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拉型前拨链器

阅读:786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顶拉型前拨链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设计了一种顶拉型 前拨链器 用于在两个或更多 链轮 之间移动或移位链条以便变换 齿轮 。前拨链器基本上具有一 自行车 车架夹紧带箍、一带有联动组件、以及一链条导向器。联动组件包括一缆索连接点并且设置于自行车车架夹紧带箍与链条导向器之间以便使得链条导向器沿侧向朝向和背离夹紧带箍运动。夹紧带箍具有一顶拉缆索引导表面,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相对于夹紧带箍进行构制和布置以便当前自行车拨链器保持操作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时,将缆索从垂直于夹紧带箍上方引导至缆索连接点。优选地,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形成于一可转动地安装于夹紧带箍上的辊的周边表面上。,下面是顶拉型前拨链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顶拉型前拨链器,包括:
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包括一车架安装部分、一顶拉缆索引导 表面以及一固定构件;
第一和第二联动构件,包括内枢轴端和外枢轴端,内枢轴端分别 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固定构件上,第一和第二联动构件中的一个还包括 一缆索连接点;以及
一包括枢轴的链条导向器,各个枢轴分别位于车架安装部分上方 并且以枢轴方式联接于第一和第二联动构件的外枢轴端上,以便使得 链条导向器沿侧向朝向和背离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运动;
所述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相对于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进行构制和布 置以便将拨链器缆索从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的垂直上方引导至缆索连 接点;
所述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形成于一可转动地安装于自行车车架夹紧 部分上以便绕一转动轴线转动的辊的周边表面上;
所述辊的转动轴线和缆索连接点基本沿与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 平行的平面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的一段布置于基本邻近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 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和缆索连接点的布置使得顶拉缆索引导表面至 少部分沿侧向置于缆索连接点与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的一段布置于基本邻近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 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和缆索连接点的布置使得顶拉缆索引导表面沿 侧向置于缆索连接点与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和缆索连接点沿侧向置于第一联动构件的内枢 轴端以枢轴方式联接处的枢轴轴线的第一侧,以及
链条导向器位于第一枢轴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联动构件包括一带有一条纵向轴线的连杆部分和一其上形成 有缆索连接点的延伸部分,延伸部分基本垂直于连杆部分的纵向轴线 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第一联动构件和缆索连接点相对于彼此之间 进行布置,以便沿从一第一远端位置向比第一远端位置离链条导向器 更近的一第二近端位置的方向牵拉拨链器缆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当链条导向器位于沿侧向距离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最远的中间档 位时,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第一联动构件和缆索连接点相对于彼此之 间进行布置,使得拨链器缆索的在第一联动构件和顶拉缆索引导表面 之间延伸的缆索段基本上垂直于一条线延伸,该线在第一联动构件联 接于固定构件处的枢轴轴线与拨链器缆索的缆索段离开第一联动构件 的点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联动构件包括一带有一条纵向轴线的连杆部分和一其上形成 有缆索连接点的延伸部分,延伸部分基本垂直于连杆部分的纵向轴线 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第一联动构件和缆索连接点相对于彼此之间 进行布置,以便沿从一第一远端位置向比第一远端位置离链条导向器 更近的一第二近端位置的方向牵拉拨链器缆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型前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当链条导向器位于沿侧向距离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最远的中间档 位时,顶拉缆索引导表面、第一联动构件和缆索连接点相对于彼此之 间进行布置,使得拨链器缆索的在第一联动构件和顶拉缆索引导表面 之间延伸的缆索段基本上垂直于一条线延伸,该线在第一联动构件联 接于固定构件处的枢轴轴线与拨链器缆索的缆索段离开第一联动构件 的点之间延伸。

