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磁性 / 超顺磁性 / 将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

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

阅读:152发布:2021-07-17

专利汇可以提供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含有 纳米粒子 的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利用被特定包覆的纳米粒子将 治疗 活性物质转移到细胞中的用途。粒子的化学设计使得大量粒子被吸收到细胞中。纳米粒子与治疗活性物质之间不须直接结合即可转移到细胞中。由于所述转移,实现所述物质功效的增加和同时全身性毒性的减小,即,功效增加而 副作用 减小。,下面是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纳米粒子,其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癌症或肿瘤疾病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粒子与抗癌药物是分别以两种溶液而一起被投与,因此使得所述纳米粒子与所述抗癌药物同时出现在病人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磁性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的材料为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反铁磁材料、亚铁磁材料、反亚铁磁材料或超顺磁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正的表面电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含可正极化物质和/或可正电离物质的包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可正极化物质和/或可正电离物质包括基和/或氮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包衣被保护层覆盖,而补偿或甚至过度补偿正电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包衣由生物学上稳定、生物学上惰性或生物稳定的物质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包衣由聚合物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包衣由缩聚氨基烷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包衣由3-氨基丙基三乙基硅烷、
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乙烯三胺或N-(6-氨基己基)-3-氨基丙基三甲基硅烷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具有缩聚氨基硅烷的包衣,以及选择性具有包含羧酸根基团的外包衣以补偿正电荷。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由氧化铁、磁铁矿、磁赤铁矿或其中M表示Zn、Cu、Co、Ni、Cd、Ba或Mn的M(II)Fe2O4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的中值粒径为15nm,且在
1-100nm的粒度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在10-20nm的粒度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纳米粒子用于高温、磁流体高温、磁流体热疗法、放射疗法和/或化学疗法。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抗癌药物是细胞抑制剂、细胞毒杀剂、抗增生剂、消炎剂、抗迁移剂、抗血管生成剂、抗发炎剂、抗菌剂或微管抑制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抗癌药物是选自包含以下各物的群组:放线菌素D、胺鲁米特、安吖啶、阿那曲唑、嘌呤和嘧啶拮抗剂、蒽环霉素、芳香酶抑制剂、天冬酰胺酶、抗雌激素、贝沙罗汀、博莱霉素、布舍瑞林、白消安、喜树碱衍生物、卡培他滨、卡铂、卡莫司汀、苯丁酸氮芥、顺铂、克拉屈滨、环磷酰胺、阿糖胞苷、胞嘧啶阿拉伯糖苷、烷基化细胞抑制剂、达卡巴嗪、更生霉素、柔红霉素、多西他赛、多柔比星/阿霉素、多柔比星脂、表柔比星、雌莫司汀、依托泊苷、依西美坦、氟达拉滨、氟尿嘧啶、叶酸拮抗剂、福美司坦、吉西他滨、糖皮质激素、戈舍瑞林、激素和激素拮抗剂、盐酸拓扑替康、羟基脲、伊达比星、异环磷酰胺、伊替尼、伊立替康、来曲唑、亮丙瑞林、洛莫司汀、美法仑、巯嘌呤、甲胺喋呤、米替福新、丝裂霉素、有丝分裂抑制剂、米托蒽醌、尼莫司汀、奥克赛铂、喷司他汀、丙卡巴肼、他莫昔芬、替莫唑胺、替尼泊苷、睾内酯、塞替派、硫嘌呤、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拓扑替康、曲奥舒凡、维甲酸、曲普瑞林、曲洛磷胺、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宾、细胞抑制活性抗生素、西罗莫司/雷帕霉素、依维莫司、吡美莫司、生长抑素、他克莫司、罗红霉素、子囊霉素、巴佛洛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考康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多叶霉素、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罗素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4-羟基氧基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胸腺素α-1、阿柔比星、
5’-磷酸二氢氟达拉滨、羟基脲、阿地白介素、培门冬酶、阿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千金藤素、埃坡霉素A和B、咪唑硫嘌呤、霉酚酸酯、反义c-myc、反义b-myc、桦木酸、喜树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激活蛋白C、白介素1-β抑制剂、富马酸和其酯、皮西丁蛋白、卡泊三醇、他卡西醇、拉帕醇、β-拉帕、鬼臼毒素、桦木醇、鬼臼酸2-乙酰肼、莫拉司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来格司亭、非格司亭、聚乙二醇、三尖杉宁碱、 曲妥珠单抗、巴利昔单抗、达利珠单抗、选择素/细胞因子拮抗剂、胆固醇酯转移蛋白抑制剂、粘附蛋白、细胞分裂素抑制剂、COX-2抑制剂、血管抑肽、环丙沙星、氟西汀、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拮抗剂、普罗布考、前列腺素、1,11-二甲氧基卡西-6-酮、1-羟基-11-甲氧基卡西-6-酮、东莨菪亭、秋仙碱、一氧化氮供体、戊四硝酯、斯德酮亚胺、S-亚硝基衍生物、星形孢菌素、β-雌二醇、α-雌二醇、雌三醇、雌酮、乙炔雌二醇、磷雌酚、甲羟孕酮、环戊丙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曲尼司特、尾叶香茶菜丙素、维拉帕米、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环孢素A、紫杉醇和其衍生物、双氯芬酸、氯那唑酸、氨苯砜、邻氨甲酰基苯氧基乙酸、利多卡因、酮基布洛芬、甲芬那酸、吡罗昔康、美洛昔康、磷酸氯喹、青霉胺、羟氯喹、金诺芬、金硫丁二钠、奥沙西罗、塞来昔布、β-谷甾醇、腺苷蛋氨酸、麦替卡因、聚多卡醇、诺香草胺、左薄荷脑、苯佐卡因、七叶素、玫瑰树碱、D-24851、秋水仙胺、细胞松弛素A-E、茚满诺星、诺考达唑、杆菌肽、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氮卓司汀、游离核酸、并入病毒递质中的核酸、DNA和RNA片段、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反义寡核苷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来自抗生素群组的活性剂、抗血栓药、阿加曲班、阿司匹林、阿昔单抗、合成抗凝血酶、比伐卢定、香豆定、依诺肝素、GpIIb/IIIa血小板膜受体、因子Xa抑制剂抗体、