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纳米技术 / 微流体技术 / 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

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

阅读:320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属于新型柔性超材料吸波器的制作领域,具体为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 流体 超材料结构,其设计思路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常规的“三明治”吸波结构,将原有的介质层替换为PDMS封装的微流体结构;在封装的微流体中选取 介电常数 与正切 角 损耗较大的液体进行填充;在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将介质 基板 与金属图案溅射到两侧,得到柔性吸波材料。本发明中工艺流程,以PDMS封装工艺为 基础 ,可以做到更薄的尺寸;与传统的吸波材料结构相比,PDMS封装的微流体超材料吸波器有更薄的尺寸,制作的材料也具有柔性。,下面是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PDMS封装层(2),PDMS封装层(2)内填充介电常数与正切损耗较大的液体介质(4),在PDMS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分别溅射金属基板(3)与金属电阻膜图案(1)得到微流体超材料结构,PDMS封装层的制作过程为: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0:1的比例配制,配制液浇注在SU-8模具上进行倒模并在真空箱中静置12h,然后在烘台上由室温升温加热,在75℃温度下加热4h使其完全固化,脱模得到PDMS底层;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5:1的比例配制、搅匀、脱泡;其次把配制液旋涂片上,在70℃温度下加热20分钟,使其部分固化,得到PDMS盖片;将PDMS底层进行Plasma处理(等离子体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然后与PDMS盖片贴合,放入0.1MPa的真空干燥箱在65℃温度下键合24h,使二者永久粘合形成PDMS封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金属电阻膜图案采用90°旋转对称结构。

说明书全文

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新型柔性超材料吸波器的制作领域,具体为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超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周期性人工电磁结构,是如今的热研究方向,主要与吸波材料、频率选择表面、隐身材料等技术结合。随着工艺平的提高,超材料逐渐被天线,滤波器等结构应用。近几年兴起的吸波材料通常由磁控溅射工艺实现,磁控溅射的载体为柔性材料,柔性材料疏水性极强,因此金属的粘附性较差;传统的电工艺虽然解决了精度较高,粘附性较强的问题,但不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工艺复杂,不能用于柔性材料的制备。由于甚低频的波长限制,为保证其良好的吸波性能,超材料在设计过程中的单元尺寸较大,材料较厚。总体来说现阶段的超材料吸波器主要的缺陷在于:1.材料较厚,难以集成到目标系统中;2.工艺较为繁琐,无法进行大批量生产;3.柔性材料需求较大,现阶段的研究水平不易实现柔性材料的设计。本发明提出一种新颖的吸波结构,采用PDMS封装技术,将介电常数普遍偏高的液体封装到吸波结构中,在甚低频的吸波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阶段超材料吸波器单元尺寸厚,不易集成的问题,提供了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的制备。
[0004]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设计方案实现的: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包括 PDMS封装层,PDMS封装层内填充介电常数与正切损耗较大的液体介质,在PDMS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分别溅射金属基板与金属电阻膜图案得到微流体超材料结构,PDMS封装层的制作过程为: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0:1的比例配制,配制液浇注在SU-8模具上进行倒模并在真空箱中静置12h,然后在烘台上由室温升温加热,在75℃温度下加热4h使其完全固化,脱模得到PDMS底层;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5:1的比例配制、搅匀、脱泡;其次把配制液旋涂片上,在70℃温度下加热20分钟,使其部分固化,得到PDMS盖片;将PDMS底层进行Plasma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然后与PDMS盖片贴合,放入0.1MPa的真空干燥箱在65℃温度下键合24h,使二者永久粘合形成PDMS封装层。
[0005] 上述的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金属电阻膜图案采用90°旋转对称结构。
[0006] 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包括以下特点:(1)对称性的金属电阻膜图案,对电磁波的吸收极化不敏感,将TE波与TM波在谐振频率处高效吸收;
(2)PDMS封装的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更高,且拥有更大的正切角损耗值,可以减小设计材料的厚度;
(3)采用溅射工艺,将电阻膜图案及底层金属溅射到PDMS上,保证了结构的精确度。
[0007]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金属电阻膜图案采用90°旋转对称结构,仿真结构显示,此结构的TM波与TE波吸收效率相同。
[0008] 2)PDMS作为优秀的封装材料,本身也是柔性材料,其在工作频率内的介电常数为2.86,损耗角正切值为0.03。而常用的介质基板如FR-4,其损耗角正切只有0.02。PDMS封装的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一般很大,根据空间的阻抗匹配原理,可以极大缩小材料厚度,随着未来工艺水平提高,PDMS作为封装层厚度可以做的更薄,使其结构厚度进一步缩减。
[0009]  3)由于PDMS的疏水性,使其很难与金属通过粘合剂粘合,而溅射工艺可以将基底的金属溅射到PDMS表层。通过溅射的方式,使超材料结构具有甚低频少有的柔性特质,易于集成。附图说明
[0010] 图1与图2是本发明的超材料结构示意图,由上至下最上层为金属电阻膜图案,中间层为PDMS封装层,PDMS封装层内填充液态介质,最下层为金属基板。
[0011] 图3是在CST软件中对吸波效果的仿真。
[0012] 图4为在CST软件中对表面电流强度图的仿真。
[0013] 图中:1-金属电阻膜图案,2- PDMS封装层,3-金属基板,4-液体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基于PDMS封装技术的微流体超材料结构,其设计思路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常规的“三明治”吸波结构,将原有的介质层替换为PDMS封装的微流体结构,PDMS封装层的制作过程为: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0:1的比例配制,配制液浇注在SU-8模具上进行倒模并在真空箱中静置12h,然后在烘台上由室温升温加热,在75℃温度下加热
4h使其完全固化,脱模得到PDMS底层;将预聚物和固化剂按质量比为15:1的比例配制、搅匀、脱泡;其次把配制液旋涂在硅片上,在70℃温度下加热20分钟,使其部分固化,得到PDMS盖片;将PDMS底层进行Plasma处理,改变其表面特性,然后与PDMS盖片贴合,放入0.1MPa的真空干燥箱在65℃温度下键合24h,使二者永久粘合形成PDMS封装层。
[0015] 选取介电常数与正切角损耗较大的液体介质注射到PDMS封装层中进行填充,例如可选用水、乙醇
[0016] 在PDMS封装层的两侧使用溅射工艺,将金属基板与采用90°旋转对称结构的金属电阻膜图案溅射到两侧,得到柔性微流体超材料结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