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纤维类 / 原纤化 /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

阅读:617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聚酰亚胺 纤维 原纤化 处理方法,属造纸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是指将短切后的聚酰亚胺纤维、 蛋白质 微 纳米粉体 和 碳 酸 钙 粉末进行共混形成混合物,经共混后的混合物置于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向磨解后的混合物加入NaOH溶液分离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再加入HCl溶液分离碳酸钙粉末得到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过程中,聚酰亚胺纤维、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摩擦产生静电将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 吸附 到聚酰亚胺纤维上,从而使得聚酰亚胺纤维被分隔开,减少了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装置中成团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碎化处理的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下面是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包括在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工艺中的聚酰亚胺纤维短切、聚酰亚胺纤维磨解处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处理是指向短切后的直径为10μm-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磨解的装置中添加粒径为5μm-20μm粉末和0.1μm-5μm蛋白质纳米粉体加入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处理90-120min,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蛋白质微纳米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
其中,向聚酰亚胺纤维中添加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聚酰亚胺纤维                        5%-30%
蛋白质微纳米粉体                    40%-50%
碳酸钙粉末                          3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为羊毛粉体或蚕丝粉体。

说明书全文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属于造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聚酰亚胺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耐低温、绝缘、耐化、耐紫外、耐辐射、化学性质稳定、高强度、高韧、高模量、抗蠕变能强、摩擦性能优良、无毒、吸性好、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因此聚酰亚胺纤维在环保、航空航天、特种及高温隔热、机械、电器、化工、微电子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其作为特种纸张的材料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聚酰亚胺纤维应用于造纸的过程中需要将聚酰亚胺纤维处理成长度为1-2mm的超短聚酰亚胺纤维的形式,但是目前常规将聚酰亚胺纤维制备成长度为1-2mm的超短聚酰亚胺纤维仍然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公定回潮率低,常规温湿度条件下,导电率低,聚酰亚胺纤维之间互相摩擦容易产生静电,聚酰亚胺纤维之间容易相互缠结抱合成团,且聚酰亚胺纤维韧性极强,聚酰亚胺纤维难以被磨断,故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的过程中抱合成团的体积越来越大,最终影响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处理,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磨解处理才能使得聚酰亚胺纤维成团体积慢慢减小至磨解成长度为1-2mm的超短聚酰亚胺纤维。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7675288A,公布日2018年2月9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聚酰亚胺超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利用聚酰亚胺纤维制备过程中,聚酰亚胺纤维没有完全亚胺化的状态下,更容易采用物理机械方法实现纤维的分散和超短化的特性,然后通过高温处理实现其完全的亚胺化,并最终再次通过机械粉碎研磨和分筛的方法,获得聚酰亚胺超短纤维。其不足之处在于此过程中,聚酰亚胺纤维需要经过八步物理化学处理形成聚酰亚胺超短纤维,操作复杂,效率较低,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4]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包括在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工艺中的聚酰亚胺纤维短切、聚酰亚胺纤维磨解处理,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处理是指向短切后的直径为10μm-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磨解的装置中添加粒径为5μm-20μm粉末和0.1μm-5μm蛋白质纳米粉体加入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处理90-120min,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蛋白质微纳米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
[0005] 其中,向聚酰亚胺纤维中添加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0006] 聚酰亚胺纤维                      5%-30%
[0007] 蛋白质微纳米粉体                  40%-50%
[0008] 碳酸钙粉末                        30%-45%
[0009] 所述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为羊毛粉体或蚕丝粉体。
[0010]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是在不改变常规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工艺的前提下向聚酰亚胺纤维中添加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进行共混,从而使得添加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伴随着聚酰亚胺纤维一起置于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处理。由于聚酰亚胺纤维公定回潮率低,常规温湿度条件下,导电率低,常规方式进行磨解,聚酰亚胺纤维与聚酰亚胺纤维之间产生静电,从而使得聚酰亚胺纤维之间抱合成团,减少了磨解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磨解的时间,降低了磨解效率。当向聚酰亚胺纤维中加入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聚酰亚胺纤维与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碳酸钙粉末之间互相摩擦产生静电,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相对于聚酰亚胺纤维体积小、质量轻,聚酰亚胺纤维表面会吸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聚酰亚胺纤维之间由于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的存在而被分隔开,聚酰亚胺纤维之间被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填充。
[0011] 将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混合体进行磨解,聚酰亚胺纤维之间相互缠结抱合成团的概率减小,且相同时间内聚酰亚胺纤维之间相互缠结抱合成团的体积小,从而导致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所需时间缩短,克服了聚酰亚胺纤维因静电而缠结成团的问题,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效率。
[0012] 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相对于碳酸钙粉末的粒径较小,当聚酰亚胺纤维被磨解的时候,碳酸钙粉末优先与聚酰亚胺纤维进行磨解,随后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填充于碳酸钙粉末的空隙之间,与聚酰亚胺纤维进行磨解,从而使得间接使得聚酰亚胺纤维通过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完全与磨解装置的相互接触,与常规聚酰亚胺纤维磨解的工艺相比,增大了聚酰亚胺纤维与磨解装置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了聚酰亚胺纤维被磨解概率,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原纤化效率。
