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电气和电子设备 / 车速传感器 / 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及车辆

一种控制车关合的方法及车辆

阅读:169发布:2023-01-07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控制车关合的方法及车辆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控制车 门 关合 力 的方法及车辆,该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包括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以及当检测到车门密封状态未达到设定要求时,通过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来增大车门的关合力以使车门的 密封性 达到设定要求的步骤;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包括车体、车门和用于驱动车门关合的驱动装置,该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还包括用于检测车门密封状态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的压力调节 阀 ,压力调节阀和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采用这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及车辆,能够很好地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门的密封状态达到要求。,下面是一种控制车关合的方法及车辆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控制车关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步骤二、判断车门的密封状态是否达到设定要求;步骤三、当车门的密封状态低于设定要求时,通过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来增大车门的关合力以使车门的密封性达到设定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车门的密封状态是通过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来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是通过调节与车门连接的驱动装置的压力调节来实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仅在车速高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强于设定程度的情况下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速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弱于设定程度的情况下,当车门的关合力高于设定要求时,减小车门的关合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速为零时,停止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执行。
7.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包括车体、车门和用于驱动车门关合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还包括用于检测车门密封状态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的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以及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在车门与门框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进气口与气源的通断的进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阀,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出气阀和气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控制车关合的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常用的乘客门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密封胶条1、门板2、转臂3、门4、随动杆5和门6组成,该系统以气压为动力带动门泵4进行工作,乘客门的转臂3的前侧与门板2相连,底部与门泵4相连,当乘客门需要关闭时,门泵4带动转臂3顺时针旋转,进而带动门板2进行闭合,与此同时随动杆5对乘客门提供向内的拉力,使门板2能够顺利闭合。当乘客门闭合后,门泵4对转臂3提供向上的力,转臂3带动门板2向上运动,使乘客门能够顺利上锁。当乘客门需要开启时,门泵4对转臂3提供向下的力,转臂3带动门板2向下运动,随后门泵4带动转臂3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门板2进行开启,与此同时随动杆5对乘客门提供向内的拉力,使门板2能够顺利开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气压通过转臂3拉紧门板2以保证车内密封性
[0003]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气压通过转臂拉紧门板以保证车内密闭性,一般情况下,乘客门的气压并不大,只要能够满足乘客门的正常开启或关闭,并满足乘客门的密封需求即可。然而,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或者在遇到颠簸路面时,乘客门的动态变形量与车身动态变形量容易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可能会导致转臂无法拉紧乘客门,使得乘客门的密封性能降低,进而造成灰尘和空气进入车内,最终造成车辆进尘或噪。然而,如果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而增大乘客门气压,则容易使得车辆在开关乘客门时密封胶条与门框之间贴合过于紧密而产生较大摩擦力,进而会使得转臂无法提起门板,导致乘客门无法开闭;另外,乘客门内部元件如气缸和管路会因长时间承受太大压力造成损坏;再者,气压过大还会造成乘客门开关时的噪音(特别是开门排气噪声)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解决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车门无法满足密封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步骤二、判断车门的密封状态是否达到设定要求;步骤三、当车门的密封状态低于设定要求时,通过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来增大车门的关合力以使车门的密封性达到设定要求。
[0006] 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方法的有益效果:该控制方法能够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并判断车门的密封状态是否达到设定要求,非常便捷,当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门密封不严时,该方法还能通过增大车门关合力使车门的密封状态达到要求。
[0007] 进一步地,限定车门的密封状态是通过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来实现的。现有压力传感器技术成熟,应用时便于实现检测,能够直观的通过检测的数值判断车门的密封状态。
[0008] 进一步地,限定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是通过调节与车门连接的驱动装置的压力调节阀来实现的。压力调节阀开启时,气体能进入驱动装置中的气缸内增大气压,从而增大了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
[0009]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仅在车速高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强于设定程度的情况下执行。由于车辆在车速高于设定值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强于设定程度时,车门动态变形量与车身动态变形量有较大差异,易造成车门的密封性差,此时需要增加车门关合力以满足车门密封性的要求,适用于上述步骤一到三。
[0010] 进一步地,限定在车速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弱于设定程度的情况下,当车门的关合力高于设定要求时,减小车门的关合力。车门关合力过高会导致开关车门非常困难,同时还易损坏车辆内部元件,所以在车门关合力高于设定要求时要减小车门关合力。
[0011] 进一步地,在车速为零时,停止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执行。当车速为零时,车辆停止运行,此时需要停止步骤一到步骤三的执行。
