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物理 / 相变 / 凝固 / 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

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

阅读:796发布:2022-12-26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喷湿纺 喷丝板 装置,包括喷丝板和夹套,所述喷丝板置于所述夹套中,且喷丝板的前端面与夹套的内壁形成倒“凹”字型结构。当夹套前端置于 凝固 浴中时,所述喷丝板的前端、夹套内壁和凝固浴液面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气体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小外界扰动对原液细流的影响。,下面是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包括喷丝板(1)和夹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1)置于所述夹套(3)中,且喷丝板(1)的前端面与夹套(3)的内壁形成倒“凹”字型结构;当夹套(3)前端置于凝固浴中时,所述喷丝板(1)的前端、夹套(3)内壁和凝固浴液面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气体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1)的外围设有用于与前端管件连接的螺纹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设有导热介质入口(4)和导热介质出口(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丝板(1)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置于所述夹套(3)中。

说明书全文

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稳态喷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干喷湿纺工艺的主要特征是纺丝原液经喷丝孔喷出后,不是立即进入凝固浴,而是先经过一小段空气层(一般应小于20~30mm)再进入凝固浴进行双扩散、相分离和形成纤维丝束。一般干喷湿纺的凝固过程非常快,在一秒内即可完成,时间虽然短,但是纺丝原液细流进入凝固浴前对凝固相分离及成纤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在空气段,由于纺丝原液与外界的溶剂质量分布差别巨大,挤出的纺丝原液细流中的溶剂急速挥发(蒸发),从而在纤维丝束表面形成了薄薄致密层,具有高固质量分布致密表皮的细流进入凝固浴后,可抑制双扩散速度,阻止了初生纤维中大孔的生成,最终生成结构微细而致密的凝固纤维丝束。在喷丝孔出口处,纺丝原液承受的压急剧降低至常压,纤维丝束会相应膨大,由于干喷湿纺可实现正牵伸,此时可把膨大部分牵伸变细后才进入凝固浴,这样纺出的纤维丝束表面较平滑且无沟槽。
[0003] 但是,由于喷丝板与凝固浴液面之间的距离非常短,液面发生的微小波动、气流扰动等都会对纺丝原液细流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丝的性能。同时,由于高温的原液细流从喷丝板喷出后,经过常温空气层,纺丝原液细流中的溶剂急速挥发(蒸发)会使纤维表面形成孔洞。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减小外界扰动对原液细流的影响,同时将常温空气层换成保持一定温度的纺丝液溶剂饱和蒸汽层,使原液细流表面的溶剂扩散缓和,进一步减少纤维表面的孔洞。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包括喷丝板和夹套,所述喷丝板置于所述夹套中,且喷丝板的前端面与夹套的内壁形成倒“凹”字型结构;当夹套前端置于凝固浴中时,所述喷丝板的前端、夹套内壁和凝固浴液面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气体层。
[0006] 所述喷丝板的外围设有用于与前端管件连接的螺纹通孔。
[0007] 所述夹套设有导热介质入口和导热介质出口。
[0008] 所述喷丝板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置于所述夹套中。
[0009] 有益效果
