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换热器 / 热交换器 / 热泵 / 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

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

阅读:412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器本体,其中一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管,两个换热器本体的下部连通,另一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连接有第二管,两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通过单向流通组件连通,该单向流通组件允许冷媒从连接有第二管的换热器本体流入连接有第一管的换热器本体内,任一个换热器本体的下部连接有第三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即可作为 蒸发 器 使用,又可作为 冷凝器 使用,通过多个单向 阀 控制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路径,既保留了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又能防止当冷凝器使用时液态冷媒滞留在换热器底部,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浪费冷媒的 缺陷 ,是一种很适用于 热 泵 空调 的换热器。,下面是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换热器本体(9),其中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管(901),两个换热器本体(9)的下部连通,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管(907),两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通过单向流通组件连通,该单向流通组件允许冷媒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所述换热器本体(9)流入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的所述换热器本体(9)内,任一个所述换热器本体(9)的下部连接有第三管(9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通组件包括第一单向(912),该第一单向阀(912)的进口通过第四管(913)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换热器本体(9)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912)的出口通过第五管(906)与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的换热器本体(9)上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901)上设有膨胀阀(911),所述第三管(909)上设有第二单向阀(910),所述第三管(909)与所述膨胀阀(911)前方的所述第一管(901)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910)允许冷媒从所述第三管(909)经所述第一管(901)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9)为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上管(902)和集流下管(905),所述集流上管(902)和集流下管(905)之间连接有多根散热管(903),所述散热管(903)上设有散热翅片(904);
其中一个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902)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另一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902)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所述第四管(913)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集流上管(902)连通,所述第五管(906)与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的集流上管(902)连通,两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90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905)连接有所述第三管(9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换热器本体(9)并排紧靠,并连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903)为扁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 空调系统的换热器主要有管片式、管带式和多排管平行流式,其中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广泛地用于汽车空调中作为蒸发器。
[0003] 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工作原理如图3和4所示:液态的冷媒经膨胀降压后通过冷媒流入管1进入换热器的前集流管上管2,由于前集流管上管2与后集流管上管6不直接连通,所以冷媒只能通过前排扁管3流到前集流管下管5,在此过程中冷媒蒸发,通过扁管和翅片4向外界吸热,温度升高,变成气态;由于前集流管下管5与后集流管下管8连通,所以冷媒再从后集流管下管8继续通过后排扁管流至后集流管上管6,由于冷媒低于外界温度,冷媒通过后排扁管和翅片继续吸热,然后通过冷媒流出管7流出换热器。
[0004] 由于冷媒在换热器里流程长,所以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又因为扁管是双层结构,所以结构紧凑。但是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不能当冷凝器用,因为如果当冷凝器时,气态的冷媒在换热器里降温液化后,大量的液态冷媒将会滞留在前后集流管下管,不能及时流出换热器,不但降低换热效率,由于滞留的冷媒不参加工作,还造成冷媒浪费。空调的室内换热器需要既能当蒸发器,又能当冷凝器,同时还要防止冷媒滞留,而现有的换热器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既可以作为冷凝器也可以作为蒸发器使用的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
[0006]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其关键在于:包括两个换热器本体,其中一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管,两个换热器本体的下部连通,另一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连接有第二管,两个换热器本体的上部通过单向流通组件连通,该单向流通组件允许冷媒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的所述换热器本体流入连接有所述第一管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内,任一个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下部连接有第三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冷媒从第一管流入其中一个换热器,由于单向流通组件的阻挡,冷媒不能直接从该换热器的上部进入另一个换热器的上部,而是通过该换热器的下部进入另一个换热器内,并最终从另一个换热器的上部经第二管流出此过程中,冷媒流程长,换热效率高;而当将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冷媒经第二管进入对应的换热器,并经过单向流通组件同时进入另一个换热器内,冷媒同时流经两个换热器后,从第三管流出,由于两个换热器的下部是直接导通的,所以两个换热器内液化后的冷媒可经第三管彻底排出,不存在液态冷媒滞留的问题。