肝素、水蛭素、r-水蛭素、PPACK、鱼精蛋白、尿激酶原、链激酶、华法林、尿激酶、血管舒张剂、二帕米多、曲匹地尔、硝普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拮抗剂、三唑并嘧啶、色拉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西拉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洛沙坦、硫蛋白酶抑制剂、前列环素、伐哌前列素、干扰素α、β和γ、组胺拮抗剂、血清素阻断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细胞凋亡调节剂、NF-kB或Bcl-xL反义寡核苷酸、卤夫酮、硝苯地平、生育酚、吗多明、茶多酚、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乳香酸和其衍生物、来氟米特、阿那白滞素、依那西普、柳氮磺吡啶、四环素、曲安西龙、突变霉素、普鲁卡因胺、维甲酸、奎尼丁、丙吡胺、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天然和合成类固醇、非诺洛芬、布洛芬、吲哚美辛、普生、苯基丁氮酮、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齐多夫定、抗真菌药、克霉唑、氟胞嘧啶、灰黄霉素、酮康唑、咪康唑、制霉菌素、特比萘芬、氯喹、甲氟喹、奎宁、天然萜类化合物、海马七叶灵、玉蕊醇-C21-当归酸酯、14-脱氢草类水苏、阿罗可里、草类水苏、17-羟基草类水苏、防草内酯、4,7-氧基环金针 草酸、类亚马逊巴香草B1、B2、B2和B7、土贝母皂甙、鸦胆子苦醇A、B和C、鸦胆子苦素甙C、鸦胆子甙N和P、异脱氧地胆草素、白花地胆草内酯A和B、冠状素A、B、C和D、熊果酸、海帕苔酸A、泽屋萜、异-德国鸢尾、变叶美登木醇、松果菊甙A、香茶菜A和B、长管香茶菜B、黄花香茶菜C、卡马巴宁、莱卡门宁A和B、13,18-脱氢-6-α-千里光酰基氧基茶帕里、美丽红豆杉素A和B、里格尼醇、雷藤甲素、磁麻苷、夹竹桃麻苷、马兜铃酸、氨基蝶呤、羟基氨基蝶呤、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黄连素、氯化千里布、毒芹素、辛诺古林、风车子阻生素A和B、柘树异黄酮A、姜黄素、二氢两面针碱、氯化两面针碱、12-β-羟基妊娠双烯-3,20-二酮、杏酚、白果酚、白果酸、土木香灵、大尾摇碱、大尾摇碱-N-氧化物、毛果天芥菜碱、桦褐孔菌醇、苷1a、爵床新素A和B、拉里汀、粗糠柴素、粗糠柴苯并二氢吡喃、异丁基粗糠柴苯并二氢吡喃、地钱素A、美登素、利可里星、马格汀、水鬼蕉碱、鹅掌揪碱、双小白菊内酯、氧化黄心树宁碱、马兜铃内酰胺AII、杠柳甙A、脱氧皮罗配明、九节素、蓖麻蛋白A、血根碱、曼屋麦酸、甲基珍珠梅甙、斯帕斯利色酮、斯替非林、阿卡格里、二氢优山巴星、羟基优山巴因、马线子戊胺、马钱子茶碱、优山巴因、优山巴星、瑞香亭、落叶松树脂醇、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丁香脂素、伞形酮、阿夫罗摩辛、乙酰基维米酮B、消乙酰基维米酮A、维米酮A和B。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紫杉醇的衍生物是选自包含以下各物的群组:6-羟基-紫杉醇、浆果赤霉素、克癌易、莫非布宗和阿西美辛。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来自抗生素群组的活性剂是选自包含以下各物的群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头孢西丁、托普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双氯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磺胺类和甲硝唑。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天然和合成类固醇是选自包含以下各物的群组:落地生根毒素A、桦褐孔菌醇、马奎罗苷A、格海奇苷、马松宁、斯曲罗苷、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对退化细胞具有高亲和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肿瘤疾病为实体肿瘤。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纳米粒子,其中所述肿瘤疾病为前列腺癌、脑瘤、肉瘤、子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支气管癌、黑色素瘤、头颈瘤、食道癌、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肾癌癌、肝转移病灶、脑转移病灶或淋巴结转移病灶。

说明书全文

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

[0001] 本发明申请号为200680029959.1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含有纳米粒子的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将治疗活性物质转移到细胞(尤其癌细胞)中的用途。粒子的化学设计使得大量粒子被吸收到细胞中。纳米粒子与治疗活性物质之间不须直接的键即可转移到细胞中。由纳米粒子和抗癌药物组成的医药组合物使得抗癌药物的功效增加以及副作用减小。

背景技术

[0003] 已知纳米粒子可利用内吞作用被细胞(尤其肿瘤细胞)所吸收。DE 197 26282.1中提及一种制备可细胞内化纳米粒子(cell-internizable nanoparticle)的方法。可利用高纯度细胞物质的活体外测试分析纳米粒子的吸收。DE 199 12798 C1描述可培养来自于组织物质中任何细胞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些方法,粒子的化学设计可使得大量粒子被吸收到某些肿瘤细胞中。通过使治疗物质与作为载体系统的纳米粒子偶合以增加治疗物质功效的方法是已知的且是研究的目标。在DE 10059151 A中,例如,通过离子相互作用使物质偶合,其中结合物将积聚在肿瘤组织中。然而,治疗物质并不在细胞内释放,而是在间质中释放。也已知纳米粒子在抗体或肽(例如,TAT肽)的帮助下可转移到肿瘤细胞。然而,这种转移仅引起纳米粒子在肿瘤细胞中相当低的积聚,且因此其不能达成治疗目的。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治疗和预防癌症疾病的用途。
[0005] 所述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和所述医药组合物的用途实现。
[0006] 其它有利实施例由权利要求书附属项、实例以及图和说明书产生。
[0007] 本发明涉及医药组合物,其由对退化细胞具有高亲和的纳米粒子、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和至少一种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和/或溶剂组成。
[0008] 也可使用盖仑制剂(galenics)(医药技术)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作为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和/或溶剂,其中优选为流体医药组合物。
[0009] 可使用或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必要时,可使用至多10体积%的量的助溶剂,诸如乙醇
[0010] 更具体来说,所述医药组合物是输注用液或注射用液。所述纳米粒子的溶液(例如于生理盐水中)适于间质内或相应地肿瘤内施用。此外,动脉内或静脉内施用可实现影响全身的非实体型和/或转移型肿瘤的全身性治疗。
[0011] 关于这一点,纳米粒子和至少一种治疗物质(尤其至少一种抗癌药物)不必含在单一溶液(优选注射用液或输注用液)中。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也可由两种溶液构成,其中一种溶液含有纳米粒子而另一种溶液含有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尤其至少一种抗癌药物),并且这两种溶液可同时施用。
