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保护 / 检波器 / 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

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

阅读:1021发布:2020-06-1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 地层 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 位置 ,沿纵轴线方向布置一组 地震 检波器 ,并采用激发 震源 逐一进行 地震波 数据采集 与记录;对记录的地震 波数 据通过有效 信号 提取和反射纵波初至时间拾取,从而进行 整理 ,以获取反射纵波走时数据;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速度模型,对拾取的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 层析成像 ,获取地层地震纵 波速 度剖面;通过对所获取的地层地震纵波速度剖面进行分析,达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区的探测。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达到了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测试便捷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下面是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沿纵轴线方向布置一组地震检波器,并采用激发震源逐一进行地震波数据采集与记录;
(S2)对记录的地震波数据通过有效信号提取和反射纵波初至时间拾取,从而进行整理,以获取反射纵波走时数据;
(S3)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速度模型,对拾取的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层析成像,获取地层地震纵波速度剖面;
(S4)通过对所获取的地层地震纵波速度剖面进行分析,达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区的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实现反演层析成像的具体步骤为:
(S31)对记录的地震波进行滤波、反褶积处理,同时提高信噪比
(S32)基于已知埋深深度的隧道衬砌的位置,识别来自于该隧道衬砌的反射纵波,并进行走时提取;
(S33)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模型,根据地震CT反演理论,利用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成像,获取隧道上覆地层的地震纵波速度剖面。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对速度剖面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S41)对速度剖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明显异常区;
(S42)根据地震纵波特征参数在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判定明显异常区的缺陷性质;
(S43)结合速度剖面中的成果速度值,对各异常区进行细化和分析,判定存在的地质病害及险;
(S44)根据判断结果,对各异常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地震检波器等间距布设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激发震源等间距布设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上,其中,所述激发震源采用锤击或爆炸震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地震波记录按二维数值方式进行记录。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工程物探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发展,我国地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修建地铁所引起常见事故有:塌方、周围建筑物倾斜、地下管道受损等,其中地面塌陷事故占有较大比例,地面塌陷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高危害性特征,一旦发生地面塌陷事故,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
[0003] 实践表明,地铁盾构法施工或暗挖均会对地层产生扰动作用,进而引起地层产生不密实及空洞,即使采用目前先进的(包括同步壁后注浆在内)密闭盾构技术,也不能完全消除地铁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盾构法施工造成地表沉降或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中产生的地层损失引起的地层移动,形成空洞及不密实,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或塌陷。
[0004] 目前对地铁空洞及不密实的探测主要以工程钻探和地球物理探测为主。针对隧道的特殊地层条件,通常是综合应用多种物探手段来探测,常见的方法有:探地雷达法、电法探测法、跨孔(透射波)层析成像法等。探地雷达法及电法探测法都会受到金属的严重干扰,对于地下管线密布的地铁施工,其探测效果并不理想;跨孔层析成像法是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其分辨率高、可靠性好、图像直观、但需要借助钻探孔才能开展,因此施工耗时且成本较高。然而,在城市地铁管片衬砌支护形式的施工环境中,对管片上覆地层的不密实及空洞探测,开发一种能有效避免地下各种金属的干扰,且相比于跨孔层析成像法,能减少施工成本及耗时,且能实现探测目的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将反射纵波技术、层析成像技术与地铁施工环境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探测的反射地震纵波层析成像技术,通过信号接收和目标成像,达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探测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测试便捷的用于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探测的反射纵波层析成像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一种用于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S1)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沿纵轴线方向布置一组地震检波器,并采用激发震源逐一进行地震波数据采集与记录;
[0009] (S2)对记录的地震波数据通过有效信号提取和反射纵波初至时间拾取,从而进行整理,以获取反射纵波走时数据;
[0010] (S3)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速度模型,对拾取的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层析成像,获取地层地震纵波速度剖面;
[0011] (S4)通过对所获取的地层地震纵波速度剖面进行分析,达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区的探测。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实现反演层析成像的具体步骤为:
[0013] (S31)对记录的地震波进行滤波、反褶积处理,同时提高信噪比
[0014] (S32)基于已知埋深深度的隧道衬砌的位置,识别来自于该隧道衬砌的反射纵波,并进行走时提取;
