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纺织设备及加工 / 整经机 /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和系统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的方法和系统

阅读:611发布:2023-01-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的方法和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 废 水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D1废水初步处理,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3级过滤、3次泥沙沉淀进入调节池,D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养鱼池,生态养鱼, 净化 废水中的菜叶菜渣有机物,D3经过养鱼池净化后的废水进入莲藕池,种植莲藕、茭白、芦苇水生 植物 中的一种或多种,D4经过莲藕池吸收 氨 氮后的净化水 灌溉 田地,经过莲藕池净化后的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下面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的方法和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废水初步处理
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三级过滤、三次泥沙沉淀进入调节池;
D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养鱼池,生态养鱼,净化废水中的菜叶菜渣有机物;
D3经过养鱼池净化后的废水进入莲藕池,种植莲藕、茭白、芦苇水生植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D4经过莲藕池吸收氮后的净化水灌溉田地
经过莲藕池净化后的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1中三级过滤、三次泥沙沉淀具体过程为: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管道沉淀,将废水中的泥沙沉淀,上层废水自流到过滤系统,经过三级过滤,继续沉淀泥沙,并收集漂浮物,经过滤后的废水自流到调节池内,继续沉淀泥沙,过滤掉废水中的泥沙和大的菜叶、菜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三级过滤采用三个面积均为9m2沉淀池,沉淀池内均设置有三层过滤网,过滤网采用网孔直径为3.5mm的过滤网,第一层主要是过滤大的菜叶、菜渣,第二层过滤、沉淀泥沙,过滤后的生产废水从第三沉淀池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面积为12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内安装潜水切割,调节池内的废水用潜水切割泵切碎后,输送至养鱼池内,养鱼池内投放鱼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占地面积3990m2,养鱼池库容量(水深2米):5937m3,鱼塘水面面积:
2610m2,鱼塘水面蒸发量:130.5m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养鱼池内的水经过自流或者用水泵输送到莲藕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莲藕池面积为738m2,莲藕池的水深为0.25m,莲藕池库容量为:738m2*0.25m=
184.5m3。
8.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养鱼池、莲藕池,蔬菜加工废水排出口通过沉淀管道、三级过滤系统与调节池相连通,调节池内安装有潜水切割泵,潜水切割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养鱼池相连通,养鱼池与莲藕池相连通,莲藕池通过水泵、输水管道向田地进行灌溉。

说明书全文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蔬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洗涤水排放的浪费现象与水产养殖缺水、蔬菜种植中使用农药化肥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产企业大量排放污染物,加剧了河流、湖泊及近海水体的富营养化,威胁着人类健康,农民种植业中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等,严重扰乱了自然界的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有机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洗菜水,企业废水排放与水产养殖缺水、蔬菜种植使用化肥污染环境和产品残毒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0003] 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的生态协调与互补的科学搭配,可有效解决生产企业废水排放与水产养殖缺水、蔬菜种植使用化肥污染环境和产品残毒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生态、节水、高效养殖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系统和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D1废水初步处理
[0007] 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三级过滤、三次泥沙沉淀进入调节池,其具体过程为: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管道沉淀,将废水中的泥沙沉淀,上层废水自流到过滤系统,经过三级过滤,继续沉淀泥沙,并收集漂浮物,经过滤后的废水自流到调节池内,继续沉淀泥沙,过滤掉废水中的泥沙和大的菜叶、菜渣等;
[0008] 其中三级过滤采用三个面积均为9m2沉淀池,沉淀池内均设置有三层过滤网,过滤网采用网孔直径为3.5mm的过滤网,第一层主要是过滤大的菜叶、菜渣,第二层过滤、沉淀泥沙,过滤后的生产废水从第三沉淀池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面积为12m2;
[0009] D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养鱼池,生态养鱼,净化废水中的菜叶菜渣有机物[0010] 调节池内安装潜水切割,调节池内的废水用潜水切割泵切碎后,输送至养鱼池2
内,水中的菜叶、菜渣等细小颗粒物是鱼的良好饲料,其中,养鱼池占地面积3990m ,养鱼池库容量(水深2米):5937m3,鱼塘水面面积:2610m2,鱼塘水面蒸发量:130.5m3,养鱼池内投放鱼苗,鱼池底自然生长池底植物,鱼食搅碎的菜渣,养鱼池池底植物吸收细胞汁;
