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一种墨水直写3D打印的Fe-N-C碳基催化电极及其电化学碳捕集应用 |
CN202411658914.7 |
2024-11-20 |
CN119913540A |
2025-05-02 |
王伟; 施耀安; 高明姝; 刘甜甜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水直写3D打印技术(DIW)制备的Fe‑N‑C碳基催化电极的方法。具体来说,将明胶加入缓冲液,加入交联剂,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MA),然后将GelMA与光引发剂按比例在水中混合溶解,再与新的明胶按规定比例在水中混合均匀,超声得到可印刷油墨,最后墨水直写直接打印成各种3D构件,打印前体先冷冻干燥,后进行碳化处理和活性位掺杂,最终得到墨水直写3D打印Fe‑N‑C碳基催化电极。本发明能构建任意形状的3D碳基活性电极,且电极的规格和形状等参数都可通过调整墨水直写打印的模型参数来实现控制,基于该打印工艺可开发用于多种电化学装置所需的催化电极,可应用于电化学碳捕集等诸多电催化化工领域。 |
42 |
一种合金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202510023809.4 |
2025-01-07 |
CN119913422A |
2025-05-02 |
王圣棻 |
本申请公开了合金组合物,以重量计,包括C 0.28‑0.37%、Si 0.79‑1.65%、Mn 0.62‑1.22%、Cr 2.47–5.18%、Mo 1.37‑3.42%、V 1.05‑2.53%、Co 1.05‑1.75%、W 0.52‑1.23%、Ni 0.18‑2.85%、Cu 0.31‑0.50%、P和S均≤0.01%,其余为Fe。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Mo合金组合物,在SLM 3D打印过程中,降低激光热应力导致的开裂失效,可制备得到高C高硬度高耐磨性合金钢,并且,该合金组合物在SLM 3D打印时,不需要将基板预热至200℃以上,能够满足国产3D打印机的SLM工艺。 |
43 |
一种3D打印人造大理石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510083968.3 |
2025-01-20 |
CN119912648A |
2025-05-02 |
文峰; 汪浩 |
本发明属于人造大理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3D打印人造大理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人造大理石包含特定质量份数的原料:丙烯酸单体、聚氨酯丙烯酸酯、无机填料、偶联剂、润湿分散剂、增韧剂、颜料、光引发剂。本发明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具有较高的耐擦伤性能、柔韧性能,较好的撕裂强度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能;增韧剂可有效提高人造大理石的断裂强度和韧性。本发明合理选择各原料,控制原料的比例,通过3D打印技术和光固化,得到了瞬间固化,形貌和颜色接近天然大理石的人造大理石,本发明的人造大理石韧性和强度显著提高,线性热膨胀系数和吸水率显著下降。 |
44 |
亚稳态四元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411873444.6 |
2024-12-18 |
CN119912303A |
2025-05-02 |
束庆海; 黄宏宇; 赵帅; 吕席卷; 石艳松; 董金龙 |
本发明提供亚稳态四元含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S1:将树脂材料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经加热搅拌得到树脂弹性粘合剂;S2:将纳米铝粉、纳米镁粉、PTFE粉末和AP粉末依次混合得到四元混合粉体;S3:将S2得到的四元混合粉体中加入有机溶剂,并与S1得到的树脂弹性粘合剂在加热条件下共混、搅拌,经冷确定型后得到亚稳态四元含能浆料;S4:将S3得到的亚稳态四元含能浆料加入3D打印机料桶中,调整3D打印机设备参数,加工得到成型后的亚稳态Al/Mg/PTFE/AP四元含能材料。本发明的四元含能材料具有操作简单、易加工成型,能够满足个性化生产要求,降低现有复合体系材料的点火温度,同时减少反应物残余。 |
45 |
一种3D打印材料输送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202510110360.5 |
2025-01-23 |
CN119911689A |
2025-05-02 |
朱小涛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材料输送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3D打印工作台、设置在3D打印工作台上方的混料输送机构以及设置在3D打印工作台一侧的若干个结构相同的进料机构,在准备3D打印工作时,将金属粉末从进料机构中吸入混料输送机构中进行运输混合,并且完成干燥,3D打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打印工件的打印槽,最后在3D打印工作台的打印槽中进行3D打印。本发明通过混料输送机构和进料机构的组合设计,解决了金属长期放置受潮后影响打印效果以及混合粉末混合不均匀的问题,提升了3D打印质量。 |
46 |
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失败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202510396695.8 |
2025-04-01 |
CN119910908A |
2025-05-02 |
