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牙科学 / 支架 / 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

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

阅读:373发布:2021-06-11

专利汇可以提供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管腔 支架 和管腔支架系统,管腔支架通过输送器输送至待植入部位,输送器包括用于收容管腔支架的鞘管,管腔支架包括中空的管体部、连接部和翻边部,管体部与连接部的一端相连,翻边部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悬空端,连接端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翻转连接,悬空端悬空,翻边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翻边段裸波圈,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悬空端位于连接端的远端侧,管腔支架收容于鞘管中时,悬空端位于连接端的近端侧,翻边部从鞘管中释放后,翻边部自动翻转,悬空端由连接端的近端侧运动至连接端的远端侧。本发明的管腔支架可以增强锚定 力 。,下面是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管腔支架,所述管腔支架通过输送器输送至待植入部位,所述输送器包括用于收容所述管腔支架的鞘管,其特征在于,管腔支架包括中空的管体部、连接部和翻边部,所述管体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所述翻边部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悬空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翻转连接,所述悬空端悬空,所述翻边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翻边段裸波圈,所述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悬空端位于所述连接端的远端侧,所述管腔支架收容于所述鞘管中时,所述悬空端位于所述连接端的近端侧,所述翻边部从所述鞘管中释放后,所述翻边部自动翻转,所述悬空端由所述连接端的近端侧运动至所述连接端的远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部包括管体段覆膜,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段覆膜,所述连接段覆膜与所述管体段覆膜相连,所述翻边部还包括翻边段覆膜,所述翻边段覆膜设于所述翻边段裸波圈上,所述翻边段覆膜与所述连接段覆膜相连,所述翻边段裸波圈通过所述翻边段覆膜与所述连接段覆膜翻转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段裸波圈,所述连接段裸波圈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段覆膜设于所述连接段裸波圈上,所述翻边段裸波圈与所述连接段裸波圈翻转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段裸波圈包括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波峰,所述翻边段覆膜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段覆膜相连,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波峰之间具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波峰之间的间隙的范围是0.5mm≤D≤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翻边部与所述管体部外表面轴向的夹的范围为(0,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翻边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翻边部的悬空端到所述管体部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支架还包括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设于所述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上,所述显影结构沿所述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的延伸长度至少占所述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长度的1/3。
10.一种管腔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腔支架,所述输送器包括鞘管,所述鞘管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管腔支架的收容腔。

说明书全文