说明书全文

技术领域

发明总体涉及一种自行车所用的前拨链器。更具体而言,本发 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所用的前拨链器。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日益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及运输方式。而且, 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在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中都非常流行的竞 技体育运动。不管自行车用于娱乐、运输或竞技,自行车工业都一直 在改进自行车的各种组件。自行车的各种组件通常安装于自行车车架 上。自行车拨链器就是经过大量重新设计的组件。
前拨链器是一种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的组件。一般而言,典型地, 前拨链器紧固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前拨链器基本上包括一个不可 运动地紧固于自行车车架的座管上的固定构件,以及一个其支承方式 使其可相对于固定构件运动的可动部分。可动部分支承着一链条导向 器,链条导向器具有一对垂直表面以与链条接触
当拨链器已安装于座管上时,可将变速或拨链器缆索安装成沿着 座管的纵向放置。典型地,一焊连接器永久紧固于座管上的预定位 置处。根据铜焊连接器的位置情况,变速缆索连接于拨链器上的度 可能会改变从而使得需要很大的拉来变速拨链器。换句话说,如果 缆索相对于拨链器的角度变得太小,拨链器可能变得难以变速。因此, 前拨链器可能就不能在座管很小的车架上很好地操纵。
鉴于以上这些方面,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应当清楚了解,就需要一种带有经过改进的轴承组件的 自行车轮毂。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应当清楚了解,本发明能够符合现有技术的这种要求及其它要 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安装于宽范围车架尺寸上的前 拨链器。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比较易于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生产的前拨链 器。
还有一个目的使提供一种非常易于操纵的前拨链器。
前面的这些目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易于操纵的自行车所用的顶拉 型前拨链器而基本上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拉型前拨链器,包括:一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 包括一车架安装部分、一顶拉缆索引导表面以及一固定构件;第一和 第二联动构件,包括内枢轴端和外枢轴端,内枢轴端分别以枢轴方式 联接于固定构件上,第一和第二联动构件中的一个还包括一缆索连接 点;以及一包括枢轴的链条导向器,各个枢轴分别位于车架安装部分 上方并且以枢轴方式联接于第一和第二联动构件的外枢轴端上,以便 使得链条导向器沿侧向朝向和背离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运动;所述顶 拉缆索引导表面相对于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进行构制和布置以便将拨 链器缆索从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的垂直上方引导至缆索连接点;所述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形成于一可转动地安装于自行车车架夹紧部分上以 便绕一转动轴线转动的辊的周边表面上;所述辊的转动轴线和缆索连 接点基本沿与自行车车架的中心平面平行的平面对齐。
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阅读结合附图公开 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可以清楚了解本发明的这些 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请参阅附图,这些附图构成了本原始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图1为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前拨链器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为操纵着图1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前变速器或变速操纵装置 的透视图;
图3为处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低速档位置的前拨链器的 后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后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根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速档位置;
