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

阅读:712发布:2023-01-03

专利汇可以提供布帛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在制成手套时、可提高隔着该手套对被 接触 物的握持性能、而且能使该手套的戴上摘下容易的布帛。本发明提供布帛,其包含单 纤维 直径为100~1000nm的长丝A及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的长丝B,前述长丝A在前述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前述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前述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0以上0.90以下。,下面是布帛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布帛,其包含单纤维直径为100~1000nm的长丝A和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的长丝B,所述长丝A在所述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所述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所述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0以上0.9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帛,其中,所述长丝A在所述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所述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所述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10以上
0.4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帛,其中,湿润状态下的所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除以湿润状态下的所述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1.2以上2.5以下,并且,湿润状态下的所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7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其中,湿润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为100N/5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其中,所述长丝A为聚酰胺纤维,单纤维直径为100~300nm。
6.手套,其具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所述布帛的厚度为0.2~0.9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套,其用于手术。

说明书全文

布帛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布帛,尤其涉及适用于手套的布帛。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追求纤细的接触皮肤时的感觉、柔软感,提出了使用单纤维直径不足1微米的纳米纤维的布帛。由于纳米纤维的单纤维直径为纳米级,因此,与使用单纤维直径大的纤维的布帛的表面积相比,使用纳米纤维的布帛的表面积飞跃性地变大。结果,能呈现未能通过使用单纤维直径大的纤维的布帛得到的高的静摩擦系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纳米纤维、显示高的表面静摩擦系数的织物。
[0003]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 日本特开2009-24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织物而言,为了提高该织物与其表面所接触的被接触物的密合性,形成为下述构成:在与该被接触物接触的接触表面上,纳米纤维大量地露出。以下,将布帛的表面所接触的物体称为被接触物。
[0005] 另外,专利文献1中,仅公开了在两个面上仅露出纳米纤维的织物(以下称为“布帛I”)、和在一个面上仅露出纳米纤维、在另一个面上仅露出纳米纤维以外的纤维的织物(以下称为“布帛II”)。此处,在布帛I的情况下,在布帛的第一面露出的纳米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布帛的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第一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在布帛的第二面中露出的纳米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布帛的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第二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另外,在布帛II的情况下,第一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第二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0。即,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布帛在至少一面上纳米纤维过量地露出,因此,纳米纤维过量地露出的布帛的面的静摩擦系数过度变大。由此,在该布帛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在布帛上产生褶皱、极光(アタリ),布帛的表面品质变差这样的课题。
[0006] 因此,鉴于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制成存在于手指与被接触物之间的物品(例如手套)时、可提高隔着该物品对被接触物的握持性能、而且表面品质优异的布帛。
[0007]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布帛是下述这样的布帛。
(1)布帛,其包含单纤维直径为100 1000nm的长丝(filament)A及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
上的长丝B,前述长丝A在前述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前述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前述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0以上0.90以下。
进而,包括以下的优选方式。
(2)根据(1)所述的布帛,其中,前述长丝A在前述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前述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前述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10以上0.40以下,(3)根据(2)所述的布帛,其中,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除以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1.2以上2.5以下,并且,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7以上,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其中,湿润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为~
100N/50mm以下,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其中,前述长丝A为聚酰胺纤维,单纤维直径为~
