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焊接,钎焊和锡焊 / 电弧焊 /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 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阅读:87发布:2021-03-07

专利汇可以提供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具有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 车身 加强结构的 汽车 车身结构,其中车身加强结构包括一复合梁,该复合梁由两个相互面对面的侧 纵梁 (9、10)、一底横梁(4)和两个侧竖直梁(5、6)构成,其中一左侧侧纵梁(9)、一对应的底横梁(4)端部和一左侧侧竖直梁(5)在一左侧 节点 (11)处连接,相应地第二个侧纵梁(10)与底横梁(4)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个侧竖直梁(6)在一右侧节点上连接,其中在两节点处设置用于在底横梁(4)和侧竖直梁(5、6)的横向平面内增强地加固的 角 部加强结构。按本发明侧纵梁(9、10)是铸 铝 侧纵梁,在其节点(11)处分别形成和集成有做成材料一致的箱形突出的角部加强 型材 (13)的角部加强结构,其中在角部加强型材(13)上在上方连接有对应的侧竖直梁(5、6),在侧面连接有底横梁(4)。,下面是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具有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其中车身加强结构包括一复合梁,该复合梁由两个相互面对面的侧纵梁(9、10)、一底横梁(4)和两个侧竖直梁(5、6)构成,其中一左侧侧纵梁(9)、一对应的底横梁(4)端部和一左侧侧竖直梁(5)在一左侧节点(11)处连接,相应地第二个侧纵梁(10)与底横梁(4)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个侧竖直梁(6)在一右侧节点处连接,
其中在这两个节点处设置有用于在底横梁(4)和侧竖直梁(5、6)的横向平面内增强地加固的部加强结构,
其特征为:
侧纵梁(9、10)是铸侧纵梁,在侧纵梁上在节点(11)处分别形成和集成有做成材料一致的箱形突出的角部加强型材(13)的角部加强结构,其中在角部加强型材(13)上在上方连接有对应的侧竖直梁(5、6),以及在侧面连接有底横梁(4)。
2.按权利要求1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为:铸铝侧纵梁各具有一朝向汽车内侧的铸铝梁外壳件(12),在其上面形成有做成空心的突入汽车内腔的箱式型材的角部加强型材,所述箱式型材(13)具有在汽车纵向看遵循角部造型的三角形基本形状,该基本形状具有相互面对面的三角形的横箱壁(14、15)、一上箱壁(16)、一朝向汽车内侧的侧箱壁(17)和一做成中凹形状的过渡区(18),
侧竖直梁(5)的朝向汽车内侧的侧竖直梁外壳件(23)以一搭接接头(24)形合地搭接或勾接地连接在上箱壁(16)的区域上,对应地,底横梁(4)的朝向汽车内侧的底横梁外壳件(20)以一搭接接头(22)形锁合地搭接地连接在侧箱壁(17)区域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为:底横梁(4)或至少一个底横梁外壳件(20)和各个侧竖直梁(5、6)或至少一个侧竖直梁外壳件(23)由铝板制成。
4.按权利要求3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为:与角部加强型材(13)的梁连接通过粘接和/或铆接和/或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和/或FDS螺钉建立。
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为:在高级轿车车身中复合梁通过一在后窗台板区域内的上横梁(7)闭合成一底角部加强的抗扭环(3)。
6.按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项的汽车车身结构,其特征为:复合梁的侧竖直梁(5、6)在客货两用汽车车身中是一直延伸到车顶区域的C立柱的组成部分。

