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商用车 / 平板车 / 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

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

阅读:605发布:2021-12-02

专利汇可以提供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 铁 路空心薄壁高墩无 支架 翻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如下步骤:模板设计及制作;第一节实体段施工,人行梯道搭设、 钢 筋绑扎、模板支设、 混凝土 浇筑;中间节段施工,搭设人行梯道、拆除上一节段底层模板、 钢筋 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墩帽施工,搭设底模 支撑 系统,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注。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方法适用于铁路 桥梁 空心薄壁高墩,采用带操作平台的定型钢模板,使用翻模法施工,施工人员由搭设的人行梯道上下,简化模板构造、加工方便;节省搭设满堂支架的材料及人工、减小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下面是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的总体施工顺序为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分第一节段实心段施工、中间节段施工、墩帽施工;
(一)模板
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墩身钢筋及定型钢模板通过吊车进行垂直提升,施工混凝土采用汽车泵送,施工人员由空心墩外部和空心墩内部搭设的人行梯道上下;
所述定型钢模板分外模和内模,墩柱实体段底部外模(6)做成多层,每层为50cm高的调整节,便于模板在不同高度墩柱间周转使用,中间节段内模和外模均按照高度2m为一层制作,墩帽外模按照墩帽高度为3m制作,根据墩柱设计截面形状,墩柱的每层内模和外模均由6模板组成,顺桥向墩柱两侧各有一块模板,称为内模直板段模板(1)和外模直板段模板(2),横桥向墩柱两个圆弧端各由2块90°圆弧模板组成,称为内模圆端模板(3)和外模圆端模板(4),模板上下层采用子母口,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使用对拉杆加固,在定型钢模板上设操作平台(5),供施工人员施工操作,操作平台采用∠75等边焊接成三角形固定在定型钢模板上,墩柱模板施工过程中,每一节段所使用的模板,顶部一层的内模和外模称为该节段顶层模板,其余下层模板均称为该节段的底层模板;
(二)第一节段实心段施工
①人行梯道脚手架搭设
所述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开始搭设该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设置在墩柱顺桥向侧,采用脚手管搭设,第一节段浇筑混凝土施工缝设置在墩柱实体段上部八字角顶部位置,人行梯道脚手架本次搭设高度与本节段浇筑混凝土高度一致;
②钢筋绑扎
在人行梯道脚手架搭设的同时,组织人员对混凝土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为了控制墩柱的平面位置,在承台上用坐标法测出墩柱四角的位置,作为每次支立墩柱模板的轮廓,确保墩柱位置准确,进行绑扎墩柱第一节段实心段的所有钢筋,在绑扎墩柱的主筋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用十字花扣和反十字花扣进行绑扎,绑扎中注意调整主筋的位置,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或点焊焊牢,为了确保钢筋骨架的竖直度,骨架四角竖筋必须垂直找正,以免绑扎成型骨架倾斜,钢筋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开始支立墩柱模板;
③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采用吊车拼装前,先将所述定型钢模板表面用磨光机打磨平,清扫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先支立实体段底部外模(6)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外模支立完后,安装实体段内模(8),安装完毕后,再调整、检查已安装定型钢模板的垂直度、平面位置与平标高;
④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汽车泵泵送入墩柱模板,分层均匀对称浇筑,并将混凝土浇筑至与实体段顶层外模(7)的顶部平齐,使墩柱施工缝与顶部模板缝在同一位置上,混凝土不允许超出墩柱模板,应低于所述墩柱模板1mm;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中间节段施工;
(三)中间节段施工
①搭设人行梯道
中间节段一次施工高度为4m~6m,待(二)步骤中④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搭设本节段空心墩的外部人行梯道(9)及空心墩的内部人行梯道(10);
②拆除上一节段底层模板
当(二)步骤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时,拆除(二)步骤实体段底部外模(6),只保留(二)步骤实体段顶层模板(7)、实体段内模(8);
③钢筋绑扎
钢筋的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垂直运输采用吊车,钢筋绑扎及调整方法同(二)步骤中②的过程;
④模板安装
