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病理 / 认知障碍 / 用作钾通道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

用作通道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

阅读:830发布:2021-09-01

专利汇可以提供用作通道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用作 钾 通道功能 抑制剂 (尤其是Kv1亚族 电压 控制K+通道抑制剂,更特别是与超快速激活延迟的 整流器 K+ 电流 Ikur联系的Kv1.5的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化合物,使用所述化合物 预防 和 治疗 心律失常 与IKur相关 疾病 的方法,和含有这样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下面是用作通道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治疗心房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 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
其对映体、非对映体和可药用盐,其中
其中X1、X2和X3独立地选自N、NR6、(CR7)q、(CHR7)q、或C=O, 其中将X1、X2和X3与相邻原子连接的键可以是形成5-7元饱和、部 分不饱和或芳族环的单键或双键;
R1、R2、R3、R4、R5、R6和R7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选自式 -(CH2)n-(Z1)m-(CH2)p-Z2所示基团;或者
R1、R2、R3、R4和R5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 的原子一起形成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或者
R6和R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 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Z1是-CZ3Z4-、-O-、-NZ3、-S-、-SO-、-SO2-、-C(O)-、-C(O)Z3-、 -C(O)NZ4-、-C(S)-、-C(=NOZ3)-、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 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 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2是氢、-OZ5、-OC(O)Z5、-NZ5-C(O)-Z6、-NZ5-CO2-Z6、 -NZ5(C=O)-NZ6Z7、-NZ5Z6、-NO2、卤素、-CN、-C(O)Z5、-CO2Z5、 -C(S)Z5、-(C=NOZ5)Z6、-C(O)NZ5Z6、-C(S)NZ5Z6、-SZ5、-SOZ5、-SO2Z5、 -SO2NZ5Z6、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 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 代的杂环基;
Z3、Z4、Z5、Z6和Z7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链 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 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或者
Z3、Z4、Z5、Z6和Z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 的原子一起形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n和p独立地选自0-10的整数,其中当m是0时,p也是0;
m是选自0或1的整数;且
q是选自1-3的整数。
2.治疗心房纤维性颤动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 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3.治疗心房扑动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 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4.选择性地治疗室上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 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5.控制心搏率的方法,包括给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至少 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6.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 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胃肠道疾病是reflux esauphagitis。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胃肠道疾病是能动性病症。
9.治疗炎性或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 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是慢性堵塞性病。
11.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至 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2.治疗认知障碍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 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3.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至 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4.治疗癫痫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至少 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5.治疗IKur-相关病症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 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
1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式I中
R1是氢;
R2是氢、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 的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的碳环基;
R3是-(CH2)n-Z2、-(CH2)n-C(O)Z3-(CH2)p-Z2、或 -(CH2)n-C(O)NZ4-(CH2)p-Z2;
R4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
R5是氢、或-(CH2)n-Z2;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环上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
17.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在式I中
R3是-(CH2)n-Z2、-(CH2)n-C(O)Z3-(CH2)p-Z2、或 -(CH2)n-C(O)NZ4-(CH2)P-Z2,
其中Z2选自-C(O)NZ5Z6、-CO2Z5、-SO2Z5、-NZ5Z6、-NZ5CO2Z6、 -NZ5C(O)Z6、-OZ5、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烷 基或取代的烷基;
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且
n和p独立地选自0-3的整数;
R5是氢、或-(CH2)n-Z2,其中Z2选自-C(O)NZ5Z6、-CO2Z5、-NZ5Z6、 芳基、取代的芳基、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式I中
R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C(O)NZ5Z6、-C(O)Z3-CONZ5Z6、 -C(O)Z3-Z2、或-C(O)Z3-CO2Z5,其中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且 Z2是芳基或取代的芳基。
1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式I化合物选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甲酯;
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酸1,1-二甲基乙酯;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酸1,1-二甲基乙酯;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对映体A;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1,1-二甲基乙酯;
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1,1-二甲基乙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1,1-二甲基乙酯;
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甲 基乙酯;
7-环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甲基乙 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酸;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 酰胺;
4-[[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吗啉;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吗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甲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酰胺;
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 酰胺;
4-[[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吗 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哌啶;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1-[[5-(3,4-二氯苯基)-5,8-二氢-7-甲基-咪唑并[1,2-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甲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N-二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4,7-二氢-5-甲基-7-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代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5-(2,3-二氯苯基)-5,8-二氢-7-甲基-咪唑并[1,2-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3-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3,5-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环己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 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苯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3-甲酸乙酯;
1-[[4-(2,3-二氯苯基)-4,6,7,8-四氢-2-甲基-1H-嘧啶并[1,2-a]嘧啶-3- 基]羰基]-4-苯基-哌嗪;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哌嗪甲酸1,1-二甲基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2-(1,1-二甲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3-苯基丙基)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3-甲酸乙酯;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苯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2-甲酸乙酯;
1-[[3-氰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2-甲酸甲酯;
(2S)-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2,3-二氯苯基)-2-氟-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2S)-1-[[2-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2-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7-(2,3-二氯-苯基)-2-氟-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N-二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4-[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7-基]苯甲酸甲酯;
1-(4-氟苯基)-4-[[7-(2-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2-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2-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2-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苯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3-羟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7-(4-氰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4-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pipera;
N-[4-[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7-基]苯基]乙酰胺;
1-[[7-[4-(二甲基-氨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4-丁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7-(2,6-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4-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氰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3-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苯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甲基-2-呋喃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1H-咪唑-2-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1H-吡咯-2-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3-氯-4-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6-基)-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5-(羟基甲基)-2-呋喃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1H-吲哚-3-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6-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3,5-三氯-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3-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2-苯并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甲基苯并[b]噻吩-2-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噻唑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2-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4,7-二氢-7-[3-甲氧基-4-(苯基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3-(苯基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 氟苯基)哌嗪;
1-[[7-[3,4-二(苯基-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三氟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2-噻 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5-乙基-2-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氢-5-苯并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溴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1-吡咯烷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甲基-2-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甲基-2-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4-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5-氯-2-噻吩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8-[[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甲氧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三氟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硝基苯基)哌嗪;
1-(4-乙酰基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2-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
1-(3,4-二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3,4-二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3,4-二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3-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甲氧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三氟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4-二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嘧啶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N-[2-[(4-氟-苯基)氨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哌嗪甲酸苯基甲酯;
7-(3,4-二氯苯基)-N-乙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N-[(3-氯-4-甲氧基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 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哌嗪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吡啶基)哌嗪;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二(4-氟苯基)-甲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呋喃基-羰基)哌嗪;
1-环己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甲氧基乙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9H-芴-9-基)哌嗪;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3-二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N-二乙基-3-哌啶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5-二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哌啶;
4-(4-氯苯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羟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氢喹啉;
2-[[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异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丙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二苯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2-[[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4,9-四氢-1H-吡啶并[3,4-b]吲哚;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氨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基-氨基)甲基]吡咯烷;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4-二氢-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氮杂环丁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六氢-1H-氮杂;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6-四氢吡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2-吡啶基)-乙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苯基甲基)甘氨酸乙酯;
反式-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环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基氮杂环丙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2,6-二甲基苯基)氨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N-(4-吡啶基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6-[[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3,3-三甲基-6-氮杂二环[3.2.1]辛烷;
7-(3,4-二氯苯基)-N-(六氢-1H-氮杂-1-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氮杂环丙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八氢-1H-氮杂环壬四烯;
(2R-反式)-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5-二(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反式)-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5-二(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D-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2-甲基-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5-硝基-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6-硝基-1H-吲哚;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硫代吗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甲酯;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1,1-二甲基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2-萘基)-L-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2-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6-氟-1,2,3,4-四氢-2-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D-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L-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2-甲基哌嗪;
3-氯-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4-[[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硫代吗啉;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3-二氢-1H-吲哚;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六氢-1H-氮杂;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6-四氢吡啶;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氧基-甲基)哌啶;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二甲基氨基)吡咯烷;
N-[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乙酰胺;
N-[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吡咯烷基]-N-甲基乙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N-二戊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N-二己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哌啶;
3-氯-7-(3-氯苯基)-N-环己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2S)-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十氢喹啉;
2-[[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
4-[[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硫代吗啉;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N-二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N,N-二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N-二庚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氮杂环十三烷;
9-[[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二氢-1H-芴;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哌啶;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六氢-1H-氮杂;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6-四氢吡啶;
3-氯-7-(3-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氢喹啉;
2-[[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异喹啉;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六氢-1H-氮杂;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6-四氢吡啶;
(2S)-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2,3-二氢-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六氢-1H-氮杂;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N-二(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N-二(2-乙氧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N,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N-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哌啶;
2-[[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
2-[[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
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氯-N-环己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甲基甘氨酸乙酯;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甲基甘氨酸1,1-二甲基乙酯;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2-乙氧基-2-氧代乙基)甘氨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吡啶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6-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丙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二乙基氨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氧基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7-环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 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2S)-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2,3-二氢-1H-吲哚;
1-[[4,7-二氢-5-甲基-74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1,2,3,6-四氢吡啶;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烷,对映体A;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烷,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N-(苯基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4-氟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4-氟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N-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 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戊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羟基二苯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羟基二苯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吡啶基)吡咯烷;
(2S)-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吡咯烷;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噻唑烷;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噻唑烷甲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 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N-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2-(4-氯苯基)-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噻唑烷;
N-(环丙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3-二氢-2-氧代-1H-苯并咪唑-1-基)哌啶;
8-[[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苯基-1,3,8-三氮杂螺[4.5]癸-4-
4-(4-氯苯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1,2,3,6-四氢吡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苯基-乙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1;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2;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C;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D;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2S)-2-[(环己氧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甲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非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非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2S)-2-(丁氧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噻吩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吡啶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2-(1H-苯并咪唑-1-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呋喃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吡啶基)吡咯烷;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1R)-2,3-二氢-1H-茚-1-基]-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二氢-1H-茚-2-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D-苯基丙氨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2,3,4-四氢-1-萘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2-氧代-1-吡咯烷基)丙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呋喃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3,4-二氯-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R)-2-(甲氧基甲基)-1-吡咯烷基]-5- 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四氢-2-呋喃基)-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1S)-2,3-二氢-1H-茚-1-基]-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4-二氯-苯基)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N-[[4[(三氟甲基) 硫基]-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2-(1-吡咯烷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1-萘基磺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乙基苯基)磺酰基]-哌嗪;
1-[(4-溴-5-氯-2-噻吩基)磺酰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三氟-甲氧基)苯基]磺酰基]哌嗪;
1-[(5-氯-3-甲基-苯并[b]噻吩-2-基)磺酰基]-4-[[7-(3,4二氯苯基)- 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甲氧基苯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1-氧代-3-苯基-2-丙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吡啶基羰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5-三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4-氟苯基)甲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2,5-二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4-(7H)-乙酸乙酯;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4-(7H)-乙酰胺;
1-[[7-(2,3-二氯苯基)-4-[2-(二甲基氨基)乙基]-4,7-二氢-2,5-二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环丙基甲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4-(7H)-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1-苯甲酰基-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苯甲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乙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1-氧代丁基)吡 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3-甲基-1-氧代丁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2,2-二甲基-1-氧代丙基)-1,2,4,7-四氢-5-甲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1-(环丁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2-甲基-1-氧代丙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乙基)-2-氧代-6-[(4-苯 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氧代-6-[(4-苯基-1-哌嗪 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氧代-6-[(4-苯基-1-哌嗪基)羰 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N,N,5- 三甲基-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1-[[1-(3-丁烯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2,2,2-三氟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4-二(2,2,2-三氟 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酸1-甲基乙酯;
1-[(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2-甲酸;
7-(3,4-二氯苯基)-N,N-二乙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 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N-(4- 羟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2S)-2-(1-吡咯烷基甲 基)-1-吡咯烷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 嗪;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1-[[2-氰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3-溴-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1,1-二甲基乙酯;
1-[[3-溴-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B;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1,l-二甲基乙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苯基-2-噁唑基)吡唑并[1,5-a] 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苯基-1,3,4-噁二唑-2-基)吡 唑并[1,5-a]嘧啶;
6-(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
6-(2-苯并噻唑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吡 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三氟甲基)-1-丙基-1H-苯并 咪唑-2-基]吡唑并[1,5-a]嘧啶;
6-(5-丁基-1,3,4-噁二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1-乙基-5-硝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5-氯-1-(1-甲基乙基)-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 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5-氯-1-乙基-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丙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1-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 1H-苯并咪唑-2-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A;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2-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2-吡啶基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2-吡啶基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哌啶;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N二丙基吡唑并[1,5- a]嘧啶-6-甲酰胺;
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哌啶;
(2S)-1-[[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N-二丙基吡唑并[1,5-a]嘧啶 -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6-(4-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4-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A;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哌啶;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N,N-二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吡唑烷;
6-(1-氯-6,7-二氢-5H-吡咯并[1,2-c]咪唑-3-基)-7-(3,4二氯苯基)-4,7- 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噻吩并[3,4-d]咪唑 -2-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甲基-4H-咪唑并[3,4d][1,2,5] 噻二唑-5-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1,6-二氢-1,3,6-三甲基咪唑并[4,5-c]吡唑-5-基)- 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噻吩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3-呋喃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吡啶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吡啶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苯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苯基乙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N-(2,3-二甲基环己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1-萘基)乙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哌啶基)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2-二苯基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1-环己烯-1-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硫基)乙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1,1′-二环己基]-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2,6-二氯苯基)甲基]硫基]乙基]-4,7-二氢- 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二环[2.2.1]庚-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环戊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甲基环己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氰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甲基-2-吡咯烷基)乙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吡咯烷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庚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1S,2S)-1-(羟基甲基)-2-甲基丁基]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噻唑烷;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噻唑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噻吩基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甲基哌嗪;
8-[[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苯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4-吗啉基)苯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4-吗啉基)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2-吡啶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6-基)-4,7-二 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苯基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4-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4-氯苯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N-二(2-甲基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3,4-二氯苯基)甲基]-4,7-二氢-N,5-二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N-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1-甲基乙基)苯基]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乙基(3-甲基苯基)氨基]乙基]-4,7-二氢-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丙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6-氟-1H-吲哚-3-基)乙基]-4,7-二氢-5-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丁基乙基氨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苯基甲基)-3-吡咯烷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三氟甲氧基)苯基]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R)-1-(1-萘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S)-1-(1-萘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1S)-1-环己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三环[3.3.1.1<3,7]癸-1-基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R,2S,5R)-5-甲基-2-(1-甲基 乙基)环己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4-苯氧基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1,2,3-噻二唑-4-基)苯基] 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1-苯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5-甲基-2-呋喃基)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S)-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7-二氢-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4,6-二甲基-2-吡啶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1,1-二甲基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 非对映体1;和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 非对映体2
它们的对映体、非对映体和可药用盐。
20.式I*化合物
其对映体、非对映体和可药用盐,其中
其中X1、X2和X3独立地选自N、NR6、(CR7)q、(CHR7)q、或C=O, 其中将X1、X2和X3与相邻原子连接的键可以是形成5-7元饱和、部 分不饱和或芳族环的单键或双键;
R1、R2、R4、R5、R6和R7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选自式 -(CH2)n-(Z1)m-(CH2)p-Z2所示基团;或者
R1、R2、R4和R5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的原 子一起形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或者
R6和R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 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Z1是-CZ3Z4、-O-、-NZ3、-S-、-SO-、-SO2-、-C(O)-、-C(O)Z3-、 -C(O)NZ4、-C(S)-、-C(=NOZ3)-、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 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 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2是氢、-OZ5、-OC(O)Z5、-NZ5-C(O)-Z6、-NZ5-CO2-Z6、 -NZ5(C=O)-NZ6Z7、-NZ5Z6、-NO2、卤素、-CN、-C(O)Z5、-CO2Z5、 -C(S)Z5、-(C=NOZ5)Z6、-C(O)NZ5Z6、-C(S)NZ5Z6、-SZ5、-SOZ5、-SO2Z5、 -SO2NZ5Z6、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 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 代的杂环基;
Z3、Z4、Z5、Z6和Z7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链 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 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或者
Z3、Z4、Z5、Z6和Z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与它们所键合 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R3*是-OZ5、-OC(O)-Z5、-NZ5-C(O)2-Z6、-NZ5(C=O)-NZ6Z7、 -NZ5Z6、-(C=NOZ5)Z6、-C(O)NZ5*Z6*、-C(S)NZ5*Z6*、-SZ5、-SOZ5、 -SO2Z5、-SO2NZ5Z6、-C(O)Z3*-Z2*、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 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 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当Z3*是杂环基时,Z2*不是氢;
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5*是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 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 基;且
Z6*是氢、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 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 取代的杂环基,条件是:当Z5是未取代的环烷基、未取代的芳基、或 未取代的苄基时,Z6*不是氢;
或者Z5*和Z6*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杂环基或取代的杂 环基,条件是:Z5*与Z6*不能一起形成未取代的哌啶基、未取代的吡 咯烷基、或未取代的吗啉基,并且进一步的条件是:当
(i)R1和R5分别是氢;且
(ii)R2是芳基或取代的芳基;且
(iii)R4是杂环基-取代的芳基;且
(iv)X1、X2和X3形成下述环时
其中R7*是H或烷基,
Z5*和Z6*不能一起形成未取代的哌嗪基或N-烷基取代的哌嗪基;
n和p独立地选自0-10的整数,当m是0时,p也是0;
m是选自0或1的整数;且
q是选自1-3的整数。
21.权利要求20的化合物,其中
R3*是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C(O)NZ5*Z6*、 -C(O)Z3*-C(O)NZ5Z6、-C(O)Z3*-CO2Z5、-C(O)Z3*-(芳基)、-C(O)Z3*-(取代的芳 基)、-C(O)Z3*-(杂环基)、或-C(O)Z3*-(取代的杂环基)。
22.权利要求21的化合物,其中
R1是H;
R2是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 的碳环基;
R4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环上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
23.权利要求20的化合物,其中R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24.权利要求23的化合物,其中
R1是H;
R2是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 的碳环基;
R4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环上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
25.权利要求20的化合物选自下列的化合物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 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甲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1-[[5-(3,4-二氯苯基)-5,8-二氢-7-甲基-咪唑并[1,2-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甲基)哌嗪;
1-[[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4,7-二氢-5-甲基-7-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5-(2,3-二氯苯基)-5,8-二氢-7-甲基-咪唑并[1,2-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3-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3,5-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环己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 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苯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3-甲酸乙酯;
1-[[4-(2,3-二氯苯基)-4,6,7,8-四氢-2-甲基-1H-嘧啶并[1,2-a]嘧啶-3 基]羰基]-4-苯基-哌嗪;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哌嗪甲酸1,1-二甲基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2-(1,1-二甲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3-苯基丙基)氨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3-甲酸乙酯;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苯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 并[1,5-a]嘧啶-2-甲酸乙酯;
1-[[3-氰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2-甲酸甲酯;
(2S)-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2,3-二氯苯基)-2-氟-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2S)-1-[[2-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2-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7-(2,3-二氯-苯基)-2-氟-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4-[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7-基]苯甲酸甲酯;
1-(4-氟苯基)-4-[[7-(2-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2-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2,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2-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4-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苯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3-羟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7-(4-氰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4-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N-[4-[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7-基]苯基]乙酰胺;
1-[[7-[4-(二甲基-氨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4-丁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三氟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甲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7-(2,6-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4-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氟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苯基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三氟甲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氰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3-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苯氧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硝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甲基-2-呋喃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1H-咪唑-2-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1H-吡咯-2-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3-氯-4-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6-基)-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5-(羟基甲基)-2-呋喃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1H-吲哚-3-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吡啶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6-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3,5-三氯-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5-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3-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2-苯并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3-甲基苯并[b]噻吩-2-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喹啉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噻唑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氟苯基)-4-[[7-(2-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4,7-二氢-7-[3-甲氧基-4-(苯基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7-[4-甲氧基-3-(苯基甲氧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2-萘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 氟苯基)哌嗪;
1-[[7-[3,4-二(苯基-甲氧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三氟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基]-2-噻 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5-乙基-2-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氢-5-苯并呋喃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溴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1-吡咯烷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4-(1-吡咯烷基)-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5-甲基-2-噻吩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4-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5-氯-2-噻吩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3,5-二甲基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8-[[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甲氧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三氟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硝基苯基)哌嗪;
1-(4-乙酰基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2-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甲氧基-苯基)哌嗪;
1-(3,4-二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3,5-二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4-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哌嗪;
1-(3-氯苯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甲氧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三氟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4-二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4-二甲基-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N-[2-[(4-氟-苯基)氨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哌嗪甲酸苯基甲酯;
7-(3,4-二氯苯基)-N-乙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N-[(3-氯-4-甲氧基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甲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 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哌嗪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吡啶基)哌嗪;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二[4-氟苯基)-甲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呋喃基-羰基)哌嗪;
1-环己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甲氧基乙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9H-芴-9-基)哌嗪;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3-二甲基-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N-二乙基-3-哌啶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5-二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哌啶;
4-(4-氯苯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羟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哌啶-甲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甲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氢喹啉;
2-[[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异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丙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二苯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2-[[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4,9-四氢-1H-吡啶并[3,4-b]吲哚;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氨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基-氨基)甲基]吡咯烷;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4-二氢-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氮杂环丁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六氢-1H-氮杂;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6-四氢吡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2-吡啶基)-乙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苯基甲基)甘氨酸乙酯;
反式-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环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基氮杂环丙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2,6-二甲基苯基)氨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N-(4-吡啶基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6-[[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3,3-三甲基-6-氮杂二环[3.2.1]辛烷;
7-(3,4-二氯苯基)-N-(六氢-1H-氮杂-1-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氮杂环丙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八氢-1H-氮杂环壬四烯;
(2R-反式)-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5-二(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反式)-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5-二(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D-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2-甲基-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5-硝基-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二氢-6-硝基-1H-吲哚;
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硫代吗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甲酯;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1,1-二甲基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2-萘基)-L-脯氨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2-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6-氟-1,2,3,4-四氢-2-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D-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羟基-L-脯氨酸苯基甲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2-甲基哌嗪;
3-氯-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4-[[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硫代吗啉;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3-二氢-1H-吲哚;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六氢-1H-氮杂;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6-四氢吡啶;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I-苯基乙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甲氧基-甲基)哌啶;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二甲基氨基)吡咯烷;
N-[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吡咯烷基]乙酰胺;
N-[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3-吡咯烷基]-N-甲基乙酰胺;
3-氯-7-(3-氯苯基)-N-环己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2S)-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十氢喹啉;
2-[[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
4-[[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硫代吗啉;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氮杂环十三烷;
9-[[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二氢-1H-芴;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六氢-1H-氮杂;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6-四氢吡啶;
3-氯-7-(3-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十氢喹啉;
2-[[3-氯-7-(3-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异喹啉;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六氢-1H-氮杂;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6-四氢吡啶;
(2S)-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2,3-二氢-1H-吲哚;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六氢-IH-氮杂;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R)-1-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N-二(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N-二(2-乙氧基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N,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N-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2-[[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1,2,3,4-四氢异喹啉;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八氢氮杂环辛四烯;
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1S)-1-苯基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氯-N-环己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甲基甘氨酸乙酯;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甲基甘氨酸1,1-二甲基乙酯;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N-(2-乙氧基-2-氧代乙基)甘氨酸乙酯;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吡啶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2,3,4-四氢-6-甲基喹啉;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丙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二乙基氨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氧基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7-环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 氟苯基)哌嗪;
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4-氟苯基)哌嗪;
(2S)-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2,3-二氢-1H-吲哚;
1-[[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1,2,3,6-四氢吡啶;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烷,对映体A;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噻唑烷,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N-(苯基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4-氟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4-氟苯氧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甲氧基乙基)-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羟基二苯基甲基)吡咯烷;
(2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羟基二苯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吡啶基)吡咯烷;
(2S)-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吡咯烷;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噻唑烷;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噻唑烷甲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 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N-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2-(4-氯苯基)-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噻唑烷;
N-(环丙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丙基吡唑并 1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3-二氢-2-氧代-1H-苯并咪唑-1-基)哌啶;
8-[[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1-苯基-1,3,8-三氮杂螺[4.5]癸-4-酮;
4-(4-氯苯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1,2,3,6-四氢吡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苯基-乙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1;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2;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C;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D;
(3R)-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2S)-2-[(环己氧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甲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非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苯氧基甲基)吡咯烷,非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2S)-2-(丁氧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噻吩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4-吡啶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2S)-2-(1H-苯并咪唑-1-基甲基)-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呋喃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2-吡啶基)吡咯烷;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3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3-苯氧基吡咯烷;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A;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对映体B;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L-脯氨酸;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1R)-2,3-二氢-1H-茚-1-基]-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二氢-1H-茚-2-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D-苯基丙氨酸甲酯;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2,3,4-四氢-1-萘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2-氧代-1-吡咯烷基)丙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呋喃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3,4-二氯-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2R)-2-(甲氧基甲基)-1-吡咯烷基]-5- 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四氢-2-呋喃基)-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1S)-2,3-二氢-1H-茚-1-基]-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4-二氯-苯基)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N-[[4-[(三氟甲基) 硫基]-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2-(1-吡咯烷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1-萘基磺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乙基苯基)磺酰基]-哌嗪;
1-[(4-溴-5-氯-2-噻吩基)磺酰基]-4-[[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2-(三氟-甲氧基)苯基]磺酰基]哌嗪;
1-[(5-氯-3-甲基-苯并[b]噻吩-2-基)磺酰基]-4-[[7-(3,4二氯苯基)- 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3-甲氧基苯基)羰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1-氧代-3-苯基-2-丙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吡啶基羰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5-三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4-氟苯基)甲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2,5-二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4-(7H)-乙酸乙酯;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4-(7H)-乙酰胺;
1-[[7-(2,3-二氯苯基)-4-[2-(二甲基氨基)乙基]-4,7-二氢-2,5-二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4-(环丙基甲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4-(7H)-甲酰胺;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2,4-二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2-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1-苯甲酰基-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苯甲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乙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1-氧代丁基)-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3-甲基-1-氧代丁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2,2-二甲基-1-氧代丙基)-1,2,4,7-四氢-5-甲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1-(环丙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1-(环丁基-羰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2-甲基-1-氧代丙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乙基)-2-氧代-6-[(4-苯 基-1-哌嗪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氧代-6-[(4-苯基-1-哌嗪 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氧代-6-[(4-苯基-1-哌嗪基)羰 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N,N,5- 三甲基-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1-[[1-(3-丁烯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2,2,2-三氟乙基)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1,4-二(2,2,2-三氟 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酸1-甲基乙酯;
1-[(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7- (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2-甲酸;
7-(3,4-二氯苯基)-N,N-二乙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 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N-(4羟 基苯基)-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2S)-2-(1-吡咯烷基甲 基)-1-吡咯烷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 嗪;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N-(苯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 N-(2-苯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2-甲酰胺;
1-[[2-氰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3-溴-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B;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A;
1-[[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苯基-2-噁唑基)吡唑并[1,5-a] 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苯基-1,3,4-噁二唑-2-基)吡 唑并[1,5-a]嘧啶;
6-(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
6-(2-苯并噻唑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吡 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三氟甲基)-1-丙基-1H-苯并 咪唑-2-基]吡唑并[1,5-a]嘧啶;
6-(5-丁基-1,3,4-噁二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1-乙基-5-硝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5-氯-1-(1-甲基乙基)-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 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6-(5-氯-1-乙基-1H-苯并咪唑-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丙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1-甲基乙基)-5-(三氟甲基)- 1H苯并咪唑-2-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A;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2-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2-吡啶基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2-吡啶基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 嘧啶-6-甲酰胺;
1-[[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2S)-1-[[5-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6-(4-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4-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2,3-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A;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 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B;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嘧 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2S)-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 羰基]-2-(甲氧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苯基吡唑烷;
6-(1-氯-6,7-二氢-5H-吡咯并[1,2-c]咪唑-3-基)-7-(3,4-二氯苯基)-4,7- 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噻吩并[3,4-d]咪唑 -2-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甲基-4H-咪唑并[3,4d][1,2,5] 噻二唑-5-基)吡唑并[1,5-a]嘧啶;
7-(3,4-二氯苯基)-6-(1,6-二氢-1,3,6-三甲基咪唑并[4,5-c]吡唑-5-基)- 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噻吩基)吡咯烷;
1-[[7-(3,4-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3-呋喃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吡啶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吡啶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苯基甲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甲氧基苯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2-苯基乙基)吡咯烷;
7-(3,4-二氯苯基)-N-(2,3-二甲基环己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1-萘基)乙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哌啶基)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2-二苯基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1-环己烯-1-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硫基)乙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1,1′-二环己基]-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2,6-二氯苯基)甲基]硫基]乙基]-4,7-二氢- 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二环[2.2.1]庚-2-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丁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环戊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甲基环己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氰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甲基-2-吡咯烷基)乙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1-吡咯烷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己基-7-(3,4-二氯苯基)-N-乙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庚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1S,2S)-1-(羟基甲基)-2-甲基丁基]-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3-[[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噻唑烷;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噻吩基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甲基哌嗪;
8-[[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4-(苯基甲基)哌啶;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4-吗啉基)苯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4-吗啉基)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N-[2-(2-吡啶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6-基)-4,7-二 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苯基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4-氟苯基)甲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苯基乙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4-氯苯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3,4-二氯苯基)甲基]-4,7-二氢-N,5-二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氯苯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N,5-二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苯基甲基)-N-丙基-2-(三氟甲 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1-甲基乙基)苯基]甲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乙基(3-甲基苯基)氨基]乙基]-4,7-二氢-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环丙基甲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 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6-氟-1H-吲哚-3-基)乙基]-4,7-二氢-5-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2-(丁基乙基氨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苯基甲基)-3-吡咯烷基]-2- (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三氟甲氧基)苯基]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3-(三氟甲氧基)苯基]甲基]- 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R)-1-(1-萘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S)-1-(1-萘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N-[(1S)-1-环己基乙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三环[3.3.1.1<3,7]癸-1-基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R,2S,5R)-5-甲基-2-(1-甲基 乙基)环己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2-(4-苯氧基苯基)乙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4-(1,2,3-噻二唑-4-基)苯基] 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1-苯基乙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5-甲基-2-呋喃基)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2S)-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4,7-二氢-5-甲 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7-(3,4-二氯苯基)-N-(4,6-二甲基-2-吡啶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吡咯烷;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非对映体1;和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2-(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非对映体2
它们的对映体、非对映体和可药用盐。
26.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权利要求20的 化合物和可药用赋形剂或载体。
27.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其它抗心律 失常剂。
28.权利要求27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其它抗心律失常剂选自 索他洛尔、多非利特、地尔硫和维拉帕米。
29.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通道阻断 剂。
30.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抗血小板 剂。
31.权利要求30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血小板剂选自氯吡格 雷、ifetroban和阿司匹林。
32.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抗高血压 剂。
33.权利要求3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高血压剂选自β-肾上 腺素能阻断剂、ACE抑制剂、AII拮抗剂、ET拮抗剂、双重ET/A II 拮抗剂、和vasopepsidase抑制剂。
34.权利要求33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ACE抑制剂选自卡托普 利、佐芬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西罗普利、西拉普利、地拉普 利、喷托普利、喹那普利、雷米普利、和赖诺普利。
35.权利要求33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vasopepsidase抑制剂选 自omapatrilat和gemopatrilat。
36.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抗血栓形成/ 抗溶解血栓剂。
37.权利要求3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血栓形成/抗溶解血栓 剂选自tPA、重组tPA、TNK、nPA、VIIa因子抑制剂、Xa因子抑制 剂和凝血酶抑制剂。
38.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抗凝血剂。
39.权利要求38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凝血剂选自华法林和 肝素。
40.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41.权利要求40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HMG-CoA还原酶抑制 剂选自帕伐他丁、洛伐他丁、阿伐他丁、辛伐他汀、NK-104和ZD-4522。
42.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抗糖尿病 剂。
43.权利要求4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抗糖尿病剂选自双胍和 双胍/格列本脲组合。
44.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甲状腺模拟 剂。
45.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盐皮质激素 受体拮抗剂。
46.权利要求45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选自例如螺内酯和eplerinone。
47.权利要求26的药物组合物,其中还包含至少一种强心苷。
48.权利要求47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强心苷选自洋地黄和乌 巴因。
49.化合物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50.化合物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A。
51.化合物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4,7-二氢-5-(甲氧基甲基)吡唑并[1,5-a]嘧啶对映体B。
52.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
53.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1。
54.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非对映体2。
55.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A。
56.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B。
57.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C。
58.化合物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 啶-6-基]羰基]-2-(4-氟-苯基)吡咯烷对映体D。
59.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 至少一种权利要求20的化合物。
60.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给需要此治疗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 至少一种权利要求50的化合物。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用作通道功能抑制剂(尤其是Kv1亚族电压控制 K+通道抑制剂,更特别是与超快速激活延迟的整流器K+电流Ikur联系 的Kv1.5的抑制剂)的杂环二氢嘧啶化合物,含有这样的化合物的药物 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所述化合物治疗心律失常、IKur相关疾 病、以及由离子通道功能介导的其它疾病的方法。

