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面料 / 起绒织物 / 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

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

阅读:656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在织机上编织 起绒织物 的方法,其中,地 经纱 (3-8)相对于 纬纱 (1)、(2)的连续 位置 根据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延伸的地组织重复来确定,并且其中,形成绒束,使得获得具有纬纱(1)、(2)和绒束的至少一个起绒织物,纬纱(1)、(2)在至少两个高度(Ⅰ)、(Ⅱ)、(Ⅲ)处组合,绒束朝向不位于绒头侧的纬纱(2)弯曲,其中,在每个地组织重复中,获得绒毛腿的至少两个不同取向(ⅰ)、(ⅱ)、(ⅲ),和/或,获得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绒头 密度 。,下面是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中,在连续的引纬周期中,纬纱(1)、(2)被引入已设置在织机的筘齿中的多个地经纱(3-8)之间,使得编织成至少一个底布,其中,第一纬纱(1)在位于织物绒头侧的第一高度(Ⅰ)处组合,第二纬纱(2)在位于相对于第一高度(Ⅰ)的后侧的高度(Ⅱ)、(Ⅲ)处组合,并且其中,起绒经纱(9)在相应的第二纬纱(2)上形成绒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经纱(3-8)相对于纬纱(1)、(2)的连续位置是根据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延伸的地组织重复来确定的;至少一个纬纱(1)、(2)的组被组合到同一筘齿或相邻筘齿的一对接结经纱(3-6)之间、所述接结经纱(3-6)间的第一(a)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开口中,其中,至少一个绒束(P1)形成在每一组的至少一个第二纬纱(2)上,其中,下列情况应用于每个绒束:
A1=第一交叉点(a)和绒束之间的第一纬纱(1)的数量,
A2=第一交叉点(a)和绒束之间的第二纬纱(2)的数量,
B1=绒束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第一纬纱(1)的数量,
B2=绒束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第二纬纱(2)的数量,
其中,K1=第一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一纬纱的总数量,而K2=第一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总数量,
其中,K=K1-K2,并且其中,(A1)、(A2)、(B1)、(B2)的所述数量均可等于0;地经纱(3-8)相对于纬纱(1)、(2)的所述连续位置是以下述方式确定的: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生成绒束腿的第一(ⅰ)、第二(ⅱ)和第三取向(ⅲ)中的至少两个取向,其中,如果为每个组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纬纱和至少一个第二纬纱,则获得绒束腿的倾斜取向(ⅰ)、(ⅱ),其中ⅰ.第一取向(ⅰ)是倾斜取向,其通过如下获得:
-A1+B2大于A2+B1,或者
-如果K是奇数,B1=0而A1≠0;
ⅱ.第二取向(ⅱ)是不同朝向的倾斜取向,其通过如下获得:
-A1+B2小于A2+B1,或者
-如果K是奇数,A1=0而B1≠0;
ⅲ.第三取向(ⅲ)是大致垂直的取向,其在A1+B2等于A2+B1时获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1)、(2)在至少三个不同高度(Ⅰ)、(Ⅱ)、(Ⅲ)处组合到每个底布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筘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筘齿的地经纱(3-8)包括用于每个底布的至少一个接结经纱(3)、(4);
(5)、(6)和至少一个张紧经纱(7);(8);在于,每个底布中的所述开口形成在两个交叉的接结经纱(3)、(4);(5)、(6)之间;以及在于,每个底布中的第一(1)和第二纬纱(2)通过张紧经纱(7);(8)彼此隔开,使得第一(1)和第二纬纱(2)在不同高度(Ⅰ)、(Ⅱ)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筘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筘齿的地经纱(3-8)包括用于每个底布的第一(7);(8)和第二张紧经纱,使得第一纬纱(1)在相对于第一张紧经纱(7);(8)的绒头侧上组合,第二纬纱(2)的第一部分在第一(7);(8)和第二张紧纬纱之间组合,且第二张紧经纱(2)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张紧经纱的后侧上组合,从而使得第二纬纱(2)分布在两个不同高度(Ⅱ)、(Ⅲ)上。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双面编织方法,其中,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的形式同时编织两个底布,其中,起绒经纱(9)在上部底布的第二纬纱(2)和下部底布的第二纬纱(2)上交替地组合,并且其中,两个底布之间的起绒经纱(9)被切割从而获得具有绒束(P1)的两个起绒织物。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起绒经纱(10)、(11)的非绒头形成部分以延伸状态组合到底布中或两个底布之一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1)和第二纬纱(2)通过起绒经纱(10)、(11)的已经以延伸状态组合的非绒头形成部分彼此隔开,使得所述纬纱(1)、(2)在两个不同高度(Ⅰ)、(Ⅱ)处组合。
