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骑型车辆

阅读:1014发布:2020-12-23

专利汇可以提供鞍骑型车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鞍骑型车辆。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加部件数、以简单的构造防止雨 水 或尘埃向排气口侵入的鞍骑型车辆。鞍骑型车辆(1)包括:动 力 单元(50),具有 曲轴 箱(80)和从车宽方向外侧 覆盖 该曲 轴箱 (80)的 曲轴箱 罩(100);以及中央 支架 (110),可回转地设置于该动力单元(50)的下部,获得立起状态和收纳状态。在曲轴箱罩(100)的底面,设有对冷却V带式无级 变速器 (90)的冷却 风 进行排气的排气口(102),排气口(102)配置为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110)覆盖。,下面是鞍骑型车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鞍骑型车辆,包括:
单元(50),具有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曲轴箱(80)和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该曲轴箱(80)的曲轴箱罩(100);以及
中央支架(110),可回转地设置于该动力单元(50)的下部,获得立起状态和收纳状态;
上述鞍骑型车辆(1)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曲轴箱罩的底面,设有对冷却上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进行排气的排气口(102);
上述排气口配置为由上述收纳状态的上述中央支架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支架具有左右一对的足部(114)和从一方的上述足部朝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踏脚部(116);
在一方的上述足部和上述踏脚部之间形成肋(118);
上述排气口配置为由上述收纳状态的上述中央支架的上述踏脚部(116)和上述肋(118)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鞍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曲轴箱罩(100)形成将上述冷却风导向到上述排气口(102)的排气导向部(103);
该排气导向部的上部侧的面积比下部侧的面积小。
4.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111),在上述立起状态中的前方侧,配设有增强部件(120),同时,在后方侧且与该增强部件(120)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配设有连接左右的上述足部的横梁部件(130);
在上述增强部件(120)和上述横梁部件(130),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凹部(120a、
130a)。
5.根据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鞍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上述横梁部件(130)由板材形成,具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使得在上述立起状态时向前方开放。

说明书全文

鞍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特别是涉及包括由V带式无级变速器构成的动单元的鞍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具备包括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曲轴箱和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该曲轴箱曲轴箱罩的动力单元的鞍骑型车辆为人们所公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从曲轴箱罩的前方的空气吸入口导入外部空气、进行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的冷却机构的构造。
[0003] 在曲轴箱内,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朝相同方向旋转,作用驱使曲轴箱的下半部的空气朝后方流动。通过该空气的流动冷却V带式无级变速器。并且,到达最后部的空气从曲轴箱的后部的排气口排出。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5147号公报
[0005]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鞍骑型车辆中,为使得雨或尘埃不侵入变速器室的内部,在曲轴箱罩设置从排气口朝上方延伸的肋。但是,若设置这样的肋,则曲轴箱罩会大型化。又,作为其他的对策,可以考虑在排气口的下部设置防止雨水或尘埃侵入的盖部件,或将排气通道设为迷宫构造,但是,存在部件数增加及制造难度变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加部件数、能以简单的构造防止雨水或尘埃等异物向排气口侵入的鞍骑型车辆。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鞍骑型车辆,包括:
[0008] 动力单元,具有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曲轴箱和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该曲轴箱的曲轴箱罩;以及
[0009] 中央支架,可回转地设置于该动力单元的下部,获得立起状态和收纳状态;
[0010] 在上述曲轴箱罩的底面,设有对冷却上述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进行排气的排气口;
[0011] 上述排气口配置为由上述收纳状态的上述中央支架覆盖。
[0012]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鞍骑型车辆中:
[0013] 上述中央支架具有左右一对的足部和从一方的上述足部朝车宽方向延伸设置的踏脚部;
[0014] 在一方的上述足部和上述踏脚部之间形成肋;
[0015] 上述排气口配置为由上述收纳状态的上述中央支架的上述踏脚部和上述肋覆盖。
[0016]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鞍骑型车辆中:
[0017] 在上述曲轴箱罩形成将上述冷却风导向到上述排气口的排气导向部;
[0018] 该排气导向部的上部侧的面积比下部侧的面积小。
[0019]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鞍骑型车辆中:
[0020] 在上述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在上述立起状态中的前方侧,配设有增强部件,同时,在后方侧且与该增强部件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配设有连接左右的上述足部的横梁部件;
[0021] 在上述增强部件和上述横梁部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凹部。
[0022]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是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鞍骑型车辆中:
[0023] 上述横梁部件由板材形成,具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使得在上述立起状态时向前方开放。
[0024]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25]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排气口配置为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覆盖,因此,在雨水或尘埃易于进入排气口的行驶时,能防止雨水或尘埃向排气口的侵入。又,通过使用鞍骑型车辆本来具备的中央支架,以不增加部件数的简单的构造能防止雨水或尘埃向排气口的侵入。
[0026]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排气口配置为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的踏脚部和肋覆盖,因此,能不改变中央支架的左右一对的足部的形状、仅通过踏脚部和肋的形状变更与排气口的位置及大小对应。因此,提高排气口的配置的自由度
[0027]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排气导向部成为上部侧的面积比下部侧的面积小,因此,即使雨水或尘埃从排气口侵入,也能防止雨水或尘埃进入至曲轴箱内部。
[0028]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在立起状态中的前方侧配设有增强部件,同时,在后方侧且与增强部件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配设有连接左右的上述足部的横梁部件,因此,能提高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的刚性。又,横梁部件通过增强部件防护其不受来自前方的异物等的伤害。再有,在增强部件和横梁部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形成凹部,因此,能避免在中央支架的收纳状态中与后轮的接触,朝更后方的中央支架的配置成为可能。因此,能不使得中央支架大型化地扩展曲轴箱的保护区域,提高排气口的配置的自由度。
[0029]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横梁部件由板材形成,构成为具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因此,能提高安装支持部的刚性。又,在中央支架的收纳状态中,截面大致U字形状向下方开放,因此,在行驶时,积存的雨水或尘埃能自然地落下除去。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一实施形态的鞍骑型车辆的左侧面图。
[0031] 图2是从下侧看排气口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2] 图3是从前侧看中央支架的正面图。
[0033] 图4是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的放大图。
[0034] 图5是中央支架的安装支持部的截面图。