100 300nm,
~
(6)手套,其具有(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帛,前述布帛的厚度为0.2 0.9mm。
~ ~
(7)根据(6)所述的手套,其用于手术。
[0008] 发明的效果通过本发明,可提供在制成手套时、可提高隔着该手套对被接触物的握持性能、而且能使该手套的戴上摘下容易的布帛。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的布帛包含单纤维直径为100 1000nm的长丝A和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的~长丝B,而且,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0以上0.90以下。
[0011] 本发明的布帛可以是仅由上述的长丝A和上述的长丝B形成的布帛,也可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包含上述的长丝A和上述的长丝B以外的物质。
[0012] 对本发明中使用的长丝A进行说明。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100 1000nm。通过使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100nm以上,可抑制因长丝A的纤维强度下降而导致的耐磨耗性的下降。
另外,通过使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1000nm以下,可提高布帛与被接触物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此外,通过使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500nm以下,可减小布帛的干燥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与布帛的因而得到的湿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之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通常的布帛而言,存在湿润状态的布帛与被接触物的静摩擦系数比干燥时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低的倾向。然而,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湿润状态的布帛与被接触物的静摩擦系数成为与干燥状态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接近的值。其原因虽不确定,但推测原因如下,若构成布帛的纤维的纤维直径小,则在这些纤维间产生的空隙也小。若布帛中存在的空隙小,则布帛基于毛细管现象而吸上水的力变大,由于其反作用,布帛本身被被接触物吸引的力变大。从上述的观点考虑,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的上限的值更优选为5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nm以下。从上述的观点考虑,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的下限的值更优选为200nm以上。
[0013] 作为用于得到本发明的布帛中使用的长丝A的方法,例如,可采用以下这样的利用分配板型复合口模的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复合纤维,优选使用利用国际公开第2012/173116号中公开的复合纤维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海岛型复合纤维。
[0014] 作为形成本发明的布帛中使用的长丝A的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热塑性聚合物。上述的聚合物可以是使2种以上单体共聚而得到的产物,也可以是将2种以上聚合物共混而得到的产物。另外,也可含有稳定剂等添加物。为了提高获得的容易性,作为上述的聚合物,更优选尼龙6等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用于得到长丝A的工序具有用溶液除去易溶解性的海成分的工序的情况下,由于聚酰胺相对于碱溶液显示难溶解性,其处理容易,因此,上述的聚合物进一步优选为聚酰胺。这种情况下,长丝A为聚酰胺纤维。此外,通过使上述的聚合物为聚酰胺,即使在用包含脂质的液体使布帛成为湿润状态的情况下,该布帛与被接触物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也比上述的聚合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疏水性纤维的长丝A的情况更高。
[0015] 本发明的布帛中使用的长丝A的纤维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长纤维的复丝。在长丝A为复丝的情况下,构成长丝A的单丝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圆形、三、六角、Y型、扁平、中空等的截面形状。
[0016] 长丝A为复丝时,长丝数没有特别限制,为了得到由纳米纤维带来的布帛的手感,优选为500根以上。此处,长丝A的长丝数也包括将其制成布帛时进行并丝而得到的产物。更优选下限的值为10,000根以上,上限的值为100,000根以下。
[0017] 另外,长丝A为复丝时,长丝A的总纤度优选为10 400dtex。通过使长丝A的总纤度~为10dtex以上,可使布帛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力学强度更优异,可抑制在缝制或成型布帛时布帛破裂。另外,通过使长丝A的总纤度为400dtex以下,可抑制布帛的伸长率下降,可提高布帛的定形性。
[0018] 另外,在想要进行脱海处理的情况下,通过对包含长丝A作为岛成分的海岛复合纤维实施碱减量处理从而得到长丝A。而且,对于上述的海岛复合纤维的海成分而言,可从能进行熔融成型、且与其他成分相比相对于液体显示高溶解性的聚合物中选择。作为海成分,优选在水系的溶剂或热水等中显示高溶解性的共聚聚酯、聚乳酸、聚乙烯醇等。尤其是,使用单独或组合地共聚有聚乙二醇、间苯二甲酸磺酸钠的聚酯、聚乳酸时,纺丝性优异、并且能简单地溶解于低浓度的水系溶剂,因而优选。另外,从脱海性及产生的超细纤维的开纤性这样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单独地共聚有间苯二甲酸磺酸钠的聚酯。海成分为共聚有间苯二甲酸磺酸钠等的共聚聚酯、聚乳酸等时,可使用氢化钠水溶液等碱水溶液。
[0019] 接下来,对本发明中使用的长丝B进行说明。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通过使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0μm以上,可提高形态稳定性、手感。从上述的观点考虑,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优选为15μm以上。另外,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的上限的值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20μm以下。通过使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20μm以下,可使得布帛的柔软性更优异。
[0020] 作为用于得到长丝B的方法,可采用熔融纺丝法。具体而言,将在加热筒内加热至聚合物的熔点以上而熔融的聚合物从纺丝口模挤出,将挤出的纱条冷却、拉伸,然后进行切割,或直接进行卷绕,可得到长丝B。
[0021] 作为形成长丝B的聚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热塑性聚合物。可在上述的聚合物中共聚有其他成分。另外,也可含有稳定剂等添加物。为了提高获得的容易性、生产时的处理性,优选为聚酰胺、聚酯。进一步优选为尼龙6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22] 长丝B的纤维形态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长纤维(复丝)。需要说明的是,长丝B为长纤维时,可对该长丝B实施假捻加工、或聚酯弹性纤维包覆。作为假捻加工的方法,可以是针、摩擦、夹带(ニップベルト)、空气加捻等任意方法。关于加热器,接触式、非接触式均可。长丝B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圆形、三角、六角、Y、扁平、中空等的截面形状。
