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环境工程 / 食品安全 / 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L-低聚古罗糖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阅读:668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L-低聚古罗糖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L-低聚古罗糖 醛 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 皮肤 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是以褐藻胶为原料,经化学降解法或物理降解法或两种降解法组合得不同分子量低聚古罗糖醛酸;低聚古罗糖醛酸经中和制备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古罗糖醛酸的锂盐、钠盐、 钾 盐 、 钙 盐或镁盐,其分子骨架为L-古罗糖醛酸(G)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寡 糖化 合物。本发明所述低聚古罗糖醛酸盐来源于海藻多糖,具有资源丰富、易于产业化,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在延缓皮肤衰老、调节免疫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下面是L-低聚古罗糖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L-低聚古罗糖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
以褐藻胶为原料,经化学降解法和/或物理降解法制得不同分子量低聚古罗糖醛酸;低聚古罗糖醛酸经中和制备得到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其分子骨架为L-古罗糖醛酸(G)通过α-(1,
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寡糖化合物,重均分子量为0.3kDa~15kDa;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及其盐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R=H、Li、Na、K、Ca或Mg,n≤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kD~10kD,n为1~3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存活率和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UVA辐照后HaCaT内活性含量。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和II的活性,显著提高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的表达量。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降低UVA辐射后纤维细胞内NO的含量,显著降低致炎蛋白酶COX-2酶活,通过靶向激活线粒体和抑制COX-2达到延缓皮肤衰老、调节免疫的作用。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聚古罗糖醛酸盐的浓度为10μmol/L-
600μmol/L。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用于饮食补充剂或与甘油、丁二醇、香精、丙二醇、乳酸、黄原胶、透明质酸钠、烟酰胺、珍珠粉、维生素C、维生素E、中草药提取物、制备抗衰老护肤品或化妆品
或者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和包含低聚甘露糖醛酸盐的褐藻胶、褐藻胶寡糖、以低聚甘露糖醛酸为母核的硫酸化磷酸化、乙酰化衍生物形成复配制剂。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胶为褐藻酸或褐藻酸钠。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降解法是酸降解法或Fenton降解法,物理降解法是微波或超声降解法。

说明书全文

L-低聚古罗糖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

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皮肤衰老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引起。内老化是由于细胞功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外老化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如紫外线(UV)或压。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皮肤老化称为光老化。紫外线辐射可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100-280nm)。UVB通常通过穿透皮肤表皮诱导DNA损伤、突变和皮肤癌,而UVA则是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的主要原因。UVA可以更深入地穿透真皮,主要通过诱导活性(ROS)生成介导衰老。过多的活性氧会氧化损伤DNA,最终导致衰老。
[0003] 海藻酸盐因其稳定性生物降解性和低毒性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和纺织业,不同来源的海藻酸盐及其衍生物也具有多种生物和药用作用,如神经保护作用、抗炎作用、免疫刺激作用、抗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等。其中海藻酸盐低聚物在溶液中粘度较低,且在存在下不具有成胶性,因此认为海藻酸盐低聚物更适用于体内系统。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是从褐藻中分离出的一种海藻酸盐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来源属于纯天然,无副作用,针对抗衰老,可开发为皮肤免疫延衰类药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临床提供了适合光敏性皮肤病、皮肤炎症病人以及亚健康等人群服用的药品或保健品。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了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在制备用于延缓皮肤衰老和免疫抗炎的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0007]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通过以下制备方法制得:以褐藻胶为原料,经化学降解法和/或物理降解法制得不同分子量低聚古罗糖醛酸;低聚古罗糖醛酸经中和制备得到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其分子骨架为L-古罗糖醛酸(G)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线性寡糖化合物,重均分子量为0.3kDa~15kDa;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及其盐的分子结构通式如下:
[0008]
[0009] 式中,R=H、Li、Na、K、Ca或Mg,n≤60。
[0010]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1kD~10kD,n为1~30。
[0011]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存活率和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UVA辐照后HaCaT内活性氧含量。
[0012]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和II的活性,显著提高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的表达量。
