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引擎 / 热机 / 内燃机 / 化油器式发动机 / 化油器 / 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

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

阅读:352发布:2022-04-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 的油箱容积相对较小,用户使用时,一次加油续航里程较短,无法长时间、长距离行驶。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侧翼油箱的主体油箱,所述侧翼油箱沿主体油箱两侧设置并垂设其下端,所述主体油箱下方设有用于向 发动机 供油的副油箱。本实用新型侧翼油箱垂设于主体油箱下端,能够有效增大侧翼油箱的容积;同时增设副油箱,燃油从主体油箱以及侧翼油箱流入副油箱里面,再从副油箱流入发动机中,既能有效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能保持油箱内油压平衡,进而能够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稳定,即使 车身 倾斜或者摔倒后,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油速率,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油的同时混入空气。,下面是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包括带有侧翼油箱(2)的主体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油箱(2)沿主体油箱两侧设置并垂设其下端,所述主体油箱(1)下方设有用于向发动机供油的副油箱(3),所述副油箱(3)一端通过油管与主体油箱(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真空滤油(4)与侧翼油箱(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油箱(2)与主体油箱(1)一体铸造而成,其造型为车身外形相匹配,所述主体油箱(1)与副油箱(3)螺接,所述副油箱居中安装于主体油箱下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油箱(2)包括垂设在车身左侧的左侧翼油箱(21)、垂设在车身右侧的右侧翼油箱(22),所述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沿着车身外侧面向下延伸至车架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3)内腔中空,其下端面前端开设至少一个用于连接主体油箱(1)的副进油管口(33),下端面后端开设用于连接真空滤油泵(4)的副进油连接口(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油箱(1)底面相邻副油箱(3)的副进油管口(33)开设至少一个主出油管口(211),所述主出油管口(211)通过油管与副进油管口(33)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滤油泵(4)螺接于主体油箱(1)底面的后端,其包括用于连接副进油连接口(31)的泵出油管口(42)、用于连接侧翼油箱(2)的泵进油管口、用于接发动机负压管的泵负压管口(43),所述泵进油管口(41)通过一三通管(5)分别与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中间位置向前凹起,形成一用于容纳骑行人员腿部的U型腔体结构,所述U型腔体结构的下端部开设用于连接三通管(5)的侧出油口。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3)下端面设有用于连接化油器的副出油管口(32)。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3)中间位置开设用于插接电喷汽油泵(6)的通槽,副油箱(3)下端面沿所述通槽一周开设用于螺接电喷汽油泵(6)的螺纹孔(3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油箱(1)在与副油箱(3)相连接位置开设用于容纳电喷汽油泵(6)上端部的凹槽(11),所述电喷汽油泵(6)依次穿过通槽、凹槽(11),并通过固件固定于所述副油箱(3)上。

说明书全文

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市场对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越来越高,耗油量也大幅增加,特别是应用到赛车领域以及在偏远山村使用的摩托车。油箱多数设计在摩托车车架上方,这种设计结构由于车辆整体尺寸限制,其油箱容积相对较小,用户使用时,一次加油续航里程较短,无法长时间长距离行驶,在油耗量较高的环境下行驶,油箱储油量无法满足要求,需频繁加油。
[0003]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485582.9)公开了一种带侧翼的摩托车燃油箱,侧翼设置在油箱的前部左、右两侧,分别用两种插扣和两个螺钉固定。燃油箱的前部左、右两侧凸型,并各设置四处固定点连接左、右侧翼。此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油箱的容积,但是侧翼设置在油箱的前部左、右两侧,油箱前部空间有限,导致侧翼容积较小,增大油箱容积的效果不明显。并且左、右侧翼安装位置发动机低,储存在其底部的燃油无法从油箱顺利流入到发动机中。当摩托车车身倾斜或者摔倒后,一侧的燃油会从油箱中间流入到另一侧翼,两侧的油压不同,会导致油箱的出油速率不稳定,进而发动机的进油速率不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如果其中一侧翼空置,会导致发动机进油的同时混入空气,导致发动机熄火。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增加油箱容积的出油速率稳定的不会混入空气的越野摩托车油箱。