[0023] 长丝B为复丝时,长丝数没有特别限制,为了使布帛得到适度的刚性,优选为5根以上。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下限的值为10根以上,上限的值为70根以下。
[0024] 另外,长丝B为复丝时,作为长丝B的总纤度(单纤维纤度与长丝数的积),优选在10200dtex的范围内。通过使长丝B的总纤度为10dtex以上,可使布帛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等力学强度更优异,可抑制在缝制或成型布帛时布帛破裂。另外,通过使长丝B的总纤度为
200dtex以下,可抑制布帛的伸长率下降,可提高布帛的定形性。
[0025]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布帛进行说明。
[0026] 作为本发明的布帛的形态,可采用机织物( )、针织物( )或无纺布。对于机织物的种类而言,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这样的三原组织、基于三原组织的变化组织、纱罗组织、毛圈组织( )或提花组织中的任意机织组织均可适用,另外,也可将它们组合。针织物的种类可以是经编织物,也可以是纬编织物。作为经编织物的组织,可例举特里科经编组织、拉舍尔经编组织、贾卡经编组织等,作为纬编织物的组织,可例举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面组织( )、双反面组织、集圈组织等,另外,也可将它们组合,作为组合而成的组织,可例举双罗纹组织、鹿皮组织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织造而言,可使用圆型针织机、横机、特里科经编机、拉舍尔针织机等通常的针织机,利用通常的方法织造。层数也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作为无纺布,可例举针刺法水刺法。由于能提高与被接触物的适合(fit)性,因而优选为针织物。由于能提高生产率,进一步优选为圆形针织物。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在布帛为针织物的情况下,可将长丝A与长丝B混编( ),在布帛为机织物的情况下,可将长丝A与长丝B混纺( ),在布帛为无纺布的情况下,可将长丝A与长丝B混纤。另外,也可用由长丝A和长丝B形成的混纤丝构成针织物、机织物。
[0028] 本发明的布帛中包含的长丝A来自由难溶解性的岛成分和易溶解性的海成分形成的复合纤维时,作为使该复合纤维进行纳米纤维化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作为脱海处理,在将该复合纤维制成布帛的形态后,将其浸渍在碱水溶液中即可。此时,若将碱水溶液加热至50℃以上,则可加快进行易溶解性的海成分的水解,因而优选。从上述观点考虑,更优选碱水溶液的温度为80℃以上。利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为碱水溶液时,氢氧化钠的浓度优选为0.5 5%。另外,若利用液流染色机等进行处理,则一次能进行大量处理,也能自由地设定~浴比,因此,生产率也提高,从这样的工业上的理由考虑,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液流染色机进行上述的脱海处理时,脱海处理前的布帛(以下称为“布帛前体”)优选为圆形针织物这样的筒状形态。这种情况下,优选以使布帛前体的成为布帛的第一面的面为筒状形态的内侧、使布帛前体的成为布帛的第二面的面成为筒状形态的外侧的方式,将布帛前体设置于上述的液流染色机。这种情况下,布帛前体的成为布帛的第二面的面与染色机管接触。通过按照上述方式将布帛前体设置于液流染色机,在脱海处理后,具有较多长丝A的第一面由于其高静摩擦系数而可抑制在染色机管上的吸附,工序通过性进一步提高。
[0029] 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可在前述利用碱水溶液进行的脱海处理之前、之后或之前和之后实施染色加工。可实施轧光整理、轧纹整理,此外,也可进行起绒加工、疏水加工,还可利用后加工来赋予消臭剂、防静电剂、抗菌剂等功能。尤其是,起绒加工可提高布帛的干燥时的静摩擦系数。作为进行起绒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列举针布起绒、利用砂纸进行的金刚砂起绒等。
[0030] 对于本发明的布帛的精修定形时的温度而言,长丝A和长丝B的聚合物为尼龙6时,优选为150℃以下。超过150℃时,将会由于布帛的热下垂而导致工序通过性下降。从上述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为13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下限的值为100℃以上。
[0031] 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其第一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第一值)为0.50以上0.90以下。此处,通过使第一值为0.50以上,可提高静摩擦系数。从上述的观点考虑,第一值优选为0.6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值为0.90以下,可抑制因制造工序时的褶皱、极光的发生而导致的布帛的第一面的表面品质变差。从上述的观点考虑,第一值优选为0.80以下。另外,在将本发明的布帛制成手套时,通过使布帛的第一面成为手套的外侧(物体握持侧),可得到表面品质优异的手套。
[0032]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其第二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以下称为第二值)优选为0.10以上0.40以下。此处,通过使第二值为0.10以上,可提高静摩擦系数。从上述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第二值为0.2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二值为0.40以下,不仅可抑制布帛的工序通过性下降,而且在将该布帛制成手套时,该手套的戴上摘下变得容易。从上述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第二值为0.30以下。
[0033] 此处,第一值为0.50以上0.90以下、并且第二值为0.10以上0.40以下的本发明的布帛的方式,为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与布帛的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产生适当的差值的布帛。这样的布帛成为可合适地用于要求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与另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适当的差值的制品的布帛。另外,作为要求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与另一个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适当的差值的制品的一例,如上所述,可举出手套。对于手套而言,根据用途,手套的戴用者握持的被接触物变得容易由于在手套的外侧的面与被接触物的与手套的接触面之间发生的滑动而掉落。为了抑制上述现象,要求手套的外侧的面具有大的静摩擦系数,另一方面,对于手套的内侧的面,在手套的内侧的面具有与手套的外侧的面同等程度的静摩擦系数时,该手套将会难以戴上摘下。因此,需要使手套的内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一定程度地低于手套的外侧的静摩擦系数。另一方面,若手套的内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过小,则在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与手套的内侧的面之间发生滑动,难以隔着手套来握持被接触物。因此,还需要使手套的内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到一定程度。即,根据上述内容,可以说对手套有下述要求:手套的外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手套的外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与手套的内侧的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适当的差值。