中间节段墩柱的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均支设在(二)步骤已浇筑完成的实体段内模(8)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上,先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然后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模板安装的方法及要求均同(二)步骤中③的过程;
⑤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浇筑前对(三)步骤③和④中的模板、钢筋进行质量检查,浇筑时分层均匀对称浇筑,浇注方法同(二)步骤中④的过程;
⑥模板拆除
上步⑤中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时,拆除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中间节段顶层内模(13)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4)不拆除,用作下一节段墩身模板的支撑
(四)墩帽施工
墩身最后一节段即墩帽底墩身(20)拆模时,只留最后一阶段墩身顶节外模(29)不拆,用作墩帽外模的支撑,其它墩身模板全部拆除;
待墩身中间节段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墩帽,墩帽采用一次浇注,在空心墩内壁横向预埋Φ100mmPVC管,预埋深度40cm,墩柱内壁两侧对称预埋,浇筑混凝土形成预留槽,在墩柱内壁预留槽内插入60cm长Φ80mm圆钢棒,在圆钢棒上依次设置钢纵梁、钢横梁,钢横梁上搭设钢管支架支撑墩顶实体段底模;钢纵梁、钢横梁均采用I22a工字钢;钢管支撑顺桥向间距35cm,设置天托及地托;天托顶部为纵横向10×10cm木方,在木方上铺1.5cm竹胶板作为底模;
钢筋绑扎、墩帽外模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同(二)步骤;底模拆除时,利用空心墩内的内部人行梯道(10)搭设操作平台,先将天托的螺丝下拧,使底模下落一段距离,然后拆除方木、竹胶板,最后拆除纵、横向工字钢,拔出圆钢棒,预留槽用细石混凝土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一)步骤中定型钢模板,外模的面板为6mm钢板、竖肋为[10槽钢、直板段模板的背楞为2[14b槽钢、圆端背楞为[16槽钢;
内模的面板为5mm钢板、竖肋为[8槽钢、直板段背楞为2[10槽钢、圆端模板的背楞为[10槽钢,在每节墩身模板上设一圈操作平台,操作平台采用∠75等边角钢焊接成三角形固定在内外模板的背楞和竖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二)步骤①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及(三)步骤①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空心墩内部人行梯道(10),脚手架立杆纵距1.8米,立杆横距1.05米,水平杆步距1.8米,人行梯道的梯子(15)设于两排脚手架立杆之间,采用脚手板铺设,宽度1米,坡度为1∶3,脚手板采用20cm×5cm木板,脚手架高出墩柱顶1.5米,四周外侧做高1.2米护栏,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部挂安全网密封,梯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与墩柱连墙件(19)采用在墩身预埋10×10cm钢板,墩柱拆模后,用短钢管一端与钢板牢固焊接,另一端与脚手架内外侧立杆用扣件连接,连墙件(19)伸出扣件的距离不小于10cm,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每三步设置两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所述墩柱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

说明书全文

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铁路桥梁空心薄壁高墩,对公路等其他桥梁同类型的墩柱也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内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施工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满堂支架法、液压翻模法、滑模法等。满堂支架法即采用大模板,操作平台搭设满堂支架,该方法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且必须使用大量的钢管脚手架,由于高墩施工周期长及受市场条件的限制,钢管脚手架的调运比较困难,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物力,缺少安全保障;液压翻模操作系统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及附属系统组成,模板固定在已浇筑墩身上,由液压系统提升模板循环翻升,直至墩柱浇筑完成,此方法模板制作费用高,操作复杂,且液压平台安全性差。滑模法施工采用的滑升模板结构复杂,施工工艺繁琐,模板的提滑,对中要求精度高,并且墩身的外观控制比较困难,另外会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有利于简化工艺、节省材料用量、缩短施工工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的总体施工顺序为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分第一节段实心段施工、中间节段施工、墩帽施工;
[0005] (一)模板
