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有机化学 / 无环或碳环化合物 / 从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制备烃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排放控制和乙烯纯化的丁烷吸收系统 CN200780004745.3 2007-01-30 CN101421206B 2014-04-30 C·V·麦克斯旺; G·C·西曼
发明描述了用于纯化来自乙烷化工艺的乙烯产物的正丁烷吸收法。将乙烷氧化产物进料到一系列的使用正丁烷溶剂的吸收塔,所述吸收塔除去惰性组分并纯化来自所述产物的乙烯。第一吸收塔使用正丁烷作为溶剂以吸收乙烷和乙烯,允许从该料流中除去惰性的气体。来自该塔的富含乙烯的塔侧料流被送入乙烯纯化塔,在这里利用正丁烷溶剂纯化乙烯。来自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底料流然后被送入中间乙烯回收塔,在该塔中乙烯粗品被纯化,并且塔顶乙烯料流被送入乙烯纯化塔。塔底料流与乙烯纯化塔的塔底料流(两者都主要包含乙烷和正丁烷)然后一起被送入汽提塔,以回收乙烷和回收正丁烷溶剂。
22 在蒸馏塔内的三个催化反应区上的粗汽油异构化 CN201280014030.7 2012-01-18 CN103429710A 2013-12-04 奥莱格·瓦莱里维奇·基亚佐夫; 奥莱格·伊戈列维奇·帕尔普兹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反应精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反应区,其中至少一个反应区是苯加氢异构化区,第二个反应区是己烷异构化区,并且第三个反应区是戊烷异构化区。此外,所述苯加氢异构化区位于比其他反应区低的位置且在所述塔的下部部分,而所述己烷异构化区位于比所述进料区高但比所述戊烷异构化区低的位置。所述系统还具有至少一个侧面输出,所述侧面输出位于所述己烷异构化区之上但比所述戊烷异构化区低的位置。
23 一种裂解天然气法联产乙烯制取乙炔的方法 CN201110218356.9 2011-08-01 CN102367218A 2012-03-07 原东凤
发明公开了一种裂解天然气法联产乙烯制取乙炔的方法,全部用金属材料,不用耐火材料,开车至正常运转仅需几分钟。反应区侧壁膜沿气流方向润湿反应器壁,混合室为多管式,每根混合管连接一个喷嘴,因此混合时间缩短,可允许原料预热温度提高到700℃,从而弥补了反应区内水膜溶解造成的乙炔损失。采用液氮提浓乙炔,而液可以用乙炔提浓尾气合成,对降低成本有利。本工艺合理,制作简单,是乙炔制备的最简便理想方法。
24 一种有机含化合物和类的联合催化转化方法 CN200610091074.6 2006-07-13 CN101104576B 2010-08-25 谢文华; 朱根权; 付强; 吴治国; 余少兵; 杨义华; 刘强; 乔志强; 慕旭宏; 谢朝钢; 罗一斌; 张久顺; 舒兴田
一种有机含化合物和类的联合催化转化方法,有机含氧化合物原料与含Y系列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物流经分离得到积炭催化剂和产物;烃类原料与含Y系列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物流经分离得到待生催化剂和反应油气,油气进一步分离得到气体、汽油等产品;积炭催化剂部分或全部、待生催化剂全部或部分进入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返回与烃类原料接触,另一部分冷却后返回与有机含氧化合物原料接触。该方法既合理使用了烃类催化转化的过剩热能,又解决了有机含氧化合物转化的供热问题,保证有机含氧化合物连续地催化转化。
25 用于液化气芳构化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0810010622.7 2008-03-12 CN101530813A 2009-09-16 刘盛林; 安杰; 徐龙伢; 辛文杰; 谢素娟; 王玉忠
用于液化气芳构化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1.将制备好的稀土-ZSM5/ZSM11共结晶分子筛和混合均匀后挤条成型,干燥和焙烧;2.将上述产物置于浓度为0.05~2.0M的溶液中,于45~100℃下空气鼓泡搅拌1~10h;3.将2的产物洗涤至中性,用硝酸铵溶液交换,干燥,焙烧制成H-型分子筛;4.将3的产物依次经过高温水蒸汽处理和负载金属锌,制得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未经碱处理的催化剂相比,改性分子筛催化剂表现出更好的碳四液化气芳构化反应性能。
26 生产汽油原料的方法 CN01808163.0 2001-04-03 CN100445242C 2008-12-24 阿马尔吉特·S·巴克希; 米切尔·E·洛希尔; 尼希特·萨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汽油原料的方法,其中首先将低分子量烯(流送线102)低聚,然后把低聚物(流送线105)氢化。在第一种情况下,低聚在单程固定床沸点反应器(10)中进行,之后在蒸馏塔反应器(20)中将低聚物(流送线105)氢化。
27 气体化物的生成方法、置换方法以及采掘方法 CN200680030906.1 2006-08-25 CN101248162A 2008-08-20 池川洋二郎
发明是,在客体分子形成化物的温度·压条件下的地层中的间隙内,注入使所述客体分子的液体形成小于间隙的微粒并分散在水中而得的乳状液,从而使客体分子均匀地分散到地层中的间隙内,使气体水化物生成的方法。