[0034] 另外,若布帛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这两个面的静摩擦系数高,则在其制造工序中湿润状态的布帛吸附于送出的导辊、在碱减量时使用的釜管内,由此,其制造变得困难。因此,使本发明的布帛成为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与布帛的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适当的差值的布帛,在其制造工序中,使该布帛的第二面成为与上述的导辊、釜管内接触的一侧,由此,可抑制布帛向上述的导辊、釜管内的吸附,可抑制其工序通过性下降。
[0035] 另外,第一值为0.50以上0.90以下、并且第二值为0.10以上0.40以下的本发明的布帛的一个方式例是解决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布帛所具有的课题的布帛。此处,所谓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布帛所具有的课题,是下述课题。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布帛I及布帛II。另外,对于布帛I而言,第一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00,第二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00。另外,对于布帛II而言,第一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1.00,第二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为0。
[0036] 此处,例如,在将布帛I加工成手套时,将第一面或第二面配置在与手接触的面。布帛I的第一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第二面的纳米纤维的露出比例均为1.00。因此,存在下述这样的课题:在将该手套戴上摘下时,手与该手套的静摩擦系数大,难以戴上摘下该手套。
[0037] 另外,对于布帛I而言,在其两个面上仅露出纳米纤维。因此存在下述课题:两个面的静摩擦系数高,其制造工序中的湿润状态的布帛I吸附于送出的导辊、在碱减量时使用的釜管内,导致难以进行加工。
[0038] 另外,例如,在将布帛II加工成手套、布帛II的第二面被配置在与手接触的面时,在与被接触物接触的手套的面上仅露出纳米纤维。使用该手套握持被接触物时,被接触物与该手套的静摩擦系数大,可抑制握持的被接触物滑落。另一方面,由于手与手套的静摩擦系数变小,因此,存在下述问题:在手与其手套之间发生滑动,隔着手套对被接触物的握持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布帛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50 350g/m2的范围。通过使布帛的单位面~积重量为50g/m2以上,其形态稳定性提高,使用时的处理性变得良好。另外,通过使布帛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50g/m2以下,其伸长率提高,可抑制制造工序中的热定形时的褶皱的产生。下限的值更优选为6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g/m2以上。上限的值更优选为30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g/m2以下。
[0039] 本发明的布帛的厚度优选为0.2 3.0mm的范围。通过使布帛的厚度为上述的范围,~可提高布帛的与被接触物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并且,可使布帛的干燥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与湿润状态下的静摩擦系数之差更小。其原因虽不确定,但考虑是下述原因:通过使布帛的厚度在上述的范围内,在布帛与被接触物摩擦时,在布帛中产生剪切变形,上述的静摩擦系数增大。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布帛的厚度为0.2mm以上,可抑制布帛的强度下降、在制造工序时发生的破裂。另一方面,通过使布帛的厚度为3.0mm以下,在使被接触物与布帛的一个面接触的状态下,从布帛的另一个面向布帛施加压力时,将会容易从布帛的另一个面向被接触物传递压力,布帛的与被接触物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变得更大。另外,在将厚度为3.0mm以下的布帛用于手套等隔着布帛与被接触物接触的用途时,手套等的戴用者将会容易得到被接触物的触感。从上述的观点考虑,布帛的厚度的下限的值更优选为0.3mm以上,其上限的值更优选为0.9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上限的值为0.7mm以下。
[0040] 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利用JIS L 1076(2010)中规定的方法评价的起球性,优选为3级以上。通过利用长丝A,调整其单纤维直径,可提高布帛的耐磨耗性,可使起球性为3级以上。布帛的起球性更优选为4级以上。
[0041] 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优选的是,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除以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1.2以上2.5以下,并且,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7以上。此处,本申请中所谓的静摩擦系数,是指如实施例的项目中记载那样,基于JIS P 8147(2010) (8.倾斜法)中规定的方法,以29g/cm2的负荷使被接触物与板(模拟皮肤)接触而进行测定从而得到的静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是物体开始滑动的瞬间的物体重量与施加的力之比,数值越大,越难以进行滑动。在布帛中使用长丝A,通过将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第一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的比例、第二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的比例及布帛的厚度等调节至适当的范围,可得到满足上述的静摩擦系数的比率及值的范围的布帛。另外,本发明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优选为各向同性。
[0042] 通过使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除以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1.2以上,可得到湿润状态下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大、在湿润状态下的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与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产生适当的差值的布帛。从上述的观点考虑,其下限的值更优选为1.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另一方面,通过使除以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2.5以下,在将该布帛制成手套,该手套为湿润状态时,可抑制:在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与内侧的面之间发生滑动、隔着手套对被接触物的握持变得困难。从上述的观点考虑,其上限的值更优选为2.3以下。