彭启明; 单武斌; 陈鸿蔚; 周颜; 唐萱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失败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获取3D打印机运行日志,提取熔融沉积建模异常状态数据,进而反推异常拉丝机理并估计打印层间翘边概率;接着,对翘边概率数据进行开裂风险演算,得到打印层间开裂风险数据;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打印层间开裂风险识别模型,并将该模型发送至3D打印机控制中心用于执行打印失败检测。本发明通过对3D打印失败检测技术的优化处理使得3D打印失败检测技术更加完善。 |
47 |
一种基于ABS的3D打印机用集气装置 |
CN202510245081.X |
2025-03-03 |
CN119910904A |
2025-05-02 |
于峰彬; 李尚毅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BS的3D打印机用集气装置,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永磁体,所述永磁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吹气部件,所述吹气部件包括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附组件;吸气部件,所述吸气部件的外壁与吹气部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吸气部件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该集气装置通过设置吸气部件,吸气部件中的风扇组件依据伯努利原理产生吸力,通过安装壳底部的抽气槽与吸气槽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吸引打印机产生的废气进入装置,确保了废气不会在打印区域扩散,提高了废气收集的效率,该集气装置达到了基于ABS的3D打印机用集气装置的目的。 |
48 |
一种框架集成式FDM打印设备 |
CN202311425724.6 |
2023-10-30 |
CN119910903A |
2025-05-02 |
周宏志; 梁银生 |
本发明属于框架集成式FDM打印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框架集成式FDM打印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设备本体上分别设置有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设备本体上设置有打印喷头,且打印喷头与输料管相连接,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与储料箱相连接。该框架集成式FDM打印设备,通过在设备本体上分别设置有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保障FDM打印设备能够稳定进行打印,输料管上设置有防堵塞装置,防堵塞管位于输料管两端,从而定期对输料管是否堵塞进行检测,保障输料管畅通,物料储料警报装置对储料箱物料量进行检测,从而提示物料及时添加,满足FDM打印设备使用需求。 |
49 |
3D打印设备的自动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202311442084.X |
2023-10-31 |
CN119910898A |
2025-05-02 |
唐京科; 黄楠; 王玉龙; 吴大江 |
本申请提供一种3D打印设备的自动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N个对位标记的N个第一坐标;根据N个第一坐标计算热床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热床倾角,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热床倾角;获取待打印模型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大坐标范围和最小坐标范围;根据喷头的打印坐标范围、最小坐标范围和最大坐标范围计算待打印模型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最大打印倾角,以及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最大打印倾角;根据第一热床倾角和第一最大打印倾角计算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偏移量,根据第二热床倾角和第二最大打印倾角计算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偏移量;根据第一偏移量和第二偏移量校准喷头。本申请能够自动校准喷头,校准的精确度高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 |
50 |
一种增材制造风口装置 |
CN202510405606.1 |
2025-04-02 |
CN119910207A |
2025-05-02 |
孙永明; 邵乙迪; 周彬彬; 王红卫; 潘港元; 方前刚; 麦淑珍; 郭华; 刘嘉杰; 徐德伟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材制造风口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风口罐,多个风口罐竖直排列,多个风口罐的一侧外壁之间贴合有遮挡外板,遮挡外板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每个风口罐的外壁面横向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气体吸放组件,通过气体吸放组件将风口罐内部的气体从各个出气孔处高速喷射排出,且排出过程中通过联动组件还能够带动风口罐朝第一次转动的方向转动,各个出气孔在此次转动时能够始终朝向箱体的内部,且出气孔在喷射气体时始终保持转动的状态,出气孔能够将惰性气体喷射到箱体内部的各个角落处,保证了惰性气体在箱体中分布的均匀性。 |
