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驱动系统 / 凸轮控制机构 / 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

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

阅读:116发布:2023-02-27

专利汇可以提供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申请 公开一种双轴 铰链 及 电子 机器,其可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360度的 角 度范围相对开合,并可从特定开合角度起使 键盘 部或 橡胶 脚垫隐没于第一壳体。双轴铰链包含双轴铰链部及运作机构,运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运作,操作机构作用于第一壳体及或第二壳体所设的键盘部或橡胶脚垫。运作机构包含 凸轮 组件及滑动组件,凸轮组件与双轴铰链部的动作连动,并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而产生动作,滑动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凸轮组件,滑动组件往单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组装板,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从特定开合角度开始运作。组装板组装于第一铰链杆或第二铰链杆。,下面是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双轴铰链,其连结电子机器中位于键盘部的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显示部的第二壳体,使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在360度的度范围内相对开合,该电子机器包含平板笔记型计算机,
其中,该双轴铰链包含双轴铰链部及运作机构,该运作机构使操作机构产生运作,该操作机构与该双轴铰链部连动,且该操作机构作用于该第一壳体所设的该键盘部或橡胶脚垫,
该双轴铰链部通过多个连结组件使组装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以及组装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连接而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转动,并通过同步转动机构使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相互同步并分别往不同方向转动,该同步转动机构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及齿轮辅助组件所构成,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一铰链杆一起转动,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二铰链杆一起转动,该中间齿轮安裝在该齿轮辅助组件,该中间齿轮与该第一齿轮、该第二齿轮咬合且将该第一齿轮、该第二齿轮的任一方的转动传达到另一方,同时,该运作机构包含凸轮组件、运作组件、滑动导引组件、一对导引销、以及一对弹性组件,该凸轮组件具有组装孔、轴部及运作凸轮部,该组装孔设置在该凸轮组件的约略中央部,且该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该组装孔,该轴部及该运作凸轮部夹设该组装孔,该轴部位于该凸轮组件的其中一端且插入贯通并卡止于设置在该齿轮辅助组件的卡止长孔,该运作凸轮部呈圆弧状且设置在该凸轮组件的其中另一端的外周缘处,该凸轮组件伴随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开合操作,而以该第一铰链杆为支点转动;该运作组件具有被动凸轮部、一对导引筒体、基部以及连结部,该被动凸轮部突出设置在该基部的一端,该一对导引筒体以特定间隔突出设置在该基部的另一端,该连结部设置在该基部,组装于该第一铰链杆的第一组装板上设有相距特定间隔且各自成对的组装片,该运作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该组装片之间;该滑动导引组件导引该运作组件的滑动动作,该滑动导引组件的一端连结于第一铰链杆,另一端保持于运作组件;该导引销分别组装于该组装片所设的该组装孔,以轴枢架设在该组装片之间,且该导引销贯通设置在该运作组件的该一对导引筒体之内;该弹性组件分别是由压缩线圈弹簧所构成,并分别卷绕于该导引销,且该弹性组件弹性设置在各该组装片的其中一端与该运作组件之间,以迫使该运作组件往该凸轮组件所在的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双轴铰链部通过多个连结组件使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连接而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转动,该第一铰链杆通过第一组装板组装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铰链杆通过第二组装板组装于该第二壳体,所述连结组件与转动控制机构关连而设,以控制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的转动,
其中,该转动控制机构包含该同步转动机构、摩擦矩产生机构以及吸引机构,该同步转动机构由与该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的该第一齿轮、与该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的该第二齿轮、以及与该第一齿轮和该第二齿轮咬合且将该第一齿轮或该第二齿轮其中一方的转动传达到其中另一方的该中间齿轮所构成,该同步转动机构使该第一铰链杆或该第二铰链杆的其中一方的转动同步于其中另一方,使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分别往不同方向转动,该摩擦力矩产生机构邻接该同步转动机构而设且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铰链杆及该第二铰链杆,该吸引机构邻接该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而设且分别设置于该第一铰链杆及该第二铰链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操作机构为该键盘部的隐没机构,该隐没机构包含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与该运作机构的该运作组件的滑动动作连动,并使上方设有该键盘部的键盘部保持板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同步转动机构包含:
齿轮辅助组件,其作为第一连结组件而使用,该齿轮辅助组件轴枢并支撑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使该第一铰链杆与该第二铰链杆可转动;
中间齿轮,其下方与上方分别具有下方伞齿部与上方伞齿部,该中间齿轮可转动地轴枢并支撑在该齿轮辅助组件的下方突出部与上方突出部之间;
第一齿轮,其咬合于该下方伞齿部,该第一齿轮组装于该第一铰链杆且被该第一铰链杆限制转动;以及
第二齿轮,其咬合于该上方伞齿部,该第二齿轮组装于该第二铰链杆且被该第二铰链杆限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包含该第一铰链杆侧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及该第二铰链杆侧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