[0012] 已意外地发现,本文所述的纳米粒子能够将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运送到退化细胞(本发明的根本要素)中。术语退化细胞指致癌基因细胞,肿瘤细胞和癌细胞,即完全退化或正处于完成退化过程中的细胞。因此,术语退化细胞指增生不受控制的细胞。因此,当存在本文所述的纳米粒子时,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更容易被退化细胞所吸收。由于治疗物质更容易被吸收到退化细胞中,所述物质(尤其抗癌药物)的活性得到显着改进且所述物质的副作用减小。
[0013] 活性增加意指相同量的治疗活性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在存在纳米粒子时比不存在纳米粒子时有效。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副作用的减小意指相对于不存在纳米粒子时,存在纳米粒子时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对健康细胞的损害减小,而抗癌药物的功效或数量仍相同。
[0014] 因此,功效增加是以大量纳米粒子转移到细胞中的同时治疗物质可被吸收到细胞中为前提。显然,由粒子形成所致的细胞膜内陷使得至少部分跨膜通路控制消除且因此为治疗活性物质形成全新的插入通道。关于这一点,如果可实现纳米粒子和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于间质中的浓度的局部增加,那么这将是有利的。这可(例如)通过间质内投与混合物或通过适当积聚策略(诸如受控释放、识别受体或其它由粒子表面上的配体识别的生物分子(靶向))来实现。也有可能在间质内投与纳米粒子之后,全身性施用治疗物质。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吸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因此,也可在内吞作用期间数次投与治疗物质。若是治疗物质必须被代谢时,尤其需要全身性地投与治疗物质。
[0015] 由于纳米粒子特别容易被退化细胞(尤其癌细胞)吸收,因此纳米粒子应当具有正表面电荷。
[0016] 在生理条件下为正性的纳米粒子上的表面电荷可通过向纳米粒子提供可正极化和/或正电离的包衣来实现。
[0017] 所述可正极化和/或正电离的包衣可通过对纳米粒子包覆可正极化和/或正电离的物质来获得。所述物质可(例如)含有在相应pH值下以质子化形式存在的基或可质子化氮原子
[0018] 正表面电荷意指各纳米粒子的带正电荷的表面或可带正电荷或正极化的表面,亦即,在生理条件下,纳米粒子的这种表面应使得其正极化或带正电荷。
[0019]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带正电荷、可带正电荷或可正极化的表面或包衣被补偿或甚至过度补偿正电荷的保护层覆盖,如此获得总体中性或甚至带负电外表面。如果带正电荷或可正极化的包衣足够稳定以避免被身体组织或肿瘤组织分解,那么就不需要所述补偿正电荷的外层。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纳米粒子具有由缩聚氨基烷组成的包衣且可能具有另一包含补偿正电荷的羰酸根基团的包衣。
[0020] 由于希望包衣的生物降解缓慢,因此带正电荷或可正极化或带正电荷的包衣优选由生物学上稳定或相应生物学上惰性的物质(诸如聚合物)组成。
[0021] 可使用以下聚合物作为生物稳定聚合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聚酰胺、聚醚酰胺、聚乙烯胺、聚酰亚胺、聚酸酯、聚碳酸酯聚氨酯(polycarbourethane)、聚乙烯、聚卤乙烯(polyvinyl halogenide)、聚偏二卤乙烯(polyvinylidene halogenide)、聚乙烯醚、聚异丁烯、聚乙烯基芳香族物(polyvinyl aromatics)、聚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甲、聚四亚甲醚(polytetramethylene oxide)、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醚氨酯、有机硅聚醚氨酯、有机硅聚氨酯、有机硅聚碳酸酯聚氨酯、聚烯弹性体、EPDM橡胶、氟硅酮、羧甲基壳聚糖、聚芳基醚醚酮(polyaryletherether ketone)、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 keto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戊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人造纤维(rayon)、三乙酯人造纤维、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ethyl vinyl acetate)共聚物、聚砜、环氧树脂、ABS树脂、有机硅(诸如聚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卤乙烯(polyvinyl halogen)和共聚物、纤维素醚、三乙酸纤维素、壳聚糖和共聚物和/或所述物质的混合物。
[0022] 生物学上稳定的聚合物应具有足量的正性或可正极化或带正电荷的基团,诸如氨基或氮原子。带正电荷的包衣通常每个纳米粒子具有平均至少50个、优选至少100个和尤其优选至少500个阳离子基团,这些基团可正极化和/或带正电荷,诸如氨基。
[0023]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衣由单体氨基硅烷组成,这些单体氨基硅烷诸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氧基硅基-丙基-二乙烯三胺或N-(6-氨基己基)-3-氨基丙基三甲基硅烷,根据已知程序使其缩聚以实现必要的稳定性。合适的方法描述于(例如)DE 19614136 A或DE 19515820 A中。
[0024] 为补偿电荷和增加对细胞的区分,可使带正电荷层或包衣覆盖上另一优选生物学上可降解聚合物或相应可生物降解物质的包衣。
[0025] 优选使用以下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聚戊内酯(polyvalerolactone)、聚-ε-癸内酯、聚内酯酸(polylactonic acid)、聚乙醇酸、聚交酯、聚乙交酯、聚交酯与聚乙交酯的共聚物、聚-ε-己内酯、聚羟基丁酸、聚羟基丁酸酯、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丁酸酯-共-戊酸酯、聚(1,4-二氧杂环己烷-2,3-二酮)、聚(1,3-二氧杂环己烷-2-二酮)、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聚酸酐(诸如聚来酸酐)、聚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纤维蛋白(fibrin)、聚氰基丙烯酸酯、聚己内酯二甲基丙烯酸酯、聚-β-马来酸、聚己内酯丁基丙烯酸酯、多嵌段聚合物(例如由低聚己内酯二醇(oligocaprolactonediole)和低聚二氧杂环己酮二醇(oligodioxanonediole)形成)、聚醚酯多嵌段聚合物(诸如PEG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新戊内酯(polypivotolactone)、聚乙醇酸三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乙交酯、聚(γ-乙基谷氨酸酯)、聚(DTH-亚氨基碳酸酯)、聚(DTE-共-DT-碳酸酯)、聚(双酚A-亚氨基碳酸酯)、聚原酸酯、聚乙醇酸三甲基碳酸酯、聚三甲基碳酸酯、聚亚氨基碳酸酯、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酰胺酯、乙醇酸聚酯(glycolated polyester)、聚磷酸酯、聚磷腈(polyphosphazene)、聚[(对-羧基苯氧基)丙烷]、聚羟基戊酸、聚酸酐、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软质聚氨酯、主链中具有氨基酸残基的聚氨酯、聚醚酯(诸如聚氧化乙烯)、聚烯烃草酸酯、聚原酸酯及其共聚物、脂质、叉菜胶、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淀粉、胶原、蛋白质基聚合物、聚氨基酸、合成聚氨基酸、玉米蛋白(zein)、改质玉米蛋白、聚羟基烷醇酸酯、果胶酸、光化酸(actinic acid)、改质和未改质纤维蛋白和酪蛋白、羧甲基硫酸酯、白蛋白、透明质酸、壳聚糖和其衍生物、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和其衍生物、肝素(heparin)、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葡聚糖、β-环糊精、褐藻酸盐、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糖、多糖、蛋白聚糖(proteoglycan)、糖蛋白(glycoprotein)、PEG与聚丙二醇的共聚物、阿拉伯胶(gum arabic)、瓜尔胶、明胶、胶原N-羟基琥珀酰亚胺、磷脂、上述物质的改质物和共聚物和/或混合物。