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腔支架和管腔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采用单个管腔支架或者多个管腔支架相互配合使用辅助重建血流运输通道,用于隔绝血流对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冲击。
[0003] 若病变区域有分支血管引出时,通常至少需要两个血管支架配合使用。如图1所示,动脉夹层12位于主动脉弓11处,延及左骨下动脉13附近,可先在主动脉弓11内植入血管支架30,然后在血管支架30的侧面开侧孔33a,侧孔33a与左锁骨下动脉13近端开口对齐。在左锁骨下动脉13内植入一个分支管腔支架50a。分支管腔支架50a在血流的冲刷下,容易发生移位,导致内漏。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分支管腔支架50a是有一种带边沿52a的分支管腔支架,分支管腔支架50a因形状似礼帽,也称礼帽支架,包括管体51a以及围绕该管体
51a端部开口的边沿52a。边沿52a通过覆膜与管体51a相连,该边沿52a基本垂直于管体51a,在建立主动脉弓11和左锁骨下动脉13之间的血液运输通道时,以期通过边沿52a贴靠主体支架30的内壁达到防止内漏的目的。虽然边沿52a可以与主体支架30的内壁靠近,但是由于分支管腔支架50a并未产生使边沿52a贴紧主体支架30的内壁的作用。因此,边沿52a和主体支架30的内壁很难贴合,并且分支管腔支架50a与主体支架30之间的锚定力差,容易导致分支管腔支架50a脱落。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腔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支管腔支架锚定力差的问题。
[000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管腔支架,管腔支架通过输送器输送至待植入部位,输送器包括用于收容管腔支架的鞘管,管腔支架包括中空的管体部、连接部和翻边部,管体部与连接部的一端相连,翻边部具有相对的连接端和悬空端,连接端与连接部的另一端翻转连接,悬空端悬空,翻边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翻边段裸波圈,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悬空端位于连接端的远端侧,管腔支架收容于鞘管中时,悬空端位于连接端的近端侧,翻边部从鞘管中释放后,翻边部自动翻转,悬空端由连接端的近端侧运动至连接端的远端侧。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体部包括管体段覆膜,连接部包括连接段覆膜,连接段覆膜与管体段覆膜相连,翻边部还包括翻边段覆膜,翻边段覆膜设于翻边段裸波圈上,翻边段覆膜与连接段覆膜相连,翻边段裸波圈通过翻边段覆膜与连接段覆膜翻转连接。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段裸波圈,连接段裸波圈由弹性材料制成,连接段覆膜设于连接段裸波圈上,翻边段裸波圈与连接段裸波圈翻转连接。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边段裸波圈包括远离连接部的波峰,翻边段覆膜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连接段覆膜相连,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第二端部与波峰之间具有间隙。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部与波峰之间的间隙的范围是0.5mm≤D≤3mm。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翻边部与管体部外表面轴向的夹的范围为(0,80°]。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腔支架处于自然状态时,翻边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翻边部的悬空端到管体部外表面的垂直距离。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管腔支架还包括显影结构,显影结构设于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上,显影结构沿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影结构的延伸长度至少占翻边段裸波圈的波杆长度的1/3。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管腔支架系统,包括输送器和上述的管腔支架,输送器包括鞘管,鞘管形成有用于收容管腔支架的收容腔。