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绒经纱(9)根据1/2-V-组织形成绒头。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阿克明斯特织机上编织所述起绒织物。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形成第一和第二开口,其中,第二纬纱(2)在所述开口中组合,绒头以不同绒头密度形成在第二纬纱(2)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经纱(3-8)相对于纬纱(1)、(2)的位置以下述方式确定:组合到第一开口中的纬纱(1)、(2)的量大于组合到第二开口中的纬纱(1)、(2)的量,并且形成在第一开口的纬纱(1)、(2)上的绒头的绒头密度大于形成在第二开口的纬纱(1)、(2)上的绒头的绒头密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引纬周期期间,不通过织机的引纬装置引入任何纬纱,使得在第一开口中省略至少一个第一纬纱(1)。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具有第二纬纱(2),其上根据
1/2-V-组织形成绒头;第二开口具有第二纬纱(2),其上根据1/4-V-组织形成绒头。

说明书全文

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其中,在连续引纬周期中,纬纱被引入多个地经纱系统的地经纱之间,使得编织出底布(base fabric),其中,第一纬纱在位于织物的绒头侧的第一高度处组合,而第二纬纱在位于相对于第一高度的后侧的高度处组合,并且其中,起绒经纱在相应的第二纬纱上方形成绒束。

背景技术

[0002] 根据这种编织方法,在所编织的起绒织物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起绒纱线在织物的绒头侧制出图案或设计。其它已知的编织方法将变化引入绒头形成物的结构中,并使得可例如编织这样的织物:其中,具有割绒的区域与具有毛圈的区域相结合。
[0003] 然而,现代室内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少显著变化的起绒织物。具有较多清晰变化的起绒织物也可更易于与现代室内结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之目的是发展一种用于编织这种起绒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有可能以更清晰和精细的方式在起绒织物中产生额外的效果,而不需要使用额外的颜色变化,且不需要改变绒头形成物的结构。
[0005] 该目的通过提供一种在织机上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来实现,具有本说明书的第一段的特征,
[0006] 其中,地经纱相对于纬纱的连续位置是根据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延伸的地组织重复确定的,
[0007] 其中,具有至少一个纬纱的组在同一筘齿或者相邻筘齿的一对接结经纱(binding warp thread)之间、所述接结经纱间的第一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组合,其中,至少一个绒束(pile tuft)形成在每个组的至少一个第二纬纱上,其中,下列情况应用于每个绒束:
[0008] A1=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的第一纬纱的数量,
[0009] A2=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数量,
[0010] B1=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一纬纱的数量,
[0011] B2=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数量,
[0012] 其中,K1=第一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一纬纱的总数量,而K2=第一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总数量,其中,K=K1-K2,且其中,(A1)、(A2)、(B1)、(B2)的所述数量均可等于0,
[0013] 其中,所述位置以这样的方式确定: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生成绒束腿的第一(ⅰ)、第二(ⅱ)和第三取向(ⅲ)中的至少两个取向,如果为每个组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纬纱和至少一个第二纬纱,则获得绒束腿的倾斜取向(ⅰ)、(ⅱ),其中,
[0014] ⅰ.第一取向(ⅰ)是倾斜取向,其通过如下获得:
[0015] -A1+B2大于A2+B1,或者
[0016] -如果K是奇数,B1=0而A1≠0;
[0017] ⅱ.第二取向(ⅱ)是不同朝向的倾斜取向,其通过如下获得:
[0018] -A1+B2小于A2+B1,或者
[0019] -如果K是奇数,A1=0而B1≠0;
[0020] ⅲ.第三取向(ⅲ)是大致垂直的取向,其在A1+B2等于A2+B1时获得。
[0021] 明显的是,当确定上述第一和第二纬纱的数量时,不计位于交叉的接结经纱之间的相应开口外部的纬纱。因此,在各情况下,上述定义指的是组合到一对接结经纱之间的同一开口中的相应纬纱组中的第一和第二纬纱的数量。
[0022] 根据另一定义,还有,
[0023] 第一取向(ⅰ)是倾斜取向,其通过将比第二纬纱多的第一纬纱组合到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的开口中而不是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获得,和/或,通过将比第二纬纱少的第一纬纱组合到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不是绒束和第一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获得,