图5为图3和4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后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速档位置;
图6为图3、4和5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侧视图,其中前拨链器 处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速档位置;
图7为图3-6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俯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根 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速档位置;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前拨链器的后视图,其中前拨 链器处于低速档位置;
图9为图8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后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根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速档位置;
图10为图8和9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后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 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速档位置;
图11为图8-10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侧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高速档位置;以及
图12为图9-11中所示的前拨链器的俯视图,其中前拨链器处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中速档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进行说明。通过阅读本公 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了解,所提供的本 发明的这些实施例仅用于示例说明,而非用于对由附属权利要求及其 等价内容所限定的本发明进行限制。
首先请参看图1-3,示出了自行车10,其中前拨链器12固定联接 于自行车车架的其座管或管14上。前拨链器12由一变速装置16通 过一变速或拨链器缆索18按照常规方式操纵,以便在驱动轮系的三 个前链轮22a、22b和22c之间移动链条20。变速装置16安装于车把 24上,如图2中所示。
自行车及其各种组件在本发明所属领域内众所周知,因此除了与 本发明相关的这些组件之外,本文中将不对自行车10及其各种组件 进行详细讨论或示出。换句话说,本文中将只对前拨链器12及与其 相关的组件进行讨论和/或示出。在本文中用到时,词“向前、向后、 向上、上方、向下、下方和横向”指的是安装有前拨链器12的自行 车在处于其正常骑行位置时的这些方向。相应地,当用来描述权利要 求中的前拨链器12时,这些词应当被理解为相对于处于其正常骑行 位置的自行车10而言。
如图3-7中所示,前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一自行车车架夹紧带箍 或管状夹紧部分30、一链条导向器31、一联动组件32以及一偏压构 件33。联动组件32联接于夹紧带箍30与链条导向器31之间以便使 得链条导向器31侧向朝向和背离夹紧带箍运动。联动组件32优选地 设计成使得偏压构件(扭簧)33在正常情况下将链条导向器31沿横 向朝向自行车10的车架偏压。
如图3-6中看得最为清楚,夹紧带箍30位于链条导向器31上方 以便使得当沿如箭头A所示方向牵拉缆索18时,链条导向器31从一 拉回(低速档)位置移至一伸出(高速档)位置。夹紧带箍30包括 一车架安装部分34、一顶拉缆索导辊35以及一固定部分或构件36, 固定部分或构件36将联动组件32附连于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 分34上。夹紧带箍30优选地通过车架安装部分34直接夹紧于座管14 上。
如图7中看得最为清楚,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基本上 包括一第一C形夹紧部分34a、一第二C形夹紧部分34b、一枢轴销 40以及一固件42。当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34a和34b联接在一起 时,由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34a和34b的曲线形内安装表面形成一条 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这条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与座管14的中心轴 线相一致。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34a和34b由刚性材料构成以便将前 拨链器12固定于自行车10的座管14上。优选地,夹紧部分34a和34b 由金属构成。当然,夹紧部分34a和34b可以由其它材料构成,例如 硬刚性塑料材料。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夹紧部分34a和34b通过利用 其它常规制造技术而制成,例如铸造和/或机加工。当然,夹紧部分34a 和34b也可由弯曲成所需形状的金属板制成。
夹紧部分34a和34b的第一端通过枢轴销40而以枢轴方式联接 在一起,该枢轴销40沿基本垂直于自行车10的方向延伸。夹紧部分 34a和34b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42而可松开地连接在一起。紧固件42 优选为一个拧入第一夹紧部分34a的螺纹孔中的螺钉或螺栓。当然, 紧固件42可以与螺母等等一起使用。
