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轴承类 / 内圈 / 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

内圈外圈车削装置

阅读:661发布:2020-05-13

专利汇可以提供内圈外圈车削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 内圈 及 外圈 车削 装置,包括接料装置,接料装置旁侧设置有内圈车削头,内圈车削头移动且实施对接料装置内的毛坯内圈的车削操作,接料装置的出口 位置 还设置有接料辊,接料辊实施对接料装置内毛坯的接料操作,接料辊的旁侧设置有外圈车削头,外圈车削头用于实施对毛坯外圈的车削操作,接料装置实施对毛坯的接料操作,利用内圈车削头实施对毛坯件内圈的车削操作,而后接料辊实施对接料装置内车削好内圈的毛坯件的承接,利用外圈车削头实施对毛坯件的外圈车削操作。,下面是内圈外圈车削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内圈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保罗接料装置(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接料装置(20)的旁侧设置有内圈车削头(30),所述内圈车削头(30)移动且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的毛坯内圈的车削操作,所述接料装置(20)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接料辊(40),所述接料辊(40)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毛坯的接料操作,所述接料辊(40)的旁侧设置有外圈车削头(50),所述外圈车削头(50)用于实施对毛坯外圈的车削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装置(20)的旁侧还设置有定芯棒(80),所述定芯棒(80)平移动且插置在接料装置(20)的毛坯管芯内,所述内圈车削头(30)移动且实施对毛坯管芯内壁的切削操作;所述接料装置(20)包括两个半夹管(21),所述两个半夹管(21)长度方向水平且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半夹管(21)开口相对布置且一端设置在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上,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构成进料口,所述两个半夹管(21)实时对毛坯外壁的夹紧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进料口端设置成喇叭口状,位于两个半夹管(21)的内壁开设有避让槽(211),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外壁设置有滑杆(212),所述滑杆(212)滑动设置在机架(22)上,所述滑杆(212)上套设有挤压弹簧(23),所述挤压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半夹管(21)外壁及机架(22)抵靠,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另一端设置成出口,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另一端出口位置设置有挡板(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25),所述限位挡板(25)设置在接料架(14)的两侧位置,两个限位挡板(25)相对布置且分别设置有挡料刷毛(251),所述推料机构为推料气缸(26),所述推料气缸(26)的活塞杆与接料架(14)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接料架(14)上还延伸设置有滑动导板(143),所述滑动导板(143)与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靠近布置,所述滑动导板(143)与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旁侧的滑套构成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车削头(30)可调式设置在偏心盘上,动机构驱动偏心盘转动且实施对内圈车削头(30)的转动操作,所述接料辊(40)设置在偏心盘的盘心位置处,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内圈车削头(30)水平移动且实施对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内圈的切削操作,且接料辊(40)与定芯棒(80)端部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辊(40)呈管状管端对称设置有挡片(41),所述挡片(41)的中段位置与接料辊(40)的内壁构成铰接配合,所述挡片(41)的铰接轴与接料辊(40)垂直布置,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