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热交换器 / 热泵 / 冷凝器 / 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

除湿器顶部出结构

阅读:389发布:2024-01-12

专利汇可以提供除湿器顶部出结构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除湿器顶部出 风 结构,通过所述风机固定设在所述上 机架 后侧;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转动 电机 和 导风板 ;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顶部的限位抵接部上;所述限位抵接部的外侧边与所述 外壳 组件的竖直设置的后板抵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转动轴与所述导风板的侧边连接轴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出风;所述出风组件设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部,来实现顶部出风;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导风板轴向绕着弧状部向前端旋转并限位,并通过盖板部竖直与底部限位部抵接,以此实现导风部与出风口基本上是平行的,出风顺畅。,下面是除湿器顶部出结构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除湿器顶部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风机(4)、上机架(7)和出风组件(90);所述上机架(7)固定设在下机架(8)上;所述下机架(8)通过定位设在所基座(9)上;
所述外壳组件(1)为两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外壳组件(1)围设在所述上机架(7)、下机架(8)和基座(9)外;所述风机(4)固定设在所述上机架(7)后侧;所述出风组件(90)包括转动电机(901)和导风板(902);所述转动电机(901)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7)顶部的限位抵接部(130)上;所述限位抵接部(130)的外侧边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竖直设置的后板(14)抵接;所述转动电机(901)的输出转动轴与所述导风板(902)的侧边连接轴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带动所述导风板(902)转动出风;所述出风组件(90)设在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上部,来实现顶部出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抵接部(130)包括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所述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首尾依次连接成片状结构;所述弧状部的上部与平设置的顶部支撑部连接;所述弧状部的下部与底部限位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部和底部限位部均为平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901)的转动输出轴与所述限位抵接部(130)的弧状部同轴设置;所述弧状部为直扇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902)包括盖板部(9021)和导风部(9022);所述导风部(9022)固定设在所述盖板部(902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顶部还设有防护网(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显示控制组件(120)设置在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架(7)的前部和底部为开口的盒体结构;蒸发器(2)和冷凝器(3)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内侧;所述风机(4)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外侧;所述后板上设有开孔与所述风机(4)的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风机(4)的进风口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面板(11)的进风口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可拆卸固定设在所述风机(4)出风口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0)为蜂窝网孔结构。

说明书全文

除湿器顶部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除湿器在中国的市场其实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除湿器却一直处于初始状态。除湿器在中国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其中,家用除湿机属于空调家庭的一个部分,如在