[0024] 第二取向(ⅱ)是不同朝向的倾斜取向,其通过将比第二纬纱少的第一纬纱组合到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的开口中而不是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获得,和/或,通过将比第二纬纱多的第一纬纱组合到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获得,以及[0025] 第三取向(ⅲ)是大致垂直的取向,其通过一方面不将纬纱组合到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以及另一方面不将纬纱组合到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开口中而获得,或者,通过将位于绒束两侧的相同数量的第一纬纱和位于绒束两侧的相同数量的第二纬纱组合到开口中而获得。
[0026] 在本申请中,表述“第一交叉点和绒束之间”的多个纬纱应理解成意味着位于接结经纱的交叉点与绒束最靠近所述交叉点的腿之间的纬纱的数量。
[0027] 类似地,在本申请中,表述“绒束和第二交叉点之间”的多个纬纱应理解成意味着位于绒束最靠近交叉点的腿与接结经纱的交叉点之间的纬纱的数量。
[0028]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计位于绒头腿之间的纬纱。在所述位置,这些纬纱根本不对绒毛腿的取向产生任何效应。
[0029] 然而,在本申请中提及“两个交叉点之间的纬纱的总数量”的地方,计所有纬纱,也包括位于绒头腿之间的纬纱。
[0030] 通过使用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的相对长的地组织重复,对于每个重复,有可能生成绒头腿的至少两个不同取向。由于取向差别或阴影效应,起绒织物获得期望的变化,与颜色变化和/或由绒头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变化相比,所述期望的变化更精细。
[0031]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优选地,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的重复被用于该地组织。在优选的方法中,该重复在至少12个引纬周期内、更优选地在至少16个引纬周期内延伸。
[0032] 在根据本发明的十分优选的方法中,用于地组织的重复被用在至少24个引纬周期内。更优选地,该重复在至少32个引纬周期内延伸。
[0033] 在特殊应用中,使用在经纱方向上沿织物的整个长度延伸的重复。
[0034] 这种长的地组织重复不能用在传统织机上,在传统织机中,地经纱通过凸轮盘机定位。通过这些机器,地组织重复通常局限于4个或6个引纬周期。需要较长的重复来在同一重复内生成绒毛腿的不同取向。为此,将对每个被驱动的地组织框架使用例如至少一个电子多臂机或者使用一个或若干伺服电机,和/或,将应用单独的控制来定位地经纱。
[0035] 这些比较长的地组织重复还使得有可能在同一重复内连续使用具有不同绒头密度的不同起绒组织。因此,1/2-V-组织和具有双倍绒头密度的1/4-V-组织可在同一地组织重复中彼此组合。由此获得的具有不同绒头密度的区域为起绒织物的外观提供额外的清晰变化,其中,此外,在具有不同绒头密度的区域之间的过渡边缘上产生阴影效应,这是因为具有最高绒头密度的区域的纱线会朝向具有最低绒头密度的区域倾斜,并且较低绒头密度的区域中的起绒纱线会比较高绒头密度的区域中的起绒纱线更早收缩(例如由于与供热一同发生的特定整理工艺)。
[0036] 例如,当冲洗和干燥或当对起绒织物的后部施加固定层(例如乳胶层)时,供给的热量会对较低绒头密度的区域具有不同效应。这些能够更自由地收缩,因为在这样的程度下,它们不会保持在相邻绒毛腿上。
[0037] 长的地组织重复还使得有可能在不同高度将纬纱组合到底布中。例如,通过在张紧的经纱上方和下方组合这些纬纱。还可将起绒经纱(埋头绒头)的非绒头形成部分以延伸状态组合到底布中,并通过将这些纬纱组合到所述组合的埋头绒头上方和下方而在不同高度处组合纬纱。
[0038] 在不同高度处组合的这些第一和第二纬纱有必要获得倾斜取向的绒头腿。通过将纬纱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高度上,还有可能获得较高绒头密度,这是因为不同高度的纬纱会开始移动,使得在最终的起绒织物中,它们会基本上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或者在任何情况下,与这些纬纱在同一高度处彼此邻近地组合到底布中的情况相比,在经纱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少。这使得较高绒头密度成为可能,因此,通过绒头密度的改变可更有效地强调变化。
[0039] 根据该方法,有可能例如生产起绒织物,其中,具有不同绒头取向的条状区域交替。在该情况下,用于不同绒头取向的组织被组合到单个的大的地组织重复中。可选择连续重复的图案,例如,该重复的图案在20至400个引纬周期内延伸,但是还可提供甚至更长的地组织重复(甚至在经纱方向上在起绒织物的整个长度内延伸),使得可自由地确定该重复内每个条状区域的宽度,并由此改变不同区域的带宽。
[0040]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地以下述方式实施:纬纱在至少三个不同高度处组合到每个底布中。
[0041] 例如,通过为每个底布提供多于一个的张紧经纱,可将纬纱分布在三个或更多个高度上。由于导致每个高度的纬纱朝向彼此移动直到它们在最终起绒织物中基本上位于其他高度的纬纱的上方或下方的上述效应,以及由于纬纱现在分布在三个或更多个高度上的事实,可获得甚至更高的绒头密度。
[0042] 还可将起绒经纱(埋头绒头)的非绒头形成部分以延伸状态组合到底布中,并通过将这些纬纱组合到该组合的埋头绒头的上方和下方而在不同高度组合纬纱。
[0043] 优选地,每个经纱系统的地经纱包括至少一个接结经纱和至少一个张紧经纱,所述开口形成在两个交叉的接结经纱之间,并且第一和第二纬纱通过该张紧经纱彼此隔开,使得它们在两个不同高度处组合。
