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生物学 / 生物反应器 / 膜生物反应器 /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反应器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反应器

阅读:691发布:2023-07-31

专利汇可以提供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反应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一种固定化酶或细胞为催化剂的喷射环流反应器,该反应器的长径比H/D为2/1—5/1, 导管 直径为(1/5—4/5)D,底部为球形。该反应器上部设有网、布、膜类过滤物制成的环形分离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可形成固定化粒子较密集均匀分布的状态,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强化传质和排气能 力 ,在导管作用下循环流动具有较好的定向性和 稳定性 ,易于放大。该反应器结构简单,与现有工业生产用设备外形相近,易于利用现有设备、厂房进行技术改造。,下面是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反应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酶学或生物学用装置,该装置的特征是:反应罐体的长径比H/D为2/1-5/1、导管直径为(1/5-4/5)D,导管长度为(2/5-4/5)H,反应罐上部为分离装置,下部为设有液体喷咀的球形底或椭球形底。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网、布、膜类过滤物制成,分离面在反应器内呈环带状。该环带状分离带在罐内有以下三种形式:分离带的下边缘与反应器壁封闭,不加盖时分离面呈圆台侧面形,加盖时呈无下底面的圆台表面形;分离面呈圆柱侧面形或无下底圆柱表面形,粒子不能进入的区域是分离面与反应罐壁之间;分离面呈圆柱测面形,分离面与反应罐壁贴紧,贴紧处有孔,粒子不能进入的区域在罐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体喷咀,其特征是:喷咀直径为(0.01-0.05)D。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属于酶学或生物学用的装置。

现在工业上采用的发酵方法大多还是传统的游离菌酶发酵法。该方法菌酶浓度低、生产能小、且菌酶的损失严重,成本高,又不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固定化菌酶反应器弥补了游离菌酶发酵法的缺点,这些固定化反应器属于固定床、流化床和悬浮床三大类。一般固定床的粒子填充率高,但排气困难,传质较差,流化床则相反,传质较好,排气容易,粒子填充率低。悬浮床处于两者之间。膜片式固定化生物催化剂反应器是改进的固定床形式〔“Chemical Economy & Engineering Review, 15(4)17(1983)〕。该床型的排气性能较好。但难于放大,传质仍不易强化。多段上下圆锥床是一种效果很好的结构形式(“日本 酵工学会大会講演要旨集”,1979年,P15)但结构复杂,与常用设备相差很大。由于用产生的CO2作为推动力,在反应器内气体体积比例较大,当产生的气体不利于反应进行时,该结构的应用更受到限制。Blenk对喷射环流反应器进行了大量研究〔Advance in Bio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 13,121(1977)〕,但是对气液过程而进行的。Blenk推荐的结构是H/D为7/1,导管直径 7/10 D(等截面积原则)。本发明者曾将此结构用在固化生物催化过程中,发现固体粒子装填率较低。一般在20%以下,气泡逸出反应物系经过的平均距离长,供气性能好,但排气性能有所减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使非供气性,尤其是厌气类的发酵过程,如乙醇发酵等,能更有效地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如图1所示。反应罐的罐体1的长径比H/D为5/1以下,甚至可以至搅拌的结构比例,即H/D=2-3/1。罐内设导流管2,其直径与罐直径之比d/D=1/5-4/5,高度之比h/H=2/5-4/5,罐底设喷咀3,内径为 1/100 D- 5/100 D,喷咀、导管和罐体三者同轴心,导管下端距罐底为 1/4 D-D。此外,还要在适当位置配置液固分离装置6。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是环带形的液固分离器。设置在反应罐内的上部。组件6、6.1、6.2是该环形分离带的三种不同结构。

液固分离器6的分离面是圆台侧面的形状。该侧面的下边缘与反应罐壁封闭,并在必要时固定在反应罐壁上。侧面的上边缘,根据需要作三种处理。第一种处理,将上边缘与特定构件封闭,必要时进行固定。该特定构件与罐壁、分离面围成环形空间,液体可经分离面进入该空间而固定化粒子被阻止。该空间连通出口,液体经一个或多个出口流出反应罐进行外循环或流入下一阶段。当该分离面适于在反应器内较高位置时,可将上边缘直接与反应罐壁的上部封闭,形成一环形空间。第二种处理是,上边缘不与罐壁封闭,也不与特定物件封闭,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固定,以维持其形状和位置,分离比较容易时,将有相当部分剩余分离面在液面以上,不会有粒子越过分离面,上面两种处理的A向视图如图2所示。第三种处理是将上边缘与另加分离面封闭,形成无下底面的圆台表面形分离面,其A向视图为图3。

图4的6.1是结构与6有所不同的分离器。其分离面为圆柱侧面形。该圆柱侧面的下边缘与特定的构件封闭,必要时固定在该构件上。该构件与反应器壁封闭,其本身不允许固定化粒子通过,圆柱侧面的上边缘也按6的三种处理做类似处理,局部放大图如图5。

图6的6.2是环带形分离器的另一种结构,其分离面也是柱侧面形状,但不同于6.1,该分离面贴紧于罐壁,贴紧处的罐壁开有适当数量大小的孔,并在罐壁外相应位置附加适当宽度的环带,构成与反应器隔分离 面呈半连通一即固体粒子不能通过而液体可通过的夹层,流体经分离面过壁孔流进夹层,然后经出口流出。局部放大图为图7。

上述分离带可有效地限制固定化粒子随液体流出反应器,并具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分离面积大,能力强,可做溢流控制;结构的对称性,利于循环流动的均匀;有一定的消泡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流体在4的作用下,经喷咀3高速射入反应器罐内,推动导管2内外液体及粒子形成管内向上、环隙部分向下的循环流动;同时,部分液体流出反应罐又重新经缓冲罐5、泵4、喷咀3进入反应罐内,形成另一循环,在两个循环过程作用下,反应器可达到全混状态,过程产生的气体从气体出口7离开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同类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在反应器内形成固定化粒子较密集而均匀的分布状态,固定化粒子的装填率可达35-45%,并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强化了传质及排气能力,在导流管的作用下,循环流动的定向性及稳定性较好,循环强度易于控制,放大比较容易。此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工业生产用设备的外形相近,易于利用现有设备及厂房进行技术改造。

例一:单级反应器实验:

反应器体积51,长径比H/D=3.5/1,导管直径d= 1/2 D,喷咀内径为0.04D。圆台侧面形分离带,上边缘不固定,固定化酵母装填率35%。原料糖浓度150g/l(按糖密的总糖量计),停留时间3.3hr,转化率达75%,乙醇浓度51.5g/l,生产能力15.5g/l.hr。

例二:串级实验:

由两个喷射环流反应器和一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喷射环流反应器设在产气较多的前两级。每个反应器同为51。喷射环流反应器的导管内径为 1/3 D,喷咀直径为0.015D,其余同实例1。固定化粒子装填率为40%。 固定床体积也是51,长径比为8/1。粒子装填率为65%,葡萄糖为原料,原料糖浓度为185g/l,总停留时间4.5hr,转化率98.4%,乙醇浓度80g/l,生产能力为18.0g/l.hr。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