[0035] 图6是从斜前方看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覆盖的排气口的立体图。
[0036] 图7是从下方看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覆盖的排气口的底面图。
[0037] 图中符号意义如下:
[0038] 1-鞍骑型车辆(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0039] 50-动力单元
[0040] 70-内燃机
[0041] 80-曲轴箱
[0042] 90-V带式无级变速器
[0043] 100-曲轴箱罩
[0044] 102-排气口
[0045] 103-排气导向部
[0046] 110-中央支架
[0047] 114-脚部
[0048] 116-踏脚部
[0049] 118-肋
[0050] 120-加强部件
[0051] 120a-凹部
[0052] 130-横梁部件
[0053] 130a-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鞍骑型车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设为朝符号的方向看,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按照从驾驶员所看到的方向记载,又,在附图中,以Fr表示车辆前方,以Rr表示车辆后方,以L表示车辆左侧,以R表示车辆右侧,以U表示车辆上方,以D表示车辆下方。
[0055] 图1是表示鞍骑型车辆1的整体的左侧面图。
[0056] 鞍骑型车辆1成为在形成车辆骨架的框架保持各种部件、其外侧以合成树脂制的罩部件覆盖的构造。首先,说明框架构造及罩。
[0057] 如图1所示,车体框架2包括前管10,从该前管10大致朝下方延伸的同时在下端朝后方延伸的下行框架11,以及从该下行框架11的后端进一步朝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左右的后方框架12。
[0058] 在设置于车体框架2的前端的前管10,旋转自如地安装转向轴3,在该转向轴3的下端安装前叉17,在该前叉17的下端安装前轮FW。再有,在转向轴3的上端一体地设有把手柱4,在该把手柱4的上端安装把手26。
[0059] 又,在后方框架12的上升部下端,动力单元50的前部通过连杆部件13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支架,同时,动力单元50的后部通过后部减震单元19安装于后方框架12的后端。在左右的后方框架12之间设有行李箱60。在该行李箱60的上部安装有乘车座席55。
[0060] 如图1所示,在车体前部,前管10的前方用前罩20覆盖,在该前罩20的侧部下方,前侧罩30沿前罩20的下缘配置于前管10的侧方,同时,使得前轮FW的后方且侧方朝垂下方向延伸。再有,设有覆盖前轮FW的上方的前挡泥板44和覆盖把手26的把手罩25。
[0061] 又,鞍骑型车辆1在前罩20的后部安装前内罩40,驾驶者放脚的踏脚板42的侧部用侧罩43覆盖,再有,侧罩43的下方用下罩46覆盖。又,乘车座席55的下方周围用车体罩51及车体侧罩52覆盖。又,构成为用后挡泥板45覆盖连接于动力单元50的后端的后轮RW的上方。
[0062] 下面,关于鞍骑型车辆1的动力单元50进行说明。
[0063] 如图1所示,动力单元50的内燃机70和曲轴箱80构成为一体。内燃机70搭载用于一般的鞍骑型车辆的气冷式单缸四冲程发动机,省略详细说明。
[0064] 曲轴箱80的开口部用树脂制的曲轴箱罩100覆盖,在内部区划作为收纳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干式的变速器室。在曲轴箱80内的车辆前方侧,向左右地配置有作为内燃机70的输出轴的曲轴。
[0065] V带卷装于与曲轴一体旋转的驱动带轮,根据公知机构,构成为使得V带的卷绕半径自动调整。V带的另一方侧卷装于从动带轮,通过V带将驱动带轮的旋转力可变地传递至从动带轮,起着作为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功能。
[0066] 又,在曲轴箱80的内部设有冷却风扇,若驱动带轮旋转,则由冷却风扇将曲轴箱80内的空气推动向后方流动,产生冷却内部的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冷却风,冷却V带式无级变速器。并且,在曲轴箱罩100的前侧,设有将冷却风导入曲轴箱80内部的未图示的吸入口。
[0067] 在曲轴箱罩100的中央下侧,如图1及图2所示,为将冷却V带式无级变速器后的冷却风排出至外部空间,排气管道101与曲轴箱罩100一体地形成。在排气管道101的下面形成大致矩形状的排气口102。在排气管道101的内部成为将冷却风导向变速器室的排气导向部103,排气管道101的背面101a形成为伴随向着上方从后方朝前方倾斜。因此,排气导向部
103成为上部侧的面积比下部侧的面积小。
[0068] 下面,也一边参照图3~图5一边说明鞍骑型车辆1的中央支架110。
[0069] 中央支架110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支持部111可回转地轴支于设在动力单元50的下部的连杆部件13的后部的支架轴14。因此,中央支架110如图3所示,能获得在上下方向立起的立起状态和在水平方向收纳的收纳状态两种位置。并且,收纳状态由未图示的弹簧维持其状态。图1及图3的实线为立起状态的中央支架110,图1及图3的双点划线为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110。
[0070] 中央支架110如图3所示,在立起状态中,左右一对的足部114、114成为在正视图中成为大致倒U字状地朝下方开放的结构,在下端部分别设有足座片114a。又,踏脚部116从车辆左侧的足部114的下侧朝车宽方向延伸设置。