[0043] 另外,通过使湿润状态下的前述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7以上,可得到湿润状态下的第一面的滑动阻力高的布帛。从上述的观点考虑,其下限的值更优选为1.0以上。另外,对其上限的值没有特别限制,但静摩擦系数过高时,反而可能会对皮肤等被接触物造成损伤,因此,静摩擦系数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
[0044]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在布帛为干燥状态时,其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8以上,并且,湿润状态的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除以干燥状态的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优选为0.9以上。本发明中,在布帛中使用长丝A,通过将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第一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比例及布帛的厚度等调节至适当的范围,可得到满足上述的静摩擦系数的范围的布帛。
[0045] 通过使干燥状态的布帛的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8以上,可得到其第一面的滑动阻力高的布帛。其下限的值更优选为0.9以上。另外,对其上限的值没有特别限制,但静摩擦系数过高时,反而可能会对皮肤等被接触物造成损伤,因而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
[0046] 另外,通过使湿润状态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除以干燥状态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为0.9以上,在戴用者隔着布帛握持被接触物时,在布帛为干燥状态的情况、和布帛为湿润状态的情况下,戴用者能以相同的力量、感觉握持被接触物,而且,即使布帛为湿润状态,也可得到滑动阻力高的布帛。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谓的布帛的干燥状态,可通过在测定前、在作为标准状态的20±2℃、65±2%RH气氛下、将试验片静置24小时以上而达成。另外,所谓布帛的湿润状态,是指:相对于干燥状态的布帛100质量份,向干燥状态的布帛添加500质量份的水,在添加的水遍布布帛整体后30秒后的状态。湿润状态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除以干燥状态的布帛的静摩擦系数而得到的值优选为1.0以上。
[0048] 另外,本发明的布帛优选干燥时的拉伸强度的纵向与横向中低的一方的值为50N/50mm以上,并且,湿润时的拉伸强度的纵向与横向中低的一方的值优选为50N/50mm以上,更优选这些值均为100N/mm以上。通过使干燥时的拉伸强度的纵向与横向中低的一方的值为
50N/50mm以上、并且湿润时的拉伸强度的纵向与横向中低的一方的值为50N/50mm以上,可进一步提高工序通过性。此处,布帛为针织物时,所谓纵向,是指与制造工序中的卷绕时的辊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所谓针织物的横向,是指与上述的针织物的纵向垂直的方向。另外,布帛为机织物时,所谓纵向,是指经纱方向,所谓横向,是指纬纱方向。
[0049] 另外,本发明的布帛的干燥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力优选为100N/50mm以下。通过使布帛的干燥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力为100N/50mm以下,可得到伸缩性优异的布帛。从上述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80N/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50mm以下。另外,本发明的布帛的湿润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力优选为100N/50mm以下。通过使布帛的湿润状态下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力为100N/50mm以下,可得到伸缩性优异的布帛。从上述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80N/5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N/50mm以下。
[0050] 另外,本发明的布帛的保水率优选为500%以下。通过使布帛的保水率为500%以下,可抑制因湿润状态的布帛的重量增加而导致的、使用该布帛的作业性的变差。从上述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为4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以下。
[0051] 本发明的布帛可合适地用于在湿润状态下要求与干燥状态同样的使用感的用途。具体而言,可举出医疗现场中的手术手套。对于现在的医疗用乳胶制手套而言,在手术时被血液、药液等润湿时,变得非常容易滑动,在对内脏器官等进行处理时,难以进行使用。若用本发明的布帛覆盖乳胶制手套的外侧的一部分或全部,则可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另外,对于在假定雨天时、发汗时使用的高尔夫用手套、棒球用手套、户外手套之类的各种手套、以及汽车座椅、椅子、沙发的室内装置表皮材料、护理床单、护具等,通过用本发明的布帛覆盖其外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此外,对于本发明的布帛而言,由于在第一面的静摩擦系数与第二面的静摩擦系数之间存在适度的差值,因此,如上所述,可合适地用于要求该特征的手套等。
实施例
[0052] 以下,基于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它们的限制。另外,实施例中的性能利用下述方法测定。
[0053] [测定方法](1)聚合物的熔融粘度
利用真空干燥机使小片状的聚合物的水分率成为200ppm以下,利用东洋精机制キャピログラフ1B,分阶段地变更应变速度,测定熔融粘度。本测定方法中,毛细管使用直径1.0mm×长度10mm的毛细管。另外,将测力传感器载荷设定为1t,将测定温度设定为与使用作为测定对象的聚合物进行的纺丝中的纺丝温度相同的温度,将剪切速度设定为1216s-1,测定熔融粘度。需要说明的是,将从开始向加热炉中投入聚合物的样品起始至开始测定为止的时间设定为5分钟,在氮气氛下进行测定。
[0054] (2)长丝的单纤维直径使用日本电子制的金属蒸装置(商品名:JEC-3000FCオートファインコーター)对布帛的表面进行金属蒸镀,将该试样安装于日立制的超高分辨率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商品名:SU8010),对5处拍摄照片。由从该图像中随机选择的50根长丝,测定单纤维直径,求出其平均值。
[0055] (3)布帛的单位面积重量利用JIS L 1096(2010)(8.4.2)中规定的方法,求出布帛的单位面(1m2)积的质量。
[0056] (4)布帛的厚度利用JIS L 1096(2010)(8.5.1)中规定的方法,使用厚度测定器(TECLOCK制),求出布帛的厚度。
[0057] (5)布帛的单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及所有纤维的露出面积使用光学电子显微镜(キーエンス公司制,VHX-2000),以100倍的倍率(低倍率透镜 VH-25),使用照相机设定中的照明灯的滑亮度设定为256级的最大值,对布帛的一个面进行拍照。此处,从布帛的一个面随机选择拍照部位而进行拍照。此处,使布帛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不被包含在拍摄图像中。接下来,通过对得到的拍摄图像实施图像处理分析,算出布帛的一个面中的所有纤维的露出面积(以下记为总面积I)、以及布帛的一个面中的长丝A以外的纤维的露出面积(以下记为总面积II),通过从总面积I减去总面积II,从而得到布帛的一个面中的长丝A的露出面积(以下记为总面积III)。此处,总面积II通过下述方式得到:
