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流体 / 流体机械及具备它的流体机械系统

流体机械及具备它的流体机械系统

阅读:479发布:2021-04-06

专利汇可以提供流体机械及具备它的流体机械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进气管形状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等性能提升的 流体 机械,流体机械(10)具备安装于旋 转轴 (5)的 叶轮 (6)、能够旋转地收纳叶轮的 外壳 (2)和用于向外壳供给流体的进气管(20),其特征在于,进气(20)管至少包括:第一弯管部,其配置在第一平面(P1)上;第二弯管部,其在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配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并且上游侧的中 心轴 沿着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的中心轴取向,且下游侧的中心轴在所述叶轮的 正面 侧沿着所述叶轮的轴向取向;在从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上游端至所述第二弯管部的下游端这一区间,所述进气管的截面形成为相同截面。,下面是流体机械及具备它的流体机械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流体机械,具备安装于旋转轴叶轮、能够旋转地收纳所述叶轮的外壳和用于向所述外壳供给流体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至少包括:
第一弯管部,其配置在第一平面上;
第二弯管部,其在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配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并且上游侧的中心轴沿着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的中心轴取向,且下游侧的中心轴在所述叶轮的正面侧沿着所述叶轮的轴向取向;
在从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上游端至所述第二弯管部的下游端这一区间,所述进气管的截面形成为相同截面,
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与所述第二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气管的管径的三倍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管部的弯曲处于30°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第二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并且,所述第二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交叉角处于45°以上且135°以下的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与所述叶轮的叶片前缘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气管的管径的五倍以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侧观察所述叶轮的情况下,所述叶轮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从正面侧观察所述叶轮的情况下,所述叶轮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反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机械,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机械是机动车用涡轮增压机的压缩机
9.一种流体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
该流体机械系统包括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以及用于汇集从所述第一流体机械及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供给的压缩流体并使该压缩流体流向下游的集合管,在所述第一流体机械及所述第二流体机械这两个流体机械之间,将从正面侧观察各自的叶轮的情况下的、向外壳供给的流体的旋转方向和叶轮的旋转方向的关系构成为均为正向或逆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以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流体机械的旋转轴的轴向正交的任意对称轴旋转180°的方式配置,
并且构成为使所述第一流体机械及所述第二流体机械各自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在各自的主视下为相同方向。
11.一种流体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流体机械,包括:
第一流体机械;
第二流体机械,其对从所述第一流体机械供给的压缩流体进一步压缩;
至少所述第二流体机械由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机械构成。

说明书全文

流体机械及具备它的流体机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离心压缩机和斜流压缩机等压缩机、以及离心鼓机和斜流鼓风机等鼓风机(以下,将它们总称为“流体机械”),特别是涉及用于向流体机械供给流体的进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搭载于车辆、船舶以及工业用发动机涡轮增压机中使用了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高速旋转的叶轮,利用离心对流体进行升压。在该涡轮增压机的压缩机中,从提高发动机转矩性能和增大发动机输出等发动机性能的观点出发,要求范围广的流量动作范围。
[0003] 作为该压缩机中的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方法之一,存在事先旋转发生装置,该事先旋转发生装置在压缩机上游设置引导叶片等可变机构,通过对其进行控制来使流体产生旋转流,由此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专利文献1)。