夹紧部分34a包括用于将联动组件32联接于其上的固定构件36。 固定构件36具有一第一枢轴孔50,用于在其中容放第一枢轴销51以 便将联动组件32的另一部分联接于其上。优选地,枢轴销51为一铆 钉或其它适用的紧固件。固定构件36还具有一对平相隔开的基本 平行的安装凸缘52和53。安装凸缘52和53各自具有一枢轴孔,其 中容放着一第二枢轴销54以便将联动组件32的一部分安装于其上, 如下文中所述。优选地,枢轴销54为一铆钉或其它适用的紧固件。 如下文中更详细地所述,固定构件36及第一枢轴孔50形成了联动组 件32的连杆之一(第三连杆)。因此,固定构件36包括联动组件32 的部分(即带有第一和第二枢轴的第三连杆)。换句话说,包括枢轴 销51和54的固定构件36的部分形成了联动组件32的一根不可运动 的第三连杆。
夹紧部分34a具有一对垂直延伸的凸缘55,其将顶拉缆索导辊35 可转动地安装于夹紧带箍30上的固定位置处。因此,缆索18通常按 照相同的方式联接于前拨链器12上。换句话说,座管14的尺寸不会 改变缆索18在其连接于前拨链器12上的位置处的位向。顶拉缆索导 辊35通过具有转动轴线R的枢轴销56而可转动地联接于凸缘55上。
顶拉缆索导辊35具有一引导着缆索18的周边缆索容放凹槽35a。 缆索容放凹槽35a的径向最内侧区域形成了一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 该表面相对于夹紧带箍30进行构制和布置以便当前自行车拨链器14 保持操作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时,将缆索18从夹紧带箍30的垂直上 方引导至缆索连接点P。因此,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形成于辊35的 内周边表面上。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应当清楚了解,如果需要的话, 可以使用非转动式构件,来代替使用辊35。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及缆索连接点P的布置使得缆索18基本上 垂直于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延伸。 优选地,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的一段设置成与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 装部分34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基本邻近或者对齐。在本实施例中,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及缆索连接点P的设置还使得顶拉缆索引导表面 S至少部分沿侧向置于缆索连接点P与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 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之间。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沿侧向置于第一枢 轴销51的一侧,而链条导向器31位于第一枢轴销51的第二侧。顶 拉缆索引导表面S、枢轴销54的枢轴轴线以及缆索连接点P沿侧向 基本对齐以便形成一条垂直于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中心 车架安装轴线C延伸的线L1。
链条导向器31优选地由硬刚性材料构成。例如,链条导向器31 优选地由金属材料构成,例如弯曲成所需形状的刚性金属板。链条导 向器31具有一由一对垂直移位板31a和31b形成的链条容放槽。垂 直移位板31a和31b适于接合链条20从而基本沿自行车10的横向移 动链条20。移位板31a和31b通过一对板31c和31d连接在一起。上 板31c整体形成于移位板31a和31b之间。下板31d的一端与外移位 板31b整体地形成,而另一端通过紧固件60例如螺钉或铆钉而附连 于内移位板31a上。
链条导向器31还具有一对从内移位板31a向外延伸的第一安装 凸缘61(图中只示出了一个),用于通过第三枢轴销62而将联动组件 32的第一连杆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其上。链条导向器31还具有一对沿 基本垂直的方向从板31c延伸的第二安装凸缘63,用于通过第四枢轴 销64而将联动组件32的第二连杆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其上。如下文中 更详细地所述,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与安装凸缘61和63形成了联 动组件32的连杆之一(第四连杆)。因此,链条导向器31包括联动 组件32的部分(即带有第三和第四枢轴的第四连杆)。换句话说,包 括枢轴销62和64的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形成了联动组件32的第四 连杆。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清楚看到,联动组件32优选地为一四杆联动 机构,其由在固定构件36与链条导向器31之间延伸的第一连杆或联 动构件71和第二连杆或联动构件72形成。如上文中所提到,包括枢 轴销51和54的固定构件36的部分形成了第三连杆,而包括枢轴销62 和64的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形成了第四连杆。第一和第二连杆71 和72的内枢轴端通过枢轴销51和54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固定构件36 的第一和第二枢轴上,而它们的外枢轴端分别通过枢轴销62和64而 以枢轴方式联接于链条导向器31的第三和第四枢轴上。在本实施例 中,第三和第四枢轴位于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下方。
