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下止点 / 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

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

阅读:935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包括外针体和内芯,所述外针体内空设置且内部配合设置内芯,所述外针体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在尖端面上设置埋线孔、中部 侧壁 设置穿线孔、后部内壁设置 定位 台阶,所述内芯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尖端面上设置填充柱头,内芯的尖端面与外针体尖端内壁面配合,所述填充柱头的前端面与埋线孔所在的外针体尖端面平齐设置,所述填充柱头与埋线孔填充配合,所述内芯的后部设置定位台阶,内芯的定位台阶与外针体的定位台阶定位配合。本发明一体化结构装置进行过线使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复位术大大节省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一直对韧带止点骨折 块 进行固定,防止骨快移位,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下面是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针体(1)和内芯(2),所述外针体(1)内空设置且内部配合设置内芯(2),所述外针体(1)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在尖端面上设置埋线孔(13)、中部侧壁设置穿线孔(11)、后部内壁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内芯(2)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尖端面上设置填充柱头(21),内芯(2)的尖端面与外针体(1)尖端内壁面配合,所述填充柱头(21)的前端面与埋线孔(13)所在的外针体尖端面平齐设置,所述填充柱头(21)与埋线孔(13)填充配合,所述内芯(2)的后部设置定位台阶,内芯(2)的定位台阶与外针体(1)的定位台阶定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填充柱头(21)与内芯(2)平行且偏心设置,所述埋线孔(13)与外针体(1)轴向平行设置,所述填充柱头(21)与埋线孔(13)间隙配合,其间隙小于0.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芯(2)后部设置内嵌定位段(23),所述内嵌定位段(23)直径大于内芯(2)前部,所述内嵌定位段(23)前部设置内沉平台(24)、后部设置外凸卡台(25);所述外针体(1)后部设置外包定位段(14),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前部内壁设置平台卡槽(16),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后部内壁设置凸台卡槽(15);所述平台卡槽(16)与内沉平台(24)限位配合,所述凸台卡槽(15)与外凸卡台(25)限位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针体(1)的壁厚0.5 1mm。
~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埋线孔(13)的直径1 1.5mm。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穿线孔(11)直径1 1.5mm,所述穿线孔(11)距离尖端8 12cm。
~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针体(1)的尖端设置为夹相同的三面尖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长度为2 4cm。
~

说明书全文

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用手术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重要的稳定结构,呈铰链式连与股骨髁间窝及胫骨的髁间隆起之间,防止胫骨沿股骨向前后移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关节镜下对交叉韧带止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已经作为一种金标准手术应用于临床。目前关节镜下对骨复位固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先对骨块复位后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可用丝、线或锚钉及螺钉进行固定,由于线不用二次手术取出,在临床上很受欢迎。但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利用克氏针对骨块进行临时固定的同时需分别取出克氏针,在这个过程中骨块有再次移位造成过线困难的可能给手术带来困难,同时延长手术时间,影响手术的质量,因此,研发一种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利于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手术的一体化过线装置。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外针体和内芯,所述外针体内空设置且内部配合设置内芯,所述外针体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在尖端面上设置埋线孔、中部侧壁设置穿线孔、后部内壁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内芯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尖端面上设置填充柱头,内芯的尖端面与外针体尖端内壁面配合,所述填充柱头的前端面与埋线孔所在的外针体尖端面平齐设置,所述填充柱头与埋线孔填充配合,所述内芯的后部设置定位台阶,内芯的定位台阶与外针体的定位台阶定位配合。
[0005] 本发明外针体和内芯通过机械配合形成装配和拆开都方便组合结构,在使用时,以组合形式打入骨折位置并进行骨块的复位固定,然后将内芯与外针体分离,外针体继续对骨块可靠固定,内芯机械分离并从后端抽出,使外针体在人体内形成空腔结构连通手术位置,可以通过外针体的内腔结构及其上设置的穿线孔和埋线孔进行穿线、连接固定等镜下手术。本发明结构使手术过程更加简化,节省时间,手术过程外针体可以一直对骨块进行可靠固定,防止骨折移位,造成过线困难,保证手术的质量,同时通过外针体内腔结构进行穿线,其内壁阻小,穿线更加容易,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本发明对于关节镜韧带止点骨折手术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操作失误,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图2为图1中外针体和内芯的分离立体结构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外针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2中外针体和内芯的前部尖端结构图;
图中:1-外针体,11-穿线孔,12-外针体尖端,13-埋线孔,14-外包定位段,15-凸台卡槽,16-平台卡槽,2-内芯,21-填充柱头,22-内芯尖端,23-内嵌定位段,24-内沉平台,25-外凸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8] 如图1 5所示,本发明包括外针体1和内芯2,所述外针体1内空设置且内部配合设~置内芯2,所述外针体1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在尖端面上设置埋线孔13、中部侧壁设置穿线孔
11、后部内壁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内芯2前端设置为尖端且尖端面上设置填充柱头21,内芯2的尖端面与外针体1尖端内壁面配合,所述填充柱头21的前端面与埋线孔13所在的外针体尖端面平齐设置,所述填充柱头21与埋线孔13填充配合,所述内芯2的后部设置定位台阶,内芯2的定位台阶与外针体1的定位台阶定位配合。
[0009] 所述填充柱头21与内芯2平行且偏心设置,所述埋线孔13与外针体1轴向平行设置,所述填充柱头21与埋线孔13间隙配合,其间隙小于0.05mm。 填充柱头与内芯平行设置保证装配方便,插入即可实现填充,从而避免使用时出现异物阻塞外针体内腔。填充柱头与埋线孔的配合同时又限位作用,使内芯与外针体不出现相对转动。
[0010] 所述内芯2后部设置内嵌定位段23,所述内嵌定位段23直径大于内芯2前部,所述内嵌定位段23前部设置内沉平台24、后部设置外凸卡台25;所述外针体1后部设置外包定位段14,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前部内壁设置平台卡槽16,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后部内壁设置凸台卡槽15;所述平台卡槽16与内沉平台24限位配合,所述凸台卡槽15与外凸卡台25限位配合。内嵌定位段与外包定位段的配合关系使外针体与内芯结构稳定,不会出现相互转动。
[0011] 所述外针体1的壁厚0.5 1mm。~
[0012] 所述埋线孔13的直径1 1.5mm。~
[0013] 所述穿线孔11直径1 1.5mm,所述穿线孔11距离尖端8 12cm。穿线孔在保证留出足~ ~够长度后,越靠前越有利于手术方便。
[0014] 所述外针体1的尖端设置为夹相同的三面尖端。
[0015] 所述外包定位段14的长度为2 4cm。~
[0016]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本发明外针体1和内芯2通过机械配合形成装配和拆开都方便组合结构,在使用时,以组合形式打入手术位置并进行裂骨块的定位,然后将内芯2与外针体1分离,外针体1继续对裂骨块定位,内芯2与外针体1机械分离并从外针体1后端抽出,使外针体1在人体内形成空腔结构连通手术位置,可以通过外针体1的内腔结构及其上设置的穿线孔11和埋线孔12进行穿线、连接固定等镜下手术。
[0017] 本发明外针体和内芯组合结构使关节镜下韧带止点骨折复位固定过程更加简化,大大节省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外针体可以一直对韧带止点骨折块进行临时固定,防止骨折移位,同时利用一体化结构装置进行过线,最终实现骨折块可靠固定,保证手术的质量,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