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附加制造技术 / 附加制造,即三维[3D]物品制造,通过附加沉积,附加凝聚或附加分层,如3D打印,立体照片或选择性激光烧结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双线圈微纳米软磁硬磁颗粒复合磁控增强3D打印装置与方法 CN202510243777.9 2025-03-03 CN119928268A 2025-05-06 李振坤; 孙旭东; 朱泽凯; 余佳骏; 张诗挽; 董珈皓; 刘文博
发明涉及一种双线圈微纳米软磁硬磁颗粒复合磁控增强3D打印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磁性复合耗材、驱动轮、脉冲充磁线圈、恒场充磁线圈、陶瓷加热环、喷嘴及热床。本发明采用创新的双阶段协同调控策略,即固态预充磁与熔融恒场定向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软磁颗粒与硬磁钕颗粒的不同磁性特性进行精确控制。在打印过程中,通过调控脉冲充磁线圈和恒场充磁线圈的磁场强度,实现软磁和硬磁颗粒的定向排列,进而带动纤维增强材料的高效排列。此举显著提升了打印结构在颗粒排列方向上的学性能。本发明通过精确匹配动态磁场强度与热床温度,确保磁性复合材料在输送、挤出等全流程中实现高精度排列,从而打印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复杂零件。
22 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CN202510130365.4 2017-05-31 CN119928261A 2025-05-06 查德·A·米尔金; 大卫·A·沃克; 詹姆斯·L·赫德里克三世
发明涉及用于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和设备。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和设备包括去湿相和聚合液体,所述去湿相与所述聚合液体不混溶且可用于形成三维物体,其中所述方法不需要盲区。另外,方法和设备使用光学透明的冷却设备来减轻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热,并使用移动相来提供剪切界面以减小界面粘着
23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化养护调控装置及方法 CN202510221831.X 2025-02-27 CN119928053A 2025-05-06 李奇岩; 吴昱骁; 于雪莹; 潘俊铮
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混凝土化养护调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养护箱、3D打印装置、碳化养护装置和控制系统,3D打印装置活动安装于养护箱内,所述养护箱底部设有用于调整养护箱内湿度的湿度调节装置和用于调整养护箱内温度的温控装置;碳化养护装置包括用于盛放CO2的气瓶和喷雾装置,喷雾装置通过输气管与气瓶连接,喷雾装置与3D打印装置固定连接,进行3D打印时,喷雾装置随3D打印装置移动并向混凝土层间喷洒CO2。本发明通过碳化养护装置直接将CO2引入正在打印的混凝土层间,促进层间碳化反应,保证碳化反应深度,使每一层打印的混凝土能够快速提高强度和稳定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24 一种3D打印工装夹具 CN202411891249.6 2024-12-20 CN119927820A 2025-05-06 沈杰; 刘永康; 翁益青; 朱胜
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工装夹具,其技术方案包括:括连接壳体,连接壳体内部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夹持壳体,夹持壳体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持壳体相对一侧的连接壳体内活动安装有立杆,连接壳体顶部夹持安装有转接壳体;连接壳体顶部固定安装有转接架,转接架顶部两侧分别夹持安装有转接壳体连接壳体以及连接壳体上固定安装的转接架、转接壳体和夹持壳体均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本发明通过全面采用3D打印技术,不仅在设计和制造上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效率,而且在成本控制和环境影响上也展现出明显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制造工装夹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25 一种增材制造双向铺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11468957.4 2023-11-06 CN119927249A 2025-05-06 李淑丽; 樊俊威; 张富强; 韩春雨; 代鹏伟; 杨小虎; 薛广军; 王彬
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铺粉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双向铺粉装置,包括工作舱,所述工作舱的内顶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所述工作舱的中部设置有铺粉器。该一种增材制造双向铺粉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由传动机构、降尘机构和收集机构组成;当铺粉器在铺设金属粉的过程中,铺粉器的移动会带着降尘筒与活动杆同步平移,使活动杆上的导轮沿着波纹槽的轨迹移动,此时活动杆带着活塞环在集气仓的内部往复移动并产出抽气的效果,使铺粉过程中工作舱内漂浮的微小金属粉被抽进收集管的内部,避免漂浮的金属粉尘对激光的照射造成干涉,有效提升激光打印效果以及增材制造质量