[0026] 尤其优选为基于α-羟基羧酸的聚合物或共聚物,诸如聚乳酸、聚交酯、聚乙醇酸、聚乙交酯和其共聚物。其它优选者为多元醇(例如聚乙二醇)和多元酸(诸如聚丙烯酸)和碳水化合物和糖(尤其葡聚糖)。
[0027] 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使本发明的纳米粒子进一步具有或相应地覆盖上第三层包衣。包衣可充当保护外壳、阻挡层或达到区分细胞的目的。
[0028] 细胞特异性包衣增加纳米粒子与某些细胞(诸如某些细菌细胞或某些肿瘤细胞)的亲和力且因此用于区分细胞。优选地,所述细胞特异性纳米粒子因为表面官能性而积聚在彼此亲和力增加的细胞中,因而具有肿瘤特异性。正是由于所述技术,使得有可能(例如)设计出针对某些类型癌症的肿瘤特异性纳米粒子。
[0029] 为进一步增加与某些细胞的亲和力,可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人化抗体、人类抗体、嵌合抗体、重组抗体、双特异性抗体、抗体片段、适体(aptamer)、Fab片段、Fc片段、肽、拟肽、间隙体(gap-mer)、核糖酶、CpG低聚物、脱氧核酶(DNAzyme)、核糖开关(riboswitch)和/或脂质偶合于和/或附着于和/或整合于纳米粒子的外层或外壳。设计化合物以使其能够识别某些细胞(诸如肿瘤细胞)且进一步增加纳米粒子对细胞的区分。
[0030] 纳米粒子自身优选由磁性材料、磁性材料、反铁磁材料、亚铁磁材料、反亚铁磁材料或超顺磁性材料组成,进一步优选由铁氧化物,尤其超顺磁铁氧化物组成或由具有氧化层的纯铁组成。所述纳米粒子可通过磁交变场加热。可将含纳米粒子的组织加热到50℃以上。由于每个肿瘤细胞可吸收高达1000pg和1000pg以上的纳米粒子形式的铁,故可实现所述高温。
[0031] 纳米粒子优选由铁氧化物组成且尤其由磁铁矿(Fe3O4)、磁赤铁矿(γ-Fe2O3)或这两种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且优选具有超顺磁性。优选的纳米粒子通常可由式FeOX表示,其中X表示1到2的数字。然而,也有可能将纳米粒子并入诸如二氧化硅(SiO2)(参考下文)的无磁性材料中。纳米粒子的直径优选小于500nm。纳米粒子的中值粒径优选为15nm或优选在1-100nm的粒度范围且尤其优选在10-20nm的范围内。
[0032] 除其中X为1.0到2.0范围内的数字的式FeOX的磁性材料外,本发明也可使用其中M=Co、Ni、Mn、Zn、Cu、Cd、Ba的通式M(II)Fe2O4的材料或其它铁氧体。优选含有不超过70金属原子%、尤其不超过35金属原子%的量的铁原子以外的金属原子。纳米粒子优选包括超过98重量%的以优选1:1到1:3的比率含有Fe(III)与Fe(II)的氧化铁。另外,其中并入有和/或附着有磁性材料(诸如本文所提及的磁性材料)的二氧化硅或聚合物粒子也是合适的。
[0033] 所使用的纳米粒子核心也可由无磁性材料组成。举例来说,可使用由聚合物(例如,PLGA、聚丙烯酰胺、聚氰基丙烯酸丁酯)、金属以及所有氧化材料(例如,MgO、CaO、TiO2、ZrO2、SiO2、Al2O3)形成的纳米粒子。由于执行内吞作用的能力是取决于外壳,而不取决于粒子核心,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利用上述方法包覆上肿瘤特异性外壳的任何材料均是合适的。
[0034] 纳米粒子或纳米级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不超过100nm,优选不超过50nm且尤其优选不超过30nm。中值粒径优选为1-40nm,更优选为3-30nm且尤其优选为5-25nm。
[0035] 意外地,所述纳米粒子极其适合将治疗物质转移到某些细胞类型中,从而使得治疗物质的功效显着增加。所述治疗物质优选为抗癌药物、细胞抑制剂(cytostatic)、细胞抑制剂(cytostatic agent)、抗增生剂、消炎剂(antiphlogistic agent)、抗迁移剂、抗血管生成剂、抗发炎剂(anti-inflammatory agent)、抗菌剂和/或微管抑制剂。
[0036] 可使用烷基化物(alkylation means)、具有细胞抑制特性的抗生素、抗代谢物、微管抑制剂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含铂化合物和其它细胞抑制剂(诸如天冬酰胺酶、维甲酸(tretinoin)、生物、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紫杉烷(taxane)和)、激素、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信号转导剂(信号转导分子)和细胞因子(cytokin)作为细胞毒性和/或细胞抑制性化合物,即,具有细胞毒和/或细胞抑制特性的化合物。
[0037] 烷 基 化 物 的 实 例 尤 其 包 括:氯 乙 胺 (chlorethamine)、环 磷 酰 胺(cyclophosphamide)、曲洛磷胺(trofosfamide)、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美法仑(melphalan)、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白消安(busulfan)、塞替派(thiotepa)、卡莫司汀(carmustine)、洛莫司汀(lomustine)、达卡巴嗪(dacarbazine)、丙卡巴肼(procarbazine)、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曲奥舒凡(treosulfan)、雌莫司汀(estramustine)和尼莫司汀(nimustine)。
[0038] 具有细胞抑制特性的抗生素的实例包括柔红霉素(daunorubicin)和脂质体柔红霉素、多柔比星(doxorubicin)(阿霉素(adriamycin))、更生霉素(dactinomycin)、丝裂霉素C(mitomycin C)、博莱霉素(bleomy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4-表-阿霉素)、伊达比星(idarubicin)、更生霉素、米托蒽醌(mitoxantrone)、安吖啶(amsacrine)和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
[0039] 作为抗代谢物(抗代谢剂)的实例可提及甲胺喋呤(Methotrexate)、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6-硫代嘌呤(6-thioguanine)、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氟达拉滨(fludarabine)、克拉屈滨(cladribine)、喷司他汀(pentostatin)、吉西他滨(gemcitabine)、阿糖胞苷(cytarabine)、咪唑硫嘌呤(azathioprine)、雷替曲赛(raltitrexed)、卡培他滨(capecitabine)、胞嘧啶阿拉伯糖苷(cytosine arabinoside)、硫鸟嘌呤(thioguanine)和巯嘌呤(mercaptopurine)。
[0040] 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地辛(vindesine)、依托泊苷(etoposide)以及替尼泊苷(teniposide)归类为生物碱和鬼臼毒素。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使用含铂化合物。顺铂(Cisplatin)、卡铂(carboplatin)和奥克赛铂(oxaliplatin)是含铂化合物的实例。微管抑制剂中可提及(例如)生物碱,诸如长春花碱(vinca alkaloid)(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地辛(vindesine)、长春瑞宾(vinorelbine))和紫杉醇(paclitaxel) 以及紫杉醇衍生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实例包括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喜树碱(camptothecin)、拓扑替康(topotecan)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
[0041] 紫杉醇和多西他赛(docetaxel)是紫杉烷化合物的实例且其它细胞抑制剂(cytostatic agent)(其它细胞抑制剂(cytostatics))包括(例如)羟 基脲(hydroxycarbamide)(羟基脲(hydroxyurea))、伊马替尼(imatinib)、
