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药理 / 杀微生物剂 / 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阅读:2发布:2020-08-19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 杀虫剂 及其应用。该复配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 质量 百分比计主剂为20~50%,辅剂为50~80%;所述主剂为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合物,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10∶1。本发明的复配杀虫剂可加工成 可湿性粉剂 ,该复配杀虫剂对对 蚜虫 和植病 线虫 有高效的防治效果。,下面是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虫剂为可湿性粉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20~50%,辅剂为50~80%;
所述主剂为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合物,球孢白僵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10∶1;
所述的渐狭轮枝菌为菌株HNLA1306,菌株保藏号为CCMCC No.9220,2014年5月8日在中国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2.权利要求1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蚜虫和植病线虫中的应用。

说明书全文

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背景技术

[0002] 渐狭轮枝菌(Lecanicillium attenuatum)是一种虫生真菌,作为一种活体生物农药,具有不同于化学杀虫剂的全新的作用机理、对环境友好的特征,可以作为防治某些对化学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虫的替代防治药物,开发利用渐狭轮枝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渐狭轮枝菌可用于防治蚜虫、粉虱、植病线虫等多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学研究表明,不同地理种群或不同株系的渐狭轮枝菌对害虫的毒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同一株系的渐狭轮枝菌对不同种类害虫的毒力也不相同,因此在应用真菌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经常要筛选高毒力菌株。渐狭轮枝菌与其它虫生真菌一样,也存在击倒害虫时间长、杀虫速度慢、受环境影响较大等弊端,尤其当虫口密度较大时,不能及时地压低虫口,挽回损失。
[0003] 蛇床子素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中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其化学名称为7-甲基-8-(3’-甲基-2’-丁烯基)-1-二氢苯并吡喃-2,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以触杀作用为主,对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粉虱、茶树茶尺蠖和植病线虫等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蛇床子素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微毒、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
[0004] 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复配使用可在农业生产实际中显著减少蛇床子素的用量,延缓害虫对蛇床子素抗性产生的进程,亚剂量的蛇床子素与渐狭轮枝菌混合也可有效提高真菌杀虫剂的速效性,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因此,筛选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最佳的复配比例,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复配的杀虫剂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
[0006]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应用。
[0007]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复配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20~50%,辅剂为50~80%;所述主剂为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合物,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50∶1~10。
[0008] 所述的渐狭轮枝菌菌株HNLA1306,属蜡蚧菌属,分离于中国海南文昌椰林土壤中,菌株保藏号为CCMCC No.9220,2014年5月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本专利中的渐狭轮枝菌HNLA1306是从众多同类菌株中筛选出来、专用于防治粉虱类害虫的渐狭轮枝菌优势种菌株,具有毒力强、杀虫速度快、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并获得了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ZL201410255857.8)。
[0009]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渐狭轮枝菌与蛇床子素的质量比优选为50∶4~8。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渐狭轮枝菌为渐狭轮枝菌分生孢子粉。
[0011] 所述辅剂为稳定剂、助剂和填料,按质量百分比计,稳定剂占复配杀虫剂1 10%,助~剂占复配杀虫剂1 20%,填料占复配杀虫剂20 88%。
~ ~
[0012] 所述稳定剂为葡萄糖(粉末)和淀粉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助剂为洗衣粉、十二烷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拉开粉BX、湿润剂T-1004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填料为白炭黑、滑石粉、陶土、藻土、高岭土或粘土。
[0013] 本发明所述复配杀虫剂可以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0014] 本发明同时提供所述复配杀虫剂在防治蚜虫和植病线虫中的应用。
[00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的菌株是从中国海南文昌椰林土壤中分离获得,为中国本土的菌株,并非从国外引进,能很好地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本发明适应了有机食品生产的需求,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单一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对蚜虫和植病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筛选试验,发现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对蚜虫和植病线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如此,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0017]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所述的渐狭轮枝菌菌株为HNLA1306,菌株保藏号为CCMCC No.9220,2014年5月8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
[0018] 实施例1:针对蚜虫的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混配比例筛选试验对象为蚜(Aphis gossypii)四龄成虫,试验药剂为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及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渐狭轮枝菌为100亿孢子/克的纯孢粉,蛇床子素为含量
98%的原药。