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温度较低,大部分时间都在20℃以下,这时空调除湿一方面吹出的是
冷风,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负荷大、耗电多。因此空调机不可替代除湿机使用,消费
者对除湿机有着广泛的潜在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国家对除湿机消
费的引导促进,相信不远的未来,除湿机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后势可期。
[0003] 除湿器的工作原理为:湿空气由风机经滤网抽入机内,通过蒸发器空气中的凝结成水珠排入水箱,处理后的低温空气经冷凝器加热,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
内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并开始蒸发,空气降温除
湿,液态制冷剂亦完全蒸发变为气态,后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压和温度增加,气态制冷剂
过冷凝器排放热量,空气升温,制冷剂凝结成液体。通过膨胀或毛细管节流后变成低温
低压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完成制冷剂循环过程。
[0004] 现有的除湿器的出风结构一般为固定是的出风口,长期使用后容易堆积灰尘和细菌等,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出风结构的导风板旋转可调,设置更加合理。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 除湿器顶部出风结构,包括外壳组件、风机、上机架和出风组件;所述上机架固定设在下机架上;所述下机架通过定位设在所基座上;所述外壳组件为两端开口的罩体结构;
所述外壳组件围设在所述上机架、下机架和基座外;所述风机固定设在所述上机架后侧;所
述出风组件包括转动电机和导风板;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顶部的限位抵接
部上;所述限位抵接部的外侧边与所述外壳组件的竖直设置的后板抵接;所述转动电机的
输出转动轴与所述导风板的侧边连接轴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带动所述导风板转动出风;所
述出风组件设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部,来实现顶部出风。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抵接部包括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所述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首尾依次连接成片状结构;所述弧状部的上部与水平设置的顶部
支撑部连接;所述弧状部的下部与底部限位部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部和底部限位部均为平板结构。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输出轴与所述限位抵接部的弧状部同轴设置;所述弧状部为直扇形结构。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包括盖板部和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固定设在所述盖板部的下表面。
[0012]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顶部还设有防护网。
[0013] 进一步地,显示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机架的顶部前侧。
[0014] 进一步地,所述上机架的前部和底部为开口的盒体结构;蒸发器和冷凝器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内侧;所述风机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外侧;所述后板上设有开孔与
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前端面板的进风口相对
设置。
[0015]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可拆卸固定设在所述风机出风口外围。
[0016]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为蜂窝网孔结构。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8]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电机带动导风板轴向绕着弧状部向前端旋转并限位,并通过盖板部竖直与底部限位部抵接,以此实现导风部与出风口基本上是平行的,出风顺畅,且
不使用的时候关闭导风板,大大减少了灰尘和细菌进入到除湿器内,设置更加合理。
[0019]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网可拆卸固定设在风机出风口外围,用于实现对从出风口掉落的异物进行阻挡,且拆卸后便于清洗;同时可用于多风机的防护,避免小孩等将手伸入
风机的出风口,更加安全可靠。
