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基原料热解反应系统 CN201711405126.7 2017-12-22 CN108085029A 2018-05-29 陈水渺; 肖磊; 汪勤亚; 吴道洪
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余热回收基原料热解反应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热解反应器的炉体内的热解段和冷焦段,其中,所述热解段内设置有多层加热管,每层所述加热管设置有多个;所述冷焦段位于所述热解段的下方,所述冷焦段内设置有具有换热功能的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内容纳有换热介质。本发明对高温半焦余热进行充分回收,系统的能耗降低30%以上,对热解段和冷焦段进行一体化组合,系统流程简单。
182 一种半气化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维持装置及方法 CN201810085328.6 2018-01-29 CN108085023A 2018-05-29 邱凌; 罗时海; 杨选民
发明涉及一种半气化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维持装置及方法。一种半气化生物质炭化-冷却一体化自维持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炭化区、隔热区、冷却区和储料区。所述炭化区设有炭化管道,所述炭化管道设有电加热丝和空气输送管,四周由炉膛包裹,所述炉膛外层包裹保温层,底部与燃气输入管和燃烧器相连;所述冷却区设有冷却管道,四周由冷却区壳体包裹,所述冷却区壳体内部装有冷却循环;所述储料区上部设有变径管道、储料,所述储料阀门下方与储料罐相连。通过加热丝对原料进行预燃,热量促使原料炭化,炭化产生的可燃烟气通过循环管道进入炉膛进行回燃,继续维持原料炭化,冷却区对热炭进行冷凝,形成了一种能耗小,自循环的高效作业装置。
183 基于高量有机废弃物的热解系统和方法 CN201510716246.3 2015-10-27 CN105199757B 2017-11-03 赵延兵; 陈水渺; 吴道洪
发明公开了基于高量有机废弃物的热解系统和对高含水量有机废弃物进行热解的方法。其中,基于高含水量有机废弃物的热解系统包括:脱水装置、第一干燥装置、第二干燥装置、热解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热解油气管路。利用本发明的热解系统,能够连续、大规模处理高含水量的有机废弃物。第二干燥装置采用降温后的热解油气干燥,同时有机废弃物可以滤去部分重质焦油和灰分,含有重质焦油和灰分的有机废弃物进入到热解系统发生热解反应,不仅可以简化净化单元处理工艺,还可以提高燃气热值,其中,生物炭与烟气换热,得到降温后的生物炭和第一预热烟气,第一预热烟气和热解油气换热得到第二预热烟气和降温后的热解油气,无需添加外部热源,显热回收程度较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高。
184 低阶的自热‑自燃过程能量利用方法 CN201710264631.8 2017-04-21 CN107118785A 2017-09-01 王影; 王莹; 赵钰琼; 刘俊; 张永发; 李国强; 李涛; 王兆文; 王宏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阶的自热‑自燃过程能量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蒸气、空气、二和氧气中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组合作为加热介质A,加热介质A与经过破碎筛分的煤料充分热交换,直至煤料脱水过程完成;(2)、将氧气或空气的一种或两种气体组合作为气体B,将水蒸气、二氧化碳或氮气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的组合作为控制气体C,将气体B和气体C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气体;当煤料温度低于300℃时,气体B和气体C的体积混合比例为:1:0~0.5,当煤料温度高于300℃时,气体B和气体C的体积混合比例为:0~1:1。本发明围绕低阶煤水分高、易自燃和自热‑自燃的自放热热量未利用的特点,开发了一种低阶煤自热‑自燃过程能量利用工艺。
185 回转式半焦热量回收方法 CN201611069243.6 2016-11-29 CN106766827A 2017-05-31 赵旭; 孙中心; 詹仲福; 窦岩; 令永功; 杨少华; 王晓伟; 谢晓玲