片(41)的悬伸至接料辊(40)管腔内,所述接料辊(40)的管腔内滑动设置有顶头(42),所述顶头(42)沿着接料辊(40)管腔滑动且与挡片(41)的一端抵靠,使得挡片(41)的另一端悬伸至接料辊(40)的管口位置;所述半夹管(21)的内壁周向及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小滚珠(2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辊(40)的管壁设置有开口(401),所述开口(401)沿着接料辊(40)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着周向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开口(401)内设置有顶料条(402),所述顶料条(402)的一端设置成弧面,所述顶头(42)外套设有套管(43),所述套管(43)沿着顶头(42)滑动且连动顶料条(402)伸出开口(401)开口;所述套管(43)的一端管口设置有翻边(431),所述翻边(431)周向方向设置有顶紧弹簧(432),所述顶紧弹簧(432)沿着套管(43)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顶紧弹簧(432)的另一端与顶紧圈(433)连接,所述顶紧圈(433)套设在套管(43)上且沿着长度方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车削头(50)设置在接料辊(40)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外圈车削头(50)设置在移动机架上,所述接料辊(40)与两个半夹管(21)远离时,动力机构驱动外圈车削头(50)实施对接料辊(40)外圈的车削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辊(40)的一端设置有齿轮(44),所述齿轮(44)通过连接齿轮与驱动电机(45)连接,驱动电机(45)驱动接料辊(40)转动,所述接料辊(40)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移动机架(46)连接,移动机架(46)设置在水平往复机构上,水平往复机构实施对移动机架(46)的水平驱动,所述移动机架(46)的移动方向与接料辊(40)的长度方向平行。
10.一种活塞环粗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粗加工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

说明书全文

内圈外圈车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活塞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活塞环作为发动机活塞的外壁的重要部件,活塞环主要为嵌入在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环主要分为两种:其一为压缩环,压缩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其二为机油环,机油环则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活塞环作为发动机活塞外壁嵌入的部件,对部件的耐磨性及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现有技术中的活塞环多采用铸造方式,以确保坯料的内部晶体结构稳定性,从而确保活塞环坯料的质量;铸造方式多采用砂型铸造的方式,以一模多穴的方式,能够确保活塞环坯料成型质量的同时,还能确保活塞环的生产质量;活塞环在实际生产时,首先通过砂型铸造模具生产出环状坯料,环状坯料一般可以通过后续的机架工设备实施对环状坯料进行进一步地加工,以获得用于制造活塞环的粗坯料,一般为提高环状坯料的生产效率以及确保环状坯料的质量,环状坯料一般可用来分割成两个单元坯料,以方便后续的进一步加工,现有技术中的环状坯料实际加工效率不高,多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内圈、外圈的车削,实际的生产方式效率极为低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对活塞环的加工效率,确保活塞环后续精加工的质量。
[0004]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 一种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包括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旁侧设置有内圈车削头,所述内圈车削头移动且实施对接料装置内的毛坯内圈的车削操作,所述接料装置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接料辊,所述接料辊实施对接料装置内毛坯的接料操作,所述接料辊的旁侧设置有外圈车削头,所述外圈车削头用于实施对毛坯外圈的车削操作。
[0006]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所述接料装置的旁侧还设置有定芯棒,所述定芯棒平移动且插置在接料装置的毛坯管芯内,所述内圈车削头移动且实施对毛坯管芯内壁的切削操作。