[0044]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方法,每个经纱系统的地经纱包括第一和第二张紧经纱,使得第一纬纱在关于第一张紧经纱的绒头侧上组合,第二纬纱的第一部分在第一和第二张紧经纱之间组合,并且第二纬纱的第二部分在第二张紧经纱的后侧上组合,从而使得第二纬纱分布在两个不同高度上。
[0045] 在三个或更多个高度上组合纬纱的优点已在上面说明。
[0046] 根据本发明的十分优选的方法,使用了双面编织方法,其中,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的形式同时编织两个底布,其中,起绒经纱在上部底布的第二纬纱和下部底布的第二纬纱上交替地组合,并且其中,两个底布之间的起绒经纱都被切割以获得两个起绒织物。
[0047]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根据单件编织方法来使用,比如阿克斯明斯特织机等。
[0048]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将起绒经纱的非绒头形成部分以延伸状态组合到底布中或两个织物之一中。这使得可在根据预定编织图案的起绒织物中制出不同外观(由于它们的颜色、厚度、原材料等)的起绒经纱。
[0049] 在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方法中,第一和第二纬纱可通过起绒经纱的非绒头形成部分(已以延伸状态组合)彼此隔开,使得所述纬纱在两个不同高度处组合。
[0050] 在优选方法中,起绒经纱根据1/2-V-组织形成绒头。
[0051]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下述方式实施: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形成第一和第二开口,其中,绒头以不同绒头密度形成在第二纬纱上。
[0052] 比较长的地组织重复使得可在同一重复内连续使用具有不同绒头密度的不同起绒组织。因此,1/2-V-起绒组织和1/4-V-起绒组织(具有一半的绒头密度)可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彼此组合。由于纬纱分布在两个或更多个高度上的事实,可以获得较高绒头密度。
[0053] 由于比较长的地组织重复,还可使地经纱在底布中以较小的频率交叉。由此,更多纬纱一起组合到同一开口中,并且纬纱更紧密地保持在一起,这更明显地强调了高绒头密度区域与低绒头密度区域之间的差别。
[0054] 由此,绒头密度的变化可与绒头腿取向的变化相结合(阴影效应)。如上所述,在高绒头密度区域和低绒头密度区域之间的过渡边缘处获得额外的阴影效应,这是因为最高绒头密度区域的绒头腿会朝向最低绒头密度区域倾斜。
[0055] 通过下述方式确定地经纱相对于纬纱的位置:使得组合到所述第一开口中的纬纱的量大于组合到第二开口中的,并且使得形成在第一开口的纬纱上的绒头的绒头密度大于形成在第二开口的纬纱上的。
[0056] 通过使地经纱在某些区域中以较小的频率交叉,与其它区域相比,更多纬纱一起组合到同一开口中。与后一种区域相比,在前一种区域中的第一开口中的纬纱更紧密地保持在一起。因此,高绒头密度区域和低绒头密度之间的差别更清楚可见。通过使地经纱在较低绒头密度区域中更频繁地交叉,可进一步确保位于所述区域中的绒束的起绒强度得以改进,同时还更有效地竖直保持绒头腿。
[0057] 通过在多个引纬周期期间不使织机的引纬装置引入纬纱,可使得在第一开口中省略至少一个第一纬纱,这可进一步增加起绒强度,由此可进一步强调与较低绒头密度区域的差别。
[0058]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法,在同一地组织重复内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具有第二纬纱(2),在其上根据1/2-V-组织形成绒头;第二开口具有第二纬纱(2),在其上根据1/4-V-组织形成绒头。
[0059] 优选地,使用该方法,使得在每个织物中,第一纬纱的数量等于第二纬纱的数量。
[0060]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典型的纬纱密度将是9纬纱/cm,即:在1/2-V-组织中的4.5个绒头排/cm。在该情况下,固定纱线(比如PP-Heatset或Heatset Acryl)作为起绒纱线更有利,这是因为当纱线本身也具有更紧凑的形状(导致更清晰的绒头顶端和绒头方向)时,绒毛腿的期望取向更清楚可见。然而,还可使用PP-BCF,方向的变化还导致高度上的小差别(仍呈现有BCF)。
[0061] 其它选择是W-起绒组织,但是这意味着每cm必须放置更多纬纱而且地组织必须适用于此。
[0062] 在绒头取向发生变化的位置处,这还可与绒头的局部省略结合,使得更清楚地强调该变化。
[0063] 下面将通过对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法的更详细描述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这些方法仅是示例,并因此决不应被认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或本发明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
[0064] 在该详细描述中,参考标号用于指代附图,在任何情况下,附图仅表示沿根据本发明方法编织的双面起绒织物的经纱方向的一个或两个横截面示意图,其中,筘齿的经纱以每一横截面示出,附图中:
[0065] ●图1示出了生成具有定向绒头的两个起绒织物的双面织物的剖面示意图;
[0066] ●图2示出了生成具有不同取向的绒头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的双面织物的剖面示意图,在该横截面下方示出了下部起绒织物的剖面示意图;
[0067] ●图3示出了双面织物的两个相邻筘齿的经纱的两个剖面示意图,该双面织物生成具有不同定向绒头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在这两个横截面下方示出了下部起绒织物的剖面示意图;
