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一种扩容降低密度增加浮力装置 |
CN201711197057.5 |
2017-11-25 |
CN107891969A |
2018-04-10 |
梁昊明; 史宇杰; 史英; 董文波; 申福顺 |
本发明涉及浮力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扩容降低密度增加浮力装置,包括左、右金属半球和连接左、右金属半球的波纹膜,所述左、右金属半球相对扣合方向设置,波纹膜将左、右金属半球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右金属半球之间波纹膜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安装设置有带减速机的驱动电机,所述减速机输出轴外接双蜗轮机构;沿波纹膜伸缩方向上的左、右金属半球顶点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螺杆和右螺杆,本发明的扩容降低密度增加浮力装置,能够灵活快速调整浮力装置的体积,又能自锁,因此整个机构不会耗费太多的电能,同时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和转动的位置很方便的调节浮力的大。 |
62 |
多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
CN201711274245.3 |
2017-12-06 |
CN107839874A |
2018-03-27 |
刘红军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及控制方法,涉及多旋翼飞行器技术领域。该多旋翼飞行器包括机体和与机体转动连接的两个机臂,所述机体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转动件;至少两个机臂,所述机臂分别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机体转动连接,所述机臂两端分别设置有旋翼套件,所述旋翼套件包括旋翼和驱动所述旋翼旋转的动力模块,每个机臂上的旋翼位于所述转动件的相对两端。该多旋翼飞行器可以通过机臂绕转动件的旋转,改变旋翼相对机体的位置。可以在机臂上的旋翼出现故障或动力失稳时,使相应的机臂旋转,实现飞行器的变型,避免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故障导致的飞行姿态的不平衡,避免坠机等危险情况发生。 |
63 |
一种可在房间内人群中悬飘的空中物品及其安全防护方法 |
CN201711075378.8 |
2017-11-06 |
CN107757911A |
2018-03-06 |
杨京广; 陈宏一; 杨晓虹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在房间内人群中悬飘的空中物品及其安全防护方法,其包括防倾倒结构,防护网罩,悬飘软体凸出网壳和螺旋桨,防倾倒结构安装在悬飘软体凸出网壳的下部,防倾倒结构包括支架脚和平衡环,支架脚连接在平衡环的外部,防护网罩安装在螺旋桨的外部。本发明广泛应用在飘航技术领域中的房间内和人群中,可以与人群亲密接触,防倾倒结构,防护网罩和安全防护方法,提高了一种可在房间内人群中悬飘的空中物品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出现伤人伤物现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
64 |
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 |
CN201710830064.8 |
2017-09-15 |
CN107444630A |
2017-12-08 |
陈翔斌; 王敏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电混合动力无人机,包括主机架和两个副机架、分别设置在主机架两端的两个主旋翼、分别设置在两个副机架的四端的四个副旋翼、一个燃油发动机和多个电力发动机;其中,两个主旋翼均由燃油发动机供能;每个副旋翼分别由一个电力发动机供能。本发明将燃油发动机和电力发动机配合使用,燃油发动机驱动两主旋翼,为无人机提供升力和前进动力。电力发动机驱动4个副旋翼,控制飞机的俯仰、横滚及偏航等姿态。本发明仅使用1台燃油发动机来控制两个主旋翼,两主旋翼的转速等各项参数则可轻易达成一致,不需要配合复杂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节,因此本发明具有载重大、续航时间长的优点,同时结构简洁、控制简单,大幅度降低了研制和制造成本。 |
65 |
无人飞行器 |
CN201610218132.0 |
2016-04-08 |
CN105691589B |
2017-11-14 |
高鹏; 钟海青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飞行器,包括:上身部分、中间部分和下身部分;所述上身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机臂,每个机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桨叶,每个所述桨叶通过对应的电机连接到所述机臂上;所述中间部分包括减震组件;所述下身部分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带动对应的桨叶旋转。本发明的无人飞行器是一种全新无人机布局方式,打破了无人飞行器的常规飞行姿态。其中,上身部分产生的震动通过中间部分的减震组件可以大大的减弱甚至为零,从而使得飞行更加平衡。 |