28 用于交叉偶联反应的Pd(acac) 2的亲核杂环卡宾衍生物 CN200680018620.1 2006-05-30 CN101184711A 2008-05-21 迪诺·阿莫罗索; 安德鲁·贝尔; 奥斯卡·纳瓦洛·费尔南德斯; 尼古拉斯·马里恩; 史蒂文·P·诺兰
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钯配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I),其中A是二齿单阴离子配体,NHC是亲核杂环卡宾,和Z是阴离子配体。这种钯配合物可用于引发交叉偶联反应。
29 一种联合类催化转化从乙醇生产乙烯的方法 CN200610091073.1 2006-07-13 CN101104571A 2008-01-16 吴治国; 谢文华; 谢朝钢; 刘强; 慕旭宏; 张久顺; 罗一斌; 舒兴田; 颜承汉
一种联合类催化转化从乙醇生产乙烯的方法,乙醇原料与含Y型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产物流经分离器得到积炭催化剂和目的产物乙烯;烃类原料与含Y型沸石的催化剂接触,反应产物流经分离器得到待生催化剂和反应油气,油气进一步分离得到气体、汽油等液体产品;积炭催化剂或待生催化剂全部或部分进入再生器进行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返回与烃类原料接触,另一部分冷却后返回与乙醇原料接触。该方法既合理使用了烃类催化转化的过剩热能,又解决了乙醇转化的供热问题,保证乙醇连续地转化为乙烯,并且乙醇的催化转化气体产物中乙烯的含量高达95体%以上,乙醇的转化率高达99%以上。
30 用于抗苯乙烯聚合的方法 CN200510110280.2 2005-11-11 CN1962582A 2007-05-16 肖剑; 张惠明; 钟禄平; 陈秀宏; 杨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抗苯乙烯聚合的方法,主要解决采用萃取精馏技术从蒸汽裂解C8馏分中回收苯乙烯时,因苯乙烯聚合导致的回收率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向苯乙烯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99%的苯乙烯体系中添加含溶剂溶解的大于50PPm的阻聚剂,其中阻聚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a)20%~80%的亚硝酸盐;b)10%~50%的醌类化合物;c)1%~35%的硝基酚及其衍生物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采用萃取精馏技术从裂解汽油C8馏分中回收苯乙烯的工业生产中。
31 抑制二氯化乙烯热解裂化器中焦炭形成的方法 CN200510127492.1 2005-12-09 CN1785944A 2006-06-14 曹东铉; 裴钟昱; 金柱烈; 金圣原; 吴秉哲; 河丞柏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二氯化乙烯向氯乙烯单体热解裂化器中抑制焦炭形成的方法。通过裂化器的传热表面与化合物的接触而抑制在二氯化乙烯热解反应中发生的焦炭形成。当使用抑制焦炭形成的物质时,形成焦炭的量为不使用抑制焦炭形成的物质时形成焦炭的量的50%或更少。在这种情况下在热解反应中氯化乙烯的转化率和对氯乙烯单体的选择性仍不会受到影响。因此,热解裂化器的效率被最大化。
32 高纯度1,4-二乙炔基苯的制备方法 CN200510023590.0 2005-01-25 CN1680228A 2005-10-12 沈永嘉; 徐金峰; 黄发荣; 严连发
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1,4-二乙炔基苯的制备方法,其以工业级混合二乙烯基苯为原料,首先经液溴溴化,然后进行液固分离得1,4-双-α,β-二溴乙基苯,最后将1,4-双-α,β-二溴乙基苯经脱去溴化氢后得目标物。采用本发明所说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1,4-二乙炔基苯,纯度可以达到99%。此外,由于本发明不涉及到复杂的高真空精馏,所以还具有方便易行且操作费用低廉等优点。
33 芳环的重氢化方法 CN03818820.1 2003-07-10 CN1675145A 2005-09-28 伊藤伸浩; 前泽典明; 无藤和重; 广田耕作; 佐治木弘尚
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活化的催化剂对含有芳环的化合物的重氢化方法,所述含有芳环的化合物的重氢化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具有芳环的化合物在活化的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重氢源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铂催化剂、铑催化剂、钌催化剂、镍催化剂、钴催化剂。
34 一种制备异辛烷的方法 CN200410009950.7 2004-12-03 CN1631860A 2005-06-29 贺德华; 魏岚; 董国利