当联动组件32将链条导向器31保持于其伸出位置上时,链条导 向器31位于最外侧的链轮22c的上方,即离座管14最远的链轮的上 方。链条导向器31和联动组件32的这些运动由变速装置16控制。 特别地,当骑车人操纵变速装置16的杆之一以便克服偏压构件33的 推力牵拉变速缆索18时,链条导向器31就会通过联动组件32而从 其拉回位置之一移向其伸出位置之一。当骑车人操纵变速装置16的 杆之一以松开变速缆索18时,在偏压构件33的推力作用下,链条导 向器31就会通过联动组件32而从其伸出位置之一移向其拉回位置之 一。
第一连杆71具有一对由枢轴销51和62所形成的枢轴点,它们 位于基本与通过由第二连杆72的枢轴销54和64所形成的枢轴点的 纵线相平行的纵线上。同样地,每个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72的第一 端的枢轴销51和54的枢轴点位于基本与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72 的另一端或第二端的枢轴销62和64的枢轴点的线相平行的线上。
第一连杆71通过变速缆索18而与变速装置16保持操作联接, 以便使链条导向器31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档位之间移动。更具体而 言,第一连杆71为一通过枢轴方式安装于从第一C形夹紧部分34a 向外延伸的枢轴销51上的L形构件。第一连杆71具有两个安装孔, 用于容放联动组件32的枢轴销51和62。
第一连杆71包括一连杆部分71a和一延伸部分71b。连杆部分71a 具有第一和第三枢轴。延伸部分71b具有一形成于其上的缆索连接点 P。第一连杆71的延伸部分71b具有一联接于其上的缆索附连构件或 螺钉73以便在其自由端处形成一缆索附连点P。缆索附连构件73为 一线夹,用于将缆索18的内线附连于其上。
枢轴销51的第一枢轴轴线和缆索连接点P处于线L2上,该线L2 与线L1在缆索连接点P处相交。在底档位(图3)上,线L2与线L1 相交成接近七十五度的锐角。在中间档位(图4)上1线L2与线L1 相交成接近一百度(大致为九十度)的钝角。在顶档位(图5)上, 线L2与线L1相交成接近一百二十五度的钝角。因此,当链条导向器 31位于中间位置(图4)时,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枢轴销51的第一 枢轴轴线和缆索连接点P相对于彼此之间进行布置,使得缆索18的 在第一连杆71和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之间延伸的段基本上与从枢轴 销51的第一枢轴轴线向缆索连接点P延伸的线L2垂直地延伸,而这 段缆索18在缆索连接点P处离开延伸部分71b。
偏压构件33优选为一扭簧,其盘旋部分环绕着枢轴销51放置。 偏压构件33沿一个方向推动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72以便将链条导 向器31推向沿侧向邻近夹紧带箍30的低速档位置。偏压构件33的 第一端33a接合着第一连杆71的一侧,而第二端33b接合着夹紧带 箍30的固定构件36上的一部分,以便使链条导向器31在正常情况 下从其伸出位置向其拉回位置偏压。换句话说,偏压构件或扭簧33 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张力状态以便将链条导向器31从其伸出位置推向 其拉回位置。当然,链条导向器31的运动由按照比较常规的方式移 动着缆索18的变速装置16控制。
第二实施例
现在请参看图8-12,现在将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前拨链器12’进 行描述。前拨链器12’安装于自行车10上以便使得前拨链器12’由前 变速器16通过缆索18操纵。前拨链器12’基本上包括一自行车车架 夹紧带箍或管状夹紧部分30’、一链条导向器31’、一联动组件32’以 及一偏压构件33’。联动组件32’联接于夹紧带箍30’与链条导向器31’ 之间以便使得链条导向器31’侧向朝向和背离夹紧带箍运动。联动组 件32’优选地设计成使得偏压构件(扭簧)33’在正常情况下将链条 导向器31’沿横向朝向自行车10的车架偏压。
夹紧带箍30’位于链条导向器31’下方以便使得当沿如箭头A’所 示方向牵拉缆索18时,链条导向器31’从一拉回(低速档)位置移至 一伸出(高速档)位置。夹紧带箍30’包括一车架安装部分34’、一顶 拉缆索导辊35’以及一固定部分或构件36’,固定部分或构件36’将联 动组件32’附连于夹紧带箍30’上。夹紧带箍30’优选地直接夹紧于座 管14上。
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基本上包括一第一C形夹紧部分 34a’、一第二C形夹紧部分34b’、一枢轴销40’以及一紧固件42’。当 第一和第二夹紧部分34a’和34b’联接在一起时,由第一和第二夹紧部 分34a’和34b’的曲线形内安装表面形成一条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 这条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与座管14的中心轴线相一致。第一和第二 夹紧部分34a’和34b’由刚性材料构成以便将前拨链器12’固定于自行 车10的座管14上。优选地,夹紧部分34a’和34b’由金属构成。当然, 夹紧部分34a’和34b’可以由其它材料构成,例如硬刚性塑料材料。在 所示的实施例中,夹紧部分34a’和34b’通过利用其它常规制造技术而 制成,例如铸造和/或机加工。当然,夹紧部分34a’和34b’也可由弯 曲成所需形状的金属板制成。
夹紧部分34a’和34b’的第一端通过枢轴销40’而以枢轴方式联接 在一起,该枢轴销40’沿基本垂直于自行车10的方向延伸。夹紧部分 34a’和34b’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42’而可松开地连接在一起。紧固件42’ 优选为一个拧入第一夹紧部分34a’的螺纹孔中的螺钉或螺栓。当然, 紧固件42’可以与螺母等等一起使用。
