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一种全氘代苯的制备方法 CN202111549474.8 2021-12-17 CN114213205B 2023-12-22 李恩赐; 税新凤; 曹辰辉; 张宏海
62 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 CN202210620564.X 2022-06-02 CN117229193A 2023-12-15 马天天; 杨雷
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将该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
63 一种通过廉价金属催化氘化制备3CLpro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化合物的方法 CN202210619819.0 2022-06-02 CN117209409A 2023-12-12 李丕旭; 王鹏; 吴生文; 程文; 蔺宇; 魏强
申请提供一种通过廉价金属催化氘化制备3CLpro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类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本申请所述合成方法涉及的制备操作简便,成本相对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及产品质量控制。
64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 CN202110621141.5 2021-06-03 CN115433197B 2023-12-12 李祥智; 蔡烨; 魏定纬; 陈志宽
发明提供一种杂环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杂环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本发明的杂环化合物可加快电子传输,避免电子在传输过程中外溢,从而促使电子和空穴传输能匹配,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65 一种氘代芳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210812275.X 2022-07-11 CN115215764B 2023-12-08 摆建飞; 吴涛; 江之江; 高章华; 刘嫣然
发明公开了一种氘代芳香腈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式(I)所示的芳香腈类化合物为原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在催化体系中与脂肪醇类化合物先原位生成芳基甲亚胺酸酯,随后与氘代试剂发生氢氘交换反应,再原位解得到芳香腈邻位氘代化合物,最后对产物分离提纯;所述催化体系包括金属催化剂、助剂、化剂和溶剂。本发明具有可操作性高、氘代效果好的优点。
66 一种氘代芳香硝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111625743.4 2021-12-28 CN114315589B 2023-12-08 高章华; 江之江; 吴涛; 摆建飞; 唐剑波; 陈佳
发明公开了一种氘代芳香硝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式Ⅰ所示的芳香硝基衍生物为原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经催化体系作用与氘源试剂发生氘代反应,反应产物经过分离提纯而得;所述催化体系包括催化剂、配体、溶剂和缚酸剂。本发明工艺方法普适性好,可用于多种芳香硝基衍生物氘代产物的制备;具有安全、绿色、廉价的特点。
67 TADF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202110008869.0 2021-01-05 CN114075131B 2023-12-05 马晓宇; 李文连; 李文军; 王聪聪; 唐志杰; 张宇; 陈振生
发明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TADF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TADF材料为具有以下通式中的任意一种结构式的化合物或其互变异构体,#imgabs0##imgabs1#其中,X′表示在苯环上任意位置取代,且X′为C、Si或N且当其为N时,未连接对应的基团,X″选自O、S、取代或未取代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和取代烷基中的任意一种;R1‑R6中至少有一者为通式(a)所示基团,#imgabs2#X1‑X8分别独立选自C或N,R21‑R2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代氢或取代基。该TADF材料具有合适的三线态能级可作为发光层的敏化剂。
68 一种苄位氢键的氘代方法 CN202110381786.6 2021-04-09 CN115197041B 2023-12-01 关冰涛; 施章杰; 刘烽; 杜惠真; 罗艳龙; 包灿灿
发明涉及一种苄位氢键的氘代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涉及的苄位碳氢键的氘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惰性气氛下,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具有苄位碳氢键的化合物、催化剂,搅拌,充入氘气,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反应一定时间,即得苄位碳氢键氘代化合物,其中,催化剂为金属盐催化剂。因为本发明提供的氘代方法中催化剂用量少、廉价易得、无毒,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优异、氘代率高,所以可一步制备氘代产物,为苄位精准氘代的化学品和药物的制备开辟了新的低成本且绿色高效的途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69 有机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CN202110704329.6 2021-06-24 CN117126132A 2023-11-28 李林刚; 杨雷; 金荣国
申请涉及有机材料领域,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其中,X1~X8各自独立地选自N原子或CH,且至少一个为N原子。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能够改善电子元件的性能。
70 一种氘代氮杂吲哚联吡唑类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202211417632.9 2022-11-13 CN115572294B 2023-11-21 张广永; 蔡家昌; 徐秀秀; 孔亚运
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代谢产物、前药、溶剂合物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化合物对Aurora激酶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对癌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imgabs0#
71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201911079765.8 2019-11-07 CN111153811B 2023-11-14 郑在皓; 姜炫彬; 都光石; 兪智雄; 朴富培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元件,更详细地,涉及一种寿命、效率、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异的有机化合物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72 一种代吡啶类化合物、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202311142517.X 2023-09-06 CN116874469B 2023-11-10 朱绪成; 曾燕群
