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局部用药 / 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

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

阅读:862发布:2021-03-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通过对海区选择并通过挡流措施使网箱内部的流速度控制在0.2m/s以内,对网箱选型及设置,采用无结节网片的浮动式网箱,网箱之间设置有主港道和副港道,花鲈苗种放养、成鱼饲养、 饲料 及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 收获 运输等进行设计,对养殖期间各阶段的严格监控和检测,控制花鲈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检测花鲈的喂养情况,并且设置垃圾收集处理装置,保证了花鲈养殖的无污染无公害化,并且通过该养殖方法养殖的花鲈,全部为 海 水 养殖,养殖出的花鲈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 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实现了花鲈的无公害养殖。,下面是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海区:选择深5米以上,潮流畅通,可避大浪的海区,海区流速在1.5m/s以内,流向平直稳定,经挡流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在0.2m/s以内;
b)检测水环境因子: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温:8℃~30℃,盐度:13~32;透明度:0.2m~3.0m;
c)选择网箱并进行布局:选择无结节网片网衣的网箱,网箱规格:(3.0~5.0)m×(3.0~5.0)m×(2.5~3.0)m,网目长为3mm~10mm;每80个~120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相邻网箱片间的最小间距为10m; 10个~50个网箱片分布的局部海区形成网箱区;
网箱区内各网箱片之间沿潮流方向设置有40m~60m的主港道和若干个10 m~30m的次港道;网箱要适时进行换洗;网箱片之间设有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d) 选择鱼苗:选择长度在3cm以上、鳞片基本齐全、侧线已可辨认、鳍基本形成,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鲈鱼苗;
e)放养鱼苗:选择在低平潮、流缓的小潮汛期间进行投放;投放密度根据养殖海区的环境和鱼体大小进行选择,潮流畅通,鱼体较小则放养密度可大些,而鱼体较大,则放养密度可小些,水流交换比较差的海区,以及网箱内饲养耗量较大的鱼类,则放养密度要小些,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采用单养或者混养的放养方式;
f)投饵养殖:投放符合NY 5072规定的鲜小杂鱼、贝肉、沙蚕或配合饲料,放养前期:
采用少量多次,缓慢投喂的方法,刚入网箱时每天投喂10次~8次,以后可逐渐减少至2次,早晨和傍晚投喂;水温在14℃以下的,每1天~2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1%以下;水温14℃以上的,每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2%~4%;全长30mm以内的鱼苗,在
20℃以上时,鱼贝肉糜日投饵率100%左右,随着鱼苗长大,逐渐降低投饵率;放养中期:水温10℃~15℃时,每1天~2天投喂1次,投饵率以1%为宜,傍晚投喂;放养后期:每天投喂1次,投饵率应缓慢逐日增加,尽量避免移箱操作;收获期:当花鲈长到1.2至1.5公斤/尾左右,即可收获;
g)观察测量,每天对海水温度、比重、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风浪进行测量记录;记录每天的投饵时间、投饵种类和投饵数量;
记录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记录病鱼数量及症状,用药防治措施;记录死鱼数量及死亡原因;记录鱼的生长,鱼种放养日期、种类、数量、规格和产地,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网箱采用浮动式网箱,网箱的网目长度根据鱼苗长度进行选择,放养全长25mm~30mm鱼苗,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苗,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苗,网目长为5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箱的换洗,高温季节网目长3mm的网箱每隔3天~5天进行换洗一次;网目长4mm的网箱每隔5天~8天换洗一次;网目长5mm的网箱隔8天~12天换洗一次;网目长10mm以上的视水温在15天~