[0007] 所述接料装置包括两个半夹管,所述两个半夹管长度方向水平且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半夹管开口相对布置且一端设置在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上,所述两个半夹管的一端构成进料口,所述两个半夹管实时对毛坯外壁的夹紧操作。
[0008] 所述两个半夹管的进料口端设置成喇叭口状,位于两个半夹管的内壁开设有避让承接杆的避让槽,所述推料机构驱动接料架水平移动且伸入两个半夹管内,所述两个半夹管的外壁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半夹管外壁及机架抵靠,所述两个半夹管的另一端设置成出口,所述两个半夹管的另一端出口位置设置有挡板
[0009] 所述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在接料架的两侧位置,两个限位挡板相对布置且分别设置有挡料刷毛,所述推料机构为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与接料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接料架上还延伸设置有滑动导板,所述滑动导板与导料滑槽的低端出口靠近布置,所述滑动导板与导料滑槽的低端出口旁侧的滑套构成滑动配合。
[0010] 所述接料架上设置有圆孔,所述定芯棒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定芯棒穿过圆孔且与两个半夹管内的毛坯构成插接配合。
[0011] 所述定芯棒为气涨辊,所述定芯棒的外壁周向方向设置有涨,所述涨块的外壁设置有多排滚珠。
[0012] 所述内圈车削头可调式设置在偏心盘上,动机构驱动偏心盘转动且实施对内圈车削头的转动操作,所述接料辊设置在偏心盘的盘心位置处,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内圈车削头水平移动且实施对两个半夹管内的毛坯内圈的切削操作,且接料辊与定芯棒端部抵靠。
[0013] 所述接料辊呈管状管端对称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中段位置与接料辊的内壁构成铰接配合,所述挡片的铰接轴与接料辊垂直布置,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片的悬伸至接料辊管腔内,所述接料辊的管腔内滑动设置有顶头,所述顶头沿着接料辊管腔滑动且与挡片的一端抵靠,使得挡片的另一端悬伸至接料辊的管口位置。
[0014] 所述半夹管的内壁周向及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小滚珠。
[0015] 所述接料辊的管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沿着接料辊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着周向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开口内设置有顶料条,所述顶料条的一端设置成弧面,所述顶头外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沿着顶头滑动且连动顶料条伸出开口开口。
[0016] 所述套管的一端管口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周向方向设置有顶紧弹簧,所述顶紧弹簧沿着套管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顶紧弹簧的另一端与顶紧圈连接,所述顶紧圈套设在套管上且沿着长度方向滑动。
[0017] 所述外圈车削头设置在接料辊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外圈车削头设置在移动机架上,所述接料辊与两个半夹管远离时,动力机构驱动外圈车削头实施对接料辊外圈的车削操作。
[0018] 所述接料辊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连接齿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驱动接料辊转动,所述接料辊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移动机架连接,移动机架设置在水平往复机构上,水平往复机构实施对移动机架的水平驱动,所述移动机架的移动方向与接料辊的长度方向平行。
[0019] 所述接料装置包括接料履带,所述接料履带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接料仓,所述接料仓的出口与打磨装置的进料口衔接。
[0020]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毛坯件从铸造系统导出后,进行必要的去砂清理操作,使得毛坯内表面及外表面清洁,而后将毛坯件导送至毛坯供料装置内,毛坯供料装置导出毛坯件导出至接料装置内,接料装置实施对毛坯的接料操作,利用内圈车削头实施对毛坯件内圈的车削操作,而后接料辊实施对接料装置内毛坯件的承接,利用外圈车削头实施对毛坯件的外圈车削操作,毛坯车削完毕后,接料装置实施对卸载下来进行内圈及外圈车削好的坯料的承接,将卸载下来的坯料导送至打磨装置内,利用打磨装置对坯料的两端面的毛刺进行打磨操作,而后将成品的坯料进行后续的精加工操作,该粗加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并且确保后续的精加工品质。附图说明
