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式旋分离器前置净化器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17732.1 2010-04-19 CN102413941A 2012-04-11 K.B.巴布; J.梅特尼赫
式旋分离器前置净化器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成形的标准化和可重复使用的模块式旋风分离器组。提供模块式旋风分离器组作为供可能不同前置净化器应用的不同前置净化器系统重复使用而设计的部件,提供建造各组的标准化部件和降低制造成本。模块式旋风分离器组设计成选择性地可结合,以便为任何规定的前置净化器应用提供具有所需气流特征和颗粒物除去能的旋风分离器前置净化器系统。前置净化器系统包括外壳,该外壳加工成一定尺寸用于至少一个规定的前置净化器应用并适合于支承式容纳选择性地结合的模块式旋风分离器组以供应用。
22 气液分离管及组合可调式气液分离器 CN201110047056.9 2011-02-28 CN102198353A 2011-09-28 康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管,包括入口锥管、加速管段、旋流管、同轴旋流分离器、出口锥管及出口外套管;入口锥管的截面为圆锥形,气体由所述入口锥管进入后发生绝热膨胀,气体由所述入口锥管进入所述加速管段,速度增加达到超音速状态,同时形成低温低压气体;所述低温低压气体进入旋流管后,形成高速旋流场,从所述同轴旋流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液滴被甩向出口外套管内壁形成液膜。具有体积小、不需提供热源及化学剂、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连续使用的全新概念模式的新型气体气干燥设备,该装置不但可用于天然气的脱,还适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制药、精细化工等各种气干燥工艺过程。
23 用于从污染气体物流中脱除污染物的方法 CN200880021177.2 2008-05-15 CN101678259A 2010-03-24 H·C·哈姆里
一种用于从污染气体物流中脱除污染物例如、CO<sub>2</sub>和/或H<sub>2</sub>S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气体物流流动通过具有第一和第二导管段(11,12)和任选的另外的导管段(13-15)的导管(10),所述导管段各自包括以下部件:a)旋流体分离段(11A-15A),其中使气体物流形成涡流,使得污染物(11B-15B)流至分离段的外部区域,和纯化气体馏分(11C-15C)流至分离段的中心区域中;b)中心纯化气体出口管(11D-15D),用于排出纯化气体馏分;c)外部排出管(11E-15E),用于排出污染物;和d)文丘里管段(11F-15F),其中使气体物流加速和降低静态压;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二导管段(12)的中心纯化气体出口管(12D)连接至第一导管段(11)的文丘里管段(11F),从而使纯化气体馏分从第二导管段(12)流至第一导管段(11)中;将污染物吸收剂(18,贫MEG)注入第一导管段(11)的文丘里管段(11F)中;和使富含污染物和污染物吸收剂的流体馏分经过MEG循环导管(19)从第一导管段的外部排出管(11E)流至第二导管段(12)的文丘里管段(12F)中;和任选地,分别使富含污染物和污染物吸收剂的流体馏分经过另外的MEG循环导管(20、21和22)从第二、第三和第四导管段的外部排出管(12E-14E)流至第三、第四和第五导管段(13-15)的文丘里管段(13F-15F)中。
24 清洁和/或过滤设备 CN200780029576.9 2007-06-07 CN101500713A 2009-08-05 卢卡斯·霍恩
发明涉及一种设备和方法,用于将固体颗粒从流体且特别是气流中分离。该设备特别地与内燃机真空吸尘器相结合地使用。设备包括旋分离器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共轴的旋风分离器元件,内部和外部元件,与两级静电沉淀器结合。该设备允许有效地过滤流体,即使流动随时间变化。
25 收集器 CN200580034500.6 2005-05-24 CN101039755A 2007-09-19 李成华; 玄起卓; 孙永福; 曹亨周; 郑景善
一种旋收集器,包括具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第一进口(14)和用于排放空气的第一出口(14)的主旋风器(1)、连接到主旋风器(1)的二级旋风器(3)和在第一出口之上的流动引导装置(200)以用于防止从第一出口(14)排放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急转。
