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杂环化合物 / 杂环化合物,含大于六元的环,有1个氧原子作为仅有的杂环原子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R)-(+)-γ-内酯类香料的制备方法 CN201210024505.2 2012-02-03 CN103242117A 2013-08-14 冯黎; 茅富燕; 庄伟强
一种(R)-(+)-γ-内酯类香料的制备方法,使用一种制药工业中制备氯霉素时的无用手性副产物(1S,2S)-(+)-1-(4-硝基苯基)-2-基-1,3-丙二醇(CAS No:2964-48-9,别名:右旋氨基二醇)作为手性拆分试剂,使其与外消旋γ-羟基酸反应,形成一对非对映体盐即羟基酸手性铵盐,采用重结晶的方法将它们分开,再经过酸化、环合最终得到手性内酯4-(R)-(+)-γ-内酯。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的拆分试剂为制药工业的无用中间体,因此在经济上成本较低,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得到的手性内酯在提高它们的香气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的经济价值。在节约生产成本、减少易燃有机溶剂的使用、简化生产工艺及有利于环境友好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意义。
82 杂交瘤细胞株和抗体免疫吸附剂和免疫亲和柱与试剂盒及其应用 CN201110409945.5 2011-12-09 CN103160470A 2013-06-19 王雄; 鲍蕾; 傅武胜; 梁成珠; 许艳丽; 吕宁; 果旗; 江帆; 刘卓; 王丹; 戚大海; 吴兆广
发明提供一种杂交瘤细胞株CGMCC NO.5504和由该细胞株分泌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免疫吸附剂,该免疫吸附剂包括固相载体和与该固相载体偶联的抗体,所述抗体为上述单克隆抗体和由杂交瘤细胞株CGMCC NO.5506分泌得到的单克隆抗体。以及装载该免疫吸附剂的免疫亲和柱。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免疫吸附剂或免疫亲和柱的试剂盒。以及上述免疫吸附剂、免疫亲和柱、试剂盒在检测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和玉米赤霉烯同类物中的应用。并具体提供了分离方法和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开发出性能稳定、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实现了对6种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和6种玉米赤霉烯酮同类物的同时纯化和检测。
83 真菌次级代谢功能改造相关实验技术及其用途 CN201010000035.7 2010-01-04 CN101993869B 2013-04-24 崔承彬; 吴长景; 田从魁; 柴云晶; 卜秀嫣; 房士明; 李长伟
发明涉及真菌次级代谢功能改造相关实验技术及其用途,具体涉及DMSO介导的真菌次级代谢功能改造实验技术方法以及该技术方法用于无活性真菌野生株的转化和筛选获取抗肿瘤、抗病原真菌等活性突变株并供药源活性产物研究的用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从一种真菌例如无活性真菌改造成为工业可用的真菌。
84 一种从竹荪中分离杂环十五烷-2-的方法 CN201210571504.X 2012-12-25 CN102993159A 2013-03-27 谷向春; 贺继涛; 袁毅
发明涉及一种从竹荪中分离杂环十五烷-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竹荪预处理、提取、萃取液干燥与浓缩、色谱分离与鉴定等步骤,该方法的积极效果是促进食品香精新产品开发,有利于丰富食品特色味。
85 一种小单孢菌菌株、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1210347856.7 2012-09-19 CN102965300A 2013-03-13 彭飞; 连云阳; 王传喜; 谢阳; 林如; 江宏磊; 江红
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单孢菌菌株、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从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并筛选到一株抗肿瘤活性很好的放线菌,该放线菌为小单孢菌菌株FIM07-0019(Mciromonospora sp.FIM07-0019),并利用该小单孢菌菌株FIM07-0019制备出发酵液,再将所述发酵液经提取、正相胶柱层析、C18反相柱层析等处理,提取分离得到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该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研究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基础和先导化合物,对开发利用中国的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价值。
86 一种玉米赤霉烯的竞争ELISA无毒检测方法 CN201210307252.X 2012-08-27 CN102841203A 2012-12-26 王宏; 宋其芳