30天换洗一次;对网箱进行换洗衣的同时,对苗种进行筛选分箱和鱼体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网箱片之间设置的垃圾收集处理装置,采用分类收集处理的方法,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废弃物处理装置、残饵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和病死鱼处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放养鱼苗中,选择好的鱼苗要从选取地运输到放养地,运输根据距离长短与鱼苗的规格大小,采用:活水
3
船运输或者充氧塑料薄膜袋运输,采用活水船运输时密度为1.5×104尾/ m ~6×104尾
3
/ m ;采用充氧塑料薄膜袋(0.4m×0.8m)包装运输时,在15℃以下进行,每袋200尾~1000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放养鱼苗中,单养是指同一网箱中只养殖花鲈鱼;混养是指同一网箱中放养两种或两种以上鱼种,以鲈鱼为主,鲈鱼与真鲷混合在一起养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放养鱼苗中,
3
初次投放密度:2cm—3cm体长的鱼苗,网箱3 × 3 × 3 m,每个网箱放养2000尾一3000尾,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养殖方法还包括病害防治,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鱼苗入网箱前,进行消毒,养殖期间,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包括挂袋消毒和投喂药物,采用药物挂袋和药饵投喂相结合,药物除常用的鱼药外,兼用黄莲、五倍子、白头翁、鞭中草药进行解毒、消炎、每月至少进行两次药物预防,增强鱼体的抗病;收获前药物情况的检查;收获后运输车辆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花鲈[Lateolabraxfaponicus(Cuvier)],又称七星鲈、海鲈、是广温、广盐性的凶猛的肉食性名贵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它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养殖中,花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适应广、价格高、效益好等特点。
[0003] 花鲈养殖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养殖业的青睐,养殖就会意味着有污染产生,如何实现无公害生产,成为一大难题。
[0004]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日: 2004年12月29日,公告号:CN1557148A)公开了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化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淡水养殖至成鱼的海鲈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2)将活运网箱推至水质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5‰-0.8‰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将海鲈暂养15-30天;(3)再将活运网箱推至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8‰-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将海鲈养殖15-30天。该方法所养殖的海鲈具有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清香,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脂肪的含量较低,色泽及味感具有完全海水养殖的海鲈所应有的品质,并能缩小海水养殖鲈鱼的周期时间。
[0005] 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 2013年4月3日,公告日:CN103004667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口地区低盐度池塘的海鲈养殖方法,该海鲈养殖的方法将养殖盐度淡化到6‰,通过淡化、饵料转化,完成生物饵料向海水鱼配合饲料的转化,健康的海鲈苗种放养于室外池塘进行养殖,通过人工转料,筛分苗种大小分区养殖,且混养不同鱼种的养殖方法,养殖成活率高达80%以上,每亩养殖池塘海鲈产量可高大5000kg,可显著提高海鲈的养殖效率,对我国滩涂鱼养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又因为在河口地区养殖海鲈,河水有一定的盐度,不同于完全的淡水养殖,将海鲈转移入河口地区的低盐度池塘养殖,长成的海鲈口感味更佳独特、鲜嫩可口。
[0006]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这些技术方案在对海鲈养殖上偏重的色泽及味感,对于如何实现无公害化并未考虑。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海鲈养殖技术中存在环境污染、花鲈也存在一定污染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没有污染的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