[0021] 图1和图2是活塞环粗加工系统的两种视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活塞环粗加工系统中毛坯供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接料架及定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活塞环粗加工系统的主视图;
图7和图8是接料装置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至图11是接料辊的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3是接料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接料辊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活塞环粗加工系统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下面结合整个活塞环粗加工系统,对本发明的内圈及外圈车削装置作详尽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1至15,对本发明的活塞环粗加工系统作详尽的说明:
一种活塞环粗加工系统,包括毛坯供料装置10,毛坯供料装置10的出料口与接料装置
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接料装置20的旁侧设置有内圈车削头30,所述内圈车削头30移动且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的毛坯内圈的车削操作,所述接料装置20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接料辊
40,所述接料辊40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毛坯的接料操作,所述接料辊40的旁侧设置有外圈车削头50,所述外圈车削头50用于实施对毛坯外圈的车削操作,所述接料辊40的出料口端设置有接料装置60,所述接料装置60用于将车削好内圈及外圈的毛坯导送至打磨装置70内,所述打磨装置70用于实施对毛坯两端面的磨平操作;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毛坯件从铸造系统导出后,进行必要的去砂清理操作,使得毛坯内表面及外表面清洁,而后将毛坯件导送至毛坯供料装置10内,毛坯供料装置10导出毛坯件导出至接料装置20内,接料装置20实施对毛坯的接料操作,利用内圈车削头30实施对毛坯件内圈的车削操作,而后接料辊40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车削好内圈的毛坯件的承接,利用外圈车削头50实施对毛坯件的外圈车削操作,毛坯车削完毕后,接料装置60实施对卸载下来进行内圈及外圈车削好的坯料的承接,将卸载下来的坯料导送至打磨装置70内,利用打磨装置70对坯料的两端面的毛刺进行打磨操作,而后将成品的坯料进行后续的精加工操作,该粗加工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并且确保后续的精加工品质。
[0023] 所述接料装置20的进料口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毛坯供料装置10出口导出的毛坯导送至接料装置20内,使得毛坯按照轴心同轴的状态排布;上述的毛坯供料装置10能够使得毛坯件安装环面竖直的状态导送至接料装置20内,并且使得毛坯件沿着接料装置20内安装轴心同轴的状态紧挨排布,方便实现对紧挨排布在一起的毛坯件内圈进行车削操作,实现对毛坯件的第一步加工,加工完毕后,利用接料辊40实施对车削内圈后的毛坯件进行承接,以实现对工件的下一步加工操作;
当毛坯件物料掉落至接料装置20位置后,推料机构能够实现对单个毛坯件的推料操作,以实现对单个毛坯件的排布,使得毛坯件紧挨的方式沿着接料装置20内排布,排布在一起的毛坯件同步进行内圈车削操作,使得毛坯件构成一个整体管,能够有效提高对毛坯件内圈车削效率的同时,还可确保对毛坯件内圈的车削质量。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接料装置20的旁侧还设置有定芯棒80,所述定芯棒80水平移动且插置在接料装置20的毛坯管芯内,所述内圈车削头30移动且实施对毛坯管芯内壁的切削操作;
为确保对轴承内圈的可靠车削,避免毛坯内圈出现车削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对此,上述的定芯棒80插置实施对接料装置20内排布在一起的毛坯件管芯的插接操作,从而使得接料装置20内的毛坯件的管芯处在同心状态,当定芯棒80回退的过程中,同步实施对毛坯件的内圈车削,进而可显著提高对多组排列在一起的毛坯件内圈的车削质量,避免多排毛坯件的内圈车削时出现的偏厚或者偏薄的不良品问题。