[0019]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 1154.9-2008,试验采用喷雾处理法。将系列浓度的渐狭轮枝菌孢子悬浮液、蛇床子素及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用小型喷雾器喷在带有棉蚜四龄成虫的黄瓜叶片上,对照为无菌,自然晾干。每处理为3片叶,每叶100头若虫,3次重复。将植物置于透明的保鲜袋中,再放入25 ± 1℃的光照培养箱中(L∶D=16∶8),第7天记录死亡的虫数。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的活性。
[0020]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ATI = S / M × 100
式中: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S为标准杀虫剂的LC50,单位为mg/L;M为混剂的LC50,单位为mg/L。
[0021] TTI = TIA × PA + TIB × PB式中: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IA为A药剂毒力指数;PA为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为B药剂毒力指数;PB为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022] CTC = ATI / TTI × 100式中:CTC为共毒系数;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023] CTC ≥ 120 表现为增效作用;CTC ≤ 80 表现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 表现为相加作用。
[0024] 表1:各单剂及其混剂对棉蚜四龄成虫7天的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 LC50 (mg/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渐狭轮枝菌(A) 15.50 100.00 - -
蛇床子素(B) 8.73 177.55 - -
A∶B = 20∶1 10.16 152.56 103.69 147.13
A∶B = 10∶1 7.14 217.09 107.05 202.79
A∶B = 1∶1 9.03 171.65 138.78 123.69
A∶B = 1∶10 8.24 188.11 170.50 110.33
A∶B = 1∶20 8.21 188.79 173.86 108.59
结果如表1所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对棉蚜四龄成虫7天的LC50分别为15.50mg/L和8.73mg/L。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20∶1至1∶1时(即渐狭轮枝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2000~100亿∶1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各配比均具有增效作用,尤其是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10∶1时(即渐狭轮枝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1000亿∶1时),共毒系数(CTC)大于200,增效作用显著。
[0025] 实施例2:针对植病线虫的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混配比例筛选试验对象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 )二龄幼虫,试验药剂为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及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渐狭轮枝菌为100亿孢子/克的纯孢粉,蛇床子素为含量98%的原药。
[0026]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线虫剂NY/T 1833.1-2009,试验采用浸虫法。用移液器分别吸取3 ml的系列浓度的渐狭轮枝菌孢子悬浮液、蛇床子素及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的混配制剂加入试管中,然后吸取等量线虫悬浮液(≧100头线虫/ml)加入试管内,使药液与线虫悬浮液充分混匀。用移液器吸取一定体积的上述混合液于多孔生化测试板的小孔内,加盖,于25℃恒温培养24 h。根据试验要求和药剂特点,可适当延长培养时间。每处理4次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为对照。从各处理中取1 ml混合液在解剖镜下观测线虫死亡情况,每重复观测线虫数应不少于100头,记录调查的总虫数和死亡线虫数。死亡的线虫僵直,用发丝针触碰仍不能弯曲运动。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的活性。
[0027] 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按下列公式计算:ATI = S / M × 100
式中: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S为标准杀线虫剂的LC50,单位为mg/L;M为混剂的LC50,单位为mg/L。
[0028] TTI = TIA × PA + TIB × PB式中: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IA为A药剂毒力指数;PA为A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TIB为B药剂毒力指数;PB为B药剂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0029] CTC = ATI / TTI × 100式中:CTC为共毒系数;ATI为混剂实测毒力指数;TTI为混剂理论毒力指数。
[0030] CTC ≥ 120 表现为增效作用;CTC ≤ 80 表现为拮抗作用;80 < CTC < 120 表现为相加作用。
[0031] 表2:各单剂及其混剂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第5天的毒力测定结果药剂名称 LC50 (mg/L) ATI TTI 共毒系数CTC渐狭轮枝菌(A) 16.10 100.00 - -
蛇床子素(B) 20.73 77.67 - -
A∶B = 20∶1 11.96 134.62 98.94 136.06
A∶B = 10∶1 8.12 198.28 97.97 202.38
A∶B = 1∶1 12.33 130.58 88.84 146.99
A∶B = 1∶10 14.54 110.73 79.70 138.93
A∶B = 1∶20 15.87 101.45 78.73 128.85
结果如表2所示,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渐狭轮枝菌和蛇床子素对烟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第5天的LC50分别为16.10mg/L和20.73mg/L。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20∶1至1∶20时(即渐狭轮枝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3000~150亿∶1~20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各配比均具有增效作用,尤其是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质量比为10∶1时(即渐狭轮枝菌分生孢子个数与蛇床子素克数比为1500亿∶1时),共毒系数(CTC)大于
200,增效作用显著。
[0032] 实施例3:30%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及其对温室黄瓜上棉蚜的防效渐狭轮枝菌纯孢粉(100亿孢子/克)27.27%,蛇床子素(98%原药级)2.73%,淀粉2%,湿润剂T-1004 2%、洗衣粉2%、高岭土补至100%,制得30%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混配制剂加水3000倍稀释,喷雾防治温室黄瓜上棉蚜(Aphis gossypii),当温室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85%时,7天的害虫累计死亡率达到95.6%。
[0033] 实施例4:20%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及其对番茄上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渐狭轮枝菌纯孢粉(100亿孢子/克)18.18%,蛇床子素(98%原药级)1.82%,淀粉2%,湿润剂T-1004 2%、洗衣粉2%、白炭黑补至100%,制得20%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混配制剂加水2000倍稀释,浇灌处理番茄根部土壤,根据根部症状评定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45天后20%渐狭轮枝菌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上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防效达到69.3%。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