                        发明背景

钾通道的重要性最早是在大约50年前认识到的,当时Hodgkin和 Huxley发现钾离子形成了兴奋鱿鱼巨轴突的电流。然而,该领域的研 究由于缺乏钾通道的选择性高亲和性配体而受到阻碍。但是重组DNA 技术以及单细胞和全细胞电压钳技术的到来已改变了该领域缓慢的进 展步伐。实际上,已经克隆出了表现出功能、药理和组织分布特征的 钾通道。这些克隆的钾通道可在鉴定治疗不同疾病的待测化合物的测 定中用作靶目标。钾通道已变成了最多样化的一族迄今为止发现的离 子通道。它们调节多种细胞事件例如肌肉收缩、神经-内分泌物分泌、 动作电位频率和持续时间、电解质稳态、和休止膜电位。

钾通道是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表达的,并且是控制电和非电细胞 功能的单元。已经根据其生物物理和药理学特征将钾通道作了分类。 这些通道的亚类是根据其基酸序列和功能特征命名的。其中的突出 亚类有电压依赖性钾通道,例如电压控制钾通道(例如Kv1、Kv2、K33、 Kv4)。这些亚类内的亚型已在其公认的功能、药理和细胞与组织内分 布方面进行了特征确定(Chandy和Gutman,“电压控制钾通道基因”,受 体、通道配体和电压控制离子通道手册(Handbook of Receptors and Channels-Ligand and Voltage-gated Ion Channels,)ed.R.A.North,1995; Doupnik等人,Curr.Opin.Neurobiol.5:268,1995)。例如,根据通道的 分子序列,Kv1类钾通道被进一步细分,例如Kv1.1、Kv1.2、Kv1.3、 Kv1.4、Kv1.5、Kv1.6和Kv1.7。功能性电压控制K+通道可作为通过相 同或不同亚单位形成的多聚体结构存在。据信该现象是导致K+通道具 有广泛多样性的原因。然而,天然K+通道的亚单位组成以及特定通道 所起的生理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清楚的。

据表明,通过Kv1.3抑制所实现的膜去极化是防止T-细胞增殖的 有效方法,并因此可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病症。有人假定抑制人T-淋 巴细胞质膜中的K+通道可通过控制细胞内Ca++稳态(据发现在T-细胞 激活中很重要)来引起免疫抑制反应。

在神经元、血细胞、破骨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发现了Kv1.3电压 控制钾通道。Chandy和Cahalan实验室提出,阻断Kv1.3通道可引起 免疫抑制反应(Chandy等人,J.Exp.Med.160,369,1984;Decoursey等 人,Nature,307,465,1984)。然而,在其实验中使用的K+通道阻断剂是 非选择性的。在用肽玛格毒素—在蝎子毒液中发现的一种肽进行研究 研究之前,没有任何存在的Kv1.3通道抑制剂来测试该假设。虽然有实 验室(Price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6,10171,1989)表明卡律 蝎毒素能阻断人T-细胞中的Kv1.3,但是随后有人表明卡律蝎毒素抑制 人T-淋巴细胞中中的4种不同K+通道(Kv1.3和三种不同的小电导Ca++激活的K+通道),这限制了该毒素作为测定Kv1.3生理作用的探针的应 用(Leonard等人,Proc.Natl,Acad.Sci,USA,89,10094,1992)。另一方 面,玛格毒素仅阻断T-细胞中的Kv1.3,并且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都有 免疫抑制活性(Lin等人,J.exp.Med,177,637,1993)。然而,该化合物 的治疗应用受其强毒性的限制。最近报道了可以良好地替代上述药物 的一类化合物,参见例如U.S.专利5,670,504;5,631,282;5,696,156; 5,679,705;和5,696,156。尽管解决了上述药物的一些活性/毒性问题,但 是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大的分子量,并且一般是通过天然产物的合成 操作制得的,而这些天然产物的分离复杂并费

据表明,免疫调控异常存在于多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和慢性炎性 疾病中,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类湿性关节炎、I和H型糖尿病、 炎性肠病、胆汁性肝硬变、眼色素层炎、多发性硬化和其它疾病例如 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大泡性类天疱疮、类肉瘤病、皮癣、 鳞癣、格雷夫斯眼病和哮喘。

虽然每种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可能完全不同,但是它们通常表现 出多种不同的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这样的自身反应性可 能部分是由于失去了对正常免疫系统运转的稳态控制。类似地,骨髓 或器官移植后,宿主淋巴细胞识别外来组织抗原,并开始产生导致移 植排斥的抗体。