[0006] 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分内模和外模,墩柱实体段底部外模(6)做成每层50cm高调整节,便于模板在不同高度墩柱间周转使用,中间节段内模和外模均按照高度2m一层制作,墩帽外模按照墩帽高度3m制作,根据墩柱设计截面形状,墩柱的每层内模和外模均由6块模板组成,顺桥向墩柱两侧各有一块模板,称为内模直板段模板1和外模直板段模板2,横桥向墩柱两个圆弧端各由2块90°圆弧模板组成,称为内模圆端模板3和外模圆端模板4,模板上下层采用子母口,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使用对拉杆加固,在定型钢模板上设操作平台5,供施工人员施工操作,操作平台采用∠75等边焊接成三角形固定在模板上,墩柱模板施工过程中,每一节段所使用的模板,顶部一层的内模和外模称为该节段顶层模板,其余下层模板均称为该节段的底层模板。
[0007] (二)第一节段实心段施工
[0008] 考虑到尽量减少施工缝以及施工方便,首次浇筑施工缝设置在墩柱实体段上部八字角顶部位置
[0009] ①人行梯道脚手架搭设
[0010] 该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开始搭设该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设置在墩柱顺桥向侧,采用脚手管搭设,人行梯道脚手架本次搭设高度与本节段浇筑高度一致,人行梯道脚手架立杆纵距1.8米,立杆横距1.05米,平杆步距1.8米,梯子15采用脚手板铺设,宽度1米,坡度为1∶3,脚手板采用20cm×5cm木板,脚手架高出墩柱顶1.5米,四周外侧做高1.2米护栏,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部挂安全网密封,梯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
[0011] ②钢筋绑扎
[0012] 该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即刻组织人员对混凝土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为了控制墩柱的平面位置,在承台上用坐标法精确测出墩柱四角的位置 作为每次支立墩柱模板的轮廓,确保墩柱位置准确,绑扎墩柱第一节段实心段的所有钢筋,在墩柱主筋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用十字花扣和反十字花扣进行绑扎,绑扎中注意调整主筋的位置,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点焊焊牢。为了确保钢筋骨架的竖直度,骨架四角竖筋必须用垂直找正,以免绑扎成型骨架倾斜,钢筋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开始支立墩柱模板。 [0013] ③模板安装
[0014] 模板安装采用吊车,拼装前,先将所述定型钢模板表面用磨光机打磨平,清扫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先支立实体段底部外模6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外模支立完后,安装实体段内模8,安装完毕后,再调整、检查已安装定型钢模板的垂直度、平面位置与水平标高。 [0015] ④混凝土浇筑
[0016] 混凝土由汽车泵送入墩柱模板,分层均匀对称浇筑,并将混凝土浇筑至与实体段顶层外模7的顶部平齐,使墩柱施工缝与顶部模板缝在同一位置上,混凝土不允许超出墩柱模板,应低于所述墩柱模板1mm;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中间节段施工。
[0017] (三)中间节段施工
[0018] ①搭设人行梯道
[0019] 中间节段一次施工高度为4m~6m,在空心墩外部及内部均设置施工时供人员上下的人行梯道,待(二)步骤④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搭设本节段墩柱外部及内部人行梯道,搭设方法及形式同(一)步骤①,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与墩柱连墙件采用在墩身预埋10×10cm钢板,墩柱拆模后,用短钢管一端与钢板牢固焊接,另一端与脚手架内外侧立杆用扣件连接,连墙件伸出扣件的距离不小于10cm,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每三步设置两道。
[0020] ②拆除上一节段底层模板
[0021] 当(二)步骤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时,拆除(二)步骤实体段底部外模(6),只留(二)步骤实体段顶层模板7、实体段内模8;
[0022] ③钢筋绑扎
[0023] 钢筋的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垂直运输采用吊车,钢筋绑扎及调整方法同(二)步骤②的过程;
[0024] ④模板安装
[0025] 中间节段墩柱的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均支设在(二)步骤已浇筑完成的实体段内模8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上,先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然后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模板安装的方法及要求均同(二)步骤中③的过程。 [0026] ⑤混凝土浇注
[0027] 混凝土浇筑前对(三)步骤③和④中的模板、钢筋进行质量检查,浇筑时分层均匀对称浇筑,浇注方法同(二)步骤中④的过程。
[0028] ⑥模板拆除
[0029] 上步⑤中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时,拆除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中间节段顶层内模13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4)不拆除,用作下一节段墩身模板的支撑