发明涉及回转式半焦热量回收方法,该方法是指高温半焦被加入到一级回转冷却干燥机的喂料系统,由喂料系统输送到一级回转冷却干燥机内;同时,冷却A进入到一级回转冷却干燥机内的换热管中,高温半焦与换热管接触冷却后排出,得到冷却半焦A;而升温冷却水A排出至闪蒸罐内进行闪蒸,分别产生饱和蒸气和闪蒸水;闪蒸水增压后重新进入到一级回转冷却干燥机内的换热管中;冷却半焦A进入到二级回转冷却干燥机的喂料系统,由喂料系统输送到二级回转冷却干燥机内;同时,冷却水B进入到二级回转冷却干燥机内的换热管中,冷却半焦A与换热管接触冷却后排出,得到冷却半焦B;而换热后的冷却水B排出。本发明操作方便、换热效率高,可适应多种工况。
186 轮胎快速热解系统及方法 CN201610425767.8 2016-06-15 CN105925292A 2016-09-07 赵延兵; 陈水渺; 薛逊; 吴道洪
发明提供了轮胎快速热解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轮胎预处理装置(100),热解反应器(5),第一螺旋送料机(4),热解油气处理装置(200),第二螺旋送料机(13)和炭黑处理装置(300)。该轮胎快速热解系统将除尘装置设置于热解反应器内部,采用热解反应器内的温度对除尘装置进行加热,无需添加外部热源,除尘装置温度略低于热解反应器内温度,可有效避免焦油的二次裂解或冷凝,除尘效率高,且操作简单。另外,该轮胎快速热解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焦油产率,系统内部显热充分回收利用能源利用率高。
187 改进熄焦的方法和系统 CN201280077986.1 2012-12-28 CN104884579A 2015-09-02 约翰·弗朗西斯·荃希; 约翰·香农·伊斯曼; 詹姆斯·艾瑞克·邦德; 蔡俊卫; 卡哈姆巴斯·维克特冯萨
发明技术描述用于改进熄焦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方案。更具体地讲,一些实施方案涉及通过在将焦炭熄灭之前使焦炭部分地开裂来改进熄焦工艺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将焦炭放置成与一个或多个不平坦表面平连通时,所述焦炭部分地开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当焦炭条跌落小于所述焦炭条块的高度的垂直距离时,所述焦炭条块部分地破裂。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当将焦炭团块首先放置成与一个或多个不平坦表面垂直连通且随后放置成与相同或不同的一个或多个不平坦表面水平连通时,所述焦炭团块部分地破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不平坦表面可安装到焦炉、列车车厢、高温车、熄焦车或组合的高温车/熄焦车。
188 熄焦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01210421484.8 2012-10-29 CN102915048B 2015-07-22 梁中尉
发明公开了一种熄焦的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熄焦的控制系统包括:调节控制器,与调节阀连接,用于控制调节阀出时的开度和开启时间长度以降低熄焦水的使用量;以及位置传感器,用于在熄焦车到达预设位置时向控制器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控制器对调节阀的控制。通过本发明,由于采用开度可调的调节阀来控制熄焦水的水量,并通过控制器中预设的控制方法对调节阀进行控制,减少熄焦水的使用量,避免出现水箱中水量不够无法完成熄焦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熄焦的速度。
189 一种辐射热解管及粉热解回转炉 CN201510150432.5 2015-03-31 CN104745212A 2015-07-01 赵鹏; 冯雷; 姜国璋; 马飞; 高光耀
发明涉及一种辐射热解管及粉热解回转炉。所涉及的辐射热解管包括三段依次连接的辐射管,依次分别为第一辐射管、第二辐射管和第三辐射管,所述第二辐射管中设有燃气烧嘴和点火器。所涉及的粉煤热解回转炉包括回转炉体,所述炉体内安装有若干根上述辐射热解管。本发明的粉煤热解回转炉利用烟气余热预热干燥原煤,利用半焦余热预热助燃空气和煤气,热利用率高,粉煤干燥预热、热解和半焦冷却一体化设计,简化热解工艺。本发明的回转炉,换热面积大,处理粉煤量大,结构简单,适合百万吨以上粉煤大规模热解生产使用。
190 焦化炼联合发电的间壁回转窑装置 CN201510065835.X 2015-02-07 CN104630406A 2015-05-20 贾会平