自身免疫或排斥过程的一个最终结果是由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介 质引起的组织破坏。抗炎剂例如NSAID′s主要通过阻断这些介质的作 用或分泌来起作用,但是没有改变该疾病的免疫基础。另一方面,细 胞毒性剂例如环磷酰胺以非特异性方式起作用,使得正常和自身免疫 性应答都被阻断了。实际上,用这样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 者死于感染的可能性与死于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1983年由US FDA批准的环孢菌素A(CsA)是目前用于预防移 植器官排斥的主要药物。在1993年,US FDA批准了FK-506(Prograf) 用于预防肝脏移植排斥。CsA和FK-506通过抑制身体免疫系统代谢其 大量天然保护剂以排斥移植物的外来蛋白来起作用。在1994年,US FDA批准了CsA用于治疗严重牛皮癣,欧洲管理机构批准了其用于治 疗特应性皮炎。虽然它们能有效地抗移植排斥,但是已知CsA和FK- 506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副作用,包括肾中毒、神经中毒、和胃肠道不适。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出没有这些副作用的选择性免疫抑制剂。钾通道 抑制剂有望解决该问题。

心房纤维性颤动(AF)和心房扑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脏心律失 常,并且发病率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目前,每年AF影响一百 万以上的美国人,AF占所有心血管疾病的5%,并且在美国每年引起 80,000例发作。虽然AF很少是致命的心律失常,但是其引起很高的发 病率,并且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发展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血栓栓塞。 目前可使用的第I和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了AF的复发率,但是 其应用很有限,因为其具有多种可能的副作用,包括心室前心律失常。 由于目前的治疗不充分,并且伴有副作用,因此很明显需要开发新的 疗法。

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是引起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选择性延长并且没 有显著心脏抑制作用的药物。可使用的这类药物的数量很有限。据表 明实例如索他洛尔和胺碘具有令人感兴趣的第III类性质(Singh B.N., Vaughan Williams E.M.“一种第三类抗心律失常作用:MJ 1999和AH 3747对心房和心室细胞内电位的作用以及对心肌的其它药理作用”Br. J.Pharmacol 1970;39:675-689.和Singh B.N.,Vaughan Williams E.M, “胺碘酮—一种新的抗心绞痛药物对心肌的作用”,Br J.Pharmacol 1970;39:657-667),但它们不是选择性的第III类治疗剂。索他洛尔还 具有第II类作用,该作用可引起心脏抑制,并且对于一些易受影响的 患者是禁忌的。胺碘酮也不是选择性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因为其具 有多种电生理作用,并且严重地受到了副作用的限制(Nademanee,K. “胺碘酮Odessey”.J.Am.Coll.Cardiol.1992;20:1063-1065)。人们期 待这类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心室纤维性颤动。按照定义,选择性第III类 抗心律失常剂不引起心肌抑制或象第I类抗心律失常剂那样由于抑制 动作电位传导而诱导心律失常。

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通过延长心脏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来增加心肌 不应性。理论上延长心脏动作电位可通过提高向内的电流(即Na+或 Ca2+电流;下文中分别称为INa和Ica)或通过降低向外的再极化钾(K+) 电流。在动作电位平台期间,延长的整流器(IK)K+电流是涉及整个再 极化过程的主要的向外的电流,而短暂向外的(Ito)和向内的整流器(IKI) K+电流是引起快速的初始和终点再极化相的原因。细胞电生理学实验 已证实了IK由两种在药理和动力学上不同的K+电流亚型IKr(快速激活 和失活)和Iks(慢激活和失活)构成(Sanguinetti和Jurkiewicz,心脏延长 的整流器K+电流的两个组分:对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的阻断作用的 敏感性有差别,J Gen Physiol 1990,96:195-215)。目前正在开发的第III 类抗心律失常剂,包括dsotalol、dofetilide(UK-68,798)、almokalant (H234/09)、E-4031和甲磺酰胺-N-[1′-6-氰基-1,2,3,4-四氢-2-基)-3,4- 二氢-4-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6-基]一盐酸盐主要(如果不是 专)阻断IKr。虽然胺碘酮是IKs阻断剂(Balser J.R.Bennett,P.B., Hondeghem,L.M.和Roden,D.M.“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中的时间依赖 性向外的电流:奎尼丁和胺碘酮的作用.Circ.Res.1991,69:519-529), 其还阻断INa和Ica,影响甲状腺功能,是非特异性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并且起酶磷脂酶抑制剂的作用(Nademanee,K.“胺碘酮Odessey”.J.Am. Coll.Cardiol.1992;20:1063-1065)。因此,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是不 确定的。已知正在开发的大多数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主要是阻断IKr。

据表明再进入兴奋(再入)是人室上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再进入兴 奋需要慢的传导速度与足够短暂的不应期之间的临界平衡以使得多个 再入回路的引发和维持同时共存并持续AF。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持续时 间(APD)来增加心肌不应性能预防和/或终止再进入心律失常。目前正 在开发的大多数选择性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例如d-索他洛尔和 dofetilide主要(如果不是专门地)阻断IKr—在人心房和心室中发现的快 速激活的IK组分。

因为这些Ikr阻断剂增加了心房和心室中的APD和不应性,并且 自身不影响传导,所以理论上它们代表可能有用的治疗心律失常例如 AF的活性剂。这些活性剂具有在低心搏率增加前心律失常危险性的倾 向。例如,当使用这些化合物时,已经观察到了torsades de点(Roden, D.M.“第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电流状态”,Am J.Cardiol,1993; 72:44B-49B)。在低心搏率的这种加重作用已称为“反向频率-依赖性”, 并且与频率-独立性或频率-依赖性作用相反(Hondeghem,L.M.“开发第 III类抗心律失常剂”.J.Cadiovasc.Cardiol.20(Suppl.2):S17-S22)。

延迟整流器的慢激活组分(Iks)可能克服了某些与心室心律失常有 关的Ikr阻断剂的限制。然而,由于其缓慢的激活动力学,IKs在心房再 极化中的作用可能由于较短的心房APD而受到限制。所以,虽然对于 心室心律失常IKs阻断剂可提供显著的优点,但是其影响SVT的能力 非常小。

据信超快速激活延迟整流器K+电流(Ikur)代表着称为Kv1.5的克隆 钾通道的天然配对物,并且存在于人心房中,其似乎在人心室中不存 在。此外,由于其迅速的激活和有限的缓慢失活,据信Ikur显著地有助 于人心房中的再极化。因此,Ikur的特异性阻断剂,即阻断Kv1.5的化 合物将克服其它化合物的缺陷,这是通过延迟人心房中的再极化来延 长不应性来实现的,同时在去极化后不引起作为心律失常基础的心室 再极化和使用目前第III类药物所观察到的获得性长QT综合征

在完整的人心房肌细胞中,已经鉴定了超快速激活延迟整流器K+电流Kkur—还称为持续的向外电流Isus或Iso,并且当从人心脏中分离出 并在人(HEK-293)细胞系中稳定表达(Wang等人,1993,Circ Res 73:1061-1076;Fedida等人,1993,Circ Res 73:210-216;Snyders等人, 1993,J Gen Physiol 101:513-543)和最初从大鼠脑中克隆(Swanson等人, 10,Neuron 4:929-939)时,该电流具有与通过人K+通道克隆(hKv1.5, HK2)表达的电流相同的特征和动力学。虽然目前在市场上可获得多种 抗心律失常剂,但是没有获得具有令人满意的效力和高安全边缘的活 性剂。例如,依据Vaughan-Williams分类体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 类”,Cardiac Arrhythmias,E.Sandoe,E.Flensted-Jensen,K.Olesen编 辑;Sweden,Astra,Sodertalje,pp449-472,1981)的选择性抑制动作电位 最大上扬速度(max)的第I类抗心律失常剂不能充分地防止心室纤维性 颤动。此外,它们具有安全性问题,即它们引起心肌收缩抑制,并由 于抑制了搏动传导而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分别属于第II和IV类的β- 肾上腺受体阻断剂和拮抗剂的缺陷在于,其作用限于一些类型心律 失常,或者在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由于其心脏抑制特性而是禁忌 的。然而,其安全性比第I类抗心律失常剂高。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用作钾通道功能抑制剂(尤其是Kv1亚族电压控制 K+通道抑制剂,更特别是与超快速激活延迟的整流器K+电流Ikur联系 的Kv1.5的抑制剂)、用于治疗疾病例如心律失常和Ikur相关疾病的下 述式I杂环二氢嘧啶化合物,包括其对映体、非对映体和盐: 其中X1、X2和X3独立地选自N、NR6、(CR7)q、(CHR7)q、或C=O, 其中将X1、X2和X3与相邻原子连接的键可以是形成5-7元饱和、部 分不饱和或芳族环的单键或双键;

R1、R2、R3、R4、R5、R6和R7相同或不同,并独立地选自式 -(CH2)n-(Z1)m-(CH2)p-Z2所示基团;或者

R1、R2、R3、R4和R5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例如R1和R2、 R1和R3、R2和R3、R3和R4或者R4和R5)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 成环、取代的碳环、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或者

R6和R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例如R6和R7、R6和R6、 或者R7和R7)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碳环、取代的碳环、杂环 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Z1是-CZ3Z4、-O-、-NZ3、-S-、-SO-、-SO2-、-C(O)-、-C(O)Z3-、 -C(O)NZ4、-C(S)-、-C(=NOZ3)-、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 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 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2是氢、-OZ5、-OC(O)Z5、-NZ5-C(O)-Z6、-NZ5-CO2-Z6、 -NZ5(C=O)-NZ6Z7、-NZ5Z6、-NO2、卤素、-CN、-C(O)Z5、-CO2Z5、 -C(S)Z5、-(C=NOZ5)Z6、-C(O)NZ5Z6、-C(S)NZ5Z6、-SZ5、-SOZ5、-SO2Z5、 -SO2NZ5Z6、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 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例如杂 芳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3、Z4、Z5、Z6和Z7独立地为氢、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链 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 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或者

Z3、Z4、Z5、Z6和Z7可以以一个或多个成对的形式(例如Z3和Z4、 Z5或Z6或者Z6和Z7)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碳环、取代的碳环、 杂环或取代的杂环基团;

n和p独立地选自0-10的整数,其中当m是0时,p也是0;

m是选自0或1的整数;且

q是选自1-3的整数。

本发明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和Ikur相关疾病的新方法,包括 使用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其对映体、非对映体或可药用盐。本发明 特别提供了选择性地预防和治疗室上心律失常的新方法。

此外,在式I范围内的化合物、及其对映体、非对映体和盐是新化 合物,包括式I*化合物及其盐: 其中

X1、X2、X3、R1、R2、R4和R5如上所定义;

R3*是-OZ5、-OC(O)-Z5、-NZ5-C(O)2-Z6、-NZ5(C=O)-NZ6Z7、 -NZ5Z6、-(C=NOZ5)Z6、-C(O)NZ5*Z6*、-C(S)NZ5*Z6*、-SZ5、-SOZ5、 -SO2Z5、-SO2NZ5Z6、-C(O)Z3*-Z2*、卤素、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 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 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当Z3*是杂环基时,Z2*不是氢;

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

Z5*是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代的炔基、 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 基;且

Z6*是氢、烷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取代的链烯基、炔基、取 代的炔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或 取代的杂环基,条件是:当Z5是未取代的环烷基、未取代的芳基、或 未取代的苄基时,Z6*不是氢;

或者Z5*和Z6*与它们所键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杂环基或取代的杂 环基,条件是:Z5*与Z6*不能一起形成未取代的哌啶基、未取代的吡 咯烷基、或未取代的吗啉基,并且进一步的条件是:当

(i)R1和R5分别是氢;且

(ii)R2是芳基或取代的芳基;且

(iii)R4是杂环基-取代的芳基;且

(iv)X1、X2和X3形成下述环时 其中R7*是H或烷基

Z5*和Z6*不能一起形成未取代的哌嗪基或N-烷基取代的哌嗪基;

                      优选的化合物

其中一个或多个,尤其是所有X1、X2、X3、R1、R2、R3、R4和R5 选自下列定义的式I化合物及其盐是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

R1是氢;

R2是氢、烷基、取代的烷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 的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的碳环基;

R3是-(CH2)n-Z2、-(CH2)n-C(O)Z3-(CH2)p-Z2、或 -(CH2)n-C(O)NZ4-(CH2)p-Z2;

R4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R5是氢、或-(CH2)n-Z2;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R6和/或R7相同或不同,并如上所定义。

其中一个或多个,尤其是所有X1、X2、X3、R1、R2、R3、R4和R5 选自下列定义的式I化合物及其盐是更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

R1是氢;

R2是芳基(尤其是其中芳基是苯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 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的碳环基;

R3是-(CH2)n-Z2、-(CH2)n-C(O)Z3-(CH2)p-Z2、或-(CH2)n-C(O)NZ4-(CH2)p-Z2, 其中Z2选自-C(O)NZ5Z6、-CO2Z5、-SO2Z5、-NZ5Z6、 -NZ5CO2Z6、-NZ5C(O)Z6、-OZ5、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 杂环基、烷基或取代的烷基;

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且

n和p独立地选自0-3的整数;

R4是烷基、或取代的烷基;

R5是氢、或-(CH2)n-Z2,其中Z2选自-C(O)NZ5Z6、-CO2Z5、-NZ5Z6、 芳基、取代的芳基、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一个或多个,尤其是所有X1、X2、X3、R1、R2、R3、R4和R5选 自下列定义的式I化合物及其盐是最优选的本发明化合物:

R1是氢;

R2是芳基(尤其是其中芳基是苯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 杂环基、碳环基或取代的碳环基;

R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C(O)NZ5Z6、-C(O)Z3-CONZ5Z6、 -C(O)Z3-Z2、或-C(O)Z3-CO2Z5,其中Z3是杂环基或取代的杂环基,和 Z2是芳基或取代的芳基;

R4是烷基(尤其是低级烷基)或取代的烷基(尤其是卤素-取代的烷 基或烷基-取代的烷基);

R5是氢、烷基或取代的烷基;且

X1、X2和X3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选自下列的环: 或 其中

R6是H或C(O)Z5,其中Z5是烷基或碳环基;且

R7独立地选自H、烷基、取代的烷基(尤其是卤素取代的)、卤素、 或CN。

                        发明详述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如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首先 提供的基团或术语的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适用于单独或作为另一基团 一部分的该基团或术语。

术语“alk”或“烷基”是指具有1-12个碳原子、优选1-8个碳 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 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等。低级烷基,即具有1 -6个碳原子的烷基是最优选的。术语“取代的烷基”是指被一个或多 个基团取代的烷基(例如被上文R1定义中所述的基团取代),所述取代 基优选选自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碳环基、取 代的碳环基、卤素、羟基、烷氧基(任选取代的)、芳氧基(任选取代的)、 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取代的)、链烷酰基(任选取代的)、 芳酰基(任选取代的)、氰基、硝基、氨基、取代的氨基、酰氨基、内酰 胺、脲、尿烷、磺酰基等。

术语“链烯基”是指具有2-12个碳原子、优选2-4个碳原子和 至少一个碳碳双键(顺式或反式)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例如乙烯基。术语 “取代的链烯基”是指被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链烯基(例如被上文R1 定义中所述的基团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芳基、取代的芳基、杂 环基、取代的杂环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卤素、羟基、烷氧基(任 选取代的)、芳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 取代的)、链烷酰基(任选取代的)、芳酰基(任选取代的)、氰基、硝基、 氨基、取代的氨基、酰氨基、内酰胺、脲、尿烷、磺酰基等。

术语“炔基”是指具有2-12个碳原子、优选2-4个碳原子和至 少一个碳碳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烃基,例如乙炔基。术语“取代的炔基” 是指被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炔基(例如被上文R1定义中所述的基团 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杂环 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卤素、羟基、烷氧基(任选取代的)、芳氧 基(任选取代的)、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取代的)、链烷酰 基(任选取代的)、芳酰基(任选取代的)、氰基、硝基、氨基、取代的氨 基、酰氨基、内酰胺、脲、尿烷、磺酰基等。

术语“ar”或“芳基”是指包含芳族碳环(即烃)单环、二环或三环 的基团,优选6-12元环,例如苯基、萘基和联苯基。苯基是优选的 芳基。术语“取代的芳基”是指被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芳基(例如被 上文R1定义中所述的基团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烷基、取代的烷 基、链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任选取代的)、 卤素、羟基、烷氧基(任选取代的)、芳氧基(任选取代的)、链烷酰基(任 选取代的)、芳酰基(任选取代的)、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 取代的)、氰基、硝基、氨基、取代的氨基、酰氨基、内酰胺、脲、尿 烷、磺酰基等,任选有一对或多对取代基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 成3-7元环。

术语“环烷基”和“环烯基”分别是指全饱和与部分不饱和的具 有3-15个碳原子的单碳环、二碳环或三碳环基团。术语“环烯基” 包括整体上不是芳环、但是包含芳环部分的二和三环系(例如芴、四氢 萘、二氢茚等)。多环环烷基的环可以稠合、桥连和/或经由一个或多个 螺接头连接。术语“取代的环烷基”和“取代的环烯基”分别是指被 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环烷基和环烯基(例如被上文R1定义中所述的 基团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代的 杂环基、碳环基、取代的碳环基、卤素、羟基、烷氧基(任选取代的)、 芳氧基(任选取代的)、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取代的)、链 烷酰基(任选取代的)、芳酰基(任选取代的)、氰基、硝基、氨基、取代 的氨基、酰氨基、内酰胺、脲、尿烷、磺酰基等。

术语“碳环基”“碳环”或“碳环基团”是指环烷基和环烯基。 术语“取代的碳环基”、“取代的碳环”或“取代的碳环基团”是指 被一个或多个定义环烷基和环烯基时所述的基团取代的碳环基或碳环 基团。

术语“卤素”是指氟、氯、溴和碘。

术语“杂环”、“杂环的”、“杂环基团”或“杂环基”是指全 饱和或部分或全不饱和、包括芳族(“杂芳基”)或非芳族环状基团(例 如3-13元单环、7-17元二环、或10-20元三环环系,优选含有总 共3-10个环原子),所述环状基团在至少一个含碳原子的环中具有至 少一个杂原子。含有杂原子的杂环基的每个环可具有1、2、3或4个 选自氮原子、氧原子和/或硫原子的杂原子,其中氮和硫杂原子可任选 被氧化,并且氮杂原子可任选被季铵化。杂环基可在环或环系的任何 杂原子或碳原子上连接。多环杂环的环可以稠合、桥连和/或经由一个 或多个螺接头连接。

单环杂环的实例包括氮杂环丁烷基、吡咯烷基、吡咯基、吡唑基、 氧杂环丁烷基、吡唑啉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噁唑基、噁 唑烷基、异噁唑啉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噻唑烷基、异噻 唑基、异噻唑烷基、呋喃基、四氢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哌啶基、 哌嗪基、2-氧代哌嗪基、2-氧代哌啶基、2-氧代吡咯烷基、2-氧代氮杂 基、氮杂基、4-哌啶酮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 嗪基、四氢吡喃基、四唑基、三唑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硫代吗 啉基亚砜、硫代吗啉基砜、1,3-二氧杂环戊烷和四氢-1,1-二氧代噻吩 基、 等。