[0030] (四)墩帽施工
[0031] 墩身最后一节段即墩帽底墩身20拆模时,只留最后一阶段墩身顶节外模29不拆,用作墩帽外模的支撑,其它墩身模板全部拆除;
[0032] 待墩身中间节段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墩帽部分,墩帽采用一次浇注,在空心墩内壁横向,两侧对称预埋Φ100mmPVC管,预埋PVC管横桥向间距90cm,一侧墩壁7处,共14处,PVC管预埋深度40cm,浇筑混凝土形成预留槽。在墩柱内壁预留槽内插入60cm长Φ80mm圆钢棒,在圆钢棒上设置钢纵梁,纵梁上设钢横梁,钢横梁上搭设钢管支架支撑墩顶实体段底模。纵、 横梁采用I22a工字钢;钢管支撑顺桥向间距35cm,设置天托及地托;天托顶部为纵横向10×10cm木方,在木方上铺1.5cm竹胶板作为底模。
[0033] 预埋PVC管时注意将管口稍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使圆钢棒插入后稍向上倾斜。 [0034] 钢筋绑扎、墩帽外模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同(二)步骤,底模拆除时,利用空心墩内的内部人行梯道10搭设操作平台,先将天托的螺丝下拧,使底模下落一段距离,然后拆除方木、竹胶板,最后拆除纵、横向工字钢,拔出圆钢棒,预留槽用细石混凝土修补。 [0035]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方法的无支架翻模施工技术,采用带操作平台的定型钢模板,施工人员由搭设的人行梯道上下,简化模板构造、加工方便;节省搭设满堂支架的材料及人工、减小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加快施工进度。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又提高了安全系数,该方法适用于铁路桥梁空心薄壁高墩的架设。附图说明
[0036] 图1、2为本发明的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模板配置图;
[0037] 图3为本发明的中间节段模板横断面图;
[0038] 图4为本发明的实体段施工示意图;
[0039] 图5为本发明的中间节段施工示意图;
[0040] 图6为本发明的人行梯道搭设示意图;
[0041] 图7为本发明的人行梯道连墙件布置示意图;
[0042] 图8为本发明的墩帽底模支撑系统横断面图;
[0043] 图9为本发明的墩帽底模支撑系统平面示意图。
[0044] 图中:
[0045] 1、内模直板段模板 2、外模直板段模板 3、内模圆端模板4、外模圆端模板5、操作平台 6、实体段底部外模 7、实体段顶层外模 8、实体段内模 9、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 10、空心墩内部人行梯道11、中间节段底层内模 12、中间节段底层外模 13、中间节段顶层内模14、中间节段顶层外模 15、梯子 16、扶手 17、护栏 18、预埋钢板19、连墙件 20、墩帽底墩身 21、直径Φ100mmPVC管 22、直径Φ80mm圆钢23、I22工字钢
24、地托 25、脚手管 26、天托 27、10cm×10cm方木28、1.5cm厚竹胶板 29、最后一阶段墩身顶节外模 30、墩帽外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的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加以说明。 [0047] 本发明的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施工方法,该方法的总体施工顺序为施工时分第一节段实心段施工、中间节段施工、墩帽施工;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墩身钢筋、模板根据地形、墩高条件由吊车负责垂直提升,施工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施工人员由空心墩外部和空心墩内部搭设的人行梯道上下:
[0048] (一)模板构造
[0049] 图1、图2中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分内模和外模,墩柱实体段底部外模6做成多层,每层50cm高调整节,便于模板在不同高度墩柱间周转使用,中间节段内模和外模均按照高度2m一层制作,墩帽外模按照墩帽高度3m制作,根据墩柱设计截面形状,墩柱的每层内模和外模均由6块模板组成,顺桥向墩柱两侧各一块模板,称为内模直板段模板1和外模直板段模板2,横桥向墩柱两个圆弧端各由2块90°圆弧模板组成,称为内模圆端模板3和外模圆端模板4。外模的面板为6mm钢板、竖肋为[10槽钢、直板段模板背楞为2[14b槽钢、圆端模板背楞为[16槽钢;内模的面板为5mm钢板、竖肋为[8槽钢、直板段模板背楞为2[10槽钢、圆端模板背楞为[10槽钢。模板上下层采用子母口,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在 每节墩身模板上设一圈操作平台5,供施工人员施工操作。操作平台采用∠75等边角钢焊接成三角形,固定在内外模板上。墩柱模板施工过程中,每一节段所使用的模板,顶部一层的内模和外模称为该节段顶层模板,其余下层模板均称为该节段的底层模板。
[0050] (二)第一节实心段施工
[0051] 考虑到尽量减少施工缝以及施工方便,首次浇筑施工缝设置在墩柱实体段上部八字角顶部位置。
[0052] ①人行梯道脚手架搭设
[0053] 图4中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设置在墩柱顺桥向侧,供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图6人行梯道脚手架立杆纵距1.8米,立杆横距1.05米,水平杆步距1.8米。人行梯道15采用脚手板铺设,宽度1米,坡度采用1∶3。脚手板采用20cm×5cm木板。脚手架高出墩柱顶1.5米,四周外侧做高1.2米护栏17,脚手架四周外侧全部挂安全网密封,梯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设置护栏16及挡脚板,挡脚板高度180mm。