[0020]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器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器整体结构前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器整体结构纵剖视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湿器整体结构横剖视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整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箱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箱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控制组件爆炸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板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板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板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0038] 图中标号说明:
[0039] 1、外壳组件;11、面板;111、勾接部;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后板;2、蒸发器;3、冷凝器;4、风机;5、压缩机;6、接水箱;61、桶体;611、凹槽一;62、盖板;63、提手;631、L形支
板;632、连接板;64、侧板;7、上机架;8、下机架;81、接水凹槽结构;811、主出水管;812、副出
水管;813、支撑板;82、左支座;83、右支座;9、基座;10、毛细管;20、分子筛过滤器;30、过滤
网板;301、方体框架;302、过滤网;40、防护网;50、万向轮;60、固定支脚;70、线束整理结构;
701、箭头状卡接头;702、弧形挡接;703、限位框;704、弹性挡块;90、出风组件;901、转动
电机;902、导风板;9021、盖板部;9022、导风部;100、掀盖;110、控制系统组件;120、显示控
制组件;1201、显示屏;1202、按压头;1203、定位支架;1204、胶挡片;1205、按键电路板;
130、限位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0041] 结合附图1至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42]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和图5,紧凑型除湿器安装结构,包括外壳组件1、蒸发器2、冷凝器3、风机4、压缩机5、接水箱6、上机架7、下机架8和基座9;所述蒸发器2、冷
凝器3和风机4前后依次固定设在上机架7的下部容纳腔内;所述蒸发器2、冷凝器3和风机4
的下方对应设置所述下机架8的接水凹槽结构81,来实现对所述蒸发器2、冷凝器3和风机4
上的冷凝水进行承接;所述压缩机5和接水箱6设在所述下机架8的下部容纳腔内;所述接水
箱6上的进水凹槽结构与接水凹槽结构81的底部出水口对应设置;所述上机架7固定设在所
述下机架8上;所述下机架8定位安装在基座9上;所述外壳组件1为两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所
述外壳组件1围设在所述上机架7、下机架8和基座9外,且所述外壳组件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上机架7的顶部侧边和基座9的底部侧边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此形成紧凑的组装结构。
[0043] 还设有毛细管10;所述毛细管10设在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右侧;所述毛细管10的进液端与所述冷凝器3的底部出液端连通;所述毛细管10的出液端与所述冷凝器3的进
液端连通;
[0044] 优选的,还设有分子筛过滤器20,所述分子筛过滤器20内是用于对液态制冷剂的水进行吸收,用于吸附液态制冷剂中的水分。
[0045] 所述上机架7的前部和底部为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内侧;所述风机4固定设在盒体结构的后板外侧;所述后板上设有开孔与所
述风机4的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风机4的进风口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面板11的进风口
相对设置;所述风机4为涡轮式风机;所述风机包括转动电机和离心扇叶;所述离心扇叶与
开孔同轴设置,气流依次穿过除湿器与离心扇叶轴向平行设置,并通过离心扇叶的转动带
动气流从上部出风口甩出,以此实现对除湿和加温后的空气进行抽吸和排出。
[0046] 所述下机架8包括顶部接水凹槽结构81、左支座82和右支座;所述接水凹槽结构81固定设在所述左支座82和右支座的顶部;所述左支座82为向左开口的槽板结构,所述左支
座82的尺寸与所述接水箱的尺寸匹配;所述右支座为向右开口的槽板结构,所述右支座的
尺寸与控制系统组件110的尺寸匹配;所述压缩机5设在所述左支座82和右支座之间。
[0047] 所述接水凹槽结构81上还设有支撑板813,用于对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底部进行支撑和限位;实现对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更好的支撑的同时,还可用于引导蒸发器2
和冷凝器3上的水珠落入接水凹槽结构81中;且通过所述支撑板813对接水凹槽结构81进行
前后隔断设置,可实现对水流的引流作用,使得大部分的冷凝水从主出水管811流出。
[0048] 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面板11的上部还设有内陷的凹槽部,且凹槽部为向上倾斜的结构;通过设置凹槽部,使用者可通过将手指伸入凹槽部内并向上提拉整个外壳组件1,
