使用效果好。
7 一种物料冷却装置 CN201410039827.3 2014-01-27 CN104774626B 2017-02-15 R·G·史密斯; 李君; 郭屹; 卢洪; 吴昌宁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料冷却装置,该物料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旋转料床(2)、进料管(3)、出料管(5)和驱动装置(6),进料管穿过壳体伸入该内腔中,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料床旋转以使得物料能够在旋转料床上径向向内流动,并从出料管流出,其中物料冷却装置还包括混料板(8)和冷却液喷射系统,该冷却液喷射系统包括设置在旋转料床上方以朝向物料表面喷射冷却液的多个顶部喷头(9),混料板连接于壳体上并朝向旋转料床插入物料中,以结合旋转料床的旋转而翻动物料。这样,结合顶部喷头对旋转物料进行均匀降温。还可通过插入到混料板的后部空间中的插入喷头(11),对由混料板翻动的物料进行充分地喷射冷却液,进一步增强降温效果,满足工艺要求。
8 旋转焦罐定位机构 CN201210018302.2 2012-01-20 CN102533286A 2012-07-04 秦德魁; 隋书民
发明公开一种旋转焦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单元(1)组成,定位单元(1)包括一个通过液压装置(2)驱动的并能够轴向运动的顶杆(3),顶杆(3)滑动支撑在支座(4)上,在顶杆(3)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顶杆(3)的后部设置有行程开关(6),与行程开关挡铁(6)相配的设置行程开关(7),当顶杆(3)运动至伸出的极限位置时,行程开关挡铁(6)能够触发行程开关(7),滚轮(5)能够与对称设置在焦罐壳体底部的定位挡铁(8)相接触。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直接对旋转焦罐进行定位,安全系数较高的旋转焦罐定位机构。
9 一种半焦加湿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1711133984.0 2017-11-16 CN107880909B 2023-07-21 雷小雪; 陈水渺; 马政峰; 吴道洪
发明涉及一种半焦加湿冷却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加湿搅拌机和制浆池,其中,所述加湿搅拌机包括待加湿半焦入口、半焦渣浆入口和加湿焦浆出口;所述制浆池包括进口、加湿焦浆入口和半焦渣浆出口,所述半焦渣浆出口连通所述半焦渣浆入口。本发明通过利用半焦与半焦渣浆混合加湿搅拌代替了热半焦直接与水混合,通过利用稀焦浆替代水,降低了表面张,增加了和半焦的亲和性,大幅度提高了加湿搅拌机效率。
10 生物炭制备装置 CN202210986013.5 2022-08-16 CN115627177A 2023-01-20 曹云娥; 董丽华; 马英成; 马治虎; 高煜; 王海荣; 贺兰; 游宏建; 魏彦凤
发明公开了生物炭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焦油出口和凹陷部;挡板,其嵌设在凹陷部中,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旋转轴,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旋转轴,其底部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挡板连接,第二旋转轴能在动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料口或焦油出口连通,第二旋转轴和第一旋转轴、挡板、第一壳体同轴设置;滤网,其设置在焦油出口的顶部。本发明在收集生物炭和焦油时,生物炭和焦油分别从第一出料口和焦油出口排出,因此不会发生混合,且在炭化过程中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叶片转动,能使生物有机材料受热均匀,使得炭化更充分。
11 旋转焦罐智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811484396.6 2018-12-06 CN109609143A 2019-04-12 程飞; 胡中平; 袁本雄; 严斌
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焦罐智能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焦罐控制装置不能准确稳定地长周期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多功能智能旋转焦罐控制装置,包括定位元件、检测元件、PLC系统,监控元件等模,通过增加地面检测元件接与EI系统作为中央自动提升焦罐的条件之一,焦车上增加检测元件,两个检测元件独立信号并联用于旋转定位,稳定生产信号作用。定位结束时再取两者信号串联,用于检验旋转定位正确性,联控制焦罐接送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可用于焦化厂干熄焦的生产中。
12 一种高温半焦加湿方法及装置 CN201711134012.3 2017-11-16 CN108034438A 2018-05-15 雷小雪; 陈水渺; 马政峰; 吴道洪
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半焦加湿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细颗粒半焦与混合形成半焦渣浆;将待加湿半焦加入加湿搅拌机,同时将半焦渣浆雾化喷入加湿搅拌机进行加湿搅拌。该装置包括细颗粒半焦制浆装置和加湿搅拌机,加湿搅拌机包括罐体,待加湿半焦入口,半焦渣浆入口和加湿焦浆出口;细颗粒半焦制浆装置包括细颗粒半焦入口、进水口和半焦渣浆出口,半焦渣浆出口与半焦渣浆入口通过渣浆连接,且半焦渣浆入口处设置有喷嘴。本发明通过利用焦粉稀浆替代加湿的水,其表面张明显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和高温焦粉的亲和性强,热半焦与半焦渣浆更易混合,避免了焦粉漂在水面上难以混合的情况,同时也消除了大量蒸汽携带粉尘外泄的问题。
13 一种半焦加湿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1711133984.0 2017-11-16 CN107880909A 2018-04-06 雷小雪; 陈水渺; 马政峰; 吴道洪
发明涉及一种半焦加湿冷却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加湿搅拌机和制浆池,其中,所述加湿搅拌机包括待加湿半焦入口、半焦渣浆入口和加湿焦浆出口;所述制浆池包括进口、加湿焦浆入口和半焦渣浆出口,所述半焦渣浆出口连通所述半焦渣浆入口。本发明通过利用半焦与半焦渣浆混合加湿搅拌代替了热半焦直接与水混合,通过利用稀焦浆替代水,降低了表面张,增加了和半焦的亲和性,大幅度提高了加湿搅拌机效率。