66 |
喷气反推力缓冲式飞行车 |
CN201611061991.X |
2016-11-25 |
CN106672214A |
2017-05-17 |
王红胜 |
本发明公开了喷气反推力缓冲式飞行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车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延伸至凹槽的内腔,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延伸至套管的外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套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车体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内腔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导流板。本发明可以使导流板倾斜,能够改变导流板的倾斜程度,从而改变气流的流向,保证飞行车在空中飞行的稳定性,能使飞行车在空中正常飞行。 |
67 |
一种用于大型运输机重心调节的机载立式储液罐 |
CN201510698352.3 |
2015-10-23 |
CN106608349A |
2017-05-03 |
王红州; 颜凯; 郝林召; 田玉艳; 张锋 |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运输机重心调节的机载立式储液罐。在飞行试验过程中,需要模拟飞机在不同重心位置飞行状况。以往采用固定配重模拟乘客、货物的分布,但该种方式灵活性差,误差大,无法在飞行过程中实时调节重心,因此需要新的方式来模拟重心变化情况。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满足要求的储液装置——机载立式储液罐,能够在大型运输机上安全有效地存储防冻液体介质,通过泵调节液体流动,实现飞行过程中实时、快速、适应性调节飞行器重心的目标。 |
68 |
一种采用陀螺稳定的喷气式飞船动力和稳定系统 |
CN201610283060.8 |
2016-05-03 |
CN105818965A |
2016-08-03 |
谭燕斌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陀螺稳定的喷气式飞船动力和稳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叶和稳定陀螺,所述风叶包括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分别设置在同轴心套装的实心轴和空心轴上,所述的实心轴和空心轴以相同的转速反向转动;所述的稳定陀螺通过单向轴承与所述实心轴配接。所述第一风叶设置在实心轴的一端,稳定陀螺设置在实心轴的另一端;第二风叶设置在空心轴的一端,靠近第一风叶处。这种结构的喷气式飞船动力和稳定系统,两条同心轴以相同的转速反向转动,分别带动装在两条轴上的两组正、反风叶反向转动,从而达到两组风叶转动而产生的反向动能互相抵消,使飞船飞行更平稳,更易于操控。 |
69 |
飞行稳定的无人机 |
CN201410774139.1 |
2014-12-16 |
CN105775110A |
2016-07-20 |
姚伟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稳定的无人机,它包括:机身;机翼组,机翼组包括两个机翼,两个机翼分别设置在机身的两端,每个机翼上均设置在副翼组件,副翼组件包括副翼和副翼驱动机构,副翼驱动机构与副翼传动连接;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和螺旋桨,螺旋桨可旋转地安装在机身上,动力传动机构驱动螺旋桨在机身上旋转;尾翼组,尾翼组包括平尾和两个垂尾,每个机翼上均连接一个垂尾,平尾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垂尾上,每个垂尾上均设置有方向舵,平尾上安装有方向舵驱动机构,方向舵驱动机构与方向舵传动连接,平尾上设置有升降舵组件。本发明调节方向灵活,气流分布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了机身的剧烈摇晃或失控的现象。 |
70 |
设置有浮筒的飞行装置 |
CN201510517245.6 |
2015-08-21 |
CN105059529A |
2015-11-18 |
黄成城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有浮筒的飞行装置,包括机身、机尾、机架和螺旋桨,机身两侧固定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浮筒,浮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浮筒内设置有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空气检测仪,浮筒中心处设置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风管,风管内设置有用于关闭风管的阀门,筒体内设置有电机和用于驱动阀门启闭的传动装置,本发明通过在机身的两侧设置有浮筒,浮筒为飞行器提供浮力以及起到稳定飞行器的作用,通过浮筒内设置有空气检测仪、电机、传动装置和阀门,通过电机控制阀门,能够控制空气在筒体内进行流动的方向,通过筒体内设置有空气检测仪,实现在低空中对空气质量的检测,根据该检测结果,达到提前预测雾霾的目的。 |