以此实现对外壳组件1的提拉和搬运,省去了单独设置提手63的部件,减少了工艺流程和零
部件的设置,节约成本,提高组装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0049] 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还设有进风口与所述蒸发器2对应设置;所述进风口为栅栏结构,可避免在过滤网板30掉落的时候对除湿器内部进行防护,更加安全可靠;所述进风口
处还设有过滤网板30;所述过滤网板30设在所述进风口的外端,用于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
滤隔挡;所述过滤网板30与所述外壳组件1可拆卸连接,便于过滤网板30的拆卸清洗;
[0050]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板30包括方体框架301和过滤网302;所述方体框架301的左、右两侧边设有外凸的凸起块;所述方体框架301的顶部设有L形卡接部,所述L形卡接部的开
口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凹槽部卡接;所述方体框架301的底部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倒插部,
来实现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卡接;通过所述凸起块、L形卡接部和倒插部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
限位连接来实现所述过滤网板30的定位安装,结构简单紧凑。
[0051] 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端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器3与所述蒸发器2尺寸匹配,且所述冷凝器3与所述蒸发器2间距相对设置;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分别通
过两侧边的固定安装孔板定位安装在所述上机架7上;
[0052]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侧边U型弯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固定安装孔板上的通孔,并与所述固定安装孔板定位设置,以此实现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的悬空定
位设置;
[0053] 所述下机架8上设有与所述蒸发器2和冷凝器3对应的凹槽结构;所述接水凹槽结构81的下部还连通一个主出水管811;所述主出水管811的出水端朝向所述外壳组件1的前
端面板11的开孔延伸;所述主出水管811的出水端下方还对应设有所述接水箱6;在实现对
蒸发器2上冷凝水承接的同时,还可通过所述主出水管811的出水端从装置外连接一个接水
管,且出水管连接到地漏或下水池中,来实现对凹槽结构的冷凝水进行外排,避免冷凝水进
入接水箱6后存蓄在接水箱6中,存在对接水箱6的后期倾倒等事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
样的设计更加合理,减少了接水箱6的操作和使用,更加实用。
[0054] 所述下机架8上还设有与所述风机4对应的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的下部还连通一个副出水管812;所述副出水管812的出水端下方还对应设有所述接水箱6;以此实现对风
机4吸风带过来冷凝水的承接。
[0055] 优选的,所述接水箱6限位设在所述下机架8的腔体内;且所述外壳组件1的左侧板12和下机架8还设有与所述接水箱6对应的移动通道,以此实现所述接水箱6可从外壳组件1
的左侧边开口将接水箱6放置到下机架8的腔体内;所述接水箱6顶部的外侧边与所述外壳
组件1和下机架8间距设置,可实现用手抓住接水箱6顶部的外侧边将接水箱6上提后,使定
位的接水箱6相对活动,来实现将接水箱6从下机架8中轻松取出。
[0056] 结合附图7和图8,所述接水箱6包括桶体61和盖板62;所述桶体61为上部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盖板62固定盖设在所述桶体61的开口端;所述盖板62的上还设有向下陷的凹
槽部;所述凹槽部与所述主出水管811和副出水管812对应设置;所述凹槽部为前低后高的
长方槽形结构;且所述凹槽部的较低的一侧边为开口结构;通过这样的斜槽开口结构,使得
水会从凹槽部的较低一侧的开口结构进入到接水箱6中,以此实现所述主出水管811和副出
水管812的同时接水,整个结构简单;同时通过设置盖板62,大大减小了整个接水箱6与外界
接触,减少了接水箱6中的水汽进入空气中;
[0057] 所述桶体61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平行的滑槽;且滑槽的外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内陷的凹槽一611;所述凹槽一611与基座9上的凸起片对应设置;通过将接水箱6放入后,凸起片滑
入凹槽一611后,可实现所述接水箱6限位设在所述下机架8内。
[0058] 优选的,还设有提手63;所述提手63设在所述盖板62上;所述提手63与所述盖板62转动连接;所述盖板62上还设有凸起部,用于对所述提手63进行支撑,来实现所述提手63与
桶体61的间距定位设置,便于操作者的手从间距中穿过来抓握所述提手63;
[0059] 所述提手63包括L形支板631和连接板632构成;两个所述L形支板631前后间距阵列设置,且所述连接板632的上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L形支板631连接;所述L形支板631的