[0068] ●图4示出了双面织物的两个相邻筘齿的经纱的两个剖面示意图,该双面织物生成具有不同绒头密度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
[0069] ●图8和9均示出了生成具有不同绒头密度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的双面织物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图9与图8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图9的双面织物中省略了纬纱;
[0070] 其中,图5至7和图10至13仅示出了双面织物的两个相邻筘齿的经纱的两个剖面示意图,该双面织物生成具有不同绒头密度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其中:
[0071] ●图5示出了具有组合的埋头绒头经纱和纬纱的双面织物,该埋头绒头经纱和纬纱在两个不同高度处组合到底布中;
[0072] ●图6和7示出了具有组合的埋头绒头经纱和纬纱的双面织物,该埋头绒头经纱和纬纱在三个不同高度处组合到底布中,其中,图7与图6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图7的双面织物中省略了纬纱;
[0073] ●图10和11示出了具有地组织重复以及组合的埋头起绒经纱和纬纱的双面织物,该埋头起绒经纱和纬纱在三个不同高度处组合到底布中,并且该地组织重复位于16个引纬周期内,其中,图11与图10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图11的双面织物中省略了纬纱;
[0074] ●图12和13示出了具有地组织重复以及组合的埋头起绒经纱和纬纱的双面织物,该埋头起绒经纱和纬纱在三个不同高度处组合到底布中,并且该地组织重复位于16个引纬周期内,其中,图13与图1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图13的双面织物中省略了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图1示出了双面织物,其在各情况下通过在连续引纬周期中、在较高和较低纬纱插入高度处将两个纬纱(1)、(2)以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的方式引入接结经纱(3-6)、张紧经纱(7、8)和起绒经纱(9-11)之间的梭口中而编织成。在图1和图2中例示出剖面示意图中,仅显示了一个筘齿的经纱(3-11)。
[0076] 在该情况下,地经纱(3-8)在连续引纬周期中相对于两个纬纱插入高度而定位,以使得形成上部底布,其中,纬纱(1)、(2)在张紧经纱(7)上方和下方的两个高度(Ⅰ)、(Ⅱ)处组合到接结经纱(3)、(4)(其重复地彼此交叉)之间的开口中,并且使得生成下部底布,其中,纬纱(1)、(2)在张紧经纱(8)上方和下方的两个高度(Ⅰ)、(Ⅱ)处组合到接结经纱(5)、(6)(其重复地彼此交叉)之间。针对张紧经纱(7);(8),使用的地组织是1/1,针对接结经纱(3)、(4);(5)、(6),使用的地组织是2/2。张紧经纱(7);(8)确保纬纱在两个不同高度处组合。这通过对张紧经纱施加比接结经纱更大的张来实现。结果,该张紧经纱会在起绒织物中基本上笔直地延伸。
[0077] 在该编织过程期间,起绒经纱(9-11)在连接引纬周期中相对于两个纬纱插入高度而定位,以使得起绒经纱(9)之一与分别在上部和下部底布中的第二高度(Ⅱ)处的纬纱(2)交织。使用的起绒组织是1/2-V-组织。两个织物之间的、形成绒头的起绒经纱(9)随后被切割以获得具有绒束的两个起绒织物,它们在纬纱(2)上方以U形弯曲。
[0078] 在图1所示双面织物的一部分中,两个起绒经纱(10)、(11)不会形成绒头。不形成绒头的一个起绒经纱(10)与张紧经纱(7)一起以延伸状态组合到上部底布中。不形成绒头的另一起绒经纱(11)与张紧经纱(8)一起以延伸状态组合到下部底布中。
[0079] 在位于绒头侧的第一高度(Ⅰ)处组合到底布中的纬纱(1)被称为第一纬纱(1)。在位于相对于该第一高度的后侧上的另一高度(Ⅱ)处组合的纬纱(2)被称为第二纬纱(2)。根据图1至5的织物中的第二纬纱(2)在各情况下均位于同一第二高度(Ⅱ)。然而,第二纬纱(2)还可分布在若干高度上。这是根据图6至13的织物的情况,其中,第二纬纱分布在第二(Ⅱ)和第三高度(Ⅲ)上。
[0080] 地经纱(3-8)相对于纬纱(1)、(2)的连续位置是根据在至少8个引纬周期内延伸的地组织重复而确定的。局部地,可发生少于8个引纬周期的地组织重复,但是其后跟随另一地组织重复,使得地组织重复最终变得远大于8。
[0081] 图1的地组织使得在上部和下部起绒织物的左手侧获得绒束腿倾向右侧的区域以及在右手侧获得绒束腿倾向左侧的区域。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在两个区域中都获得这些不同绒头取向的方式,讨论上部和下部起绒织物两者。
[0082] 图1起绒织物的左手区域:
[0083] 在织物的左手区域中,具有两个纬纱(1)、(2)的组被组合到彼此交叉的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开口中。每个开口位于这些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第一交叉点(a)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在该情况下,假设从左至右的顺序,使得第一交叉点(a)(其间形成开口)在各情况下是在图中离左侧最远的交叉点。在该情况下,上部底布的每个开口相继地包含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下部底布的每个开口相继地具有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对于该区域中的每个开口,在各情况下,绒束形成在一个第二纬纱(2)上方。
[0084] a.上部起绒织物的绒头取向
