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硝酸酯或亚硝酸酯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化物的方法 CN200910057849.1 2009-08-31 CN101993367B 2013-08-07 刘俊涛; 杨为民; 王万民; 张琳娜
发明涉及一种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化物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氮氧化物或亚硝酸酯脱除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有氮氧化物和亚硝酸酯的排放尾气送入冷凝器内,在-50~25℃条件下,得到亚硝酸酯的溶液或固体流出物I,及含氮氧化物的气相流出II;b)气相流出物II进入催化热分解反应器,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接触,其中的亚硝酸酯经催化热分解后得到含氮氧化物的气相流出物III;c)气相流出物III与氧气及C2~C6的烷基醇进入氧化酯化反应器内,反应生成C2~C6的烷基亚硝酸酯流出物III,经分离后回收C2~C6的烷基亚硝酸酯,剩余尾气放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工业生产中。
142 通过催化反应生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 CN201110047238.6 2011-02-25 CN102649763A 2012-08-29 刘俊涛; 孙凤侠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催化反应生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氮化物和氧气首先进入反应器I,与催化剂I反应生成含有NO2及未反应NO的流出物I;b)流出物I和C1~C4链烷醇进入反应器II,与ZSM-5分子筛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c)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经分离后得到亚硝酸酯;其中,反应器I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II为旋转床超重场反应器,旋转床超重力场反应器的转子上固定有ZSM-5分子筛催化剂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3 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生产方法 CN201110045186.9 2011-02-25 CN102649760A 2012-08-29 刘俊涛; 李斯琴; 王万民
发明涉及一种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生产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烷基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氮化物、氧气和C1~C4链烷醇原料,分别进入固定床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0~150℃,反应压为-0.09~1.5MPa,C1~C4链烷醇与氮氧化物的摩尔数之比为1~100∶1,氮氧化物与氧气的摩尔数之比为4~50∶1条件下,与分子筛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含有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4 化物和醇氧化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CN201110045613.3 2011-02-25 CN102649087A 2012-08-29 刘俊涛; 王万民; 张惠明
发明涉及一种氮化物和醇氧化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选择性低,硝酸含量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a)摩尔比SiO2/Al2O3为20~800的ZSM分子筛;和载于其上的(b)0~10%的P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氮氧化物和醇氧化酯化反应生产亚酯,进而生产草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5 生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 CN201010147049.1 2010-04-15 CN102219698A 2011-10-19 刘俊涛; 杨为民; 王万民; 张琳娜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亚硝酸酯选择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氮化物和氧气首先进入反应器I,反应生成含有NO2及未反应NO的流出物I;b)流出物I和C1~C4链烷醇进入反应器II,反应生成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c)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经分离后得到亚硝酸酯;其中,反应器I为固定床反应器,反应器II为旋转床超重场反应器,旋转床超重力场反应器的转子上固定有多孔填料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6 干燥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 CN201010146859.5 2010-04-15 CN102219692A 2011-10-19 刘俊涛; 孙凤侠; 蒯骏
发明涉及一种干燥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亚硝酸酯损失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以含有烷基亚硝酸酯的物流在温度-30~60℃,空速100~10000h-1,压0.01~5.0MPa条件下,通过装有比表面积为10~200平方米2/克的固定吸附床,得到脱除份的流出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干燥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7 制备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 CN200910057845.3 2009-08-31 CN101993374A 2011-03-30 刘俊涛; 宗弘元; 孙凤侠; 蒯骏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目的产物选择性低、副反应产物硝酸含量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氮化物和氧气首先进入反应器I,反应生成含有NO2及未反应NO的流出物I;b)流出物I和C1~C4链烷醇进入反应器II,反应生成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c)含有亚硝酸酯的流出物II经分离后得到亚硝酸酯,再通过干燥处理后进入后续反应单元使用;其中,氮氧化物选自NO、N2O3或NO2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气体,所述氮氧化物中含有NO,NO摩尔数大NO2的摩尔数;步骤a)中氮氧化物中NO与氧气的摩尔数之比为4~25∶1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增产C1~C4烷基亚硝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148 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化物的方法 CN200910057849.1 2009-08-31 CN101993367A 2011-03-30 刘俊涛; 杨为民; 王万民; 张琳娜