说明书全文

带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带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汽车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类型的车身加强结构由一复合梁/复合承载结构(Traegerverbund)组成,它由两个相互面对面的侧纵梁、一底横梁和两个侧竖直梁构成。其中一个左侧侧纵梁、底横梁的对应左端和一左侧的侧竖直梁在一左侧节点处连接,而对应地第二个右侧纵梁与底横梁的右端和第二个右侧的侧竖直梁在右侧节点处连接。此外为了在底横梁和侧竖直梁的横向平面内增强的加固/刚性提高,在两个节点处安装部加强结构。
[0003] 这种在底面节点上的角部加强结构非常适合于特别是克服运动时的车身扭曲的在后车身区内的车身加强/加固并作为预防侧向撞击的防护措施,这也是众所周知的措施。例如由DE102004027377A1已知一种带一底横梁的结构,它在端部分别通过一侧纵梁做得带一角部加强结构,并进一步向上弯曲成一短的侧竖直梁件和与一车轮罩架连接。
[0004] 此外众所周知对于带一可折叠的后座靠背的高级轿车汽车车身通过这样的方法改善在后轮罩和后窗台板区域内车身的刚性,即这种类型的复合梁通过一在后窗台板区域内的上横梁封闭成一抗扭环。这里也以已知方式这样设计底面结点的角部加强结构,即焊接有用于材料加强的角部加强角板。
[0005] 在客货两用车中也以已知方式进行类似的角铁板加强,其中这里也采用一直通到车顶区域内的C立柱作为侧竖直梁,使得这里也通过车顶结构建立一封闭的抗扭环。
[0006] 由DE102004027377A1所知的复合梁结构由于短的侧竖直梁连接到车轮罩上只具有小的扭矩减小作用。此外上述所有现有技术中给出的复合梁结构制造和安装比较复杂,特别是在采用单独的角部加强件时。另外还涉及一种常用的板车身结构,没有用来减轻重量的特殊措施。
[0007] 但是在众所周知的现代汽车车身中除了流线的造型外还越来越多地采用由轻金属或轻金属合金特别是组成的材料,以便通过减轻重量保护环境地减少燃料消耗。轻金属构件的刚性和接合技术不同于迄今为止常用的单纯钢板结构,因此由此出现的问题用在构件相应地组合的情况下与相应的车身部位正确匹配的材料组合以及用对于成批大量生产经济和合适的接合技术解决。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这种类型的带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汽车车身结构,使得得到具有高刚性的经济和重量轻的结构。
[0009] 这个目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侧纵梁是铸铝侧纵梁,在它上面分别在节点处形成和集成有做成材料一致的、箱形突出的角部加强型材的角部加强结构。在角部加强结构型材的每一个上分别一方面在上面连接对应的侧竖直梁和另一方面在侧面连接底横梁对应的端部。
[0010] 通过采用铸铝侧纵梁得到一种简单和良好地满足安装和刚性要求的重量合理的结构。此外在这种铸件中可以方便和经济地形成和集成有角部加强型材,而不需要附加的以及额外装配的角部加强件,通过将底横梁和侧竖直梁直接连接在角部加强型材上还提供了一种简单和稳固的接合技术(Fuegetechnik),使得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后轮罩区域内的用来加强车身的整个复合梁结构在实现良好加强作用的情况下重量特别轻和特别经济。
[0011] 在车身结构中目前作为用于铸件和板材的轻结构材料几乎只采用铝合金,其中这些零件也像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那样简称为铝或铝件。如果将来还可以提供其他良好的合适的轻结构材料,例如合适的镁合金,那么上述文字表述应覆盖这些材料,并包括在保护范围内。
[0012] 在一种特别优先的具体实施形式中铸铝侧纵梁分别具有一朝向汽车内侧的铸铝梁外壳件,在它上面生成作为伸入汽车内腔的空心箱式型材的角部加强型材。箱式型材具有遵循加强的角部造型的大致三角形的基本形状,并带有在汽车纵向相互面对面的大致三角形的横箱壁,一个上箱壁、一个侧箱壁和一个做成中凹的交接/过渡区。