[0013]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降低UVA辐射后纤维细胞内NO的含量,显著降低致炎蛋白酶COX-2酶活力,通过靶向激活线粒体和抑制COX-2达到延缓皮肤衰老、调节免疫的作用。
[0014] 进一步的:所述L-聚古罗糖醛酸盐的浓度为10μmol/L-600μmol/L。
[0015] 进一步的: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用于饮食补充剂或与甘油、丁二醇、香精、丙二醇、乳酸、黄原胶、透明质酸钠、烟酰胺、珍珠粉、维生素C、维生素E、中草药提取物、水制备抗衰老护肤品或化妆品;
[0016] 或者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和包含低聚甘露糖醛酸盐的褐藻胶、褐藻胶寡糖、以低聚甘露糖醛酸为母核的硫酸化磷酸化、乙酰化衍生物形成复配制剂。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褐藻胶为褐藻酸或褐藻酸钠。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降解法是酸降解法或Fenton降解法,物理降解法是微波或超声降解法。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20] 1、本发明采用HaCaT细胞UVA损伤模型和HSF细胞UVA炎症模型,实验结果证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能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UVA辐射后HaCaT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显著提高UVA辐射后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和II的活性,并显著提高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的表达量;可显著降低UVA辐射后HSF细胞内NO的含量,显著降低UVA辐射后HSF细胞内COX-2酶活力。因此,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对UVA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及HSF细胞炎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细胞产生有效的抗紫外损伤效果,从而起到延缓皮肤衰老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0021] 2、本发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来源于海洋天然多糖,具有资源丰富、易于产业化,安全有效等诸多优点,可开发成抗皮肤衰老、调节免疫和抗紫外损伤的药品、护肤品及保健品,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实施例1: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的提取制备及分析
[0024] 将褐藻胶(本实施例为褐藻酸钠)配成10wt%水溶液,采用1wt%稀盐酸加热到80~90℃后搅拌降解4~5小时,冷却后用10wt%的酸钠水溶液中和,再用5wt%稀盐酸调节pH到3.65左右,离心收集沉淀,用2mol/L NaOH溶解,加入3倍体积95wt%乙醇后收集沉淀,经无水乙醇脱水后干燥,得到聚古罗糖醛酸钠盐(Mw=11.2kD)。将聚古罗糖醛酸钠盐用纯水配置成不同浓度的10wt%水溶液,采用Fenton法降解,所得不同分子量低聚古罗糖醛酸。低聚古罗糖醛酸经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镁中和后,双层滤纸过滤,超滤分级浓缩,冷冻干燥,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低聚古罗糖醛酸的锂盐、钠盐、钾盐、钙盐或镁盐。
[0025] 所制得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或其盐的结构式如下:
[0026]
[0027] 式中R=H或Li,Na,K,Ca,Mg等药用盐,其重均分子量范围为0.3kD~15kD(优选为1kD~10kD),n≤60(优选为1~30)。
[0028] 本实施例中,用Tosoh TSK Gel3000 PWXL柱色谱(内径7.8mm*柱长300mm)和右旋糖酐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作为标准,测得低聚古罗糖醛酸钠盐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1.5kD,3.2kD,4.8kD,6.7kD,8.6kD。
[0029] 实施例2: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0030]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31] (2)将每孔8000个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后,每孔加入20μl(5mg/ml)MTT溶液,培养箱继续孵育4h。结束后,除去液体,每孔加入150μlDMSO溶液,混匀放入37℃培养箱20孵育20min。最后,酶标仪A540nm处测量吸光值。每次三个平行,实验重复三次。
[0032] 计算公式:细胞存活率(Cell viability)=实验组吸光值/对照组吸光值。
[0033] (3)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UVA损伤模型构建成功。当给药浓度为400-5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可对UVA损伤HaCaT细胞产生较好保护作用。
[0034] 表1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存活率影响实验结果[0035] 组别(μmol/L) 细胞存活率对照组 1.0±0.009*
模型组 0.43±0.0004
10 0.72±0.007
100 0.79±0.01
200 0.74±0.06
300 0.75±0.1
400 0.85±0.01*
500 0.87±0.02*
600 0.67±0.1
[0036]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0037] 实施例3: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0038]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39] (2)将每孔8000个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后,吸除培养基,用PBS溶液清洗一次,加入150μl染色工作液,充分混匀,细胞培养箱孵育40min。孵育结束后,吸除液体,用100μl JC-1(1X)染色缓冲液清洗两次,每孔加入150μl培养基,用酶标仪检测。检测波长为(488/585和488/535),结果为红绿色荧光比值。
[0040] (3)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当给药浓度为10μmol/L、100μmol/L、400μmol/L、500μmol/L、600μmol/L时,线粒体膜电位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可对UVA损伤HaCaT细胞产生较好保护作用。
[0041] 表2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影响实验结果[0042]
[0043]
[0044]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0045] 实施例4: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0046]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47] (2)将每孔8000个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后,每孔加入200μl DCFH-DA(10μmol/L),放入培养箱孵育20min。结束后,除去液体,用无血清MEM培养液冲洗三次,冲洗完毕后每孔加入150μl无血清MEM培养液,用酶标仪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488/525)。每次三个平行,实验重复三次。