发明涉及一种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化物的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技术中存在氮氧化物或亚硝酸酯脱除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有氮氧化物和亚硝酸酯的排放尾气送入冷凝器内,在-50~25℃条件下,得到亚硝酸酯的溶液或固体流出物I,及含氮氧化物的气相流出II;b)气相流出物II进入催化热分解反应器,与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接触,其中的亚硝酸酯经催化热分解后得到含氮氧化物的气相流出物III;c)气相流出物III与氧气及C2~C6的烷基醇进入氧化酯化反应器内,反应生成C2~C6的烷基亚硝酸酯流出物III,经分离后回收C2~C6的烷基亚硝酸酯,剩余尾气放空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脱除CO制备草酸酯排放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工业生产中。
149 2-肟氰乙酸乙酯盐的制备方法 CN202210886172.8 2022-07-26 CN115073322B 2024-04-26 蔡忠良; 朱奕帆; 曹彦; 蒙佳坤
发明提供一种2‑肟氰乙酸乙酯盐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使亚硝酸钠和甲醇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亚硝酸甲酯;步骤S2,使所述亚硝酸甲酯与氰基乙酸乙酯肟化后,再在性条件下与含钾化合物反应成盐,得到所述2‑肟氰乙酸乙酯钾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步骤S1得到的中间体亚硝酸甲酯为气体,因此无需提纯可以直接用于步骤S2;此外,步骤S2中采用一锅法进行,且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原子经济、步骤短、操作简便、污染少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150 用于间接气相法制备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012852.6 2024-01-04 CN117816209A 2024-04-05 赵旭东; 杨智超; 尹宏峰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间接气相法制备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由主活性组分、助活性组分以及催化剂载体组成;所述主活性组分包括Pd的磷化物;所述助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的磷化物,并分别负载在所述催化剂载体内;其中,所述主活性组分中的Pd离子与所述助活性组分中的过渡金属离子通过络合剂络合后形成Pd‑过渡金属络合结构的络合物。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制备过程中通过使用络合剂对Pd和过渡金属离子进行络合,防止磷化剂加入后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氢化物沉淀,一方面能够提高催化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均匀分布在载体内,另一方面,提高催化剂中具有催化活性成分的有效含量。
151 一种亚硝酸烷基酯合成工艺和反应器 CN201811620783.8 2018-12-28 CN111377819B 2024-02-09 王磊; 钱宏义; 覃建华; 骆念军; 计扬
发明涉及一种亚硝酸烷基酯合成中的反应工艺和反应器,将气体a和气体b在反应器内混合,发生气相反应,生成含有亚硝酸烷基酯的气体c,其中气体a中含有O2,气体b中含有NO和烷基醇。其中反应器为为内部或外部具有移热装置的反应管,该反应管内部设有气分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降低亚硝酸烷基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硝酸的选择性,不仅减少了系统中的氮损失,降低了亚硝酸烷基酯合成中产生的硝酸的量,还提高了整个合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152 一种连续绝热合成亚硝酸异丙酯的方法 CN202310962055.X 2023-08-01 CN116986990A 2023-11-03 邓建; 骆广生; 周倜; 董翠翠; 周红财; 张新一
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绝热合成亚硝酸异丙酯的方法,在常温常压下,以亚硝酸钠、异丙醇、硝酸为原料,以溶剂,通过控制三种原料的进料体积流量,在换热器中预热或预冷到反应温度,在微筛孔反应器中进行混合,再在绝热反应管中进行反应,最终得到亚硝酸异丙酯;本发明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非常短,产物收率和纯度高,收率达到97%以上,纯度达到98.5%以上,生产成本低,反应过程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解决现有的亚硝酸异丙酯的制备方法存在的反应不易控制、用水量较大、危害性较大的技术问题,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153 一种氮化物的循环使用方法和装置 CN201710854824.9 2017-09-20 CN107673974B 2023-09-26 何明康; 蒋文; 沈忱; 吴良泉; 李俊岭
发明提供一种氮化物的循环使用方法,将乙二醇草酸酯系统产生的气相部分与液相部分中的硝酸溶液接触反应形成氮氧化物气相,所述氮氧化物气相循环用于乙二醇草酸酯系统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硝酸水溶液同含NO气体接触制备氮氧化物的方法,所述氮氧化物包含NO、NO2、N2O3、N2O4等,用于维持乙二醇生产草酸酯系统的氮氧化物原料平衡。由于反应体系无甲醇,提高操作温度得以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硝酸转化率,而且避免了产生的硝酸甲酯引起的安全问题,实现安全、高效的目标。