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包括带有侧翼油箱的主体油箱,所述侧翼油箱沿主体油箱两侧设置并垂设其下端,所述主体油箱下方设有用于向发动机供油的副油箱,所述副油箱一端通过油管与主体油箱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真空滤油与侧翼油箱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侧翼油箱垂设于主体油箱下端,相比安装于主体油箱前端,主体油箱下方的空间较大,可以制造较大的侧翼油箱,有效增大侧翼油箱的容积。同时增设副油箱,燃油从主体油箱以及侧翼油箱流入副油箱里面,再从副油箱流入发动机中,既能有效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能保持油箱内油压平衡,进而能够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稳定,即使车身倾斜或者摔倒后,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油速率,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油的同时混入空气。
[0007]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侧翼油箱与主体油箱一体铸造而成,不易出现燃油泄漏问题,其造型为车身外形相匹配,保持车身的美观度,所述主体油箱与副油箱螺接,两者可以随时拆卸,便于安装。所述副油箱居中安装于主体油箱下端面,使得燃油更加便捷的从主体油箱进入副油箱,同时利用车身保持重心平衡。
[0008]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侧翼油箱包括垂设在车身左侧的左侧翼油箱、垂设在车身右侧的右侧翼油箱,车身两侧都设置侧翼油箱,确保车身整体平衡。所述左侧翼油箱、右侧翼油箱沿着车身外侧面向下延伸至车架下方,最大程度的增大侧翼油箱的容积。
[0009]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副油箱内腔中空,其下端面前端开设至少一个用于连接主体油箱的副进油管口,下端面后端开设用于连接真空滤油泵的副进油连接口,副进油管口和副进油连接口都设置于副油箱下端面,不需要把副油箱从主体油箱拆下来,即可实现油管的安装以及后续油路检查。
[0010]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主体油箱底面相邻副油箱的副进油管口开设至少一个主出油管口,使得主体油箱的燃油直接进入副油箱中,结构简单、实用,所述主出油管口通过油管与副进油管口相连接,主体油箱底面可设置两个主出油管口,加快主体油箱的出油速率,利于主体油箱的油压稳定。
[0011]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真空滤油泵螺接于主体油箱底面的后端,其包括用于连接副进油连接口的泵出油管口、用于连接侧翼油箱的泵进油管口、用于接发动机负压管的泵负压管口,所述泵进油管口通过一三通管分别与左侧翼油箱、右侧翼油箱相连接。真空滤油泵根据发动机的油压情况,控制侧翼油箱的燃油进入副油箱中,确保副油箱内部油压稳定,进而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保持稳定。左侧翼油箱、右侧翼油箱通过三通管实现互通,能够有效维持油压平衡,当车身倾斜或者摔倒后,侧翼油箱的燃油快速从一侧流到另一侧,车身扶正后,燃油多的一侧翼油箱的燃油通过三通管快速流到另一侧翼油箱,恢复两侧翼油箱的油压平衡。
[0012]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左侧翼油箱、右侧翼油箱中间位置向前凹起,形成一用于容纳骑行人员腿部的U型腔体结构,所述U型腔体结构的下端部开设用于连接三通管的侧出油口。增加侧翼油箱后,会一定程度上增大车身体积,侧翼油箱设置U型腔体结构,骑行人员的腿膝关节可以伸入到U型腔体结构的空腔中,不影响骑行人员双腿的正常摆放。
[0013]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副油箱下端面设有用于连接化油器的副出油管口,实现对发动机的供油。
[0014]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副油箱中间位置开设用于插接电喷汽油泵的通槽,副油箱下端面沿所述通槽一周开设用于螺接电喷汽油泵的螺纹孔。电喷汽油泵与副油箱管接,燃油从副油箱流入到电喷汽油泵中,实现对电喷发动机供油。本实用新型直接更换带有电喷滤油泵的副油箱即可匹配电喷发动机的摩托车,无需更换主体油箱,投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0015]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主体油箱在与副油箱相连接位置开设用于容纳电喷汽油泵上端部的凹槽,节省电喷汽油泵的安装空间,所述电喷汽油泵依次穿过通槽、凹槽,并通过固件固定于所述副油箱上,由于现有技术的电喷汽油泵为长条状产品,设置通槽、凹槽容纳电喷汽油泵,能够有效减少电喷汽油泵的安装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栓为现有技术产品,可批量采购,节省研发成本以及制造成本。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侧翼油箱沿主体油箱两侧设置并垂设其下端,能够有效增大侧翼油箱的容积;增设副油箱,燃油从主体油箱以及侧翼油箱流入副油箱里面,再从副油箱流入发动机中,既能有效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能调节油箱的出油速率,保持油箱内油压平衡,进而能够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稳定,即使车身倾斜或者摔倒后,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油速率,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油的同时混入空气。