下部分别与所述盖板62枢接;当所述提手63旋转向右放置时,所述L形支板631设在所述凸
起部上,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盖板62间距平行设置;
[0060] 优选的,还设有侧板64;所述侧板64固定设置在所述桶体61的外侧;所述侧板64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口,通过透明的观察窗口可以观察到透明的所述接水箱6内的具体水位
的高度;所述侧板64的顶部位于所述连接板632和桶体61之间,且所述侧板64的顶部与所述
连接板632之间的间距为20mm,以此实现通过手指伸入到20mm的间隙中后,再抓住侧板64的
顶部把所述接水箱6拉出,操作方便快捷;所述桶体61内还设有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
连接,以此实现对接水箱内的水位信息进行实时监控。
[0061] 结合附图10,所述上机架7的顶端后侧设有出风组件90;所述出风组件90包括转动电机901和导风板902;所述转动电机901固定设在所述外壳组件1上,且所述转动电机901的
输出转动轴与所述导风板902的侧边连接轴固定连接,以此实现带动所述导风板902转动出
风;所述出风组件90设在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上部,来实现顶部出风;
[0062] 优选的,结合附图16,所述导风板902包括盖板部9021和导风部9022;所述导风部9022固定设在所述盖板部9021的下表面;
[0063] 所述转动电机901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7顶部的限位抵接部130上,所述限位抵接部130的外侧边与所述外壳组件1的竖直设置的后板14抵接;
[0064] 所述限位抵接部130包括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所述顶部支撑部、弧状部和底部限位部首尾依次连接成片状结构;所述弧状部的上部与水平设置的顶部支撑部
连接;所述弧状部的下部与底部限位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部和底部限位部均为平板结构;
且所述转动电机901的转动输出轴与所述限位抵接部130的弧状部同轴设置;所述弧状部为
直角扇形结构;在盖板部9021处于不出风的状态时,所述盖板部9021与所述顶部支撑部匹
配对应设置,以此实现对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的盖设,大大减少了灰尘和细菌等进入到出风
口,大大减少了设备和出风效果的影响;在盖板62处于出风的状态时,通过所述转动电机
901带动所述导风板902轴向绕着所述弧状部向前端旋转并限位,并通过盖板部竖直与所述
底部限位部抵接,以此实现所述导风部9022与所述出风口基本上是平行的,出风顺畅。
[0065] 所述风机4的出风口顶部还设有防护网40;所述防护网40为蜂窝网孔结构;所述防护网40可拆卸固定设在所述风机4出风口外围,用于实现对从出风口掉落的异物进行阻挡,
且拆卸后便于清洗;同时可用于多所述风机4的防护,避免小孩等将手伸入风机4的出风口,
更加安全可靠。
[0066] 还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万向轮50;所述万向轮50设在所述基座9的下方;所述万向轮50分别设在所述基座9的四个边角位置处,使得整个装置移动更加方便快
捷;
[0067]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50与所述基座9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9底部的四角位置还设有固定支脚60;整个装置不需要安装万向轮50时,可通过固定支脚60支撑;更加经济实
用。
[0068]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脚60的高度低于所述万向轮50的高度。
[0069] 结合附图9,还设有控制系统组件110和显示控制组件120;所述控制系统组件110设在所述压缩机5的外侧边;所述控制系统组件110定位设在所述右支座83上;所述显示控
制组件120设置在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前侧;通过前侧设置显示控制组件120,后侧设置出风
组件90,便于使用者在通过操作显示控制组件120后直接后移从出风组件90感受出风状况,
设计合理,使用更加方便。
[0070] 优选的,所述显示控制组件120嵌于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且通过外壳组件1的通过内嵌式的结构连接;整个装置为整体式的方体结构,外观质量好,且均为可拆卸结构。
[0071] 优选的,结合附图6,还设有线束整理结构70;所述线束整理结构70包括箭头状卡接头701、弧形挡接块702和限位框703;所述限位框703的前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尺寸小
于线束的直径尺寸;所述缺口端的内侧还设有弹性挡块704;所述弹性挡块704头向内侧收
紧,以此实现对从缺口进来的线束进行阻挡的同时,可有效避免线束从弹性挡块704和缺口
中脱出,实现对线束的有效收纳和限位,避免线束的散乱分布,实现与内部的冷凝器和蒸发
器进行隔离防护,更加安全可靠;
[0072] 所述箭头状卡接头701的尖端通过所述上机架7侧边的安装孔,通过卡接头的两侧边的弹性支臂与安装孔的挤压,支臂向内侧收起并使卡接头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支臂
回弹并与所述安装孔的外侧壁抵接限位;所述弧形挡接块702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抵接
限位;且所述安装孔为方体结构,以此实现所述线束整理机构的定位安装。