154 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DMO合成系统中亚硝酸甲酯气体回收工艺 CN202310463395.8 2023-04-24 CN116751126A 2023-09-15 陈蕾; 沈祺超; 邱金洪; 徐水晶; 郑浩天; 曹怀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DMO合成系统中亚硝酸甲酯气体回收工艺,所述工艺步骤包括:S1、将含醇废液输送至搅拌釜中;S2、对搅拌釜内的含醇废液进行加温和加压后滴加硝酸溶液,并鼓入NO气体,使用鼓入的NO气体与含醇废液中的硝酸、甲醇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气体,然后通过气提释放后送至DMO合成系统使用,从而补充DMO合成系统中的氮元素损失;S3、搅拌釜中经过气提后的反应液输送至气提塔,通过气提塔再次气提后,将物液中溶解的残余亚硝酸甲酯气体进行提取出来并送至DMO合成系统使用。能够将乙二醇DMO合成系统排出的含醇废液中亚硝酸甲酯进行有效提气,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含有硝酸钠废液的排放,减少对资源的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155 一种电子级DMC的生产工艺 CN202211499896.3 2022-11-28 CN116283578A 2023-06-23 张成祥; 杨成; 张萍; 龚双喜; 周鹏刚; 孙秀英; 金鑫
发明涉及DMC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级DMC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一化氮、甲醇、氧气在酯化塔混合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亚硝酸甲酯;S2、亚硝酸甲酯、一氧化在固定床反应器内混合,催化剂A作用下发生羰基化反应,制得草酸二甲酯;S3、草酸二甲酯进入脱羰反应器,催化剂B作用下发生脱羰反应,制得DMC。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级DMC的生产工艺,原料为以气化产物,节约了成本,同时经酯化、羰基化合成DMO,DMO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脱羰反应生产电子级DMC,实现DMC的绿色高效生产,制得高品质电子级DMC。
156 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过程中副产硝酸的处理方法与系统 CN201910999606.3 2019-10-21 CN112759518B 2023-04-07 施德; 杨卫胜; 贺来宾
发明提供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过程中副产硝酸的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将含副产硝酸的液相物料依次通入两个以上彼此串联连接的硝酸转化反应器内,同时,向每个硝酸转化反应器内通入含氮化物的气相物料。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了液相串联、气相并联的工艺,同时将液相喷淋密度控制在2~5m3/m2/h,可在保证催化剂利用的效率的同时,提高硝酸转化率的同时,降低床层压降。同时,硝酸转化的气相原料不通过压缩机增压,且硝酸转化的气相产物要直接进入偶联反应器,且主循环系统不增加,起到了节能作用。
157 一种全自动化的连续生产亚硝酸甲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2210474501.8 2022-04-29 CN114805077B 2023-03-31 孙径; 郭国聪; 徐忠宁; 杨智健; 刁剑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化的连续生产亚硝酸甲酯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连续生产亚硝酸甲酯的方法,通过检测反应釜中的液位、温度和压,并将检测到的液位值、温度值和压力值远传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条件,对原料罐或酸储罐和反应釜之间的管路、反应釜和废液罐之间的管路中的发出执行命令,并通过控制亚硝酸钠和甲醇的混合溶液、酸溶液的流量实现反应釜中的连续反应。该方法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控制、执行单元,突破常规间歇操作的理念,实现亚硝酸甲酯气体的自动化、连续不间断生产。
158 一种生物热解气的处理系统 CN202210527140.9 2022-05-16 CN114774142B 2023-03-21 胡红云; 杨宇涵; 邹潺; 姚洪
发明涉及热解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解装置,包括壳体和螺旋搅拌件,壳体内容纳有生物质和硝酸盐体系熔盐,螺旋搅拌件可旋转地设置于壳体内,热解装置用于利用硝酸盐体系熔盐对生物质进行热解,得到热解气;酯化反应器,与热解装置连接,酯化反应器用于将热解气、气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液态产物和第一气态产物;第一催化重整反应器,与酯化反应器连接,第一催化重整反应器用于将第一气态产物包括的一氧化和氢气进行第一催化重整后得到呈液态的甲醇,以将呈液态的甲醇与热解气混合后进行酯化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利于实现热解气的高值化利用。
159 一种稀硝酸还原转化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810961974.4 2018-08-22 CN110856818B 2022-10-25 梁必超; 欧进永; 钱宏义; 骆念军; 计扬; 毛彦鹏
发明涉及一种稀硝酸还原转化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载体、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的载体为分子筛或胶;所述的活性组分为,所述的助剂为Fe、Cs、La、Zr、Zn、Ca的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活性组分铜元素的总含量为载体质量的0.1%‑10.0%,助剂元素的总含量为载体质量的0.1%‑6.0%。该催化剂可以用于还原转化稀硝酸及回收氮元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一氧化氮气体为还原剂,将溶液中的稀硝酸还原为亚硝酸甲酯(MN)。当溶液中稀硝酸浓度为1~10%时,转化后溶液中硝酸浓度不高于0.1%,硝酸转化率>95%。
160 一种乙二醇酯化的预反应器 CN202210802949.8 2022-07-07 CN115069188A 2022-09-20 邹迁
发明涉及乙二醇酯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乙二醇酯化的预反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反应通道,所述反应通道的四周均匀分布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上连接设有摆动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管组和用于支撑换热管组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摆动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绕设在所述壳体内壁上降温套管,所述降温套管与外部的冷却液连通形成循环系统。本发明通过微振动气流加快中心反应区的散热,提高换热效率,提高反应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