利用光学显微镜(キーエンス公司制,VHX-2000)中所装载的自动面积测量,将提取方法设定为“亮度”,将提取参数设定为“明亮”,将阈值设定为“25”,将噪声消除设定为“弱”,算出利用上述的设定检测到的区域的总和。接下来,总面积II通过下述方式得到:使用光学显微镜(キーエンス公司制,VHX-2000)中所装载的自动面积测量,将提取方法设定为“亮度”,将提取参数设定为“明亮”,将阈值设定为“73”,将噪声消除设定为“弱”,算出利用上述的设定检测到的区域的总和。
[0058] 例如,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布帛的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可通过将布帛的第一面中的总面积III除以布帛的第一面中的总面积I而得到。
[0059] (6)静摩擦系数基于JIS P 8147 8.倾斜法(2010)中规定的方法,使被接触物为硅板(ビューラックス公司制バイオスキンプレート#2),求出布帛的静摩擦系数。具体而言,使用具有倾斜板的滑动倾斜角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将倾斜板的倾斜角调节为0,将作为被接触物的硅板固定,以硅板与布帛接触的方式放置贴合有布帛的平面压头,提高倾斜板的倾斜角度,测定平面压头与布帛成为一体地开始滑动时的倾斜角θ。由得到的倾斜角θ,利用下式算出静摩擦系数μ。
μ=tanθ。
[0060] 需要说明的是,将负荷调节成29g/cm2。此处,该29g/cm2的负荷是想要对握持被接触物的夹握性进行评价的压力),另外,通过具有伸缩性的布帛,布帛与平面压头之间的摩擦力小于布帛与硅板之间的摩擦力时,有时通过布帛的伸长而使平面压头滑动所伸长的量。不将该时间点判断为开始滑动,如上所述,测定将平面压头与布帛成为一体地开始滑动时的倾斜角。对于随机地确定的试验片一个方向,进行5次布帛的静摩擦系数的测定,求出其平均值作为布帛的静摩擦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谓的布帛的干燥状态,可通过在测定前在作为标准状态的20±2℃、65±2%RH气氛下、将试验片静置24小时以上而达成。另外,布帛的湿润状态通过下述方式达成:将干燥状态的布帛含浸在储存有对于含浸布帛整体而言足够量的水的水槽中,在含浸开始30秒后,将布帛从上述的水槽中提起。
[0061] (7)布帛的保水率利用按照JIS L 1906(2000)的方法进行测定。从布帛中取3片10cm×10cm的布帛的试验片,测定该布帛的试验片的标准状态下的质量至毫克单位。在室温下在自来水中浸渍试验片15分钟,利用镊子将试验片从水中取出,使水滴落1分钟,然后测定其质量至毫克单位。
利用下式算出保水率,进而求出其平均值。
m=(m2-m1)/m1×100
其中,
m:保水率(%)
m1:试验片的标准状态下的质量(mg)
m2:将试验片润湿并将水滴落后的质量(mg)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标准状态,是指将布帛的试验片在20±2℃、65±2%RH气氛下静置
24小时以上后的状态。
[0062] (8)起球性利用JIS L 1076(201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布帛的起球性。
[0063] (9)工序通过性关于使用液流染色机的碱减量加工及使用针板拉幅机的精修定形加工中的布帛的工序通过性,利用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0064] A: 因布帛吸附于染色机管内而导致的染色机管的布帛堵塞、因布帛缠绕至针板拉幅机的导辊而导致的布帛的破损、布帛的弯曲行进及针脱落均未发生。
[0065] B: 发生因布帛吸附于染色机管内而导致的染色机管的布帛堵塞、因布帛缠绕至针板拉幅机的导辊而导致的布帛的破损、布帛的弯曲行进及针脱落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0066] (10)布帛的拉伸强度利用JIS L 1096 8.14(201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干燥状态下的布帛的纵向及横向的拉伸强度(N/50mm)及湿润状态下的布帛的纵向及横向的拉伸强度(N/50mm)。作为干燥状态的拉伸强度,以100mm的夹捏间隔将长度30cm×宽度5cm的布帛(纵向、横向)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以150mm/min的速度施加负荷直至布帛切断,测定最大负荷时的强度。此处所谓干燥状态,可通过在测定前在作为标准状态的20±2℃、65±2%RH气氛下将试验片静置24小时以上而达成。另外,作为湿润状态的拉伸强度,将上述干燥状态的长度30cm×宽5cm的布帛(纵向、横向)在20℃的水中浸渍1小时,取出后快速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与干燥状态同样地进行测定。测定进行3次,求出其平均值。
[0067] (11)布帛的湿润时的伸长30%时的拉伸应力将长度30cm×宽度5cm的布帛的试验片在20℃的水中浸渍1小时,取出后快速以100mm的夹捏间隔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以150mm/min的速度求出伸长30%时的应力值(N/50mm)。测定进行3次,求出其平均值。
[0068] (12)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使用得到的布帛,以使第一面成为外侧(物体握持侧)、使第二面成为内侧(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侧)的方式得到手套,关于使用时的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利用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A: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手套容易戴上摘下。
B:干燥状态或湿润状态下,手套难以戴上摘下。
[0069] (13)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使用得到的布帛,以使第一面成为外侧(物体握持侧)、使第二面成为内侧(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侧)的方式得到手套,关于使用时的手套的握持性试验,利用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A:湿润状态下,握持性优异。
B:湿润状态下,握持性差。
[0070] (14)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使用得到的布帛,以使第一面成为外侧(物体握持侧)、使第二面成为内侧(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侧)的方式得到手套,对预想在手术时使用的握持性试验进行评价。具体而言,戴上乳胶制手套,然后戴上由本发明的布帛得到的手套,握持用已调节成甘油33%的溶液(包含脂质的溶液)润湿了表面的市售的魔芋,实施评价握持性的试验,对10名受试者,利用下述的基准,评价手套的握持性。而后,通过所有受试者的评价的总分进行综合评价。
[0071] <单人评价基准>3点:夹握性非常优异,容易感受到指尖的感觉,容易操作。
2点:夹握性良好,容易感受到指尖的感觉,容易操作。
1点:夹握性差,或难以感受到指尖的感觉,难以操作。
[0072] <合计评价基准>A(良好):25 30分
~
B(可以):17 25分
~
C(差):10 16分。
~
[0073] (15)手套的表面品质使用得到的布帛,以使第一面成为外侧(物体握持侧)、使第二面成为内侧(手套的戴用者的手侧)的方式得到手套,观察手套的外侧的表面,利用下述的基准进行评价。
[0074] A:在手套的外侧的表面既未观察到褶皱也未观察到极光,手套的表面品质非常优异。
[0075] B:在手套的外侧的表面仅观察到褶皱和极光中的任意一者,手套的表面品质优异。
[0076] C:在手套的外侧的表面观察到褶皱和极光这两者,手套的表面品质差。
