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信号处理 / 信号 / 控制信号 / 智能扶手及电扶梯

智能扶手及电扶梯

阅读:956发布:2023-1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智能扶手及电扶梯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一种智能 扶手 及电扶梯,其中,智能扶手包括 控制器 、人体检测装置、手扶检测装置、提示装置、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相对设置;人体检测装置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和/或第二扶手主体上;手扶检测装置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和/或第二扶手主体上;控制器分别与人体检测装置、手扶检测装置和提示装置 信号 连接,控制器能够在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与第二扶手主体之间,且手扶检测装置检测到该乘客没有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时,向提示装置传输信号,以使提示装置提醒乘客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从而降低安全隐患。,下面是智能扶手及电扶梯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人体检测装置、手扶检测装置、提示装置、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其中,
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相对设置;
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和所述提示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有乘客,且所述手扶检测装置检测到乘客没有抓扶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时,向所述提示装置传输信号以提醒乘客抓扶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上的反射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发射接收器,所述发射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发射接收器用于向所述反射装置发射光线并接收所述反射装置反射的光线,以确认有乘客位于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并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装置为涂设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上的反光涂层,所述发射接收器为红外线发射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包括第一护壁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护壁板上的第一扶手带;
所述第二扶手主体包括第二护壁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护壁板上的第二扶手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带或所述第二扶手带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压电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语音提示器和多个警示灯,多个所述警示灯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
9.一种电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扶手和滚梯,所述智能扶手包括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所述滚梯位于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梯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说明书全文