[0008] 本发明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海区:选择水深5米以上,潮流畅通,可避大风浪的海区,海区流速在1.5m/s以内,流向平直稳定,经挡流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在0.2m/s以内;
b)检测水环境因子: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温:8℃~30℃,盐度:13~32;透明度:0.2m~3.0m;
c)选择网箱并进行布局:选择无结节网片网衣的网箱,网箱规格:(3.0~5.0)m×(3.0~5.0)m×(2.5~3.0)m,网目长为3mm~10mm;每80个~120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相邻网箱片间的最小间距为10m; 10个~50个网箱片分布的局部海区形成网箱区;
网箱区内各网箱片之间沿潮流方向设置有40m~60m的主港道和若干个10 m~30m的次港道;网箱要适时进行换洗;网箱片之间设有垃圾收集处理装置;
d) 选择鱼苗:选择长度在3cm以上、鳞片基本齐全、侧线已可辨认、鳍基本形成,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鲈鱼苗;
e)放养鱼苗:选择在低平潮、流缓的小潮汛期间进行投放;投放密度根据养殖海区的环境和鱼体大小进行选择,潮流畅通,鱼体较小则放养密度可大些,而鱼体较大,则放养密度可小些,水流交换比较差的海区,以及网箱内饲养耗量较大的鱼类,则放养密度要小些,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采用单养或者混养的放养方式;
f)投饵养殖:投放符合NY 5072规定的鲜小杂鱼、贝肉、沙蚕或配合饲料,放养前期:
采用少量多次,缓慢投喂的方法,刚入网箱时每天投喂10次~8次,以后可逐渐减少至2次,早晨和傍晚投喂;水温在14℃以下的,每1天~2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1%以下;水温14℃以上的,每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2%~4%;全长30mm以内的鱼苗,在
20℃以上时,鱼贝肉糜日投饵率100%左右,随着鱼苗长大,逐渐降低投饵率;放养中期:水温10℃~15℃时,每1天~2天投喂1次,投饵率以1%为宜,傍晚投喂;放养后期:每天投喂1次,投饵率应缓慢逐日增加,尽量避免移箱操作;收获期:当花鲈长到1.2至1.5公斤/尾左右,即可收获;
g)观察测量,每天对海水温度、比重、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风浪进行测量记录;记录每天的投饵时间、投饵种类和投饵数量;
记录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记录病鱼数量及症状,用药防治措施;记录死鱼数量及死亡原因;记录鱼的生长,鱼种放养日期、种类、数量、规格和产地,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
[0009] 作为优选,步骤c)中的网箱采用浮动式网箱,网箱的网目长度根据鱼苗长度进行选择,放养全长25mm~30mm鱼苗,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苗,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苗,网目长为5mm~10mm。
[0010] 作为优选,网箱的换洗,高温季节网目长3mm的网箱每隔3天~5天进行换洗一次;网目长4mm的网箱每隔5天~8天换洗一次;网目长5mm的网箱隔8天~12天换洗一次;网目长10mm以上的视水温在15天~30天换洗一次;对网箱进行换洗的同时,对苗种进行筛选分箱和鱼体消毒。
[0011] 作为优选,步骤c)中网箱片之间设置的垃圾收集处理装置,采用分类收集处理的方法,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废弃物处理装置、残饵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和病死鱼处理装置。
[0012] 作为优选,步骤e)放养鱼苗中,选择好的鱼苗要从选取地运输到放养地,运输根据距离长短与鱼苗的规格大小,采用:活水船运输或者充氧塑料薄膜袋运输,采用活水船运输3 3
时密度为1.5×104尾/ m ~6×104尾/ m ;采用充氧塑料薄膜袋(0.4m×0.8m)包装运输时,在15℃以下进行,每袋200尾~1000尾。
[0013] 作为优选,步骤e)放养鱼苗中,单养是指同一网箱中只养殖花鲈鱼;混养是指同一网箱中放养两种或两种以上鱼种,以鲈鱼为主,鲈鱼与真鲷混合在一起养殖。
[0014] 作为优选,步骤e)放养鱼苗中,初次投放密度:2cm—3cm体长的鱼苗,网箱3 × 33
× 3 m,每个网箱放养2000尾一3000尾,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