安吖啶、拓扑替康(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喷司他汀、贝沙罗汀(bexarotene)、维甲酸和天门冬酰胺酶。单克隆抗体化合物类的代表尤其为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又称为 )、阿莱珠单抗(alemtuzumab)(又称为 )和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又称为 )。
[0042] 根据本发明,也可使用激素,诸如糖皮质激素(泼尼松(prednisone))、雌激素(磷雌酚(fosfestrol)、雌莫司汀)、LHRH(布舍瑞林(buserelin)、戈舍瑞林(gose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曲普瑞林(triptorelin))、氟他胺(flutamide)、乙酸环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他莫昔芬(tamoxifen)、托瑞米芬(toremi fen)、胺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福美司坦(formestane)、依西美坦(exemestane)、来曲唑(letrozole)和阿那曲唑(anastrozol e)。在各类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抗体和信号转导剂中可提及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α、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G-CSF、曲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吉非替尼(gefitinib)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 左旋咪唑(levamisole)以及维甲酸类化合物
(retinoids)。
[0043] 其它可能的治疗物质包括:放线菌素D、胺鲁米特、蒽环霉素(anthracycline)、芳香酶抑制剂、抗雌激素、布舍瑞林、叶酸拮抗剂、戈舍瑞林、激素拮抗剂、盐酸拓扑替康(hycamtin)、羟基脲(hydroxyurea)、有丝分裂抑制剂、他莫昔芬、睾内酯(testolactone)、西罗 莫司(sirolimus)(雷 帕霉素 (rapamycin))、依维 莫司(everolimus)、吡美莫 司(pimecrolimus)、生 长抑 素(somatostatin)、他克 莫 司(tacrolimus)、罗 红霉素(roxithromycin)、柔红霉素(daunomycin)、子 囊霉素(ascomycin)、巴 佛洛霉 素(bafilomycin)、红 霉素 (erythromycin)、麦 迪霉 素(midecamycin)、交沙 霉素(josamycin)、考康霉素(concanamycin)、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醋竹桃霉素(troleandomycin)、多叶霉素(folimycin)、西立伐他 汀(ceri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罗素他汀(ros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匹伐他汀(pitavastatin)、4-羟基氧基环磷酰胺、曲洛磷胺、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胸腺素α-1(thymosinα-1)、阿柔比星(aclarubicin)、5’-磷酸二氢氟达拉滨(fludarabine-5’-dihydrogenphosphate)、嘌呤和嘧啶碱拮抗剂、羟基脲(hydroxycarbamide)、阿地白介素(aldesleukin)、培门冬酶(pegaspargase)、来曲唑、阿霉素、阿奇霉素(azithromycin)、螺旋霉素(spiramycin)、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埃坡霉素A和B(epothilone A and B)、米托蒽醌、咪唑硫嘌呤、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反义c-myc(c-myc antisense)、反义b-myc(b-myc antisense)、桦木酸(betulinic acid)、喜树碱(camptothecin)、喜树碱衍生物、黑素细胞刺激激素(α-MSH)、激活蛋白C、白介素1-β抑制剂、富马酸和其酯、皮西丁蛋白(dermicidin)、卡泊三醇(calcipotriol)、他卡西醇(tacalcitol)、拉帕醇(lapachol)、β-拉帕酮(β-lapachone)、鬼臼毒素、桦木醇(betulin)、鬼臼酸2-乙酰肼、莫拉司亭(molgramostim)(rhuGM-CSF)、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来格司亭(lenograstim)(r-HuG-CSF)、非格司亭(filgrastim)、聚乙二醇(macrogol)、达卡巴嗪、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曲妥珠单抗、依西美坦、巴利昔单抗(basiliximab)、达利珠单抗(daclizumab)、选择素(细胞因子拮抗剂)、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粘附蛋白(cadherin)、细胞分裂素抑制剂(cytokinin inhibitor)、COX-2抑制剂、血管抑肽(angiopeptin)、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氟西汀(fluroblast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拮抗剂、普罗布考(probucol)、前列腺素、1,11-二甲氧基卡西-6-酮(1,11-dimethoxycanthin-6-one)、1-羟基-11-甲氧基卡西-6-酮、东莨菪亭(scopoletin)、秋水仙碱(colchicine)、一氧化氮(NO)供体、戊四硝酯(pentaerythrityl tetranitrate)、斯德酮亚胺(sydnoimine)、S-亚硝基衍生物、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β-雌二醇(β-estradiol)、α-雌二醇(α-estradiol)、雌三醇(estriol)、雌酮(estrone)、乙炔雌二醇(ethinyl estradiol)、磷雌酚、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环戊丙酸雌二醇(estradiol cypionate)、苯甲酸雌二醇、曲尼司特(tranilast)、尾叶香茶菜丙素(kamebakaurin)、维拉帕米(verapami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phostins)、环孢素A、紫杉醇和其衍生物,诸如6-羟基-紫杉醇、浆果赤霉素(baccat in)、克癌易(taxotere)、莫非布宗(mofebutazone)、阿西美辛(acemetaci n)、双氯芬酸(diclofenac)、氯那唑酸(lonazolac)、氨苯砜(dapsone)、邻氨甲酰基苯氧基乙酸、利多卡因(lidocai ne)、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吡罗昔康(piroxicam)、美洛昔康(meloxicam)、磷酸氯喹(chloroquine phosphate)、青霉胺(penicillamine)、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金诺芬(auranofin)、金硫丁二钠(sodium aurothiomalate)、奥沙西罗(oxaceprol)、塞来昔布(celecoxib)、β-谷甾醇(β-sitosterol)、腺苷蛋氨酸(ademetionine)、麦替卡因(myrtecaine)、聚多卡醇(polidocanol)、诺香草胺(nonivamide)、左薄荷脑(levomenthol)、苯佐卡因(benzocaine)、七叶素(aescin)、玫瑰树碱(ellipticine)、D-24851(Calbiochem)、秋水仙胺(colcemid)、细胞松弛素A-E(cytochalasin