[0015] 上述管腔支架与主体支架配合使用,管腔支架通过鞘管经主体支架的侧孔进入主体支架的内腔中,管腔支架由其近端向其远端逐渐释放,翻边部收容于鞘管中时,翻边部的悬空端位于其连接端的近端侧,由于翻边部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翻边段裸波圈,且连接端与连接部的一端翻转连接,翻边部完全释放后,翻边段裸波圈能够产生翻转力使得翻边部自动朝管腔支架的远端翻转,进而使悬空端运动至连接端的近端侧,翻边部完全释放后,再拉动鞘管以使鞘管带动翻边部靠近侧孔,翻边部可挂住侧孔附近主体支架的内壁,翻边段裸波圈产生的翻转力会促使翻边部与主体支架的内壁贴合,翻边部与主体支架的内壁贴合后再释放管腔支架的其余部分,翻边部在翻转力的作用下挂住主体支架的内壁,可以防止管腔支架受血流冲刷后发生移位,进而增大管腔支架的锚定力。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现有技术中分支管腔支架与主体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支管腔支架与主体支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自然状态时正八边形环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翻转后正八边形环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自然状态时M形波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翻转后M形波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一实施例中管腔支架植入时的一过程图。
[0023] 图8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自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9为一实施例中的翻边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0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的受压时的状态图。
[0026] 图11为一实施例中的翻边段裸波圈和显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第一过程图。
[0028] 图13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第二过程图。
[0029] 图14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第三过程图。
[0030] 图15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第四过程图。
[0031] 图16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第五过程图。
[0032] 图17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一显影状态图。
[0033] 图18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另一显影状态图。
[0034] 图19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植入时的又一显影状态图。
[0035] 图20为一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自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该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8]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9] 为方便描述,以血管为例来阐述管腔,该血管可以是主动脉弓,或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采用血管来阐述仅用作举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方案适用于各种人体管腔,例如消化道管腔等,基于本发明教导的各种该进和变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在阐述血管中,可按照血流方向定义方位,本发明中定义血流从近端流向远端。
[0040]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此对“翻转连接”和“自动翻转”进行如下说明:
[0041] 翻转连接,是指先将环状或筒状结构(环状或筒状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内侧面外翻后再与其他结构(例如管状物)连接,外翻的角度范围为:(90°,180°]。外翻是指将环状或筒状结构的内侧面向外翻转。当外翻的角度为180°时,初始的内侧面与初始的外侧面可实现内外互换,也就是说,初始的内侧面外翻后变为了外侧面,初始的外侧面外翻后变为了内侧面。
[0042] 关于环状或筒状结构能够实现自动翻转的原理进行以下说明:
[0043] 如图3所示,以正八边形的环状结构600为例进行说明,环状结构600由弹性材料制成,对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结构600而言,环状结构600包括内侧面601和外侧面602,环状结构600在初始状态时(即自然状态时)具有内角θ1。以环状结构600的一端(轴向的端部)为支点,对环状结构600的另一端施加扭矩,使得环状结构600绕W方向向外翻,外翻的角度范围为:(0°,180°]。