71 |
一种反动翼推进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系统 |
CN201310100815.2 |
2013-03-26 |
CN104071321A |
2014-10-01 |
孟杰 |
一种反动翼推进方法及其相关工具系统,反动翼-“反向运动”的动力翼,反动翼推进方法:翼结构在其以运载工具为参照的运动方向与其所处的该运载工具以环境介质为参照的运动方向相反时,对该运载工具提供升力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为该运载工具提供推进动力,且这一推进动力大于翼结构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上运动时所产生的阻力的翼结构系统与翼结构推进方法;反动翼推进方法及其工具系统最重要的实现方式是:利用水与环境空气两种流体介质间密度的巨大差异,使江河湖海中航行的运载工具采用可同时处于水与空气两种介质间循环运动的反动翼结构系统,形成高效的反动翼推进方式与相应的反动翼船机系统;采用低速迎流工作的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反动翼结构系统,可使载重功率比大大提升;反动翼结构系统还可大大提升船机系统的操控、适航、缓降、安全等性能,使水面高速航行的船机系统的综合性能实现突破性的进步。 |
72 |
集成的飞行器称量和调平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
CN200680037365.5 |
2006-10-05 |
CN101506039B |
2012-10-10 |
爱德华·C·哈米尔顿; 迈克尔·A·格林 |
一种用于称重飞行器的组合设备具有多个重量称量器,每个称量器适于由支承表面支承在将飞行器的着陆架收纳在其上的位置。至少一个提升器将至少一个称量器支承在支承表面上,每个提升器的高度选择为将称量器上的飞行器定位成处于水平姿态,同时飞行器的重量由着陆架支承在称量器上。至少一个称量器处于支承表面的凹槽中,每个提升器的高度都可调整。 |
73 |
一种消除大迎角细长体侧向力的装置 |
CN201010013713.3 |
2010-01-14 |
CN101767648A |
2010-07-07 |
张伟伟; 刘小波; 宋述芳; 叶正寅 |
一种消除大迎角细长体侧向力的装置,包括薄膜支撑架和收放机构。在飞行器头部前正上方的蒙皮上开有收放缝,飞行器头部前端内安置小支架(8)和大支架(17)。电动伸缩杆(7)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并且电动伸缩杆(7)的轴线与两个支架的中心连线重合。导轨(6)位于飞行器轴线下方并飞行器轴线平行。连接筒(18)套装在薄膜支撑架的套筒(2)上,并通过滑块(12)的连接板与连接筒(18)一侧的两个连接片固连。本发明通过电动伸缩杆在飞机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实现薄膜(5)的展开和收回,在气流的作用下,薄膜产生自激振动,产生非定常的绕流,实现对非对称涡的控制,消除侧向力,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适用于战斗机或战术导弹等飞行器。 |
74 |
集成的飞行器称量和调平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
CN200680037365.5 |
2006-10-05 |
CN101506039A |
2009-08-12 |
爱德华·C·哈米尔顿; 迈克尔·A·格林 |
一种用于称重飞行器的组合设备具有多个重量称量器,每个称量器适于由支承表面支承在将飞行器的着陆架收纳在其上的位置。至少一个提升器将至少一个称量器支承在支承表面上,每个提升器的高度选择为将称量器上的飞行器定位成处于水平姿态,同时飞行器的重量由着陆架支承在称量器上。至少一个称量器处于支承表面的凹槽中,每个提升器的高度都可调整。 |
75 |
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 |
CN200810239048.2 |
2008-12-05 |
CN101423117A |
2009-05-06 |
吴大卫; 胡继忠; 曾洪江 |
一种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进行操纵和推进的倾转旋翼飞机,采用并列双旋翼、常规气动布局的设计,它是由机身、机翼、尾翼、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起落架、动力和燃油系统、传动系统、旋翼系统、旋翼短舱、旋翼短舱倾转系统组成。该机采用推力尾桨和滑流舵系统进行垂直起降和前飞状态的俯仰和偏航操纵,该系统由推力尾桨、升降舵、方向舵组成并安装在尾翼上;可倾转翼梢是安装在旋翼短舱外侧并与旋翼短舱同步倾转的小面积机翼,可倾转翼梢的平面形状为前缘后掠,后缘前掠的梯型,展弦比为1.5,面积约占整个机翼面积的15%-20%,并与旋翼短舱外形融合为一体,该可倾转翼梢与短舱锥齿轮箱固连;它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和光明前途的新机种。 |
