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氮化负载金属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制亚胺中的应用 CN202010449691.9 2020-05-25 CN113713839B 2023-04-07 徐杰; 高鸣霞; 马继平; 高进; 范晓萌; 苗虹
申请公开了一种氮化负载金属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制亚胺中的应用。所述氮化硼为二维层状结构,所述金属钌负载在所述氮化硼的二维平面上。该催化剂循环使用六次后仍能保持较高催化活性,产物的GC收率均保持在95%以上。
62 一种N-芳香酰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2211566101.6 2022-12-07 CN115784937A 2023-03-14 李杰; 周帆; 王佳敏; 黄章翔; 邹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N‑芳香酰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在非质子溶剂中,将活化酰胺、芳酰胺类化合物和按摩尔比为1:1:3混合进行反应,然后加入淬灭,滤过,洗涤后减压蒸干,柱层析分离得到N‑芳香酰脲类化合物。本发明在无金属催化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底物普适性好,制备操作简单。
63 酸N-甲基转移酶增强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202080092124.0 2020-12-25 CN114981258A 2022-08-30 陈宜民; 曾诚齐; 陈义龙; 曾志华; 颜嘉宏; 康竣磊; 杨明慧
一种烟酰肼衍生物、其立体异构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类,其中该烟碱酰肼衍生物具有分子式(I) 其中X、Y和Z的每一者为N和CH其中之一,X、Y和Z的至少其中之一为CH,X、Y和Z的至少其中之一为N,且R为OH和NH2其中之一。
64 一种芳香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2210120878.3 2022-02-09 CN114456084A 2022-05-10 纪桂鹏; 刘志敏; 赵燕飞; 韩布兴
发明提供一种芳香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在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利用界面反应高效制备芳香偶氮化合物的新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芳香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高效、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简单、底物适用性广的优点,具有较广的工业应用前景。
65 一种氮掺杂材料复合化镁负载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110186068.3 2021-02-14 CN114100654A 2022-03-01 张泽会; 王岩鑫; 刘冰; 李波
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氮掺杂材料复合化镁负载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催化硝基化合物还原与羰基化合物偶联制备亚胺化合物中的应用,该催化剂以镍为活性位点,通过在氮气下高温热解一锅法制备的前体得到,该催化剂可用于温和条件下催化硝基化合物还原与羰基化合物偶联制备亚胺化合物。本发明中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非常简单,稳定性较好,可循环10次以上,在催化硝基化合物还原与羰基化合物偶联制备亚胺化合物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66 一种通过盐催化C-N偶联反应合成偶氮苯的方法 CN202110897818.8 2021-08-05 CN113754558A 2021-12-07 李世清; 王玉洲; 谢荣荣
发明为一种通过盐催化C‑N偶联反应合成偶氮苯衍生物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对称以及不对称偶氮苯染料分子的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中以N‑芳基邻苯二甲酰肼类衍生物和芳基酸为底物,以0.1当量的廉价金属铜盐为催化剂,在100℃下反应10小时即可得到产物偶氮苯及其衍生物。本发明所涉及试剂无需进行除处理,反应也无需惰性气体保护,步骤简洁、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物易分离纯化、转化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环保效应。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合成不对称偶氮苯类化合物时效率低、选择性差、普适性窄等缺点。
67 将催化剂移除并返回至液相介质中的方法 CN201380067936.X 2013-11-28 CN104884506B 2021-10-19 保罗·默里; R·威尔克斯; C·诺斯
公开了一种从液相中选择性移除组分且随后将所述组分返回至液相中的方法。使式(I)的新型化合物[SUP]‑[[L]‑[G]]a(I)与所述液相接触以使所述组分与化合物I结合,由此形成捕集的组分,将其从所述液相中分离且可返回至所述液相中,其中L为连接基团,G为具有选自Cl、Br、I、磺酸根如三氟甲烷磺酸根、重氮基、腈、酯和烷基的离去基团LG的芳基,取代基Q选自H、NR2、OR、CO2R、F、Cl、NO2、CN,和SUP为具有多个结合至其上的基团‑[L]‑[G]的载体。化合物I尤其可用于结合均相催化剂以将其从反应介质中移除并在随后阶段中将所述催化剂选择性返回至所述反应介质中。所述化合物特别可用于交叉偶联反应如Suzuki反应中。