申请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代吡啶类化合物、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中间体的结构如式(I)所示,该氧代吡啶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I)所示:#imgabs0#和#imgabs1#。该氧代吡啶类化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披露的抗凝血药物,具有更好的体外FXIa抑制作用和体外抗人血浆凝血作用,且安全险更低,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病症的药物。
73 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合物(A)的合成方法 CN202310918403.3 2023-07-25 CN116969961A 2023-10-31 李贤鑫; 林德樟; 贺江华
发明公开了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合物(A)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将式(I)化合物、醇类溶剂以及硫化铵混合、搅拌,随后加热至65~80℃下进行反应,获得式(II)化合物;将二乙基磷乙酸、第一溶剂和N,N’‑羰基二咪唑混合、搅拌,加入式(II)化合物进行反应,经后处理获得式(III)化合物;式(III)化合物与第二溶剂混合,降温,加入无氯化锂、氢溶液和式(IV)化合物进行反应,获得氨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合物(A)。所述方法极大地提高氨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合物的中间体的产率,纯度高,原料转化效率高,且可同时实现放大生产。
74 一种癌c-Met靶向小分子类PET显像剂及应用 CN202211142290.4 2022-09-20 CN115572299B 2023-10-31 孙夕林; 韩兆国; 杨丽丽; 胡欣欣; 王竞; 余虹; 李晓娜; 杨洋; 李小倩; 王凯; 吴丽娜
75 基于同位素标记的1-(4-酯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试剂及合成方法、应用 CN202310774406.4 2023-06-28 CN116924990A 2023-10-24 袁航; 张蒙; 于丹丹; 陈芳雅; 张书胜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位素标记的1‑(4‑酯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及合成方法、应用,其中1‑(4‑酯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的合成是通过1‑(4‑羧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中与甲醇/乙醇及氯化亚砜在50℃下加热反应8h,待反应液澄清后采用柱层析纯化,得到粉末状的1‑(4‑酯基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试剂。本发明合成了D、13C和18O等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吡唑啉酮类标记试剂,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等优点,可用于复杂样品中多种单糖及寡糖的高通量及高灵敏度检测,为复杂生物样本中糖类的高通量分析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76 放射性(4-喹啉基)甘酰基-2-氰基吡咯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310831915.6 2023-07-07 CN116924982A 2023-10-24 吴泽辉; 于子越; 陈华龙; 程雪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的放射性(4‑喹啉基)甘酰基‑2‑氰基吡咯烷衍生物、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具有I或Ⅲ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一类高亲和FAP的(4‑喹啉基)甘氨酰基‑2‑氰基吡咯烷衍生物。该类化合物高亲和,属于诊断和治疗FAPI相关疾病的全新化合物,所述衍生物制备所得到的靶向FAPI的显像或者治疗,与已报道的靶向FAPI的放射性药物相比,本发明报道的化合物分子较小,可以应用于包括脑在内的全身显像和治疗。
77 一种基于微流体连续进料法的氘代氯仿生产工艺 CN202310936715.7 2023-07-27 CN116924885A 2023-10-24 谢应波; 张庆; 张华; 罗桂云; 曹云; 孙秋艳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体连续进料法的氘代氯仿生产工艺,对准备的重和氯代试剂均进行脱水处理,原料中含水量需维持在20ppm以下,采用廉价且活性催化剂,惰性气体保护,在高密封反应釜中微流体连续进料,反应得氘代氯仿;氢‑氘交换结束后,体系为氘代氯仿、重水、催化剂以及剩余底物的混合液,根据各组分沸点和密度的差异性,对氘代氯仿、重水以及剩余底物进行有效分离。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流体连续进料法的氘代氯仿生产工艺,将两大液体原料以恒定的速度及恒定的比例不断注入反应体系,能够实现连续生产,也能够大幅提高产品质量,能够将重水的利用度由60%‑70%提高至95%以上,仅此就可以降低氘代氯仿的生产成本40‑50%。
78 一种N-氘甲基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10174858.5 2020-03-13 CN111302951B 2023-10-17 苏陈良; 邱春天; 张钊飞; 李瑛
发明公开一种N‑氘甲基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胺类化合物、氘源和光催化剂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置于光源下进行反应,得到N‑氘甲基胺类化合物。本发明以更环保、廉价的氘和氘代甲醇作氘源,所述氘代甲醇作氘甲基源,以光催化剂在光催化的作用下实现常温常压下对胺类化合物的选择性N‑氘甲基化反应,从而制备出N‑氘甲基胺类化合物。本方法较传统的烷基胺类氘代产物的合成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更温和的反应条件以及更经济适用性。
79 用于制备氘代甲醇的系统 CN202310598449.1 2023-05-25 CN116850909A 2023-10-10 代伟娜; 陈欢; 许东海; 宗昭星; 王雪鹏; 郭敬维; 耿超; 贾珂; 郭大伟; 王双超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氘代甲醇的系统,包括:循环增压设备,用于对包含用于制备氘代甲醇的原料气体的混合气体增压以形成压缩气体;以及反应设备,反应设备包括:物料入口,与循环增压设备连接,用于供来自循环增压设备的压缩气体进入反应设备;多个反应管,用于容纳压缩气体进行反应以生成包含氘代甲醇的反应生成物,多个反应管中的每一个反应管包括:反应管入口和反应管出口,反应管入口与反应设备的物料入口连通,反应管出口与反应设备的物料出口连通:物料出口,用于供反应生成物输出;以及夹套,包围多个反应管。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氘代甲醇的制备效率。
80 一种多氮杂芳环化合物的选择性氘代N-甲基化方法 CN202210276559.1 2022-03-21 CN116813553A 2023-09-29 游劲松; 雷涛; 杨宇东; 兰静波; 高戈; 宾正杨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氮杂芳环化合物的选择性氘代N‑甲基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多氮杂芳环选择性氘代N‑甲基化方法中,通过在性条件下,采用氘代三氟甲磺酸甲酯为氘代N‑甲基化试剂,能够选择性地实现氮杂芳环的氘代N‑甲基化,反应位点为靠近吸电子取代基团的氮原子,特别是当分子中存在多个氮原子时,可高选择性得到单一氘代甲基化产物。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