[0015] (S33)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模型,根据地震CT反演理论,利用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成像,获取隧道上覆地层的地震纵波速度剖面。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对速度剖面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0017] (S41)对速度剖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明显异常区;
[0018] (S42)根据地震纵波特征参数在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判定明显异常区的缺陷性质;
[0019] (S43)结合速度剖面中的成果速度值,对各异常区进行细化和分析,判定存在的地质病害及险;
[0020] (S44)根据判断结果,对各异常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002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地震检波器等间距布设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上。
[002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激发震源等间距布设在已开挖且已完成衬砌的隧道地表中心线位置上,其中,所述激发震源采用锤击或爆炸震源。
[0023] 具体地,所述步骤(S1)中地震波记录按二维数值方式进行记录。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1)本发明采用在隧道上覆地表进行震源激发及地震波采集,结合相应的数据处理算法,获得隧道至地表区域的地质特征图谱,能够准确有效地探测该区域内的不良地质体,具有显著的进步,并且本发明构思独特,设计巧妙,针对性强,方便易用,适应性强,测试便捷,在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探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26] (2)本发明可直接在地表进行震源的激发和数据采集,无需额外钻孔、装药、爆破等步骤来实现测试,效率高、成本低,且无安全隐患,有效减少探测施工难度,实现高效、简便、精确的隧道上覆地层不良地质体探测;
[0027] (3)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地下各种金属的干扰,并且能够准确探测隧道上覆地层内的空洞及不密实的位置、规模等,且相比于传统跨孔透射CT法,能减少施工成本及耗时。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中实现反演层析成像的具体流程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中对速度剖面进行分析的具体流程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中激发震源和地震检波器(组)布设的二维剖面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理论纵波速度模型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反演成像初始设定纵波模型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反演成像纵波结果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理论纵波速度模型的示意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反演成像初始设定纵波模型图。
[0037]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反演成像纵波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39] 实施例
[0040]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用于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探测的反射地震纵波层析成像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0041] 在隧道中心轴线上覆地层等间距设置震源点,利用多道地震检波器记录经隧道管片衬砌反射的地震波;其中,所述震源点可采用人工敲锤激发或炸药震源激发,所述震源点位置应沿隧道中心轴线上方,同时地震检波器(组)沿隧道中心轴线上方等间距布设。对每一震源点激发,通过布设好的地震检波器(组)采集反射地震波,形成地震记录,其中地震记录按二维数值方式记录。对所述地震记录进行滤波、反褶积等处理,提高信噪比;基于已知埋深深度的隧道衬砌的位置,识别来自于该隧道衬砌的反射纵波,并进行走时提取;结合隧道衬砌埋深及已有地质资料所反映的地下地层大致速度区间,设定初始反演模型,根据地震CT反演理论,利用反射纵波走时进行反演成像,获取隧道上覆地层的地震纵波速度剖面。对速度剖面进行整体分析,确定明显异常区;根据地震波特征参数在介质中传播特征,根据地质先验信息判定明显异常区的缺陷性质;结合成果速度值,对各异常区进行细化和分析,判定可能存在的地质病害及风险;根据划分结果,对各异常区进行风险按照严重、一般、轻微进行划分。
[0042] 并且,根据所述异常区的特征参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区的探测,探测的结果应包括空洞及不密实区的位置分布及规模大小。
[0043] 由上述本发明方法的过程可实现对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的无损探测,对探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下实验模拟的过程实施例。其中采用如表1所示的模拟主要参数。
[0044] 表1模拟主要参数
[0045]
[0046] 实施例1,对如图5所示的理论数值模型进行反演成像。模型大小沿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为50m和50m。为与实际地质模型相接近,理论数值模型设定如下:隧道上覆地层埋深设定为0m-19.5m;分别设置了隧道衬砌上下界面,其中衬砌上界面埋深为19.5m-20.5m,下界面埋深为29.5m-30.5m;隧道空间层埋深为20.5m-29.5m;隧道下伏基岩层埋深为30.5m-50m,各层所设定的速度值及密度值详见表1。实施例1为无异常模型,即隧道上覆地层设定为均匀介质,速度值相同。震源点位于隧道上覆地表,共布设21个间距均为2.5m;
地震检波器同样位于地表,共布设21个,间距均为2.5m。
[0047] 根据本发明方法对该模型依次进行地震波激发,由地震检波器(组)采集数据并进行地震波反射CT反演成像,图6为本实施例进行反演所输入的初始模型,该初始模型根据已知隧道衬砌深度设定为两层,第一层深度为0-19.5m,纵波速度设定为2500m/s;第二层深度为19.5-50m,纵波速度设定为4000m/s。反演成像获得的结果特征图谱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见,在第一层,即隧道上覆层速度约为2600m/s-2800m/s,速度值分布均匀,无明显异常区,与理论设置模型一致。图7所示的结果图谱为无不良地质体的速度剖面图,以此作为下述实验实施例的对比图。
[0048] 实施例2,采用如图8所示的含空洞异常模型。模型大小、介质层分布、震源和地震检波器布设位置和数量均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此外,在隧道上覆地层内设置了直径为2m的空洞异常,该异常位于模型横向位置24-26m、纵向位置9-11m处,所设置的异常模型纵波速度值为340m/s。
[0049] 根据本发明方法对该模型依次进行地震波激发,由地震检波器(组)采集数据并进行地震波反射CT反演成像,图9为本实施例进行反演所输入的初始模型,与实施例1中的初始输入模型一致,反演成像获得的结果特征图谱如图10所示。从图中可见,在模型横向位置25m、纵向位置10m处,反演速度结果中存在明显低速异常区,纵波速度值约为500m/s,因此可推断该异常是由地层空洞所引起,直径约为3m左右,应划分为严重风险异常。探测结果中的异常区与所设置的理论异常模型位置基本吻合,速度值也基本一致,证明了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0050] 根据该2个实验实施例的验证,反映出本发明方法对探测隧道上覆地层空洞及不密实区的有效性和高准确度。
[0051]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