该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由摩擦板、第一A摩擦垫圈、第一B摩擦垫圈及第一弹性手段构成,该摩擦板作为第二连结组件而使用,该第一A摩擦垫圈与该第一B摩擦垫圈通过该同步转动机构的与该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的该第一齿轮以及该双轴铰链部的吸引机构的该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凸轮板组件被夹设在该摩擦板的下方两侧,且该第一A摩擦垫圈与该第一B摩擦垫圈与该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该第一弹性手段设置于该第一铰链杆并使该第一A摩擦垫圈与该第一B摩擦垫圈压接于该摩擦板与该凸轮板组件,该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由作为该第二连结组件的该摩擦板、第二A摩擦垫圈、第二B摩擦垫圈及第二弹性手段构成,该第二A摩擦垫圈与该第二B摩擦垫圈通过该同步转动机构的与该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的该第二齿轮以及该双轴铰链部的该吸引机构的该凸轮板组件被夹设在该摩擦板的上方两侧,且该第二A摩擦垫圈与该第二B摩擦垫圈与该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该第二弹性手段设置于该第二铰链杆并使该第二A摩擦垫圈与该第二B摩擦垫圈压接于该摩擦板与该凸轮板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铰链,其中该吸引机构包含该第一铰链杆侧的第一吸引机构及该第二铰链杆侧的第二吸引机构,
该第一吸引机构由第一A凸轮凹部与第一B凸轮凹部、第一凸轮从动件以及第一弹性手段构成,该第一A凸轮凹部与该第一B凸轮凹部约略呈圆弧状,且该第一A凸轮凹部与该第一B凸轮凹部设置在凸轮板组件其第三A轴承孔的其中一侧的外侧,其中该第三A轴承孔轴枢该第一铰链杆,且该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凸轮板组件及该第一凸轮从动件,该第二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该凸轮板组件及第二凸轮从动件,该第一凸轮从动件组装于该第一铰链杆且被该第一铰链杆限制转动,该第一凸轮从动件其正对于该第一A凸轮凹部与该第一B凸轮凹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A凸轮凸部与第一B凸轮凸部,该第一弹性手段用于使该第一A凸轮凹部及该第一B凸轮凹部与该第一A凸轮凸部及该第一B凸轮凸部互相压接,
该第二吸引机构由第二A凸轮凹部与第二B凸轮凹部、该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第二弹性手段构成,该第二A凸轮凹部与该第二B凸轮凹部约略呈圆弧状,且该第二A凸轮凹部与该第二B凸轮凹部设置在该凸轮板组件其第三B轴承孔的其中一侧的外侧,该第二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该第三B轴承孔,该第二凸轮从动件组装于该第二铰链杆且被该第二铰链杆限制转动,该第二凸轮从动件其正对于该第二A凸轮凹部与该第二B凸轮凹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A凸轮凸部与第二B凸轮凸部,该第二弹性手段用于使该第二A凸轮凹部及该第二B凸轮凹部与该第二A凸轮凸部及该第二B凸轮凸部互相压接。
7.一种电子机器,其使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轴铰链。

说明书全文

双轴铰链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双轴铰链,其连接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机器的具有键盘部的第一壳体以及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在360度的度范围内相对进行开合。另外,本发明特别关于一种适合应用在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上的双轴铰链以及使用此双轴铰链的电子机器,电子机器可例如包括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且此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部同时具有触控操作功能。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来说,通过双轴铰链将设有键盘部的第一壳体以及设有具手指触控功能的显示部的第二壳体连结在一起,而能够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进行开合的计算机,称之为平板笔记型计算机。这类可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360度相对开合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的双轴铰链,已揭露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9-063039号公报中。然而,平板笔记型计算机除了可当作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使用以外,也可当作平板计算机来使用,其中,当作一般的笔记型计算机来使用时,需使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开启操作,并通过第一壳体所设的键盘部来进行按键操作,而当作平板计算机来使用时,则需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360度形成重叠状态后摆放在办公桌等工作台上,并通过手指对显示部进行触控操作而输入信息。在上述情况下,若第一壳体所设的键盘部维持在从第一壳体突出的状态,在折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使用时,键盘部将会触碰到工作台而产生误触。或者,若第一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橡胶脚垫,则在折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此橡胶脚垫将会触碰到第二壳体的背面,而无法折叠形成平状态。然而,公知技术的双轴铰链并无法解决上述这些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双轴铰链,其使具有键盘部的第一壳体与具有显示部的第二壳体可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合,并可使键盘部或橡胶脚垫从特定的开启角度起逐渐隐没至第一壳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另外,在通过双轴铰链可开合地连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电子机器之中,当打算开发一种因双轴铰链的运作而使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所设的其它操作机构产生运作的电子机器时,本发明也能够应用在这类电子机器上。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双轴铰链连结电子机器中位于键盘部的第一壳体以及位于显示部的第二壳体,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合,且电子机器包含平板笔记型计算机。其中,双轴铰链包含双轴铰链部及运作机构,运作机构使操作机构产生运作,操作机构与双轴铰链部连动,且操作机构作用于第一壳体所设的键盘部或橡胶脚垫,双轴铰链部通过多个连结组件使组装于第一壳体的第一铰链杆以及组装于第二壳体的第二铰链杆连接而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转动,并通过同步转动机构使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相互同步并分别往不同方向转动。同步转动机构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齿轮及齿轮辅助组件所构成,第一齿轮与第一铰链杆一起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铰链杆一起转动,中间齿轮安裝在齿轮辅助组件,中间齿轮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咬合且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任一方的转动传达到另一方。同时,运作机构包含凸轮组件、运作组件、滑动导引组件、一对导引销、以及一对弹性组件。其中,凸轮组件具有组装孔、轴部及运作凸轮部,组装孔设置在凸轮组件的约略中央部,且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组装孔,轴部及运作凸轮部夹设组装孔,轴部位于凸轮组件的其中一端且插入贯通并卡止于设置在齿轮辅助组件的卡止长孔,运作凸轮部呈圆弧状且设置在凸轮组件的其中另一端的外周缘处,此外,凸轮组件伴随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操作,而以第一铰链杆为支点转动。其次,运作组件具有被动凸轮部、一对导引筒体、基部以及连结部,被动凸轮部突出设置在基部的一端,一对导引筒体以特定间隔突出设置在基部的另一端,该连结部设置在该基部,此外,组装于第一铰链杆的第一组装板上设有相距特定间隔且各自成对的组装片,运作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组装片之间,而滑动导引组件导引运作组件的滑动动作,该滑动导引组件的一端连结于第一铰链杆,另一端保持于运作组件。导引销分别组装于组装片所设的组装孔,以轴枢架设在组装片之间,且导引销贯通设置在运作组件的一对导引筒体之内。弹性组件分别是由压缩线圈弹簧所构成,并分别卷绕于导引销,且弹性组件弹性设置在各组装片的其中一端与运作组件之间,以迫使运作组件往凸轮组件所在的方向滑动。