A-E)、茚满诺星(indanocine)、诺考达唑(nocodazole)、杆菌肽(bacitracin)、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vitronectin receptor antagoni st)、氮卓司汀(azelastine)、游离核酸、并入病毒递质(virus transmitter)中的核酸、DNA和RNA片段、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2、反义寡核苷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 1)、来自抗生素群组的活性剂,诸如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头孢唑林(cefazolin)、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西丁(cefoxitin)、托普霉素(tobramycin)、庆大霉素(gentamicin)、青霉素(penicillins)、双氯青霉素(dicloxacillin)、苯唑青霉素(oxacillin)、磺胺类(sulfonamides)、甲硝唑(metronidazole)、抗血栓药(antithrombotics)、阿加曲班(argatroban)、阿司匹林(aspirin)、阿昔单抗(abciximab)、合成抗凝血酶(synthetic antithrombin)、比伐卢定(bivalirudin)、香豆定(coumadin)、依诺肝素(enoxaparin)、GpIIb/IIIa血小板膜受体、因子Xa抑制剂抗体(antibodies to factor Xa inhibitor)、肝素(heparin)、水蛭素(hirudin)、r-水蛭素(r-hirudin)、PPACK、鱼精蛋白(protamine)、尿激酶原(prourokinase)、链激酶(streptokinase)、华法林(warfarin)、尿激酶(urokinase)、血管舒张剂(vasodilator)、二帕米多(dipyramidole)、曲匹地尔(trapidil)、硝普盐(nitroprussides)、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拮抗剂(PDGF antagoni sts)、三唑并嘧啶(triazolopyrimidine)、色拉明(seram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卡托普利(captopril)、西拉普利(cilaza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洛沙坦(losartan)、硫蛋白酶抑制剂(thioprotease inhibitor)、前列环素(prostacyclin)、伐哌前列素(vapiprost)、干扰素α、β和γ、组胺拮抗剂、血清素阻断剂(serotonin blocker)、细胞凋亡抑制剂、细胞凋亡调节剂、NF-kB或Bcl-xL反义寡核苷酸、卤夫酮(halofuginone)、硝苯地平(nifedipine)、生育酚(tocopherol)、吗多明(molsidomine)、茶多酚(tea polyphenols)、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乳香酸(boswellic acid)和其衍生物、来氟米特(leflunomide)、阿那白滞素(anaki nra)、依那西普(etanercept)、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依托泊苷、四环素(tetracycline)、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突变霉素(mutamycin)、普鲁卡因胺(procainimide)、维甲酸(retinoic acid)、奎尼丁(quinidine)、丙吡胺(disopyrimide)、氟卡尼(flecainide)、普罗帕酮(propafenone)、索他洛尔(sotalol)、胺碘酮(amiodarone)、天然和合成类固醇,诸如落地生根毒素A(bryophyllin A)、桦褐孔菌醇(inotodiol)、马奎罗苷(maquiroside)A、格海奇苷(ghalakinoside)、马松宁(mansonine)、斯曲罗苷(streblosid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非诺洛芬(fenoprofen)、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普生(naproxen)、苯基丁氮酮(phenylbutazone)、阿昔洛韦(acyclovir)、更昔洛韦(ganciclovir)、齐多夫定(zidovudine)、抗真菌药(antimycotics)、克霉唑(clotrimazole)、氟胞嘧啶(flucytosine)、灰黄霉素(griseofulvin)、酮康唑(ketoconazole)、咪 康唑(miconazole)、制霉菌素(nystatin)、特比萘芬(terbinafine)、氯喹(chloroquine)、甲氟喹(mefloquine)、奎宁(quinine)、天然萜类化合物(natural terpenoids)、海马七叶灵(hippocaesculin)、玉蕊醇-C21-当归酸酯(barringtogenol-C21-angelate)、14-脱氢草类水苏(14-dehydroagrostistachin)、阿罗可里(agroskerin)、草类水苏(agrostistachin)、17-羟基草类水苏(17-hydroxyagrostistachin)、防草内酯(ovatodiolide)、4,7-氧基环金针草酸(4,7-oxycycloanisomelic acid)、类亚马逊巴香草(baccharinoid)B1、B2、B2和B7、土贝母皂甙(tubeimoside)、鸦胆子苦醇(bruceanol)A、B和C、鸦胆子苦素甙(bruceantinoside)C、鸦胆子甙(yadanzioside)N和P、异脱氧地胆草素(isodeoxyelephantopin)、白花地胆草内酯(tomenphantopin)A和B、冠状素(coronarin)A、B、C和D、熊果酸(ursolic acid)、海帕苔酸(hyptatic acid)A、泽屋萜(zeorin)、异-德国鸢尾醛(iso-iridogermanal)、变叶美登木醇(maytenfoliol)、松果菊甙(effusantin)A、香茶菜(excisanin)A和B、长管香茶菜(longikaurin)B、黄花香茶菜(sculponeatin)C、卡马巴宁(kamebaunin)、莱卡门宁(leukamenin)A和B、13,18-脱氢-6-α-千里光酰基氧基茶帕里(13,18-dehydro-6-alpha-senecioyloxychaparrine)、美丽红豆杉素(taxamairin)A和B、里格尼醇(regenilol)、雷藤甲素(triptolide)、磁麻苷(cymarin)、夹竹桃麻苷(apocymarin)、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氨基蝶呤(anopterin)、羟基氨基蝶呤(hydroxyanopterin)、白头翁素(anemonin)、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黄连素(berberine)、氯化千里布(cheliburin chloride)、毒芹素(cicutoxin)、辛诺古林(sinococulin)、风车子阻生素(combrestratin)A和B、柘树异黄酮(cudraisoflavone)A、姜黄素(curcumin)、二氢两面针碱(dihydronitidine)、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12-β-羟 基妊 娠 双烯 -3,20-二酮 (12-beta-hydroxypregnadiene-3,20-dione)、杏酚(bilobol)、白果酚(ginkgol)、白果酸(ginkgolic acid)、土木香灵(helenalin)、大尾摇碱(indicine)、大尾摇碱-N-氧化物(indicine-N-oxide)、毛果天芥菜碱(las iocarpine)、桦褐孔菌醇、苷(glycoside)1a、爵床新素(justicidin)A和B、拉里汀(larreatin)、粗糠柴素(malloterin)、粗糠柴苯并二氢吡喃(mallotochromanol)、异丁基粗糠柴苯并二氢吡喃(isobutyrylmallotochromanol)、马奎罗苷(maquiroside)A、马茶汀(marchantin)A、美登素(maytansin)、利可里星(lycoridicin)、马格汀(margetine)、水鬼蕉碱(pancratistatin)、鹅掌揪碱(liriodenine)、双小白菊内酯(bisparthenolidin)、氧化黄心树宁碱(oxoushinsunine)、马兜铃内酰胺AII(aristolactam-AII)、杠柳甙(periplocoside)A、脱氧皮罗配明(deoxypsorospermin)、九节素(psychorubin)、蓖麻蛋白(ricin)A、血根碱(sanguinarine)、曼屋麦酸(manwu