[0044] 如图4所示,当外翻的角度为180°时,初始的内侧面601与初始的外侧面602可实现内外互换。也就是说,初始状态时的(即外翻前的)内侧面601变为了外翻后的外侧面,初始状态时的(即外翻前的)外侧面602变为了外翻后的内侧面,与此同时,初始状态时的内角θ1变为外翻后的外角θ2。环状结构600外翻的实质是发生弹性变形,而发生弹性变形的环状结构600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若撤销作用于环状结构的扭矩,环状结构600会再次以外翻时的支点为支点,内翻(即沿原变形路径逆向变形)回初始状态,与此同时,θ2重新变为θ1。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环状结构600无弹性变形,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0045] 而对于血管支架中常用的M形或Z形波圈而言,由于其由弹性材料制成,也构成封闭的环状结构。以M形波圈为例进行说明,M形波圈外翻后也能够自动翻转。如图5所示,M形波圈700包括波谷701和波峰702,M形波圈700形成有内侧面703和外侧面704。在初始状态(自然状态)时,M形波圈700形成有在波谷701处的夹角θ3,M形波圈700形成有在波峰702处的夹角θ4。M形波圈700在扭矩的作用下外翻,外翻后的M形波圈700有变形回到初始状态的变形趋势。如图6所示,M形波圈700外翻时,对M形波圈700施加扭矩,M形波圈700的波谷701的一端为支点,M形波圈700的波峰702向一侧偏转以使得M形波圈700外翻,在此过程中,当M形波圈700在[0°,90°]的范围内外翻时,θ3会变小,θ4不变。θ3的变化会使得M形波圈700产生抵抗该外翻的抵抗力矩,从而抵抗M形波圈700的由于扭矩所导致的外翻,若此时撤销作用于M形波圈700上的扭矩,M形波圈700的抵抗力矩会驱动M形波圈700内翻(即自动往回翻转,回到初始状态),并且当M形波圈700外翻角度刚好等于90°时,波谷701处的夹角θ3最小(即波谷701处的夹角θ3的角度的变形量最大,角度的变形所产生的弹力最大),抵抗力矩对外翻的阻碍作用最大。也就是说,外翻角度在(0°,90°]时,若撤销扭矩,M形波圈700都可以自动往回变形,亦即M形波圈700可以自动翻转。
[0046] 如图7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腔支架系统100包括输送器40和管腔支架50。管腔支架50通过输送器40输送至待植入部位(例如左锁骨下动脉13中)。
[0047] 输送器40包括鞘管41,鞘管41形成有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管腔支架50。
[0048] 如图8所示,管腔支架50包括中空的管体部51、连接部53和翻边部55。
[0049] 管体部51包括管体段裸支架(图未示)和管体段覆膜511。管体段裸支架包括多个轴向排布的管体段裸波圈(图未示),管体段裸波圈由金属弹性材料制成,在管腔支架50装入鞘管41的收容腔时,可发生径向变形,以便管腔支架50能够装入鞘管41中以及在血管中展开。管体段覆膜511为PTFE膜或PET膜,管体段覆膜511设于管体段裸波圈上,起到隔绝血流的作用。
[0050] 连接部53与管体部51两端部之间的部位连接,连接部53包括连接段裸波圈531和连接段覆膜533。连接段裸波圈531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连接段裸波圈531可以是M形波、Z形波或其他形状的波。连接段覆膜533为PTFE膜或PET膜,连接段覆膜533设于连接段裸波圈531上,连接段覆膜533的一端与管体段覆膜511相连。具体地,连接段覆膜533可与管体段覆膜511两端(即近端和远端)之间的部位相连。
[0051] 翻边部55具有相对的连接端55a和悬空端55b,连接端55a与连接部53的一端翻转连接,悬空端55b悬空并形成一开口5511。具体地,翻边部55包括翻边段裸波圈551和翻边段覆膜553,翻边段覆膜553设于翻边段裸波圈551上。
[0052] 翻边段裸波圈551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翻边段裸波圈551可以是M形波、Z形波或其他形状的波。由于翻边段裸波圈551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而且翻边段裸波圈551为封闭的环状结构,故翻边段裸波圈551可在外翻后再与其他结构相连(即翻边段裸波圈551可与其他结构翻转连接)。翻边段裸波圈551的一端与连接段裸波圈531翻转连接。可以理解地,翻边段裸波圈551的与连接段裸波圈531翻转连接的端部与设于该端部上的翻边段覆膜553共同形成连接端55a。翻边段裸波圈551的另一端与设于该端部上的翻边段覆膜553共同形成悬空端55b。
[0053] 翻边段覆膜553为PTFE膜或PET膜,翻边段覆膜553与连接段覆膜533相连,使得翻边段裸波圈551既可以通过连接段覆膜533与管体部51翻转连接,也可以使得翻边段裸波圈551通过连接段裸波圈531与管体部51翻转连接。也就是说,翻边部55可通过连接部53与管体部51翻转连接。
[0054] 如图9所示,翻边段裸波圈551包括远离连接部53的波峰551a,翻边段裸波圈551还包括靠近连接部53的波谷(图未标号),翻边段覆膜553包括第一端部5531和第二端部5532,第一端部5531与连接段覆膜533相连,第二端部5532与第一端部5531相对设置,第二端部5532与波峰551a之间具有间隙D。第二端部5532与波峰551a之间的间隙D的范围是:0.5mm≤D≤3mm,其中,mm为单位毫米。
[0055] 管腔支架50处于自然状态时,悬空端55b位于连接端55a的远端侧,翻边部55的直径由其悬空端55b至其连接端55a逐渐减小,翻边部55与连接部5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翻边部55与管体部51外表面轴向的夹角a的范围为(0-80°]。该轴向是指平行于管体部51的中心轴线,且沿管体部51的近端指向其远端的方向。由于翻边部55与管体部51外表面轴向的夹角a越小,其翻转的力度越强,贴合效果越好,优选地,管腔支架50处于自然状态时,翻边部55与管体部51外表面轴向的夹角a的范围为0-30°。管腔支架50收容于鞘管41中时,悬空端