二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吲哚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噻 吩基、奎宁环基、喹啉基、四氢异喹啉基、异喹啉基、苯并咪唑基、 苯并吡喃基、吲嗪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呋喃基、二氢苯并呋喃基、 色酮基、香豆素基、苯并二氧杂环戊烯基、二氢苯并二氧杂环戊烯基、 苯并二噁英基、噌啉基、喹喔啉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呋喃并吡 啶基(例如呋喃并[2,3-c]吡啶基、呋喃并[3,2-b]吡啶基或呋喃并[2,3-b]吡 啶基)、二氢异吲哚基、二氢喹唑啉基(例如3,4-二氢-4-氧代-喹唑啉基)、 四氢喹啉基、氮杂二环烷基(例如6-氮杂二环[3.2.1]辛烷)、氮杂螺烷基 (例如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咪唑并吡啶基(例如咪唑并[1,5-a] 吡啶-3-基)、三唑并吡啶基(例如1,2,4-三唑并[4,3-a]吡啶-3-基)、和六氢 咪唑并吡啶基(例如1,5,6,7,8,8a-六氢咪唑并[1,5-a]吡啶-3-基)、 等。

三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咔唑基、benzidolyl、菲咯啉基、吖啶基、 菲啶基、呫吨基等。

术语“取代的杂环”“取代的杂环的”、“取代的杂环基团”和 “取代的杂环基”是指被一个或多个基团取代的杂环、杂环基和杂环 基团(例如被上文R1定义中所述的基团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烷 基、取代的烷基、链烯基、氧代基、芳基、取代的芳基、杂环基、取 代的杂环基、碳环基(任选取代的)、卤素、羟基、烷氧基(任选取代的)、 芳氧基(任选取代的)、链烷酰基(任选取代的)、芳酰基(任选取代的)、 烷基酯(任选取代的)、芳基酯(任选取代的)、氰基、硝基、酰氨基、氨 基、取代的氨基、内酰胺、脲、尿烷、磺酰基等,任选有一对或多对 取代基与它们所键合的原子一起形成3-7元环。

术语“链烷酰基”是指与羰基连接的烷基(可任选如上所述被取代) (即-C(O)-烷基)。类似地,术语“芳酰基”是指与羰基连接的芳基(可任 选如上所述被取代)(即-C(O)-芳基)。

在整个说明书中,可选择基团和取代基以提供稳定的基团和化合 物。

式I化合物可以形成也在本发明范围内的盐。应当理解,除非另有 说明,否则在本文中提及的式I化合物包括其盐。本文所用的术语“盐” 是指与无机和/或有机酸形成的酸性和/或碱性盐。此外,当式I化 合物既含有碱性基团又含有酸性基团时,可形成两性离子(“内盐”), 并且包括在本文所用术语“盐”的范围内。可药用(即无毒生理可接受) 盐是优选的,但是其它盐也是有用的,例如用于可在制备期间采用的 分离或纯化步骤。式I化合物的盐可通过例如将式I化合物与一定量的 酸或碱例如一当量的酸或碱在介质例如能沉淀出盐的介质中反应或者 在介质中反应然后冷冻干燥而制得。

含有碱性基团的式I化合物可以与多种不同的有机或无机酸形成 盐。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乙酸盐(例如与乙酸、三卤乙酸如三氟乙酸形 成的乙酸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 盐、苯磺酸盐、硫酸氢盐、酸盐、丁酸盐、柠檬酸盐、樟脑酸盐、 樟脑磺酸盐、环戊烷丙酸盐、二葡萄糖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 酸盐、富酸盐、葡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 酸盐、盐酸盐(与盐酸形成的盐)、氢溴酸盐(与氢溴酸形成的盐)、氢碘 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与马来酸形成的盐)、甲磺 酸盐(与甲磺酸形成的盐)、2-萘磺酸盐、烟酸盐、硝酸盐、草酸盐、果 胶酯酸盐、过硫酸盐、3-苯基丙酸盐、磷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 丙酸盐、水杨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例如与硫酸形成的盐)、磺酸盐 (例如本文所提及的磺酸盐)、酒石酸盐、硫氰酸盐、甲苯磺酸盐例如对 甲苯磺酸盐、十一酸盐等。

含有酸性基团的式I化合物可以与多种不同的有机和无机碱形成 盐。碱性盐的实例包括铵盐,碱金属盐例如钠盐、锂盐、和钾盐,碱 土金属盐例如钙盐和镁盐,与有机碱(例如有机胺)例如苯乍生、二环己 基胺、哈胺(与N,N-二(去氢枞基)乙二胺形成的)、N-甲基-D-葡糖胺、 N-甲基-D-葡糖酰胺、叔丁基胺形成的盐,和与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赖 氨酸等形成的盐。

可用试剂例如下列物质将碱性含氮基团季铵化:低级烷基卤化物 (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硫酸二烷 基酯(例如硫酸二甲酯、二乙酯、二丁酯、和二戊酯)、长链卤化物(例 如癸基、十二烷基、肉豆蔻基和硬脂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芳 烷基卤化物(例如苄基和苯乙基溴化物)等。

本发明化合物的前药和溶剂化物也包括在本发明内。本文所用的 术语“前药”是指这样的化合物,当施用给个体后,其通过代谢和化 学过程化学转化成式I化合物、或其盐和/或溶剂化物。式I化合物的 溶剂化物优选为水合物。

式I化合物及其盐可以以其互变异构形式存在,所有这样的互变异 构形式都作为本发明一部分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所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例如由于在不同的R和Z取代 基上存在的不对称碳原子而存在的立体异构体,包括对映体形式(甚至 没有不对称碳原子时也可以存在)和非对映体形式也包括在本发明范围 内。本发明化合物的单一立体异构体可以例如基本上不含其它异构 体,或者可以混合,例如作为外消旋体混合,或者与所有其它、或其 它所选的立体异构体混合。本发明的手性中心可以具有如通过IUPAC 1974 Recommendations所定义的S和R构型。

术语“包括”、“例如”、“如”等是指示例性实施方案,并不 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反应方案

式I化合物可用下文概述的反应步骤顺序制得。

在该制备中使用的化合物1、2和4可商购获得,或者易于通过本 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方法制得。例如,其中R3=CONZ5Z6的式1 化合物可通过Witzeman方法(JOC 1991,56(5),1713)制得,包括将胺与 叔丁氧基-β-酮基酯在合适的溶剂(二甲苯、甲苯等)中温热。

或者,其中R4=甲基且R3=CONZ5Z6的式1化合物可通过将胺 与双烯酮在合适的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于-100-22℃反应而制得。

式3化合物可通过Knovenagel缩合的改进方法制得。例如,在酸 例如乙酸和碱例如哌啶存在下,在溶剂例如甲苯或二甲基甲酰胺中, 将式1化合物与式2化合物于22-170℃缩合,并通过使用4无水分 子筛或迪安斯榻克分水器来除去在该反应期间生成的水,获得了作为 顺式和反式立体异构体混合物的式3化合物。

式I化合物还可以这样制得:通过在醇溶剂例如乙醇或丙醇中于 30-150℃温热,或者通过在碱例如乙酸钠存在下在溶剂例如二甲基甲 酰胺中于30-150℃温热,来将式3化合物与式4化合物缩合。

其中R3=酯的式I化合物可这样制得:通过在碱例如碳酸钠或碳 酸氢钠存在下,在合适的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中,于30-150℃温热 来将式1化合物、式2化合物和式4杂环缩合。

其中R3=酰胺的式I化合物可这样制得:在溶剂例如甲苯中,在 0-150℃用合适的胺与三甲基处理其中R3=酯的式I化合物。

其中R3=酰胺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酰 胺化方法将其中R3=COOH的式I化合物与合适的胺缩合来制得。例 如,在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中,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 胺盐酸盐(EDCI)和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处理其中R3=COOH的式 I化合物,以获得其中R3=酰胺的式I化合物。

其中R5是非氢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将式5化合物与反应性 物质M-R5反应而制得,这样获得了其中M是Cl、Br、OR等,且R5 如上所定义(不是氢)的式Ia化合物。

其中X1、X2和X3形成下式结构所示环的式I化合物

其中R6是非氢取代基,

可通过将式7化合物与反应性物质M-R6反应而制得,这样获得了 其中M是Cl、Br、OR等,且R6如上所定义的式Ib化合物。

其中R3是含氨基杂环的式Ic化合物可这样制得:将其中R3是酸 或酯的式I化合物与经由连接基团与M连接的胺缩合。M可以是NH2、 NHR、SH、或OH。可选择连接单元来形成未取代的、取代的或稠合 杂环。

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其它化合物可由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化合物制 得,其中是如下述实施例所示,通过常用的化学合成方法将取代基转 化成其它官能团来制得的。

含有手性中心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非外消旋合成或通过使用本领 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拆分来获得。非外消旋化合物在实施例中称为 “手性”。

在下述实施例中,可能需要将在终产物中需要的反应性官能团例 如羟基、氨基、巯基或羧基保护起来,以防止它们不需要地参与反应。 保护基的引入和除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例如参见(Green, T.W.“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John Wiley and Sons,1991)。

                        实用性

本发明化合物抑制Kv1亚族电压控制K+通道,并因此可用于治疗 和/或预防多种不同的疾病:心脏心律失常,包括室上心律失常、心房 心律失常、心房扑动、心房纤维性颤动,心脏缺血并发症,和用作心 搏率控制剂;心绞痛,包括减轻Prinzmetal′s症状、血管痉挛症状和不 同的症状;胃肠道疾病,包括reflux esauphagitis、functional dispepsia、 能动性病症(包括便秘和腹泻)、和过敏性肠综合征;血管和内脏平滑肌 病症,包括哮喘、慢性堵塞性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外周血管 疾病(包括间歇性跛行)、静脉机能不全、阳萎、脑和冠状痉挛和雷诺氏 病;炎性和免疫疾病,包括炎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移植物排斥、 哮喘、慢性堵塞性肺病、胞囊纤维变性和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增殖疾 病,包括再狭窄和癌症(包括白血病);听觉系统病症;视觉系统病症, 包括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糖尿病性 肾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病;肌肉疾病,包括肌强直和消瘦;外周神经病; 认知障碍;偏头痛;记忆损失,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和痴呆;CNS介 导的运动原机能障碍,包括帕金森氏病和共济失调癫痫;和其它离 子通道介导的病症。

作为Kv1亚族电压控制K+通道抑制剂,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 多种病症,包括器官或组织移植排斥、由骨髓移植引起的移植物-对- 宿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hashimoto′s甲状腺炎、 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I型糖尿病、青少年发作或迟发型糖尿病、 后眼色素层炎、变应性脑脊髓炎、肾小球性肾炎、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的感染、炎性和高增殖性皮肤病、牛皮癣、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 湿疹性皮炎、皮脂溢性皮炎、扁平苔癣、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表皮松解、荨麻疹、angioedemas、结节性脉管炎、红斑、皮肤 嗜曙红细胞增多、红斑狼疮、痤疮、斑秃、膜结膜炎、春季结膜炎、 与贝切特氏病有关的眼色素层炎、角膜炎、疱疹性角膜炎、圆锥形角 膜、角膜上皮营养不良、角膜白斑、眼睛天疱疮、Mooren′s溃疡性巩 膜炎、Graves眼病、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类肉瘤病、花粉 过敏、可逆性阻塞性导气管疾病、支气管哮喘、变应性哮喘、内因性 哮喘、外因性哮喘、尘埃性哮喘、慢性或顽固性哮喘、晚期哮喘和导 气管高反应性、支气管炎、胃溃疡、由缺血性疾病和血栓形成引起的 血管损伤、缺血性肠病、炎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热烧伤和 白三烯B4-介导的疾病有关的肠损伤、Coeliaz疾病、直肠炎、嗜酸性 肠胃炎、肥大细胞增生病、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偏头痛、 鼻炎、湿疹、间质性肾炎、Good-pasture′s综合征、溶血尿毒综合征、 糖尿病性肾病、多发性肌炎、格-巴二氏综合征、梅尼埃尔氏病、多神 经炎、多发性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根病、hyperthroidism、巴塞多 氏病、纯红细胞发育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不良性贫血、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噁性贫 血、巨成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发生不能、骨质疏松、类肉瘤病、纤 维化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皮肤肌炎、寻常白斑病、寻常鳞癣、光 过敏、皮肤T细胞淋巴瘤、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综合 征、结节性多动脉炎、心肌病、硬皮病、韦格内氏肉芽肿、斯耶格伦 氏综合征、肥胖症、嗜酸性筋膜炎、牙龈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骨 质损伤、肾小球性肾炎、通过防止脱发或提供头发出芽和/或促进头发 产生和头发生长来治疗男性模式脱发或老年脱发、肌肉营养障碍;脓 皮病和Sezary′s综合征、Addison′s病、保护、移植或缺血疾病后发生 的器官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内毒素性休克、假膜性结肠炎、由药物或 辐射引起的结肠炎、缺血性急性肾机能不全、慢性肾机能不全、由肺 氧或药物引起的毒素病、肺癌、肺气肿、白内障、质沉着病、视网 膜炎、pigentosa、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瘢痕形成、角膜碱灼伤、多 种形式的流行性皮炎、直线IgA ballous皮炎和水泥皮炎、齿龈炎、牙 周炎、脓毒症、胰腺炎、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衰老、类癌瘤、癌 转移和低气压病、由组胺或白三烯-C4释放引起的疾病、贝切特氏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致硬化性胆管炎、部分肝脏切 除术、急性肝脏坏死、毒素引起的坏死、病毒性肝炎、休克、或缺氧 症、B-病毒肝炎、非A/非B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肝脏衰竭、 暴发性肝脏衰竭、迟发型肝脏衰竭、“急慢性”肝脏衰竭、增强化疗 效果、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感染、AIDS、癌症、老年痴呆、创伤、 和慢性细菌感染。

本发明化合物是抗心律失常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包括部分减轻 或治愈)心律失常。本发明Kv1.5抑制剂化合物可特别用于选择性地预 防和治疗室上心律失常例如心房纤维性颤动和心房扑动。“选择性地 预防和治疗室上心律失常”是表示预防或治疗室上心律失常,其中心 房有效不应期的延长与心室有效不应期的延长的比例大于1∶1。该比例 优选大于4∶1,更优选大于10∶1,最优选实现了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延长, 而心室有效不应期没有显著的可检测到的延长。

此外,本发明化合物阻断IKur,并因此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所有IKur 相关性病症。“IKur相关性病症”是可通过施用IKur阻断剂来预防、部 分减轻或治愈的病症。已知Kv1.5基因在胃组织、肠/结肠组织、肺动 脉、和胰腺β细胞中表达。因此,施用IKur阻断剂可有效地治疗例如下 列病症:reflux esauphagitis、functional dispepsia、便秘、哮喘、和糖 尿病。此外,已知Kv1.5在垂体前叶中表达。因此,施用IKur阻断剂可 刺激生长激素分泌。IKur抑制剂还可用于细胞增殖性疾病例如白血病, 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移植排斥。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预防或治疗一种或多种上述疾病的方法,包 括给需要此治疗的个体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的步骤。在本 发明方法中,可以将本发明化合物与其它治疗剂例如下述治疗剂一起 使用。在本发明方法中,这样的其它治疗剂可以在施用本发明化合物 之前施用、与本发明化合物同时施用、或者在施用本发明化合物之后 施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能够预防或治疗一种或多 种上述疾病的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或其盐和可药用载体或稀 释剂。本发明组合物可含有如下所述的其它治疗剂,并且可通过例如 采用常规固体或液体载体或稀释剂、以及适用于所需给药方式的可药 用添加剂(例如赋形剂、粘合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等),依据技 术例如制药领域众所周知的技术来配制。

式I化合物可通过任意合适的方法施用,例如口服,例如以片剂、 胶囊、颗粒剂或粉剂的形式施用;舌下给药;颊给药;非胃肠道给药, 例如通过皮下、静脉内、肌内、或胸骨内注射或输注技术来非胃肠道 给药(例如作为无菌可注射水或非水溶液或悬浮液给药);鼻给药例如通 过吸入喷雾给药;局部给药,例如以霜剂或膏剂的形式局部给药;或 者直肠给药,例如以栓剂的形式直肠给药;在含有无毒可药用载体或 稀释剂的单位剂型中给药。本发明化合物可例如以适于立即释放或延 迟释放的形式施用。立即释放或延迟释放可通过使用含有本发明化合 物的合适的药物组合物来实现,或者,特别是对于延迟释放,通过使 用装置例如皮下植入物或渗透来实现。当式I化合物是为了预防或治 疗心律失常而施用时,可施用化合物以实现向正常室性节律的化学转 化,或者可任选将化合物与电心脏转化联合使用。

口服组合物的实例包括悬浮剂,所述悬浮液可含有例如增量用微 晶纤维素、作为悬浮剂的藻酸或藻酸钠、作为增粘剂的甲基纤维素、 和甜料或矫味剂例如本领域已知的那些;和即释片剂,所述即释片剂 可含有例如微晶纤维素、磷酸二钙、淀粉硬脂酸镁和/或乳糖和/或其 它赋形剂、粘合剂、膨胀剂、崩解剂、稀释剂和润滑剂例如本领域已 知的那些。式I化合物还可以通过舌下和/或颊给药经由口腔递送。模 制片、压制片或冻干片是可使用的实例剂型。组合物的实例包括用速 溶稀释剂例如甘露醇、乳糖、蔗糖和/或环糊精配制本发明化合物的那 些。这样的制剂中还可以包含高分子量赋形剂例如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或聚乙二醇(PEG)。这样的制剂还可以包含促进粘膜粘着的赋形剂例如 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 (SCMC)、马来酸酐共聚物(例如Gantrez),和控制释放的物质例如聚 丙烯酸共聚物(例如Carbopol 934)。还可以加入润滑剂、助流剂、矫味 剂、着色剂和稳定剂以便于制备和使用。

鼻气雾剂或吸入使用的组合物的实例包括在盐水中的溶液,其中 可含有例如苄基醇和其它合适的防腐剂、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吸收促进 剂、和/或例如本领域已知的那些其它助溶剂或分散剂。

非胃肠道施用的组合物的实例包括注射溶液或悬浮液,其中可含 有例如合适的无毒非胃肠道可接受稀释剂或溶剂,例如甘露醇、1,3- 丁二醇、水、林格溶液、等渗氯化钠溶液、或其它合适的分散剂或润 湿剂和悬浮剂,包括合成甘油一酯或甘油二酯和脂肪酸,包括油酸。