51 |
一种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的铺层压实装置及方法 |
CN202510035717.8 |
2025-01-09 |
CN119910206A |
2025-05-02 |
李建伟; 秦中环; 韩维群; 毛慧敏; 李保永; 王志敏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的铺层压实装置及方法,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存在变形大、收缩率大、自重影响大等问题。本发明的铺层压实装置包括压板以及用于驱动压板远离或接触铺层的往复驱动组件,压板设于铺层的正上方;铺层压实装置具有第一压实模式时,铺层压实装置处于第一压实模式,压板朝向铺层的一面设有表面处理层,表面处理层与铺层中的粘结剂不沾粘或部分沾粘。本发明可用于粘结剂喷射增材制造的铺层压实。 |
52 |
粉料供给机构、增材制造装置及供料方法 |
CN202510213963.8 |
2025-02-26 |
CN119910205A |
2025-05-02 |
李改华; 陈立国; 赵德陈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粉料供给机构、增材制造装置及供料方法,该粉料供给机构中,料斗滑动设于底座,料斗具有盛料腔以及连通盛料腔的入料口和出料口,粉料能从入料口进入盛料腔并能从出料口流出;驱动组件设于底座,且输出端与料斗传动连接,以驱动料斗移动,并在成型平台上留下条状粉堆;出料口位于成型平台的上方,且出料口与成型平台的距离为H1,粉堆的高度为H2,H1≥H2。上述设置节省粉料,且不会出现熔不透的情况,有利于保证打印件的质量。 |
53 |
一种连续送粉感应式加热金属增材制造装置 |
CN202510187765.9 |
2025-02-20 |
CN119910203A |
2025-05-02 |
张涛; 陈奕蓓; 刘思远; 李文娜; 余旺旺; 陈勇 |
本发明涉及粉料增材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送粉感应式加热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延垂直方向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一侧壁上传动连接有预热打印机构。本发明通过控制转动轴带动螺旋推送叶片将金属粉料进行推送,当金属粉料通过感应线圈时,基于电磁感应和涡流效应的原理,且感应线圈加热最快的区域通常位于靠近线圈的内表面,使得金属粉料能够快速的完成融化,且金属粉末不会产生飞溅污染,并且通过控制螺旋推送叶片正反向转动能够将加热腔内部的金属粉料和金属熔渣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组回料口进行回收,在提高了增材制造设备的使用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原料回收效果。 |
54 |
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GW63K镁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合金产品 |
CN202510168682.5 |
2025-02-17 |
CN119910200A |
2025-05-02 |
李家民; 侯娟; 黄蒙; 伍登骏; 杨义; 莫宁; 唐伟能; 时云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金属过渡电弧增材制造GW63K镁合金的热处理方法及合金产品。将制备的GW63K镁合金样品切割并清洗后放入热处理炉保温;保温结束,将GW63K镁合金取出并水冷淬火;淬火后的GW63K镁合金放入低温热处理炉进行低温长时保温;本发明采用水冷的冷却方式、高温短时固溶以及低温长时时效相结合,使得晶界共晶相有效固溶、β’纳米强化相大量析出,有效改善了GW63K镁合金组织,所得材料在满足塑性、硬度的同时,强度大大提高;解决了3D打印稀土镁合金强度差的问题,有效发挥了固溶强化和时效强化的作用,提高GW63K镁合金的拉伸强度。 |
55 |
增材制造Z向连续增强智能结构调控系统及制造方法 |
CN202510181078.6 |
2025-02-19 |
CN119910199A |
2025-05-02 |
杨浩秦; 单忠德; 闫丹丹; 顾启众 |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增材制造Z向连续增强智能调控系统与制造方法。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对零部件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旨在通过创新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方法,解决粉末床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力学性能低的问题,从而为高性能零部件的制造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增材制造Z向连续增强智能调控系统与制造方法,包括设计与规划模块,锁紧机构设计模块,增材制造模块,分层打印模块,信号反馈与调控系统设置模块,后处理与检测模块等。本发明解决粉末床增材制造过程中层间力学性能低的问题,从而为高性能零部件的制造提供更可靠、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
56 |
激光能量平衡法降低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铝合金试件应力及开裂的方法 |