[0015] 作为优选,该养殖方法还包括病害防治,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鱼苗入网箱前,进行消毒,养殖期间,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包括挂袋消毒和投喂药物,采用药物挂袋和药饵投喂相结合,药物除常用的鱼药外,兼用黄莲、五倍子、白头翁、鞭中草药进行解毒、消炎、每月至少进行两次药物预防,增强鱼体的抗病;收获前药物情况的检查;收获后运输车辆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通过对海区选择、网箱选型及设置、花鲈苗种放养、成鱼饲养、饲料及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收获运输等进行设计,通过对养殖期间各阶段的严格监控和检测,控制花鲈的生长环境、生长状况,检测花鲈的喂养情况,并且设置垃圾收集处理装置,保证了花鲈养殖的无污染无公害化,并且通过该养殖方法养殖的花鲈,全部为海水养殖,养殖出的花鲈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实现了花鲈的无公害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实施例1:一种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海区:选择水深5米以上,潮流畅通,可避大风浪的海区,海区流速在1.5m/s以内,流向平直稳定,经挡流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在0.2m/s以内;本实施例中,具体操作时,选择水深6米,海区流速为1.0m/s,经挡流措施后网箱内流速为0.1m/s。
[0019] b)检测水环境因子:水质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温:8℃~30℃,盐度:13~32;透明度:0.2m~3.0m;本实施例中,水温14℃,盐度16,透明度1.0 m。
[0020] c)选择网箱并进行布局:选择无结节网片网衣的网箱,网箱规格:(3.0~5.0)m×(3.0~5.0)m×(2.5~3.0)m,即可以根据鱼苗大小,选择3.0m×3.0m×2.5m,3.0m×3.0m×3.0m, 4.0m×4.0m×3.0m等等不同规格的网箱,网目长为3mm~10mm;每80个~120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该实施例中采用每100个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相邻网箱片间的最小间距为10m; 30个网箱片分布的局部海区形成网箱区;网箱区内各网箱片之间沿潮流方向设置有50m的主港道和若干个20 m的次港道;网箱要适时进行换洗;网箱片之间设有垃圾收集处理装置;步骤c)中的网箱采用浮动式网箱,网箱的网目长度根据鱼苗长度进行选择,放养全长25mm~30mm鱼苗,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苗,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苗,网目长为5mm~10mm。步骤c)中网箱片之间设置的垃圾收集处理装置,采用分类收集处理的方法,包括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废弃物处理装置、残饵处理装置、垃圾处理装置和病死鱼处理装置。
[0021] d) 选择鱼苗:选择长度在3cm以上、鳞片基本齐全、侧线已可辨认、鳍基本形成,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鲈鱼苗;e)放养鱼苗:选择在低平潮、流缓的小潮汛期间进行投放;投放密度根据养殖海区的环境和鱼体大小进行选择,潮流畅通,鱼体较小则放养密度可大些,而鱼体较大,则放养密度可小些,水流交换比较差的海区,以及网箱内饲养耗氧量较大的鱼类,则放养密度要小些,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采用单养或者混养的放养方式;步骤e)放养鱼苗中,选择好的鱼苗要从选取地运输到放养地,运输根据距离长短与鱼苗的规格大小,采用:活水船运输或者充氧塑料薄膜袋运输,采用活水船运输时密度
3 3
为1.5×104尾/ m ~6×104尾/ m ;采用充氧塑料薄膜袋(0.4m×0.8m)包装运输时,在
15℃以下进行,每袋200尾~1000尾。
[0022] 步骤e)放养鱼苗中,单养是指同一网箱中只养殖花鲈鱼;混养是指同一网箱中放养两种或两种以上鱼种,以鲈鱼为主,鲈鱼与真鲷混合在一起养殖。该实施例中采用混养方式,将鲈鱼与真鲷混合在一起养殖,主要以鲈鱼为主。
[0023] 步骤e)放养鱼苗中,初次投放密度:2cm—3cm体长的鱼苗,网箱3 × 3 × 3 m3,每个网箱放养2000尾一3000尾,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
[0024] f)投饵养殖:投放符合NY 5072规定的冰鲜小杂鱼、贝肉、沙蚕或配合饲料,放养前期:采用少量多次,缓慢投喂的方法,刚入网箱时每天投喂10次~8次,以后可逐渐减少至2次,早晨和傍晚投喂;水温在14℃以下的,每1天~2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1%以下;水温14℃以上的,每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2%~4%;全长30mm以内的鱼苗,在20℃以上时,鱼贝肉糜日投饵率100%左右,随着鱼苗长大,逐渐降低投饵率;放养中期:水温10℃~15℃时,每1天~2天投喂1次,投饵率以1%为宜,傍晚投喂;放养后期:
每天投喂1次,投饵率应缓慢逐日增加,尽量避免移箱操作;收获期:当花鲈长到1.2至1.5公斤/尾左右,即可收获;
g)观察测量,每天对海水温度、比重、溶氧、水色、透明度、天气、风浪进行测量记录;记录每天的投饵时间、投饵种类和投饵数量;记录鱼类活动及摄食情况;记录病鱼数量及症状,用药防治措施;记录死鱼数量及死亡原因;记录鱼的生长,鱼种放养日期、种类、数量、规格和产地,定期测量鱼体生长情况。
[0025] 网箱的换洗,高温季节,网目长3mm的网箱每隔3天~5天进行换洗一次;网目长4mm的网箱每隔5天~8天换洗一次;网目长5mm的网箱隔8天~12天换洗一次;网目长
10mm以上的视水温在15天~30天换洗一次;对网箱进行换洗衣的同时,对苗种进行筛选分箱和鱼体消毒。
[0026] 该养殖方法还包括病害防治,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鱼苗入网箱前,进行消毒,养殖期间,定期进行药物预防;包括挂袋消毒和投喂药物,采用药物挂袋和药饵投喂相结合,药物除常用的鱼药外,兼用黄莲、五倍子、白头翁、铁马鞭中草药进行解毒、消炎、每月至少进行两次药物预防,增强鱼体的抗病力;收获前药物情况的检查;收获后运输车辆工具的清洗和消毒。
[0027] 该无公害花鲈养殖方法,包括了海区选择、网箱选型及设置、花鲈苗种放养、成鱼饲养、饲料及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收获运输等。具体操作如下:1.海区的选择:⑴网箱区的选择:选在可避大风浪的海区,水深5m以上。潮流要畅通,但不宜太急,海区流速在1.5m/s以内,流向要平直而稳定,经挡流等措施后网箱内流速在
0.2m/s以内。⑵网箱区周围环境条件:无直接的工业"三废"及农业、生活、医疗废弃物堆积。
[0028] 2.水环境因子:水环境因子应符合下列要求: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水温:8℃~30℃,早春鱼苗以14℃以上放养为宜;盐度:13~32;透明度:0.2m~3.0m,最适宜的为1.0m。
[0029] 3.网箱的选择:网箱规格为(3.0~5.0)m×(3.0~5.0)m×(2.5~3.0)m,网箱的网衣为无结节网片。放养全长25mm~30mm鱼苗,网目长为3mm~4mm;放养全长40mm~50mm鱼苗,网目长为4mm~5mm;放养全长50mm以上鱼苗,网目长为5mm~10mm。
网箱区的设置与维护:⑴网箱布局:养殖网箱为浮动式网箱。视网箱大小,每100个左右网箱连成一个网箱片,由数十个网箱片分布的局部海区形成网箱区。网箱区内沿潮流方向各网箱片间应留约50m的主港道,多个约20m的次港道;各网箱片间的最小距离为10m。⑵网箱区的环境卫生:网箱上的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等不得直接丢弃于海区,各网箱片之间设有垃圾收集处理装置并实行分类收集,各网箱区或分区配备船只专人负责收集处理。
[0030] 4.鲈鱼苗种选择和运输:鱼苗应选择3cm以上、鳞片基本齐全、侧线已可辨认、鳍基本形成同,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
[0031] 运输视距离长短与鱼苗的规格大小,采用活水船运输密度为1.5×104尾/ m3~3
6×104尾/ m ;采用充氧塑料薄膜袋(0.4m×0.8m)包装运输宜在15℃以下进行,每袋200尾~1000尾。
[0032] 5.鲈鱼鱼苗的放养:(1)投放方法:投放鱼苗选择在小潮汛期间,以低平潮、流缓时为宜,低温季节选择在晴好天气且无风的午后,高温季节宜选择天气阴凉的早晚进行。(2)投放密度:网箱养殖放养密度同养殖海区的环境和鱼体大小有关。一般潮流畅通,鱼体较小则放养密度可大些,而鱼体较大,则放养密度可小些。水流交换比较差的海区,以及网箱内饲养耗氧量较大的鱼类,则放养密度要小些,一般2cm—3cm体长的鱼苗,网箱3 × 3
3
× 3 m,每个网箱放养2000尾一3000尾,以后随着鱼体长大而分箱饲养,密度逐渐降低,网目也随之增大。(3)放养方式:鲈鱼养殖可分为单养与混养两种。单养是指同一网箱中只养鲈鱼,它管理方便,产量高,鱼种生长整齐,是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混养是指同一网箱中放养两种或两种以上鱼种,鲈鱼可同真鲷等鱼混养,一般以鲈鱼作为主养对象,混养方式,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天然饵料及主养鱼类的残饵,提高饵料利用率,改善海域环境,增加网箱产量,并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0033] 6.日常管理:(1)饲料和投饵管理:使用的饲料一般有冰鲜小杂鱼、贝肉、沙蚕或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
水温14℃以下,每1天~2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1%以下。水温14℃以上,每天投喂一次,小杂鱼日投饵率为2%~4%。
[0034] 采用少量多次,缓慢投喂的方法,刚入网箱时每天投喂10次~8次,后可逐渐减少至2次,早晨和傍晚投喂。全长30mm以内的鱼苗,20℃以上时,鱼贝肉糜日投饵率100%左右,随着鱼苗长大,逐渐降低投饵率。
[0035] (2)换洗网箱:高温季节网目长3mm的网箱隔3天~5天,网目长4mm的网箱隔5天~8天,目长5mm的网箱隔8天~12天,应进行换洗。网目长10mm以上的视水温在1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