[0013] 一朝向汽车内侧的侧竖直梁外壳件以一搭接接头形合地搭接/叠合式(uebergreifend)或与一那里的大致成U形的凸缘勾接/从后部接合地(hintergreifend)连接在箱体上壁区域内。相应地一朝向汽车内侧的底横梁外壳件以一搭接接头在箱体侧壁区域内形锁合罩盖式地连接在箱式型材上。底横梁外壳件在制造安装车身时通过底板闭合成一作为空心梁的底横梁。类似地侧竖直梁外壳件通过汽车外板闭合成空心梁。
[0014] 通过上述分别在铸铝梁外壳件中成形的箱式型材结合规定的连接和接合技术提供一种可用铸造工艺特别方便和经济地制造的角部加强结构,此外外壳件在采用加强筋的情况下可以特别减轻重量地以较小的壁厚制造得具有要求的刚性。
[0015] 此外如果底横梁或底横梁外壳件和侧竖直梁或侧竖直梁外壳件由铝板制成,那么便可以在避免接触腐蚀的情况下实现重量减轻。在此梁有利地通过粘接和/或铆接与角部加强型材连接。此外用来连接车身件的可能的接合方法是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MIG-Schweissen)和FDS-螺钉(连接),以便连接部位有利地只需单侧接近。
[0016] 申请保护的复合梁可以在高级轿车,特别是具有可折叠的后座靠背的汽车车身中通过一在后窗台板区域内的上横梁连接成一具有相当好刚性特性的底面角部加强的抗扭环。在客货两用汽车车身中也可以用申请保护的复合梁得到非常好的抗扭刚性,其中侧竖直梁适宜是一直通到车顶区内的C立柱的组成部分。附图说明
[0017] 借助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0018] 附图表示:
[0019] 图1一具有在第二排座椅后面的车身加强结构的部分车身的顶视透视图;
[0020] 图2图1中A区的放大图;
[0021] 图3按图2的物体对应于B观察方向的侧下视图;
[0022] 图4另一实施形式的对应于图2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在图1中表示一用于高级轿车的带用来加大储物空间的可折叠后座靠背的部分车身1后部区域,这里在相互面对面的车轮罩2之间的区域内在一大致竖直的横向平面中有一抗扭环3,以加强车身1。这个抗扭环3由底横梁4、一左侧的侧竖直梁5和一右侧的侧竖直梁6以及一连接侧竖直梁5、6的在一后窗台板8区域内和高度上的上横梁7组成。此外抗扭环7在底面角部区域处与一左侧的侧纵梁9和一右侧的侧纵梁10分别连接在一个节点11上。对应于图1中区域A的左侧节点11借助于图2和3详细表示:
[0024] 其中图2表示图1中区域A的放大图,图3则表示对按图2的物体从侧下方以大致相应于图2中的箭头B的观察方向的视图。侧纵梁9具有一以其外壳外表面朝向汽车内侧的铸铝梁外壳件12,它沿汽车左外侧分布,并在制造车身时以一外板完整成一封闭的纵空心梁。在铸铝梁外壳件12上在抗扭环3的横向区域内形成一向汽车内腔方向突起的中空箱式型材13作为角部加强型材。
[0025] 箱式型材13具有大致L形的基本形状,带两个相互面对面的三角形横箱壁14、15,一个上箱壁16、一个侧箱壁17以及一个做成中凹的在上箱壁16和侧箱壁17之间的过渡壁18。此外由按图3的视图可见,铸铝梁外壳件12在内部区域内用合适地装上去的加强筋19加强,以得到要求的刚性。
[0026] 底横梁4具有一底横梁外壳件20,它装在一底板21上以形成一空心梁。底横梁外壳件20在端部形以一搭接接头22形锁合地搭接/叠合在侧箱壁区域17上,并通过粘接和铆接连接在那里。类似地侧竖直梁5的外壳件23以一搭接接头24形锁合地搭接/叠合在上箱壁16区域上并同样通过粘接和铆接连接在那里。底横梁外壳件20和侧竖直梁外壳件23由铝板制成。
[0027] 按图4的另一实施形式完全对应于上述实施形式。因此对于同样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这里箱式型材13设计得造型不同,其中代替过渡壁18箱式型材朝汽车内侧是开口的并具有一中间的支承筋25。此外侧竖直梁外壳件23的连接做得不同于第一种实施形式:
[0028] 这里侧竖直梁外壳件23以其下端部形锁合地在上箱壁区域内按插接连接方式从外部与一U形凸缘连接结构26勾接/从后部接合。用这种第二方案可能在车身总装时产生优点。工作原理基本上和在第一种实施形式时一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