CN202510100121.1 |
2025-01-22 |
CN119910198A |
2025-05-02 |
齐世文; 顾冬冬; 张晗; 王杰; 李林轩; 邢金明 |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能量平衡法降低激光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铝合金试件应力开裂的方法,针对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成形高强度铝合金复杂构件易因应力集中而导致变形开裂的难题,面向微量稀土元素改性铝合金体系,通过等密度约束降低激光能量,特别是激光功率和激光扫描速度的协同降低,确保粉末充分熔化润湿铺展的同时,通过降低熔池温度及温度梯度以降低参与应力并抑制原位热处理引发的一次析出相析出数量来降低原始沉积态试件内应力,同时辅以中温短时后处理去应力过程,实现激光增材制造高强铝合金试件应力开裂现象的有效抑制。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铝合金复杂构件应力集中开裂的难题,扩宽了激光增材制造成形高强铝制件的应用范围。 |
57 |
食品工业中的构件的增材制造 |
CN202411510968.9 |
2024-10-28 |
CN119910195A |
2025-05-02 |
安德列亚斯·纽伯; 弗洛里恩·辛德勒; 雅各布·威默尔 |
一种用于借助增材制造装置增材制造构件、尤其是用于与食品一起使用的构件的方法和系统,该增材制造装置具有制造部段和射束熔化系统,其中,该方法具有:在增材制造装置的制造部段中制造由粉末材料构成的加工层,该粉末材料优选是金属粉末;借助射束熔化系统照射加工层,由此粉末材料在加工层中局部熔化,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射束熔化系统如此移离并照射加工层,使得使用阴影工艺参数来构成待增材制造的构件的至少一个阴影区域并且使用轮廓工艺参数来构成待增材制造的构件的至少一个轮廓区域;其中,在至少一个轮廓区域中产生多条并置的轮廓线和/或至少一个轮廓区域至少部分地被多次照射。 |
58 |
一种3D打印用球形钨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 |
CN202510283155.9 |
2025-03-11 |
CN119910189A |
2025-05-02 |
叶楠; 毛杰; 文小强; 唐建成; 宋禹霆; 张帆; 杨树忠 |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用球形钨合金粉末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混合细颗粒钨粉和氧化钨粉作为复合钨源,利用氧化钨氢还原过程中的挥发—沉积特性,对喷雾干燥前驱体团粒进行湿氢还原并达到辅助烧结目的。还原后的钨合金中间体粉末继承喷雾干燥球形形貌,内聚强度显著提升,同时颗粒内部保持疏松多孔结构,不但能够有效保障等离子球化送粉过程的稳定性,在等离子体炬中更易吸收和传递热量,实际生产中可降低能耗,获得更高的球化效率和球形率。 |
59 |
空天飞行器快速响应功能复合铸型成形方法与装置 |
CN202510178070.4 |
2025-02-18 |
CN119910150A |
2025-05-02 |
杨浩秦; 施建培; 单忠德; 闫丹丹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天飞行器快速响应功能复合铸型成形方法与装置,属于砂型3D打印技术与一体化压铸技术交叉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数控加工中心或砂型3D打印设备制造多材料复合芯模,然后将切削或打印的砂型/芯在芯模底座上坎合组装,通过合模锁紧机构驱动伺服舱金属模具与砂型芯模配合,形成整套压铸模具。其次,高温熔炼轻质合金(镁、铝、钛等),通过控制活塞杆的运动速度间接控制高温金属液充型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在压力下结晶凝固而获得高质量铸件。创新提出的“金属型+砂型”组合式压铸模具可以快速实现模具温度动态热平衡。本发明的空天飞行器快速响应功能复合铸型成形方法与装置,推动轻质高强合金铸造工艺创新绿色发展。 |
60 |
一种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能力的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510114279.4 |
2025-01-24 |
CN119909227A |
2025-05-02 |
高莉; 徐宏宇; 赵英虎; 张涛涛; 张光宇; 罗雅元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能力的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骨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水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可以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输,利于细胞渗透和增殖,从而促进新组织的形成,为骨骼生长成多孔材料提供空间;提供的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凝胶涂层与3D打印钛合金间通过氨基和羟基间的氢键连接,结构紧凑,结合稳定性高;制备的水凝胶热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拉伸性、抗氧化性、抗菌性能和溶血性能,同时溶胀性小,降解性能优异,无细胞毒性,使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不会受身体温度的影响,适于骨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