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生产燃油添加剂的方法 CN201980028446.6 2019-04-18 CN112041291B 2023-10-20 张仲林; 吉列尔莫·利尔; 穆罕默德·比斯米尔拉·安萨里; 卡里姆丁·麦克马哈勃·沙伊; 希伦·谢特纳
一种生产燃料添加剂的方法包括:使包含C4的第一过程流通过甲基叔丁基醚合成单元,产生第一再循环流;使第一再循环流通过化单元,产生燃料添加剂和第二再循环流;使第二再循环流通过再循环氢化单元和脱异丁烷单元;和将第二再循环流再循环至甲基叔丁基醚合成单元。
2 通过线性烯的异构化获得的甲基链烷烃及其在热管理中的用途 CN202080093216.0 2020-11-20 CN114981389A 2022-08-30 虞任远; W·F·赖; J·F·W·韦伯; A·I·卡拉莫
可以通过以下制备具有有限甲基支化的甲基链烷:在足以将至少一种线性烯烃催化异构化成包含一种或多种支化烯烃的中间产物的条件下使至少一种线性烯烃与氢在存在包含固体酸组分和氢化组分的双功能负载催化剂的情况下接触,和氢化一种或多种支化烯烃以形成包含一种或多种甲基链烷烃的异链烷烃产物。包含这样的甲基链烷烃的热传递流体可以使用在各种热管理系统中,例如在电动车辆、服务器场或需要有效热传递的其它场所的各种系统内。
3 一种制备氘代甲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0381649.7 2022-04-13 CN114605220A 2022-06-10 王建国; 江文杰; 邵方君; 王潇剑; 程家旭; 马帆冬
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氘代甲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包含有金属化物组分,记为CA;所述CA上负载有贵金属元素,所述贵金属元素是铂、钯、铑、铱、钌中的至少一种,贵金属元素的质量占CA质量的0.1%‑10%,以CaO和Al2O3为原料,将球磨混合的氧化铝与氧化钙混合物进行热制备CA催化剂前驱体;再通过空气焙烧完成CA制备,经真空焙烧后加入到贵金属乙二醇溶液中进行乙二醇还原完成催化剂制备。本发明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制备高氘代甲苯的催化剂,并且该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4 一种异戊二烯制备饱和燃料的绿色合成方法 CN202011001815.3 2020-09-22 CN111909727B 2022-02-01 孙伟之; 赵洺良; 张璐璐
发明涉及一类环加成反应,特别涉及以一类新型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异戊二烯相SDA‑加氢一锅反应的方法和应用。采用水热法/溶剂热法对系列双功能催化剂进行了设计与合成。合成了多个系列酸度不同,金属物种类别、比例以及分布不同的改性介孔分子筛催化剂。完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催化异戊二烯水相SDA反应和加氢反应的新型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机理的研究。更重要的,构建了异戊二烯合成饱和燃料的新型一锅反应体系,以适中的反应温度,保证了异戊二烯高转化率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反应的产物选择性,显著提高了该类反应的应用价值,对可再生烃类燃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5 一种Ni杂化复合纳米结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加氢反应的应用 CN201811089442.2 2018-09-18 CN109107603B 2021-07-27 周继承; 吕梦蝶; 张艳吉; 李凯
发明提供一种Ni杂化复合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金属盐溶解在中并与分子筛混合,所得产物经蒸干、干燥、煅烧后得到被金属化物半导体改性修饰的复合载体;步骤2):将复合载体分散在含镍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和水合肼,混合溶液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进行液相还原反应,所得产物经固液分离、洗涤除杂、干燥后得到具有杂化复合纳米结构的Ni催化剂;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为CeO2、所述分子筛为MCM‑22或SBA‑15。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选择加氢反应上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和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苯乙烯选择加氢的反应过程。
6 生产燃料添加剂的方法 CN201980017034.2 2019-03-18 CN111936602A 2020-11-13 吉列尔莫·利尔; 纳伊夫·穆罕默德·阿尔-纳达赫·阿尔-奥泰; 比; 穆罕默德·比斯米尔拉·安萨里; 卡里姆丁·马哈勃·沙伊克; 希伦·谢特纳; 张仲林
一种生产燃料添加剂的方法,包括通过使包含C4类的进料流股通过蒸汽裂化器来生产包含丁二烯的第一产物流股;通过使第一产物流股通过第一氢化单元,将大于或等于90wt%的第一产物流股中的丁二烯转化为第二产物流股,其中第二产物流股包含1‑丁烯、2‑丁烯、正丁烷、异丁烯、异丁烷或其组合;和通过使第二产物流股通过带有酸催化剂的燃料添加剂合成单元,将第二产物流股转化为燃料添加剂。
7 细胞膜结合信号传导因子的用途 CN201880074159.4 2018-11-16 CN111356447A 2020-06-30 加布里埃尔·尼斯托尔
本文公开了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环糊精和脂质修饰的干细胞蛋白质的复合物。还公开了所述复合物的局部组合物。还公开了将所述组合物用于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及产生所述组合物的方法。