26 气旋集尘器 CN200580030956.5 2005-05-24 CN101018611A 2007-08-15 李成华; 玄起卓; 孙永福; 曹亨周; 郑景善
气旋集尘器包括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入口14的主体和在主体(12)内部的气旋器(1),气旋器具有用于从主体排出空气的出口(14),其中出口(14)包括具有通道的通道部分和在通道部分(142)下面的封闭部分,封闭部分是封闭的。
27 一种耦合侧向扫气的轴流式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11151819.3 2023-09-07 CN117138986A 2023-12-01 林文福; 叶南昌; 简添福; 冯文海; 林勉鹏; 黄孟
发明涉及一种耦合侧向扫气的轴流式分离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设备进均布口、设备出风均布口、分离管组结构、收尘室和扫气机构,设备进风均布口与分离管组结构的进风侧相连通,分离管组结构包括多列的分离管组组件,均布室位于分离管组结构内的相邻两列分离管组组件之间,均布室与相邻的两列分离管组组件的分离口处相连接,收尘室位于均布室出口下端,扫气机构两端的扫气管分别与收尘室侧壁吸风口端和设备出风均布口连接。本发明能够在适当的阻范围内,提高轴流式导叶旋管分离效率,在轴流式导叶和侧扫灰蜗壳共同作用下,提高固体颗粒分离效率和增强小粒径颗粒的分离效果,使设备的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28 一种旋分离单体、分离装置、分离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2310177397.0 2023-02-28 CN116273513A 2023-06-23 付春龙; 王松江; 李国智; 张振千; 崔凌云; 孔令胜
发明涉及一种旋分离单体、分离装置、分离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分离技术领域。所述分离筒体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一级排尘口,分离筒体下部还围设有下端开口的排尘锥,所有一级排尘口均位于排尘锥内,下排气管穿过排尘锥开口端并延伸至排尘锥外侧,下排气管和排尘锥开口端之间形成二级排尘下料口;排尘锥侧壁上开设有位于一级排尘口下方的二级排尘口,且二级排尘口、上排气缝和下排气缝的开缝方向均与一级排尘口的开缝方向相反。解决现有可切换的旋风分离器能耗高和多个并联的旋风分离单体分离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29 一种高效率的旋式粗粉分离器 CN202111046835.7 2021-09-07 CN113731808B 2022-12-27 曹昌海
发明涉及粉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旋式粗粉分离器,包括外锥体、进粉管、回粉管和内锥体。本发明通过设计隔板、滑杆、大挡板、小挡板、大气囊和小气囊,通过隔板将外锥体内部的上升气流隔开,并通过内锥体内部所被分离的煤粉粗颗粒堆积在大挡板和小挡板上,同时由堆积煤粉的重促使大挡板在滑杆上下滑并挤压大气囊,使得大气囊内部的气体被挤压进入小气囊并使小气囊体积膨胀,促使小气囊推动小挡板客服扭簧的作用并受铰链的连接围绕大挡板转动,使得内锥体的底部被打开将内锥体内部堆积的煤粉粗颗粒释放,避免了煤粉粗颗粒下落时被上升气流二次带入内锥体,同时也避免了煤粉粗颗粒下落时冲击上升气流中的细煤粉。
30 一种紧凑式气液旋流多级分离器 CN202111150474.0 2021-09-29 CN113953103B 2022-11-18 杨乐乐; 艾山; 王晶; 樊天慧; 陈超核; 王凯; 罗炼
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式气液旋流多级分离器,包括进液分离结构、主管分离结构和缓冲分离结构,进液分离结构与主管分离结构的中部连接,主管分离结构的上部与缓冲分离结构的顶部连通,主管分离结构的下部与缓冲分离结构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分离结构布置与传输管路结合,实现占用空间小;采用多级分离,分离效率高;在流动过程中实现气液分离,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大。