[00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包括车体、车门和用于驱动车门关合的驱动装置,所述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还包括用于检测车门密封状态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增大驱动装置的关合驱动力的压力调节阀,所述压力调节阀以及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
[0013] 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当车门的密封性不好时,该车辆能够自动适应车门与门框之间压紧力的变化,通过控制装置来增大驱动装置用来驱动车门关合的驱动力,以满足车门密封性能的要求。
[0014] 进一步地,为了能很好的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限定在车门与门框之间设有用于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5]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压力调节阀为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进气口与气源的通断的进气阀。当车门密封性未达到要求时,即车门关合力较小,此时可通过开启压力调节阀使气源进入驱动装置内的气缸,通过增加气缸内气体压力来调整车门关合力的大小。
[0016]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驱动装置不会无限增压,限定驱动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阀,所述驱动装置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出气阀和气压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在驱动装置上设置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驱动装置内气体压力的大小,车门密封性未达到密封要求时,需对车门气缸进行加压时,气压传感器能够很好地检测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不会使得气缸气压过大而导致车门无法开关;当车辆行驶过程中气缸压力过大时,控制装置控制出气阀门开启,对车门气缸进行排气使得车门关合力满足密封性的要求。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现有车辆的乘客门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车辆的车门系统控制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车门门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压力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0018] 图中,1-密封胶条,2-门板,3-转臂,4-门泵,5-随动杆,6-门锁,7-打气泵,8-进气阀,9-出气阀,10-气缸,11-气压传感器,12-车门门板,13-车速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信号处理器,16-管路消声器,17-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0020] 控制车门关合力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是先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14检测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二是判断车门的密封状态是否达到设定的要求,通过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紧力大小与正常情况下车门开关时车门与门框之间的压紧力大小做比较,如果未达到正常状态车门与门框之间压紧力的值,则可判定车门未达到密封性要求;三是当车门的密封状态低于设定的要求时,增大车门关合力,通过调节与车门连接的驱动装置的压力调节阀来实现。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打气泵7、气缸10和转臂,压力调节阀为进气阀8,当车门的密封状态低于设定的要求时,打开进气阀8,使打气泵7对气缸10进行充气,当气压传感器11检测到气缸10内的气压达到设定气压(能保证车门拉紧的气压)时,关闭进气阀8。这三个步骤适用于车辆在高速行驶并且/或者在颠簸路段行驶时执行。
[0021] 在车速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且/或者车辆颠簸程度低于设定程度的情况下,当车门的关合力高于设定要求时,降低车门的关合力,通过打开与气缸10相连的出气阀9,使气缸10排气,直至气压传感器11检测到气缸10内的气压达到设定气压(能保证车门拉紧的气压)。
[0022] 在车速为零时,停止步骤一至步骤三的执行。
[0023]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的颠簸程度是通过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紧力数值的剧烈变化并且与正常压紧力设定值比较来进行量化,若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紧力数值发生剧烈变化并且大于正常压紧力设定值,则说明车辆的颠簸程度小;若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的压紧力数值发生剧烈变化并且小于正常压紧力设定值,则说明车辆的颠簸程度大。
[0024] 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该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门,如图3和图4所示,车门门板12内部带有四个能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车门门板12与门框之间压紧力的压力传感器14;车门门板12上设有密封胶条17,压力传感器14位于密封胶条17的后部。如图2所示,该控制车门关合力的车辆还包括用于驱动车门关合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打气泵7、气缸10和转臂,打气泵7可对气缸10进行打气冲压,打气泵7和车门的气缸10之间设有控制气缸10与打气泵7通断的压力调节阀,即进气阀8。气缸10上设有能检测气缸10内气体压力的气压传感器11并且气缸10的出气口连接有出气阀9。车辆上还设有与打气泵7、进气阀8、出气阀9控制连接的信号处理器15,信号处理器15还连接有车速传感器13和压力传感器14,为减少气缸10的排气噪声,在出气阀9下部还安装有管路消声器16。
[0025] 车辆行驶时,即车速传感器13检测到车速大于0时,压力传感器14开始检测车门门板12和门框之间的压紧力,当压力传感器14检测的压紧力值过小或是剧烈变换(颠簸路段)且小于正常压紧力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5将命令传递至打气泵7及进气阀8处,此时进气阀8开启,打气泵7开始工作对气缸10进行打气冲压,当气压传感器11检测到气缸10内气体压力达到预期气压,即能够保证车门拉紧的气压时,打气泵7停止工作,进气阀8关闭,此时车门通过转臂带动车门门板12向上运动使车门顺利关闭拉紧,车门门板12与门框密封配合,避免了灰尘和空气的进入,保证了密封性。
[0026]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14检测到压紧力值过大或者压紧力值剧烈变换(颠簸路段)且大于正常压紧力设定值时,信号处理器15将命令传递至出气阀9处,出气阀9开始工作进行排气,管路消声器16能够帮助减少排气噪声,当气压传感器11检测到压力达到预期气压时,即能够保证车门顺利开启,出气阀9关闭,避免了由于门泵气压长时间过大而使得车辆内零件的使用寿命缩短的情况的发生;当车速传感器13检测到车速为0时,系统停止工作。
[0027] 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是通过设置在车门门板内的压力传感器实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车门的门框内,只要能检测到车门门板和门框之间的压紧力即可检测车门的密封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检测车门的密封状态,例如通过检测驱动装置的气缸的气压来检测车门的密封性,再如通过检测车门处的气噪程度来检测车门的密封性。
[0028]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采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转臂旋转并上下运动的方式使车门开关,可以仅采用通过转臂旋转带动车门开关的方式。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无线型车速传感器 2020-05-12 304
一种用于车速里程传感器的组件以及车速里程传感器 2020-05-13 408
一种车速传感器线轴 2020-05-12 184
一种车速传感器 2020-05-12 623
车速传感器 2020-05-11 981
一种车速传感器 2020-05-13 776
车速里程传感器 2020-05-13 880
汽车车速传感器 2020-05-13 79
一种车速传感器 2020-05-12 78
汽车车速传感器 2020-05-12 70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