[0085] 对于上部起绒织物中的左手区域的绒束,第一(a)和第二(b)交叉点之间的第一纬纱(1)的总数量(K1)=1,第一(a)和第二(b)交叉点之间的第二纬纱(2)的总数量(K2)=1,第一交叉点(a)和绒束之间的第一纬纱(1)的数量(A1)等于1,而第一交叉点(a)与绒束之间的第二纬纱(2)的数量(A2)等于0,绒束与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第一纬纱(1)的数量(B1)等于0,而绒束与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数量(B2)等于0。
[0086] 因此,下面情况应用于左手区域中的上部起绒织物的每个绒束:
[0087] A1=1,B1=0
[0088] A2=0,B2=0
[0089] K=K1-K2=0=偶数
[0090] 在该情形下,获得了绒头腿朝向讨论中的绒束右侧的倾斜位置。
[0091] 在位于第一高度(Ⅰ)处的第一纬纱(1)右侧的开口中没有任何纬纱,因为第二纬纱(2)位于上方的第二高度(Ⅱ)处。结果,在各开口中的第一纬纱(1)能够在起绒织物形成期间向右移动,并且这些会推动绒束的绒头腿进入倾向右侧的倾斜位置。
[0092] b.下部起绒织物的绒头取向
[0093] 仍在下部起绒织物中,第一(a)和第二(b)交叉点之间的第一纬纱的总数量K1=1,第一(a)和第二(b)交叉点之间的第二纬纱的总数量(K2)=1,对于第一交叉点(a)和绒束之间的每个绒束,一个第一纬纱(1)和零个第二纬纱(2)组合到开口中,而在绒束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零个第一纬纱(1)和零个第二纬纱(2)组合到开口中,使得下列情况应用于下部起绒织物中的左手区域的每个绒束:
[0094] A1=1,B1=0
[0095] A2=0,B2=0
[0096] K=K1-K2=0=偶数
[0097] 这还得到了绒头腿倾向左侧的倾斜位置。还是在该情况下,每个开口中的第一纬纱(1)可在起绒织物形成期间向右移动,结果,它们推动绒束的绒头腿进入倾向右侧的倾斜位置。
[0098] 图1的起绒织物的右手区域:
[0099] 在织物的右手区域中,具有两个纬纱(1)、(2)的组同样组合到彼此交叉的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开口中。在该情况下,第二纬纱(2)和第一纬纱(1)相继地存在于上部底布的每个开口中。因此,与左手区域相比,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在每个开口中的顺序相反。在下部底布中的每个开口中,相继地提供第二纬纱(1)和第一纬纱(2)。因此,与左手区域相比,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在每个开口中的顺序也在底部织物中反向。对于所述右手区域中的每个开口,在各情况下,绒束也形成在一个第二纬纱(2)上方。
[0100] a.上部起绒织物中的绒头取向:
[0101] 下列情况应用于上部起绒织物中的右手区域的绒束:
[0102] A1=0,B1=1
[0103] A2=0,B2=0
[0104] K=K1-K2=0偶数
[0105] 与上部起绒织物的左手区域相比,这得到了绒头腿的不同朝向的倾斜位置,即:绒毛腿的朝向左侧的倾斜位置。
[0106] 在位于第一高度(Ⅰ)的第一纬纱(1)左侧的开口中没有任何纬纱,因为第二纬纱(2)位于上方的第二高度(Ⅱ)处。结果,在各开口中的第一纬纱(1)能够在起绒织物形成期间向左移动,这些会推动绒束的绒头腿进入倾向左侧的倾斜位置。
[0107] b.下部起绒织物中的绒头取向:
[0108] 在下部起绒织物中,下列情况也应用于右手区域的绒束:
[0109] A1=0,B1=1
[0110] A2=0,B2=0
[0111] K=K1-K2=0偶数
[0112] 与下部起绒织物的左手区域相比,这得到了绒头腿的不同朝向的倾斜位置,即:绒毛腿的朝向左侧的倾斜位置。
[0113] 还是在该情况下,在每个开口中的第一纬纱(1)可在起绒织物形成期间向左移动,结果,它们推动绒束的绒头腿进入倾向左侧的倾斜位置。
[0114] 地经纱之间的每个开口位于这些地经纱的两个交叉点之间。在本专利申请中,这些交叉点被称为第一(a)和第二交叉点(b)。图中的顺序假设为从左至右。为了清楚起见,应指出,一定开口的第二交叉点(b)是明显的,随后的开口的第一交叉点(1)也如此。一定交叉点被称为第一(a)或第二交叉点(b),这取决于开口位于该交叉点的下游还是上游。附图中的标记(a)和(b)仅应用于位于该第一(a)和第二交叉点(b)之间的开口。
[0115] 图2的双面织物与图1的双面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仅提供一个起绒经纱(9),并且还在形成有竖直绒头的起绒织物中形成中央区域。
[0116] 在图2的底部示出了下部起绒织物,可清楚地看出,位于左手区域中的绒束(P1)具有在经纱方向上倾斜地向左取向的绒毛腿(15),位于中央区域中的绒束(P1-)具有几乎笔直竖立的绒毛腿(15),位于右手区域中的绒束(P1)具有在经纱方向上倾斜地向右取向的绒毛腿(15)。
[0117] 在形成具有倾斜取向的绒毛腿(15)的绒束(P1)、(P3)的区域中,针对张紧经纱(7);(8),使用的地组织是1/1,针对接结经纱(3)、(4);(5)、(6),使用的地组织是2/2。使用的起绒组织是1/2-V-组织。
[0118] 在起绒织物的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中,获得了具有倾斜取向的绒毛腿的绒束。在彼此交叉的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连续开口中,在各情况下,第一(1)和第二纬纱(2)组合。对于每个开口,在各情况下,绒束还形成在位于一个第二纬纱(2)上方的那些区域中。在该情况下,第二纬纱(2)和第一纬纱(2)相继地设置在上部底布的每个开口中。第二纬纱(1)和第一纬纱(2)还相继地设置在下部底布的每个开口中。在右手区域中,与左手区域中的顺序相比,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在每个开口中的顺序反向。结果,绒毛腿在左手区域中的取向与绒毛腿在右手区域中的取向相反。
[0119] 在形成具有竖直绒毛腿的绒束(P1)的中央区域中,用于接结经纱的地组织是1/1。在该中央区域中,一起延伸的接结经纱(3)、(4);(5)、(6)均交替地在第一纬纱(1)和第二纬纱(2)上方弯曲。因此,在该情况下,没有开口形成在接结经纱之间。