[0006] 在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双轴铰链部通过多个连结组件使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连接而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转动,第一铰链杆通过第一组装板组装于第一壳体,第二铰链杆通过第二组装板组装于第二壳体,上述多个连结组件与转动控制机构关连而设,以控制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的转动。其中,转动控制机构包含同步转动机构、摩擦矩产生机构以及吸引机构,同步转动机构由与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的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咬合且将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其中一方的转动传达到其中另一方的中间齿轮所构成,同步转动机构使第一铰链杆或第二铰链杆其中一方的转动同步于另一方,使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分别往不同方向转动,摩擦力矩产生机构邻接同步转动机构而设且分别设置于第一铰链杆及第二铰链杆,吸引机构邻接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而设且分别设置于第一铰链杆及第二铰链杆。
[0007]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机构为键盘部的隐没机构,隐没机构包含凸轮机构,凸轮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组件的滑动动作连动,并使上方设有键盘部的键盘部保持板上下移动。
[0008]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转动机构包含齿轮辅助组件、中间齿轮、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齿轮辅助组件作为第一连结组件而使用,齿轮辅助组件轴枢并支撑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使第一铰链杆与第二铰链杆可转动。中间齿轮的下方与上方分别具有下方伞齿部与上方伞齿部,中间齿轮可转动地轴枢并支撑在齿轮辅助组件的下方突出部与上方突出部之间。第一齿轮咬合于下方伞齿部,第一齿轮组装于第一铰链杆且被第一铰链杆限制转动。第二齿轮咬合于上方伞齿部,第二齿轮组装于第二铰链杆且被第二铰链杆限制转动。
[0009]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包含该第一铰链杆侧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及该第二铰链杆侧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由摩擦板、第一A摩擦垫圈、第一B摩擦垫圈及第一弹性手段构成,摩擦板作为第二连结组件而使用,第一A摩擦垫圈与第一B摩擦垫圈通过同步转动机构的与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的第一齿轮以及双轴铰链部的吸引机构的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凸轮板组件被夹设在摩擦板的下方两侧,且第一A摩擦垫圈与第一B摩擦垫圈与第一铰链杆共同转动,第一弹性手段设置于第一铰链杆并使第一A摩擦垫圈与第一B摩擦垫圈压接于摩擦板与凸轮板组件。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由作为第二连结组件的摩擦板、第二A摩擦垫圈、第二B摩擦垫圈及第二弹性手段构成,第二A摩擦垫圈与第二B摩擦垫圈通过同步转动机构的与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的第二齿轮以及双轴铰链部的吸引机构的凸轮板组件被夹设在摩擦板的上方两侧,且第二A摩擦垫圈与第二B摩擦垫圈与第二铰链杆共同转动,第二弹性手段设置于第二铰链杆并使第二A摩擦垫圈与第二B摩擦垫圈压接于摩擦板与凸轮板组件。
[0010]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引机构包含该第一铰链杆侧的第一吸引机构及该第二铰链杆侧的第二吸引机构。第一吸引机构由第一A凸轮凹部与第一B凸轮凹部、第一凸轮从动件以及第一弹性手段所构成,第一A凸轮凹部与第一B凸轮凹部约略呈圆弧状,且第一A凸轮凹部与第一B凸轮凹部设置在凸轮板组件其第三A轴承孔的其中一侧的外侧,其中第三A轴承孔轴枢第一铰链杆,且第一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凸轮板组件与第一凸轮从动件,第二铰链杆可转动地插入贯通于凸轮板组件与第二凸轮从动件,第一凸轮从动件组装于第一铰链杆且被第一铰链杆限制转动,第一凸轮从动件其正对于第一A凸轮凹部与第一B凸轮凹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A凸轮凸部与第一B凸轮凸部,第一弹性手段用于使第一A凸轮凹部及第一B凸轮凹部与第一A凸轮凸部及第一B凸轮凸部互相压接。第二吸引机构由第二A凸轮凹部与第二B凸轮凹部、第二凸轮从动件以及第二弹性手段所构成,第二A凸轮凹部与第二B凸轮凹部约略呈圆弧状,且第二A凸轮凹部与第二B凸轮凹部设置在凸轮板组件其第三B轴承孔的其中一侧的外侧,第二铰链杆可转动地轴枢于第三B轴承孔,第二凸轮从动件组装于第二铰链杆且被第二铰链杆限制转动,第二凸轮从动件其正对于第二A凸轮凹部与第二B凸轮凹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A凸轮凸部与第二B凸轮凸部,第二弹性手段用于使第二A凸轮凹部及第二B凸轮凹部与第二A凸轮凸部及第二B凸轮凸部互相压接。
[0011] 另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电子机器使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记载的双轴铰链。
[0012] 借助上述构成,当电子机器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进行开合时,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将从特定的开合角度起,使第一壳体所设的键盘部或橡胶脚垫的操作机构,例如隐没机构产生运作,进而使上述键盘部或橡胶脚垫能够隐没到第一壳体的内部。由此,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开启360度而相互重叠时,原先突出于第一壳体外侧的键盘部或橡胶脚垫将不会造成使用上的障碍,进一步地,当电子机器开启至适于对第一壳体进行按键操作的角度时,将能够使键盘部或橡胶脚垫往第一壳体的外侧突出,以避免按键操作产生障碍。此外,当通过同步转动机构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合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能够通过摩擦力矩产生机构而稳定地停止并维持在其开合状态下,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还能够通过吸引机构而在特定的角度下自动进行开合操作,进而提高电子机器的操作性。另外,在设有吸引机构的情况下,还能够省略设置栓机构。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使用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的示意图,其中(a)为开启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从前方观看时的斜视图,(b)为合上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并从后方观看时的斜视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斜视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拆下铰链壳而观看时的斜视图。