wheat acid)、甲基珍珠梅甙(methylsorbifolin)、斯帕斯利色酮(chromones of spathelia)、斯替非林(stizophyllin)、阿卡格里(akagerine)、二氢优山巴星(dihydrousambaraensine)、羟基优山巴因(hydroxyusambarine)、马线子戊胺(strychnopentamine)、马线子叶绿素衍生物(strychnophylline)、优山巴因(usambarine)、优山巴星(usambarensine)、瑞香亭(daphnoretin)、落叶松树脂醇(lariciresinol)、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methoxylariciresinol)、丁 香 脂 素 (syringaresinol)、伞 形 酮 (umbelliferone)、阿夫罗摩辛(afromoson)、乙酰基维米酮(acetylvismione)B、消乙酰基维米酮(desacetylvismione)A、维米酮(vismione)A和B。
[0044] 因此,利用与被肿瘤细胞以相当大程度内吞作用所吸收的可细胞内化纳米粒子组合投与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是本发明的根本所在。纳米粒子(例如DE197 26 282 A中所述的纳米粒子)被肿瘤细胞吸收的程度比正常细胞大。如可由活体外氧化铁纳米粒子测试展示,在某些吸收超过1000皮克/细胞的肿瘤细胞株(cell line)中,铁呈纳米粒子形式。出于所述目的,如可由电子显微镜分析证实,大量纳米粒子被转移到细胞中。活体外测试中,现已意外地发现,投与所述纳米粒子和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尤其细胞抑制剂或抗癌药物)的医药化合物使所投与物质的功效增加。当纳米粒子与细胞抑制剂之间不存在键(共价型、离子型或吸附型)时,也观察到所述效应。只有当细胞抑制剂与纳米粒子之间的键因结合反应而使细胞抑制剂失去其功效或当此键足够强以阻碍细胞内吸收后细胞抑制剂的释放时,才影响所述结果。
[0045] 因此,由所述纳米粒子和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组成的医药组合物十分适于预防和治疗癌症疾病、溃疡、肿瘤、癌瘤以及有增生缺陷的细胞。
[0046] 可使用由纳米粒子和活性物质组成的本发明组合物的各类癌症和肿瘤的实例包括:腺癌、脉络膜黑色素瘤、急性白血病、听神经瘤、壶腹部癌、肛门癌、星形细胞瘤、基底细胞癌、胰腺癌、结缔组织瘤、膀胱癌、支气管癌、非小细胞支气管肺癌、乳腺癌、伯基特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子宫体癌、CUP综合症、大肠癌、小肠癌、小肠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室管膜瘤、上皮癌、尤因瘤(Ewing tumor)、胃肠癌、胆囊癌、胆汁癌、子宫癌、子宫颈癌、胶质母细胞瘤、妇科癌、瘤、鼻瘤和咽喉瘤、血液肿瘤形成、毛细胞白血病、尿道癌、皮肤癌、脑瘤(神经胶质瘤)、脑转移、睾丸癌、脑下垂体瘤、类癌肿瘤、卡波西氏肉瘤(Kaposi’s sarcoma)、喉癌、生殖细胞瘤、骨癌、结肠直肠癌、头颈瘤(位于颈、鼻和耳区域内的肿瘤)、结肠癌、颅咽管瘤、口和唇区域内的癌症、肝癌、肝转移、白血病、眼睑瘤、肺癌、恶性淋巴瘤(霍奇金(Hodgkin)/非霍奇金(Non-Hodgkin))、淋巴瘤、胃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赘瘤、胃肠道恶性肿瘤、乳腺癌、直肠癌、成神经管细胞瘤、黑色素瘤、脊膜瘤、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鼻癌、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肾癌、肾细胞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少枝胶质瘤、食道癌、溶骨瘤和成骨瘤、骨肉瘤、卵巢癌、胰腺癌、阴茎癌、浆细胞瘤、头部和颈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咽喉癌、直肠癌、成视网膜细胞瘤、阴道癌、甲状腺癌、施内贝格肺癌(Schneeberg lung cancer)、食道癌、棘细胞癌、T细胞淋巴瘤(蕈样肉芽肿)、胸腺瘤、管癌(tube carcinoma)、眼瘤、尿道癌、泌尿瘤、尿道上皮癌、外阴癌、疣外观(wart appearance)、软组织瘤、软组织肉瘤、威姆氏瘤(Wilm’s tumor)、子宫颈癌和舌癌。
[0047] 尤其优选为实体肿瘤。尤其优选为前列腺癌、脑瘤、肉瘤、子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支气管肺癌、黑色素瘤、头颈瘤、食道癌、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和肾癌、肝转移病灶、脑转移病灶、淋巴结转移病灶。
[0048] 此外,尤其优选为本发明的组合物与常规高温(hyperthermia)、磁流体高温(magnetic fluid hyperthermia)或相应磁流体热疗法(thermotherapy with magnetic fluids)、放射疗法组合和/或与常规化学疗法组合应用和使用。因此,本发明的组合物有利补充治疗癌症的常规方法。
[0049] 因此,本发明也涉及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与高温、热疗法、放射疗法和/或化学疗法的组合。
[0050] 所述组合的实例包括使用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与磁流体高温或相应磁流体热疗法组合。出于此目的,交变磁场充当触发纳米粒子的不同弛豫过程的外部刺激,限制条件为使用超顺磁纳米粒子。所述过程尤其使得纳米粒子和其周围事物被加热。根据本发明,使用通过交变磁场触发的所述过程加热退化细胞,借此治疗活性物质可引起所关注的细胞甚至更快速地死亡。
[0051] 因此,医药组合物用于治疗与预防以退化细胞物质或外来细胞为特征,且其中可有利地利用本发明纳米粒子区分外来或相应退化细胞与自身健康细胞,和将治疗活性物质转移到所述细胞中的特性的疾病。退化细胞尤其为癌细胞或相应在增生和狭窄或再狭窄组织中有缺陷的细胞。外来细胞尤其包括细菌。
[0052] 活性成分的功效因纳米粒子将活性成分转移到退化细胞中的能力而增加。如果与放射疗法或化学疗法组合或与高温或高温和化学疗法组合或与高温和放射疗法组合应用包含纳米粒子和治疗活性物质的医药组合物,那么治疗的功效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
[0053] 根据本发明,由于活性成分的局部(local)、局部区域(locoregional)或细胞内浓度增加,因此活性成分的功效增加,且治疗活性物质的全身性毒性和副作用减小。附图说明
[0054] 图1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后3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55] 图2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以及纳米粒子后3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56] 图3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后24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57] 图4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以及纳米粒子后24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58] 图5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后48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59] 图6展示添加于0.9%NaCl中的丝裂霉素以及纳米粒子后48小时的RUSIRS1细胞。
[0060] 图7展示48小时后的RUSIRS1细胞(对照组)。