智能扶手及电扶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扶手及电扶梯。

背景技术

[0002] 楼梯建筑物中作为楼层间垂直交通采用的构件,用于楼层之间和高度差较大时的交通联系,电扶梯是一种带有循环运行阶梯的楼梯,电扶梯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情况下,扶手安装在电扶梯的两侧,是一种用于保证电扶梯结构稳定和使用安全的装置。乘客在上下电扶梯时通过抓扶扶手,保证上下时的安全。
[0003] 随着电扶梯的广泛应用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在乘坐电扶梯时不抓扶扶手,但当人流量较大发生意外或电扶梯发生故障时,没有抓扶扶手的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扶手及电扶梯,用以降低现有的扶手及电扶梯存在的安全隐患。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扶手包括控制器、人体检测装置、手扶检测装置、提示装置、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其中,
[0006] 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相对设置;
[0007] 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0008] 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0009]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人体检测装置、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和所述提示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有乘客,且所述手扶检测装置检测到乘客没有抓扶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时,向所述提示装置传输信号以提醒乘客抓扶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扶手具有如下优点:
[0011]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扶手中,控制器能够在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与第二扶手主体之间,且手扶检测装置检测到该乘客没有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时,向提示装置传输信号,以使提示装置提醒乘客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扶手能够对乘客是否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进行检测和提醒警示,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0012]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人体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上的反射装置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发射接收器,所述发射接收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发射接收器用于向所述反射装置发射光线并接收所述反射装置反射的光线,以确认有乘客位于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并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0013]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反射装置为涂设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上的反光涂层,所述发射接收器为红外线发射接收器。
[0014]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包括第一护壁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一护壁板上的第一扶手带;所述第二扶手主体包括第二护壁板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护壁板上的第二扶手带。
[0015]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手扶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带或所述第二扶手带上。
[0016]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手扶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压电传感器
[0017]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提示装置包括语音提示器和多个警示灯,多个所述警示灯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主体或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上。
[0018] 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
[0019]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电扶梯,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和滚梯,所述智能扶手包括第一扶手主体和第二扶手主体,所述滚梯位于所述第一扶手主体和所述第二扶手主体之间。
[0020] 本发明提供的电扶梯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因此也具有上述智能扶手所具有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0021] 如上所述的电扶梯,所述滚梯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0022]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扶手及电扶梯所能够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扶手的工作原理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扶手的工作流程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扶手的俯视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扶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00-控制器;                      200-人体检测装置;
[0031] 210-反射装置;                    220-发射接收器;
[0032] 300-手扶检测装置;                400-提示装置;
[0033] 410-语音提示器;                  420-警示灯;
[0034] 500-第一扶手主体;                510-第一护壁板;
[0035] 520-第一扶手带;                  600-第二扶手主体;
[0036] 610-第二护壁板;                  620-第二扶手带;
[0037] 700-滚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为了降低现有的扶手及电扶梯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扶手及电扶梯,其中智能扶手包括第一扶手主体、第二扶手主体、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人体检测装置、手扶检测装置和提示装置,控制器能够在人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与第二扶手主体之间,且手扶检测装置检测到该乘客没有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时,向提示装置传输信号,以使提示装置提醒乘客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因此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扶手能够对乘客是否抓扶第一扶手主体或第二扶手主体进行检测和提醒警示,能够降低安全隐患。
[0039]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0]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扶手包括:控制器100、人体检测装置200、手扶检测装置300、提示装置400、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其中,第一扶手主体500与所述第二扶手主体600相对设置;人体检测装置20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或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手扶检测装置30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或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控制器100分别与人体检测装置200、手扶检测装置300和提示装置400信号连接,控制器100用于在人体检测装置200检测到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有乘客,且手扶检测装置300检测到乘客没有抓扶第一扶手主体500或第二扶手主体600时,向提示装置400传输信号以提醒乘客抓扶第一扶手主体500或第二扶手主体600。
[0041] 具体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箭头所示方向为电扶梯上行方向,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时,自楼下到楼上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在本实施方式中,人体检测装置20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手扶检测装置30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提示装置40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
[0042] 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下行电扶梯时,自楼上到楼下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在本实施方式中,人体检测装置20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手扶检测装置30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提示装置40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
[0043]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或下行电扶梯,手扶检测装置300还可以同时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上,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对乘客是否抓扶第一扶手主体500或第二扶手主体600检测的准确性。
[0044] 具体实施时,人体检测装置200可以为光敏传感器,也可以为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其他探测器。人体检测装置200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即是否有乘客乘坐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当人体检测装置200检测到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时,人体检测装置200向与之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00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0045] 其中,光敏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传感器之一,光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敏传感器的种类主要包括: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太阳能电池、红外线传感器、紫外线传感器、光纤式光电传感器、色彩传感器等。光敏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只要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光敏传感器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判断是否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
[0046] 手扶检测装置300可以为压电传感器,也可以为接触觉传感器。其中,接触觉传感器根据接近觉实现的原理可以分为激光式、声波式、红外线式等几种,根据工作类型可以分为气压式、超导式、磁感式、电容式、光电式五种工作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电容式接触觉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的原理为压电原理,即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同时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压电传感器对乘客是否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性较高。