直肠给药组合物的实例包括栓剂,其中可含有例如合适的非刺激 性赋形剂,例如在常温下是固体、但是在直肠腔中液化和/或溶解以释 放药物的可可脂、合成甘油酯或聚乙二醇。

局部给药组合物的实例包括局部用载体例如Plastibase(用聚乙烯 胶化的矿物油)。

本发明化合物的有效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确定,并且包括约 0.001-100mg/kg体重活性化合物/天的成人用示例剂量,该剂量可作 为单次剂量施用,或者以均分剂量的形式施用,例如每天分1-4次施 用。应当理解,对于任一特定个体,具体的剂量水平和给药频率可以 变化,并且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所用特定化合物的活性,该化合物 的代谢稳定性和作用持续时间,个体的种类、年龄、体重、一般健康 状况、性别和饮食,给药方式和时间,分泌速度,药物组合,和特定 病症的严重程度。优选的治疗个体包括患有上述病症的动物,最优选 哺乳动物例如人,和驯养动物例如狗、猫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者彼此和/或与可用于治疗上述病症 或其它病症的其它合适的治疗剂联合使用,所述其它治疗剂包括:其 它抗心律失常剂,例如第I类抗心律失常剂(例如普罗帕酮)、第二类抗 心律失常剂(例如卡维地洛和普萘洛尔)、第III类抗心律失常剂(例如索 他洛尔、多非利特、胺碘酮、azimilide和伊布利特)、第IV类抗心律 失常剂(例如地尔硫和维拉帕米)、5HT拮抗剂(例如sulamserod、 serraline和tropsetron)、和dronedarone;钙通道阻断剂(1-型和T-型), 例如地尔硫、维拉帕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mybefradil;环加氧 酶抑制剂(即COX-1和/或COX-2抑制剂)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 芬、吡罗昔康、萘普生、celebrex、vioxx和NSAIDs;抗血小板剂例如 GPIIb/IIIa阻断剂(例如阿昔单抗、eptifibatide和tirofiban)、P2Y12拮 抗剂(例如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和CS-747)、血栓烷受体拮抗剂(例如 ifetroban)、阿司匹林、和含有或不含有阿司匹林的PDE-III抑制剂(例 如潘生丁);利尿剂例如氯噻、二氢氯噻、三氟甲噻、氢氟噻嗪、苄氟 噻嗪、甲基氯噻、三氯噻嗪、泊利噻嗪、苄噻嗪、依他尼酸tricrynafen、 氯噻酮、呋塞米、musolimine、布美他尼、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和螺 内酯;抗高血压剂例如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钙 通道阻断剂、利尿剂、肾素抑制剂、ACE抑制剂(例如卡托普利、佐芬 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西罗普利、西拉普利、地拉普利、喷托 普利、喹那普利、雷米普利、赖诺普利)、A II拮抗剂(例如氯沙坦、 irbesartan、缬沙坦)、ET拮抗剂(例如sitaxsentan、atrsentan和在U.S. 专利5,612,359和6,043,265中公开的化合物)、双重ET/AII拮抗剂(例 如在WO 00/01389中公开的化合物)、中性内肽酶(NEP)抑制剂、 vasopepsidase抑制剂(双重NEP-ACE抑制剂)(例如omapatrilat和 gemopatrilat)、硝酸酯、和这样的抗高血压剂的组合;抗血栓形成/血 栓溶解剂例如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重组tPA、teneeteplase (TNK)、lanoteplase(nPA)、VIIa因子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凝血酶 抑制剂(例如水蛭素和阿加曲班)、PAI-1抑制剂(即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抑制剂的失活剂)、α2-抗纤维蛋白溶酶抑制剂、链激酶、尿激酶、尿激 酶原、茴香酰化纤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和动物或唾液腺纤溶 酶原激活剂;抗凝血剂例如华法林和肝素(包括未分级的低分子量肝素 例如依诺肝素和达肝素);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例如帕伐他丁、洛 伐他丁、阿伐他丁、辛伐他汀、NK-104(a.k.a.itavastatin、或nisvastatin 或nisbastatin)和ZD-4522(a.k.a.rosuvastatin、或atavastatin或 visastatin);其它降胆固醇/脂质剂例如角鲨烯合成酶抑制剂、fibrates、 和胆汁酸螯合剂(例如questran);抗增殖剂例如环孢菌素A、紫杉醇、 FK 506、和阿霉素;肿瘤剂例如紫杉醇、阿霉素、epothilones、顺铂 和卡铂;抗糖尿病剂例如双胍(例如甲福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例如 阿卡波糖)、胰岛素、meglitinides(例如瑞格列奈)、磺酰脲类(例如格列 美脲、格列本脲和格列吡嗪)、双胍/格列本脲组合(即glucovance)、噻 唑烷二酮类(例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PPAR-γ激动剂、 aP2抑制剂、和DP4抑制剂;甲状腺模拟物(包括甲状腺受体拮抗剂)(例 如促甲状腺素、polythyroid、KB-130015、和dronedarone);盐皮质激 素受体拮抗剂例如螺内酯和eplerinone;生长激素促分泌剂;抗骨质疏 松剂(例如阿仑特罗和雷洛昔芬);激素替代治疗剂例如雌激素(包括在 premarin中缀合的雌激素)、和雌二醇;抗抑郁剂例如奈法唑酮和舍曲 林;抗焦虑剂例如地西泮、劳拉西泮、丁螺环酮、和羟嗪扑酸盐;口 服避孕剂;抗溃疡和胃食管回流疾病剂例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和奥 美拉唑;抗肥胖剂例如奥利司他;心脏葡萄糖苷,包括洋地黄和哇巴 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包括PDE III抑制剂(例如西洛他唑)、和PDE V抑制剂(例如sildenafil);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甾类抗炎剂例如泼 尼松、和地塞米松;和其它抗炎剂例如enbrel。

当与本发明化合物联合使用时,上述其它治疗剂可例如按照在 Physicians′Desk Reference(PDR)中指出的量使用,或者以本领域技术 人员确定的量使用。

测定化合物作为IKur抑制剂的活性程度的方法是本领域众所周知 的,并描述在参考文献例如J.Gen.Physiol.Apr;101(4):513-43,和Br. J.Pharmacol.1995 May;115(2):267-74中。

测定化合物作为Kv1亚类其它成员的抑制剂的活性程度的方法也 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例如,可使用Grissmer S,等人在Mol Pharmacol 1994 Jun;45(6):1227-34中描述的方法测定对Kv1.1、Kv1.2和Kv1.3的 抑制作用。对Kv1.4的抑制作用可用Petersen KR,和Nerbonne JM在 Pflugers Arch 1999 Feb;437(3):381-92中描述的方法来测定。对Kv1.6 的抑制作用可通过Bowlby MR,和Levitan IB在JNeurophysiol 1995 Jun;73(6):2221-9中描述的方法来测定。对Kv1.7的抑制作用可用 Kalman K,等人在J Biol Chem 1998 Mar 6;273(10):5851-7中描述的方 法来测定。

在Kv1测定例如上述测定中证实了本发明化合物的活性。

在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文件都全文引入本发明以作参考。

下述实施例和制备描述了制备和使用本发明的方式和方法,并且 是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制。应当理解,可以有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 实质和范围内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文所用的缩写定义如下。

CDI=羰基二咪唑

DCM=二氯甲烷

DMAP=二甲基氨基吡啶

DMF=二甲基甲酰胺

DMPU=1,3-二甲基-3,4,5,6-四氢-2(1H)-嘧啶酮

EDCI(或EDC)=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M+H=单同位素质量加一个质子

Et=乙基

h=小时

HPLC=高效液相色谱

HOBT=羟基苯并三唑

LC/MS=液相色谱/质谱

Me=甲基

min=分钟

MS=质谱

NaOAc=乙酸钠

Ph=苯基

PPA=聚磷酸

Pr=丙基

Py=吡啶

PyBrOP=溴-三-吡咯烷基-磷六氟磷酸盐

RT=室温

Rt=保留时间

TEA=三乙胺

TFA=三氟乙酸

TLC=薄层色谱

THF=四氢呋喃

TMSOTf=三甲基甲烷基三氟甲磺酸酯

                          实施例1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甲酯

方法:

步骤A:将乙酰乙酸甲酯1(5mL,46mmol)、2,3-二氯苯甲2(8.1 g,46mmol)、哌啶(1.1ml,12mmol)、和乙酸(0.6mL,11mmol)在甲苯 (200mL)中的混合物回流过夜,经由迪安斯榻克分水器共沸除去水。将 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骤冷,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稀 释,用NaOH水溶液(1M)、盐酸(1M)、水和盐水洗涤,并真空干燥。 通过快速色谱纯化残余物(硅胶,33%乙酸乙酯/己烷),获得了10.8g(产 率为85%)化合物3,为非对映体混合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含有0.1% TFA的10%MeOH/H2O-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非对映体A,Rt=3.51分钟(53%),非对映体B,Rt=3.70分钟(45 %)。MS(M+H:273)。

步骤B:将化合物3(5g,18.3mmol)、3-氨基吡唑4(1.5g,18.3mmol) 在1-丙醇(60mL)中的混合物回流6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浓 缩,并从乙酸乙酯/己烷中重结晶,获得了1.25g(20%)本标题化合物, 为黄色固体。将母液浓缩,并通过快速色谱纯化(硅胶,5%甲醇/二氯甲 烷),又另外获得了1.62g(26%)本标题化合物。总产量为2.87g(46%)。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 检测,4分钟梯度(含有0.1%TFA的10%MeOH/H2O-含有0.1%TFA 的90%MeOH/H2O),4mL/分钟.Rt=3.38分钟,(96%纯度)。MS (M+H:338)。

         HMR(CDCl3,400MHz)7.98(1H,app.s),7.15(3H,m),6.91(1H,s), 5.52(1H,app.s),3.61(3H,s),2.39(3H,s)。

                           实施例2和3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2和3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中描述 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甲基

                              乙酯

方法1: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步骤A中描述的方法通过将 叔丁氧基乙酰乙酸酯与2,4-二氯苯甲醛缩合而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44.4g,141mmol)、3-氨基吡唑2(17.6g, 212mmol)和乙酸钠(46.3g,564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300mL)中的混 合物于70℃搅拌过夜(17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分液 漏斗中,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用水(加入少量甲醇以打破所形成的乳 液)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形成了沉淀。收集沉淀, 用乙酸乙酯、乙醚和己烷洗涤,干燥,获得了8.93g。将母液浓缩,又 获得了一批沉淀9.32g。LC/MS分析表明该沉淀不纯。将沉淀合并, 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浓缩到足量硅胶上,获得了可自由流动的粉末。 将所得粉末负载到用硅胶和二氯甲烷预填充的色谱柱上。依次用100 %二氯甲烷和3%甲醇/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15.1g(产率为29%)本标 题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含有0.1%TFA的10%MeOH/H2O-含有0.1 %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4.63分钟,(97%纯度)。MS (M+H:380)。

                                                HMR(CD3OD,400MHz) 7.41(2H,m),7.33(1H,d,J=2Hz),7.08(1H,m),6.21(1H,s),5.68(1H,d,J=2Hz), 2.43(3H,s),1.37(9H,s)。

方法2:

将叔丁氧基乙酰乙酸酯1(22.6g,143mmol)、3,4-二氯苯甲醛2 (25.0g,143mmol)、3-氨基吡唑3(15.4g,185mmol)和碳酸氢钠(36g, 428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250mL)中的混合物于70℃搅拌过夜(18小 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和水骤冷,转移到分液漏斗 中,用水和盐水洗涤,用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将残余物从乙酸 乙酯/己烷中重结晶,获得了16.8g(产率为31%)本标题化合物,为白 色固体。本标题化合物的数据见方法1。

                    实施例5和6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5和6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4、方法1中 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7-11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7-11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方法2 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实施例4、方法2的化合物可通过制备手性HPLC (Chiralcel OD柱(50×50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7%异丙醇/己烷 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拆分成相应的对映体A(实施例8)和B(实施 例9),在254λ进行UV检测。分析HPLC(Chiralcel OD柱(4.6×250mm), 用含有0.1%三乙胺的1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Rt=6.98分钟,98%ee),对映体B(Rt=9.22 分钟,98%ee)。

                              实施例12 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方法1中的方法制 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氢化钠(0.186g,7.76mmol)加到1(2.27g,5.97 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30mL)内的溶液中。10分钟后,加入甲基碘(0.41 mL,6.57mmol)。85分钟后,将该混合物用饱和氯化铵溶液骤冷,用乙 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氯化铵、水和盐水洗涤,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到足量硅胶上,获得了可自由流动的粉末。 将所得粉末负载到用100%二氯甲烷预填充的色谱柱上。用0-10%乙 酸乙酯/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1.16g(49%)本标题化合物,为浅黄色 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 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3.46分钟,(96%纯度)。MS(M+H:394)。

                                                             HMR(CD3Cl,400MHz) 7.39(1H,d,J=2Hz),7.35(1H,m),7.23(1H,m),7.11(1H,m),6.91(1H,s),5.58(1H,d, J=2Hz),2.38(3H,s),2.62(3H,s),1.27(9H,s)。

                              实施例13 7-(3,4-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2中提供的方法制得的,所 获得的化合物的(M+H):394。

                            实施例14 4,7-二氢-5-甲基-7-(1-甲基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甲基乙

                              酯

方法:

在氮气氛下用加热枪将耐压管干燥。以下列顺序向该耐压管中加 入异丁醛2(0.262g,3.63mmol)、二甲基甲酰胺(3mL)、叔丁氧基乙酰 乙酸酯1(0.574g,3.63mmol)、3-氨基吡唑3(0.362g,4.36mmol)和乙酸 钠(1.22g,14.5mmol)。用氮气吹扫该混合物。将该管密封,温热至75 ℃,并搅拌过夜。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乙酸乙酯稀释至体积为 20mL,用氯化锂(2.4M,10mL)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 并浓缩,获得了1.02g油状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该油状物(二氧化硅, 45%乙酸乙酯/庚烷),获得了0.42g(产率为41%)本标题化合物。反相 HPLC: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 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2%PP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2%PPA的90%MeOH/H2O),4mL/分钟。Rt =3.83分钟,(100%纯度)。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 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 钟。Rt=3.06分钟。MS(EM,M+1:278)。

                          HMR(CDCl3,400MHz):7.37(1H,d,J=2.2Hz),6.35(1H,s), 5.55(1H,d,J=1.8Hz),5.29(1H,d,J=2.2Hz),2.41(3H,s),1.50(9H,s),1.28-1.19(1H,m), 1.07(3H,d,J=7.0Hz),0.60(3H,d,J=7.0Hz)。

                           实施例15 7-环丙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甲基乙酯

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4中提供的方法制得的,所 获得的化合物的(M+H):275。

                           实施例16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室温将HC1(4M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加到固体化合 物1(1.13g,2.97mmol)中。固体溶解并形成了沉淀。将所得浑浊的反 应混合物搅拌过夜,真空浓缩,获得了1.14g(120%,含有二氧杂环己 烷)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3.54分钟,(93%纯度)。MS(M+H: 324)。

                      HMR(CD3OD,400MHz)7.96(1H,d,J=3Hz),7.51(2H,m), 7.21(1H,m),6.49(1H,s),6.11(1H,d,J=3Hz),2.51(3H,s)。

本标题化合物不用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随后的反应。

                                实施例17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

                                  酸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实施例5化合物)是按照在实施例4中描述的 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室温将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0.873mL, 4.82mmol)加到化合物1(1.08g,2.41mmol)在二氯甲烷(50mL)内的溶 液中。2小时后,加入三乙胺(0.672ml,4.82mmol),并将该反应混合物 倒入水中。分离出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浓缩,并通过快速色谱纯 化(50%乙酸乙酯/己烷→100%乙酸乙酯),获得了0.71g(产率为75%) 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MS(M+H:392)。

                          实施例18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

                          基哌嗪

方法1: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室温将三甲基铝(1.1mL,2.2mmol,2M甲苯溶液) 滴加到1-苯基哌嗪2(0.4mL,2.2mmol)在甲苯(7mL)内的溶液中。1小 时后,加入化合物1(0.50g,1.5mmol),并将所得混合物在100℃搅拌 18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水骤冷,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 到分液漏斗中,用盐酸(1M)、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 真空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残余物(硅胶,50%乙酸乙酯/己烷,然后 是5%甲醇/二氯甲烷),获得了0.22g(32%)固体,通过从甲醇/乙醚中 重结晶来进一步纯化,获得了0.15g(22%)本标题化合物。反相 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 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3.58分钟,(92%纯度)。MS(M+H:468)。本标题化合物的其它数据 见方法2、步骤C变型1。

方法2:

步骤A变型1:将N-苯基哌嗪1(6.7mL,41mmol)和叔丁氧基乙酰 乙酸酯2(6.8mL,45mmol)在甲苯(50mL)中的混合物回流过夜。将该 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乙醚稀释,并用盐酸(1M) 萃取(3×)。将盐酸萃取液合并,用乙醚洗涤(2×),用NaOH水溶液(50 %w/w)碱化(pH9),并用乙酸乙酯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合并,用水 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并浓缩,获得了9.76g(97.6%) 化合物4,为浓稠的琥珀色油状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 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 (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 的90%MeOH/H2O),4mL/分钟。Rt=1.65分钟,(100%纯度)。MS (M+H:247)。

                               HMR(CDCl3,400MHz)7.28(2H,m),6.91(3H, m),3.80(2H,m),3.78(2H,m),3.59(4H,m),3.19(4H,m),2.30(3H,s)。

步骤A变型2:在0℃用15分钟将双烯酮3(5.50g,65.5mmol)缓 慢地加到4-苯基哌嗪1(5.31g,32.7mmol)在二氯甲烷(50mL)内的溶液 中。4小时后TLC表明化合物1没有完全反应。再加入双烯酮(5.50g, 65.5mmol)。1.5小时后,用1N NaOH骤冷该反应,转移到分液漏斗中, 用1N NaOH和盐水洗涤,用硫酸钠干燥,浓缩到足量硅胶上,获得了 可自由流动的粉末。将所得粉末负载到用二氧化硅和50%乙酸乙酯/己 烷预填充的色谱柱上,用50-10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8.2g (100%)化合物4,为浓稠的黄色油状物。化合物4的数据见步骤A变 型1。

步骤B:将化合物4(9.76g,40mmol)、2,3-二氯苯甲醛6(7.89g,45 mmol)、哌啶(1.0ml,10mmol)、乙酸(0.59mL,10mmol)在甲苯(100mL) 中的混合物回流过夜,同时经由迪安-斯榻克分水器共沸除去水。将该 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真空浓缩,一般不用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随后的 反应。可通过硅胶色谱(30-40%乙酸乙酯/己烷)纯化化合物6。反相 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 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3.83分钟,(96%纯度)。MS(M+H:404)。

                          HMR(CDCl3,400MHz)7.82(1H,s),7.55(1H,dd,J=1,8 Hz),7.48(1H,dd,J=1,8Hz),7.23(3H,m),6.89(1H,app.t,7Hz),6.81(2H,d,J=8 Hz),3.78(2H,m),3.34(1H,m),3.23(2H,m),2.96(1H,m),2.85(1H,m),2.50(3H,s), 2.42(1H,M)。

步骤C变型1:将化合物6(16g,40mmol)、3-氨基吡唑7(5.1g,62 mmol)和乙酸钠(10.1g,123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00mL)中的混合物 于70℃搅拌过夜(17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分液漏斗 中,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用水(加入少量甲醇以打破所形成的乳液) 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所得残余 物。依次用50%乙酸乙酯/己烷和100%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6.2g(从 化合物1开始计产率为33%)本标题化合物。本标题化合物可通过制备 手性HPLC(Chiracel OD柱(50×50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 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拆分成相应的对映体A(实施例 28)和B(实施例29),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42分钟,对 映体B Rt=54分钟。分析HPLC(Chiracel OD柱(4.6×250mm),用含 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 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11.7分钟,对映体B Rt=17.6分钟。对映 体A的数据: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 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4mL/分钟。Rt=3.54分钟,(91%纯度)。MS(M+H:468)。 HMR(8a的盐酸盐,CD3OD,400MHz)7.94(1H,d,J=3Hz),7.56(8H,m),7.38(1H, m),6.05(1H,d,J=3Hz),4.23(1H,m),3.57(7H,m),2.01(3H,s)。