26 一种激光3D打印机用腔体盒 CN202411936392.2 2024-12-26 CN119927242A 2025-05-06 桂鹏; 吴文双; 桂鑫; 丁杉; 赵薇; 吕非; 肖猛; 王振
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3D打印机用腔体盒,包括:打印机本体、成型平台、侧挡机构、流动净化部、吸动装置和吸附机构;所述成型平台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内,所述侧挡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侧挡机构处在所述成型平台的周围,所述流动净化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和所述侧挡机构上,所述吸动装置安装在所述侧挡机构上,所述吸附机构安装在所述侧挡机构的顶部,采用抽吸两用、内治外排的方式,加以物理阻隔,能够在打印过程中有效且持续地控制金属粉末的含量,避免其严重弥漫在打印机本体内,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干扰激光头、阻塞打印机本体的缝隙等一系列恶劣影响,进而在保证优异打印效果的同时确保安全性能。
27 一种金属3D打印机成型模具取出装置 CN202411898173.X 2024-12-23 CN119927240A 2025-05-06 魏瑾; 刘双宇; 刘元兵; 杨茜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机成型模具取出装置,包括打印机本体;安装部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打印机本体内部下方的导向组件、设于所述导向组件内部的限位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导向组件一侧的弹出组件;触发部件,其包括设于所述打印机本体内部上方的联动组件、设于所述导向组件内部且与联动组件相连接的活动组件;通过导向组件以及限位组件的配合,使得支撑板可以稳定的安装在打印机本体的内部,使得在打印的过程中,支撑板只能在导向组件内部移动再通过联动组件与活动组件之间的配合,在打印完成之后通过联动组件、活动组件以及弹出组件之间的配合,使得支撑板可以移动出打印机本体,方便工人取出。
28 一种高熵合金纳米点阵修饰的金属镜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510208813.8 2025-02-25 CN119927235A 2025-05-06 徐龙; 陈辉; 陈超; 丁红瑜; 关杰仁; 汪瑞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纳米点阵修饰的金属镜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取高熵合金粉末材料通过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高熵合金体材料,通过热处理调控材料显微组织结构,将热处理后的高熵合金块体进行超精密切削加工即得精密光学镜面化表面质量的金属镜面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不仅可实现具有镜面化表面质量的高熵合金加工,还能利用热处理工艺实现对纳米点阵结构的精准控制,为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的增强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具有广泛的光学、电学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9 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高比重钨合金并细化柱状晶的工艺 CN202411933307.7 2024-12-26 CN119927232A 2025-05-06 戴冬华; 陈涛; 张晗; 汪亮; 顾冬冬
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粉末床熔融成形高比重钨合金并细化柱状晶的工艺,采用激光粉末床沿着堆积方向逐层熔融复合粉末层,以获得高比重钨合金成形构件;复合粉末层采用高比重钨复合粉末制成;在逐层熔融复合粉末层的过程中,采用高能量激光密度与低能量激光密度协同调控复合粉末层的熔化程度,使得部分熔化层与完全熔化层沿着堆积方向周期性出现,以制成柱状晶细化的高比重钨合金。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部分熔化层中的W颗粒来抑制完全熔化层中的取向较强的柱状晶生长,进而从工艺度来细化柱状晶,进一步减少W合金的裂纹沿着取向较强的柱状晶的晶界扩展,为抑制W合金裂纹提供新思路。
30 一种3D打印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110614.3 2025-01-23 CN119925310A 2025-05-06 王建伟; 王尚; 姚玲; 周建军; 袁灵; 何琪峰
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明胶溶液与甲基丙烯酸酐混合,透析冷冻干燥,获得甲基丙烯酸化明胶;(2)将药物溶液与甲基丙烯酸化明胶混合,3D打印成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给药方式,微针贴片针尖具有较强穿刺,同时可以有效减少穿刺时的痛感,并提高药物传递的精准性。