[0016] 图4A为对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双轴铰链部进行分解后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0017] 图4B为对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运作机构进行分解后的部分分解斜视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第一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侧视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第二铰链杆的示意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正面图,(c)为侧视图。
[0020] 图7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齿轮辅助组件的示意图,其中(a)为斜视图,(b)为侧视图,(c)为(b)沿A-A线段的剖面图。
[0021] 图8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中间齿轮的正面图。
[0022] 图9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斜视图。
[0023] 图10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中作为第二连结组件的摩擦板示意图,其中(a)为右侧视图,(b)为左侧视图。
[0024] 图11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摩擦垫圈的示意图,其中(a)为从右侧观看的斜视图,(b)为从左侧观看的斜视图。
[0025] 图12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凸轮板组件的示意图,其中凸轮板组件作为第三连结组件及第二个摩擦板,(a)为从吸引机构的方向观看的斜视图,(b)为从吸引机构的方向观看的侧视图,(c)为从摩擦力矩产生机构的方向观看的侧视图。
[0026] 图13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第一凸轮从动件与第二凸轮从动件的斜视图。
[0027] 图14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的铰链壳示意图,其中(a)为侧视图,(b)为(a)沿B-B线段的剖面图。
[0028] 图15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其运作机构的凸轮组件示意图,其中(a)为正面图,(b)为斜视图。
[0029] 图16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其运作机构的运作组件与滑动导引组件的斜视图。
[0030] 图17A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隐没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角度在0度时的状态,其中隐没机构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
[0031] 图17B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隐没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角度在90度时的状态,其中隐没机构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
[0032] 图17C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隐没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角度在180度时的状态,其中隐没机构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
[0033] 图17D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隐没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角度在270度时的状态,其中隐没机构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
[0034] 图17E为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隐没机构与运作机构的运作说明图,其表示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开合角度在360度时的状态,其中隐没机构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的双轴铰链使用于电子机器其中一例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并没有限制只能将双轴铰链使用在平板笔记型计算机上,其也可使用在其它电子机器上,只要此电子机器具有以双轴铰链连结并可进行开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即可。
[0036] 另外,本发明并没有限制只能用双轴铰链对隐没机构等操作机构进行操作,其也可用于使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的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的其它各种操作机构产生运作。
[0037] 图1的(a)和(b)为使用本发明的双轴铰链的平板笔记型计算机1的示意图,笔记型计算机1为电子机器的其中一例。笔记型计算机1包括设有键盘部2a的第一壳体2以及设有显示部3a的第二壳体3,本发明的成对的铰链装置4与6分别连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其后方的左右两端,并且可在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进行开合。第二壳体3所设的显示部3a为平板型的显示部,其具备通过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的功能。另外,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后方还分别设有组装凹部2b、2b与3b、3b,其用于容纳双轴铰链4与6。
[0038] 由于双轴铰链4与6的构成除了左右对称这一点以外均为相同,故以下仅对其中一方双轴铰链4的构成加以说明,对其中另一方的双轴铰链6则省略说明。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只要不会对运作造成影响,双轴铰链6也可采用其它不同的构成。
[0039] 另外,以下说明的双轴铰链4的双轴铰链部4a、操作机构其中一例的隐没机构40、或是运作机构50的构成仅为举例,本发明并非被图中所示的方式所限。
[0040] 图2至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轴铰链4的示意图。首先,从双轴铰链4的双轴铰链部4a开始说明。特别如图2至图5所示,附图标记为10的组件是双轴铰链部4a的第一铰链杆。特别如图4A、图4B及图5所示,第一铰链杆10由组装板部10a、凸缘部10c、第一圆形轴部10d、第二圆形轴部10e、第一变形轴部10f、第二变形轴部10g及外螺纹部10h所构成。组装板部
10a的其中一端的剖面约略呈扁平状,其表面上设置有组装孔10b与10b,凸缘部10c接续组装板部10a而设,第一圆形轴部10d接续凸缘部10c而设,第二圆形轴部10e接续第一圆形轴部10d而设,且第二圆形轴部10e的直径小于第一圆形轴部10d,第一变形轴部10f接续第二圆形轴部10e而设,且第一变形轴部10f的剖面通过切削其两侧的加工方式而约略呈现椭圆形状,第二变形轴部10g接续第一变形轴部10f而设,第二变形轴部10g的厚度约略小于第一变形轴部10f,且第二变形轴部10g的剖面与第一变形轴部10f的剖面同样是约略呈椭圆形状,而外螺纹部10h则是接续第二变形轴部10g而设。