[0004] 另外,在由本申请人申请的未公开的在先申请(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对压缩机上游侧的进气管形状进行设计来使流过进气管的流体产生旋转流,从而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的技术。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64661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特愿2012-044103发明内容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的事先旋转发生装置是通过驱动器等机械手段对可变机构进行操作的装置,存在导致装置大型化、结构复杂化、高成本化的问题。特别是在机动车用的涡轮增压机中,对装置小型化、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化的要求强烈,采用这样的机械手段并不现实。
[0011] 关于这一点,上述专利文献2的技术在不使用机械手段就能够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这一点上是较为优秀的技术,但进气管的形状形成为复杂的三维形状,如果能够利用更为简单的进气管形状来使流体产生旋转流,就能够期待在发动机安装时等提高通用性。
[0012]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是在如上所述的技术背景下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进气管形状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等性能提升的流体机械。
[0013]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14]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如下,
[0015] 一种流体机械,具备安装于旋转轴的叶轮、能够旋转地收纳所述叶轮的外壳和用于向所述外壳供给流体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
[0016] 所述进气管至少包括:
[0017] 第一弯管部,其配置在第一平面上;
[0018] 第二弯管部,其在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配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并且上游侧的中心轴沿着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下游侧的中心轴取向,且下游侧的中心轴在所述叶轮的正面侧沿着所述叶轮的轴向取向;
[0019] 在从所述第一弯管部的上游端至所述第二弯管部的下游端这一区间,所述进气管的截面形成为相同截面。
[0020] 上述流体机械包括由配置在第一平面上的第一弯管部、以及在第一弯管部的下游配置在不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弯管部构成的两个弯管部,并且从第一弯管部的上游端至第二弯管部的下游端具备由相同截面构成的进气管。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当流过第一弯管部时在流体中生成双涡流,进而在流过第二弯管部时,流体中的双涡流向旋转流变化,由此能够使流过进气管的流体产生一个方向的旋转流。这样,能够利用由相同截面形成的简单的进气管形状使流过进气管的流体产生旋转流,由此能够实现流体机械的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等性能提升。
[0021]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弯管部的弯曲处于30°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并且,上述第二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
[002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并且,上述第二弯管部的弯曲角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
[0023]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使流过进气管的流体有效地产生旋转流。
[0024]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的交叉角处于45°以上且135°以下的范围。
[0025]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使流过进气管的流体有效地产生一个方向的旋转流。
[0026]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与上述叶轮的叶片前缘之间的距离在进气管的管径的五倍以内。
[0027]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弯管部在流体中生成的旋转流可被不大幅度衰减地向外壳内的叶轮供给。
[0028]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与上述第二弯管部的上游侧的中心轴和下游侧的中心轴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在进气管的管径的三倍以内。
[0029]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弯管部在流体中生成的双涡流可不消失地到达第二弯管部,在流过第二弯管部的流体中生成旋转流。
[0030]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上述叶轮的情况下,叶轮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第一弯管部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同方向。
[0031]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流过第二弯管部的下游侧的流体中,生成向叶轮的旋转方向的相同方向旋转的正向旋转流。因此,流体的剥离现象伴随叶轮迎角的减小而被抑制,在小流量区域内的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上特别有效。
[0032]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上述叶轮的情况下,叶轮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第一弯管部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反方向。
[0033]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流过第二弯管部的下游侧的流体中,生成向叶轮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的逆向旋转流。因此,叶片负载因叶轮迎角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提高压力比,在大流量区域内特别有利。