夹紧部分34a’包括用于将联动组件32’联接于其上的固定构件 36’。固定构件36’具有一第一枢轴孔50’,用于在其中容放枢轴销51’ 以便将联动组件32’的另一部分联接于其上。优选地,枢轴销51’为一 铆钉或其它适用的紧固件。夹紧部分34a’还具有一对沿水平方向相隔 开的基本平行的安装凸缘52’和53’。安装凸缘52’和53’各自具有一枢 轴孔,其中容放着一第二枢轴销54’以便将联动组件32’的一部分安装 于其上,如下文中所述。优选地,枢轴销54’为一铆钉或其它适用的 紧固件。如下文中更详细地所述,固定构件36’及第一枢轴孔50形成 了联动组件32’的连杆之一(第三连杆)。因此,固定构件36’包括联 动组件32’的部分(即带有第一和第二枢轴的第三连杆)。换句话说, 包括枢轴销51’和54’的固定构件36’的部分形成了联动组件32’的一根 不可运动的第三连杆。
夹紧部分34a’具有一垂直延伸的凸缘55’,其将顶拉缆索导辊35’ 可转动地安装于夹紧带箍30’上的固定位置处。因此,缆索18通常按 照相同的方式联接于前拨链器12’上。换句话说,座管14的尺寸不会 改变缆索18在其连接于前拨链器12’上的位置处的位向。顶拉缆索导 辊35’通过具有转动轴线R’的枢轴销56’而可转动地联接于凸缘55’ 上。
顶拉缆索导辊35’具有一引导着缆索18的周边缆索容放凹槽 35a’。缆索容放凹槽35a’的径向最内侧区域形成了一顶拉缆索引导表 面S’,该表面相对于夹紧带箍30’进行构制和布置以便当前自行车拨 链器14’保持操作安装于自行车车架上时,将缆索18从夹紧带箍30’ 的垂直上方引导至缆索连接点P’。因此,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形成于 辊35’的周边表面上。通过阅读本公开内容,应当清楚了解,如果需 要的话,可以使用非转动式构件,来代替使用辊3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轴销50’设置于夹紧带箍30’的中心车架安 装轴线C’的离开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和缆索连接点P’的相对另一侧。 优选地,与第一实施例相似,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的一段设置成与夹 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基本邻近或者 对齐。在本实施例中,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及缆索连接点P’的设置还 使得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至少部分沿侧向置于缆索连接点P’与夹紧带 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之间。
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和缆索连接点P’沿侧向置于夹紧带箍30’的 车架安装部分34’的第一枢轴销51’的第一侧,而链条导向器31’位于 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装部分34’的第一枢轴销的第二侧。辊35’的转 动轴线R’与缆索连接点P’基本沿与自行车车架夹紧带箍30’的车架安 装部分34’的中心车架安装轴线C’平行的平面对齐。
链条导向器31’优选地由硬刚性材料构成。例如,链条导向器31’ 优选地由金属材料构成,例如弯曲成所需形状的刚性金属板。链条导 向器31’具有一由一对垂直移位板31a’和31b’形成的链条容放槽。垂 直移位板31a’和31b’适于接合链条20从而基本沿自行车10的横向移 动链条20。移位板31a’和31b’通过一对板31c’和31d’连接在一起。 上板31c’整体形成于移位板31a’和31b’之间。下板31d’的一端与 外移位板31b’整体地形成,而另一端通过紧固件60’例如螺钉或铆钉 而附连于内移位板31a’上。
链条导向器31’还具有一从内移位板31a’向外延伸的第一安装凸 缘61’,用于通过第三枢轴销62’而将联动组件32’的第一连杆以枢轴 方式联接于其上。链条导向器31’还具有一对沿基本垂直的方向从板 31c’延伸的第二安装凸缘63’,用于通过第四枢轴销64’而将联动组 件32’的第二连杆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其上。如下文中更详细地所述, 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与安装凸缘61’和63’形成了联动组件32’的连杆 之一(第四连杆)。因此,链条导向器31’包括联动组件32’的部分(即 带有第三和第四枢轴的第四连杆)。换句话说,包括枢轴销62’和64’ 的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形成了联动组件32’的第四连杆。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清楚看到,联动组件32’优选地为一四杆联动 机构,其由在固定构件36’与链条导向器31’之间延伸的第一连杆或联 动构件71’和第二连杆或联动构件72’形成。如上文中所提到,包括枢 轴销51’和54’的固定构件36’的部分形成了第三连杆,而包括枢轴销 62’和64’的链条导向器31’的部分形成了第四连杆。第一和第二连杆71’ 和72’的内枢轴端通过枢轴销51’和54’以枢轴方式联接于固定构件36’ 的第一和第二枢轴上,而它们的外枢轴端分别通过枢轴销62’和64’而 以枢轴方式联接于链条导向器31’的第三和第四枢轴上。在本实施例 中,第三和第四枢轴位于车架安装部分34’的上方。
当联动组件32’将链条导向器31’保持于其伸出位置上时,链条导 向器31’位于最外侧的链轮22c的上方,即离座管14最远的链轮的上 方。链条导向器31’和联动组件32’的这些运动由变速装置16控制。 特别地,当骑车人操纵变速装置16的杆之一以便克服偏压构件33’的 推力牵拉变速缆索18时,链条导向器31’就会通过联动组件32’而从 其拉回位置之一移向其伸出位置之一。当骑车人操纵变速装置16的 杆之一以松开变速缆索18时,在偏压构件33’的推力作用下,链条导 向器31’就会通过联动组件32’而从其伸出位置之一移向其拉回位置之 一。