68 一种借氢还原偶联合成亚胺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201810430256.4 2018-05-08 CN108689786B 2021-08-27 杨勇; 宋涛; 段亚南; 任鹏
发明属于能源化工,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氮掺杂分级多孔生物质基材料负载催化剂借氢还原偶联合成亚胺和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密闭反应条件下加入硝基芳类化合物、不同取代的苄醇类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甲苯,叔丁醇,于50~150℃下进行反应,反应4~2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反应液,即得式一所示亚胺类化合物或式二所示胺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的所有原料为可再生资源,分布广泛,绿色环保,简单易得,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且催化剂可循环使用不失活,对空气、和热都很稳定。根据本发明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硝基化合物和醇的借氢还原偶联反应制备亚胺类化合物转化率大于99%,产物可达90%~60%,制备胺类化合物转化率大于99%,产物可达90%~60%。
69 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 CN201810396819.2 2018-04-28 CN108640808B 2020-12-29 张宏宇; 韩绪林; 张月成; 赵继全
发明为一种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锰盐、烯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烷和过化合物加入到溶剂中,在25‑75温度下反应6‑12小时,经柱层析分离提纯,最后得到邻位三氟甲基取代的叠氮化合物;其中,摩尔比锰盐:烯烃衍生物:三氟甲基亚磺酸钠:叠氮三甲基硅烷:过氧化合物=0.1‑0.2:1:1.5‑2.5:2.5‑3.5:2.5‑3.5;溶剂用量为每毫摩尔的烯烃衍生物使用6~7毫升溶剂。本发明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70 一种不对称尿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201711500915.9 2017-12-27 CN108314600B 2020-12-01 包雯慧; 魏文廷; 陈伟婷; 高乐涵; 徐旭东; 汪依宁
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对称尿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式II的2‑吲哚类化合物与式III的甲酰胺类化合物在催化剂、过化叔丁醇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式I所示的不对称尿素衍生物;
71 异羟肟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410855187.3 2014-12-26 CN105777464B 2020-09-29 杨玉社; 丁实
发明公开一种异羟肟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异羟肟酸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m、n、X和R2的定义如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所述。本发明的异羟肟酸衍生物,能够抑制LpxC脱乙酰酶的活性,具有抑菌活性,尤其是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特别适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
72 一种有机和无机催化酰胺的氢化反应方法 CN201910078057.6 2019-01-28 CN111484385A 2020-08-04 黄正; 方华权; 姚武冰; 贺乔星; 刘桂霞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和无机催化酰胺的氢化反应方法,所述的酰胺包括一级酰胺、二级酰胺和三级酰胺,所述方法是以有机硼和无机碱为催化剂,以硅烷为还原剂,将一级酰胺还原为一级胺或脱成腈,将二级酰胺还原为二级胺或亚胺,将三级酰胺还原为三级胺。本发明实现了酰胺的可控选择性硅氢化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广及官能团兼容性好等优点,且反应用使用的有机硼和无机碱催化体系具有稳定性好、催化剂廉价易得、操作简便与实用性高等特点。
73 一种催化甲醇转化制甲酸甲酯的方法 CN201610403664.1 2016-06-08 CN107473989B 2020-04-28 徐杰; 贾秀全; 马继平; 李晓芳; 徐永明; 苗虹; 夏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甲醇转化制甲酸甲酯的方法,具体是以气或空气为氧源,以有机胺为氮源,以甲醇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经过氨氧化生成甲酰胺,甲酰胺原位氧化酯化,得到氨基甲酸甲酯。该方法原料利用率高,催化剂廉价易得,易回收、可循环使用,且易与产品分离。得到的产品性能优异,纯度高。此技术路线对于缓解甲醇产能过剩,减少对剧毒化学品的依赖,具有重要的意义。
74 通过叔胺的化制备氧化胺 CN201780077123.7 2017-12-22 CN110088064A 2019-08-02 S·济凯利; H·基茨勒; V·福索德; T·鲍迈斯特
发明涉及通过叔胺的化制备氧化胺的方法,所述方法在反应器中通过在反应流体中连续引入叔胺并且输出氧化胺,其中在连续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表面积/体积比和/或适当的流动速度与相应的表面积/体积负荷。所述反应流体通常在反应器中以层流反应。