步骤C变型2:将化合物5(6.0g,15mmol)、3-氨基吡唑7(1.24g, 15mmol)在正丙醇(50mL)中的混合物回流过夜(19小时)。将该混合物 冷却至室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稀释。用饱和氯化铵洗 涤该溶液,结果形成了沉淀。用水和甲醇将该沉淀溶解。用水和盐水 洗涤所得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所得 残余物,依次用70%乙酸乙酯/己烷和100%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2.7 g(产率为39%)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按照步骤C变型1中描述 的方法将本标题化合物拆分成相应的对映体A和B。

                    实施例19-27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19-27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 1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28-82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28-82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 2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47,Chiralcel OD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 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50)和B(实施例51)。Chiralcel OD 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 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9.8分钟,>99%ee。 对映体B Rt=14.2分钟,>99%ee。

HPLC拆分实施例70,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15%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 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72)和B(实施例71)。Chiralpak AD柱 (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15%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 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6.9分钟,>99%ee。对 映体B Rt=13.4分钟,>99%ee。

HPLC拆分实施例80,ChiralpakAD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25%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 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81)和B(实施例82)。Chiralpak AD 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 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5.3分钟,>99%ee。 对映体B Rt=7.1分钟,>99%ee。

                             实施例83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N-二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

                               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8、方法2步骤A1中描述的 方法由叔丁氧基乙酰乙酸酯和二丙基胺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2g,1.1mmol)、2,3-二氯苯甲醛2(0.23 g,1.3mmol)、哌啶(0.015ml,0.27mmol)、乙酸(0.027mL,0.27mmol)和 4A分子筛(一匙突尖)在二甲基甲酰胺(1mL)中的混合物于70℃搅拌过 夜。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加入3-氨基吡唑3(0.13g,1.6mmol)和乙 酸钠(0.28g,3.5mmol),并将该混合物在70℃搅拌过夜。将该混合物冷 却至室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水和乙酸乙酯稀释,用水(加入少量 甲醇以打破所形成的乳液)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 过硅胶色谱纯化所得残余物(50%乙酸乙酯/己烷,然后是100%乙酸乙 酯),获得了0.10g(从化合物1开始计产率为23%)本标题化合物。反 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 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2.94分钟,(96%纯度)。MS(M+H:407)。

                         实施例84-169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84-169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83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84,Chiralpak AS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 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166)和B(实施例167)。Chiralpak AS 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4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 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5.53分钟,>99%ee。 对映体B Rt=12.0分钟,98%ee。

HPLC拆分实施例165,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2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169)和B(实施例168)。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2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8.3分钟,>99 %ee。对映体B Rt=12.8分钟,98%ee。

                             实施例170 8-[[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1,4-

                     二氧杂-8-氮杂螺[4.5]癸烷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6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2(0.068g,0.47mmol)加到化合物1(0.10g, 0.32mmol)、EDCI(0.09g,0.47mmol)、DMAP(0.004g,0.03mmol)在二 氯甲烷(1mL)内的悬浮液中。当LC/MS表明该反应完全时,将该混合 物直接负载到用100%己烷平衡的Worldwide Monitoring CLEAN-UP CARTRIDGE(硅胶,CUSIL12M6)上。依次用100%己烷(40mL)、50 %乙酸乙酯/己烷(40mL)和100%乙酸乙酯(70mL)洗脱。将最纯的级分 (TLC分析)合并,获得了0.043g(产率为30%)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 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 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2.12分钟,(97%纯度)。MS(M+H:449)。

                                                          HMR(DMSO-d6,400MHz, 100℃)9.02(1H,bs),7.49(1H,d,J=8Hz),7.26(1H,d,J=2Hz),7.14(1H,d,J=2Hz), 6.95(1H,d,J=8Hz),6.08(1H,s),5.55(1H,d,J=2Hz),3.84(4H,m),3.55(2H,m), 3.20(2H,m),1.86(3H,s),1.37(2H,m),1.26(2H,m)。

                     实施例171-377

下表所示实施例171-377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70中描述 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194,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250)和B(实施例251)。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5.32分钟,99 %ee。对映体B Rt=8.59分钟,98%ee。

HPLC拆分实施例221,Chiralpak AS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50%异丙醇/己烷以42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 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328)和B(实施例329)。Chiralpak AS 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 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5.12分钟,>99%ee。 对映体B Rt=8.70分钟,>99%ee。

HPLC拆分实施例288,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376)和B(实施例377)。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3.8分钟,>99 %ee。对映体B Rt=5.6分钟,>99%ee。

HPLC拆分实施例333,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4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364)和B(实施例365)。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4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4.92分钟,>99 %ee。对映体B Rt=8.0分钟,>97%ee。

通过柱色谱法(硅胶,用7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实施例360化 合物分离成纯的非对映体。较快洗脱下来的异构体是非对映体1,较慢 洗脱下来的异构体是非对映体2。当通过TLC分离(20%丙酮,二氯甲 烷)时,非对映体1的Rf为0.26,非对映体2的Rf为0.17。经由制备 手性HPLC(Chiralpak AD 5cm×50cm柱,用含有0.1%TEA的13% 乙醇在己烷中的混合物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nM进行UV 检测)将得对映体2进一步分离成纯的手性形式。较快洗脱下来的异构 体是对映体A(HPLC保留时间为8.1min,4.6×250mm ChiralpakAD 柱,用含有0.1%三乙胺的10%乙醇/己烷以2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54nm进行UV检测),较慢洗脱下来的异构体是对映体B(HPLC保 留时间为10.6min,4.6×250mm Chiralpak AD柱,用含有0.1%三乙 胺的10%乙醇/己烷以2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nm进行UV检 测)。可通过类似于上述分离非对映体2的方法将非对映体1进一步分 离以获得对映体C和D。

                            实施例378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L-

                          脯氨酸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实施例252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170 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盐酸(5mL,4M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加到化合物1 (0.05g,0.1mmol)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后,将该混合 物真空浓缩。LC/MS分析表明残余物中剩余原料。再加入盐酸(5mL, 4M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搅拌7小时。TLC分析 表明化合物1已反应完。将该混合物真空浓缩。通过制备反相HPLC 纯化残余物,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为非对映体混合物。LC/MS表明 该化合物仍然不纯(50%纯度)。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非对映体A Rt=3.34,非对映体B Rt= 3.49分钟。MS(M+H:421)。用二氯甲烷研制该产物,获得了0.014g(产 率为32%)本标题化合物(HPLC表明纯度为85%)。反相LC/MS:YMC S5 4.6×50mm combiscreen,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 %溶剂B/A(溶剂A:含有0.2%H3PO4的10%MeOH/H2O,溶剂B: 含有0.2%H3PO4的90%MeOH/H2O),4mL/分钟。非对映体A Rt=2.82, 非对映体B Rt=2.97分钟。

                            实施例379 7-(3,4-二氯苯基)-4,7-二氢-N-[(1R)-2,3-二氢-1H-茚-1-基]-5-甲基-2-(三

             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7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向以聚苯乙烯为载体的HOBt树脂(NovaBiochem, >1.2mmol/g,50mg,1.0eq)在无水CH2Cl2(1.0mL)内的悬浮液中加入 化合物1(47mg,2.0eq)、EDCI(23mg,2.0eq)、和DMAP(0.7mg,0.1 eq)。使用VORTEX-GENIE2将该悬浮液剧烈振摇1小时。然后排出溶 剂,并在剧烈振摇下将树脂依次用DMF(3×2mL)、THF(3×2mL)、 和CH2Cl2(3×2mL)洗涤。将树脂重悬在CH2Cl2(1mL)中,向其中加 入(R)-(-)-氨基二氢茚2(0.006mL,0.8eq)。将该混合物振摇2小时。排 出溶剂,在剧烈振摇下将树脂用CH2Cl2(3×1mL)洗涤。将所有洗涤 溶液合并,并减压除去溶剂。通过硅胶筒纯化残余物,用100%EtOAc 洗脱,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 剂B/A(溶剂A:含有0.2%H3PO4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 0.2%H3PO4的90%MeOH/H2O),4mL/分钟。Rt=2.96分钟(非对映体, 96%纯度)。MS(M+H):507。

                     实施例380-391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380-391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379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392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1-萘基磺酰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实施例60化合物)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 方法2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步骤A:将HCl(4M二氧杂环己烷溶液)加到固体化合物1(0.53g, 1.1mmol)中。立即形成了树胶状的沉淀。加入二氯甲烷,树胶状沉淀 仍然保持。倾出溶剂,用乙酸乙酯(3×)研制残余物,浓缩,获得了0.63 g(130%含有残余二氧杂环己烷)化合物2的盐酸盐,为浅黄色粉末。反 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 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0.57分钟,(92%纯度)。MS(M+H):392。化合物2不用纯化直接使 用。

步骤B:将化合物2(0.077g,0.18mmol)和化合物3(0.049g,0.22 mmol)悬浮在二氯甲烷(1mL)中。加入三乙胺(0.05mL,0.36mmol)。获 得了澄清的溶液。30分钟后,TLC表明原料已反应完。将该混合物直 接负载在已用100%己烷平衡的Worldwide Monitoring CLEAN-UP CARTRIDGE(硅胶,CUSIL12M6)上。依次用100%己烷(40mL)、50 %乙酸乙酯/己烷(40mL)和100%乙酸乙酯(40mL)洗脱。将最纯的级分 (TLC分析)合并,获得了0.068g(产率为65%)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 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 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3.46分钟,(90%纯度)。MS(M+H:582)。

              HMR(CDCl3,400MHz):8.60(1H,d,J=8),8.05(2H,m),7.95(1H,m), 7.62(4H,m),7.35(1H,d,J=2Hz),7.17(1H,d,J=8Hz),7.06(1H,d,J=2Hz),6.81(1H, d,J=6Hz),6.17(1H,m),5.54(1H,d,J=2Hz),3.23(8H,m),1.86(3H,s)。

                    实施例393-396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393-396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392中 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397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

                     [(3-甲氧基苯基)羰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392步骤A中描述的方法制得 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062g,0.15mmol)和化合物2(0.025mL, 0.17mmol)悬浮在二氯甲烷(1mL)中。加入三乙胺(0.040,0.29mmol)。 获得了澄清的溶液。30分钟后,TLC表明原料已反应完。将该混合物 直接负载在已用100%己烷平衡的Worldwide Monitoring CLEAN-UP CARTRIDGE(硅胶,CUSIL12M6)上。依次用100%己烷(40mL)、50 %乙酸乙酯/己烷(100mL)和100%乙酸乙酯(100mL)洗脱。将最纯的级 分(TLC分析)合并,获得了0.022g(产率为29%)本标题化合物,为白 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2.69分钟,(90%纯度)。MS(M+H:526)。

                    实施例398和399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398和399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397 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00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5-二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

                           4-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实施例18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08g,0.17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 (1.0mL)中。加入NaH(0.005g,0.22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 物搅拌5分钟。加入碘甲烷(0.012mL,0.18mmol)。当TLC(5%甲醇/ 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稀 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06g(75%)本标题化合物,为琥珀色油状物。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 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2.99分钟,(96%纯度)。MS(M+H:482)。

                    实施例401-406

下表所示的实施例401-406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00中 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403,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35%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405)和B(实施例404)。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14.4分钟,>99 %ee。对映体B Rt=28.7分钟,>99%ee。

                           实施例407 1-[[7-(2,3-二氯苯基)-4-[(4-氟苯基)甲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10g,0.21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 (1.0mL)中。加入NaH(0.007g,0.27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 物搅拌5分钟。加入4-氟苄基氯(0.028mL,0.23mmol)。当TLC(5%甲 醇/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 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09g(69%)本标题化合物,为琥珀色油状物。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 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3.20分钟,(93%纯度)。MS(M+H:608)。

                           实施例408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2,5-二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4-(7H)-乙酸乙酯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10g,0.21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 (1.0mL)中。加入NaH(0.006g,0.24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 物搅拌5分钟。加入溴乙酸乙酯(0.029mL,0.26mmol)。当TLC(5%甲 醇/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 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086g(74%)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色玻璃状物。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 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3.22分钟,(97%纯度)。MS(M+H:586)。

                        实施例409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4-(7H)-乙酰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08g,0.16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 (0.8mL)中。加入NaH(0.005g,0.19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 物搅拌5分钟。加入2-氯-N,N-二甲基乙酰胺(0.021mL,0.21mmol)。当 TLC(5%甲醇/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 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 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 烷和3%甲醇/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058g(62%)本标题化合物,为 黄色玻璃状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 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4mL/分钟。Rt=2.63分钟,(93%纯度)。MS(M+H:585)。

                        实施例410 1-[[7-(2,3-二氯苯基)-4-[2-(二甲基氨基)乙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11g,0.21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 (1.0mL)。加入氢化钠(0.054g,0.47mmol,60%油悬浮液),将该混合物 搅拌5分钟。加入1-氯-2-二甲基氨基乙烷盐酸盐(0.040g,0.27mmol)。 25分钟后,用水骤冷后,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 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LC/MS分析表明大多 数原料未反应。将残余物再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1.0mL)中,加入氢化 钠(0.10g,4.2mmol),并将该混合物搅拌5分钟。加入1-氯-2-二甲基氨 基乙烷盐酸盐(0.15g,1.05mmol)。当TLC(5%甲醇/二氯甲烷)分析表 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 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 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二氯甲烷洗脱, 获得了0.030g(25%)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色玻璃状物。反相LC/MS: 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 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 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1.72分钟, (92%纯度)。MS(M+H:571)。

                           实施例411 1-[[4-(环丙基甲基)-7-(2,3-二氯苯基)-4,7-二氢-2,5-二甲基吡唑并[1,5-a]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11g,0.21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1.0 mL)中。加入氢化钠(0.006g,0.25mmol,60%油悬浮液),将该混合物搅 拌5分钟。加入(溴甲基)环丙烷(0.0251mL,0.27mmol)。当TLC(5%甲 醇/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时,用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 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 /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104g(89%)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色玻璃状物。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 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2.99分钟,(95%纯度)。MS(M+H:554)。

                           实施例412 7-(2,3-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N,N,2,5-四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4-(7H)-甲酰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1(0.22g,0.44mmol)溶解在四氢呋喃(3.0 mL)中。加入氢化钠(0.106g,4.44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物 搅拌5分钟。加入N,N-二甲基氨基甲酰氯(0.12mL,1.33mmol)。将该 混合物搅拌过夜。TLC(5%甲醇/二氯甲烷)分析表明原料已反应完,用 水骤冷该反应,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水和盐 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 次用100%二氯甲烷和3%甲醇/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0.22g(产率为 87%)本标题化合物。LC/MS表明该化合物不纯。通过硅胶色谱进一步 纯化本标题化合物,依次用10%乙酸乙酯/己烷、50%乙酸乙酯/己烷和 100%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118g(产率为47%)本标题化合物,为白 色玻璃状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 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4mL/分钟。Rt=2.45分钟,(95%纯度)。MS(M+H:571)。

                            实施例413 1-[[7-(2,3-二氯苯基)-4,7-二氢-4-甲基-5-(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步骤A:将乙酸酐(0.77mL,8.14mmol)滴加到4-(4-氟苯基)哌嗪1 (1.17g,6.49mmol)在二氯甲烷(10mL)内的溶液中。30分钟后,TLC表 明反应已完全。将该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水和盐水洗涤,用 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获得了1.28g(产率为89%)化合物2,为澄清 的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1.58分钟,(92%纯度)。MS(M+H:223)。 HMR(CDCl3,400MHz):6.96(2H,m),6.89(2H,m),3.77(2H,m), 3.62(2H,m),3.07(4H,m),2.14(3H,s)。

化合物2不用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B:在-78℃将六甲基二甲硅烷基叠氮化锂(6.1mL,6.1mmol, 1M四氢呋喃溶液)滴加到化合物2(1.22g,5.5mmol)在四氢呋喃(25mL) 内的溶液中。40分钟后,向该黄色溶液中加入2,2,2-三氟乙酸三氟乙酯 (0.9mL,6.6mmol)。该反应由黄色变澄清。10分钟后,移去冷却浴, 并将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30分钟后,用饱和氯化铵骤冷该反应,用 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和氯化铵、水和盐水洗涤,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到足量硅胶上,获得了可自由流动的粉末。 将所得粉末负载到用硅胶和30%乙酸乙酯/己烷预填充的色谱柱上。用 3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0.998g(产率为57%)化合物3,为黄 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4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2.87分钟,(90%纯度)。MS(M+H:319)。HMR(CDCl3,400 MHz):(注意以烯醇形式存在的化合物)7.00(2H,m),6.90(2H,m),5.80 (1H,s),3.79(4H,m),3.13(4H,m)。

步骤C:按照实施例18、方法2步骤B中描述的方法将化合物3 和化合物4缩合,获得了化合物5。化合物5不用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 下一步骤。

步骤D:按照实施例18、方法2步骤C1中描述的方法将化合物5 和化合物6缩合,获得了化合物7。粗产物6的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 %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 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4.12分钟,(58%纯 度).MS(M+H:540)。通过硅胶色谱纯化化合物7,用20-50%乙酸乙 酯/己烷洗脱,然后从乙酸乙酯/己烷中重结晶,获得了0.084g(产率为 6%)化合物7,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2%H3PO4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2%H3PO4的90%MeOH/H2O),4mL/分钟.Rt=4.15分钟,(92%纯度)。

步骤E:将化合物7(0.08g,0.14mmol)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1.0mL) 中。加入NaH(0.005g,0.19mmol,60%油悬浮液),并将该混合物搅拌 305分钟。加入碘甲烷(0.010mL,0.16mmol)。将该混合物搅拌2小时, 然后用饱和氯化铵骤冷,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饱 和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制备反相HPLC纯 化残余物:YMC S5 ODS 20×10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 测,10分钟梯度3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20mL/分钟。 Rt=10.6分钟,获得了0.037g(45%)本标题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 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 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3.83分钟。MS (M+H:568)。反相LC: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2%H3PO4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2%H3PO4的90%MeOH/H2O),4 mL/分钟。Rt=4.37分钟,89%纯度。

                      实施例414-421

下表所示实施例414-421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13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416,Chiralpak AD柱(50×500mm),用含有 0.1%三乙胺的50%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 行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418)和B(实施例417)。Chiralpak A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50%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14.4分钟,89 %ee。对映体B Rt=28.7分钟,87%ee。

                            实施例421 1-[[1-苯甲酰基-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1,5-

                  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苯甲酰氯(0.007mL,0.06mmol)和吡啶(0.008 mL,0.10mmol)加到化合物1(0.08g,0.17mmol)在二氯甲烷(5mL)内的 溶液中。1小时后,TLC表明反应已完全。用甲醇骤冷该反应,并浓 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8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0.024 g(81%)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 ×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 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 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4.05分钟,(86%纯度)。 (M+H:588)。