55b位于连接端55a的近端侧。
[0056]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翻边部55也可以只包括翻边段裸波圈551,翻边段裸波圈551的一端与连接部53连接。或者,连接部53也可以只包括连接段覆膜533,外翻后的翻边段裸波圈551既可以通过缝线与连接段覆膜533连接,也可以通过翻边段覆膜553与连接段覆膜533连接,从而实现翻边部55与连接部53的翻转连接。
[0057] 管腔支架50处于自然状态时,翻边部55的长度L1小于或等于悬空端55b(即翻边部55形成有开口5511的端部)到管体部51外表面的距离L2。使得连接部53在径向压缩状态下,易于带动翻边部55翻转,加快翻边部55的翻转速度,节约手术时间。当然,管体部51可以是直筒形管体结构,也可以是非直筒形的管体结构。当管体部51是非直筒形的管体结构时,管体部51与连接部53相接触的部位为接触部,悬空端55b到管体部51外表面的距离L2,是指悬空端55b到接触部之间的径向距离,该径向是指管体部51的直径方向。
[0058] 如图10所示,在管腔支架50收容于鞘管41前,翻边部55和连接部53受外力作用偏向管腔支架50的近端,悬空端55b位于翻边部55的连接端55a的近端侧。再压缩翻边部55和连接部53,使得翻边部55和连接部53贴设于径向压缩后管体部51的外表面上,以便管腔支架50收容于鞘管41中,此时收容于鞘管41中的悬空端55b位于连接端55a的近端侧。
[0059] 翻边部55从鞘管41中释放后,翻边部55的悬空端55b在翻边段裸波圈551的径向膨胀力的作用下展开,翻边部55的连接端55a与连接部53相连,而连接部53被收容于鞘管41中,使得鞘管41通过连接部53对连接端55a产生径向压缩。悬空端55b受到径向膨胀力,连接端55a受径向压缩,并且连接端55a与连接部53翻转连接可形成支点,翻边部55会以连接端55a为支点翻转至与鞘管41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此时相当于翻边段裸波圈551的外翻角度在(0°,90°]的范围内。也就是说,翻边段裸波圈551满足了自动往回翻转的条件,翻边部55可通过翻边段裸波圈551产生的翻转力完成自动翻转,使得悬空端55b朝远端翻转悬空端
55b可运动至连接端55a的远端侧。
[0060] 如图11所示,管腔支架50还包括显影结构555。显影结构555由显影材料(例如钽丝)制成,显影结构555设于翻边段裸波圈551的波杆5512上,显影结构555沿波杆5512的长度方向延伸。例如显影结构555以螺旋缠绕或者焊接的方式设于翻边段裸波圈551的波杆5512上。显影结构555在波杆5512上螺旋延伸,使得显影结构555在DSA下的影像呈长形。在翻边部55自动翻转的过程中,显影结构555跟随翻边部55一起翻转,呈长形的显影结构555便于通过其影像显示翻边部55的自动翻转的过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影结构555也可设于翻边段覆膜553上。显影结构555的形成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其他非圆形或非球形显影结构555。
[0061] 显影结构555的数量为4个,4个显影结构555于翻边部55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4个显影结构555有利于显影翻边部55的整体轮廓。在其他实施例中,显影结构555的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5个或其他数量个。显影结构555的数量越多,对于翻边部55完整轮廓的显影精度越高。
[0062] 为了保证显影结构555能够在DSA下能够正常显影,显影结构555延伸的长度至少占波杆5512长度的1/3。每个显影结构555的显影材料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为提高显影性能,优选地,每个显影结构555的显影材料是连续的。
[006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腔支架50可与主体支架30配合使用,可用于植入有分支血管引出的病变区域。具体地,主体管腔(例如植入主动脉弓11)中植入主体支架30,主体支架30植入主动脉弓11后再对其开侧孔33b,主体支架30的侧孔33b与从主体管腔引出的分支管腔(例如左锁骨下动脉13)的腔口对齐。
[0064] 将鞘管41中预装有管腔支架50的部分从左锁骨下动脉13中,再沿左锁骨下动脉13经主体支架30的侧孔33b送入主体支架30的腔内,其送入方向为由左锁骨下动脉13的远端向左锁骨下动脉13的近端送入,此时管腔支架50被径向压缩在鞘管41的收容腔内。
[0065] 如图13所示,以与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沿血流的方向)后撤鞘管41,管腔支架50由其近端向远端逐渐释放,直至翻边部55完全释放,翻边部55在其翻边段裸波圈551和鞘管41的共同作用下翻转至与鞘管41的中心轴线垂直,使得翻边部55满足自动翻转的条件。
如图14所示,继续后撤鞘管41,翻边部55的悬空端55b翻转至偏向管腔支架50的远端,悬空端55b运动至连接端55a的远端侧。此时翻边部55开口5511朝向管体部51的远端,翻边部55的直径由其悬空端55b至其连接端55a逐渐减小。管体部51已经在主体支架30的腔内释放出来的部分也可通过其管体段裸支架自膨胀恢复至自然状态时的形状。此时,管体部51的直径已经释放的部分的直径与左锁骨下动脉13的直径大致相同,悬空端55b的直径大于左锁骨下动脉13的直径,悬空端55b的直径大于主体支架30侧孔33b的孔径。