[0010]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喷丝板可以与较宽阔的液面隔开,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大大减小了外部液面,空气流动等因素的扰动对经喷丝板喷出的原液细流的影响。另一方面,纺丝液溶剂饱和蒸汽层,使原液细流表面的溶剂扩散缓和,进一步减少纤维表面的孔洞,因此纺丝速度、丝的性能和分散性(cv值)得到提升。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夹套的剖面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喷丝板的剖面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喷丝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喷湿纺喷丝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喷丝板1和夹套3。图1中箭头所指为浆液流动方向。所述喷丝板1置于所述夹套3中,且喷丝板1的前端面与夹套3的内壁形成倒“凹”字型结构;当夹套3前端置于凝固浴中时,所述喷丝板1的前端、夹套3内壁和凝固浴液面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气体层8。气体层8的封闭结构使得其内部的扰动很小,外部的扰动对内部影响不大。
[0017] 其中,夹套3通过内连接螺纹2(见图2)与喷丝板1的外连接螺纹2(见图3)紧密连接,喷丝板1上的螺纹通孔6可将其与其他纺丝组件连接,如图4所示,喷丝板周围设有六个用于与前端管件连接的螺纹通孔6。
[0018] 如图2所示,所述夹套3还设有导热介质入口4和导热介质出口5,夹套3中通入导热介质,可以对喷丝板1进行保护,同时保持喷丝板1和空气层8的温度,进一步延长纺丝原液细流的形变时间。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通过螺母将上述喷丝板装置与纺丝组件紧密连接。然后将夹套3前端置于凝固浴中,喷丝板1前端与液面保持3~36mm的距离从而使喷丝板1前端、夹套3内壁和凝固浴液面三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稳定封闭的气体层8。再向夹套3中通入30~100℃的导热介质,使喷丝板1和气体层8温度保持在25~90℃。将计量的纺丝浆液从喷丝板1的喷丝孔7喷出,一段时间后最先与浆液接触的液面形成厚度为0.5~10mm,纺丝液溶剂浓度为90~100%的高浓度凝固浴层9,气体层8中充满纺丝液溶剂的饱和蒸汽。
[0020] 不难发现,将喷丝板与较宽阔的液面隔开,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大大减小了外部液面,空气流动等因素的扰动对经喷丝板喷出的原液细流的影响。另一方面,纺丝液溶剂饱和蒸汽层,使原液细流表面的溶剂扩散缓和,进一步减少纤维表面的大孔洞。因此,纺丝速度、丝的性能和分散性(cv值)得到提升。
[0021] 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和对照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2] 实施例1:
[0023] 在对位芳纶纺丝过程中,采用100%浓硫酸溶解PPTA聚合体,PPTA的比浓对数粘度为5.8dL/g,浓度为18%,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纺丝成型,其中纺丝液温度85℃,夹套种导热介质温度92℃,气体层温度81℃,气体层厚度6mm,高浓度凝固浴层中硫酸浓度91%,厚度8mm,凝固浴其余部分硫酸浓度36%,纺丝速度可达到750m/min,成品丝强度21.5cN/dtex,强度cv值2.2%。
[0024] 对照例1:
[0025] 在对位芳纶纺丝过程中,采用100%浓硫酸溶解PPTA聚合体,PPTA的比浓对数粘度为5.8dL/g,浓度为18%,采用传统的干喷湿纺方法,不使用上述装置,纺丝液温度85℃,喷丝板离凝固浴距离6mm,凝固浴硫酸浓度36%,纺丝速度最大可达到600m/min,成品丝强度21.4cN/dtex,强度cv值3.2%。
[0026] 实施例2:
[0027] 在芳纶III纺丝过程中,采用DMAc溶解聚合体,浓度为4%,采用上述装置进行纺丝成型,其中纺丝液温度52℃,夹套种导热介质温度60℃,气体层温度64℃,气体层厚度3mm,高浓度凝固浴层中硫酸浓度91%,厚度9mm,凝固浴其余部分硫酸浓度36%,纺丝速度可达到50m/min,初生丝强度4.6cN/dtex,强度cv值2.5%。
[0028] 对照例2:
[0029] 在芳纶III纺丝过程中,采用DMAc溶解聚合体,浓度为4%,采用传统的湿法纺丝成型,其中纺丝液温度52℃,凝固浴其余部分硫酸浓度36%,纺丝速度为18m/min,初生丝强度3.9cN/dtex,强度cv值4.7%。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电外科凝固器械 2020-05-12 786
凝固切开装置 2020-05-12 800
凝固因子Ⅶ多肽 2020-05-12 139
土壤水泥凝固剂 2020-05-13 116
血液凝固测量盒 2020-05-11 893
反溶剂凝固方法 2020-05-12 600
凝固因子Ⅶ多肽 2020-05-12 903
凝固因子VII多肽 2020-05-13 388
凝固体的添加剂 2020-05-13 58
凝固机 2020-05-11 580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