[0041] 如图2、图4A及图4B所示,第一铰链杆10的组装板部10a组装有第一组装板11,第一组装板11通过将带有凸缘部的组装销10i与10i分别穿过第一铰链杆10的组装孔10b与10b及第一组装板11的组装孔11a与11a,并将各组装销10i与10i的其中一端密合,而组装至组装板部10a。另外,特别如图2、图4A及图4B所示,第一组装板11通过将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穿过此第一组装板11所设的组装孔11b、11b…以及辅助组装板11f的组装孔11h、11h而被组装至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其中,辅助组装板11f是通过连结销11g、11g而组装于第一组装板11。此外,组装销10i与10i也可用具有螺帽的组装螺丝来取代。
[0042] 接着,特别如图4A、图4B及图6所示,附图标记为12的组件为第二铰链杆,第二铰链杆12平行地配置在第一铰链杆10的上方。特别如图6所示,第二铰链杆12由组装板部12a、凸缘部12c、圆形轴部12d、第一变形轴部12e、第二变形轴部12f及外螺纹部12g构成。组装板部12a的其中一端的剖面约略呈扁平状,其表面上设置有组装孔12b与12b,凸缘部12c接续组装板部12a而设,圆形轴部12d接续凸缘部12c而设,第一变形轴部12e接续圆形轴部12d而设,且第一变形轴部12e的剖面约略呈现椭圆形状,第二变形轴部12f接续第一变形轴部12e而设,且第二变形轴部12f的厚度约略小于第一变形轴部12e,而外螺纹部12g则是接续第二变形轴部12f而设。
[0043] 另外,特别如图3及图4A所示,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以特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A轴承孔15c与第一B轴承孔15d、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以及第三A轴承孔36a与第三B轴承孔36b,由此使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以相互平行的状态被轴枢并支撑。其中,第一A轴承孔15c与第一B轴承孔15d设置在同步转动机构14中作为第一连结组件的齿轮辅助组件15,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设置在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中作为第二连结组件的摩擦板31,而第三A轴承孔36a与第三B轴承孔36b则设置在吸引机构35中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
[0044] 如图2至图4A、图4B及图6所示,第二铰链杆12的组装板部12a组装有第二组装板13,第二组装板13通过将带有凸缘部的组装销12h与12h分别穿过第二铰链杆12的组装孔
12b与12b及第二组装板13的组装孔13a与13a,并将各组装销12h与12h的其中一端密合,而组装至组装板部12a。另外,特别如图2至图4A所示,第二组装板13通过将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穿过此第二组装板13所设的组装孔13b、13b…而被组装至第二壳体3的下表面。此外,组装销12h与12h也可用具有螺帽的组装螺丝来取代。
[0045] 接下来对设置在双轴铰链部4a的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之间的转动控制机构5加以说明。转动控制机构5包含第一转动控制机构5a及第二转动控制机构5b,第一转动控制机构5a及第二转动控制机构5b由同步转动机构14、弹性手段21、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及吸引机构35构成。详而言之,第一转动控制机构5a由同步转动机构14、第一弹性手段
21a、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及第一吸引机构35a构成,第二转动控制机构5b则是由同步转动机构14、第二弹性手段21b、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及第二吸引机构35b构成。
[0046] 在此,首先从同步转动机构14开始说明。特别如图3及图4A所示,同步转动机构14包含齿轮辅助组件15、中间齿轮20、第一齿轮17及第二齿轮18。齿轮辅助组件15的其中一侧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下方突出部15a与上方突出部15b,下方突出部15a与上方突出部15b上分别具有第一A轴承孔15c与第一B轴承孔15d,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圆形轴部10e与第二铰链杆12的圆形轴部12d分别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第一A轴承孔15c与第一B轴承孔15d,且齿轮辅助组件15作为第一连结组件而使用。中间齿轮20设有轴心共通的下方支轴20a与上方支轴20b,且中间齿轮20的下方与上方分别具有下方伞齿部20c与上方伞齿部20d,下方支轴20a与上方支轴20b分别可转动地插入贯通并支撑于第一轴支沟15e与第二轴支沟15f,其中第一轴支沟15e与第二轴支沟15f分别设置在齿轮辅助组件15其下方突出部15a的上侧与上方突出部15b的下侧。第一齿轮17咬合于中间齿轮20的下方伞齿部20c,同时,第一齿轮17由伞状齿轮构成且其中心轴方向设有变形贯通孔17a,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10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贯通孔17a。第二齿轮18咬合于中间齿轮20的上方伞齿部20d,同时,第二齿轮18同样是由伞状齿轮构成且其中心轴方向设有变形贯通孔18a,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贯通孔18a。此外,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的构成相同,因此,图9中仅显示第一齿轮17,并将第二齿轮18的各组件的符号表示在括号之中。另外,齿轮辅助组件15其约略中央部所设的椭圆形状孔是卡止长孔15g,其供后述的运作机构50的凸轮组件51使用。另外,需进一步补充的是,图4A所示的组件符号16a、16b为供辅助齿轮15使用的垫圈。
[0047] 接下来对弹性手段21的构成加以说明,弹性手段21设置在双轴铰链部4a的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的前端一侧。特别如图4A及图4B所示,弹性手段21包含第一弹性手段21a与第二弹性手段21b,第一弹性手段21a位于第一铰链杆10的一侧,第二弹性手段21b位于第二铰链杆12的一侧。第一弹性手段21a由第一弹性组件22、第一按压垫圈23及第一锁固螺帽24构成。其中,第一弹性组件22由多个具有圆形贯通孔22a的碟型弹簧或弹簧垫圈重叠设置而构成,第一铰链杆10的第二变形轴部10g插入并贯通于各圆形贯通孔22a,第一按压垫圈23与第一弹性组件22邻接而设,第二变形轴部10g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一按压垫圈23所设的变形贯通孔23a,第一锁固螺帽24与第一按压垫圈23邻接而设,第一铰链杆10的外螺纹部10h螺合于第一锁固螺帽24所设的内螺纹孔24a。
[0048] 另外,特别如图4A所示,第二弹性手段21b由第二弹性组件25、第二按压垫圈26及第二锁固螺帽27构成。其中,第二弹性组件25由多个具有圆形贯通孔25a的碟型弹簧或弹簧垫圈重叠设置而构成,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插入并贯通于各圆形贯通孔25a,第二按压垫圈26与第二弹性组件25邻接而设,第二变形轴部12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二按压垫圈26所设的变形贯通孔26a,第二锁固螺帽27与第二按压垫圈26邻接而设,第二铰链杆12的外螺纹部12g螺合于第二锁固螺帽27所设的内螺纹孔27a。
[0049] 如后述,弹性手段21使压接力作用于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与吸引机构35,由此,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行开合操作,使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转动时,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以及吸引机构35将分别实现产生摩擦力矩的功能以及吸引的功能。
