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变速箱和齿轮 / 传动系统 / 车轮 / 轮毂 / 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

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

阅读:422发布:2023-01-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轮毂 变形 矫正装置,涉及轮毂矫正设备技术领域。该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 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 电机 ,所述第三装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瓶、 氧 气瓶和氮气瓶,所述第三装置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上分别固定安装有 铜 管与探针,所述第三装置箱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手。该轮毂变形矫正装置,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二 驱动电机 转动,轮毂会随着原有轮毂的轮廓修复,通过装置设有的气 焊枪 和氮气降温的铜管,利用金属的加热收缩法进行损坏轮毂的矫正,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转动,使得整个装置更加自动化。(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下面是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2),所述第一箱体(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4),所述第一驱动轴(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箱体(2)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杆(6),所述转杆(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7),所述第一箱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滑轮活动安装有第二箱体(9),所述第二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1),所述第二驱动轴(11)上远离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轮(12),所述第二箱体(9)的内部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轮(19),所述第二转轮(1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驱动(17),所述驱动块(17)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4),所述移动块(14)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5),所述移动杆(15)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16),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装置箱(21),所述第三装置箱(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瓶(24)、气瓶(23)和氮气瓶(22),所述第三装置箱(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25),所述第三装置箱(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手(28),所述第一机械手(2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管(26)与探针(27),所述第三装置箱(21)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手(30),所述第二机械手(30)上固定安装有气焊枪(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螺纹连接,所述转杆(6)的顶端贯穿第一箱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板(8)的顶部,所述转杆(6)与安装板(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12)上传动连接有传动链(13),所述传动链(13)的底端贯穿第一箱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传动链(13)与第二转轮(19)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杆(31)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所述驱动杆(31)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驱动块(17),两个所述驱动块(17)均对称分布在第二转轮(19)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块(17)上均开设有弯形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杆(15)的左端和右端均贯穿第二箱体(9)的内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压板(16)均位于第二箱体(9)的外部,两个所述压板(16)均与轮毂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26)通过管道与氮气瓶(22)连通,所述气焊枪(29)通过管道与燃气瓶(24)和氧气瓶(23)连通,所述第一机械手(28)、第二机械手(30)、第一驱动电机(3)与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板(25)输出端电性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轮毂矫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交通工具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交通出行带来方便,每辆汽车都设有不可缺少的组成构建,那就是轮胎,一提到轮胎紧接着就回想到轮胎的支撑和固定装置,那就是轮毂。
[0003] 轮毂又叫轮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现在主流的轮毂材料一般为质材料组成,但是由于驾驶的疏忽大意和驾驶时候路面情况的不可预知,很容易就会伤到汽车的轮毂,一般汽车的轮毂伤到以后,维修时,必须要把车子开到维修店,或者利用拖车拖运到维修点,这样对车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且维修的时间比较长,影响了车主用车的方便,维修的成本也比较高,例如中国专利提出的一种轮毂形变矫正装置,专利号为: CN205701924U,此专利通过焊枪和氮气降温的管,利用金属的加热收缩法进行损坏轮毂的矫正,但是在进行这种方式矫正的过程中,轮毂不会随着完整的轮毂模型进行矫正,使得矫正后的轮毂还是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解决了轮毂变形自动矫正的问题。
[0005] 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通过滑轮活动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上远离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远离第二转轮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驱动,所述驱动块上远离第二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上远离第二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远离第二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远离第二转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装置箱,所述第三装置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瓶、气瓶和氮气瓶,所述第三装置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所述第三装置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械手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铜管与探针,所述第三装置箱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手,所述第二机械手上固定安装有气焊枪。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螺纹连接,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第一箱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板的顶部,所述转杆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上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的底端贯穿第一箱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传动链与第二转轮传动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杆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均对称分布在第二转轮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块上均开设有弯形槽。