31 用于从空气和流体中分离颗粒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202210277867.6 2016-07-25 CN114711662A 2022-07-08 U·梅拉夫; I·比兰; S·珀尔-奥尔施万; S·布朗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涉及一种空气/流体过滤设备,包括初始配置在一个或多个平面部分中的材料片材、布置在所述片材上并配置成允许所述空气/流体流经所述片材的多个组织的空气/流体出口以及与所述片材连接的多个旋室,每个室包括旋风结构,所述旋风结构包括圆锥体或圆柱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圆锥体或圆柱体包括切向入口和连接到所述片材的所述旋风结构端部处的旋风出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切向开口与所述片材的相应进入空气/流体侧处于空气/流体连通,并且每个旋风出口连接到所述片材的相应出口。
32 长寿命空气过滤器 CN201880011554.8 2018-01-23 CN110325086B 2022-02-01 S·珀尔-奥尔施万; U·梅拉夫; S·布朗
本文公开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其包括壳体、多个旋元件阵列和多个单独的空气流路径。壳体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配置为设置或以其他方式暴露于第一空气流的上游侧,所述第二侧配置为设置或以其他方式暴露于第一空气流的下游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旋风元件阵列可以以平行或接近平行的排列方式在壳体内组织和/或由壳体支撑。进一步地,多个单独的空气流路径对应每个阵列寿命中的多个单独的旋风元件。
33 一种紧凑式气液旋流多级分离器 CN202111150474.0 2021-09-29 CN113953103A 2022-01-21 杨乐乐; 艾山; 王晶; 樊天慧; 陈超核; 王凯; 罗炼
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式气液旋流多级分离器,包括进液分离结构、主管分离结构和缓冲分离结构,进液分离结构与主管分离结构的中部连接,主管分离结构的上部与缓冲分离结构的顶部连通,主管分离结构的下部与缓冲分离结构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分离结构布置与传输管路结合,实现占用空间小;采用多级分离,分离效率高;在流动过程中实现气液分离,停留时间短,处理量大。
34 一种高效率的旋式粗粉分离器 CN202111046835.7 2021-09-07 CN113731808A 2021-12-03 曹昌海
发明涉及粉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旋式粗粉分离器,包括外锥体、进粉管、回粉管和内锥体。本发明通过设计隔板、滑杆、大挡板、小挡板、大气囊和小气囊,通过隔板将外锥体内部的上升气流隔开,并通过内锥体内部所被分离的煤粉粗颗粒堆积在大挡板和小挡板上,同时由堆积煤粉的重促使大挡板在滑杆上下滑并挤压大气囊,使得大气囊内部的气体被挤压进入小气囊并使小气囊体积膨胀,促使小气囊推动小挡板客服扭簧的作用并受铰链的连接围绕大挡板转动,使得内锥体的底部被打开将内锥体内部堆积的煤粉粗颗粒释放,避免了煤粉粗颗粒下落时被上升气流二次带入内锥体,同时也避免了煤粉粗颗粒下落时冲击上升气流中的细煤粉。
35 分离器以及具有旋风分离器的过滤装置 CN201510294649.3 2015-06-02 CN105268250B 2020-05-05 M.维贝林; A.格林; J.施密特
发明说明一种用于将液态的和/或固态的微粒从流体中分离出来的旋分离器,具有‑至少三个旋风腔,它们为了将微粒从流体中分离出来分别具有一拥有导向装置的腔管,其中导向装置用于将流体置于旋转之中且其中所述腔管为了排出通过所述旋转来分离出来的微粒而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微粒排出孔口,及‑至少一个微粒出口,它用于将从腔管中出来的微粒从旋风分离器中导出。为了改进这种旋风分离器,从而在旋转风分离器中可靠地避免微粒积聚,建议旋风腔中的至少一个旋风腔构造为反向旋转的旋风腔,其中这个反向旋转的旋风腔的导向装置用于将这个反向旋转的旋风腔的流体反向于所述非反向旋转的旋风腔的流体的旋转方向置于旋转之中。
36 过滤机构 CN201880023276.8 2018-04-06 CN110730683A 2020-01-24 J.施密特; K-D.鲁兰; M.考夫曼