[0071] 踏脚部116在端部形成踏脚座片116a,使用者通过一边用脚踩该踏脚座片116a一边向斜后方抬高鞍骑型车辆1,能使得中央支架110从收纳状态成为立起状态。
[0072] 又,在车辆左侧的足部114和踏脚部116之间,形成由薄板材构成的大致L字状的肋118。肋118具有从足部114和踏脚部116的接合部附近的车辆左侧的足部114朝后方延伸的连接部118a,以及从连接部118a的后端朝车宽方向外侧(车辆左侧)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盖部118b,在强度上增强踏脚部116。踏脚部116和肋118如图7所示,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时,曲轴箱罩100的排气口102的下侧由踏脚部116和肋118覆盖地设定配置位置及形状。
[0073]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中央支架110的安装支持部111,在立起状态中的前方侧,从连接左右的足部114、插有支架轴14的圆筒部113朝左右的足部114配设增强部件120。又,在增强部件120的后方侧,在与增强部件120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配设有连接左右的足部114的横梁部件130。
[0074] 在增强部件120和横梁部件130,如图4所示,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为避免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中与后轮RW的接触,分别形成在中央支架110的立起状态中朝上方弯曲的凹部120a、130a。
[0075] 又,横梁部件130由板材通过冲压加工等弯曲形成,如图5所示,构成为具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使得在中央支架110的立起状态时向前方开放。因此,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中,横梁部件130朝下方开放。
[0076] 这样构成的中央支架110在鞍骑型车辆1行驶时维持在收纳状态。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110如图6所示,大致矩形状的盖部118b在形成于排气管道101下面的大致矩形状的排气口102的下方,通过所设定的间隙配置为对面。此时,若从下方朝上看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110,则如图7所示,排气口102由踏脚部116和盖部118b覆盖。因此,在鞍骑型车辆1,导入曲轴箱80内部的冷却风通过设于排气口102和盖部118b之间的间隙排出至外部,同时,防止来自外部的雨水或尘埃等的异物的侵入。
[0077]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形态的鞍骑型车辆1,排气口102配置为由收纳状态的中央支架110覆盖,因此,能防止雨水或尘埃向排气口102的侵入。又,通过使用鞍骑型车辆1本来具备的中央支架110,能以不增加部件数的简单的构造,防止雨水或尘埃向排气口102的侵入。
[0078] 又,排气口102由中央支架110的踏脚部116和肋118覆盖,因此,能不改变中央支架110的左右一对的足部114的形状、仅通过踏脚部116和肋118的形状变更与排气口102的位置及大小对应。因此,提高排气口102的配置的自由度。
[0079] 又,将冷却风导向排气口102的排气导向部103成为上部侧的面积比下部侧的面积小。因此,即使雨水或尘埃等的异物从排气口102侵入,也能防止异物进入至曲轴箱80的内部。
[0080] 又,在中央支架110的安装支持部111,在立起状态中的前方侧,配设有连接左右的足部114的基部的增强部件120,同时,在增强部件120的后方侧,在与增强部件120在上下方向重叠的位置配设有连接左右的足部114的横梁部件130,因此,能提高中央支架110的安装支持部111的刚性。又,横梁部件130通过增强部件120防护其不受来自前方的异物等的伤害。再有,在增强部件120和横梁部件130,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为避免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中与后轮RW的接触,形成凹部120a、130a,因此,朝更后方的中央支架110的配置成为可能。因此,能不使得中央支架110大型化地扩展曲轴箱80的保护区域,提高排气口102的配置的自由度。
[0081] 又,横梁部件130在中央支架110的立起状态中,构成为向前方开放、具有截面大致U字形状,因此,与单纯的平板状的横梁部件相比,能提高安装支持部111的刚性。又,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中,截面大致U字形状向下方开放,因此,在行驶时,积存的雨水或尘埃能自然地落下除去。
[0082]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能适当变更。
[0083]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曲轴箱罩100的排气口102的下侧在中央支架110的收纳状态中,设为由踏脚部116和肋118覆盖,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为由足部114等中央支架110的其他的部位覆盖。
[0084] 又,踏脚部116的形状能任意设定。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