[0025] 经过必要的清洁操作的毛坯件散落至毛坯供料装置10内,所述毛坯供料装置10包括输送带11,所述输送带11的带面水平且设置有隔料条111,所述隔料条111的出口设置有限位仓12,所述限位仓12的进口大、出口小布置,所述限位仓12的进口设置在输送带11的出口下方位置,所述限位仓12的出口竖直向下且呈扁管状结构,所述限位仓12的出口下方设置有导料滑槽13,所述导料滑槽13的槽口向上且倾斜布置,所述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设置有接料架14;毛坯件的环面水平状态导送至输送带11的相邻隔料条111之间,从而实现对毛坯件的分料操作,并且从输送带11的出口掉落至限位仓12的进口位置,并且从限位仓12的下端条形出口导出,从而可从出口准确掉落在导料滑槽13内,导料滑槽13的宽度方向略大于毛坯件的轴向尺寸,因此使得毛坯件能够沿着导料滑槽13向低端位置滚动,并且滚动至低端位置的接料接14上,以实现对单个毛坯件的承接操作。
[0026] 具体地,所述接料架14上设置有接料弧形槽141,所述接料弧形槽141小于半圆形且槽口向上,所述接料弧形槽141的一侧壁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承接杆142,所述毛坯由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导出并且滚落至接料弧形槽141上,推料机构将接料架14上的毛坯推送至接料装置20的进料口位置处;上述的单个的毛坯料从导料滑槽13的低端滚动至接料架14的接料弧形槽141内,利用接料弧形槽141实施对单个毛坯料的承接操作,使得毛坯件的环面处在竖直状态,而后利用推料机构实施对接料架14的水平驱动,从而将单个毛坯料推送至接料架14的进料口位置处,以实现对毛坯件的排布操作,使得毛坯件紧挨的状态沿着接料装置20的长度方向排布,方便后续的内圈切削加工操作。
[0027]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所述接料装置20包括两个半夹管21,所述两个半夹管21长度方向水平且相对布置,所述两个半夹管21开口相对布置且一端设置在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上,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构成进料口,所述两个半夹管21实时对毛坯外壁的夹紧操作;上述的接料装置20的两个半夹管21设置在推料机构的移动路径上,亦即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管口与接料架14的接料弧形槽141的槽口对应布置,当推料机构水平移动时,从而推动接料架14水平移动且与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管口靠近以实现对单个毛坯件的承接操作,使得毛坯件处在环面竖直的状态实施夹持操作,单个毛坯件相互紧挨,从而沿着两个半夹管21的管长方向排布,以方便后续的内圈车削加工操作。
[0028] 更为具体地,为确保将接料架14的接料弧形槽141内的毛坯件有效推送至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管口内,并且利用两个半夹管21实施对单个毛坯件外壁的有效夹持,以实现毛坯件与接料节架14的分离,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进料口端设置成喇叭口状,位于两个半夹管21的内壁开设有避让承接杆142的避让槽211,所述推料机构驱动接料架14水平移动且伸入两个半夹管21内,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外壁设置有滑杆212,所述滑杆212滑动设置在机架22上,所述滑杆212上套设有挤压弹簧23,所述挤压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半夹管21外壁及机架22抵靠,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另一端设置成出口,所述两个半夹管21的另一端出口位置设置有挡板24;上述的两个半夹管21通过挤压弹簧23实现对单个毛坯件外圈的弹性挤压,使得毛坯件能够随着两个夹管21的扩张而实现对毛坯件的夹持操作,以方便后续的定芯棒80实施对多个紧挨在一起的毛坯件的定芯操作,着定芯棒80的同步移动,进而实现对定芯后毛坯件内圈的准确车削操作。
[0029] 进一步地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机构的推送方向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25,所述限位挡板25设置在接料架14的两侧位置,两个限位挡板25相对布置且分别设置有挡料刷毛251,所述推料机构为推料气缸26,所述推料气缸26的活塞杆与接料架14的另一侧连接;上述的推料气缸26启动,从而连动接料架14水平往复移动,以将接料接14上的单个毛坯件推送至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管口位置处,挡料刷毛251与单个毛坯件的一端的抵靠,从而实现对单个毛坯件的限位,避免毛坯件从接料弧形槽141上掉落下来,进而能够将单个毛坯件准确的导送至两个半夹管21的一端管口位置处。
[0030] 为避免毛坯件从导料滑槽13的低端槽口导出,所述接料架14上还延伸设置有滑动导板143,所述滑动导板143与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靠近布置,所述滑动导板143与导料滑槽13的低端出口旁侧的滑套构成滑动配合;利用滑动导板143一方面实现对接料接14的水平滑动,另一方面实现对导料滑槽13低端出口位置的阻挡,避免单个毛坯件随意从导料滑槽13低端出口导出。
