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多用途车 / 多用途车辆

多用途车

阅读:437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用途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 多用途车 辆,包含一设置有一 脚踏 板 的车架单元、一设于车架单元底部的 车轮 单元、一能带动车轮单元转向的转向单元、一设于车架单元上的座垫单元、一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而用以驱动该车轮单元行进的动 力 单元,及一供电单元。特别是在于供电单元包括一承载架、一可分离地设于承载架上的 电池 盒,以及一设置于电池盒内的电池,承载架可分离地悬吊设置于车架单元且位于座垫单元下方并与脚 踏板 间隔一段距离,因而能有效利用供电单元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另外设于电池盒内的电池也能受到全面保护,进而能延长使用寿命。,下面是多用途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多用途车辆,包含:
一车架单元,设置有一脚踏板;
车轮单元,包括二前轮及二后轮;
一转向单元,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架单元并能带动所述前轮转向;
一座垫单元,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且具有一驾驶座;
一动单元,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上,而用以驱动所述车轮单元行进;及一供电单元,包括一承载架、一可分离地设置于所述承载架上的电池盒,以及一设置于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所述承载架可分离地悬吊设置于所述车架单元,且所述承载架位于所述座垫单元下方并与所述脚踏板间隔一段距离;
所述多用途车辆还包含多个固元件,另外,所述车架单元还包括一底架、一位于所述底架上方的顶架、多个连接于所述顶架与所述底架间的立杆、一连接于所述顶架后端的后侧杆,以及二相间隔且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架与所述后侧杆间的连接杆,所述脚踏板是设置于所述底架上,所述承载架具有一用以承置所述电池盒的基部,以及二自所述基部两相反侧向上延伸的连接部,所述承载架的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顶架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电池盒包括一用以容纳所述电池的盒体,以及一可分离地盖设于所述盒体上的盖体,所述盒体具有一底壁、一围设于所述底壁的围绕壁,所述承载架位于所述座垫单元的所述驾驶座下方,而所述连接部于顶端邻侧处并设有多个穿孔,另外,所述盒体的所述围绕壁顶端于相对位置处并凸设有二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分别具有多个贯孔,藉此所述盒体置于所述承载架的基部上时,所述定位片分别与所述连接部相对应,并固定于所述顶架与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电池盒还包括一形成于底壁内表面的排道,以及一能使所述排水道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所述承载架的基部设有一用与所述排水孔相对应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排水道呈十字凹槽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还包含一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一用以控制所述动力单元运作的控制器,以及一继电器,所述盒体的所述底壁界定有一电池置放区、一控制器置放区,以及一继电器置放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承载架是由金属板或塑板一体成型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车辆,还包含多个螺接元件,所述盒体的围绕壁顶端于另两相对位置处凸设有多个凸,各所述凸耳上并设有一螺孔,而所述盖体的两相对侧缘凸设有一固接片,各所述固接片上分别设有一定位孔,藉此所述盖体置于所述盒体上,且使各所述凸耳与各所述固接片呈上下对应,所述螺接元件分别贯穿各所述固接片的各所述定位孔并进而与相对应的各所述螺孔相螺合,使得所述盖体定位于所述盒体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盒体的围绕壁顶端形成有一出线槽。

说明书全文

多用途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池配置构造,特别是指一种藉由将一电池悬吊设置于一座垫单元下方,因而能有效利用电池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的多用途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高尔夫球车与农场中常用的小型车辆,通称为多用途车。如图1、2所示,日本特开2004136747号「车辆电池取付构造」专利案即是一例,此种车辆1主要是藉由一安装机构11将一用以提供各式电子元件运作所需电的电池12设置于驾驶座13下方的脚踏板14上,所述安装机构11包括一用以承置电池12的电池槽座111、二L形螺管112、二直管113、二垫片114、一压制板115,以及二螺帽116。利用所述L形螺管112分别以一端由车架(因视图度关系未予显示)下方依序贯穿该脚踏板14、该电池槽座111、所述垫片114,及该压制板115,并与各螺帽116相螺合,使得电池12能受到该压制板115的压制而定位于电池槽座111上。