[0007] 作为优选:
[0008] 上述单向流通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该第一单向阀的进口通过第四管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的换热器本体上部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五管与连接有所述第一管的换热器本体上部连通。采用此结构,通过第一单向阀将两个换热器的上部导通,并根据需要控制了冷媒的流通路径。
[0009] 上述第一管上设有膨胀阀,所述第三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三管与所述膨胀阀前方的所述第一管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冷媒从所述第三管经所述第一管流出。采用此结构,当作为蒸发器使用时,高压液态的冷媒通过膨胀阀降压进而以“U”形路径流经两个换热器,而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液态的冷媒又可经第一管回流。
[0010] 上述换热器本体为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上管和集流下管,所述集流上管和集流下管之间连接有多根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设有散热翅片;
[0011] 其中一个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连接有所述第一管,另一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连接有所述第二管,所述第四管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的集流上管连通,所述第五管与连接有所述第一管的集流上管连通,两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连通。
[0012] 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
[0013] 连接有所述第二管的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连接有所述第三管。采用此结构,液态冷媒排出彻底。
[0014] 两个所述换热器本体并排紧靠,并连为一体。采用此结构,换热器结构更紧凑,便于装入空调室内机中。
[0015] 上述散热管为扁管。采用此结构,换热效果好、结构更紧凑。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换热器即可作为蒸发器使用,又可作为冷凝器使用,通过多个单向阀控制冷媒在换热器中的流动路径,既保留了多排管平行流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又能防止当冷凝器使用时液态冷媒滞留在换热器底部,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浪费冷媒的缺陷,是一种很适用于热泵空调的换热器。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传统的平行流换热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传统的平行流换热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可防止冷媒滞留的换热器,包括两个换热器本体9,两个所述换热器本体9并排紧靠,并连为一体,其中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连接有第一管901,两个换热器本体9的下部连通,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连接有第二管907,两个换热器本体9的上部通过单向流通组件连通,该单向流通组件允许冷媒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所述换热器本体9流入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的所述换热器本体9内,任一个所述换热器本体9的下部连接有第三管909。
[0023] 所述换热器本体9为平行流换热器,该平行流换热器包括集流上管902和集流下管905,所述集流上管902和集流下管905之间连接有多根散热管903,所述散热管903优选为扁管,所述散热管903上设有散热翅片904;
[0024] 其中一个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902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另一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上管902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两个所述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905连通,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平行流换热器的集流下管905连接有所述第三管909。
[0025] 所述单向流通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912,该第一单向阀912的进口通过第四管913与连接有所述第二管907的集流上管902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912的出口通过第五管906与连接有所述第一管901的集流上管902连通。
[0026] 所述第一管901上设有膨胀阀911,所述第三管909上设有第二单向阀910,按冷媒流通方向,所述第三管909与所述膨胀阀911前方的所述第一管901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910允许冷媒从所述第三管909经所述第一管901流出。
[0027] 当将该装置作为蒸发器使用时,高压的液态冷媒从第一管901流入对应的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上管902内,由于第一单向阀912的阻挡,冷媒不能直接进入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上管902内,于是冷媒顺着该换热器本体9的散热管903向下流动,并经其集流下管
905进入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下管905内,进一步流经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散热管
903后汇集在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集流上管902内,最后经第二管907流出,在此过程中,冷媒通过散热管903和散热翅片904吸收热量,且该路径长,制冷效果好;
[0028] 当将该装置作为冷凝器使用时,高压的气态冷媒经第二管907流入对应的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上管902内,由于该集流上管902和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上管902通过第一单向阀912被连通,此时冷媒也同时进入了另一个换热器本体9的集流上管902内,冷媒同时流经两个换热器本体9的散热管903,并汇集在两个集流下管905内,由于两个集流下管905是导通的,所以液化的冷媒会经第三管909,以及第一管901的前端回流,由于液态的冷媒最终从换热器的下部流出,由此避免了液态冷媒滞留的问题。
[0029]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