14 一种半焦冷却系统 CN201610919124.9 2016-10-20 CN106433699A 2017-02-22 牛延军; 邢凌燕; 姬晨平; 雷刚
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焦冷却系统,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筒体、设于所述筒体内的换热管组、冷却介质装置、设于所述筒体外的支撑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筒体与所述换热管组之间的空间形成半焦通道;所述冷却介质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管组供给冷却介质;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及稳定所述筒体;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筒体转动。该半焦冷却系统投资少、维护及操作简单,同时没有、废气产生,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15 半焦冷却系统 CN201610193049.2 2016-03-29 CN105670653A 2016-06-15 宋东升; 陆伟; 宋自力; 袁国庆; 赵创; 王志雄; 胡浩
发明提供了半焦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一级冷却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回转窑下方,并与回转窑相连通;以及二级冷却装置,二级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螺旋输送机,冷却螺旋输送机与一级冷却装置相连通。通过将包含换热器的一级冷却装置设置在回转窑的下方,不仅节省了回转窑与高温换热器之间的高温动设备,避免了高温造成设备故障,提高了设备运转稳定性,而且便于回转窑产生的半焦靠重力直接落到换热器内进行一级冷却;然后进一步经冷却螺旋输送机进行二级冷却,半焦物料在螺旋输送轴的作用下在料管内充分翻滚,与冷却面充分接触,使得最终出焦温度一致,进而提高了所冷却的半焦产品的质量
16 旋转焦罐定位机构 CN201210018302.2 2012-01-20 CN102533286B 2014-01-15 秦德魁; 隋书民
发明公开一种旋转焦罐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单元(1)组成,定位单元(1)包括一个通过液压装置(2)驱动的并能够轴向运动的顶杆(3),顶杆(3)滑动支撑在支座(4)上,在顶杆(3)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顶杆(3)的后部设置有行程开关(6),与行程开关挡铁(6)相配的设置行程开关(7),当顶杆(3)运动至伸出的极限位置时,行程开关挡铁(6)能够触发行程开关(7),滚轮(5)能够与对称设置在焦罐壳体底部的定位挡铁(8)相接触。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直接对旋转焦罐进行定位,安全系数较高的旋转焦罐定位机构。
17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of rotary drum JP13783680 1980-10-03 JPS5699286A 1981-08-10 SUCHIIBUN DEE GURIMESU; TOOMASU JIEI MIHARUSHIKU
18 JPS5069101A - JP3315374 1974-03-26 JPS5069101A 1975-06-09
19 生物炭制备装置 CN202222156580.6 2022-08-16 CN217809259U 2022-11-15 曹云娥; 董丽华; 马英成; 马治虎; 高煜; 王海荣; 贺兰; 游宏建; 魏彦凤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炭制备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其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焦油出口和凹陷部;挡板,其嵌设在凹陷部中,挡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旋转轴,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片,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旋转轴,其底部穿过第二通孔后与挡板连接,第二旋转轴能在动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一通孔与第一出料口或焦油出口连通,第二旋转轴和第一旋转轴、挡板、第一壳体同轴设置;滤网,其设置在焦油出口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在收集生物炭和焦油时,生物炭和焦油分别从第一出料口和焦油出口排出,因此不会发生混合,且在炭化过程中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叶片转动,能使生物有机材料受热均匀,使得炭化更充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20 一种热量回收装置 CN202220191601.5 2022-01-24 CN216473063U 2022-05-10 张兵; 张春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物料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物料;容器输送装置:用于输送带有压力的密闭容器;混料装置:用于对物料和带有压力的密闭容器进行搅拌,将物料的热量转移至密闭容器;筛分装置:用于热量转移后的物料和带有压力的密闭容器进行筛分;热量回收设备:对带有压力的密闭容器的热量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热量进行回收,例如:能够避免湿法熄焦等固体物料降温的工艺中,被气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带走,流失到大气当中,也能够减低工艺投资,使运行费用降低,从而扩大其工业化推广应用,使其工业化应用的场合较多,其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降低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