[0077] (实施例1)使用尼龙6(熔融粘度:190Pa・sec)作为岛成分,使用共聚有8.0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的PET(熔融粘度:95Pa・s)作为海成分,使其流入至安装有复合口模的纺丝组件,从吐出孔吐出复合聚合物流。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用位于吐出板正上方的、相对于每1个吐出孔穿设有用于岛成分的2000个分配孔的分配板、穿设有15个吐出孔的吐出板,制成总岛数为30,000个的口模。使海成分/岛成分的质量比为30/70,以260℃的纺丝温度、150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卷绕,采集150dtex-15长丝(总吐出量40g/min)的未拉伸纤维。在已加热至70℃和130℃的辊间对卷绕的未拉伸纤维进行3.0倍拉伸。得到的海岛复合纤维为89dtex-15长丝,强度为2.9cN/dtex,伸长率为31%。另外,作为长丝B,使用了总纤度为78dtex-24长丝的尼龙6、拉伸强度为4.1cN/dtex、伸长率为42%的复丝。
[0078] 以混编率为52:48的比例将上述得到的海岛复合纤维与长丝B混编,利用28隔距、釜径838.2mm(33英寸)的双层圆形针织机,使针织组织为复式凹凸组织,以使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的布帛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8、使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2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
[0079] 对于该圆形针织物,使用液流染色机进行碱减量处理。具体而言,如下所述。
[0080] 对于圆形针织物,使圆形针织物的第一面为筒编状的内侧、使第二面为与染色机管内接触的一侧,投入至液流染色机中。
[0081] 用95℃的1%氢氧化钠水溶液对圆形针织物进行30分钟处理,进行脱海,利用水解除去海岛复合纤维中的聚乳酸的99.9%以上。
[0082] 然后,用干燥机于100℃对所述圆形针织物进行2分钟干燥。干燥后,将所述圆形针织物从筒编状切开,作为精修定形,以圆形针织物的第二面与送出导辊接触的方式使其通过,用干燥机于130℃进行1分钟干燥,得到由尼龙6的纳米纤维(长丝A)、和尼龙6的复丝(长丝B)构成的圆形针织物布帛。得到的圆形针织物布帛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均为线圈横列为30个/25.4mm,线圈纵行为25个/25.4mm。
[0083]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84] (实施例2)将海/岛成分的质量比变更为50/50,将总吐出量变更为20g/min,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85]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29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A。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86] (实施例3)将海/岛成分的质量比变更为70/30,将总吐出量变更为10g/min,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87]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15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A。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88] (实施例4)对于吐出板正上方的分配板,形成相对于每1个吐出孔穿设有用于岛成分的500个分配孔的分配板,变更为总岛数7500个/口模,将海/岛成分的质量比变更为20/80,将总吐出量变更为35g/min,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89]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96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预想在手术时使用的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90] (实施例5)作为岛成分,变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融粘度:160Pa・sec),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91]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92] (实施例6)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2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93]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52,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1。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94] (实施例7)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9、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2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95]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9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B。
[0096] (实施例8)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1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97]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8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1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098] (实施例9)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4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099]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8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4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00] (实施例10)使用总纤度为33dtex-26长丝的尼龙6复丝作为长丝B,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01]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2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2。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02] (实施例11)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7、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3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03]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29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7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3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A。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04] (实施例12)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5,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
