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制动系统 / 电子稳定程序 / 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

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

阅读:509发布:2020-05-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汽车 电子 稳定程序 用电磁继动 阀 ,包括定 铁 ,动铁,第一 弹簧 ,隔磁管, 阀体 ,阀嘴,堵头,还包括阀芯,第二弹簧,节流孔,阀芯底部朝上、顶部朝下安装在阀体内,阀嘴口部朝下固定连接动铁,安装在阀体内,第二弹簧压缩安装在阀芯底部与阀嘴口部之间,第二弹簧的 刚度 小于第一弹簧;阀芯底部开有阀口阀口与堵头为可密封 接触 连接,阀芯顶部是一个环形面,在第二弹簧 力 的作用下伸出阀嘴口部,并与阀体端部内径形成密封;节流孔布置在阀口附近, 制动 液 经节流孔后流到阀口。本实用新型 电磁阀 和传统电磁阀相比较,既具有大的通过能力,又不影响电磁阀的响应时间。,下面是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包括定,动铁,第一弹簧,隔磁管,阀体,阀嘴,堵头,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定铁与所述动铁之间,所述定铁与所述隔磁管固定连接,所述隔磁管连接所述阀体,所述堵头安装在动铁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芯,第二弹簧,节流孔,所述阀芯底部朝上、顶部朝下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嘴口部朝下,固定连接所述动铁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安装在所述阀芯底部与阀嘴口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阀芯底部开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所述堵头为可密封接触连接,所述阀芯顶部是一个环形面,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所述阀嘴口部,并与所述阀体端部内径形成密封;所述节流孔布置在所述阀口附近,制动液经所述节流孔后流到所述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布置在所述阀口附近,制动液经所述节流孔后流到所述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呈圆锥形,所述堵头与所述阀口接触处呈球形或圆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接触的端部呈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与所述阀芯接触的端部呈锥面。