[0073]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组件110的连接线束分别穿过所述右支座83的前部,并向上延伸并穿过线束整理结构70的限位框704后进入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容纳腔中,并与所述显
示控制组件120电性连接。
[0074]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显示控制组件120设在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中心位置处;所述显示控制组件120包括显示屏1201和按压头1202;所述显示屏1201
为圆形结构;所述按压头1202均匀分布在所述显示屏的周向外侧,并内嵌于所述上机架7的
环形安装孔内;所述显示控制组件120通过定位支架1203安装在所述上机架上;所述定位支
架1203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
[0075] 还设有硅胶挡片1204,所述硅胶挡片1204为环形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显示屏1201外围;所述硅胶挡片1204设在所述按压头1202上部,所述硅胶挡片1204的周向内侧边与所述
显示屏1201紧密连接;所述硅胶挡片1204的周向外侧边与所述上机架7的环形安装孔紧密
连接,实现对水、灰尘和异物的隔挡;所述硅胶挡片1204上还设有插片穿过所述定位支架
1203并向下延伸与按压头1202紧密配合连接;按压头1202的下方对应设置按键电路板
1205;所述按键电路板1205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定位支架1203卡接定位;以此实现将多个
按压头形成一体结构,避免出现按压头高低不平或者从外观看按压头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0076] 优选的,所述上机架7的内侧还设有两个逐渐向外侧收口的锥形管;所述上机架7的内侧底部两侧边还设有与所述定位支架1203尺寸匹配的支撑片;安装时,通过所述定位
支架1203的前端放在支撑片上,定位支架1203的外端通过螺钉与所述锥形管螺纹连接,以
此实现定位支架1203定位安装在所述上机架7上。
[0077] 优选的,设有四个按压头,四个按压头均匀连接成一个整体环形按压头盘;且按压头盘为弹性材料制成;在常态下,按压头1202的常态情况为悬空状态,当按动硅胶挡片1204
上的对应位置后,力会从硅胶挡片1204上的插片传入到按压头上,并使按压头向下与所述
按键电路板1205上的线路连通;当取消按压力后,按压头1202又恢复到常态状况,操作方
便,结构简单,整体式的安装结构,更加省时省力;
[0078] 所述插片为十字型长条结构。
[0079] 所述控制系统组件110为PLC控制器和电源构成。
[0080] 还设有接地机构;所述控制系统组件110的底部连接有接地片和电源线;所述基座9右侧边上还设有穿孔用于所述接地铜片和电源线的对外连接。
[0081]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在所述接水箱6的外侧;所述挡板的顶部通过两侧边的向外延伸固定轴与所述下机架8轴向转动连接,实现
所述挡板的绕轴转动;所述挡板的内侧底部还设有卡接部801与所述基座9上的扣接部802
形成卡扣连接结构,通过基座9上的预留孔可实现对所述挡板从下部转动所述挡板,以此实
现所述挡板的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方便快捷;以此实现所述接水箱6的定位放置,可将接
水箱6收纳于挡板80与下机架形成的容纳空间,实现接水箱的隐蔽式定位放置,避免接水箱
暴露在外部,减少接水箱的丢失,设置更加合理。
[0082]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801为菱形片状结构;所述扣接部802为外侧的两个直臂卡扣的勾头相对间距固定结构;且所述扣接部802为塑料弹片结构;通过所述卡接部801挤压所
述扣接部802前端的勾头并进入到扣接部802内,由于弹片的回弹作用,所述卡接部801与扣
接部802勾头抵接限位来定位;反之,通过用力拉拽所述挡板80亦可实现卡接部801与扣接
部802的脱离。
[0083] 优选的,所述基座9的侧边还设有与所述挡板80对应的弧形开口结构;操作人员通过用手从底部的基座向上伸入到所述挡板的底部内侧,并用手握住所述挡板80即可实现对
所述挡板80的拉拽,使得挡板80的打开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84] 优选的,还设有掀盖100;所述掀盖100设在所述面板11的前端;所述掀盖100设在所述面板11的开孔上;所述掀盖100的上端与所述面板11铰接;所述掀盖100的下端通过卡
扣连接结构与所述面板11卡接;所述掀盖100与所述主出水管811对应设置,以此实现管路
通过从掀盖100进入与所述主出水管811连通。
[0085] 结合附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面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和后板14;所述面板11、左侧板12、右侧板13
和后板14分别通过侧边的勾接结构来连接成一两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面板11、左侧板
12、右侧板13和后板14为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所述下机架8通过底部的卡爪与所述基座9卡
接限位;所述上机架7通过定位螺钉固定设在所述下机架8上;所述风机4固定设在所述上机
架7上;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设在所述风机4侧边;且所述导风部9022的水平顶面与所述上机