[0034] 这样构成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能够特别适合用作对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的要求强烈的机动车用涡轮增压机的压缩机。
[0035] 另外,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如下,
[0036] 一种流体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技术方案1至8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流体机械,
[0037] 该流体机械系统包括第一流体机械、第二流体机械、以及用于汇集从所述第一流体机械及所述第二流体机械供给的压缩流体并使该压缩流体流向下游的集合管,[0038] 在所述第一流体机械及所述第二流体机械这两个流体机械之间,将从正面侧观察各自的叶轮的情况下的、向外壳供给的流体的旋转方向和叶轮的旋转方向的关系构成为均为正向或逆向。
[0039] 根据上述流体机械系统,在并联配置有两个流体机械的流体机械系统中,能够使向外壳供给的流体的旋转方向及叶轮的旋转方向的关系在两个流体机械之间相同,因此能够实现两个流体机械间的压缩性能的均匀化。
[0040]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流体机械以相对于与第一流体机械的旋转轴的轴向正交的任意对称轴旋转180°的方式配置,并且构成为使上述第一流体机械及第二流体机械各自的叶轮的旋转方向在各自的主视下为相同方向。
[0041]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对第一离心压缩机及第二离心压缩机的叶轮使用同种类叶轮,因此能够在两个流体机械间进一步实现压缩性能的均匀化。
[0042] 另外,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如下,
[0043] 一种流体机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流体机械,包括:
[0044] 第一流体机械;
[0045] 第二流体机械,其对从所述第一流体机械供给的压缩流体进一步压缩;
[0046] 至少所述第二流体机械由技术方案1至8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流体机械构成。
[0047] 根据上述流体机械系统,在串联配置有两个流体机械的流体机械系统中,能够通过对第二流体机械的进气管形状进行设计,来提高流体机械系统整体的性能。
[0048] 发明效果
[0049]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流体机械,其包括由配置在第一平面上的第一弯管部以及在第一弯管部的下游配置在不同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上的第二弯管部构成的两个弯管部,并且从第一弯管部的上游端至第二弯管部的下游端具备由相同截面构成的进气管,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进气管形状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等性能提升。附图说明
[0050]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涡轮增压机的概略图。
[0051] 图2是从A方向观察图1的离心压缩机的图。
[0052] 图3是从B方向观察图1的离心压缩机的图。
[0053] 图4是用于对单一弯曲内的二维流进行说明的图(出处:複数個の曲りを持つ曲管路の流動と損失に関する研究(论文中文译名:关于具有多个弯曲的弯曲管路的流动和损失的研究)(清幸丸)第17页)。
[0054] 图5是用于对在呈空间状态弯曲的情况下产生一个方向的旋转流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出处:複数個の曲りを持つ曲管路の流動と損失に関する研究(论文中文译名:关于具有多个弯曲的弯曲管路的流动和损失的研究)(清水幸丸)第19页)。
[0055] 图6是从压缩机叶轮的正面侧观察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图。
[0056]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的图。
[0057] 图8(a)是从A方向观察图7的第一离心压缩机的图,(b)是从B方向观察图7的第二离心压缩机的图。
[0058]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60] 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不是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的意思,只不过是说明例而已。
[0061]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是以将本发明的流体机械应用于机动车用涡轮增压机的离心压缩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用途不限定于此。
[0062] 图1是表示具备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10的涡轮增压机1的概略图。图2是沿着A方向、即后述压缩机叶轮6的轴向从正面侧观察图1的离心压缩机10的图。图3是从B方向、即与后述第二平面P2垂直的方向观察图1的离心压缩机10的图。
[0063] 如图1所示,涡轮增压机1具备能够旋转地收纳压缩机叶轮6(叶轮)的压缩机外壳2(外壳)、能够旋转地收纳涡轮机叶轮7的涡轮机外壳3和对能够旋转地支承旋转轴5的轴承8进行收纳的轴承外壳4。轴承外壳4设置在压缩机外壳2及涡轮机外壳3之间,与各个外壳固定。
[0064] 压缩机叶轮6及涡轮机叶轮7分别安装于旋转轴5的两端部。并且,压缩机叶轮6及涡轮机叶轮7构成为利用从发动机(未图示)排出的废气而使涡轮机叶轮7旋转,压缩机叶轮6随之进行同轴驱动。另外,用于向压缩机外壳2供给空气的进气管20与压缩机外壳2的正面侧连接。
[0065]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10由压缩机外壳2、压缩机叶轮6及进气管20构成。
[0066] 如图1~图3所示,进气管20由第一弯管部12、第二弯管部14及直管部16构成。
[0067] 第一弯管部配置在第一平面P1上,第一平面P1为假想平面。另外,第二弯管部14配置在第二平面P2上,第二平面P2为不同于第一平面P1的假想平面。这些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以交叉角α相交。
[0068] 另外,关于第二弯管部14,其上游侧14a的中心轴沿着第一弯管部12的下游侧12b的中心轴取向,并且其下游侧14b的中心轴在压缩机叶轮6的正面侧沿着压缩机叶轮6的轴向取向。另外,第二弯管部14的下游端14l与直管部16的上游端16u连接,该直管部16的下游端16l与压缩机外壳2连接。