[0120] 在该区域中,形成绒头的起绒经纱(9)在第二纬纱(2)上方的两个织物中形成绒束(P1),第二纬纱(2)仅在张紧经纱(7);(8)与一起延伸的接结经纱(3)、(4);(5)、(6)之间组合到底布中。在该情况下,生成具有竖直绒毛腿的绒束。
[0121] 图3的双面织物还生成具有三个区域的两个起绒织物,在三个区域中,绒束(P1)具有不同取向的绒毛腿。附图示出了两个横截面,其例示了相邻筘齿的经纱。在形成具有竖直绒毛腿的绒束(P1)的中央区域中,用于接结经纱的地组织是1/1(如根据图2),在生成具有倾斜取向的绒毛腿的绒束(P1)的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中,用于接结经纱的地组织是偏移2个齿的4/4。
[0122] 在此,使用的起绒组织还有1/2-V-组织,其中,绒头在各情况下形成在第二纬纱(2)上方。在两个起绒织物的左手区域中,开口形成在接结经纱(3)、(4);(5)、(6)之间,在各情况下,第二(2)和第一纬纱(1)相继地组合到开口中。在两个起绒织物的右手区域中,该顺序反向,第一(1)和第二纬纱(2)相继地组合到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每个开口中。结果,绒毛腿在左手区域中的取向与绒毛腿在右手区域中的取向相反。
[0123] 图3中示出的一个位于另一个下方的两个筘齿的地经纱相配合以生成整个地组织。因此,一些纬纱未通过一个筘齿的接结经纱而组合,但是这些纬纱通过相邻筘齿的接结经纱而组合。
[0124] 接结经纱之间的开口可分别看作每个筘齿的接结经纱之间的开口,但是它们还可以看作具有相配合的地经纱的相邻筘齿的接结经纱之间的开口。两种解释都满足获得倾斜绒头取向的要求。
[0125] 如果接结经纱被认为用于每个筘齿,下列情况应用于图3的起绒织物左手区域中的每个绒束(上部和下部起绒织物均可):
[0126] A1=0,B1=1
[0127] A2=0,B2=0
[0128] K=K1–K2=0=偶数
[0129] 在根据图3的起绒织物的右手区域中,下列情况应用于每个绒束(上部和下部起绒织物均可):
[0130] A1=1,B1=0
[0131] A2=0,B2=0
[0132] K=K1–K2=0=偶数
[0133] 这得到了在左手区域中向左取向的倾斜绒毛腿和在右手区域中向右取向的绒毛腿。这在图3底部清楚地示出,其中,下部起绒织物与具有向左取向的绒毛腿的绒束(P1)和具有向右取向的绒毛腿的绒束(P1)分离地示出。
[0134] 当根据图4编织双面织物时,相配合以编织地组织的地经纱(3-8)分布在两个筘齿上。图4的两个横截面示出了这两个相邻筘齿的地经纱(3-8)。两个筘齿均包含形成绒头的起绒经纱(9)、一对具有非绒头形成部分的起绒经纱(12)(其与张紧经纱(7)一起以延伸状态组合到上部底布中)和一对具有非绒头形成部分的起绒经纱(13)(其与张紧经纱(8)一起以延伸状态组合到下部底布中)。
[0135] 接结经纱(3)、(4);(5)、(6)彼此重复地交叉,并在它们的连续交叉点(a)、(b)之间形成开口。在每个开口中,在各情况下,两个第一纬纱(1)和两个第二纬纱(2)在不同高度(Ⅰ)、(Ⅱ)处组合,其中,对于每个开口,第一(1)和第二纬线(2)交替地组合,并且从左手侧以第一纬纱(1)开始。
[0136] 在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中,绒头根据1/2-V-组织形成,其中,对于每个开口,在两个第二纬纱(2)上均形成绒头。因此,对于每个开口,获得了两个绒束,下面称为左手绒束和右手绒束。
[0137] 在中央区域,绒头根据1/4-V-组织形成,其中,对于每个开口,仅在一个第二纬纱(2)上形成绒头,使得在该中央区域中获得了较低的绒头密度,其是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中的绒头密度的一半。
[0138] 对于张紧经纱,地组织是1/1,对于接结经纱,地组织是偏移2个齿的4/4。
[0139] 地经纱的重复在8个引纬周期内延伸。使用传统的凸轮盘机不会产生这种重复,因为它们仅装配有用于4或6个引纬周期的凸轮。
[0140] 一方面,该织物的特征在于向右取向的绒头腿的效果。
[0141] 最后,下列情况应用于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的开口中的每个右手绒束:
[0142] A1=2,B1=0
[0143] A2=1,B2=0
[0144] K=K1–K2=2–2=0=偶数
[0145] 这得到了绒毛腿向右取向的倾斜位置。
[0146] 下列情况应用于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的开口中的每个左手绒束:
[0147] A1=1,B1=1
[0148] A2=0,B2=1
[0149] K=K1–K2=2–2=0=偶数
[0150] 这同样得到了绒毛腿向右取向的倾斜位置。
[0151] 另一方面,该织物的特征还在于第二效果,即:绒头密度变化的效果。该第二效果十分突出,因为相对少的交叉点(a)、(b)形成在接结经纱(3)、(4);(5)、(6)之间,结果,对于每个开口,四个纬纱(1)、(2)相对紧密地组合在一起。这是可能的,因为使用了相对较长的地组织重复。
[0152] 由于该长的组织重复,还可实现根据1/2-V-组织的起绒组织和根据1/4-V-组织的起绒组织之间的转换,使得得到绒头密度的清晰变化。最后,长的地组织使得可在具有1/2V组织的区域中获得较高的绒头密度,从而与1/4V组织形成鲜明对照。
[0153] 图5的双面织物与图4的不同之处在于,将2/2地组织(而不是4/4地组织)用于具有较低绒头密度的中央区域中的接结经纱(3)、(4);(5)、(6)。
[0154] 这使得该中央区域中的绒束的绒头强度得以改进。还改进了绒毛腿的竖直位置。
[0155] 图6至13示出的双面织物中,第二纬纱(2)(即:不位于绒头侧的第一纬纱(1))分布在两个不同高度(Ⅰ)、(Ⅱ)上,使得第一(1)和第二纬纱(2)一起在总共三个不同高度(Ⅰ)、(Ⅱ)、(Ⅲ)处组合到底布中。
[0156] 第一纬纱(1)和第二高度(Ⅱ)的第二纬纱(2)彼此间隔开,并通过非绒头形成的起绒经纱(12)、(13)(已以延伸状态组合)的部分保持在不同高度。第二高度(Ⅱ)的第二纬纱(2)和第三高度(Ⅲ)的第二纬纱(2)通过张紧经纱(7);(8)彼此间隔开,并保持在不同高度处。位于接结经纱之间的开口中的每一组的四个纬纱中:两个第一纬纱(1)在第一高度(Ⅰ)处组合,一个第二纬纱(2)在第二高度(Ⅱ)处组合,一个第二纬纱(2)在第三高度处组合。