[0018] 本实用新型直接更换带有电喷滤油泵的副油箱即可匹配电喷发动机的摩托车,无需更换主体油箱,投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化油器发动机的实施例爆炸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化油器发动机的实施例装配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路连接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喷发动机的实施例爆炸视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喷发动机的实施例装配图。
[0025] 附图标记说明:
[0026] 1-主体油箱,2-侧翼油箱,3-副油箱,4-真空滤油泵,5-三通管,6-电喷汽油泵,7-螺栓,11-凹槽,21-左侧翼油箱,22-右侧翼油箱,221-左侧出油口,222-右侧出油口,211-主出油管口,31-副进油连接口,32-副出油管口,33-副进油管口,34-螺纹孔,41-泵进油管口,42-泵出油管口,43-泵负压管口,61-电喷出油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3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化油器发动机的实施例,一种越野摩托车油箱,包括带有侧翼油箱2的主体油箱1,所述侧翼油箱2沿主体油箱两侧设置并垂设其下端,其与主体油箱1一体铸造而成,其造型为车身外形相匹配。所述主体油箱1下方居中位置设置用于向发动机供油的副油箱3,两者通过螺栓螺接。所述副油箱设有向外伸出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通孔,所述主体油箱在与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连接螺孔,螺栓穿过通孔拧紧于连接螺孔中。所述副油箱3一端通过油管与主体油箱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真空滤油泵4与侧翼油箱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侧翼油箱2垂设于主体油箱1下端,能够有效增大侧翼油箱2的容积;增设副油箱3,燃油从主体油箱1以及侧翼油箱2流入副油箱3里面,再从副油箱3流入发动机中,既能有效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能保持油箱内油压平衡,进而能够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稳定,即使车身倾斜或者摔倒后,也不会影响发动机的进油速率,可以防止发动机进油的同时混入空气。
[0032] 所述侧翼油箱2包括垂设在车身左侧的左侧翼油箱21、垂设在车身右侧的右侧翼油箱22,所述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沿着车身外侧面向下延伸至车架下方,最大程度的增大侧翼油箱2的容积。所述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中间位置向前凹起,形成一用于容纳骑行人员腿部的U型腔体结构,所述U型腔体结构的下端部开设用于连接三通管5的侧出油口,增加侧翼油箱2后,会一定程度上增大车身体积,侧翼油箱2设置U型腔体结构,骑行人员的腿膝关节可以伸入到U型腔体结构的空腔中,不影响骑行人员双腿的正常摆放。
[0033] 所述副油箱3内腔中空,其下端面前端开设至少一个用于连接主体油箱1的副进油管口33,下端面后端开设用于连接真空滤油泵4的副进油连接口31、用于连接化油器的副出油管口32。由于所述副油箱3上端面与主体油箱1相连接,副进油管口33、副进油连接口31以及副出油管口32设置在副油箱3的下端面,方便安装油管以及后续检查油路。
[0034] 所述主体油箱1底面相邻副油箱3的副进油管口33开设至少一个主出油管口211,所述主出油管口211包括左侧出油口221,右侧出油口222,其分别通过油管与副进油管口33相连接,方便安装油管以及后续检查油路。
[0035] 所述真空滤油泵4通过螺栓螺接于主体油箱1底面的后端,真空滤油泵设有向外伸出的连接部,主体油箱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孔,螺栓穿过连接部拧紧于螺孔中。真空滤油泵包括用于连接副进油连接口31的泵出油管口42、用于连接侧翼油箱2的泵进油管口、用于接发动机负压管的泵负压管口43,所述泵进油管口41通过一三通管5分别与左侧翼油箱21、右侧翼油箱22相连接。真空滤油泵4根据发动机的油压情况,控制侧翼油箱2的燃油进入副油箱3中,确保副油箱3内部油压稳定,进而确保油箱的出油速率保持稳定。
[0036]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喷发动机的实施例,所述副油箱3中间位置开设用于插接电喷汽油泵6的通槽,副油箱3下端面沿所述通槽一周开设用于螺接电喷汽油泵6的螺纹孔34。所述主体油箱1在与副油箱3相连接位置开设用于容纳电喷汽油泵6上端部的凹槽11,所述电喷汽油泵6下端面设有用于连接电喷系统的电喷出油管口61,电喷汽油泵依次穿过通槽、凹槽11,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副油箱3上。所述紧固件穿过电喷汽油泵6的通孔拧紧于副油箱3的螺纹孔34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7或者螺钉。本实用新型的电喷汽油泵与副油箱管接,燃油从副油箱流入到电喷汽油泵中,实现对电喷发动机供油。直接更换带有电喷滤油泵的副油箱3即可匹配电喷发动机的摩托车,无需更换主体油箱1,投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0037] 所述管口、进油口、出油口可以是外伸的油管,也可以在油箱或者泵上开设的带有螺纹的通孔,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化油器针阀摇臂高度机 2020-05-15 564
一种化油器的自动控制阻风门装置 2020-05-15 946
一种用于化油器工件的安装设备 2020-05-15 912
温控阻风门式化油器 2020-05-11 994
一种化油器组装机构 2020-05-12 67
一种智能进油化油器 2020-05-11 888
化油器及其制造方法 2020-05-12 2
一种化油器 2020-05-14 147
塑料化油器 2020-05-14 804
化油器 2020-05-13 54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