说明书全文

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ABS电磁阀结构中,广泛采用了二位二通阀的电磁阀结构,通过线圈得失电,来控制液压回路的通断。传统的电磁阀的响应时间是由电磁、液动力、阻尼力和摩擦力四种力的综合作用。其中电磁力和液动力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电磁力由于汽车的供电一般采用12V,通电线圈在数固定的情况下,电磁力对电磁阀的影响是不变的,所以影响电磁阀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就是液动力。由流体力学的伯努力方程,液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体速度和压力。如果单纯地在传统电磁阀的基础上采用加大阀口的方法,虽然可以提高流体通过能力。但是同时,大的流体通过能力所产生的流场压力的增大,导致电磁阀开启时所需要克服的力变大,相反,导致电磁阀响应时间变长。
[0003] 此外,由于ESP柱塞工作时需要有一定的背压,因此需要ESP柱塞泵前端建立一定的压力,由于ESP工作时人体没有对踏板有动作,因此制动主缸没有压力,那么ESP柱塞泵的背压只能依靠制动回路内部结构产生。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同时具有大通过能力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用电磁继动阀的技术方案,包括定,动铁,第一弹簧,隔磁管,阀体,阀嘴,堵头,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定铁与所述动铁之间,所述定铁与所述隔磁管固定连接,所述隔磁管连接连接所述阀体,所述堵头安装在动铁顶端,其特征在于,
[0006] 还包括阀芯,第二弹簧,节流孔,所述阀芯底部朝上、顶部朝下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嘴口部朝下,固定连接所述动铁安装在所述阀体内,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安装在所述阀芯底部与阀嘴口部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一弹簧,所述阀芯底部开有阀口,所述阀口与所述堵头为可密封接触连接,所述阀芯顶部是一个环形面,在第二弹簧力的作用下伸出所述阀嘴口部,并与所述阀体端部内径形成密封;所述节流孔布置在所述阀口附近,制动液经所述节流孔后流到所述阀口。
[0007]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节流孔,所述节流孔布置在所述阀口附近,制动液经所述节流孔后流到所述阀口。
[0008] 作为优选,所述阀口呈圆锥形,所述堵头与所述阀口接触处呈球形或圆锥形。作为优选,阀体与所述阀芯接触的端部呈锥面。
[0009] 在电磁阀线圈通电以后,动铁和定铁由于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一弹簧的张力后相互靠拢,消除了间隙。此时虽然动铁带动了阀嘴也向定铁移动,但是由于磁滞,阀芯并没有产生移动,使得动铁顶部的堵头和阀芯的阀口处密封腔打开,制动液经进油口、节流孔、阀口、阀体内腔,然后经阀体内部的出油口流出。但是此时阀芯和阀体的密封仍然保持,第二弹簧处于伸张之前的瞬时压缩状态。随后,由于第一弹簧对第二弹簧的压迫力减轻,第二弹簧上进行伸展作用,驱动阀芯也因此向上移动,因此使得动铁顶部堵头和阀口重新密封,但是阀芯顶端与所述阀体端部的密封因此也会打开,该打开处则产生大孔径的通油口。由于制动液经过节流孔、阀口的节流后会产生一定的压降,因此会使得阀口与堵头的密封关闭比阀芯顶端与所述阀体端部的密封关闭得更快。这样,制动液就不再会经过节流孔、阀口,直接通过阀体端部与阀芯顶端之间形成的大孔径通油口到出油口,便保证了大的通过能力。由于在整个过程中,利用了液动力自身的因素来加速电磁阀的打开,所以响应时间和传统的电磁阀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结构,实际上相当是在传统的电磁阀的基础上集成了继动阀,利用了液动力自身的特点来达到所需要的响应时间。首先,阀口的打开方式与传统的电磁阀相同,但是在阀口增加了节流孔,通过节流孔节流形成柱塞泵前端背压。通过阀芯、第二弹簧、阀嘴之间的作用,又在传统电磁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继动阀结构,能够在电磁阀打开以后,迅速产生大的通过能力。本实用新型电磁阀和传统电磁阀相比较,既具有大的通过能力,又不影响电磁阀的响应时间。附图说明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断电状态下的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参见图1所示,阀体8是整个电磁继动阀装配的基体,阀体的上端材料和传统电磁阀的隔磁管相同,所以也起到了隔磁的作用。阀体8上端和定铁1采用点焊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动铁2和定铁1之间有一定间隙,他们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1连接,并保证第一弹簧11有一定的压紧量,球5作为堵头通过压铆或者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动铁2顶部凹槽14内。当然,堵头也可以用与钢球4类似形状的如焊接在动铁2顶部的半圆体、锥体等替换。阀芯5底部朝上、顶部朝下安装,在第二弹簧9的作用下,钢球4和阀芯5底部阀口12的锥面形成密封,阀嘴10和动铁2通过压铆方式连接,阀嘴10旁边有一节流孔15,和阀体8旁边的进油口16相通,共同构成电磁阀的进油路。阀芯5和阀嘴10之间是通过第二弹簧9连接,第一弹簧11的刚度大于第二弹簧9的刚度,使得阀芯5和阀嘴10之间的第二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阀芯5顶部是一个圆面,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伸出阀嘴10口部,并和阀体8内径锥面形成密封。
[0014] 电磁阀线圈通电时,动铁2和定铁1由于电磁场的作用,产生电磁力,克服第一弹簧11的张力后相互吸引,动铁2向上靠拢定铁1,带动钢球4向上移动。此时虽然动铁2带动了阀嘴10也向定铁1移动,但是由于磁滞,阀芯5并没有马上产生向上移动,使得动铁2顶部钢球4和阀口12的密封腔打开,制动液经过节流孔15和阀口12进入阀芯5内腔,并且,制动液经过节流后会有1Mpa左右的压降。同时,第二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但是此时阀芯5和阀体8的密封仍然保持。第二弹簧9在阀口12打开的一瞬间仍处于被压缩状态,但是随着动铁2上移,第一弹簧11对第二弹簧9的张力降低,第二弹簧9随即会产生伸张作用,使得阀芯5因此向上移动,因此使得动铁2顶部钢球4和阀口12重新密封。但是,阀芯5的上移,使得阀芯5和阀体8的密封因此也会打开,产生了大孔径的通油口17。而且由于阀芯5内的油压比阀芯5外的油压存在1Mpa的压降,也起到更加促使阀口12与动铁顶部钢球4迅速密封关闭的作用。因此,随后的制动液就不会再经过节流孔15和阀口12进入阀芯5内腔,而是直接通过阀芯5顶部与阀体8端部打开封闭后形成的大孔径通油口17到出油口18。这样,既保证了电磁阀的迅速打开,又保证了电磁阀大的通油能力。
[0015]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