[0003] 然而上述电池12是坐置于该电池槽座111上,该电池槽座111并位于该脚踏板14上,以致驾驶座13下方至电池12上方之间的空间难以再设置其它零组件,造成车体内部空间的浪费,无法被有效利用。另外,安装机构11所需的组成构件相当多,组装作业繁琐且费时。此外,安装机构11并未全面包覆电池12,因此无法提供防、防尘的作用,造成电池12的正、负极片(图未示)容易生锈,由于安装机构11对于电池12的保护效果不佳,以致电池12的寿命容易缩短。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将电池悬吊设置于一座垫单元下方,因而能有效利用电池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另外,还能使电池获得全面的保护,进而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多用途车辆。
[0005] 于是,本发明多用途车辆,包含一车架单元、一车轮单元、一转向单元、一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且具有一驾驶座的座垫单元、一承载架、一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上而用以驱动该车轮单元行进的动力单元,及一供电单元。其中,该车架单元设置有一脚踏板。该车轮单元包括二前轮及二后轮。该转向单元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架单元并能带动所述前轮转向。该供电单元包括一承载架、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承载架上的电池盒,以及一设置于该电池盒内的电池,该承载架可分离地悬吊设置于该车架单元,且该承载架位于该座垫单元下方并与该脚踏板间隔一段距离。
[0006]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将该供电单元悬吊设置于该座垫单元下方,因而能有效利用该供电单元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另外,还能使电池获得全面的保护,进而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07]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08] 图1是一示意图,说明一种日本特开2004136747号「车辆电池取付构造」专利案;
[0009] 图2是一分解示意图,辅助说明图1;
[0010] 图3是一侧视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多用途车辆的一较佳实施例
[0011] 图4是一俯视示意图,辅助说明图3,图中省略一座垫单元;
[0012] 图5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供电单元的组成元件;
[0013] 图6是一俯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电池盒的俯视态样;
[0014] 图7是一立体组合图,辅助说明图5;
[0015] 图8是一局部组合剖视示意图,辅助说明图4;及
[0016] 图9是一局部组合剖视示意图,辅助说明图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参阅图3、4,为本发明多用途车辆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车架单元2、一车轮单元3、一转向单元4、一座垫单元5、一动力单元6,及一供电单元7。
[0018] 该车架单元2包括一底架21、一设于底架21上的脚踏板22、一位于该底架21上方的顶架23、多个连接于该顶架23与该底架21间的立杆24(因视图角度关系仅显示出一个)、一连接于该顶架23后端的后侧杆25,以及二相间隔且分别连接于该顶架23与该后侧杆25间的连接杆28。该顶架23、该立杆24及该后侧杆25并圈围出一容置区26。
[0019] 另外,该车架单元2还包括一与后侧杆25、顶架23相连接且位于该座垫单元5后方的载物架27。
[0020] 该车轮单元3包括二前轮31及二后轮32,所述前轮31及所述后轮32分别设置于该车架单元2的下方处。而该转向单元4是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架单元2并能带动所述前轮31转向。
[0021] 该座垫单元5设置于该车架单元2的容置区26处,该座垫单元5并具有一与该转向单元4相对应的驾驶座51。而该动力单元6连设于该车架单元2的容置区26内且位于所述后轮32间,用以传动该车轮单元2的所述后轮32能行进。
[0022] 参阅图5、6,该供电单元7包括一承载架71、一可分离地设置于该承载架71上的电池盒72,以及一设置于该电池盒72内的电池73。