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赤霉烯的竞争ELISA无毒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利用ZEN-BSA、ZEN单克隆抗体和ZEN的β型抗独特型单抗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以ZEN的β型抗独特型单抗替代ZEN标准品,从而避免了毒素对操作者的危害及向环境中散毒的可能,实现无毒检测;该方法不需使用ZEN标准品,可大大降低成本,可以大规模地对食品、谷物和饲料等污染的玉米赤霉烯酮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因此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87 一种大环内酯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 CN200910194148.2 2009-11-25 CN101830884B 2012-12-26 漆淑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该大环内酯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通过常压柱层析及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从柳珊瑚共生细菌淀粉液化芽孢杆菌SCSIO00856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CSIO 00856 CCTCC NO:M 209257发酵液中分离鉴定得到。通过体外活性筛选,发现本发明的式(1)所示的化合物能强烈抑制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生长,其最低抑菌浓度为0.1μg/mL。式(1)
88 一种大环麝香的精制方法 CN201210315164.4 2012-08-30 CN102786510A 2012-11-21 赵阳
人工合成的大环麝香中,由于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很多有机溶剂,或者高温条件下反应,有时合成的大环麝香中尽管含量达标,但由于其中存在微量杂质,使得麝香的气味中有焦糊味或者臭味,严重影响了其香气的纯正,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环麝香的精制方法,将金属氢化物溶液处理和活性炭吸附处理大环麝香的步骤进行耦合,彻底除去了大环麝香中的异味,得到香气纯正的大环麝香。本发明的精制方法过程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
89 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0910153060.6 2009-09-30 CN101709058B 2012-11-21 吴雪昌; 钱朝东; 李欧; 方海环; 周建英; 白骅; 杜加秋; 林建秋
发明提供了具有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能产生该化合物的新菌株。式(I)化合物的筛选和制备方法简述如下:采用特异性引物快速从土壤样品中筛出类芽孢杆菌,利用16S rRNA基因初步鉴定分离菌株;选出潜在的新种资源进行NRPSs/PKSs基因簇部分序列的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经过大量筛选获得含有新的NRPSs/PKSs基因簇、具有产新抗潜的菌株F6-B70,然后采用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并从菌体细胞和发酵液中抽提活性物质,利用多种提纯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即可得到本发明涉及的式(I)新化合物。该化合物为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对耐药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90 用于治疗癌症的大环内酯衍生物 CN201080057594.X 2010-11-15 CN102666523A 2012-09-12 S·默罕默德·阿卜杜勒; 帕布·杜特·米什拉; 拉姆·维什瓦卡马; H-H·费比格; G·科特尔
发明提供由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如说明书中所定义,以及其全部立体异构和互变异构形式及其所有比例的混合物,以及其药用可接受的盐、药用可接受的溶剂化物、药用可接受的同质异像体和前药。本发明还涉及式(1)的化合物和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癌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对有需要的哺乳动物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式(1)的所述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来治疗癌症的方法。
91 11-甲基-13-十三内酯、12-甲基-14-十四内酯以及13-甲基-15-十五内酯,包含它们的香料组合物、以及包含它们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200580022118.3 2005-04-27 CN1976914B 2012-07-04 高冈秀明
下述通式1(式中,n表示7~13的整数)所表示的化合物中,特别是n=8的11-甲基-13-十三内酯、n=9的12-甲基-14-十四内酯以及n=10的13-甲基-15-十五内酯是现有技术中所未曾报导过的新化合物,进行香气评价的结果是,这些化合物是不仅具有强烈的且持续性优异的麝香、而且具有硝基麝香的香气特征的大环内酯麝香。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包含至少一种这些新化合物,可以得到具有特征气味特性的香料组合物和芳香品。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新的制造方法。
92 环丙烷化法 CN200580044550.2 2005-12-20 CN101087745B 2012-03-21 F·施罗德
取代烯的环丙烷化法,包括烯烃与由二溴甲烷和三-(C2-C8)-烷基化合物生成的卡宾体在催化量的选自路易斯酸、金属茂和金属羰基配合物的金属化合物存在下的反应。该方法有利地使用过渡金属化合物作催化剂并可以回收二溴甲烷。该方法尤其可用于制备香味剂和香料工业用的成分。
93 折仑诺的生产方法 CN200980151729.6 2009-11-03 CN102264717A 2011-11-30 J·R·拜瑟尔; G·R·雷德; K·M·阿弗雷克; T·布雷宁
发明涉及折仑诺的生产方法,该方法消除了高压和高温氢化并且提供了在改善收率下的对折仑诺的高度选择性。