[0048] (3)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UVA损伤模型构建成功。不同浓度的给药组与模型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0049] 表3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影响实验结果[0050]组别(μmol/L) 活性氧含量
对照组 11865.4±3929.4#
模型组 103663.7±5907.5
10 12538.04±1836.7#
100 12119.6±2274.3#
200 17741.9±9001.07#
300 14324.3±6428.3#
400 15901.2±1413.4#
500 16262.50±2855.8#
600 31441.8250±3385.7#
[0051]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代表****P<0.0001)
[0052] 实施例5: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的影响[0053]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54] (2)将每孔50万个细胞种植于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然后加入200μl(10μmol/L)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 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后收集细胞,加入1ml线粒体复合物I提取液,用浴匀浆器匀浆,取匀浆600g,4℃离心5min。弃沉淀,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11000rmp,4℃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500μl提取液,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用于复合体I酶活性测定。测定体系:
样本(10μl)+试剂一(154μl)+工作液(20μl)+试剂四(16μl),将上述试剂依次加入96孔板,迅速吹打均匀,酶标仪测定其吸光值。记录第10s的吸光值为A1,迅速将96孔板连同反应液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中准确反应2min,记录2min时的吸光度为A2,计算ΔA=A1-A2。
[0055] 复合物I活力单位的计算:
[0056]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的NADH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0057] 复合物I活力(U/mg prot)=1608*ΔA/Cpr(Cpr:样本蛋白浓度,mg/ml)。
[0058] (3)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10μmol/L)使UVA损伤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的活性相较于模型组显著上升,且使正常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的活性相较于模型组也显著上升。
[0059] 表4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影响实验结果
[0060]组别 线粒体复合物I活性
对照组 100±7.0#
模型组 31.9±8.9
模型组加药(10μmol/L) 115.9±17.1#
正常细胞加药(10μmol/L) 94.3±6.7#
[0061]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代表****P<0.0001)
[0062] 实施例6: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I活性的影响
[0063]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64] (2)将每孔50万个细胞种植于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然后加入200μl(10μmol/L)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 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后收集细胞,加入1ml线粒体复合物II提取液,用冰浴匀浆器匀浆,取匀浆600g,4℃离心5min。弃沉淀,将上清液移至另一离心管中,11000rmp,4℃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500μ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用于复合体II酶活性测定。测定体系:样本(10μl)+试剂一(154μl)+工作液(20μl)+试剂四(16μl),将上述试剂依次加入96孔板,迅速吹打均匀,酶标仪测定其吸光值。记录第10s的吸光值为A1,迅速将96孔板连同反应液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中准确反应2min,记录2min时的吸光度为A2,计算ΔA=A1-A2。
[0065] 复合物II活力单位的计算:
[0066] 单位定义:每mg组织蛋白每分钟消耗1nmol的FADH2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0067] 复合物II活力(U/mg prot)=476.2*ΔA/Cpr(Cpr:样本蛋白浓度,mg/ml)。
[0068] (3)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10μmol/L)使UVA损伤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I的活性相较于模型组显著上升,且使正常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I的活性相较于模型组也有显著上升。
[0069] 表5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线粒体复合物II活性影响实验结果
[0070]组别 线粒体复合物II活性
对照组 100±8.0***
模型组 37.3±10.8
模型组加药(10μmol/L) 118.1±32.3#
正常细胞加药(10μmol/L) 94.02±31.5***
[0071]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01,#代表****P<0.0001)[0072] 实施例7: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0073] (1)细胞培养:将HaCaT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M/mL青霉素、100M/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74] (2)将每孔50万个细胞种植于6孔板,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然后加入200μl(10μmol/L)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30J/cm2UVA照射,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12h。结束后,吸除培养基,加入预冷的PBS溶液冲洗三次。将6孔板置于冰上,每孔加200μl细胞裂解液,充分裂解10min后,收集裂解液放入1.5ml EP管中。12000rmp,4℃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用BCA试剂盒定量。在收集的蛋白样品中加入适量浓缩的SDS-PAGE蛋白上样缓冲液,100℃或沸水浴加热3-
5min,以充分变性蛋白。冷却至室温后,将蛋白样品直接上样至SDS-PAGE胶加样孔内即可。
电泳结束后,转膜,将PVDF膜放入4℃孵育一抗。12h后取出PVDF膜放置于1×TBST溶液中于摇床上洗涤六次,每次10min。室温孵育1h,取出PVDF膜放置于1×TBST溶液中于摇床上洗涤六次,每次10min。将200μl显色液均匀滴加到PVDF膜上,避光显色5min,凝胶显色仪显色,获取图像。数据处理:SirT1活性=模型组(实验组)灰度积分值/对照组灰度积分值。