[0066] 翻边部55和连接部53都完全释放后,以与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鞘管41,使得管腔支架50跟随鞘管41同步运动。如图15所示,悬空端55b与主体支架30侧孔33b附近的内壁挂接。如图16所示,继续拉动鞘管41,翻边部55在主体支架30的内壁的挤压下向管腔支架50的近端翻转,直至翻边部55与主体支架30的内壁贴壁。可再适当拉动鞘管41,使翻边部55更加紧密地贴合主体支架30的内壁。之后再逐步释放管腔支架50的其他部分。在翻边部55翻转的过程中,翻边段覆膜553会向靠近连接段53的方向收缩,此时,波峰551a容易将与其接触的翻边段覆膜553刺穿,第二端部5532与波峰551a之间具有间距D,可使得翻边段覆膜
553具有收缩活动的空间,即使翻边段覆膜553收缩后,波峰551a与翻边段覆膜553依然留有间隙或刚好抵接,可避免波峰551a将翻边段覆膜553刺穿。间距D的范围是:0.5mm≤D≤3mm,既可以防止波峰551a将翻边段覆膜553刺穿,还可以避免浪费覆膜材料。
[0067] 管腔支架50从其近端到远端释放完成,管体部51的远端植入到左锁骨下动脉13中,并通过管体段裸支架的径向膨胀能力,使分支管腔支架50稳定地锚定于左锁骨下动脉13中。连接部53和管体部51一并被左锁骨下动脉13径向压缩,翻边部55在连接段和主体支架30的内壁的共同限制下保持在外翻的状态,翻边部55在该状态下保持有自动往回翻转的翻转力,即翻边部55的悬空端55b保持有向管腔支架50的远端翻转的趋势。因此管腔支架50能够牢牢的贴合主体支架30的内壁。由于翻边部55保持有向管腔支架50远端继续翻转的翻转力,使得翻边部55提供了较好的预紧力,使得管腔支架50更加稳定地锚定于左锁骨下动脉13中,同时还可以使得在拉动鞘管41时,管腔支架50不容易从分支中被拽出。
[0068] 由于翻边部55还包括翻边段覆膜553,翻边部55保持有自动翻转的翻转力,可以使得翻边段覆膜553紧密的贴合主体支架30的内壁,防止管腔支架50与主体支架30接合部位的内漏(III型内漏)。
[0069] 对于管腔支架50而言,翻边部55越贴合主体支架30,其防漏效果越好,由于主体支架30采用体内开窗,其开窗位置事先是未知的,因此无法在开窗位置放置显影材料,导致在手术过程中,主体支架30的侧孔33b的位置无法准确判断,进而导致翻边部55无法准确定位,因此,在植入过程中,若能准确的指示管腔支架50的释放效果,也就是说若能指示翻边部55与主体支架30内壁的贴合情况,将极大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0070] 管腔支架50的翻边部55完全释放后回到自然状态,拉动鞘管41使得管腔支架50跟随鞘管41同步运动,回到自然状态后翻边部55与主体支架30的内壁抵接,在拉动过程中翻边部55逐渐贴合主体支架30内壁。在此过程中,通过DAS可观察到设于翻边部55上的显影结构555的影像。通过观察显影结构555的影像,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主体支架30内壁的位置,同时,也能准确判断翻边部55与主体支架30内壁的是否贴合,以便随时指示调整管腔支架50的释放,从而能够精确地指示管腔支架50准确定位。
[0071] 具体地,如图17所示,翻边部55和连接部53从鞘管41中释放出来后,在DSA下能观察到设于翻边部55上的4个呈长形的显影结构555,显影结构555大致与鞘管41的中心轴线平行,通过4个显影结构555可以大致判断翻边部55的整体轮廓。拉动鞘管41以使得鞘管41带动管腔支架50同步移动,可观察到4个长形的显影结构555做平行移动,并不发生转动。继续拉动鞘管41,如图18所示,可观察到4个显影结构555开始向管腔支架50的近端翻滚,此时可判断为翻边部55已经与主体支架30的内壁挂接。如图19所示,再继续拉动鞘管41,显影结构555继续翻转直至大致垂直于鞘管41的中心轴线,此时可判断为翻边部55与主体支架30的内壁完全贴合。
[0072] 如图20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管腔支架50b与上述管腔支架5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53与管体部51近端连接,具体地,连接部53可通过连接段覆膜533与管体段覆膜511的近端相连。连接段裸波圈531通过连接段覆膜533与管体段覆膜511连接。连接部53能够以连接段覆膜533与管体段覆膜511相连的端部为支点,在外力作用下向管腔支架50的近端或管腔支架50的远端摆动。
[007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7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该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一种车架用后簧支架组 2021-07-20 4
一种八孔鞍座支架 2021-10-03 1
一种带支架的手机后盖 2021-11-07 1
一种乐器支架 2020-10-19 5
支架设备 2020-06-07 5
杯子支架 2020-06-29 2
电视安装支架 2021-03-29 4
支架式背包 2020-08-18 0
一种支架组合 2020-11-14 4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支架 2022-10-28 5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