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齿轮 / 行星齿轮组 / 行星轮 / 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

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

阅读:481发布:2023-03-03

专利汇可以提供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 现有技术 中的各种减速机,缺少一种可以直接达到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 传动比 、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本发明包括 齿轮 ,输入 行星架 、换向行星架、 输出轴 、减速机壳体、端盖,将 电机 输入轴 和输出轴同轴,输出轴为内外两根同 心轴 构成,使输出的两根同心轴转向相反;该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采用一个方向输入,两个方向输出的结构形式。本发明利用双行星架完成了减速和换向,实现了共轴反转的行星减速机, 是一种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传动比、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而且具有安全 稳定性 好,传动效率高的特点。,下面是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包括输入轴行星架(1),内齿圈(5),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换向行星架(7),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外输出轴(9),内输出轴(10),内输出轴左齿轮(4),内输出轴右齿轮(13),右端盖(11),左端盖(12);所述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分别设置在输入轴行星架(1)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与内齿圈(5)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与内输出轴左齿轮(4)啮合,得到内输出轴(10)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安装在换向行星架(7)上,内输出轴右齿轮(13)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与外输出轴(9)上的内齿圈啮合,外输出轴(9)的转向与内输出轴(10)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1)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换向行星架(7)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齿数与内输出轴右齿轮(13)齿数相等;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齿数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及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齿数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齿轮上设置可对齿轮进行润滑的导油孔。

说明书全文

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是一种利用双行星架完成了减速和换向,实现了共轴反转的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减速机,缺少一种可以直接达到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传动比、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
[0003] 在专利号为:ZL200520012799.2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描述的双轴正反转减速机可以归类为三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机,输入轴输出轴垂直,有体积大、变速比小、维护困难的缺点;在专利号为:200810154047.8的发明专利中所述双向输出的减速机为不同心的两根输出轴。综上所述:现有的减速机存在体积大、传动效率小,且双向输出的为不同心的两根轴输出或者是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同心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利用双行星架完成了减速和换向,实现了共轴反转的行星减速机, 是一种单输入双输出且有高传动比、高传动效率的行星减速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减速机包括输入轴行星架1,内齿圈5,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换向行星架7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外输出轴9,内输出轴10,内输出轴左齿轮4,内输出轴右齿轮13,右端盖11,左端盖12;所述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分别设置在输入轴行星架1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与内齿圈5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圈3与内输出轴左齿轮4啮合,得到内输出轴10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安装在换向行星架7上,内输出轴右齿轮13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
8与外输出轴9上的内齿圈啮合,外输出轴9的转向与内输出轴10相反。
[0007]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1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换向行星架7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
[0008]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齿数与内输出轴右齿轮13齿数相等;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齿数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及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齿数相等。
[0009] 上述的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齿轮上设置可对齿轮进行润滑导油孔。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本发明的“共轴”表示两层意思:1、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2、输出轴为内外两根同心轴构;“反转”指输出的两根同心轴转向相反;其解决了目前双轴正反转减速机体积大、传动效率小,使电机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输出轴为内外两根同心轴构成且输出的两根同心轴转向相反。
[0012] 本发明作为行星减速机,具有安全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共轴反转行星减速机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行星架双层齿轮结构俯视图;
[0015] 图3为图2沿A-A剖面图;
[0016] 附图编号: 1输入轴行星架 2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
[0017] 3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 4内输出轴左齿轮
[0018] 5内齿圈 6换向行星架左齿轮
[0019] 7换向行星架 8换向行星架右齿轮
[0020] 9外输出轴 10内输出轴
[0021] 11右端盖 12左端盖
[0022] 13内输出轴右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发明是将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分别安装在输入轴行星架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圈与内输出轴左齿轮啮合,得到内输出轴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安装在换向行星架上,内输出轴右齿轮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与外输出轴上的内齿圈啮合,实现换向,外输出轴的转向与内输出轴相反。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 参见图1-图3:本发明包括输入轴行星架1,内齿圈5,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换向行星架7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外输出轴9,内输出轴10,内输出轴左齿轮4,内输出轴右齿轮13,左端盖12,右端盖11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和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3分别安装在输入轴行星架1上,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2与内齿圈5啮合,输入轴行星架右齿圈3与内输出轴左齿轮4啮合,得到内输出轴10的转向;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与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安装在换向行星架7上,内输出轴右齿轮13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6啮合,换向行星架右齿轮8与外输出轴9上的内齿圈啮合,实现换向,外输出轴9的转向与内输出轴10相反。
[0026] 输入轴行星架及换向行星架上的齿轮均采用销轴连接,保证齿轮和行星架的相对转动关系。行星齿轮采用3个齿轮120°分布,且为行星架左右各一层行星齿轮。内输出轴上的左齿轮、右齿轮及换向行星架与内输出轴均采用花键连接,内输出轴和外输出轴之间用两列调心轴承,保证内外输出轴的输出精度,主要指标体现内外轴的同心度和轴端圆跳度。
[0027] 设计时,所有齿轮模数为m=1,其中壳体内齿圈齿数为z1=65,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齿数z2=21,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齿数z3=18,内输出轴左齿轮齿数z4=25,内输出轴右齿轮齿数z5=21,换向行星架左齿轮齿数z6=18,换向行星架右齿轮齿数z7=18,外输出轴内齿轮齿数为z8=57。
[0028] 在该减速机的设计过程中,输入轴行星架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换向行星架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换向行星架右齿轮之间采用双层齿轮的结构;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齿数与内输出轴右齿轮齿数相等;输入轴行星架右齿轮齿数与换向行星架左齿轮及换向行星架右齿轮齿数相等;并在减速机的各个齿轮上设计可对齿轮进行润滑导油孔;输入轴行星架与电机连接,可采用内置花键连接或是将电机轴端加工成齿轮与输入轴行星架左齿轮内啮合;将内输出轴作为输入轴时,输入轴行星架的转向与外输出轴的转向一致;输入行星架作用为减速,换向行星架作用为换向,且该减速机的减速比大于等于1。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行星齿轮架 2020-05-11 886
行星齿轮箱 2020-05-11 873
行星齿轮系 2020-05-11 995
行星齿轮组 2020-05-12 199
行星齿轮架 2020-05-12 552
行星齿轮架 2020-05-12 5
行星齿轮组 2020-05-12 669
行星齿轮机构 2020-05-13 87
行星齿轮箱 2020-05-11 888
行星轮套件 2020-05-12 769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