[0013] 同时由于碳酸钙粉末硬度较大,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的硬度较小,且当碳酸钙粉体含量比例为30%-49%,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含量比例为40%-50%时,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的时候既存在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的硬质磨解也存在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与聚酰亚胺纤维的软质磨解,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的硬质磨解使得聚酰亚胺纤维破裂程度较大,然后通过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与聚酰亚胺纤维的软质磨解使得聚酰亚胺纤维破裂处得到程度较小的磨解,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与碳酸钙粉末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聚酰亚胺纤维在磨解的过程中实现原纤化,有效的防止了碳酸钙粉末硬质磨解使得聚酰亚胺纤维直接从纤维跳过原纤化直接到达粉体的状态,也克服了蛋白质微纳米粉体的软质磨解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0014] 因此,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添加粒径小硬度小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粒径大硬度大的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进行伴磨,减少了聚酰亚胺纤维因静电而导致聚酰亚胺纤维成团的体积大小和成团的概率,避免了聚酰亚胺纤维被完全磨解至粉体状态,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的效率,减小了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聚酰亚胺纤维原样的电镜图。
[0016] 图2为实施例12原纤化后聚酰亚胺纤维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 一种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处理方法,包括在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工艺中的聚酰亚胺纤维短切、聚酰亚胺纤维磨解处理,所述的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处理是指向短切后的直径为10μm-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磨解装置中添加粒径为5μm-20μm碳酸钙粉末和0.1μm-5μm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加入磨解装置中进行磨解处理90-120min,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蛋白质微纳米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
[0019] 其中,向聚酰亚胺纤维中添加的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
[0020] 聚酰亚胺纤维                       5%-30%
[0021] 蛋白质微纳米粉体                   40%-50%
[0022] 碳酸钙粉末                         30%-45%
[0023] 蛋白质微纳米粉体为羊毛粉体或蚕丝粉体。
[0024] 添加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与聚酰亚胺纤维进行伴磨,然后进行磨解,减少了聚酰亚胺纤维因静电而导致聚酰亚胺纤维成团的体积大小和成团的概率,提高了聚酰亚胺纤维碎化处理的效率,减小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磨解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5] 具体实施例
[0026] 实施例1
[0027]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5μm碳酸钙粉末和0.1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9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磨盘机采用的是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68434C,公布日2006年8月9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用于加工有机纳米粉末的磨盘”中所介绍的磨盘。
[0028] 实施例2
[0029]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10μm碳酸钙粉末和0.1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9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30] 实施例3
[0031]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0.1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9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32] 实施例4
[0033]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3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9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34] 实施例5
[0035]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9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36] 实施例6
[0037]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05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38] 实施例7
[0039]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5%:50%:45%,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40] 实施例8
[0041]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15%:45%:4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42] 实施例9
[0043]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30%:40%:3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44] 实施例10
[0045]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4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30%:40%:3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46] 实施例11
[0047]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25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30%:40%:3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48] 实施例12
[0049]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1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羊毛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羊毛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30%:40%:3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羊毛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羊毛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并采用Nova NanoSEM 450拍电镜照片如图2。图1和图2的电镜照片对比图可看出聚酰亚胺纤维被原纤化,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50] 实施例13
[0051] 将短切后的直径为10μm长度为6000μm的聚酰亚胺纤维、粒径为20μm碳酸钙粉末和5μm蚕丝粉体同时加入磨盘机中进行磨解处理120min,聚酰亚胺纤维:蚕丝粉体:碳酸钙粉末质量比为30%:40%:30%,再向磨解后的聚酰亚胺纤维、碳酸钙粉末以及蚕丝粉体中添加浓度为0.01%的NaOH溶液对蚕丝粉体进行溶解,并在过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并烘干得到聚酰亚胺纤维和碳酸钙粉末,向获得的聚酰亚胺纤维与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中添加浓度为
0.03%的HCl对碳酸钙粉末进行溶解,并在漏斗中分离出聚酰亚胺纤维并烘干获得原纤化的聚酰亚胺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中观察测试所得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长度结果见表1,本实施例中的磨盘机与实施例1中一样。
[0052] 由表1可知,混合物中聚酰亚胺纤维所占比例越小、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所占比例越高、蛋白质微纳米粉体和碳酸钙粉末粒径越大,聚酰亚胺纤维越细,磨碎时间越长对聚酰亚胺纤维的原纤化处理效率越高,蚕丝粉体和羊毛分体对聚酰亚胺纤维原纤化效率影响不大。
[0053] 表1原纤化处理后聚酰亚胺纤维长度对照表
[0054]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