[0050] 接下来对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加以说明。特别如图3、图4A及图10所示,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与同步转动机构14邻接而设,且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包含位于下方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以及位于上方的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其中,特别如图3及图4A所示,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由第一A摩擦垫圈32A、第一B摩擦垫圈32B及上述的第一弹性手段21a构成,第一A摩擦垫圈32A与第一B摩擦垫圈32B夹设摩擦板31的下端而配置在摩擦板31的两侧,摩擦板31的下方与上方分别具有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10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且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10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一A摩擦垫圈32A的第一变形贯通孔32a以及第一B摩擦垫圈32B的第二变形贯通孔32b。
[0051] 其中,第一A摩擦垫圈32A夹设在摩擦板31的下方其中一侧面与同步转动机构14的第一齿轮17之间,第一B摩擦垫圈32B则夹设在摩擦板31的下方另一侧面与吸引机构35的凸轮板组件36的下方其中一侧面之间。接着,当第一铰链杆10转动时,第一A摩擦垫圈32A及第一B摩擦垫圈32B与第一齿轮17共同转动,使第一A摩擦垫圈32A与摩擦板31的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并使第一B摩擦垫圈32B在摩擦板31的另一侧面与凸轮板组件36的下方其中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力矩。通过上述设置而产生摩擦力矩的第一A摩擦垫圈32A、第一B摩擦垫圈32B、摩擦板31的两侧面以及凸轮板组件36的其中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32c与32d、31c与31d、32e与32f以及36g,因而可提升耐久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A摩擦垫圈32A中与第一齿轮17邻接的一侧上可省略设置网格状加工部32c。
[0052] 另外,特别如图3、图4A及图10所示,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由第二A摩擦垫圈33A、第二B摩擦垫圈33B及上述的第二弹性手段21b构成,第二A摩擦垫圈33A与第二B摩擦垫圈33B夹设摩擦板31的上端而配置在摩擦板31的两侧,摩擦板31的下方与上方分别具有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10f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分别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第二A轴承孔31a与第二B轴承孔31b,且第二铰链杆12的第一变形轴部12e插入贯通并卡合于第二A摩擦垫圈33A的第三变形贯通孔33a以及第二B摩擦垫圈33B的第四变形贯通孔33b。其中,第二A摩擦垫圈33A夹设在摩擦板31的上方其中一侧面与同步转动机构14的第二齿轮18之间,第二B摩擦垫圈33B则夹设在摩擦板31的上方另一侧面与吸引机构35的凸轮板组件36的上方其中一侧面之间。接着,当第二铰链杆
12转动时,第二A摩擦垫圈33A及第二B摩擦垫圈33B与第二齿轮18共同转动,使第二A摩擦垫圈33A与摩擦板31的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力矩,并使第二B摩擦垫圈33B在摩擦板31的另一侧面与凸轮板组件36的上方其中一侧面之间产生摩擦力矩。
[0053] 通过上述设置而产生摩擦力矩的第二A摩擦垫圈33A、第二B摩擦垫圈33B、摩擦板31的两侧面以及凸轮板组件36的上方其中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网格状加工部33c与33d、
31e与31f、33e与33f以及36h,因而可提升耐久度。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A摩擦垫圈33A与第二齿轮18邻接的一侧可省略设置网格状加工部33c。
[0054] 接着,吸引机构35与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邻接而设且设置在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与弹性手段21之间。吸引机构35包含第一吸引机构35a与第二吸引机构35b,第一吸引机构35a位于下方的第一铰链杆10的一侧,第二吸引机构35b位于上方的第二铰链杆12的一侧。
首先,特别如图12所示,第一吸引机构35a由第一A凸轮凹部36c与第一B凸轮凹部36d、第一凸轮从动件37以及第一弹性手段21a构成。第一A凸轮凹部36c与第一B凸轮凹部36d约略呈圆弧状,且第一A凸轮凹部36c与第一B凸轮凹部36d设置在凸轮板组件36其下方邻近第三A轴承孔36a处的其中一侧,其中凸轮板组件36作为第三连结组件而使用。第一凸轮从动件37设有变形贯通孔37a,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变形轴部10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贯通孔37a而对第一凸轮从动件37的动作加以限制,同时,第一凸轮从动件37其外侧侧面对立地设置有大小不一的第一A凸轮凸部37b与第一B凸轮凸部37c,第一A凸轮凸部37b与第一B凸轮凸部37c分别相对于第一A凸轮凹部36c与第一B凸轮凹部36d而设置。第一弹性手段21a接续第一凸轮从动件37而设,且第一弹性手段21a使上述第一凸轮从动件37压接于凸轮板组件36。
[0055] 另外,特别如图12所示,第二吸引机构35b由第二A凸轮凹部36e与第二B凸轮凹部36f、第二凸轮从动件38以及第二弹性手段21b构成。第二A凸轮凹部36e与第二B凸轮凹部
36f约略呈圆弧状,且第二A凸轮凹部36e与第二B凸轮凹部36f设置在凸轮板组件36其上方邻近第三B轴承孔36b处的其中一侧的外侧,其中凸轮板组件36作为第三连结组件而使用。
第二凸轮从动件38设有变形贯通孔38a,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变形轴部12f插入贯通并卡合于变形贯通孔38a而对第二凸轮从动件38的动作加以限制,同时,第二凸轮从动件38其外侧侧面设置有大小不一的第二A凸轮凸部38b与第二B凸轮凸部38c,第二A凸轮凸部38b与第二B凸轮凸部38c分别相对于第二A凸轮凹部36e与第二B凸轮凹部36f而设置。第二弹性手段
21b接续第二凸轮从动件38而设,且第二弹性手段21b使上述第二凸轮从动件38压接于凸轮板组件36。另外,第一凸轮从动件37与第二凸轮从动件38虽分别被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限制转动,但第一凸轮从动件37与第二凸轮从动件38都能够往轴方向进行滑动。
[0056] 此外,凸轮板组件36其中一侧面的下方与上方设有第三A轴承孔36a与第三B轴承孔36b,而通过在第三A轴承孔36a与第三B轴承孔36b的周围设置网格状加工部36g与36h,凸轮板组件36将能够作为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的第二个摩擦板而使用。
[0057] 此外,双轴铰链部4a优选可组装铰链壳7,此铰链壳7用于容纳转动控制机构5,转动控制机构5包含同步转动机构14乃至弹性手段21。特别如图2、图4A、图4B及图12所示,铰链壳7为剖面呈长孔形状的筒状物,其内部设有组装部7b,组装部7b横跨铰链壳7的中央部而设置,且组装部7b设有组装筒部7a。铰链壳7之中容纳有同步转动机构14、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吸引机构35及弹性手段21,组装筒部7a是通过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而设置于组装部7b,且铰链壳7通过组装筒部7a而组装于凸轮板组件36所设的内螺纹孔36i。其中,下方容纳部7c之中容纳有同步转动机构14、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第一吸引机构35a及第一弹性手段21a,而上方容纳部7d之中则容纳有同步转动机构14、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第二吸引机构35b及第二弹性手段21b。