75 一种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201910081418.2 2019-01-28 CN109776244A 2019-05-21 邹宏斌; 苏帕卡清迈; 张金泉
发明一种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将取代噁唑,乙酸钠,加入到甲醇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入取代胺,反应2-15h,通过柱层析得到脲类化合物。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合成过程中需要用到具有危险性的化合物的缺点,采用一锅法代替了现有产率低的反应。本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容易得到,底物可转化为多种其他有用的分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应用到农药杀草隆、利尿隆和抗癌药物索拉非尼的合成,本发明是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不对称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76 一种双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201711026558.7 2017-10-27 CN109721507A 2019-05-07 鲍红丽; 周焕; 简武军; 钱波; 冯薇薇
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叠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由包括含有碳双键的化合物和叠氮化试剂的原料反应,制备得到所述双叠氮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宽、官能团容忍性好,而且该反应能在有机溶剂系中高效进行。
77 利用二甲亚砜叶立德、胺和二合成甲酸酯的方法 CN201811479036.7 2018-12-05 CN109651202A 2019-04-19 江焕峰; 张灏; 熊文芳; 戚朝荣
发明属于医药化工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二甲亚砜叶立德、胺和二合成甲酸酯的方法。在耐压反应器中,加入二甲亚砜叶立德、胺和溶剂,再加入催化剂、、配体和添加剂,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在50~120℃下搅拌反应2~24h,反应产物经分离纯化,得到氨基甲酸酯,其反应式如式(I)。本发明氨基甲酸酯的合成方法与现有利用光气或异腈酸酯合成氨基甲酸酯的技术相比,利用易得的二甲亚砜叶立德和胺以及无毒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操作简单安全;对功能团适应性好,对底物适应性广,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78 一种催化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CN201810976581.0 2018-08-25 CN109331818A 2019-02-15 卢春山; 王昊; 张雪洁; 周烨彬; 朱倩文; 季豪克; 赵佳; 丰枫; 张群峰; 马磊; 许孝良; 李小年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所述催化剂由涂覆有改性涂层的活性炭载体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金属量子点组成;所述金属为钯,金属量子点的粒径范围在4~7nm之间;所述活性炭为无规则或成型的颗粒活性炭,尺寸不大于1cm;所述的涂覆有改性涂层的活性炭的孔结构以中孔为主,微孔比例下降至10%以下且所述改性涂层的组成物质为二二氧化硅酸钛。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催化加氢催化剂在式I所示的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合成式II所示的芳香羟胺的反应中的应用,具有无需添加剂、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加氢反应速率快、稳定性好、催化剂寿命长用且氢气可循环使用的特点。
79 一种吡啶-3-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1710815553.6 2017-09-12 CN107739332A 2018-02-27 范学森; 陈光; 张新迎; 王泽
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3-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合成方法以基烯酸酯类化合物和α,β-饱和类化合物或α,β-饱和类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配体和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一锅多步串联反应制得吡啶-3-甲酸酯类化合物。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且底物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80 一种催化甲醇转化制甲酸甲酯的方法 CN201610403664.1 2016-06-08 CN107473989A 2017-12-15 徐杰; 贾秀全; 马继平; 李晓芳; 徐永明; 苗虹; 夏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甲醇转化制甲酸甲酯的方法,具体是以气或空气为氧源,以有机胺为氮源,以甲醇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甲醇经过氨氧化生成甲酰胺,甲酰胺原位氧化酯化,得到氨基甲酸甲酯。该方法原料利用率高,催化剂廉价易得,易回收、可循环使用,且易与产品分离。得到的产品性能优异,纯度高。此技术路线对于缓解甲醇产能过剩,减少对剧毒化学品的依赖,具有重要的意义。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