[0054] ②钢筋绑扎
[0055] 该墩柱的承台施工完毕后,即刻组织人员对混凝土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为了控制墩柱的平面位置,在承台上用坐标法精确测出墩柱四角的位置作为每次支立墩柱模板的轮廓,确保墩柱位置准确。绑扎墩柱第一节段实心段的所有钢筋,在墩柱主筋上划出钢筋的位置线,用十字花扣和反十字花扣进行绑扎,绑扎中注意调整主筋的位置,各交叉点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点焊焊牢。为了确保钢筋骨架的竖直度,骨架四角竖筋必须用垂直找正,以免绑扎成型骨架倾斜。钢筋绑扎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开始支立墩柱模板。 [0056] ③模板安装
[0057] 模板安装采用吊车,拼装前,先将所述定型钢模板表面用磨光机打磨平,清扫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先支立实体段底部外模6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 外模支立完后,安装实体段内模8,安装完毕后,再调整、检查已安装定型钢模板的垂直度、平面位置与水平标高。
[0058] ④混凝土浇筑
[0059] 混凝土由汽车泵泵送入墩柱模板。分层均匀对称浇筑,厚度根据浇筑速度而定,一般30cm左右为宜,并将混凝土浇筑至与实体段顶层外模7的顶部平齐,使墩柱施工缝与顶部模板缝在同一位置上,混凝土不允许超出模板,应低于所述模板1mm;当混凝土的强度大于3MPa时,清除浮浆,凿毛混凝土表面,进行下一节段施工。
[0060] (三)中间节段施工
[0061] ①搭设人行梯道
[0062] 中间节段一次施工高度为4m~6m,待(二)步骤④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搭设本节段空心墩外部人行梯道9及内部人行梯道10,搭设方法及形式同(二)步骤①过程。外部人行梯道9与墩柱连墙件19采用在墩身预埋10×10cm钢板,图7中预埋钢板18;墩柱拆模后,用短钢管一端与钢板牢固焊接,另一端与脚手架内外侧立杆用扣件连接,连墙件伸出扣件的距离不小于10cm的图7中连墙件19;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就开始布置连墙杆,每三步设置两道。空心墩内部人行梯道设置形式与外部人行梯道一致。
[0063] ②拆除上一节段底层模板
[0064] 当(二)步骤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时,拆除(二)步骤实体段底部外模6,只留(二)步骤实体段顶层模板7、实体段内模8。模板拆除先外后内,从下到上,先直板段模板后圆端模板,拆除后放到地上,由专业人员进行清理和修理。
[0065] ③钢筋绑扎
[0066] 钢筋的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垂直运输采用吊车,钢筋绑扎及调整方法同步骤(二)②。
[0067] ④模板安装
[0068] 中间节段墩柱的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均支设在(二)步骤已浇筑完成的实体段内模8和实体段顶层外模7上,先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然后支设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模板安装的方法及要求均同(二)步骤中的③过程。 [0069] ⑤混凝土浇注
[0070] 混凝土浇筑前对(三)步骤中③和④中的模板、钢筋进行质量检查,浇注方法同(二)步骤④过程。
[0071] ⑥模板拆除
[0072] 上步⑤中墩柱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以上时,拆除中间节段底层内模11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2,中间节段顶层内模13和中间节段底层外模14不拆除,用作下一节段墩身模板的支撑。
[0073] (四)墩帽施工
[0074] 墩身最后一节段即墩帽底墩身20拆模时,只留最后一阶段墩身顶节外模29不拆,用作墩帽外模的支撑,其它墩身模板全部拆除。
[0075] 待墩身中间节段施工完成后,开始施工墩帽部分。墩帽采用一次浇注。图8、图9在墩帽底墩身20内壁横向、两侧对称预埋Φ100mmPVC管21,预埋PVC管横桥向间距90cm,一侧墩壁有7处,共14处,PVC管预埋深度40cm,浇筑混凝土形成预留槽;在墩柱内壁预留槽内插入60cm长Φ80mm圆钢棒22,在圆钢棒上设置钢纵梁,纵梁上设钢横梁,钢横梁上搭设钢管支架支撑墩顶实体段底模;纵、横梁采用I22a工字钢23;脚手管25支撑顺桥向间距35cm,设置天托26及地托24;天托顶部为纵横向10×10cm木方27,在木方上铺1.5cm竹胶板28作为底模。
[0076] 预埋PVC管时注意将管口稍向上倾斜一定角度,使圆钢棒插入后稍向上倾斜。 [0077] 钢筋绑扎、墩帽外模安装及混凝土浇筑同(三)步骤。底模拆除时,利用空心墩内的内部人行梯道10搭设操作平台,先将天托的螺丝下拧,使底模下落一段距离,然后拆除木方、竹胶板,最后拆除纵、横向工字钢,拔出圆钢棒,预留槽用比所述墩柱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摆摊平板车 2020-05-11 586
一种利于行走的平板车 2020-05-12 675
一种防撞的脚轮平板车 2020-05-13 1022
可拆装式平板车 2020-05-11 45
百货运输的小型平板车 2020-05-13 959
一种自平衡电动平板车 2020-05-13 205
平板车联接装置 2020-05-12 697
平板车轴箱油润装置 2020-05-12 438
制动可靠的平板车 2020-05-13 221
平板车静止制动装置 2020-05-13 218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