[0075] (3)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SirT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此现象揭示经过30J/cm2UVA照射后,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模型组细胞加入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可以使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相反对照组细胞加入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后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量无显著性变化。
[0076] 表6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aCaT细胞内SirT1蛋白表达量影响实验结果
[0077]组别 SirT1蛋白含量
对照组 1.0±0.1**
模型组 0.6±0.03
模型组加药(10μmol/L) 1.1±0.2***
正常细胞加药(10μmol/L) 0.8±0.009*
[0078]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P<0.001)[0079] 经过上述实验证明,本发明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损伤HaCaT细胞有保护作用,可对细胞产生有效的抗紫外损伤效果,从而起到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0080] 实施例8: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SF细胞内NO含量的影响
[0081] (1)细胞培养:将HSF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M/mL青霉素、100M/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82] (2)将每孔8000个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24h,然后加入200μl不同浓度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15J/cm2能量UVA照射后,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结束后,每孔加入200μl PBS溶液,冲洗两次。每孔加入200μl DAF-FM DA溶液,培养箱继续孵育20min后,除去液体,每孔加入无酚红的MEM培养基溶液150μl,冲洗两次。最后,酶标仪检测荧光值,检测波长(495/515)。实验重复三次。计算公式:NO(Fluorescence per mg protein)=荧光值/细胞存活率。
[0083] (3)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设置2、10、50μmol/L三个浓度,当给药浓度为50μmol/L时,NO的含量最低,故选用50μmol/L为最适浓度探索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NO含量和COX-2活性的影响。如表8所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UVA损伤模型构建成功。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50μmol/L)使UVA损伤HSF细胞内NO含量相较于模型组显著降低,且使正常HSF细胞内NO含量相较于模型组有显著降低。
[0084] 表7 所述不同浓度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SF细胞内NO含量影响实验结果
[0085] 组别 NO含量对照组 32662.8±253.2***
模型组 43571.5±676.9
2μmol/L 33162.6±292.1***
10μmol/L 35372.6±294.6***
50μmol/L 17781.9±284.5#
[0086]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01,#代表****P<0.0001)[0087] 表8 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SF细胞内NO含量影响实验结果[0088]组别 NO含量
对照组 47.5±6.2#
模型组 100±17.5
模型组加药(50μmol/L) 23.3±4.2***
正常细胞加药(50μmol/L) 26.9±6.7**
[0089]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01,#代表****P<0.0001)[0090] 实施例9: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SF细胞内COX-2酶活力的影响[0091] (1)细胞培养:将HSF细胞接种于MEM完全培养液中(含有100M/mL青霉素、100M/mL链霉素和10%FBS),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092] (2)将每孔8000个细胞种植于96孔板中,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24h,然后加入200μl(50μmol/L)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继续孵育48h。孵育结束后,更换培养基,给予15J/cm2能量UVA照射后,放入恒温细胞培养箱孵育12h。孵育结束后,每孔加入200μl PBS溶液,清洗两次。每孔加入350μl细胞裂解液,置于冰上裂解20min后,收集裂解液。13000rpm,4℃离心5min,收集上清。最后,取20μl提取蛋白,加入底物和辅助因子在37℃孵育10min后,用酶标仪检测荧光值,检测波长(565/590)。实验重复三次。
[0093] 计算公式:COX-2酶活力=实验组荧光值/100%酶活组荧光值。
[0094] (3)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对照组和模型组COX-2酶活存在显著性差异,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50μmol/L)能使UVA损伤HSF细胞内COX-2酶活显著降低。正常组细胞给予相同量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COX-2酶活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
[0095] 表9 是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诱导HSF细胞内COX-2酶活力影响实验结果[0096] 组别 COX-2酶活对照组 0.8±0.002***
模型组 1.2±0.001
模型组加药(50μmol/L) 0.7±0.002#
正常细胞加药(50μmol/L) 0.9±0.003***
[0097] (注:n=9,x±SD,与模型组相比,***P<0.001,#代表****P<0.0001)[0098]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本发明所采用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钠对UVA引起的HSF细胞炎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具有免疫抗炎的作用。
[0099] 经上述体内外实验结果证明所述的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可以用于制备延缓皮肤衰老、调节免疫的药物和功能食品;或者,该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用于饮食补充剂或与甘油、丁二醇、香精、丙二醇、乳酸、黄原胶、透明质酸钠、烟酰胺、珍珠粉、维生素C、维生素E、中草药提取物、去离子水相关抗衰老护肤品或化妆品;或者,所述L-低聚古罗糖醛酸盐和包含低聚甘露糖醛酸盐的褐藻胶、褐藻胶寡糖、以低聚甘露糖醛酸为母核的硫酸化或磷酸化、乙酰化等衍生物形成复配制剂。
[010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