0.5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05]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29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5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5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B。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A。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06] (实施例13)作为岛成分,变更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融粘度:160Pa・sec),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07]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29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8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08] (实施例14)将长丝A和长丝B各3根并丝而进行编织,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09]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3。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29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8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C。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10] (比较例1)使岛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融粘度:160Pa・sec),在吐出板正上方的分配板中,形成相对于每1个吐出孔穿设有用于岛成分的1000个分配孔的分配板,成为总岛数为
15000个/口模,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1.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1.0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11]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6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31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1.0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1.00。需要说明的是,发生布帛向碱减量釜内的吸附,工序通过性为B。
[0112] 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C。
[0113] (比较例2)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4、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2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14]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4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2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
[0115] 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C。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16] (实施例15)编织中,以碱减量处理后的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8、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为0.5的方式进行编织,得到圆形针织物,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17]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48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8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50。需要说明的是,发生布帛向碱减量釜内的吸附,工序通过性为B。
[0118] 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19] (比较例3)得到下述的海岛复合纤维: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粘度:160Pa・sec)作为岛成分、包含共聚有5摩尔%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的改性聚酯作为海成分,使海/岛成分的复合比为20/80,总计66dtex-9长丝,岛成分根数为70根,海成分溶出后的岛单丝纤度为
0.08dtex,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20]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通过海岛复合纤维得到的长丝的单纤维直径为2000nm,长丝B的单纤维直径为19μ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0。需要说明的是,工序通过性为A。
[0121] 另外,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C。手套的表面品质为A。
[0122] (比较例4)在吐出板正上方的分配板中,形成相对于每1个吐出孔穿设有用于岛成分的500个分配孔的分配板,变更为总岛数7500个/口模,将海/岛成分的复合比变更为10/90,将总吐出量变更为40g/min,不使用长丝B,仅由长丝A构成布帛,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布帛。
[0123] 对得到的布帛进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4。长丝A的单纤维直径为1000nm,长丝A在布帛的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一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一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一值)为1.00,长丝A在布帛的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除以在第二面中露出的所有纤维在第二面中的露出面积而得到的值(第二值)为1.00。需要说明的是,发生布帛向碱减量釜内的吸附,工序通过性为B。
[0124] 另外,在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虽然夹握性优异,但该手套难以戴上摘下,手套的戴上摘下试验为B,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为A,手套的握持性试验(II)为B。手套的表面品质为C。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