                                                            HMR(CDCl3,400 MHz):8.08(1H,s),8.06(1H,s),7.51(1H,m),7.37(2H,t,J=8Hz),7.28(1H,m), 7.18(2H,m),7.08(1H,m),6.9-6.7(3H,m),6.45(1H,bs),5.60(1H,bs),4.15-2.8(6H, m),2.20(1H,bs),1.88(3H,s),1.45(1H,bs)。

                            实施例422-431

下表所示实施例422-431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21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32 1-[[7-(2,3-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2-氧

           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异丙基磺酰氯(0.11mL,0.97mmol)和吡啶 (0.12mL,1.46mmol)加到化合物1(0.234g,0.487mmol)在二氯甲烷(10 mL)内的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温热至室温。5小时后,TLC表明该反 应已完全。用甲醇骤冷该反应,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 用5%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095g(33%)本标题化合物,为浅 黄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3.57分钟,(92%纯度)。(M+H:590)。

                            实施例433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1-[(1-甲基乙基)磺酰基]-2-氧

        代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32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M+H)608。

                            实施例434 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N-(1-甲基乙基)-2-氧代-6-[(4-苯基-1-

         哌嗪基)羰基]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异氰酸异丙酯(0.034mL,0.35mmol)和吡啶 (0.057mL,0.706mmol)加到化合物1(0.170g,0.350mmol)在二氯甲烷 (50mL)内的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温热至室温。5小时后,TLC表明 该反应已完全。用甲醇骤冷该反应,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 物,用7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0.027g(13%)本标题化合物, 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 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4mL/分钟。Rt=3.68分钟,(95%纯度)。(M+H:569)。

                          实施例435和436

下表所示实施例435和436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34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37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N,N,5-三甲

           基-2-氧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酰胺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二甲基氨基甲酰氯(0.10mL,1.1mmol)加到 化合物1(0.52g,1.0mmol)在吡啶(5mL)内的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在 0℃搅拌30分钟,移去冷却浴,并将该混合物浓缩。将残余物溶解在 乙酸乙酯中,用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 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5%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038g(6%) 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TurboPack Pro 4.6 ×33mm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2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1.97分钟,92%纯度)。MS(M+H: 573)。

                      实施例438 1-[[1-(3-丁烯基)-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2-氧代吡唑并

           [1,5-a]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溴甲基)环丙烷(0.246mL,1.82mmol)加到化合物1 (0.831g,1.66mmol)和碳酸钾(g,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0mL)内的混 合物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温搅拌4小时。用乙酸乙酯将该反应稀释, 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水和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 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5%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030g(3 %)本标题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 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 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2.99分钟,(87%纯度)。(M+H:556)。

                   实施例439和440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甲基-    1-[[7-(3,4-二氯苯基)-1,2,4,7-四氢-5- 2-氧代-1-(2,2,2-三氟乙基)吡唑并[1,5-a]        甲基-2-氧代-1,4-二(2,2,2-三氟乙基) 嘧啶-6-基]羰基]-4-(4-氟苯基)哌嗪                 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4-

                                             氟苯基)哌嗪

      实施例439                                         实施例440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将三氟甲磺酸2,2,2-三氟乙酯(0.49g,2.1mmol)加到 化合物1(0.967g,1.93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0mL)内的溶液中。加入 氢化钠(0.12g,2.89mmol)。TLC(10%甲醇/乙酸乙酯)表明化合物1已 反应完。将所得混合物用乙酸乙酯稀释,转移到分液漏斗中,用水和 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依 次用100%乙酸乙酯和10%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 的混合物。通过制备反相HPLC纯化本标题化合物:YMC S5 ODS 20 ×100mm柱,25mL/分钟,用5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进行15分钟的梯度洗脱。实施例439化合物Rt=11.05分钟,实施例 440化合物Rt=11.88分钟。实施例439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 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 %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2.87分钟,95%纯度)。MS (M+H:584)。实施例440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3.25分钟,85%纯度)。MS(M+H: 666)。

                            实施例441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2-氧

          代吡唑并[1,5-a]嘧啶-1(2H)-甲酸1-甲基乙酯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氯甲酸异丙酯(1.0mL,1.0mmol,1M甲苯溶 液)加到化合物1(0.46g,0.92mmol)在吡啶(5mL)内的溶液中。将所得 混合物在0℃搅拌30分钟,移去冷却浴。2小时后,加入甲醇以骤冷 反应,并将该混合物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5%甲醇/乙 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057g(11%)本标题化合物,为浅粉红色固体。 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 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3.67分钟,95%纯度)。(M+H:573)。

                      实施例442 1-[(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4-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步骤A:将化合物2(0.6mL,4.4mmol)和乙酸酐(0.83mL,8.8mmol) 加到化合物1(0.72g,2.9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0mL)内的溶液中。将 该混合物搅拌过夜,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萃取液,用无 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50%乙酸乙酯/己 烷-10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0.290g(产率为38%)化合物3, 为无色浆状物。(M+H:259)。

步骤B:按照在实施例18、方法2步骤C中描述的方法将化合物3 和化合物4缩合,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反相LC/MS:YMC S5 ODS 4.6 ×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 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 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1.96分钟,(87%纯度)。 (M+H:323)。

                     实施例443 7-(3,4-二氯苯基)-6-[[4-(4-氟苯基)-1-哌嗪基]羰基]-4,7-二氢-5-甲基吡唑

                并[1,5-a]嘧啶-2-甲酸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步骤A:将氢氧化锂(0.43g,1.8mmol)溶解在水(3mL)中,在室温 缓慢地加到化合物1在四氢呋喃(9mL)内的溶液中。将所得混合物在室 温搅拌3小时。TLC表明所有化合物1已反应完。通过加入酸性Dowex 树脂来骤冷该混合物。过滤出树脂。将滤液用乙酸乙酯稀释,用水和 盐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获得了0.41g(产率为86%) 化合物2,为浅黄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柱,在 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 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 4mL/分钟。Rt=3.37分钟,96%纯度)。MS(M+H:530)。

步骤B:将EDCI(0.025g,0.13mmol)、DMAP(0.003g,0.02mmol) 加到化合物2(0.0508g,0.1mmol)和二乙胺(0.014mL,0.13mmol)在二 氯甲烷(3mL)内的溶液中。将该混合物搅拌过夜。TLC表明还剩余一 些原料。减压除去溶剂。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所得残余物,用5%甲醇/ 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 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 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Rt=3.74分钟,91%纯度)。 MS(M+H:585)。

                    实施例444-449

下表所示实施例445-450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43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50 1-[[2-氰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4-氟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实施例447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443 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三氟甲磺酸酐(0.036mL,0.21mmol)加到化 合物1(0.103g,0.19mmol)和三乙胺(0.054mL,0.39mmol)在二氯甲烷 (5mL)内的溶液中。10分钟后,TLC(5%甲醇/乙酸乙酯)表明还剩余化 合物1。再加入三氟甲磺酸酐(0.036mL,0.21mmol)和三乙胺(0.054mL, 0.39mmol)。10分钟后,TLC(5%甲醇/乙酸乙酯)表明还剩余化合物1。 将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再搅拌30分钟。将该反应倒入饱和碳酸氢 钠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通 过硅胶色谱纯化所得残余物,用2%甲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0.018 g(产率为19%)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LC/MS:YMC S5 4.6 ×33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2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 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3.60分钟,81%纯度)。MS(M+H:511)。

                            实施例451 3-溴-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4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苯基三甲基三溴化铵(0.057g,0.14mmol)加 到化合物1(0.05g,0.13mmol)在二氯甲烷(2mL)内的溶液中。用4小时 将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通过制备TLC(Analtech,硅 胶,20×20cm,1000μ)纯化所得残余物。用25%丙酮/己烷洗脱,获得 了0.047g(产率为79%)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反相HPLC: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 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2%H3PO4的10%MeOH/H2O,溶剂B: 含有0.2%H3PO4的90%MeOH/H2O),4mL/分钟。Rt=4.67分钟,(95% 纯度)。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 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 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 分钟。Rt=4.19分钟。MS(EM,M+1:458)。

                                   HMR(CDCl3,400MHz):7.37(1H,d,J=2.0Hz), 7.36(1H,d,J=8.0Hz),7.33(1H,s),7.12(1H,dd,J=2.2和8.4Hz),6.38(1H,s), 6.27(1H,s),2.53(3H,s),1.36(9H,s)。

                            实施例452 1-[[3-溴-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实施例452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51中描述的方法制得 的。(M+H)547。

                            实施例453 1-[[3-氯-7-(2,3-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

                        基]-4-苯基哌嗪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18、方法2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N-氯琥珀酰亚胺(0.0102g,0.076mmol)加到 化合物1(0.0343g,0.073mmol)在二氯甲烷(4mL)内的溶液中。用2小 时将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通过制备TLC(Analtech,硅 胶,20×20cm,1000μ)纯化所得残余物。用50%丙酮/己烷洗脱,获得 了0.0287g(产率为77%)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在静置时会固 化。反相HPLC: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 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2%PP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2%PPA的90%MeOH/H2O),4mL/分 钟。Rt=4.21分钟,(91%纯度)。反相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 A:含有0.1%TF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 %MeOH/H2O),4mL/分钟。Rt=3.72分钟。MS(EM,M+1:501)

                   实施例454-463

下表所示实施例454-463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53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56是由实施例30的单一对映体B获得的,实施例457是 由实施例29的单一对映体A获得的。Chiralpak AD柱(4.6×250mm), 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54λ进行UV检测,实施例456 Rt=5.9分钟,>99%ee。实施例457 Rt =6.3分钟,>99%ee。

实施例458是由实施例51的单一对映体A获得的,实施例459是 由实施例52的单一对映体B获得的。Chiralcel OD柱(4.6×250mm), 用含有0.1%三乙胺的30%异丙醇/己烷以1 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54λ进行UV检测,实施例458 Rt=7.8分钟,>99%ee。实施例459Rt =8.4分钟,>99%ee。

实施例460是由实施例169的单一对映体A获得的,实施例461 是由实施例168的单一对映体B获得的。Chiralpak AD柱(4.6×250 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2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 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实施例461 Rt=9.2分钟,>99%ee。实施例 460 Rt=9.4分钟,>99%ee。

实施例462是由实施例81的单一对映体A获得的,实施例463是 由实施例82的单一对映体B获得的。Chiralpak AD柱(4.6×250mm), 用含有0.1%三乙胺的20%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54λ进行UV检测,实施例462 Rt=8.25分钟,>99%ee。实施例463 Rt =8.28分钟,>99%ee。

                             实施例464 3-氯-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酸1,1-二

                            甲基乙酯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中描述的方法制得 的。

标题化合物:在0℃将吡啶盐酸盐(0.020g,0.173mmol)加到化合物 1(0.060g,0.158mmol)在二氯甲烷(4mL)内的溶液中。2分钟后,加入 N-氯琥珀酰亚胺(0.0231g,0.174mmol)。将该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搅 拌13小时。减压除去溶剂。通过制备TLC(Analtech,硅胶,20×20cm, 1000μ)纯化所得残余物。用20%丙酮/己烷洗脱,获得了0.0092g(产 率为14%)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色油状物。反相HPLC:YMC S5 ODS 4.6 ×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分钟梯度0-100%溶剂 B/A(溶剂A:含有0.2%PPA的10%MeOH/H2O,溶剂B:含有0.2% PPA的90%MeOH/H2O),4mL/分钟。Rt=4.61分钟,(94%纯度)。反相 LC/MS: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在220λ进行UV检测,4 分钟梯度0-100%溶剂B/A(溶剂A:含有0.1%TFA的10% MeOH/H2O,溶剂B:含有0.1%TFA的90%MeOH/H2O),4mL/分钟。 Rt=4.71分钟。MS(EM,M+1:414)。

           HMR(CDCl3,400MHz):7.37(1H,s),7.36(1H,d,J=1.7Hz), 7.36(1H,d,J=8.4Hz),7.12(1H,dd,J=2.0和8.4Hz),6.45(1H,brs),6.24(1H,s), 2.52(3H,s),1.36(9H,s).

                            实施例465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苯基-2-噁唑基)吡唑并[1,5-a]嘧

                               啶

方法:

化合物1:化合物1是按照在实施例16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化合物3:将化合物1(200mg,0.62mmol)悬浮在2mL二氯甲烷 中。加入三乙胺(300μL,2.2mmol)和2-氨基苯乙酮2(116mg,0.68 mmol),然后加入溴-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PyBrOP)(312mg,0.68 mmol)。加入PyBrOP后所有固体都溶解了,并将该反应搅拌4小时。 将该混合物负载到硅胶上,通过快速硅胶色谱纯化,用40%丙酮/己烷 洗脱,获得了106mg(39%)粉红色固体。

                1H NMR(400MHz,CDCl3)44180-148-16;1H COSY(400MHz, CD3OD);13C NMR(100MHz,CDCl3);

在4.0分钟HPLC>99%(YMC S5 ODS 4.6×50mm柱;用含有0.2 %磷酸的10-90%甲醇/水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 UV检测)。

标题化合物:将酰胺3(100mg,0.22mmol)溶解在2mL三氯氧化 磷中,并在112℃加热2小时。然后将该混合物倒入上,并用乙酸乙 酯萃取。用硫酸镁将萃取液干燥,过滤,除去溶剂,获得了339mg棕 色油状物。通过快速硅胶色谱纯化该油状物,用20-40%丙酮/己烷洗 脱,50mg(51%)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粉末。mp229-231℃;1H NMR (400MHz,CD3OD);MS(ESI)m/z 423(MH+);在4.7分钟HPLC>99 %(YMC S5 ODS 4.6×50mm柱;用含有0.2%磷酸的10-90%甲醇/水 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

                        实施例466-469

下表所示实施例466-473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65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70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5-(三氟甲基)-1-丙基-1H-苯并咪唑

                     -2-基]吡唑并[1,5-a]嘧啶

方法:

化合物2:向按照实施例16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酸1(0.15g,0.463 mmol)、2-(正丙基氨基)-5-三氟甲基苯胺(0.141g,0.648mmol)和DMAP (5mg,cat.)的溶液中加入EDCI(0.124g,0.0648mmol),并将该溶液在室 温搅拌2小时。用饱和碳酸氢钠处理该反应,用硫酸镁将有机溶液干 燥,并将溶剂蒸发。粗产物2不用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2溶解在三氯氧化磷(4mL)中,并在80℃ 加热4小时。TLC表明该反应不完全。再加入三氯氧化磷(2mL),将 该混合物加热2小时,然后在室温静置过夜。将该混合物倒入冰上, 用氢氧化铵碱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镁将萃取液干燥,并浓 缩。通过制备反相色谱纯化粗产物(YMC PACK ODSA S3 20×100mm 柱,用含有0.1%TFA的50-100%甲醇/水梯度洗脱10分钟;20mL/分 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将适当的馏分蒸发,将残余物在饱和碳 酸氢钠和乙酸乙酯之间分配,将该有机溶液干燥,真空除去溶剂,获 得了产物(27mg,11.5%),为黄褐色玻璃状物。[M+H]+m/z 506;在4.6 分钟HPLC>91.1%(YMC S5 ODS 4.6×50mm柱;用含有0.2%磷酸的 10-90%甲醇/水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 测)。

                        实施例471-482

下表所示实施例471-482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70中描 述的方法制得的。

HPLC拆分实施例480,Chiralcel OD柱(50×500mm),用含有0.1 %三乙胺的25%异丙醇/己烷以50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 UV检测,获得了对映体A(实施例481)和B(实施例482)。分析Chiralcel OD柱(4.6×250mm),用含有0.1%三乙胺的25%异丙醇/己烷以1mL/ 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λ进行UV检测,对映体A Rt=7.2分钟,>99 %ee.对映体B Rt=10.0分钟,>99%ee。

                            实施例483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方法:

化合物1:是按照实施例16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化合物2: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70中描述的方法由化合物1和苯 二胺制得的。

化合物3:将2(50mg 0.121mmol)、NaHCO3(50mg,0.6mmol)和 苄基溴(20mg,0.121mmol)在DMPU(0.5mL)中的悬浮液于室温搅拌过 夜。再加入1当量苄基溴,反应完全。将该悬浮液在水与乙酸乙酯之 间分配,将有机相干燥(MgSO4),并将溶剂蒸发。通过快速二氧化硅色 谱纯化该残余物,用己烷-丙酮2∶1洗脱,获得的化合物3和3*中的一 种或两种(精确的结构未确定)(24.8mg,41%),为白色固体。Mp135- 140℃;[M+H]+m/z504;在4.4分钟HPLC 100%(YMC S5 ODS 4.6×50 mm柱;用含有0.2%磷酸的10-90%甲醇/水梯度洗脱4分钟;4mL/ 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

标题化合物:将化合物3/3*溶解在三氯氧化磷(1.5mL)中,并在80 ℃加热5小时。停止加热,并将该混合物在室温静置过夜。将该混合 物倒入冰上,用氢氧化铵碱化,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镁将萃取 液干燥,并浓缩。通过快速色谱(硅胶,50%丙酮/己烷)纯化残余物,获 得了6.6mg本标题化合物,为黄褐色固体。Mp225-230℃;[M+H]+m/z 486;在3.8分钟HPLC100%(YMC S5 ODS 4.6×50mm柱;用含有0.2 %磷酸的10-90%甲醇/水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 UV检测)。

                            实施例484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氧基甲基)-N-(2-吡啶基甲基)吡唑并

                     [1,5-a]嘧啶-6-甲酰胺

反应方案:

合成3:将重结晶的(丙酮,己烷)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己烷-4,6- 二酮(1,25.0g,173.5mmol)在二氯甲烷(350mL)中的溶液用吡啶(27.4g, 346.9mmol)处理。将该反应混合物冷却至-5.1℃。用50分钟向该搅拌 的溶液中加入甲氧基乙酰氯(2,20.7g,190.8mmol)在二氯甲烷(150mL) 中的溶液,将反应温度保持在1.5℃以下。该反应混合物变成了橙色, 并形成了沉淀。用40分钟将该反应混合物温热至17.5℃。该反应混合 物变为褐紫红色,并且固体溶解了。当TLC(100%乙酸乙酯)表明该反 应已完全时,用3.7%盐酸(500mL)骤冷该反应,并用二氯甲烷萃取水 层。将有机萃取液合并,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 燥,并过滤。除去溶剂。将所得油状物在高度真空下干燥至恒定重量, 以88.3%的产率获得了3(33.11g)。

合成4:向3(33.1g,153mmol)在100mL甲苯内的溶液中加入2- 甲基-2-丙醇(100mL,1.05mol),并将该反应加热至回流。1.5小时后, 将该反应浓缩,以100%的产率获得了4(30.2g)。

合成5:向β-酮基酯4(30.2g,160.6mmol)在二甲基甲酰胺(120mL) 内的溶液中加入3,4-二氯苯甲醛(28.13g,160.6mmol),然后加入3-氨基 吡唑(14.7g,176.7mmol),之后加入碳酸氢钠(54g,642.6mmol)。将该 反应混合物在70℃加热48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冷却至35℃,在室 温转移到迅速搅拌着的水(1.5L)中。过滤出所得黄白色固体。将过滤的 固体在水(1L)中浆化,并再次过滤。将湿的滤饼(165g)溶解在乙酸乙 酯(1L)中,获得了二相混合物。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500mL)洗涤该 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并过滤。除去溶剂。通过柱色 谱法纯化所得粗产物,使用40%乙酸乙酯在己烷中的混合物洗脱,获 得了5(22.6g,34.3%),为白色粉末。