发明涉及一种焦化炼联合发电的间壁回转窑装置,包括焦化回转窑、还原炼铁回转窑和余热发电单元,焦化回转窑和还原炼铁回转窑为间壁式结构。焦化回转窑的焦炉气出口通过脱设备、焦油提取设备和脱硫设备连接到加压机的入口,加压机的出口通过换热器连接到还原炼铁回转窑的还原性气体入口。还原炼铁回转窑的还原后气体出口连接到焦化回转窑的气化剂入口。焦化回转窑和还原炼铁回转窑的烟气出口通过余热发电单元和换热器连接到废气排放系统。本发明通过焦化回转窑、还原炼铁回转窑和余热发电单元联合,焦炉煤气用作还原炼铁的还原剂,还原炼铁后的气体用作焦化气化剂,排出的废烟气余热发电,有利于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91 熄焦塔顶部除装置 CN201310547319.1 2013-11-07 CN104629777A 2015-05-20 隋胜河; 刁立军
发明涉及一种熄焦塔顶部除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冬季熄焦塔在熄焦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在熄焦塔上边沿形成冰溜人工清理费用高不安全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熄焦车滑(1)下部接有滑触线(3),熄焦车滑块(1)上部装有电加热板(2),电加热板(2)连接有电源线(4),所述的熄焦车滑块(1)与电加热板(2)通过连接柱(5)连接。该熄焦塔顶部除冰装置,通过电加热有效地去除了熄焦塔顶部边缘上的冰溜。该熄焦塔顶部除冰装置,通过电加热有效地去除了熄焦塔顶部边缘上的冰溜,成本低,能够做到安全生产。
192 冷焦和切焦水互为组合的净化、循环回用方法 CN201310014854.0 2013-01-15 CN103084004B 2015-04-08 晁可绳; 崔莉; 冯杰; 纪文峰
发明涉及一种延迟焦化过程中冷焦和切焦水互为组合的净化处理、循环回收利用方法,用冷焦水将焦炭塔内焦炭冷却之后,焦炭塔底或塔顶来的冷焦水进入井式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冷焦水进入汽提喷淋冷却塔进行汽提和冷却;之后冷焦水进入焦池,经焦池中进一步过滤,再经沉淀池沉降分离水和焦粉,焦粉沉积在沉淀池的底部,水进入集水池,经处理的低温冷焦水用提升送入冷/切焦水罐储存作为下一次冷焦用,并且又做切焦水用。切焦水用高压水泵从冷/切焦水罐送至焦炭塔顶,经水除焦设备使用高压切焦水将焦炭塔内的焦炭切除,切焦水和焦炭从焦炭塔底落入焦池,在焦池中与经处理后的冷焦水混合,依次流入沉淀池和集水池。本发明方法具有流程简单、安全可靠、节能减污、投资成本低等特点。
193 平推焦炭湿法熄焦设备和过程 CN201080021635.X 2010-01-15 CN102597170B 2015-03-25 M.P.巴克多尔
一种用于熄焦焦炉中炼制的冶金焦炭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炽热焦炭的单一板推到封闭熄焦车的基本上平坦的接收表面上,使得来自焦炉的焦炭基本上全部作为单一板被推到熄焦车的接收表面上。炽热焦炭板采用多个喷嘴在熄焦车中的封闭环境中熄焦,同时通过升高熄焦车中的水位来浸没炽热焦炭板的至少一部分。继熄焦焦炭之后,平坦接收表面倾斜至一度,该角度足够使熄焦的焦炭滑下平坦接收表面到产品收集传送器上,且足够令水从熄焦的焦炭排出。
194 一种干馏方法及装置 CN201410219761.6 2014-05-22 CN103980912A 2014-08-13 赵鹏
发明涉及一种干馏方法及装置。所涉及的褐煤干馏方法包括:利用循环蒸汽对原煤进行流化烘干加热;利用热烟气对预热干燥后的原煤进行间接加热和利用热载体对预热干燥后的原煤进行直接加热;经干馏后的煤一部分作为半焦产品,一部分作为循环半焦;将所述循环半焦筛分为粗焦和细焦;通过细焦粉燃烧对粗焦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粗焦作为热载体;煤干馏时所需的热烟气来自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半焦冷却时产生蒸汽用于烘干原煤。所涉及的装置包括:干燥炉、外热式与热载体结合的干馏炉、烧焦炉煤气除尘装置和半焦冷却与提升装置等。本发明的褐煤干馏工艺采用综合式传热,褐煤干馏热解能耗较低、煤气粉尘含量低、热效率高、焦粉灰分低。
195 中低温干馏装置及干馏方法 CN201310136688.1 2013-04-18 CN103205267B 2014-07-02 尚建选; 闵小建; 郑化安; 张志刚; 冉伟利; 樊英杰; 苗青; 陈静升; 张生军; 马勇; 贾培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干馏装置及干馏方法,所述干馏炉自顶部向下依次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冷却腔,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冷却腔依次通过下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换热管束,相邻换热管束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料器,所述换热管束的放置方向与原料煤在腔体内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侧壁设置多个蓄热管;所述第一腔体根据温度的不同分为干燥段和第一干馏段。