[0069] 并且,在从第一弯管部12的上游端12u至直管部16的下游端16l这一区间,进气管20的截面形成为相同截面。
[0070]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如图4(a)所示,当空气流过第一弯管部12时,离心力作用于空气,因而在弯管部的内侧产生负压。并且,如图4(b)所示,在空气中生成从截面中心侧向外周侧彼此逆向旋转的两个旋转流(双涡流)。
[0071] 并且,如图5(a)、(b)所示,当空气进一步流过第二弯管部14时,离心力作用于空气,因而双涡流中的一方减弱,生成单一的旋转涡流。
[0072] 该旋转流的旋转方向取决于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情况下的、第一弯管部12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弯曲方向。
[0073] 即,如图6所示,在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沿着第一弯管部12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弯曲方向生成旋转流。例如,在第一弯管部从上游向下游朝左侧弯曲的图6(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生成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左旋(逆时针)的旋转流r。另一方面,在第一弯管部12从上游向下游朝右侧弯曲的图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生成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右旋(顺时针)的旋转流r。
[0074]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利用由相同截面形成的简单的进气管形状使流过进气管20的流体产生一个方向的旋转流,由此能够扩大流体机械1的流量动作范围。
[0075] 注意,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弯管部14和压缩机外壳2之间配置有直管部16,但是第二弯管部14的下游端14l也可以与压缩机外壳2直接连接。
[0076] 另外,虽然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弯管部12的下游端12l和第二弯管部14的上游端14u连接,但是也可以在两者之间配置直管部。
[0077] 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图2所示的第一弯管部12的弯曲角(δ1)处于30°以上且150°以下的范围,并且,图3所示的第二弯管部14的弯曲角(δ2)处于45°以上且100°以下的范围。
[007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第一弯管部12的弯曲角(δ1)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并且,第二弯管部14的弯曲角(δ2)处于4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
[0079]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使流过进气管20的流体有效地产生旋转流。
[0080]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图1所示的第一平面P1和第二平面P2的交叉角α处于45°以上且135°以下的范围。
[0081]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能够使流过进气管20的流体有效地产生一个方向的旋转流。
[0082]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弯管部14的上游侧14a的中心轴和下游侧14b的中心轴的交点β与压缩机叶轮6的叶片前缘之间的距离L1在进气管20的管径D的五倍以内。
[0083]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第二弯管部14在空气中生成的旋转流可被不大幅度衰减地供给到压缩机叶轮6。
[0084] 另外,此时,若距离L在管径D的三倍以上,则能够充分确保第二弯曲14和压缩机外壳2的连接空间。
[0085] 另外,在几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弯管部12的上游侧12a的中心轴和下游侧12b的中心轴的交点γ与上述第二弯管部的上游侧14a的中心轴和下游侧14b的中心轴交点β之间的距离L2在进气管20的管径D的三倍以内。注意,在弯管部的制作上,期望确保距离L2至少在1D以上。
[0086]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弯管部12在流体中生成的双涡流可不消失地到达第二弯管部14,在流过第二弯管部14的空气中生成旋转流。
[0087]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压缩机叶轮6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第一弯管部12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同方向。例如,在如图6(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第一弯管部12从上游向下游朝右侧弯曲,并且压缩机叶轮6右旋(顺时针)旋转。
[0088]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流过第二弯管部14的下游的空气中,产生向压缩机叶轮6的旋转方向R的相同方向旋转的正向旋转流r。因此,流体的剥离现象伴随叶轮迎角的减小而被抑制,因此在小流量区域内的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上特别有效。
[0089]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压缩机叶轮6的左右任一旋转方向和第一弯管部12的从上游向下游的左右任一弯曲方向为相反方向。例如,在图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从正面侧观察压缩机叶轮6的情况下,第一弯管部12从上游向下游朝左侧弯曲,并且压缩机叶轮6右旋(顺时针)旋转。
[0090]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流过第二弯管部14的下游的空气中,产生向压缩机叶轮6的旋转方向R的相反方向旋转的逆向旋转流r。因此,叶片负载因叶轮迎角的增加而增大,能够提高压力比,因此在大流量区域内特别有利。
[0091]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A的图。图8(a)是从A方向观察图7的第一离心压缩机10A的图,图8(b)是从B方向观察图7的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图。