[0058] 再者,特别如图2所示,当本发明的双轴铰链4连结笔记型计算机1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且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行闭合操作之后,铰链壳7容纳于第一壳体2所设的容纳凹部2b以及第二壳体3所设的容纳凹部3b之中。另外,另一双轴铰链6的铰链壳8的构成也与铰链壳7相同。
[0059] 接下来,对操作机构其中一例的隐没机构40的构成加以说明,此隐没机构40使用于键盘部2a。如图17A至图17E所示,隐没机构40包含底板42、键盘部保持板46、凸轮机构43及弹性组件47,底板42设置在第一壳体2上所设的键盘部容纳部41之内,键盘部保持板46以特定间隔设置在底板42上以用于保持键盘部2a,凸轮机构43设置在底板42与键盘部保持板46之间,弹性组件47用于将键盘部2a推压到键盘部容纳部41之内。凸轮机构43包含滑动组件44及多个凸轮组件45、45…,其中滑动组件44可滑动地设置在底板42上,多个凸轮组件
45、45…彼此以特定间隔组装于滑动组件44,并用于保持键盘部保持板46。各凸轮组件45、
45…分别具有倾斜部45a、45a…,且倾斜部45a、45a…的上端分别具有平坦的键盘载置部
45b、45b…,其中键盘载置部45b、45b…用于载放并保持键盘部保持板46。此外,键盘载置部
45b、45b…还分别具有卡止沟部45c、45c…,其根据键盘部保持板46所设的长孔部46a、
46a…及其滑动位置而卡合或分离。需特别说明的是,此处记载的凸轮机构43仅为其中一例,本发明并非为本实施例的方式所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轮机构43也可因应连结机构而替换。
[0060] 接下来对运作机构50的构成加以说明,此运作机构50作用于隐没机构40。在本实施例中,运作机构50包含凸轮组件51、运作组件52、滑动导引组件53、一对导引销54与54、以及一对弹性组件55与55。其中,凸轮组件51具有组装孔51a、轴部51b及运作凸轮部51c,组装孔51a设置在凸轮组件51的约略中央部,且第一铰链杆10可转动地插入并贯通组装孔51a,轴部51b及运作凸轮部51c夹设组装孔51a,轴部51b位于凸轮组件51的其中一端且插入贯通并卡止于齿轮辅助组件15的卡止长孔15g,运作凸轮部51c呈圆弧状且设置在凸轮组件51的其中另一端的外周缘处,此外,凸轮组件51伴随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开合操作,而以第一铰链杆10为支点转动。其次,特别如图16所示,运作组件52具有基部52a、被动凸轮部52b以及一对导引筒体52c与52c,被动凸轮部52b突出设置在基部52a的一端,导引筒体52c与52c以特定间隔突出设置在基体52a的另一端,此外,组装于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组装板11上设有一向下凹陷的装设板11c,装设板11c上设有相距特定间隔且各自成对的组装片11d、
11d与11d、11d,运作组件52可滑动地设置在组装片11d、11d与11d、11d之间,而滑动导引组件53用于导引运作组件52的滑动动作。导引销54与54分别组装于组装片11d、11d与11d、11d所设的组装孔11e、11e与11e、11e,以轴枢架设在组装片11d、11d与11d、11d之间,且导引销
54与54贯通设置在运作组件52的导引筒体52c与52c之内。弹性组件55与55分别是由压缩线圈弹簧所构成,并分别卷绕于导引销54与54,且弹性组件55与55弹性设置在各组装片11d、
11d和11d、11d的其中一端与运作组件52之间,以迫使运作组件52往凸轮组件51所在的方向滑动。另外,运作组件52所设的连结部52d上还组装有连结组件57,其用于使隐没机构40运作。
[0061] 此外,附图标记为56与56的组件是导引销54与54所用的垫圈。同样如图16所示,滑动导引组件53的其中一端具有组装孔53a,且另一端弯折而设置有导引孔53b,其中第一铰链杆10的第一圆形轴部10d插入并贯通于组装孔53a。进一步地,滑动导引组件53的上下方还设有导引片53c与53c,导引片53c与53c之间夹设运作组件52,以对运作组件52进行导引。
[0062] 接下来,对本发明上述的双轴铰链4的运作方式加以说明。首先,从双轴铰链部4a的部分开始说明。双轴铰链部4a使构成平板型笔记型计算机1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相对进行开合,笔记型计算机1为电子机器的其中一例。此双轴铰链部4a的特征在于,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通过同步转动机构14中作为第一连结组件的齿轮辅助组件15、作为第二连结组件的摩擦板31及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而以平行状态可转动地连结并设置在一起,其中第一铰链杆10经由第一组装板11而组装于第一壳体2,第二铰链杆12经由第二组装板13而组装于第二壳体3。当第一壳体2或第二壳体3的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开合操作时,该另一方也会借助同步转动机构14而开启,使开合操作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易地完成。
[0063] 换句话说,当第二壳体3相对于第一壳体2,从图1的(b)所示的闭合状态顺时针开启,例如以其中一只手固定第一壳体2,并以另一只手往顺时针方向开启第二壳体3时,第一铰链杆10首先会往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齿轮17也同时会往相同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当第一齿轮17往顺时针方向转动,中间齿轮20将会通过与第一齿轮17共同转动的第一伞齿部17b相互咬合的下方伞齿部20c而往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与中间齿轮20的上方伞齿部20d相互咬合的第二伞齿部18b将会使组装于第二铰链杆12的第二齿轮18往逆时针方向转动,故第二铰链杆12将会往与第一铰链杆10相反的方向转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共同往相反方向转动而进行开合操作。相较之下,当公知技术的双轴铰链部的第一铰链杆在进行转动时,第二铰链杆将会受限于选择性转动限制机构而无法转动,因此,相较于公知技术,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部4a能够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开合操作更容易进行,且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开合操作,因而能够提高操作性。
[0064] 再者,吸引机构35是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要开启至360度的稍早之前开始运作而产生吸引动作,此时,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自动开启而维持在完全开启状态。而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共同动作而闭合至0度时,第一吸引机构35a与第二吸引机构35b也会产生运作。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处于闭合状态时,通过吸引机构35的设置,即使不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之间设置栓锁机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依然可保持在闭合状态而不会自动开启。
[0065] 进一步地,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经由同步转动机构14而同步往相反方向开启,并合计开启至360度的状态下,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会在与闭合状态相反的方向下互相重叠。