196 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热解方法 CN201210278077.6 2012-08-06 CN102925168B 2014-06-11 王新民
发明公开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热解方法,本方法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其中,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本方法能够将煤的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工艺串成一个整体,实现连续炼焦,提高了炼焦效率,降低了炼焦成本。
197 低阶提质方法以及设备 CN201210530124.1 2012-12-10 CN102994122B 2014-05-07 闵健; 李卫华; 顾乃伟; 张宇; 王连声; 陆涛; 秦玉林; 杨菁菁; 袁奋云
发明涉及低阶提质方法及设备,该方法中,第一气体热载体将煤层加热至140℃以下,使干燥后获得的低阶煤的分重量含量在5%~15%,产生副产气体;第二气体热载体使干燥后的低阶煤的煤层温度达到350~650℃,得到含尘气体与热半焦,含尘气体的固相物质与气相物质分离后,得到粉煤和气相物质,气相的一部分经燃烧后补充成为第一气体热载体或者第二气体热载体,气相的另一部分经冷却后成为裂解气;由气体冷载体逐步冷却位于同一空间的热半焦与裂解气,裂解气中的重组分析出并裹覆在逐步冷却的热半焦表面,半焦被温度为200~300℃的副产气体冷却,得到裹覆半焦和混合气体;冷却后的裹覆半焦与温度为40~70℃的副产气体接触吸附水分,进行裹覆半焦的表面化和再水合反应,使裹覆半焦的水分重量含量为8~16%。
198 一种干熄废气产生及焦改质方法 CN201210279090.3 2012-08-06 CN102786973B 2014-04-30 王新民; 白原平
发明公开一种干熄废气产生及焦改质方法,步骤是:(1)、将净气燃烧后的经吸热降温后的低温废气引入熄焦废气机;(2)、利用熄焦废气风机将低温废气对高温熄焦室中和从高温熄焦室落向低温熄焦中的焦炭进行降温;(3)、同时,低温废气在干熄过程中产一定量的高温可燃废气;(4)、高温可燃废气从高温熄焦室的顶部进入焦改质装置的高温可燃废气进入通道中,再从可燃废气进入孔进入焦改质装置的主内火道下部、下段副内火道中,利用高温可燃废气本身的余热给焦改质室中的焦炭提供保温所需热量和温度。本方法先利用燃烧后的废气进行干熄产生高温可燃废气,再利用高温可燃废气的余热对焦炭进行改质,不需增加额外的能耗装置,降低炼焦成本。
199 全循环干馏炉干法出焦系统 CN201310696495.1 2013-12-18 CN103666500A 2014-03-26 王宇; 杨柏松; 段梦凡; 潘家启; 张潘; 王聪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循环干馏炉干法出焦系统,预热段上部与油气出口相连,并通过格式卸灰Ⅰ与加料口相连,预热段底部与干馏段相连,干馏段底部与换热段相连,换热段上部与热瓦斯入口相连、下部与冷瓦斯入口相连,换热段内部连接三板,三角板上部连接异形封头,异形封头位于干馏段内,换热段底部与多段冷渣装置相连,多段式冷渣装置底部通过格式卸灰阀Ⅱ与仓式相连。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提高出焦质量并保证热能回收。
200 冷却出焦系统 CN201310379538.3 2013-08-27 CN103666495A 2014-03-26 吴道洪; 张佼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出焦系统,包括:换热箱,换热箱内部限定出换热空间,换热箱上具有至少一个进口和出风口;振动板,振动板设在换热空间内,振动板上形成有多个通气孔,其中振动板上的待冷却的半焦或焦炭与进风口通入的冷烟气换热,且换热后的烟气通过出风口排出;冷却仓,冷却仓与换热箱相通以接收与冷烟气换热后的半焦或焦炭,冷却仓内设有至少一个喷嘴以将半焦或焦炭进一步冷却。根据本发明的冷却出焦系统,半焦或焦炭可缓慢冷却,且裂纹产生较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半焦或焦炭的质量,同时降低了熄焦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