一种过滤机构(1),带有:壳体板(4),该壳体板具有至少一个套管(5),该套管沿着垂直于所述壳体板(4)伸展的纵轴线(L)而伸展,其中,所述套管(5)被设计用于沿着所述套管(5)的内表面(13)引导流体(25),以便从流体(25)中分离出颗粒(24),并且其中,所述套管(5)具有用于排出所分离的颗粒(24)的排出窗口(9);和与所述壳体板(4)相对置的浸入管板(6),该浸入管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流出洁净流体的浸入管(7),其中,所述浸入管沿着所述纵轴线(L)伸展并且同轴地伸入到所述套管(5)中;其中,所述浸入管(7)具有沿着所述浸入管(7)的外周缘(U)环绕的密封和定中区段(10),该密封和定中区段被设计用于形成平行于所述纵轴线(L)伸展的用于与所述套管(5)的内表面(13)径向密封的密封面(12),并且该密封和定中区段沿着所述浸入管(7)的外周缘(U)伸展,使得所述浸入管(7)与所述套管(5)同轴地对准;并且其中,所述密封和定中区段(10)的径向的和/或轴向的延展距离(r1、a1)在所述排出窗口(9)的区域(32)中在预定的区域(39)内减小。
37 一种旋分离器 CN201910978409.3 2019-10-15 CN110681502A 2020-01-14 李元; 尹恒; 丁宁; 袁献忠; 李祎璞; 刘伟; 范玲; 王永明; 王训锋
发明公开一种旋分离器,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壳体以及竖向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的第一导流组件和罩体,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排渣口,第一导流组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导流组件的出气口朝下,第一导流组件的进气口朝上并延伸至贯通第一壳体上端,第一导流组件用于使进入其内部的气流同向螺旋旋转向下流动并经其出气口排出至第一壳体内,罩体设置在第一导流组件出气口的下方,且罩体的罩口朝下,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气口,第一壳体的出气口内延至经罩体的罩口伸入罩体内,且第一壳体的出气口与罩体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所述旋风分离器实现了气体杂质的多次分离,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38 一种旋分离器 CN201610272690.5 2016-04-27 CN105772235A 2016-07-20 冯健美; 畅云峰; 刘碧媛; 夏宗飞; 祁政
发明提供一种旋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分离器内筒和分离器外筒,所述分离器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回流通道;所述分离器内筒底部依次设有同轴紧密连接的旋流子和二级旋风发生器;所述分离器内筒不同高度设有周向均匀布置的回流槽,所述旋风分离器底部设有排液(灰)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旋流子、回流通道和二级旋风发生器强制气流进行两级旋风分离,可有效提高气流中杂质的分离效率。
39 分离器 CN201310757000.1 2013-10-15 CN103721868B 2016-05-04 M·维贝林
发明涉及用于从气流中分离出液态和/或固态颗粒的旋分离器,具有-多个单旋流器,所述单旋流器为了从气流中分离出颗粒分别具有一带有引导装置的室管,其中所述引导装置构造用于使得气流进入旋转,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纵轴线垂直布置的颗粒排出口,用于从旋风分离器排出所述分离出的颗粒,其中所述分离出的颗粒的至少一个排出方向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纵轴线垂直地并且朝向颗粒排出口实现,其特征在于,如此布置至少四个所述单旋流器,使得所述四个单旋流器的相互间以最小间距相邻的单旋流器的连线形成菱形、尤其是基本上或者精确形成正方形,其中所述菱形的侧面分别相对于所述分离出的颗粒的排出方向以大约45度的度布置。
40 一种用于产生纳米气泡的设备 CN201380004380.X 2013-11-26 CN104394970A 2015-03-04 倪来发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产生纳米气泡的设备,该设备与流体分配配件一起使用。所述设备包括纵轴,该纵轴具有第一端部、本体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适于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均包括锥形引导件,其中所述本体包括圆周地布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圆周表面上的翼型状突出构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