[004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压电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压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出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的乘客是否抓扶了第二扶手主体600,当压电传感器检测到乘客未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时,能够向与之信号连接的控制器
100传输“乘客未抓扶扶手”的信号。此外,压电传感器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压电传感器能够检测出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的乘客是否抓扶了第一扶手主体500以及是否抓扶了第二扶手主体600,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4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扶手在工作过程中,当人体检测装置200检测到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时,向控制器100传输“有乘客”的信号;控制器100向手扶检测装置300传递工作信号,手扶检测装置300工作检测该乘客是否抓扶了第二扶手主体600,当手扶检测装置300检测到乘客没有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时,向控制器100传输“乘客未抓扶扶手”的信号,控制器100向与之信号连接的提示装置400传输提示信号,从而提醒乘客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以降低安全隐患。
[0049] 进一步的,人体检测装置200包括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上的反射装置和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的至少一个发射接收器,发射接收器与控制器100信号连接,发射接收器用于向反射装置发射光线并接收反射装置反射的光线,以确认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并向控制器100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0050]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人体检测装置200包括反射装置210和发射接收器220,发射接收器220用于发射光线和接收由反射装置210反射的光线或其他传播媒介。具体的,发射接收器220可以为光线发射接收器220,也可以为电磁波发射接收器220。不论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或下行电扶梯,发射接收器220设置有多个,多个发射接收器220可以均匀设置在第一扶手主体500或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多个发射接收器220的设置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反射装置210可以是反光材料制成的反光膜或反光片,也可以是直接涂设的反光涂料。发射接收器220和反射装置210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当发射接收器22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时,反射装置21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
500上;当发射接收器220安装在第一扶手主体500上时,反射装置210安装在第二扶手主体
600上。
[0051] 在工作过程中,发射接收器220向反射装置210所在的方向发射光线,当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没有乘客站立时,反射装置210将光线反射回发射接收器220所在的方向,且发射接收器220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线;当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有乘客站立时,发射接收器220无法接收到由反射装置210反射的光线,则表明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发射接收器220向与之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00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0052] 进一步的,反射装置210为涂设在第一扶手主体500上的反光涂层,发射接收器220为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在本实施例中,反射装置210为涂设在第一扶手主体500上的反光涂层,反光涂层易取材,且涂设方便;发射接收器220为位于第二扶手主体600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可靠性高。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向第一扶手主体500的方向发射红外线,并接收由反光涂层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当有乘客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时,挡住了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所发射的红外线的传播路径,则反光涂层无法接收和反射红外线,发射接收器220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则表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有乘客,此时,红外线反射接收器向看控制器100传输“有乘客”的信号。
[0053] 进一步的,第一扶手主体500包括第一护壁板510和安装在第一护壁板510上的第一扶手带520;第二扶手主体600包括第二护壁板610和安装在第二护壁板610上的第二扶手带620。具体的,第一扶手主体500包括第一护壁板510和第一扶手带520,第一护壁板510可以为金属板,也可以为玻璃板;第一扶手带520可以为橡胶扶手带,也可以为塑料扶手带。第一扶手带520安装在第一护壁板510的顶部,并与第一护壁板510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扶手带520可以卡接在第一护壁板510的顶部,并粘接在第一护壁板510的顶部。第二扶手主体600包括第二护壁板610和第二扶手带620,第二护壁板610可以为金属板,也可以为玻璃板;第二扶手带620可以为橡胶扶手带,也可以为塑料扶手带。第二扶手带620安装在第二护壁板610的顶部,并与第二护壁板610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二扶手带620可以卡接在第二护壁板610的顶部,并粘接在第二护壁板610的顶部。
[0054] 进一步的,手扶检测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扶手带520或第二扶手带620上。具体的,手扶检测装置300可以设置在第一扶手带520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扶手带620上。由于第一扶手带520位于第一护壁板510的顶部,第二扶手带620位于第二护壁板610的顶部,因此手扶检测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扶手带520或第二扶手带620上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0055] 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时,自楼下到楼上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优选的,手扶检测装置300设置在第二扶手带620上;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下行电扶梯时,自楼上到楼下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优选的,手扶检测装置300设置在第二扶手带620上;手扶检测装置300用于检测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与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的乘客是否抓扶第二扶手带620,当检测到乘客未抓扶第二扶手带620时,手扶检测装置300向控制器100传输信号,控制器100向提示装置400传输信号以提醒乘客抓扶扶手。此外,手扶检测装置300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扶手带520和第二扶手带620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56] 进一步的,手扶检测装置300包括多个压电传感器。具体的,手扶检测装置300包括多个压电传感器,且该多个压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扶手带520或第二扶手带620上,用于检测乘客是否抓扶了第一扶手带520或第二扶手带620。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时,自楼下到楼上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具体实施时,多个压电传感器均匀设置在第二扶手主体600的第二扶手带620上,每相邻的两个压电传感器之间的间距可以为15cm-20cm,这样的间距值能够在保证测量乘客是否抓扶第二扶手带620的基础上,避免由于电扶梯上有多个乘客时测量错误。
[0057] 进一步的,提示装置400包括语音提示器410和多个警示灯420,多个警示灯420均匀设置在第一扶手主体500或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具体的,提示装置400与控制器100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控制器100传输的信号,从而提醒乘客抓扶扶手。在本实施例中,提示装置400包括语音提示器410和警示灯420,以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为例,当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所在的电扶梯为上行电扶梯时,自楼下到楼上的方向,第二扶手主体6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的右侧,乘客乘坐该电扶梯时靠近第二扶手主体600站立,语音提示器410可以设置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多个警示灯420均匀设置在第二扶手主体600上,优选的,警示灯420的数量与上述实施例中发射接收器220的数量相等,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发射接收器220与警示灯420一一对应,有利于对单个乘客是否抓扶扶手进行检测和提醒。
[005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发射接收器220位于A位置的手扶检测装置300检测到A位置的乘客未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时,手扶检测装置300相控制器100传输“乘客未抓扶扶手”的信号,控制器100接收上述信号后,向提示装置400输出提醒乘客抓扶扶手的信号,语音提示器410语音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语音提示乘客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与A位置的手扶检测装置300最靠近的警示灯420亮起,并不断闪烁以警示A位置的乘客抓扶第二扶手主体600。这样的设置提高了提醒乘客时的针对性,进一步的降低了安全隐患。此外,警示灯420还可以更换设置为显示屏,从而更醒目得提醒乘客。
[0059] 进一步的,控制器100为可编程控制器。具体的,控制器100可以为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PC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应用于工业环境。PC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在本实施例中,PC分别与人体检测装置200、手扶检测装置300和提示装置400信号连接,用于通过接收人体检测装置200和手扶检测装置300传输的信号,以及向提示装置400传输信号。在本实施例中,使用PC作为控制器100,其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适用性强。
[0060]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扶梯,如图5所示,电扶梯包括如上所述的智能扶手和滚梯700,智能扶手包括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滚梯700位于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扶梯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智能扶手和滚梯700,滚梯700设置在智能扶手中的第一扶手主体500和第二扶手主体600之间。电扶梯也包括智能扶手中的人体检测装置200、手扶检测装置300、提示装置400和控制器100,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扶梯具有上述智能扶手所具有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0061] 进一步的,滚梯700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100信号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滚梯700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乘客乘坐电扶梯,从而辅助人体检测装置200对是否有乘客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具体实施时,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压力传感器均匀设置在滚梯700上,当有乘客乘坐电扶梯时,压力传感器将受到的压力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与之信号连接的控制器100中,再结合人体检测装置200传输给控制器100的“有乘客”的信号,由此更精确得判断出有乘客位于电扶梯上。
[006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