[0010]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均贯穿第二箱体的内壁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压板均位于第二箱体的外部,两个所述压板均与轮毂形状相适配。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铜管通过管道与氮气瓶连通,所述气焊枪通过管道与燃气瓶和氧气瓶连通,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板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2]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轮毂遇到变形状态时,将轮毂套在两个压板两边,在控制板上输入轮毂型号,控制板控制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二转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二转轮转动,所以两个驱动杆通过转动驱动两个驱动块分背向移动,从而使得压板前进合适的长度,将轮毂支撑住,控制板控制第一机械手与第二机械手移动,通过探针探测变形区域,通过气焊枪与铜管对轮毂进行加热和液氮降温,对轮毂上变形的金属进行加热降温处理,使得金属加热收缩,从而对轮毂进行矫正。
[0013] 有益效果
[0014] 相比较现有技术:
[0015] 1、该轮毂变形矫正装置,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二驱动电机转动,第二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二转轮转动,从而驱动第二转轮转动,所以两个驱动杆通过转动驱动两个驱动块分背向移动,从而使得压板前进合适的长度,将轮毂支撑住,因为压板的形状和轮毂内圈相似配,使得在轮毂进行矫正时,轮毂会随着原有轮毂的轮廓修复。
[0016] 2、该轮毂变形矫正装置,通过装置设有的气焊枪和氮气降温的铜管,利用金属的加热收缩法进行损坏轮毂的矫正。
[0017] 3、该轮毂变形矫正装置,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驱动电机转动,第一驱动电机可以驱动第二箱体处于旋转的状态,从而使得对轮毂进行加热收缩的部位更加全面,使得整个装置更加自动化。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局部俯视图。
[0020] 图中:1底座、2第一箱体、3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轴、5第一齿轮、6转杆、7 第二齿轮、8安装板、9第二箱体、10第二驱动电机、11第二驱动轴、12第一转轮、13 传动链、14移动块、15移动杆、16压板、17驱动块、18弯形槽、19第二转轮、20弹簧、 21第三装置箱、22氮气瓶、23氧气瓶、24燃气瓶、25控制板、26铜管、27探针、28第一机械手、29气焊枪、30第二机械手、31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轮毂变形矫正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2,第一箱体2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3,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4,第一驱动轴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5,第一箱体2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活动安装有转杆6,转杆6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7,第一箱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7螺纹连接,转杆6的顶端贯穿第一箱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板8的顶部,转杆6与安装板8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板 25控制第一驱动电机3转动,第一驱动电机3可以驱动第二箱体9处于旋转的状态,从而使得对轮毂进行加热收缩的部位更加全面,使得整个装置更加自动化,安装板8的顶部通过滑轮活动安装有第二箱体9,第二箱体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1,第二驱动轴11上远离第二驱动电机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轮12,第二箱体9的内部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轮19,转轮12 上传动连接有传动链13,传动链13的底端贯穿第一箱体2的顶部并延伸至其内部,传动链13与第二转轮19传动连接,第二转轮19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31,驱动杆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杆31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驱动杆31的一端均活动安装有驱动块17,两个驱动块17均对称分布在第二转轮19的两侧,两个驱动块17上均开设有弯形槽18,驱动杆31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驱动块17,驱动块17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20,弹簧20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块 14,移动块14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5,移动杆
15上远离第二转轮1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板16,两个移动杆15的左端和右端均贯穿第二箱体9的内壁左右两侧,两个压板16均位于第二箱体9的外部,两个压板16均与轮毂形状相适配,通过控制板25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0转动,第二驱动电机10通过传动链带动第二转轮19转动,从而驱动第二转轮19转动,所以两个驱动杆31通过转动驱动两个驱动块17分背向移动,从而使得压板16前进合适的长度,将轮毂支撑住,因为压板16的形状和轮毂内圈相似配,使得在轮毂进行矫正时,轮毂会随着原有轮毂的轮廓修复,底座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装置箱21,第三装置箱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燃气瓶24、氧气瓶23和氮气瓶22,第三装置箱
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板25,第三装置箱2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机械手28,第一机械手2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铜管26与探针27,第三装置箱21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机械手30,第二机械手30上固定安装有气焊枪29,铜管26通过管道与氮气瓶22连通,通过装置设有的气焊枪29和氮气降温的铜管26,利用金属的加热收缩法进行损坏轮毂的矫正,气焊枪29通过管道与燃气瓶24和氧气瓶23连通,第一机械手28、第二机械手30、第一驱动电机3与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入端均与控制板25输出端电性连接。
[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汽车铝合金轮毂 2020-05-11 334
汽车轮毂拉丝机卡盘 2020-05-13 343
轮毂砂芯及低压铸造轮毂模具 2020-05-11 420
防盗轮毂 2020-05-11 785
汽车轮毂去毛刺工作台 2020-05-13 650
两片式锻造轮毂 2020-05-11 687
汽车轮毂试验机安装盘 2020-05-13 609
轮毂砂芯及低压铸造轮毂模具 2020-05-12 208
轮毂涂装喷粉喷漆工艺 2020-05-13 572
一种铝轮毂涂层 2020-05-11 877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