8 三氟甲烷热解制备含氟化合物CFR1=CFR2(R1,R2=F或-CF3)的方法 CN201610960860.9 2016-12-13 CN106565410B 2020-03-10 权恒道; 张呈平; 张小玲; 贾晓卿; 庆飞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氟甲烷热解制备含氟化合物CFR1=CFR2(R1,R2=F或-CF3)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在无催化剂条件下,三氟甲烷与CH4、NH3、H2O或氢气发生气相反应,得到含氟化合物,其反应条件为:反应压0.1~1.5MPa,反应温度为700~1000℃,三氟甲烷与CH4、NH3、H2O、氢气中任意一种或数种的摩尔比为1:0~1:40,停留时间为0.1~50s。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容易操作与控制,而且实验的重复性好;同时很好的实现了HFC-23的转化再利用。
9 二氟甲烷热解制备含氟化合物CH2F-R(R=H或-CF3)的方法 CN201610946749.4 2016-10-26 CN106565409B 2019-03-22 权恒道; 张呈平; 张小玲; 贾晓卿; 庆飞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氟甲烷热解制备含氟化合物CH2F‑R(R=H或‑CF3)的方法,本发明将二氟甲烷与CH4、NH3、H2O或氢气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气相反应,得到含氟化合物,其反应条件为:反应压0.1~1.5MPa,反应温度为700~1000℃,二氟甲烷与CH4、NH3、H2O、氢气中任意一种或数种的摩尔比为1:0~1:40,停留时间为0.1~50s。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不需要使用催化剂,容易操作与控制,而且实验的重复性好。
10 一种使用环戊二烯合成润滑油的生产工艺 CN201810993564.8 2018-08-29 CN109053351A 2018-12-21 张振国; 吴培; 姚飞飞; 王晓璐
发明属于化工合成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环戊二烯合成润滑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环戊二烯的制备:以双环戊二烯为原料进行气相解聚制备纯度为99%以上的环戊二烯;烷基环戊二烯的制备:将环戊二烯与脂肪醇混合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进行烷基化反应2‑3h,得到产率90‑98%的烷基环戊二烯;烷基环戊二烯加氢制备烷基环戊烷:再以Al2O3负载Ni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烷基环戊二烯的1‑2wt%,通入氢气,反应温度36~47℃,压3~5MPa的条件下,对烷基环戊二烯进行氢化反应,反应时间大于2h,制得多烷基化环戊烷。使用该工艺生产的润滑油粘度指数高,稳定性好。
11 预热脱氢反应器进料的方法 CN201680020468.4 2016-03-29 CN107454896A 2017-12-08 S·A·奥莱克西
在多反应器氢化合物脱氢工艺中加热反应器进料的方法和系统。有利地,采用所述方法和系统从而通过乙苯的催化脱氢生产苯乙烯。催化脱氢工艺采用加热蒸汽,所述加热蒸汽以大约1.0或更低的蒸汽对油的比例以及相对较低的蒸汽过热器炉温工作,以使得在工艺中暴露于蒸汽的所有部件(在火焰加热器外面)都可以用标准冶金建造。
12 氢化催化剂和通过使用未煅烧的起始材料制备其的方法 CN201380050174.2 2013-09-25 CN104684640B 2016-10-12 M·保卢斯; F·格罗贝尔曼; K-H·施特德勒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用于氢化含羰基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Cu‑Al催化剂成型体的方法。更特别地,所述催化剂成型体适合于氢化羧酸或其酯,尤其是脂肪酸或其酯,如脂肪酸甲酯成相应的醇如丁二醇。本发明还涉及可由所述制备方法获得的Cu‑Al催化剂。
13 包含异戊二烯衍生物燃料组合物 CN201080036083.X 2010-06-17 CN102803185B 2016-01-06 J·C·麦考利夫; S·E·帕拉莫诺夫; K·J·桑福德
发明提供了使用从可再生衍生的生物异戊二烯以产生多种燃料和燃料添加物的方法、组合物和系统。
14 一种综合利用裂解四的方法 CN200810055623.3 2008-01-04 CN101475429B 2013-07-03 李东风; 刘智信; 廖丽华; 程建民; 过良; 王婧
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裂解四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裂解碳四首先进行选择加氢反应,使其中的炔和二烯烃选择加氢生成单烯烃;再经醚化装置,使其中的异丁烯反应生成甲基叔丁基醚,分离得到甲基叔丁基醚产品和主要包括丁烯-1、丁烯-2、丁烷的物料;将包括丁烯-1、丁烯-2、丁烷的物料引入丁烯-1精制系统,分离得到丁烯-1产品、含碳三和异丁烷的物料、主要含丁烯-2和正丁烷的物料;将主要含丁烯-2和正丁烷的物料经处理脱除丁烯-2,得到含正丁烷的物料;将含正丁烷的物料返回裂解炉作为原料。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选择加氢、全加氢、醚化、精馏、抽提等组合技术,对裂解碳四中的各组分进行了充分利用,从而获得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15 一种无涂层堇青石基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201210464444.1 2012-11-16 CN102989451A 2013-03-27 周永华; 周放; 朱玉超; 叶红齐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整体式催化剂以结构式堇青石为载体,金属活性组分采用先对载体表面进行偶联改性,然后溶液浸渍的方法进行负载。采用本发明技术所制备整体式催化剂,所选用载体无需酸化处理和涂层工艺;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可控,稳定性好。本发明主要解决了目前关于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整体式催化剂对液相烯加氢反应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具有可重复利用、回收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