[0092]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A具备第一离心压缩机(第一流体机械)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第二流体机械)10B这两个离心压缩机,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为上述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
[0093] 并且,如图7及图8(a)、(b)所示,第二离心压缩机10B以相对于与第一离心压缩机10A的旋转轴5A正交的任意对称轴32旋转180°的方式配置。
[0094] 另外,图7所示的流体机械系统100A具备用于汇集从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供给的压缩流体并使该压缩流体流向下游的集合管30,由此,在流体机械系统100A中,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和第二离心压缩机10B并联配置。
[0095] 另外,在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旋转轴5A、5B上分别连接有涡轮机(未图示)。这两个涡轮机使用在各自的主视下向相同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种类涡轮机。并且,通过向这些涡轮机导入废气,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压缩机叶轮6在主视下分别如箭头R所示地向相同方向旋转。即,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压缩机叶轮6也能够使用同种类压缩机叶轮。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压缩机叶轮6在各自的主视下均右旋(顺时针)旋转。
[0096] 另外,如上所述,第二离心压缩机10B以相对于与第一离心压缩机10A的旋转轴5A正交的任意对称轴32旋转180°的方式配置,因此其旋转流的旋转方向均为相同方向。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在各自的压缩机叶轮6的主视下均生成左旋(逆顺时针)旋转的旋转流。
[0097] 根据这样的流体机械系统100A,在并联配置有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这两个离心压缩机(流体机械)的流体机械系统中,能够使向压缩机外壳2供给的流体的旋转方向r及压缩机叶轮6的旋转方向R的关系在两个流体机械之间构成为相同,因此能够实现两个流体机械间的压缩性能的均匀化。
[0098] 另外,根据这样的流体机械系统100A,能够对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压缩机叶轮6使用同种类压缩机叶轮,因此能够在两个流体机械间进一步实现压缩性能的均匀化。
[0099]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B的图。图9(a)是整体图,图9(b)是从A方向观察图9(a)的图。
[0100]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B具备包括第一离心压缩机10A的第一涡轮增压机1A和包括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第二涡轮增压机1B。注意,图中的箭头e表示废气的流向,箭头s表示供气的流向。
[0101] 第二涡轮增压机1B的离心压缩机10B位于第一涡轮增压机1A的离心压缩机10A的下游侧,被供给由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压缩的压缩流体。即,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B构成为在第二涡轮增压机1B的离心压缩机10B中对由第一涡轮增压机1A的离心压缩机
10A压缩的压缩空气进一步压缩的、具备低压段涡轮增压机和高压段涡轮增压机的所谓的两段式涡轮增压机。注意,图中的标记34是用于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的中间冷却器
[010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系统100B中,相当于高压段涡轮增压机的第二涡轮增压机1B中的离心压缩机10B至少由上述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构成。另外,对于第一涡轮增压机1A中的离心压缩机10A,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
[0103] 根据这样的流体机械系统100B,在串联配置有第一离心压缩机10A及第二离心压缩机10B这两个离心压缩机(流体机械)的流体机械系统中,能够通过对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进气管20的形状进行如上所述的设计,在向第二离心压缩机10B的压缩机外壳2供给的空气中生成绕着规定方向的旋转流,因此能够提高流体机械系统整体的性能。
[0104] 如以上所详细说明地,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离心压缩机10等流体机械,其包括由配置在第一平面P1上的第一弯管部12以及在第一弯管部12的下游配置在不同于第一平面P1的第二平面P2上的第二弯管部14构成的两个弯管部,并且从第一弯管部12的上游端12u至第二弯管部14的下游端14l具备由相同截面构成的进气管20,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进气管形状实现流量动作范围的扩大等性能提升。
[0105]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可以进行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各种变更。
[0107] 本发明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流体机械能够适合用作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等离心流体机械,例如车辆、船舶上搭载的涡轮增压机、涡轮冷冻机等的离心压缩机。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流体连结器、微流体芯片盒以及流体连结组件 2020-05-11 208
流体调节系统 2020-05-12 936
涡旋式流体设备 2020-05-12 801
流体流量调节器 2020-05-12 17
磁流体处理机组 2020-05-12 842
磁流体处理机组 2020-05-11 426
流体构件 2020-05-11 314
流体阻尼器 2020-05-11 803
低温陆用流体装卸设备 2020-05-13 1039
低温流体装卸臂 2020-05-12 82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