[0023] 该承载架71是由金属板一体成型而成,但不以此为限,例如也可以是利用塑板一体成型制成。该承载架71具有一用以承置该电池盒72的基部711,以及二自该基部711两相反侧向上延伸的连接部712。该基部711上并设有一通孔713。所述连接部712于顶端邻侧处并设有多个穿孔714,且所述连接部712还具有多个减重孔715,藉以减轻该承载架71的重量。
[0024] 该电池盒72包括一用以容纳该电池73的盒体721,以及一可分离地盖设于该盒体721上的盖体722。该盒体721具有一底壁723、一围设于该底壁723的围绕壁724、一形成于底壁723内表面且呈十字凹槽状的排水道725,以及一能使该排水道725与外界相通的排水孔
726。该盒体721的底壁723并界定有一电池置放区727、一控制器置放区728,以及一继电器置放区729。该盒体721的围绕壁724顶端于相对位置处并凸设有二定位片7241,及形成有一出线槽7242。所述定位片7241分别具有多个贯孔7243,及多个补强肋条7246。该盒体721的围绕壁724顶端于另两相对位置处则凸设有多个凸7244,各凸耳7244上并设有一螺孔
7245。另外,该盖体722的两相对侧缘凸设有一固接片7221,各该固接片7221上分别设有一定位孔7222。
[0025] 此外,参阅图4、5、6,本发明多用途车辆还包含一电控单元、多个固元件91,以及多个用以将盖体722锁置于盒体721上的螺接元件92。该电控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盒体721的控制器置放区728并用以控制该动力单元6运作的控制器,以及一设置于该盒体721的继电器置放区729的继电器,控制器及继电器均与电池73电性连接。
[0026] 参阅图5、6、7,在组装时,可先将该电池73、控制器及继电器置入该盒体721内,并分别设置于底壁723的电池置放区727、控制器置放区728,及继电器置放区729上,与电池73、控制器及继电器相连接的电线(图未示)可由出线槽7242穿出。再将该盖体722置于该盒体721的围绕壁724顶缘处,且使所述凸耳7244与所述固接片7221呈上下对应,利用所述螺接元件92分别贯穿各固接片7221上的定位孔7222并进而与相对应的各螺孔7245相螺合,使得该盖体722定位于该盒体721上。
[0027] 接着,参阅图3、8、9,可将已完成组装的电池盒72置于该承载架71的基部711上,且使电池盒72的盒体721的所述定位片7241分别接触顶架23及相对应的该连接杆28,利用各锁固元件91贯穿各定位片7241的贯孔7243,进而与顶架23、连接杆28相螺接,此时藉由所述补强肋条7246的设置,能补强所述定位片7241的结构强度。藉此使得电池盒72可藉由该承载架71而悬吊设置于驾驶座51下方并与该脚踏板22间隔一段距离,藉此能供有效利用该供电单元7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此外,藉由该盖体722与该盒体721的设置,能使电池73获得全面的保护,进而能延长电池73的使用寿命。再者,在下大雨时或洗车时,纵算有水液渗入该盒体721内,仍可透过排水道725及排水孔726而向外排出,不会积存于盒体721内,能有效避免电池73发生锈蚀情形。
[0028] 综上所述,本发明多用途车辆藉由上述构造设计,使电池盒72可悬吊设置于驾驶座51下方并与该脚踏板22间隔一段距离,提供有效利用该供电单元7下方的空间来配置其它零件。同时,电池73也能藉由该盖体722与该盒体721而获得全面的保护,不但防水、防尘,还能延长电池73的使用寿命。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0030] 附图标记列表
[0031] 2···车架单元
[0032] 21··底架
[0033] 22··脚踏板
[0034] 23··顶架
[0035] 24··立杆
[0036] 25··后侧杆
[0037] 26··容置区
[0038] 27··载物架
[0039] 28··连接杆
[0040] 3···车轮单元
[0041] 31··前轮
[0042] 32··后轮
[0043] 4···转向单元
[0044] 5···座垫单元
[0045] 51··驾驶座
[0046] 6···动力单元
[0047] 7···供电单元
[0048] 71··承载架
[0049] 711··基部
[0050] 712··连接部
[0051] 713··通孔
[0052] 714··穿孔
[0053] 715··减重孔
[0054] 72··电池盒
[0055] 721··盒体
[0056] 722··盖体
[0057] 7221·固接片
[0058] 7222·定位孔
[0059] 723··底壁
[0060] 724··围绕壁
[0061] 7241·定位片
[0062] 7242·出线槽
[0063] 7243·贯孔
[0064] 7244·凸耳
[0065] 7245·螺孔
[0066] 7246·补强肋条
[0067] 725··排水道
[0068] 726··排水孔
[0069] 727··电池置放区
[0070] 728··控制器置放区
[0071] 729··继电器置放区
[0072] 73··电池
[0073] 91··锁固元件
[0074] 92··螺接元件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多用途车篮 2020-05-13 524
多用途车辆 2020-05-13 437
多用途车辆 2020-05-13 784
多用途车辆 2020-05-12 654
多用途车辆 2020-05-13 855
多用途电车 2020-05-13 333
多用途车辆 2020-05-13 879
多用途车辆 2020-05-14 725
多用途车 2020-05-11 677
多用途车辆 2020-05-14 491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