[0157] 在三个不同高度(Ⅰ)、(Ⅱ)、(Ⅲ)处组合纬纱(1)、(2),使得连续的纬纱可在起绒织物中朝向彼此移动,并获得较高的纬纱密度。结果,还可增加绒头密度。
[0158] 设计1+1/2V表示:在使用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对于每4个引纬周期,有一个纬纱未插入每个织物。类似地,设计1+1/4V用于表示:在具有1/4-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对于每4个引纬周期,每个织物中省略一个纬纱。
[0159] 在各情况下,附图中的绒束还形成在第二纬纱(2)上。
[0160] 图6的双面织物与图5的双面织物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纬纱(2)在第三高度处组合到每个开口中;还在于,在具有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在各情况下,在第二高度(Ⅱ)的第二纬纱(2)上或第三高度(Ⅲ)的第二纬纱(2)上针对每个齿交替形成绒头。
[0161] 由此,对于每个开口,绒头形成在两个第二纬纱(2)(其在不同高度(Ⅱ)、(Ⅲ)处组合到相关底布中)上。
[0162] 1/4-V-组织偏移2个齿。对于张紧经纱(7);(8),地组织是3/1,对于接结经纱(3)、(4);(5)、(6),地组织是4/4。
[0163] 图7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每个开口,在每个织物中已省略了第一纬纱(1)。这使得可更进一步增加使用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的绒头密度。通过省略纬纱(1),起绒组织的设计变为1+1/2V和1+1/4V(偏移2个齿),并且用于张紧经纱(7);(8)的相关的地组织为3/1,用于接结经纱(3)、(4);(5)、(6)的相关地组织为4/4。
[0164] 在图7、9、11和13中,在织物中省略纬纱的位置象征性地由小圆圈表示。这由参考标号(14)指示。在该位置,织机的引纬装置不会引入纬纱。
[0165] 图8示出的双面织物具有位于较高绒头密度的两个区域之间的较低绒头密度区域,其中,使用1/2-V-起绒组织和1/4-V-起绒组织,并且绒头仅在第三高度(Ⅲ)处形成在低绒头密度区域中的第二纬纱(2)上。对于张紧经纱(7);(8),地组织为3/1,对于接结经纱(3)、(4);(5)、(6),地组织为4/4。
[0166] 图9与图8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每个开口,在每个织物中已省略第一纬纱(1)。这使得可更进一步增加具有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的绒头密度。通过省略纬纱(1),起绒组织的设计变为1+1/2V和1+1/4V(偏移2个齿),并且用于张紧经纱(7);(8)的相关的地组织为3/1,用于接结经纱(3)、(4);(5)、(6)的相关的地组织为4/4。
[0167] 图10至13涉及双面织物,其中,绒头形成在第二纬纱(2)上,所述第二纬纱通过第一纬纱(1)的起绒经纱(12)和(13)(已以延伸状态组合)的非绒头形成部分相分隔并保持在不同高度(Ⅱ)。张紧经纱(7);(8)将第二纬纱(2)分布在两个不同高度(Ⅱ)、(Ⅲ)上。在16个引纬周期内的相对较长的地组织重复使甚至更大的纬纱密度成为可能,或者甚至使引纬更容易,从而使得可防止起绒织物(尤其是地毯)卷曲。地组织重复越长,接结经纱交叉的频率越低,从而产生较高的绒头密度。此外,这还减少了地经纱的消耗。
[0168] 图10示出的两个横截面示出了相邻筘齿的经纱。两个筘齿的地经纱相配合以将纬纱组合到两个底布中。
[0169] 在图10和11所示的双面织物中,起绒经纱(12)、(13)的非绒头形成部分(也称为埋头绒头)的组合确保第一纬纱(1)与第二纬纱(2)隔开并保持在不同高度。在此,张紧经纱(7);(8)的唯一功能是将第二纬纱(2)分布在两个高度(Ⅱ)、(Ⅲ)中。
[0170] 在该情况下,接结经纱(3)、(4);(5)、(6)将纬纱(1)、(2)组合到位于它们的交叉点(a)、(b)之间的连续开口中。当确定地经纱之间的开口时(在本发明的概念下),仅需要考虑接结经纱(3)、(4);(5)、(6)之间的交叉点,由此,不需要考虑接结经纱(3)、(4);(5)、(6)与张紧经纱(7);(8)之间的交叉点。
[0171] 通过在左手区域和右手区域中使用1/2-V-起绒组织以及在中央区域中使用1/4-V-起绒组织(偏移两个齿),在两个起绒织物中均产生了绒头密度的变化。相关的地组织具有在16个引纬周期内延伸且也偏移2个齿的重复。
[0172] 图11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每个开口,在每个织物中已省略了第一纬纱(1)。这使得可更进一步增加具有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的绒头密度。通过省略纬纱(1),起绒组织的设计变为1+1/2V和1+1/4V(偏移2个齿)。相关的地组织具有在16个引纬周期内的重复。
[0173] 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的双面织物,其示出了相邻筘齿的经纱的两个横截面。两个筘齿的的地经纱相配合以将纬纱组合到两个底布中。
[0174] 在图12的织物中,绒头仅在第三高度(Ⅲ)处形成在低绒头密度区域中的第二纬纱(2)上。相关的地组织具有在16个引纬周期内的重复(偏移两个齿)。
[0175] 图13与图12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每个开口,在每个织物中已省略了第一纬纱(1)。这使得可更进一步增加具有1/2-V-起绒组织的区域中的绒头密度。通过省略纬纱(1),起绒组织的设计变为1+1/2V和1+1/4V(偏移2个齿)。相关的地组织具有在16个引纬周期内的重复(偏移两个齿)。
[0176] 根据该方法的组织可包含在提花织纹设计的图案中。它们还可以处于仅致动编织框架的分离图案中。数据的输入可以经由织机“用户界面”或经由分离的“设计编辑器”进行,其中,期望的编织图案被转换为包含用于致动织机各部件所需信息的文件。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