16 裂解气中高不饱和选择加氢的方法 CN200710178914.7 2007-12-07 CN101450884B 2012-10-24 戴伟; 田保亮; 彭晖; 穆玮; 乐毅; 唐国旗; 张齐; 鲁耘
发明公开的裂解气中高不饱和选择加氢的方法属于不饱和烃选择加氢的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合相加氢反应器的液相流含有大量的三、碳四和碳五组分,在反应器中不能充分地起冲洗作用,并且重复进入前脱丙烷塔而造成的能耗高、设备尺寸大、操作成本高以及不利于提高碳三选择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烯烃生产装置前脱丙烷塔上游先对碳二~碳十高不饱和烃(炔烃和双烯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然后进行脱碳五组分,并采用脱戊烷塔塔底物流作用液相流的对碳二~碳十高不饱和烃(炔烃和双烯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的方法。该方法使混合相加氢反应器的液相流充分发挥作用,减少进入前脱丙烷塔的进料量,降低能耗和设备投资,并有利于提高选择性。
17 一种烯的催化加氢方法 CN200610169778.0 2006-12-28 CN101210194B 2011-12-21 俞芳; 温朗友; 罗文国; 赵福军; 喻惠利; 管炳伟; 时昭
一种烯的催化加氢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氢化条件下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将烯烃与氢气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含有作为主催化剂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助催化剂的三烷和/或三烷基铝、作为调节剂的醚和/或酯和溶剂,所述溶剂为与烯烃催化加氢产物中的至少一种相同的烷烃。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加氢方法大大提高了所用催化剂对烯烃氢化的催化剂活性,尤其不仅能用于端烯的催化加氢,还能用于氢化难度较大的内烯的催化加氢;缩短了反应的诱导期,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用作催化剂的调节剂和溶剂均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在反应结束后无需分离即可进入最终产品中,而且还能提高产品的高辛烷值。
18 一种三馏分液相选择加氢的方法 CN200610113019.2 2006-09-07 CN101139242B 2011-05-04 戴伟; 张立岩; 郭彦来; 彭晖; 卫国宾; 汪晓菁; 卢红亮; 王晓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馏分液相选择加氢方法,该方法涉及在丙烯生产过程中由脱丙烷塔顶产出的碳三馏分所含有的丙炔和/或丙二烯选择加氢成丙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碳三馏分与氢气混合后由反应器顶部进入反应器,进行选择加氢反应后,反应器塔底热的出料(液体和气体混合物)不经过热交换过程,直接进入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气相部分进入置于气液分离罐上部或上方的冷凝器,并使冷凝后的液体作为产品引出;未冷凝的气相放空或送往燃料气管网或送往压缩机的二段或三段或四段入口,通过控制冷凝器内的温度和/或控制放空的气相流量来调节反应器内的压
19 一种烯的催化加氢方法 CN200610169777.6 2006-12-28 CN101209951B 2010-12-22 温朗友; 俞芳; 赵福军; 闵恩泽; 管炳伟; 喻惠利; 时昭
一种烯的催化加氢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氢化条件下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将烯烃在反应器中与氢气接触反应,其中,所述反应器包括互相连通的反应塔和反应釜,反应塔位于反应釜之上,所述氢气从反应釜底部进入反应釜,所述烯烃从反应塔和/或反应釜的中上部进入,与氢气逆流接触,在加氢反应的同时进行产物的分离,回收反应塔塔顶馏出的加氢后的轻质馏分和反应釜釜底的加氢后的重质馏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省去了常规烯烃氢化方法的分离步骤和分离设备,由此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而且,通过将反应热直接用于产品分离,降低了能耗。另外,通过使加氢催化剂悬浮分散于含有氢气和烯烃的反应混合物中的方式起催化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效率和催化效果。
20 快过滤粉末催化混合物 CN200810170037.3 2008-10-15 CN101690895A 2010-04-07 D·奥斯特加德; U·帕克鲁恩; M·格特林格
发明公开了金属粉末催化剂和固体材料(这里称作反应助剂)形成的催化混合物,所述固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不妨碍反应,不妨碍催化剂循环进入反应,不妨碍金属从使用后的催化剂中精炼和回收,且在该催化混合物的制备、化学反应或该催化混合物从反应介质分离期间,所述固体材料不会与催化剂分离,而反应助剂和催化剂的比值在以重量计0.05到20的范围内。该催化混合物可用于化合物的催化转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