[0061] 图8展示以头孢孟多(cefamandole)而无纳米粒子的情况作为对照组72小时后的BT20细胞。
[0062] 图9展示与纳米粒子和头孢孟多一起培育72小时后的BT20细胞。
[0063] 图10展示与纳米粒子和头孢孟多一起培育72小时后的BT20细胞。
[0064] 图11展示以头孢孟多而无纳米粒子的情况作为对照组72小时后的WiDr细胞。
[0065] 图12展示与纳米粒子和头孢孟多一起培育72小时后的WiDr细胞。
[0066] 图13展示与纳米粒子和头孢孟多一起培育72小时后的WiDr细胞。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实施例1
[0068] 细胞抑制剂丝裂霉素的功效增加(活体外)
[0069] 通过活体外测试可证明治疗肿瘤细胞的丝裂霉素的功效增加。用胶质母细胞瘤人类细胞株RUSIRS 1(脑瘤)进行活体外测试。从患者肿瘤组织获取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并如DE 199 12 798 C1中所述培养。相应地,在含25ml细胞培养基(D-MEM+20%FBS+1.2ml3 6
酮酸盐)的75cm 细胞培养瓶中制备2×10 个RUSIRS 1细胞以用于测试丝裂霉素/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功效。将136μ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GmbH,Berlin,Germany)(cFe=2mol/l)和390μl丝裂霉素溶液(1mg/ml于0.9%NaCl中)添加到所述细胞悬浮液中。在将纳米粒子样品添加到细胞中之前,将其加热到37℃历时15分钟并使其在室温下静置10分钟。以相同的方式制备有丝裂霉素而无纳米粒子的对照样品。
[0070] 纳米粒子对丝裂霉素功效的影响可利用图1至图6来说明。仅添加丝裂霉素溶液的细胞在培育48小时后才展示显着的损坏。相反,与细胞抑制剂和粒子一起培育的细胞在3小时后就已展示显着的损坏。氧化铁纳米粒子被吸收到细胞中可通过细胞的棕色显色证明。对照实验展示单独纳米粒子(无丝裂霉素)也被吸收,但不引起类似高的细胞损坏。仅当粒子与丝裂霉素同时存在时,才出现快速的细胞损坏(3小时后)。因此,丝裂霉素也被粒子的内吞作用转移,从而引起显着的细胞损坏。
[0071] 实施例2
[0072] 抗生素头孢孟多的功效增加(活体外)
[0073] 使用头孢孟多(CAS第30034-03-8号)抗击细菌感染。在2000年,意外地在肝转移活检物质上发现头孢孟多对癌细胞的功效(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然而,认为这种物质抗击癌细胞的潜能相当低。我们的实验展示对肿瘤细胞的破坏(活体外)通常只能通过使用0.5mg/mL(于细胞培养基中的浓度)或以上的浓度才能实现。然而,通过同时施用纳米粒子,有可能大幅增加头孢孟多治疗肿瘤细胞的功效。
[0074] 用细胞株BT20(乳腺癌)和WiDr(结肠癌)进行活体外实验。从患者肿瘤组织获取肿瘤细胞并如DE 199 12 798 C1中所述培养。相应地,在含25ml细胞培养基(RPMI+10%FBS+1.2ml丙酮酸盐(WiDr细胞)或相应BME+10%FBS+丙酮酸盐+5ml非必须氨3 6
基酸+5ml谷氨酰胺(BT20细胞))的75cm 细胞培养瓶中制备2×10 个细胞以用于测试头孢孟多/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功效。将136μ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GmbH,Berlin,Germany)(cFe=2mol/l)和390μl丝裂霉素溶液(储备溶液,1mg/ml于
0.9%NaCl中)添加到所述细胞悬浮液中。因此,头孢孟多于细胞培养基(25ml)中的浓度为
0.016mg/mL,且因此显着低于纯头孢孟多的功效阈值
[0075] 培育72小时后,如图7至图12所证明,可观察到显着的细胞损坏。72小时后,30.5%的BT20细胞和24%的WiDr细胞已死亡。所选用浓度的头孢孟多和单独的纳米粒子均不能引起细胞死亡(死细胞为0%)。仅头孢孟多与纳米粒子的组合才产生肿瘤细胞的所述显着损坏,此归因于头孢孟多被转移到细胞中。
[0076] 实施例3
[0077] 制备由纳米粒子、药理学活性成分和溶剂组成的医药组合物
[0078] 将约1mg细胞抑制剂(或1mmol到10mmol,优选2mmol到6mmol细胞抑制剂)添加到1ml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水性分散液(铁浓度为2ml/l)中。
[0079] 在细胞抑制剂不充分溶于水中的情况下,可使用占溶液至多20体积%的量的助溶剂。可使用DMSO、DMS、乙醇、乙酸乙酯或其它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作为助溶剂。
[0080] 实施例4
[0081] 将1mg卡莫司汀、1mg顺铂、1mg表柔比星、1.5mg吉西他滨、1mg伊马替尼、0.8mg紫杉醇、1.2mg长春碱、1mg长春新碱、1.5mg阿霉素、1mg苯唑青霉素、1mg四环素或1mg替莫唑胺添加到1m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AG,Berlin,Germany)(cFe=2mol/L)中且充分混合。
[0082] 实施例5
[0083] 细胞抑制剂米托蒽醌的功效增加(活体外)
[0084] 如DE 19912798C1中所述培养原代前列腺癌细胞。相应地,在含25ml细胞培养基3 6
的75cm 细胞培养瓶中制备2×10 个细胞以测试米托蒽醌/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功效。将
136μ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GmbH,Berlin,Germany)(cFe=2mol/l)和390μl米托蒽醌溶液(储备溶液,1mg/ml于0.9%NaCl中)添加到所述细胞悬浮液中。
培育72小时后可观察到显着的细胞损坏。当使用细胞抑制剂表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溶解于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聚山梨酸酯80)时,有证据说明类似效应。
[0085] 实施例6
[0086] 细胞抑制剂5-氟尿嘧啶的功效增加(活体外)
[0087] 如DE 19912798C1中所述培养原代直肠癌细胞。相应地,在含25ml细胞培养基的3 6
75cm 细胞培养瓶中制备2×10 个细胞以测试5-氟尿嘧啶/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功效。将
136μ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GmbH,Berlin,Germany)(cFe=2mol/l)和
390μl 5-氟尿嘧啶溶液(储备溶液,1mg/ml于0.9%NaCl中)添加到所述细胞悬浮液中。
培育72小时后可观察到显着的细胞损坏。当使用细胞抑制剂伊立替康和奥克赛铂时,有证据说明类似效应。
[0088] 实施例7
[0089] 细胞抑制剂卡铂的功效增加(活体外)
[0090] 如DE 199 12 798 C1中所述培养原代支气管肺癌细胞(非小细胞肺癌;NSCLC)。3 6
相应地,在含25ml细胞培养基的75cm 细胞培养瓶中制备2×10 个细胞以测试卡铂/纳米粒子混合物的功效。将136μl磁流体MFL AS M01(包覆有缩聚N-(2-氨基乙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胺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制造商:MagForce Nanotechnologies GmbH,Berlin,Germany)(cFe=2mol/l)和390μl卡铂溶液(储备溶液,1mg/ml于0.9%NaCl中)添加到所述细胞悬浮液中。培育72小时后可观察到显着的细胞损坏。当使用细胞抑制剂表柔比星和多西他赛(溶解于聚氧乙烯山梨糖醇;聚山梨酸酯80),有证据说明类似效应。
[0091] 实施例8-196:
[0092] 对应于实例2的实验程序,用表1中所列的活性成分活体外测试以下7种细胞株:a)胶质母细胞瘤人类细胞株RUSIRS 1;b)乳腺癌细胞株BT20;c)结肠癌细胞株WiDR;d)支气管肺癌细胞NSCLC;e)直肠癌细胞;和f)前列腺癌细胞株DU 145。
[0093] 在所有情况下,可观察到细胞抑制剂的活性增加。活性的增加表示在各细胞抑制剂后面的圆括号中,其中(+)表示增加约5%到80%且(++)表示增加80%到500%。
[0094] 表1:细胞抑制剂活性增加
[0095]
[0096]
[0097]
[009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