架7的顶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所述导风部9022关闭的状态下与所述机架7的顶部齐平,以
此实现装置形成以方体形的整体结构;
[0086] 优选的,所述后板14的顶部通过卡扣结构与所述上机架7卡接;所述左侧板12通过勾接部111与所述后板14的开孔卡接,且所述左侧板12的底部通过向内延伸的连接部与所
述下机架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以此实现所述左侧板12的定位;所述面板11的顶部通过卡扣
结构与所述上机架7卡接,且所述面板11侧边的勾接部111通过与所述左侧板12的侧边开孔
卡接,以此实现所述面板11的定位;所述右侧板13的侧边通过勾接部111与所述面板11卡
接,且所述右侧板13的底部向内延伸的连接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9的底部;所述
后板14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勾接,且所述后板14的顶部通过卡扣结构
与所述上机架7卡接,以此实现所述后板14的定位;通过拧开螺钉后可实现所述右侧板13的
打开,便于对下机架8内的控制系统组件110进行检修;在通过打开面板11可实现对上机架7
顶部的显示控制组件120进行检修,检修方便快捷;所述压缩机5通过安装螺钉固定在所述
基座9上,并设在所述下机架8内;以此实现在实现整个除湿器外壳组件1连接的同时,使得
整个除湿器在竖直放置后的外观上来看,没有螺钉的安装零部件,整体外观质量很好。
[0087] 所述卡扣结构是通过两部件上的所述直臂卡扣的卡爪与所述槽孔卡接来实现两部件的卡接。
[0088]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直臂卡扣和槽孔;所述直臂卡扣均设在所述上机架7的顶部中间位置处;所述槽孔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11和后板14顶部内侧壁上的安装块上;通过直臂
卡扣与槽孔的卡接来实现所述面板11和后板14的高度方向上的定位。
[0089] 优选的,所述勾接部111为向上倾斜的弯钩片状结构。
[0090] 综上,通过外壳组件、上机架、下机架和基座之间的连接,使得冷凝器、蒸发器、风机、压缩机、出风组件、控制系统组件和显示控制组件合理地设置在一起,设计合理,结构紧
凑,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空间利用率,便于收纳和运输;且安装的部件简单,安装便捷,更
加经济实用,大大提高的安装和生产效率;通过整体结构的上机架和下机架,减少了安装的
零部件,大大节约了生产厂家的零部件成本、仓储、生产制造等成本,减少了员工组件装配
的工作量,利于工厂生产和管理,节约了生产成本;通过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板之间可
拆卸的连接结构,并通过分别于上机架和基座之间的连接来实现外壳组件的安装,通过外
壳组件和隐藏式的底盘,实现了除湿器的周向和顶部的无螺钉设计,减少组装工时,通过外
壳组件的遮挡,使得整个除湿器的正面和侧面看不到底盘和顶盖设计,整体外部结构更加
简洁;通过设置在侧边设置开口结构,并通过侧板实现了便于接水箱的取放,可及时对接水
箱中的水进行处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基座上的预留孔可实现对挡板从下部转动挡
板,以此实现挡板的旋转打开和关闭,操作方便快捷;以此实现接水箱的定位放置,可将接
水箱收纳于挡板与下机架形成的容纳空间,实现接水箱的隐蔽式定位放置,避免接水箱暴
露在外部,减少接水箱的丢失,设置更加合理;通过下机架上设置凹槽结构和主、副出水管,
在实现对蒸发器上冷凝水承接的同时,还可通过主出水管的出水端从装置外连接一个接水
管,且出水管连接到地漏或下水池中,来实现对凹槽结构的冷凝水进行外排,避免冷凝水进
入接水箱后存蓄在接水箱中,存在对接水箱的后期倾倒等事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样的
设计更加合理,减少了接水箱的操作和使用,更加实用。
[009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便捷,整机看起来更美观,更完整,同时又不影响性能,安装和维修,即美观又实用,在维修及可靠性的基础上实现可生产性与效率的提
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0092]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蒸发器、冷凝器、风机、压缩机、毛细管、分子筛过滤器(干燥过滤器)、万向轮、转动电机、PLC控制器、电源、显示屏和按键电路板的具体构造均为现有技
术,可直接从市场上采购获得,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其具体的
连接方式在本领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此处不再详述;且文中的定位安装
可采用卡扣结构来实现。
[009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0094]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
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9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9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9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0098]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