[0011] D3经过养鱼池净化后的废水进入池塘,养莲藕、茭白、芦苇等水生植物[0012] 养鱼池内的水经过自流或者用水泵输送到池塘内,种植莲藕、茭白、芦苇等水生植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养,池塘面积为:564m2+174m2=738m2,池塘的水深为0.25m,池塘库容量为:738m2*0.25m=184.5m3,其中藕中为鄂莲,鱼的排泄物主要是氮、氨氮是莲藕的良好肥料,养鱼池排出的水用于养殖莲藕、茭白、芦苇等水生植物,用于吸收氨氮,净化水质;
[0013] D4经过池塘吸收氨氮后的净化水灌溉田地
[0014] 经过池塘净化后的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
[0015]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系统,包括调节池、养鱼池、池塘,蔬菜加工废水排出口通过沉淀管道、三级过滤系统与调节池相连通,调节池内安装有潜水切割泵,潜水切割泵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养鱼池相连通,养鱼池与池塘相连通,池塘通过水泵、输水管道向田地进行灌溉。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集成水产养殖、水质生态处理、水生蔬菜种植、水产动物病害科学防控、低成本生态养殖、蔬菜加工、质量溯源体系等产业链技术,规避了当今养殖业出现的各类问题与矛盾,建立了从洗菜水流速、水流流入池塘方式、水质调控、池塘水流入藕池、种植茭白、藕,池塘池水灌溉农田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了蔬菜加工废水流入鱼塘,其有机质被水生动物食用,水产动物排泄的氨氮肥水,入藕池促水生蔬菜生长,氨氮被湿地中的植物吸收利用,达标后灌溉农田,使蔬菜加工废水得到多重高效重复利用,最终达到生态高效节水生产的目的。同时,带动了周围农户和多家单位从事该产业链,带动了160多名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600多万元,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1潜水切割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如图1所示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 首先本实施例中选用的蔬菜加工废水的情况如下:
[0022] 公司由于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因此生产废水中不含任何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泥沙和菜叶、菜渣。蔬菜加工厂区全年生产8个月,计240天,其中:菠菜生产50天(春季20天,秋季30天),每天用水量130-150m3,平均每天外排130m3,每年外排6500m3,绿花菜、白花菜生产90天,(春季40天,秋季50天)每天用水量70-80m3,平均每天外排70m3,每年外排6300m3。青刀豆生产20天,(春季20天)每天用水量70-80m3,平均每天外排70m m3,每年外排6300m3。毛豆生产80天,(自6月底开始生产至9月中旬结束)每天用水量3 3 3 3
120-130m,平均每天外排110m,每年外排8800m。全年合计外排:27900m。
[0023] 经检测经山东鲁岳环境安全检测评价有限公司检测,公司蔬菜生产加工废水的水质指标如下:COD:76.3mg/L,检测依据为HJ/T 399-2007,检测方法为HJ/T 399-2007;SS:13.4mg/L,及南侧依据氨氮:0.95mg/L,总磷:1.8mg/L,总氮:5.8mg/L,其中[0024]
[0025]
[0026] D1废水初步处理
[0027] 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三级过滤、三次泥沙沉淀进入调节池,其具体过程为:蔬菜加工废水在厂区内经过管道沉淀,将废水中的泥沙沉淀,上层废水自流到过滤系统,经过三级过滤,继续沉淀泥沙,并收集漂浮物,经过滤后的废水自流到调节池内,继续沉淀泥沙,过滤掉废水中的泥沙和大的菜叶、菜渣等;
[0028] 其中三级过滤采用三个面积均为9m2沉淀池,沉淀池内均设置有三层过滤网,过滤网采用网孔直径为3.5mm的过滤网,第一层主要是过滤大的菜叶、菜渣,第二层过滤、沉淀泥2
沙,过滤后的生产废水从第三沉淀池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面积为12m;
[0029] D2处理后的废水进入养鱼池,生态养鱼,净化废水中的菜叶菜渣有机物[0030] 调节池内安装潜水切割泵1,调节池内的废水用潜水切割泵1切碎后,达到预定的水位后,切割水泵自动开启,向养鱼池内抽水输送至养鱼池内,水中的菜叶、菜渣等细小颗粒物是鱼的良好饲料,其中,养鱼池占地面积3990m2,养鱼池库容量(水深2米):5937m3,鱼塘水面面积:2610m2,鱼塘水面蒸发量:130.5m3,养鱼池内投放鱼苗,鱼池底自然生长池底植物,鱼食搅碎的菜渣,养鱼池池底植物吸收细胞汁,净化水质,每个月节约水产养殖用水3000m3,鱼苗特征及种类见下:
[0031] 根据农业大学的研究以及水质的特征确定鱼苗种类如下:
[0032]
[0033] D3经过养鱼池净化后的废水进入池塘,包括莲藕池和芦苇沟,养莲藕、茭白、芦苇等水生植物
[0034] 养鱼池内的水经过自流或者用水泵输送到莲藕池和芦苇沟内,莲藕池内种植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养,芦苇沟内种植芦苇,莲藕池面积为:564m2+174m2=738m2,莲藕池的水深为0.25m,莲藕池库容量为:738m2*0.25m=184.5m3,其中莲藕中为鄂莲,鱼的排泄物主要是氨氮、氨氮是莲藕的良好肥料,养鱼池排出的水用于养殖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用于吸收氨氮,净化水质,莲藕沟池面积为220m2;
[0035] D4经过池塘吸收氨氮后的净化水灌溉田地
[0036] 经过池塘净化后的水灌溉农田,节约水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循环体系;
[0037] 蔬菜加工厂区和当地农户签订100亩农用地用水协议,灌溉周边田地,肥城地区的田地一般种植小麦和玉米,其用水量计算如下:
[0038] 小麦的用水量:
[0039] 数据来源:根据安驾庄镇水利站的数据统计,泰安地区每次灌溉用水量为60方,但肥城地区实际执行的用水量为50方/亩/次,下面计算小麦和玉米的用水量:
[0040] 小麦用水量:
[0041] 灌溉次数:第一次:墒水(种植前);第二次:冻水;第三次:返青水;第四次:小麦灌浆前;用水量:50*4=200方/亩
[0042] 玉米的用水量:
[0043] 灌溉次数:第一次:种植前;第二次:生长中;第三次:抽穗前;用水量:50*3=150方/亩
[0044] 合计一亩地用水350方,100亩地年可消耗达标排放水35000方,完全有能消化掉生产水,完全可作为生产废水用来的调节用水。
[0045] 通过以上多级水域生物净化的废水达到了农田灌溉水标准要求,用于灌溉农田,真正实现了有机蔬菜生产废水、废渣资源化利用,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0046] 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处理蔬菜加工废水的系统,包括调节池、养鱼池、池塘,蔬菜加工废水排出口通过沉淀管道、三级过滤系统与调节池相连通,调节池内安装有潜水切割泵1,潜水切割泵1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养鱼池相连通,养鱼池与池塘相连通,池塘通过水泵、输水管道向田地进行灌溉。
[0047] 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8]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