31 一种基于3D打印导板的腰椎置钉导航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2510104190.X 2025-01-23 CN119924980A 2025-05-06 尚琦松; 郑俊儒; 何英; 韩鹏远; 王兴; 王晓楠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导板的腰椎置钉导航定位系统及方法,涉及医疗手术导航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腰椎图像;对腰椎图像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椎体识别模型;将预处理后的腰椎图像输入至椎体识别模型进行椎体识别,确定腰椎图像中每个椎体的类别以及形状;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与腰椎图像中各个类别的椎体的形状对应的3D打印导板;获取手术过程中3D打印导板图像;对3D打印导板图像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导孔识别模型;将预处理后的3D打印导板图像输入至导孔识别模型进行导孔识别,确定3D打印导板上的各个导孔的位置;根据3D打印导板中的各个导孔的位置,进行腰椎置钉手术的导航定位。
32 一种金属增材制造过程变形开裂原位监测的装置与方法 CN202510143781.8 2025-02-10 CN119588968B 2025-05-06 王迪; 李扬; 刘林青; 王天宇; 杨永强
33 一种LCD屏为光源的陶瓷光固化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 CN202211566996.3 2022-12-07 CN118144063B 2025-05-06 卢秉恒; 黄娜; 刘荣臻; 马睿佳; 张永超
34 改性铅磷灰石的制造方法、设备和系统 CN202311089328.0 2023-08-28 CN117020228B 2025-05-06 请求不公布姓名
35 一种激光熔化沉积过程粉末收集装置及方法 CN202210873857.9 2022-07-22 CN115156558B 2025-05-06 王磊磊; 黎一帆; 章宇盟; 占小红
36 一种复杂三维模型整体变形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2210360690.6 2022-04-07 CN114723916B 2025-05-06 沈炜; 丁颖; 周强
37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结构原位修补3D打印方法 CN202210129550.8 2022-02-11 CN114463317B 2025-05-06 乔菁; 张岩; 周德开; 李隆球; 张广玉; 田回春
38 用于制造夹层构件的方法、用于夹层构件的芯以及夹层构件 CN201810940760.9 2018-08-17 CN109397713B 2025-05-06 福尔克尔·罗布雷希特; 吉勒斯·德布里
39 用于增材构造过程的优化的过程变量值和控制数据的生成 CN202380068782.X 2023-09-28 CN119923301A 2025-05-02 P·霍尔费尔德-施瓦尔贝
发明描述了用于生成生产品(2,2',2”)的增材构造过程的优化的过程变量值(PGO)的方法和装置(60)。为此目的,提供生产品(2,2',2”)的要求数据(AD)。然后执行优化方法,以便在考虑要求数据(AD)的情况下确定优化的过程变量值(PGO),其中使用基于KI的优化单元(NN,NPS,NSV,NNW,KNSP,KNWS)来确定用于生产品(2,2',2”)的至少一个区域的至少一个优化的扫描方向分布(SSV)来作为优化的过程变量值(PGO)。然后提供优化的过程变量值(PGO)。此外,还描述了用于生成控制数据(BSD,PSD)的方法和控制数据生成装置(54,54')、用于创建基于KI的优化单元(KNSP,KNWS)的方法、用于增材构造的生产装置(1)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设备(50)以及相应的生产装置(1)。
40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一体化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一体化PEM电解膜电极 CN202510115387.3 2025-01-24 CN119913542A 2025-05-02 王冰; 张军; 姚颖方; 邹志刚
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一体化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一体化PEM电解膜电极,涉及膜电极领域。一体化气体扩散电极包括一体成型的双极板、扩散层、金属催化层和合金催化层,双极板上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气体流道。其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连续激光进行双极板的增材制造并形成气体流道;利用连续激光进行扩散层的增材制造;利用超快激光进行金属催化层的增材制造;利用超快激光及气溶胶喷射工艺进行合金催化层的增材制造。一体化PEM电解水膜电极由质子交换膜与一体化气体扩散电极制成。本申请可在保证膜电极具有高性能的同时,还能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减少组件个数、膜电极体积和重量、简化配置。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