76 |
飞行姿态平衡器 |
CN200510112979.2 |
2005-10-18 |
CN1951532A |
2007-04-25 |
鲍臻 |
一种能够对模型飞机在各种飞行姿态飞行都进行平衡控制的飞行姿态平衡器。它是将平衡仪安装在飞行姿态平衡器的活动底座上,再将活动底座安装在机身上。活动底座上的左右方向活动底座控制舵机和前后方向活动底座控制舵机信号输入控制线与接收机的输出信号控制线相联,平衡仪的信号输入控制线与接收机的输出信号控制线相联,平衡仪的输出信号控制线与飞机的左右方向活动底座控制舵机和前后方向活动底座控制舵机信号输入控制线相联。 |
77 |
一种声波成像电力探伤检测无人机设备 |
CN202411965054.1 |
2024-12-30 |
CN119348869A |
2025-01-24 |
朱贵琪; 孙喆; 张亮; 李建兴; 薛琦; 于瑞雪; 李建峰; 冯喆; 张静; 赵鹏; 张琦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波成像电力探伤检测无人机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上的旋翼臂,所述机身上还设有超声波探伤机构,所述无人机的旋翼臂一端与机身之间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旋翼臂另一端安装舵机组,所述机身与每个舵机组之间均设有减振器;本发明通过设置减振器,可以在旋翼未受风力扰动行程中,保持旋翼臂与机身平行,当旋翼受风力扰动行程中,在减振器的作用下,旋翼臂进行弹性摆动,可以起到缓冲和衰减风力对无人机整体的影响,从而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 |
78 |
一种直升机外吊挂止动的方法与装置 |
CN202411440076.6 |
2024-10-15 |
CN119348825A |
2025-01-24 |
李金声; 吴根才; 杨维玉; 曹紫菁; 李雨翔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外吊挂止动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中央倾转组件、摆动触发组件、高压气瓶、旋转控制组件;其中,壳体由筒体、中央倾转组件固定环、止摆喷气管、环形气腔、进气单向阀、高压气瓶腔、止转拨叉旋转台、止转拨叉旋转腔、输气单向阀、止摆喷气口、外部连接台组成;中央倾转组件由顶柱、上部球形腔、上部球形椎、法兰环、下部球形腔、下部球形椎、碰撞环、配重饼组成;摆动触发组件由止摆挂环、止摆铰链、止摆拨叉吊柱、止摆拨叉进气软管、止摆拨叉喷气软管、止摆拨叉、止摆开关组件组成;旋转控制组件由止转拨叉、止转碰撞台、弹簧、止转进气管、止转开关组件、止转喷气管、止转喷气道、止转喷气口组成。 |
79 |
直升机吊挂可变体增稳装置 |
CN202310880480.4 |
2023-07-18 |
CN119329757A |
2025-01-21 |
冯新明; 祖瑞; 李建波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直升机吊挂可变体增稳装置,属于直升机领域。该装置包含由四个涵道风扇喷气装置组成的推力组,涵道风扇推力变向机构,箱体连接装置。当吊挂物发生摆动与旋转时,由四个涵道风扇喷气装置组成的推力组产生抑制其摆动与旋转的力与力矩,从而达到减小摆动与旋转幅度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环境状态进行自适应布局改变,能够在多种场景下满足增稳需求。相比之前的增稳装置,结构更简单,适应性更强。 |
80 |
一种自然保护地用违规开发行为自动识别及追踪装置 |
CN202411394040.9 |
2024-10-08 |
CN119099904A |
2024-12-10 |
张琨; 许小娟; 刘静; 单楠; 杨悦; 仇洁; 朱莹莹; 林达义; 邹长新; 林乃峰 |
本发明涉及自然保护地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自然保护地用违规开发行为自动识别及追踪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拍摄镜头以及处理终端,还包括可拆卸式设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基座以及多个周向均匀设于基座上的条形件,每个所述条形件上均配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机构还包括监测部件;悬停时,通过监测部件监测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状态,当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幅度达到平衡介入值时,与无人机本体机体晃动时上翘部位对应的条形件中的配重件朝远离基座方向滑动调整,向机体翘起部位增加配重以抵消减小风力作用,使得无人机本体机体在风中悬停时保持平衡,保证图像拍摄稳定清晰,从而准确判断违规行为的细节及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