94 一种双联苄Mannich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1110001930.5 2011-01-06 CN102127050A 2011-07-20 娄红祥; 王莉宁; 王燕燕; 范培红; 薛霞; 程艳娜
发明公开了一类双联苄Mannich生物,是指结构式如通式(I)或(II)所示的化合物,或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药用盐:其中,所述NR1R2为二甲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四氢吡咯、哌啶、吗啉或取代的哌嗪中的任一种;所述R3为H或NR1R2。其制备方法为:将片叶苔素D或异片叶苔素C与二级胺及福尔林溶液或多聚甲,在常见的溶剂中,发生Mannich反应,常规浓缩、胶柱层析,即制得双联苄Mannich碱衍生物。本发明的双联苄Mannich碱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人类成骨肉瘤、宫颈癌、前列腺癌肿瘤的药物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95 用于制备埃坡霉素的手性庚炔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0580011611.5 2005-04-21 CN1942462B 2011-05-25 约翰内斯·普拉策克; 奥林·彼得罗夫; 马克·维卢恩; 克劳斯-迪特尔·格莱斯科; 维尔纳·斯库巴拉
发明涉及制备用于合成埃坡霉素或埃坡霉素衍生物的关键中间体的新合成方法,涉及用于制备这些关键中间体的某些化合物,并涉及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所用中间体由式II和III表示,其中R选自H、烷基和取代的烷基,而X1是保护基。
96 用作治疗剂的大环前药化合物 CN200980114040.6 2009-02-23 CN102015673A 2011-04-13 J·赫克; N·温辛格尔; J·C·沙巴拉; S·巴尔吕埃娜; R·陈; A·鲁本施泰因; J-C·于
发明包括大环前药化合物、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包括这些化合物在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用途,所述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炎性疾病、神经疾病或神经变性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变态反应、哮喘、与激素相关的疾病以及由神经纤维瘤病导致的肿瘤或症状。
97 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 CN201010530513.5 2010-11-03 CN102010396A 2011-04-13 张文; 李玲; 卢山; 易杨华; 孙鹏; 汤华; 刘宝姝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从植物内生真菌Cytospora sp.发酵物中分离得到的16种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十元环内酯类化合物Cytospolides A~P。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化合物Cytospolides A~P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A549(人癌细胞)、QGY-7703(人肝癌细胞)、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U937(人白血病细胞)肿瘤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化合物Cytospolides A~P对花药黑粉菌、壳针孢叶枯病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因此可用于制备抗肿瘤或抗菌的药物。本发明为研制抗肿瘤和抗菌药物提供了新的先导化合物,为开发利用植物内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98 具有抗癌活性的核桃素及其制备方法 CN200910159648.2 2007-04-04 CN101824013A 2010-09-08 邸多隆; 柳军玺; 黄新异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核桃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从核桃青皮或者核桃枝叶中提取分离出来一种新核桃素化合物,核桃素为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具有C21H24O5和C20H22O3分子式,通过药理实验表明核桃素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有望开发成以核桃素为原料的抗癌新药。
99 用于治疗癌症的多激酶抑制剂 CN200880023760.7 2008-07-25 CN101778627A 2010-07-14 谢尔盖·阿古尔尼克; 布鲁斯·德科斯塔; 杜红; 江逸民; 李祥逸; 野本见一; 约翰(元)·王; 张慧明
发明提供治疗特定癌症的化合物、医药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组合物一般可包含式(I)化合物,其中R1-R3如本文中所定义,或其医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和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
100 一种离子液体及制备技术 CN200910252353.X 2009-11-28 CN101723928A 2010-06-09 景欢旺; 宋莹莹
发明涉及一类离子液体和其制备方法,以及本发明中的部分离子液体的应用。本发明的离子液体是由冠醚与盐构成。具体讲,本发明的离子液体是由18冠6和苯并18冠6和二苯并18冠6和15冠5和苯并15冠5与基酸盐或有机酸盐或无机盐或构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