合成6:向二氢嘧啶叔丁基酯5(10.13g,24.7mmol)在二氯甲烷(150 mL)内的溶液中加入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11g,49.5mmol)在 二氯甲烷(11mL)中的溶液。1小时后,缓慢地加入己烷(300mL),并 将该反应浓缩至250mL。产物形成了树胶状物,倾出上清液。加入己 烷(250mL),并将该混合物搅拌1小时。该树胶状物已经固化,并形成 了粉末。再次倾出上清液,并再加入250mL己烷。将该混合物搅拌10 分钟并过滤。将所得湿的滤饼用己烷(250mL)洗涤,获得了黄白色粉末 6,将其抽干。

合成7:向二氢嘧啶酸6(100mg,0.28mmol)在二氯甲烷(10mL)内 的悬浮液中加入EDCI(76mg,0.39mmol),然后加入2-吡啶基甲基胺 (32.4mg,0.39mmol)在二氯甲烷(ImL)中的溶液。2.5小时后,将该反 应浓缩至干,通过硅胶色谱纯化粗的混合物,用10%甲醇在二氯甲烷 中的混合物洗脱,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90mg,72.4%),为黄白色粉末。 质谱m/z(M+Na)+466。

                            实施例485-496

下列化合物是通过在实施例484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

                            实施例497 7-(3,4-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

反应方案

合成1:合成1是按照实施例484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的。

合成2: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在实施例465中描述的方法合成的。 通过制备TLC纯化该产物,用10%甲醇在二氯甲烷中的混合物洗脱。 质谱m/z(M+H)+426。

                            实施例498 7-(2,3-二氯苯基)-4,7-二氢-6-(咪唑并[1,5-a]吡啶-3-基)-5-(甲氧基甲基)

                        吡唑并[1,5-a]嘧啶

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97中描述的方法合成的。 质谱m/z(M+H)+426

                            实施例499 7-(3,4-二氯苯基)-6-(5-氟-1-甲基-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5-(甲氧基

                      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按照类似于在实施例470中描述的方法,由实施例484的化合物6 合成了本标题化合物。质谱m/z(M+H)+458。可通过制备手性HPLC 将本标题化合物分离成纯的手性形式(Chiralpak AD 5cm×50cm柱, 用含有0.1%TEA的25%异丙醇在己烷中的混合物以50mL/分钟的速 度洗脱,在254nM进行UV检测)。较快洗脱下来的异构体(实施例503) 是对映体A(HPLC保留时间6.8分钟,4.6×250mm Chiralpak AD柱, 用含有0.1%三乙胺的25%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 220nM进行UV检测),较慢洗脱下来的异构体(实施例504)是对映体B (HPLC保留时间12.0分钟,4.6×250mm Chiralpak AD柱,用含有0.1 %三乙胺的25%异丙醇/己烷以1mL/分钟的速度洗脱,在254nM进行 UV检测).

                            实施例500-504

下列实施例是按照在实施例499中描述的方法合成的。

                            实施例505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苯基-N-(3-苯基丙基)吡唑并[1,5-a]嘧啶-6-甲酰胺

反应方案

合成1:在室温将苯甲酸(3.05g,25mmol)在四氢呋喃(25mL)中的 溶液用CDI(4.05g,25mmol)处理。在一个单独的烧瓶中,通过在-78 ℃用2.5M正丁基锂的己烷溶液(30mL,75.0mmol)处理二异丙基胺 (10.6mL,76.0mmol)的四氢呋喃溶液(40mL)来生成二异丙基氨基锂。 滴加乙酸叔丁基酯,并将该反应在-78℃搅拌1小时。在-78℃将该烯醇 化物转移到上述制备的咪唑基苯甲酸酯的搅拌溶液中。将所得溶液冷 却至-78℃。烯醇化物加入完全后,形成了浓稠的浆状液,通过振摇该 反应将其打破。将该反应混合物在-78℃搅拌1小时。加入1N盐酸直 至pH为4。在搅拌下将该反应混合物温热至室温。用乙醚萃取该反应 混合物。将合并的有机层用1N盐酸、10%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 钠水溶液洗涤,用硫酸镁干燥,并过滤。除去溶剂,获得了1(5.0g,91 %),为油状物。

合成2:化合物2是按照类似于合成实施例484中化合物5的方法 合成的。

合成3:化合物3是按照类似于合成实施例484中化合物6的方法 合成的。

合成4:本标题化合物是按照类似于合成实施例484中化合物7的 方法合成的。质谱m/z(M+H)+503。

                            实施例506-509

下列实施例506-509是按照类似于实施例505中描述的方法合成 的。

                            实施例510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2-苯

                            基吡唑烷

反应方案:

制备3:向二氢嘧啶酸1(0.336g,1mmol)在二氯甲烷(10mL)内的 溶液中加入1-苯基吡唑烷2(0.215g,1.5mmol,按照在Tetrahedron, 1973,29,4045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然后加入1-[3-(二甲基氨基)丙 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278g,1.5mmol),并将该混合物在室温搅 拌2小时。将溶剂蒸发,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乙酸乙酯洗脱, 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3(0.184g,39%),为白色粉末。(M+H)+=455。

                            实施例511 6-(1-氯-6,7-二氢-5H-吡咯并[1,2-c]咪唑-3-基)-7-(3,4-二氯苯基)-4,7-二氢

                   -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反应方案

制备B:在20℃,将EDCI(100mg,0.52mmol)加到羧酸A(120mg, 0.37mmol)在CH2Cl2内的搅拌着的浆液中。5分钟后,加入脯氨酰胺 (60mg,0.52mmol),并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将所得黄色 浆状液减压浓缩,溶解在2mL丙酮中,直接施加在制备硅胶TLC平 板上(20×20cm,厚度为1mm,254nm UV指示器),用10%MeOH在 CH2Cl2中的混合物洗脱。以1∶1的非对映体比例分离出了产物B(79mg, 产率为50%,为浅黄色玻璃状物)。HPLC:RT2.61和2.80分钟(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用含有0.2%PPA的10-90%MeOH/水线 性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LCMS:RT2.63 和2.81分钟(YMC S5 ODS 4.6×50mm Ballistic柱),用含有0.1%TFA 的10-90%MeOH/水线性梯度洗脱4分钟,4mL/分钟,在220nm进行 UV检测,质谱m/z(M+H)+420。

制备C:将三氯氧化磷(4mL)加到非对映体B(190mg,0.46mmol) 中。将该浆液在100℃加热12小时,沉淀溶解并形成了橙色溶液。将 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小心地倒入饱和K2CO3(约20mL)中,并用EtOAc(3 ×30mL)萃取。用硫酸钠将合并的有机层干燥,倾出并浓缩,获得了油 状物,直接通过制备HPLC纯化:RT28.40分钟(YMC S5 ODS 30×250 mm反相C18柱),用含有0.1%TFA的30-90%MeOH/水线性梯度洗 脱30分钟,25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从HPLC级分中除 去MeOH后,加入1.0M NaOH,并萃取到CH2Cl2(3×30mL)中,获 得了游离碱形式的产物C(96mg,产率为51%)。通过手性制备HPLC 分离对映体:RT42.4和59.0分钟(ChiralPak OD 50×500mm正相柱), 用15%EtOH/己烷进行等度洗脱,50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 测。分离出了两种对映体,都是浅黄色粉末(34mg对映体A和38mg 对映体B)。手性HPLC对映体B:RT 7.36分钟(ChiralPak OD 4.6× 250mm正相柱),用15%EtOH/己烷进行等度洗脱,2mL/分钟,在220 nm进行UV检测,100%ee。手性HPLC对映体A:RT 4.94分钟 (ChiralPak OD 4.6×250mm正相柱),用15%EtOH/己烷进行等度洗脱, 2mL/分钟,在220nm进行UV检测,100%ee。

                                实施例512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1-甲基-1H-噻吩并[3,4-d]咪唑-2-基)

                      吡唑并[1,5-a]嘧啶

反应方案

制备化合物1:按照实施例16中描述的方法。

制备化合物2:向酸(152.9mg,0.47mmol)在5mL无水二氯甲烷内 的悬浮液中加入三氯乙腈(57.0μL,0.67mmol)和三苯基膦(186.2mg, 0.71mmol)。该混合物变澄清,并在室温搅拌1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 转移到3,4-二氨基噻吩盐酸盐(88.5mg,0.47mmol)和三乙胺(198.0μL, 1.42mmol)在5mL二氯甲烷内的溶液中。使用TLC或LC/MS监测该 反应。该偶联反应完全后,将该反应混合物直接负载到硅胶上,用5 %甲醇/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所需的酰胺,为白色固体(132.3mg,67 %)。

制备化合物3:将所得酰胺(107mg,0.25mmol)和五氯化磷(53.1mg, 0.25mmol)在氯仿(20mL)中的悬浮液于无水氩气氛下加热回流5小 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并搅拌过夜。减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 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轻微洗涤。分离出有 机层,用硫酸钠干燥,浓缩,获得了噻吩并咪唑粗产物,通过快速色 谱纯化,使用100%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棕色固体(73mg,71%)。

制备化合物4:向该噻吩并咪唑(22.4mg,0.06mmol)在2mL无水 DMF内的溶液中加入碘甲烷(4.5μL,0.07mmol)和碳酸钾(15.4mg,0.11 mmol)。将该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用甲醇骤冷该反应。将该混合物 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10%LiCl(3×10mL)和盐水(10mL)洗涤。分离 出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浓缩,获得了残余物,使用快速色谱法进 一步纯化(5%MeOH/乙酸乙酯)和(6%MeOH/氯仿,获得了本标题化合 物,为白色固体(4.5mg,20%)。

                            实施例513 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6-(4-甲基-4H-咪唑并[3,4-d][1,2,5]噻

                   二唑-5-基)吡唑并[1,5-a]嘧啶

反应方案

制备化合物5:向酸(120mg,0.37mmol)在5mL无水二氯甲烷内的 悬浮液中加入三氯乙腈(55.9μL,0.56mmol)和三苯基膦(146.2mg,0.56 mmol)。该混合物变澄清,并在室温搅拌1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转移 到3,4-二氨基-1,2,5-噻二唑(51.7mg,0.45mmol,依据J. Heterocycl. Chem.1976,13,13制得的)和三乙胺(103.6μL,0.74mmol)在5mL二氯 甲烷内的溶液中。使用TLC或LC/MS监测该反应。偶联完全后,将 该反应混合物直接负载到硅胶上,用5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 所需的酰胺,为黄色固体(56.4mg,30%)。

制备化合物6:在室温将所得酰胺(80mg,0.19mmol)和五氯化磷(79 mg,0.38mmol)在氯仿(10mL)中的悬浮液于无水氩气氛下搅拌1小 时,然后加热回流2小时。将该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 将残余物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轻微洗涤。 分离出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浓缩,获得了噻二唑并咪唑粗产物, 通过快速色谱纯化,使用8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获得了黄色固体(29 mg,38%)。

制备化合物7:向噻二唑并咪唑(29mg,0.07mmol)在2mL无水 DMF内的溶液中加入碘甲烷(4.9μL,0.08mmol)和碳酸钾(19.9mg,0.14 mmol)。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于无水氩气氛下搅拌3小时。用甲醇骤冷该 反应,用乙酸乙酯稀释,并用10%LiCI(3×10mL)和盐水(10mL)洗涤。 分离出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获得了残余物,使用HPLC 纯化,获得了本标题化合物,为白色固体(1.6mg,5%)。

                            实施例514 7-(3,4-二氯苯基)-6-(1,6-二氢-1,3,6-三甲基咪唑并[4,5-c]吡唑-5-基)-4,7-

                  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

反应方案

制备化合物8:向酸(150mg,0.46mmol)在5mL无水二氯甲烷内的 悬浮液中加入三氯乙腈(69.8μL,0.70mmol)和三苯基膦(182.7mg,0.70 mmol)。该混合物变澄清,并将其在室温搅拌1小时。将该反应混合物 转移到二氨基吡唑(按照J.Med.Chem.1995,38,3524)和三乙胺(129.5 μL,0.93mmol)在5mL二氯甲烷内的溶液中。用TLC或LC/MS监测 反应。该偶联完全后,将该反应混合物直接负载到硅胶上,用10%甲 醇/乙酸乙酯洗脱,获得了所需的酰胺,为白色固体。

制备化合物9:将所得酰胺(39.5mg,0.09mmol)在三氯氧化磷(10 mL)内的悬浮液于80℃、无水氩气氛下搅拌过夜。将该混合物冷却至 室温,并减压除去溶剂。将残余物再溶解在乙酸乙酯中,并用饱和碳 酸氢钠水溶液轻微洗涤。分离出有机层,用硫酸钠干燥,浓缩,获得 了残余物,通过快速色谱纯化,使用10%甲醇/二氯甲烷洗脱,获得了 所需产物,为浅棕色固体(13.9mg,37%)。

                            实施例515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2-(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

                   基]羰基]-2-(2-噻吩基)吡咯烷

反应方案

制备化合物1:按照实施例17中描述的方法。

制备化合物3:在底部具有玻璃滤器的反应器内,向以聚苯乙烯为 载体的HOBt试剂(5.2g,8.0mmol)在100mL无水二氯甲烷中的悬浮液 中加入酸(4.7g,12.0mmol)、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 酸盐(2.3g,12.0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98mg,0.8mmol)。使用 轨道式振摇器将该混合物在室温振摇3小时。经由过滤排出溶剂,将 树脂用无水DMF(3×30mL)、无水TF(3×30mL)、和无水二氯甲烷 (3×30mL)洗涤。将含有活化酯的树脂真空干燥过夜。按照重量增加所 估测的偶联产率为84%。

制备化合物4:将含有HOBt-活化酯的树脂(58mg,0.05mmol)分布 到孔中,将2-(2′-噻吩基)-吡咯烷(80μL 0.5M,0.04mmol)分散在其中。 将该悬浮液在室温振摇3小时,然后加入以聚苯乙烯为载体的异氰酸 酯试剂(83mg,0.08mmol),并将该悬浮液振摇2小时。经由过滤收集 溶剂,用二氯甲烷(2×0.5mL)洗涤树脂。将所有滤液合并,减压浓缩, 获得了所需产物,为白色固体(18mg)。使用LC/MS检查产物的纯度, 纯度为100%,且m/z为527。

                        实施例516-587

下列化合物用在实施例515中描述的方法合成。使用制备HPLC 纯化低纯度化合物以获得相应的所需产物。

                            实施例588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2-

              (3-甲基-1,2,4-噁二唑-5-基)吡咯烷

反应方案

合成3:将N-(叔丁氧基羰基)-L-脯氨酸1(0.5g,2.3mmol)、羟基 脒2(0.172g,2.3mmol,使用J.Fluor.Chem.1999,95,127中描述的方 法制得的)和1-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0.323g,2.4mmol)在22%二甲基甲 酰胺/二氯甲烷(9mL)中的混合物于室温搅拌0.5小时。然后加入1-[3- (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757g,3.9mmol),并将该 混合物在室温搅拌2小时,此时HPLC表明反应完全。用水将该反应 混合物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 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溶剂蒸发,获 得了白色固体,其272的(M+H)+与偶联产物3一致。

制备4:将固体3溶解在四氢呋喃(17mL)中,加入碳酸铯(1.6g), 并将该混合物在50-70℃加热18小时,HPLC表明3已完全反应。用 水稀释该反应,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蒸发, 获得了浅绿色油状物,其254的(M+H)+与所需的噁二唑4一致,不用 进一步纯化直接使用。

合成5:向4(0.288g,1.1mmol)在二氯甲烷(9mL)内的溶液中加入 0.9mL三氟乙酸,并将该溶液在室温搅拌18小时,此时HPLC表明已 不存在4。将该反应混合物浓缩,通过离子交换色谱(使用伯乐AG- 50W-X2树脂,200-400目,氢型)纯化残余物,用2N氨在甲醇中的溶液 洗脱,获得了脱保护的吡咯烷5,为油状物(0.122g,70%)。(M+H)+=154

合成6:向二氢嘧啶酸(0.21克,0.65mmol)在二氯甲烷(10mL)内的 溶液中加入吡咯烷5(0.139克,0.9mmol),然后加入1-[3-(二甲基氨基) 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174克,0.9mmol),并将该反应在室温 搅拌1.5小时。将溶剂蒸发,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乙酸乙酯洗 脱,获得了非对映体—较快洗脱下来的极性较小的非对映体-1和较慢 洗脱下来的极性较大的非对映体-2,两种非对映体都是白色无定形固 体,(M+H)+为460。

                            实施例589 1-[[7-(3,4-二氯苯基)-4,7-二氢-5-甲基吡唑并[1,5-a]嘧啶-6-基]羰基]-2-

               (3-甲基-1,2,4-噁二唑-5-基)哌啶

反应方案:

合成4:将(+/-)N-(叔丁氧基羰基)哌啶酸1(0.8克,3.5mmol)、1- 羟基苯并三唑水合物(1.14克,5.9mmol)和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 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49克,3.6mmol)在22%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 (20mL)中的混合物于室温搅拌0.5小时。然后加入羟基脒2(0.26克,3.5 mmol,按照在J.Fluor.Chem.1999,95,127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并 将该混合物在室温进一步搅拌18小时,此时HPLC表明该反应完全。 用水将该反应混合物稀释,并用二氯甲烷萃取。将有机层依次用饱和 碳酸氢钠水溶液、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并用硫酸镁干燥。将溶剂 蒸发,获得了澄清的油状物,其285的(M+H)+与偶联产物3一致。将 油状物3溶解在四氢呋喃(25mL)中,加入碳酸铯(2.5g),并将该混合 物在50-70℃加热18小时,HPLC表明3已完全反应。用水稀释该反 应,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蒸发,获得了澄清 的油状物,其267的(M+H)+与所需的噁二唑4一致,不用进一步纯化 直接使用。

合成5:向4(0.82克,3.1mmol)在二氯甲烷(20mL)内的溶液中加 入2mL三氟乙酸,并将该溶液在室温搅拌18小时,此时HPLC表明 已不存在4。将该反应混合物浓缩,通过离子交换色谱(使用伯乐AG- 50W-X2树脂,200-400目,氢型)纯化残余物,用2N氨在甲醇中的溶液 洗脱,获得了脱保护的吡咯烷5,为油状物(0.46克,89%)。(M+H)+= 167。

合成标题化合物:向二氢嘧啶酸(0.64克,2.0mmol)在二氯甲烷(30 mL)内的溶液中加入吡咯烷5(0.462克,2.8mmol),然后加入1-[3-(二甲 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0.53克,2.8mmol),并将该反应在 室温搅拌2.5小时。将溶剂蒸发,通过硅胶色谱纯化残余物,用乙酸乙 酯洗脱,获得了两种非对映体—次要的极性较小的非对映体(非对映体 1)和主要的极性较大的非对映体(非对映体2),两种非对映体都是白色 无定形固体,(M+H)+为47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