[0031] 为实现对多个紧挨排布在一起的毛坯件的定芯操作,所述接料架14上设置有圆孔144,所述定芯棒80与水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定芯棒80穿过圆孔144且与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构成插接配合;
水平驱动机构可以是气缸,气缸驱动定芯棒80水平移动且穿过圆孔144,实施对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内圈的夹紧操作,进而实现对两个半夹板21内圈毛坯件的定芯操作,从而方便后续的毛坯件内圈车削操作。
[0032] 为实施对毛坯件内圈的张紧,并且实现对毛坯件内圈中心的找寻,所述定芯棒80为气涨辊,所述定芯棒80的外壁周向方向设置有涨块81,所述涨块81的外壁设置有多排滚珠82;当上述的定芯棒80水平插置在两个半夹板21内的毛坯件内圈后,上述的气源启动,并且使得定芯棒80上的涨块81凸起,从而实现对毛坯件内圈的夹紧,进而实现对毛坯件的定芯操作,当内圈车削头30实施对内圈的车削操作时,连动涨块81的多排滚珠82沿着毛坯件内圈的滚动,以实现定芯棒80沿着毛坯件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对毛坯件车削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毛坯件的定芯操作。
[0033] 更为具体地,所述内圈车削头30可调式设置在偏心盘上,动力机构驱动偏心盘转动且实施对内圈车削头30的转动操作,所述接料辊40设置在偏心盘的盘心位置处,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内圈车削头30水平移动且实施对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内圈的切削操作,且接料辊40与定芯棒80端部抵靠;上述的内圈车削头30可调式设置在偏心盘上,动力机构驱动偏心盘转动的过程中,并且使得水平驱动机构驱动内圈车削头30水平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是实现对固定的毛坯件内圈的车削操作,还能使得定芯棒80与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远离;
动力机构可以是与偏心盘连接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偏心盘驱动电机的齿轮啮合,从而实现对内圈车削头30内圈的车削操作;
上述的接料辊40随着偏心盘一同导入两个半夹管21的内管内,在实施对两个半夹管21内毛坯件内圈车削的同时,还能随着接料管40与两个半夹管21远离后,连同车削好内圈的毛坯件一同从两个半夹管21拉出。
[0034] 为方便将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导出,所述接料辊40呈管状管端对称设置有挡片41,所述挡片41的中段位置与接料辊40的内壁构成铰接配合,所述挡片41的铰接轴与接料辊40垂直布置,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挡片41的悬伸至接料辊40管腔内,所述接料辊40的管腔内滑动设置有顶头42,所述顶头42沿着接料辊40管腔滑动且与挡片41的一端抵靠,使得挡片41的另一端悬伸至接料辊40的管口位置;当内圈车削头30实施对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内圈车削完毕后,设置在偏心盘中心的接料辊40首先将定芯棒80挤出,而后随着接料辊40回退的过程中,上述的顶头42水平移动,并且使得挡片41的另一端悬伸至接料辊40的管口位置,随着接料辊40及内圈车削头30回退的过程中,从而连通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一通随着接料辊40移出。
[0035] 为方便排列在一起的毛坯件从半夹管21中移出,所述半夹管21的内壁周向及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小滚珠213;挡板41拖动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拖出的过程中,使得毛坯件沿着小滚珠213滚动,进而方便毛坯件从两个半夹管21中拖出。
[0036]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毛坯件的张紧,并且实现对毛坯件的夹紧,以方便实现对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外圈的车削操作,所述接料辊40的管壁设置有开口401,所述开口401沿着接料辊40长度方向布置且沿着周向方向布置多个,所述开口401内设置有顶料条402,所述顶料条402的一端设置成弧面,所述顶头42外套设有套管43,所述套管43沿着顶头42滑动且连动顶料条402伸出开口401开口;驱动机构驱动套管43沿着顶头42滑动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套管43的一端管口与顶料条
402的弧面抵靠,从而使得顶料条402伸出开口401,进而实现对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的内圈的顶紧操作。