[0066] 在上述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相对开合操作中,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的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与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将会在第一铰链杆10与第二铰链杆12交互转动时分别同时运作。此时,第一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a通过第一A摩擦垫圈32A及第一B摩擦垫圈32B,使摩擦板31的下方两侧与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的下方其中一侧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由此,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行开合操作时,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能够稳定地停止在任意的开合角度下。
[0067] 此外,第二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b通过第二A摩擦垫圈33A及第二B摩擦垫圈33B,使摩擦板31的上方两侧与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的上方其中一侧之间产生摩擦力矩,由此,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行开合操作时,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将能够稳定地停止在任意的开合角度下。
[0068]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吸引机构35的第一吸引机构35a与第二吸引机构35b在开启角度将到达到0度与360度的稍早之前开始运作,此时,第一凸轮从动件37的第一A凸轮凸部37b与第一B凸轮凸部37c分别落入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的第一A凸轮凹部36c与第一B凸轮凹部36d之中,且第二凸轮从动件38的第二A凸轮凸部38b与第二B凸轮凸部38c分别落入作为第三连结组件的凸轮板组件36的第二A凸轮凹部36e与第二B凸轮凹部36f之中,由此,吸引机构35将能够发挥吸引功能,迫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自动往开启方向或闭合方向转动。
[0069] 另外,本发明的双轴铰链4不仅能够使笔记型计算机1以其原来的使用方式供操作者使用,还能够通过双轴铰链部4a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相互往反方向同步开合,使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约略呈现L字型、山型、或者是重叠在一起而形成平板状,由此,在第二壳体3面向操作者的情况下,笔记型计算机1将能够以平板计算机等各式各样的形式供操作者使用。
[0070] 接下来将根据相关图式,对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从0度的闭合状态相对开启至360度时的隐没机构40及运作机构50的动作加以说明。其中,隐没机构40为操作机构的其中一例且作用于键盘部2a,而运作机构50使隐没机构40产生运作。
[0071] 如图17A所示,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在开合角度为0度的闭合状态时,铰链壳7处于直立状态,此时运作机构50的运作组件52的被动凸轮部52b受到凸轮组件51的运作凸轮部51c的推压,并抵抗弹性组件55与55(图中仅显示其中一方)的弹力而往图中右侧移动,接着,键盘部保持板46通过隐没机构40的凸轮机构43使键盘部2a的上端保持在从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上述的状态已显示在图17A之中。
[0072] 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从上述闭合状态相对开启至90度时,如图17B所示,铰链壳7处于从直立状态往逆时针方向倒下45度的状态,此时凸轮组件51将伴随上述运作而往逆时针方向转动,但在此状态下,运作组件52的被动凸轮部52b仍抵接于凸轮组件51的运作凸轮部51c,故滑动组件44并不会产生移动。因此,相较于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处于闭合状态的情况,键盘部保持板46将维持在相同的位置上。
[0073] 如图17C所示,运作组件52维持在相同位置的状态,将保持到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开启至180度为止。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往超过180度的方向持续开启时,运作组件52的被动凸轮部52b与凸轮组件51的运作凸轮部51c分离,运作组件52将承受弹性组件55与
55(图中仅显示其中一方)的弹力而开始往图中左侧移动,因此,隐没机构40中构成凸轮机构43的滑动组件44将被连结组件57拉扯而往图中左侧移动,接着,键盘部保持板46将通过凸轮组件45、45…而与键盘部2a共同隐没到键盘部容纳部41之中。在此,图17D表示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开启至270度为止的状态,如图17D所示,键盘部保持板46与键盘部2a共同隐没到第一壳体2的键盘部容纳部41之中。而图17E虽然示出了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进一步开启至360度而在相反方向下相互重叠的状态,但此时键盘部保持板46仍与键盘部2a共同隐没在第一壳体2之中。因此,即便将第一壳体2的键盘部2a面向下方摆放在工作台上,也能够防止键盘部2a上的各种按键被误触。另外,运作组件52的基部52a用于限制运作组件5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幅度,由此,当运作组件52的移动幅度大于270度开启状态的移动幅度时,运作组件52将不会继续移动。
[0074] 接着,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从360度的开启状态闭合至开启角度为180度的状态时,在开启角度将要达到180度之前,凸轮组件51将往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凸轮组件51的运作凸轮部51c与运作组件52的被动凸轮部52b互相抵接,将运作组件52往图中右侧推压,因此,滑动组件44将通过连结组件57往右方移动,且键盘部保持板46将通过凸轮组件45、45…上升,使键盘部2a移动至第一壳体2的上方,进而使键盘部2a的上端突出于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另外,键盘部2a从第一壳体2突出的状态将维持到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相对闭合至0度为止。
[0075] 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附图中虽没有显示,但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也可采用平齿轮来代替伞状齿轮,若采用此实施方式,则可在不使用中间齿轮的情况下,直接使两个平齿轮相互咬合。另外,也可以透过中间齿轮使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同步往反方向转动。进一步地,弹性手段21所使用的第一弹性组件22与第二弹性组件25也可用压缩线圈弹簧或具有弹性的橡胶等合成树脂制的材料来替代。另外,不设置铰链壳7与8虽然不会对双轴铰链4与6的运作造成障碍,但在设置有铰链壳7与8的情况下,将双轴铰链4与6组装至笔记型计算机1时,同步转动机构14、摩擦力矩产生机构30及吸引机构35将不会裸露至外部,因此,设置铰链壳7与8具有美化外观的优点。
[0076] 另外,根据以上说明内容应可看出,本发明的运作机构50并非只能作用于键盘部2a的隐没机构40。在其它实施例中,运作机构50也能够作用于第一壳体2所设的橡胶脚垫的隐没机构,或是作用于其它的操作机构。
[0077]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双轴铰链适合应用在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机器上,使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互相同步开启,且能够在合计360度的角度范围内相对开启。其中,本发明的双轴铰链又以显示部同时具有触控操作功能的笔记型计算机更加适合应用。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