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箱通系统

阅读:73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曲轴箱通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 曲轴 箱通 风 系统,包括曲 轴箱 , 曲轴箱 与 气缸 体相连, 气缸体 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气缸盖和气 门 室罩盖,进气 歧管 与气缸盖上的进气道连通,气门室罩盖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油气分离器出口侧相通、另一端延伸至气缸盖内部并与进气道相通。上述方案中,将气流通道设置在气门室罩盖和气缸盖的内部,不需要在 机舱 内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曲通软管,而且杜绝了固定卡箍泄露、脱落的风险,提高了 通风 系统 的可靠性。,下面是曲轴箱通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曲轴箱通系统,包括曲轴箱(10),曲轴箱(10)与气缸体(20)相连,气缸体(2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气缸盖(30)和气室罩盖(40),进气歧管(50)与气缸盖(30)上的进气道(31)连通,其特征在于:气门室罩盖(40)内设置有气流通道(A),气流通道(A)的一端与油气分离器出口侧相通、另一端延伸至气缸盖(30)内部并与进气道(3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流通道(A)包括设置在气门室罩盖(40)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A1)和设置在气缸盖(3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A2),第一气流通道(A1)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流通道(A2)的进气口相通,且第一、二气流通道(A1、A2)为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内部的单独的通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气流通道(A1、A2)为直接于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内部加工方式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气流通道(A2)为与气缸盖(30)内部部件避让的折状通道,折状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在气缸盖(30)外表面临近进气道(31)位置处,气缸盖(30)的各缸均设置有一道第二气流通道(A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气缸体(20)的各缸上均设置有通气孔(21),且通气孔(21)的进气口与第二气流通道(A2)的出气口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进气歧管(50)的密封法兰面(51)为整体式设置,且进气歧管(50)的各进气口向法兰面(51)延伸设置有缺口(52),缺口(52)的一端分别与气缸盖(30)的第二气流通道(A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道(31)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箱(10)、气缸体(20)、气缸盖(30)和气门室罩盖(4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说明书全文

曲轴箱通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缸套内产生的燃烧废气、未燃混合气等不可避免地会通过活塞活塞环、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间隙,气油封及气门导管等部位进入曲轴箱内,久而久之,会造成曲轴箱内压升高,发动机容易产生泄露,而且如果曲轴箱内的废气不能及时排出,这些气体和机油发生化学反应,使机油变质、产生油泥,对发动机零部件和润滑系统各摩擦副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曲轴箱内的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发动机上引入了曲轴箱通风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进气系统的真空度将曲轴箱内的废气吸入油气分离器内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分离后的机油由回油孔回到油底壳,即把曲轴箱内的气体及时地从曲轴箱引入进气系统重新燃烧,从而解决曲轴箱内废气引起的排放和泄露以及对发动机造成的腐蚀等问题。
[0003] 现有技术中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与气门室罩盖1集成或模式安装于气门室罩盖1上的油气分离器,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进入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气体经曲通软管2进入进气歧管3,最后进入气缸盖4的燃烧室进行燃烧,气流方向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曲通软管2与进气歧管3和气门室罩盖1连接,通过卡箍5进行固定,这样就保证了曲轴箱内的废气不直接排入大气,曲通软管2的管体材料一般采用的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此类橡胶管路会产生渗透蒸发,而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老化失效;另外,卡箍5固定管路布置方式也会可能产生脱落、泄漏等问题,都会造成曲轴箱通风系统排放超出标准。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靠性高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包括曲轴箱,曲轴箱与气缸体相连,气缸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气缸盖和气门室罩盖,进气歧管与气缸盖上的进气道连通,气门室罩盖内设置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与油气分离器出口侧相通、另一端延伸至气缸盖内部并与进气道相通。
[0006] 上述方案中,将气流通道设置在气门室罩盖和气缸盖的内部,不需要在机舱内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曲通软管,而且杜绝了固定卡箍泄露、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现有技术中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2为本发明中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3为气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4为气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5为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图2-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论述。
[0013] 一种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曲轴箱10,曲轴箱10与气缸体20相连,气缸体20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气缸盖30和气门室罩盖40,进气歧管50与气缸盖30上的进气道31连通,气门室罩盖40内设置有气流通道A,气流通道A的一端与油气分离器出口侧相通、另一端延伸至气缸盖30内部并与进气道31相通。曲轴箱10内的废气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后,由气流通道A进入气缸盖30上的进气道31内,进而进入燃烧室燃烧,气流方向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将气流通道A设置在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的内部,不需要在机舱内有限的空间内布置曲通软管2,而且杜绝了固定卡箍5泄露、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0014] 优选的,气流通道A包括设置在气门室罩盖40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A1和设置在气缸盖3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A2,第一气流通道A1的出气口与第二气流通道A2的进气口相通,且第一、二气流通道A1、A2为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内部的单独的通风通道。为了避免气流通道A的气体进入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的腔室内而无法进入进气道30内,将第一、二气流通道A1、A2设置成单独的通风通道。
[0015] 进一步的,第一、二气流通道A1、A2为直接于气门室罩盖40和气缸盖30内部加工方式产生。
[0016] 由于气缸盖内需要布置很多部件,为了避免第二气流通道A2的位置与这些部件的位置发生干涉,第二气流通道A2为与气缸盖30内部部件避让的折状通道,折状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在气缸盖30外表面临近进气道31位置处,气缸盖30的各缸均设置有一道第二气流通道A2。这样能够使得气体均匀的进入各缸的燃烧室进行均匀的燃烧。
[0017] 进一步的,气缸体20的各缸上均设置有通气孔21,且通气孔21的进气口与第二气流通道A2的出气口一一对应设置。
[0018] 参阅图5,进气歧管50的密封法兰面51为整体式设置,且进气歧管50的各进气口向法兰面51延伸设置有缺口52,缺口52的一端分别与气缸盖30的第二气流通道A2的出口相通,另一端分别与进气道31相通。由于我们需要将第二气流通道A2中的气体引入进气道31,而上面说到为了避免第二气流通道A2与气缸盖30内部的部件发生干涉,因而将第二气流通道A2设置在气缸盖30外表面临近进气道31位置处,因此在进气歧管50的各进气口向法兰面51延伸设置有缺口52,使得缺口52覆盖住第二气流通道A的出口,进而将第二气流通道A引入进气道31。由于需要设置缺口52,所以将进气歧管50的密封法兰面51设置成整体式结构。
[0019] 为了避免曲轴箱10内的气体泄漏到外部,曲轴箱10、气缸体20、气缸盖30和气门室罩盖4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