发明涉及一种属于精细石油化工领域的制备异辛烷的方法。该方法是以混合辛烯(混合C8烯)为原料,先使用钴催化剂或铑催化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氢甲酰化反应获得异壬,未反应的异辛烯(三甲基戊烯)进一步加氢得到异辛烷(三甲基戊烷)。所述反应温度为100~160℃。所述反应压为7~8MPa。所述的加氢催化剂为钯/活性炭催化剂。本发明将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工艺与未反应的异辛烯原料加氢工艺相结合,在制造异壬醛的同时制造异辛烷,能够最充分地利用原料并得到两种高附加值的产品,经济上有利,工艺上简单,并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35 制备环丙基乙炔衍生物的方法 CN00118841.0 1997-12-16 CN1200917C 2005-05-11 仲泽信; 三谷利道; 佐竹庸一; 大园重雄; 浅沼五朗; 盐野万藏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下式(III)代表的环丙基乙炔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下式(II)代表的卤代环丙基丙酸衍生物与一种反应,得到下式(IV)代表的环丙基乙烯衍生物,并使该环丙基乙烯衍生物与一种碱反应。
36 选择性甲苯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00119771.1 2000-08-29 CN1340486A 2002-03-20 张汉军; 邹薇; 李华英
发明涉及一种选择性甲苯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为了解决以往文献中制备择形化催化剂过程繁琐,操作麻烦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先用选自邻苯二甲酸乙二胺四乙酸钠、磺基杨酸钠、酒石酸钾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化合物配成重量百分比浓度为10~50%的溶液,然后加入金属改性ZSM-5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制得的催化剂用于甲苯歧化反应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对位选择性,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37 甲苯选择性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00119770.3 2000-08-29 CN1340485A 2002-03-20 张汉军; 孔德金; 邹薇; 陈庆龄
发明涉及甲苯选择性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文献存在ZSM-5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易造成环境污染,毒性较大,合成的分子筛活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使用以玻璃、无机酸盐或铝酸盐为原料,以作附加试剂,在晶化温度150~250℃,晶化时间10~200小时条件下先合成ZSM-5分子筛,加入Al2O3或SiO2挤条成型,然后浸渍苯基甲基烷处理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38 甲苯歧化与重芳烷基转移方法 CN00119767.3 2000-08-29 CN1340484A 2002-03-20 孔德金; 杨德琴; 李华英; 郭宏利; 阮畋
发明涉及一种甲苯歧化与重芳烷基转移方法。主要解决以往文献中存在芳烃联合装置中重芳烃利用率不高、八芳烃的收率受到限制、轻烃的生成量不能有效降低、操作的灵活性不大或原料选择要求苛刻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将甲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甲苯与碳九芳烃进行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另一部分甲苯与碳十及其以上烃进行烷基转移及重芳烃轻质化反应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工业生产中。
39 氟化氢和1,1,1-三氟-3-氯-2-丙烯的共沸物 CN98122782.1 1998-12-03 CN1228403A 1999-09-15 J·A·威斯默; M·S·博尔默; 陈冰
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HF和1233zd的共沸物,从富含HF或富含1233zd的HF与1233zd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该共沸物的方法,以及利用该共沸物和分离方法来改进制备1233zd的方法。1233zd是用以制备245fa的中间体,而245fa是已知的发泡剂和制冷剂。
40 活性金属氢化物作用下卤代的还原脱卤反应 CN93111152.8 1993-05-21 CN1040870C 1998-11-25 张一平; 廖世健; 徐筠; 余道容
一种温和条件下卤代还原脱卤反应及邻二卤代烃脱卤成烯烃的反应,其特征是采用了络合催化法合成的高活性金属氢化物(例如NaH)为还原剂。反应在常压、低温(-40~100℃)、非质子溶剂中进行。不仅芳基卤代烃,而且烷基卤代烃也可产生脱卤反应,尤其是对于邻二卤代物的脱卤成烯烃反应更具高活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