[0037] 为实现对位于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的顶紧操作,避免毛坯件之间有间隙,进而确保对毛坯件外圈的车削质量,所述套管43的一端管口设置有翻边431,所述翻边431周向方向设置有顶紧弹簧432,所述顶紧弹簧432沿着套管43的轴向方向布置,所述顶紧弹簧432的另一端与顶紧圈433连接,所述顶紧圈433套设在套管43上且沿着长度方向滑动;上述的接料辊40首先将两个半夹管21之间的坯料拖出后,而后驱动套管43沿着顶头42滑动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对顶料条402的顶出,以实现对毛坯件的夹紧操作,在实施对毛坯件夹紧操作的同时,上述的翻边431首先与坯料的一端面抵靠,进而实现对毛坯件的夹紧操作,消除毛坯件之间的间隙,使得毛坯件之间呈现紧挨的状态。
[0038] 为实现对接料辊40上毛坯件外圈的车削操作,所述外圈车削头50设置在接料辊40的移动路径上,所述外圈车削头50设置在移动机架上,所述接料辊40与两个半夹管21远离时,动力机构驱动外圈车削头50实施对接料辊40外圈的车削操作;动力机构驱动外圈车削头50与接料辊40靠近时,随着接料辊40的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对接料辊40上毛坯件外圈的车削操作;
上述的套管43的一端管芯与第一驱动气缸45连接,第一驱动气缸45的活塞杆与套管43平行且活塞杆端通过第一转动连接轴431连接,所述顶头4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4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4的活塞杆与顶头42平行且活塞杆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轴
44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4与第一驱动气缸45活塞杆平行且同心布置,上述接料辊40转动时,能够避免第二驱动气缸44与第一驱动气缸45随着接料辊40转动,进而避免气缸管路的干涉问题。
[0039] 为实现对接料辊40的转动,所述接料辊40的一端设置有齿轮44,所述齿轮44通过连接齿轮与驱动电机45连接,驱动电机45驱动接料辊40转动,所述接料辊40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移动机架46连接,移动机架46设置在水平往复机构上,水平往复机构实施对移动机架46的水平驱动,所述移动机架46的移动方向与接料辊40的长度方向平行。
[0040] 为实现对接料辊40上车削好的毛坯件的卸料,所述接料辊40的旁侧设置有卸料爪,所述卸料爪设置在平移机构上,平移机构驱动卸料爪水平移动,上述的接料辊40内的顶头42复位,并且套管43复位,卸料爪拖动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从端部拖出,并且掉落至接料装置60上,实现对接料辊40上毛坯件的卸料操作;所述接料装置60包括接料履带,所述接料履带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接料仓,所述接料仓的出口与打磨装置70的进料口衔接;
单个导出的毛坯件进入接料履带上,并且导送至打磨装置70内,进行打磨,打磨装置70包括接料方格板,所述接料方格板内设置有单元方格,单元方格内设置有毛坯件,接料方格板设置在下打磨板上,上打磨板下降且与下打磨板靠近,并且上打磨板沿着下打磨板往复移动,从而实现对毛坯件上端面的磨平操作,而后启动下打磨板,以实现对毛坯件下端面的打磨操作,以确保毛坯件的成型质量,将上述成型的粗坯件收集起来,根据各个不同活塞环的需求,进行后续的开口、磨光、倒角、切分的一些列的精加工操作;
一种活塞环粗加工方法,所述活塞环粗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毛坯件从铸造系统导出后,进行必要的去砂清理操作,使得毛坯内表面及外表面清洁,而后将毛坯件导送至毛坯供料装置10内;
第二步、启动毛坯供料装置10,将毛坯件导出至接料装置20内,接料装置20实施对毛坯的接料操作,使得毛坯件按照环面竖直的状态排布在接料装置20的两个半夹管21内;
第三步、启动内圈车削头30,使得内圈车削头30沿着接料辊40上转动,以实施对接料装置20的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内圈的车削操作;
第四步、接料辊40回退,并且将接料装置20的两个半夹管21内的毛坯件导送至接料辊
40上,并且实施对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夹紧操作;
第五步、启动接料辊40转动,使得外圈车削头50与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外圈靠近,接料辊40回退过程中,以实现对接料辊40外表面的车削操作;
第六步、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内圈及外圈车削外壁后,启动卸料机构,实施对接料辊40上的毛坯件的卸料操作,将毛坯件卸载至接料装置60上;
第七步、接料装置60将毛坯件以环面水平的状态导送至打磨装置70内,实现对毛坯件两端面的打磨操作,完成对活塞环原料的粗加工操作。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