第一连杆71’具有一对由枢轴销51’和62’所形成的枢轴点,它们 位于基本与通过由第二连杆72’的枢轴销54’和64’所形成的枢轴点的 纵线相平行的纵线上。同样地,每个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72’的第一 端的枢轴销51’和54’的枢轴点位于基本与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 72’的另一端或第二端的枢轴销62’和64’的枢轴点的线相平行的线上。
第一连杆71’通过变速缆索18而与变速装置16保持操作联接, 以便使链条导向器31’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档位之间移动。更具体而 言,第一连杆71’为一通过枢轴方式安装于从第一C形夹紧部分34a’ 向外延伸的枢轴销51’上的L形构件。第一连杆71’具有两个安装孔, 用于容放联动组件32’的枢轴销51’和62’。
第一连杆71’包括一连杆部分71a’和一延伸部分71b’。连杆部分 71a’具有第一和第三枢轴,一纵向轴线在第一和第二枢轴与其上带有 缆索连接点的延伸部分71b’之间延伸。延伸部分71b’基本上垂直于连 杆部分71a’的纵向轴线延伸。延伸部分71b’具有一形成于其上的缆索 连接点P’。
第一连杆71’的延伸部分71b’具有一联接于其上的缆索附连构件 或螺钉73’以便在其自由端处形成一缆索附连点P’。缆索附连构件73’ 为一线夹,用于将缆索18的内线附连于其上。当链条导向器31’位于 中间档位(图9)时,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枢轴销51’的第一枢轴 轴线和缆索连接点P’相对于彼此之间进行布置,使得缆索18的在第 一连杆71’和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之间延伸的段基本上与从枢轴销51’ 的第一枢轴轴线向这段缆索18离开延伸部分71b’处的点P”延伸的线 L3垂直地延伸。枢轴销51’的第一枢轴轴线和点P”处于线L3上,该 线L3与由一段缆索18形成的线L4相交。在底档位(图8)上,线L3 与线L4相交成接近六十度的锐角。在中间档位(图9)上,线L3与 线L4相交成接近八十度(大致为九十度)的锐角。在顶档位(图10) 上,线L3与线L4相交成接近一百二十度的钝角。因此,当链条导向 器31’位于中间档位(图9)时,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枢轴销51’的 第一枢轴轴线和点P”相对于彼此之间进行布置,使得缆索18的在第 一连杆71’和顶拉缆索引导表面S’之间延伸的段(线L4)基本上与从 枢轴销51’的第一枢轴轴线向这段缆索18离开延伸部分71b’处的点P” 延伸的线L3垂直地延伸。
偏压构件33’优选为一扭簧,其盘旋部分环绕着位于其中的枢轴 销51’放置。偏压构件33’沿一个方向推动第一和第二连杆71’和72’以 便将链条导向器31’推向沿侧向邻近夹紧带箍30’的低速档位置。偏压 构件33’的第一端33a’接合着第一连杆71’的一侧,而第二端33b’接 合着夹紧带箍30’的固定构件36’上的一部分,以便使链条导向器31’ 在正常情况下从其伸出位置向其拉回位置偏压。换句话说,偏压构件 或扭簧33’在正常情况下处于张力状态以便将链条导向器31’从其伸出 位置推向其拉回位置。当然,链条导向器31’的运动由按照比较常规 的方式移动着缆索18的变速装置16控制。
链条导向器31’还具有一对调整螺钉74’和75’,其与联动组件32’ 的一部分相接合以便按照常规方式控制着链条导向器31’的运动范 围。换句话说,通过单独对调整螺钉74’和75’的轴向伸出长度进行调 整,就能够相互独立地对链条导向器31’的拉回(低速档)位置和伸 出(高速档)位置进行调整。由于这是本发明所属领域内众所周知的 比较常规的调整机构,因此本文中将不对这种调整机构进行详细讨论 或示出。
在本文中用到时,以下方向性的词“向前、向后、上方、向下、 垂直、水平、下方和横向”及其它类似的方向性词指的是装备有本发 明的自行车的这些方向。相应地,当用来描述本发明时,这些词应当 被理解为相对于装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而言。
本文中所用的程度副词例如“基本上”、“大约”和“近似”等是 指变动的项具有合理的偏差量以便保证最终结果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例如,如果偏差不会否定其所改动的词的意思,这些词可以被解释为 变动的项包括至少±5%的偏差。
尽管只选择了选定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示例说明,但通过阅 读本公开内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清楚了解,在不 超出如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多 种变动和改型。此外,上文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示例 说明,而并非对如后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内容所确定的本发明进行 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前拨链器 2020-05-11 132
电动前拨链器 2020-05-12 428
自行车用前拨链器 2020-05-13 91
前拨链器 2020-05-11 781
自行车前拨链器 2020-05-12 473
前拨链器 2020-05-11 908
自行车前拨链器 2020-05-12 735
前拨链器 2020-05-11 574
自行车的前拨链器 2020-05-13 741
自行车前拨链器 2020-05-13 702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